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指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籌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曾十易校名,七遷校址,院系調整時(1952年)由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改為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師附中。.

143 关系: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南京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叶铭汉吴天一大连理工大学安徽省安芷生屯溪区屈伯川巴金上海大学上海市丁衡高严济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中國時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教育部常印佛常任俠东南大学世界卫生组织万哲先万元熙三牌楼大街交通大学座右銘建邺区廖世承张友尚张子高伦世仪張其昀彭珮云余傳韜余紀忠徐克勤徐玉如微波...侯凡凡地质学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刁錦寰刘永坦周同庆周鴻經唐圭璋冯纯伯农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光绪国际文凭组织王占宝王家楫王业宁王之卓王伯沆王赓武火星穆濟波粒子物理學统计学羅家倫电子学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学物理学韦钰韓國遺傳鍾梅音袁隆平袁道先西南大学香港大學计算机科学许学彦许国志许靖华谢义炳谢立惠贵阳市黄健翔鼓楼区鼓楼区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胡先骕胡煥庸胡风郭廷以舒新城葛军钱崇澍邹秉文邓中翰鄒堅臺灣金信长沙市艾伟雷海宗雜交水稻考菲尔德文法学校陳夢熊陳為忠陈霖陈清如陆一鹏柳诒徵柳鸣九李國鼎李新民杨士莪杨杏佛校歌楊希震江宁区江谦江苏省汪道涵沃爾夫農業獎沈申甫清朝滕藤朱逢博戴元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文學数学教育 扩展索引 (93 更多) »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缩写为NJU),簡稱「南大」,位於中國南京市,是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上可溯至三國吳永安元年,歷史上曾歷經多次變遷,亦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南京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由「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径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在長期的歷史中积淀了豐厚的學風傳統和精神遺產。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亦為現代儒家思想與中華文明復興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會通與學術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榮,在教育、學術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貢獻和影響。 南京大學是研究型綜合大學,格物致知,廣博易良,向有學科齊備的傳統,涵蓋了眾多領域。现有文学、历史、地理与海洋、地球、大气、天文空间、环境、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生、医、政、法、商、社会、信息管理、新闻传播、外国语、工程管理、建筑与规划、电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科学(含材料、能源、生物医学、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等二十多个独立的学科类学院(学系)。校園主要有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樓校區和位於南京東北部棲霞區的仙林校區,其中仙林校區為本科生主校區,并在逐步成为南大主校区。 南京大學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点大学,屬“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九校聯盟成员。南大现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和部、省工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27个各类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全校还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医学院有附属鼓楼医院、金陵医院(南京总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除大学外,还有南大附属中学、丁家桥小学等。另有科技产业园区和多个产学研结合机构。南京大学的师资队伍包括超过二十位诺贝尔奖得者。 依据评估全球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指标“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南京大学的排名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全亚太地区第三、全球第十二,超越加州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伦敦帝王学院等名校。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排名保持在全国前两名,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或仅次于北京大学。除此,南京大学中文系为培养全国第一位中文博士莫砺锋教授的大学。因此,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在中文与自然科学领域在学界被公认为全国最卓越的学府。南京大学以门槛高而著称,在“最难进的大学”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18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14位。.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是附属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原名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创办于2001年,为民办初中。2012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并于2013年至2016年的三年过渡期之后实行公办制度。.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NSFZ-CN),简称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或附中分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占地 530多亩,为全封闭住宿制学校。学校创立于2003年,现任校长张士民,副董事长为陈汇祥。目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由江宁区政府以及南师附中教育集团控股,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由小学、初中、高中三部分组成,现有73个中学班级,包括6000名左右中国籍学生,以及来自韩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俄罗斯等国的留学生。.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05年7月创办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位于建邺区黄山路123号,为首批“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学校。.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是位于南京江北的一所的高级中学,创办于1984年9月,初为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的企业学校。1988年4月由扬子石化公司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目前已划归地方政府管辖。迄今为止该校迁址三次,更名三次。 目前该校位于南京江北范旭东广场附近,总占地约235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重定向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 查看更多 »

