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軍人節

指数 軍人節

軍人節是很多國家紀念軍人的特定節日。.

37 关系: 加里波利加里波利之战南昌起義大韓民國陸軍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政府七七事变三八线平壤-元山戰役伊拉克忠烈祠土耳其军人秋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美國韓國聯勤西安事变馬里共和國英語澳新军团澳新军团日朝鲜人民军10月1日1927年1949年1950年1955年1月20日1月6日8月1日8月31日

加里波利

加里波利可以指:.

新!!: 軍人節和加里波利 · 查看更多 »

加里波利之战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Çanakkale Savaşlari)。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11个月的战斗后,约71,985死亡,96,937受伤。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设澳新军团节纪念4月25日登陆日期。.

新!!: 軍人節和加里波利之战 · 查看更多 »

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又名八一南昌起義、八一起義、南昌暴動、南昌起事,是中國共產黨於1927年8月1日針對中國國民黨在江西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事事件。.

新!!: 軍人節和南昌起義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陸軍

大韩民国陆军(대한민국 육군,Republic of Korea Army,ROKA),通稱韓國陸軍,為大韓民國國軍的陸上部隊,也是三軍中規模最大的軍種。 韓國陸軍是在1948年9月5日,由其前身「南朝鮮國防警備隊」(남조선국방경비대,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改編而成。.

新!!: 軍人節和大韓民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日期为每年的8月1日。.

新!!: 軍人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新!!: 軍人節和七七事变 · 查看更多 »

三八线

三八线,是1945年苏联和美国在从日本手中收复朝鲜半岛过程中,按土地面积大致相等原则,沿北纬38度线在地图上随手划定的一条受降分界线。值得注意的是,该线严格上并非停战分界线,朝鲜和韩国两方的界线是根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划设的軍事分界線(又稱作停戰線)。 根据朝鮮停戰協定的规定,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間以全長247公里(154英哩)的实际控制区划定界線。該線大致依照北纬38度线划定,但主要根据双方于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时的实际控制线,军事分界线兩側是朝韓非軍事區。其中,由朝鮮實際控制的開城市就位於北緯38度以南。 由于南北韓均宣称拥有朝鲜半岛全境,因此这条軍事分界线并不被双方視為“国界”。在黃海上,兩韓以事實上的「海上軍事劃界線」分隔,稱為北方界線,1953年由聯合國軍劃定。然而北方界線並未有在停戰協定中提及,因此不被北韓承認。.

新!!: 軍人節和三八线 · 查看更多 »

平壤-元山戰役

平壤-元山戰役是聯合國軍為統一整個朝鮮半島而進行之軍事行動,此戰役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朝鮮半島。.

新!!: 軍人節和平壤-元山戰役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軍人節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忠烈祠

忠烈祠,或稱忠魂祠、英烈祠、英魂祠、英靈祠、忠烈廟、忠烈祠、昭忠祠、顯忠祠、褒忠祠等,是祠廟的一種,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獨立建築物,祠名「忠烈」、「忠魂」等。除了專門為供奉忠臣烈士而興建的祠廟外,亦有些是以其他建築改建而成,如神社。由於儒家提倡忠、義等品德,興建忠烈祠除紀念和奉祀殉國忠臣烈士外,還有著道德教化的作用。.

新!!: 軍人節和忠烈祠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軍人節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军人

军人,是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戰鬥人員和軍官,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鬥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丘八與兵痞是中國古代对兵士的贬义旧称。兵油子是长期当兵并沾染了恶习的士兵。.

新!!: 軍人節和军人 · 查看更多 »

秋祭

秋祭可以指:.

新!!: 軍人節和秋祭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的投降決定,當日美國總統哈利·S·杜鲁门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2個星期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日本的「」、韓國的「光復節」、朝鮮的「韩国光复节」,即紀念8月15日。日本時間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为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於簽訂《降伏文書》的翌日9月3日,而中華民國將9月3日定為「軍人節」。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国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V-E Day」)。.

新!!: 軍人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軍人節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軍人節和韓國 · 查看更多 »

聯勤

#重定向 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

新!!: 軍人節和聯勤 · 查看更多 »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张学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杨虎城在中國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而獲釋;从而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形式上建立。.

新!!: 軍人節和西安事变 · 查看更多 »

馬里共和國

#重定向 马里.

