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軍人節

指数 軍人節

軍人節是很多國家紀念軍人的特定節日。.

40 关系: 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危地马拉奈比多中国国民党修改历史的质疑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中華民國陸軍特戰指揮部平壤-元山戰役伊拉克节日与公众假期忠烈祠 (臺灣)國軍全艦飾兩岸四地節假日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革命先烈紀念日香港重光紀念日軍公教反污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辛巴威胡鎮埔阅兵臺中市忠烈祠臺北二二八紀念館臺灣前途決議文李友邦權力歸花兒新加坡公共假期11月21日1955年臺灣1月6日2006年臺灣2008年臺灣2009年臺灣2010年臺灣2015年臺灣2016年臺灣2017年臺灣2018年臺灣9月9月3日

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

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為1992年5月15日上午11時40分,發生在臺灣桃園縣平鎮市(今桃園市平鎮區)的一起重大遊覽車交通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9人輕重傷,但是事件常會被誤解為是火燒娃娃車或火燒幼童專門車,實際上燒的是大型遊覽車,健康幼稚園當時未察他們是租借到違法改裝的大型遊覽車帶孩童做戶外教學活動。健康幼稚園火燒遊覽車事件為臺灣在2016年7月19日在同市國道二號發生火燒車造成26人死亡之前,死傷最嚴重的單一遊覽車火燒車事件。 健康幼稚園老師林靖娟為搶救大型遊覽車上的學童而身亡,事後入祀臺北忠烈祠,為忠烈祠第一位入祀的平民。.

新!!: 軍人節和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 · 查看更多 »

危地马拉

地馬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Guatemala),通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西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东北邻伯利兹,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

新!!: 軍人節和危地马拉 · 查看更多 »

奈比多

內比都(Naypyidaw),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缅甸於2005年11月6日从仰光迁都到原址以北大约320公里的一块绿地,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佈新都名为Nay Pyi Daw(皇家首都之意)。位於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邊附近。.

新!!: 軍人節和奈比多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修改历史的质疑

中国国民党修改历史的质疑是指中国国民党建党以来,通过政治运动、政治宣传、言论审查和调整课纲等方式对中国历史、台湾历史以及其自身党史进行的修改。对于这种“修改歷史史實以及相關的概念和定義”的做法,引起了民主进步党在内的非蓝营政治势力的不满。.

新!!: 軍人節和中国国民党修改历史的质疑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軍人節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本文列出中華民國的主要節日與歲時,包括放假和不放假的國定紀念日與節日,以及常見的民俗節日。 紀念日及節日依據《紀念日與節日實施辦法》實施。2001年起,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及公私立各級學校實行「週休二日」,即每週六、日放假。2006年中秋節假期以來,節假日如遇到週二、四等,還會採取中間上班日(週一、五)調整放假,形成至少4天連續的「彈性假期」(但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2015年起,對公部門實施節假日與週末重疊則補假的新假期制度:若與星期六重疊,則星期五補假一天;若與星期日重疊,下星期一即補假一天。私人事業單位自2016年1月1日起亦將全面實施勞工「週休二日」,自此全面實施「週休二日」。 2015年12月31日之前,臺灣適用「雙週84工時」的勞工,放假規定大致與1998年到2001年的「隔週週休二日制」放假規定相同,不過也有與勞工約定比照公部門休假的私人事業單位。2015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雙週84小時的工時上限改為單週40小時,每天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法案三讀通過後,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週休二日」,此修正案不包括《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彈性工時勞工。.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陸軍特戰指揮部

中華民國空降特戰部隊(Airborne Paratrooper, Republic of China 或 R.O.C. Army Aviation and Special Forces Command),起源於1944年(民國33年)1月1日,抗日戰爭步入另一階段,國軍捷報頻傳之際,最高當局基於軍事需要,於雲南昆明成立傘兵第一團 (中央社、2012年4月8日),首任團長為李漢萍將軍。此時傘兵部隊之規模始稍具雛形;為了保密之考量,對外代號稱為「鴻翔部隊」 (組織沿革史) - 陸軍航空特戰部隊特展 - 國軍歷史文物館,期間:2005年2月21日~2005年4月30日。 鴻翔部隊剛成立之初,由於缺乏裝備及訓練器材,除了一般步兵基本戰鬥訓練外,只能著重於體能方面的加強;直到1945年(民國34年)1月,傘兵第一團在美軍顧問的建議下,由連營制改為隊制,並開始由美軍協助裝訓傘兵,至此,傘兵部隊的建軍才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1945年4月8日,為了配合盟軍反攻,將傘兵第一團擴編為陸軍突擊總隊,同時成立傘兵學校與接收武器裝備,才正式具備作戰能力。因此,後來政府以此明定每年的4月8日為「傘兵節」,藉以紀念國軍空降部隊的成立。.