新!!: 軍人節和馬里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軍人節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澳新军团

澳大利亚和--军团,简称澳新军团(英文: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缩写ANZAC)是一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里波利之战、中东和西部战线的联军,以失败告终。「ANZAC」此詞後來逐渐演变为泛指所有参加过战争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军人。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年联军在土耳其加里波利登陆的日期(4月25日)被定为法定假日──澳紐军团日,在其他国家的澳紐侨民将其作为民族节日庆祝。.

新!!: 軍人節和澳新军团 · 查看更多 »

澳新军团日

澳紐军团日(英文:ANZAC Day)是纪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於1915年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和紐西蘭联合军团(簡稱澳紐军团)軍人的日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为公众假日,為兩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新!!: 軍人節和澳新军团日 · 查看更多 »

朝鲜人民军

朝鮮人民軍(朝鲜语:조선인민군)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国家武装力量,采用了典型的政令和军令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军事指挥方面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中央军委委员长担任最高司令官统帅全军,目前最高统帅是金正恩元帅。整個朝鮮人民軍下轄有五大軍種,分别包括:陆军、海军、空軍、戰略軍、朝鮮人民軍特種作戰軍和特種部隊。這些部隊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人民武装力量部(相当于国防部)管轄,其下再有常设领导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 1978年,金日成指示將「朝鮮人民軍創建日」由原本的2月8日改為4月25日,將朝鮮人民軍改定調為是自1932年組織的抗日部隊所發展而來。2018年1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发布决定,将2月8日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报道称,1948年2月8日是宣布朝鲜人民军诞生的日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为发扬光大朝鲜人民军创建者、建设者金日成的革命业绩,作出上述决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还决定,将金日成创建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1932年4月25日定为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日。 有評論認為,朝鮮是當今世界中最具軍事色彩背景的國家,擁有全世界人数排名第四的軍隊(不分男女25人中1人是軍人),约110万名武裝人員的龐大規模,其中約有20%的17到54歲的男性是屬於正規軍的行列。此外,後備軍事動員能力也十分驚人,學者估計如果戰事發生後,將會再有800万人投入戰場的行列,戰爭潛力巨大。在整個北朝鮮國土上,眾多的軍事設施連成了一密集的網絡。在國內,朝鮮擁有許多大型武器的生產線,以及密集的防空系統。而朝鮮在軍事排名上也佔了許多名次,如在全球擁有数量排名第三的化學武器,储存有大约2500吨至5000吨,种类涉及芥子氣、光氣、沙林等多種致命毒氣或毒劑。這些武器可裝載於火炮、導彈、飛機或軍艦上。具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特種作戰部隊(估計有180,000人左右)。 自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支持的韓國,同蘇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鮮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鮮的龐大軍力便持續與大韓民國國軍及駐韓美軍在朝韓非軍事區兩側對峙著。不過朝鮮因為其在經濟上的困境,導致許多軍事設備無法按時汰換而大多都已結構老化嚴重,這也常被視為朝鮮的軍事能力一大缺陷之一。 但朝鮮人民軍仍然是被美國、韓國以及日本等鄰國視為一個重大的威脅,因為它仍然具有能力摧毀附近的都市城鎮,但2010年後其核武計畫有顯著進展,2015年更疑似列裝了發射小型彈道飛彈的新浦級潛艇,若有水下核打擊能力理論上朝鮮將有極高成功率毀滅或重創首爾和東京,許多國家並不能再以和朝鮮開戰只會是有限局部戰爭的角度來看待。.

新!!: 軍人節和朝鲜人民军 · 查看更多 »

10月1日

10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74天(闰年是27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1天。.

新!!: 軍人節和10月1日 · 查看更多 »

1927年

请参看:.

新!!: 軍人節和1927年 · 查看更多 »

1949年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1949年 · 查看更多 »

1950年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1950年 · 查看更多 »

1955年

请参看:.

新!!: 軍人節和1955年 · 查看更多 »

1月20日

1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5天(闰年是346天)。.

新!!: 軍人節和1月20日 · 查看更多 »

1月6日

1月6日是公历年的第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9天(闰年是360天)。.

新!!: 軍人節和1月6日 · 查看更多 »

8月1日

8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13天(闰年是21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2天。.

新!!: 軍人節和8月1日 · 查看更多 »

8月31日

8月31日是阳历年的第243天(闰年是24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2天。.

新!!: 軍人節和8月3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軍日军人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