新!!: 軍人節和中華民國陸軍特戰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平壤-元山戰役

平壤-元山戰役是聯合國軍為統一整個朝鮮半島而進行之軍事行動,此戰役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朝鮮半島。.

新!!: 軍人節和平壤-元山戰役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节日与公众假期

下表為伊拉克公眾節日的列表。該國共有20日公共假日,曆法涉及西曆和伊斯蘭曆。 分类:伊拉克.

新!!: 軍人節和伊拉克节日与公众假期 · 查看更多 »

忠烈祠 (臺灣)

忠烈祠是奉祀為中華民國殉職,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衿式的國軍官兵、警察及人民的祠廟。臺灣各地的忠烈祠均起自1945年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管臺灣後,目前共約廿餘座,由各縣市民政局管理居多,各縣市大都有一處;大部分是利用日治時期原有神社,就地改建成中式宮殿式建築,僅少部分建物外觀仍保有神社舊貌。 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有功於國家的烈士褒揚與紀念行動,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當時設有專責機構,而黃花崗紀念墓園,但至1933年9月13日首次有紀念烈士的直接關係法令。到了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訂定出「各縣設立忠烈祠辦法」,「忠烈祠」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設立用意是政府經由建造坊塔,表彰、褒揚與紀念抗戰烈士的忠烈行動,藉以塑造國民典範、並建立國民共通歷史記憶。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縣級以上的神社因建築宏偉,大多直接改建為忠烈祠,作為祭祀國民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場所。隨後,各地政府為了配合法令消除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痕跡,紛紛拆原神社舊有建築,將其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 在臺灣的忠烈祠建物有正殿、牌位等設置,其入祀典禮及祭祀會按照「國家祭典標準」舉行。各地忠烈祠每年均分別於3月29日青年節及9月3日軍人節的春、秋兩次國殤中,依《忠烈祠祀辦法》舉行春祭及秋祭。首都忠烈祠由中華民國總統主祭,典禮相當隆重且莊嚴,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新!!: 軍人節和忠烈祠 (臺灣) · 查看更多 »

國軍

國軍是對國家軍隊的一種稱呼,在中文通常指:.

新!!: 軍人節和國軍 · 查看更多 »

全艦飾

--(Ship Full Dress),亦稱--、挂满--。近代海軍船隻為便於指揮與識別,方式為懸掛旗幟以傳達特定信息。全艦飾是海軍軍禮之一種,由軍艦執行,以懸掛軍旗和國際信號旗來向致敬對象表達崇敬。軍艦行進時致敬,不懸掛信號旗而只懸掛軍旗,稱為艦飾。.

新!!: 軍人節和全艦飾 · 查看更多 »

兩岸四地節假日列表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均為華人聚居之地,有共同的中華文化淵源,但由於歷史因素,四地分治多年,擁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因而各有不同歷史,假日亦因而各有異同。以下是各地的假期列表。本表不含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習慣節日。.

新!!: 軍人節和兩岸四地節假日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的投降決定,當日美國總統哈利·S·杜鲁门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2個星期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日本的「」、韓國的「光復節」、朝鮮的「韩国光复节」,即紀念8月15日。日本時間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为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於簽訂《降伏文書》的翌日9月3日,而中華民國將9月3日定為「軍人節」。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国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V-E Day」)。.

新!!: 軍人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查看更多 »

革命先烈紀念日

革命先烈紀念日,為中華民國的青年節,時間訂為每年的3月29日。.

新!!: 軍人節和革命先烈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香港重光紀念日

重光紀念日(Liberation Day)是香港的紀念節日,曾經是公眾假期。這節日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獲得勝利、香港脫離日本佔領而恢復英國統治的日子,定於8月最後的星期一及之前的星期六。.

新!!: 軍人節和香港重光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軍公教反污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

軍公教反污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官方名稱「反污名、要尊嚴;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勞!九三大遊行」,是2016年9月3日13時至17時,發生於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的一次遊行活動,由「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主辦,數十個軍公教在職與退休人員團體參加,也有勞工團體參加,活動當日為星期六軍人節。主要向執政者訴求:反對年金改革過程中,放任軍公教被汙名化,質疑改革淪為「文革式年金鬥爭」。中央廣播電台2016年8月11日 這是蔡英文政府執政後,面對的第一項大型民間陳情抗議,也是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史上首次由軍公教勞團體共同組成的遊行抗爭之社會運動。.

新!!: 軍人節和軍公教反污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辛巴威

津巴布韋共和國(Republic of Zimbabwe)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地处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南接南非,西部和西南与博兹瓦纳接壤,西北与赞比亚接壤,东部和东北与莫桑比克相邻,尽管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无领土接壤,但是在赞比西河河岸两国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为哈拉雷。 津巴布韦人口的組成在立國後變化巨大,獨立時總人口690萬,其中約30萬(當時約佔5.5%)是白人統治階級,但因為土地改革政策使白人大量移民他國後,目前白人僅剩不到數萬人,且多在歐美境外居留。由於黑人極高的生育力,津巴布韦人口暴增來到约1415万(2013年),黑人已經占总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有16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他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津巴布韋原本是名為羅德西亞的由白人统治的國家,這个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个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進入20世紀後由伊安·史密斯領導,接受南非政權的援助,展開白人少數統治並抵抗共產游擊隊而知名。羅德西亞因天候宜人,當時的物產多以農產品為主,當時白人農場主因此地富饒,有「阿非利加麵包籃」美譽,並建立了歐洲式首都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是羅德斯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為非洲中部經濟大城之一。在1980年之後白人少數統治被推翻,進入了津巴布韦時代,但同時經濟卻遭遇嚴重通貨膨脹,產量已經下跌不足以供養國民,今改以從外國進口食品為主,官方則提到殖民是導致津巴布韦持續貧窮的主要原因。.

新!!: 軍人節和辛巴威 · 查看更多 »

胡鎮埔

胡鎮埔(Hu Chen-pu,),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外省人,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揚州市,祖籍湖北省蕲春縣,1歲時抵臺,成長於臺灣桃園縣中壢市陸軍眷村,畢業於中壢高中、陸軍官校40期裝甲兵科,在各工作崗位均有卓越績效,是繼霍守業以來,第二位裝甲兵科出身的中華民國陸軍司令,於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獲重用,擔任過國防部次長、退輔會主委;胡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競選區域立委(桃園中壢選區)的國軍退役將領,且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新!!: 軍人節和胡鎮埔 · 查看更多 »

阅兵

阅兵,是指对武装部隊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用以庆祝、致敬,同时展现本国的軍事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提振军威,鼓舞士气。.

新!!: 軍人節和阅兵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忠烈祠

臺中市忠烈祠,簡稱台中忠烈祠,位於臺灣臺中市力行路,是一座1970年完工的仿清代北方宮殿式建築。為台灣中部每年舉行國殤典禮的重要場所之一。隸屬於臺中市政府民政局所屬機關「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

新!!: 軍人節和臺中市忠烈祠 · 查看更多 »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成立於1997年2月28日,於二二八事件50週年正式開館。.

新!!: 軍人節和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臺灣前途決議文

《臺灣前途決議文》是臺灣的民主進步黨於1999年5月8日召開的第8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全代會)第2次全體會議中通過的一項文件,描述臺海現狀,並揭示該黨理念,是該黨黨綱的重大里程碑,為翌年總統選舉取得執政權打下重要基礎,也是民進黨主政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處理兩岸問題最高原則。.

新!!: 軍人節和臺灣前途決議文 · 查看更多 »

李友邦

李友邦(),本名李肇基,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生於臺北廳芝蘭二堡和尚州於蘆洲李宅(今新北市蘆洲區),日治時代抗日事發,遠走中國,就讀於黃埔軍校,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李友邦以台灣義勇軍中將司令頭銜光榮回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以涉及蔡孝乾匪諜案的罪名,被國民黨政府處死。.

新!!: 軍人節和李友邦 · 查看更多 »

權力歸花兒

權力歸花兒(Flower power,亦稱為花的力量、權力歸花或權力歸花的精神)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的口號,標誌著消極抵抗和非暴力思想。它是源於反越戰運動。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嬉皮士信奉象徵主義,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頭上戴花,並且向市民派發鮮花,因而被稱為。口號後來概括為一個現代人與嬉皮士運動、毒品文化、音樂、迷幻藝術和社會放任有關。.

新!!: 軍人節和權力歸花兒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公共假期

新加坡公共假期共有11個,它們都反映了國家文化及宗教差異。農曆新年、佛教的衛塞節、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和哈芝節、印度教的屠妖節及基督教的聖誕節和耶稣受难日都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期。這些都是經過考量國家內各宗教與種族社會,經過精挑細選分配的。這導致某些傳統節日沒有被立為公共假期,其中包括基督教的耶穌升天節(Ascension Day)、回教的和穆罕默德先知誕辰圣纪节(Mawlid)、印度教的大寶森節(Thaipusam)。.

新!!: 軍人節和新加坡公共假期 · 查看更多 »

11月21日

11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5天(闰年第32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0天。.

新!!: 軍人節和11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95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195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月6日

1月6日是公历年的第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9天(闰年是360天)。.

新!!: 軍人節和1月6日 · 查看更多 »

2006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06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0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09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0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10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1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6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16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7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1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軍人節和201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9月

9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九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新!!: 軍人節和9月 · 查看更多 »

9月3日

9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46天(闰年是24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9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3日。.

新!!: 軍人節和9月3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軍日军人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