叶铭汉

叶铭汉(),上海人,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获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叶铭汉 · 查看更多 »

吴天一

吴天一()塔吉克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塔吉克族,生于新疆伊犁,原籍新疆塔什库尔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高原医学的开拓者及主要学术带头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吴天一 · 查看更多 »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创立于1949年4月15日。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辽宁省盘锦市。学校为中共中央管理的副部级重点大学,直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安徽省 · 查看更多 »

安芷生

安芷生(),湖南芷江人,祖籍安徽六安,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等。.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安芷生 · 查看更多 »

屯溪区

屯溪区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屯溪区 · 查看更多 »

屈伯川

屈伯川(1909年11月16日— 1997年2月18日)原名屈伯传。四川省泸州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曾两度担任大连工学院院长(1949.02-1966.08)、(1979.03-1981.09)。.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屈伯川 · 查看更多 »

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49年之後再無長篇小說面世。妻子萧珊,1944年5月结婚。1983年3月起,巴金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直到去世为止。 巴金坚持真理与道德,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正因为如此,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四人帮的非人道迫害,妻子萧珊于1972年被迫害致死。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但是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巴金 · 查看更多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缩写SHU,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中国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211工程”高校之一,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千人计划”、“111计划”。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指钱伟长学院),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拥有宝山、嘉定、延长三个校区,截至2017年10月,上海大学设有25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 上海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教务长瞿秋白。五年后年被南京国民政府关闭。关闭56年后,1983年上海大学复校。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1994-2010年,蜚声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任校长,上海大学中国第一所引进"三学期制"高校。 上海大学本科教学采用“博雅教育”模式,开设了类似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社区学院。本科新生第一年按理学工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进行大类培养,使学生同时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上海大学一直是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发展高校。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15亚洲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列全亚洲第75名,中国大陆前15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亚洲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列中国大陆第33位。上海大学在QS全球顶尖年轻高校排名(校龄小于50年)中名列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第51-60位。.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大学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丁衡高

丁衡高(),江苏南京人。惯性和精密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1931年2月3日出生於南京,194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7年留学苏联。1961年在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设计室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设计所副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副局长、研究员,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1995年4月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的科学顾问 ;2000年12月当选为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4届理事长;还是中国兵工学会顾问。参加了战略导弹的研究、设计,试验和卫星发射的组织领导工作。1984年获国家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6月8日晋升为上将军衔。1996年,卸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其妻聂力是聂荣臻元帅之女,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24日晋升为中将,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丁衡高 · 查看更多 »

严济慈

严济慈()(亦有紀錄描述出生日為1900年12月4日),乳名朱銀,譜名澤榮,學名寓慈、濟慈,字華庭、慕光,號子祥、--佛、岸佛。浙江省东阳縣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严济慈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是1949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妇女组织,其基本功能是代表及捍卫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亦同时维护少年儿童权益,以及在全国女性中组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1995年开始,全国妇联被定性为非政府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中,各级妇联与工会、共青团都属于群众组织,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党委设有“党群副书记”(现在叫做“专职副书记”)是这三大群众组织的直接上级领导。各级妇联的人事任免权限在各级党委常委会。上一级妇联对下一级妇联仅有业务指导关系,并无直接领导权力。妇联自身设有党组,作为实际领导决策机构。.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是中華民國的一所科技大學,校名簡稱中國科大,前身為中國市政專科學校、中國工商專科學校、中國技術學院。學校設有雙校區,分別是臺北市文山校區與新竹縣湖口校區。目前設有「規劃與設計學院」、「商學院」、「管理學院」、「資訊學院」四大學院,共18個學系、7個碩士班,及「通識教育中心」。 創辦人上官業佑於1965年創辦為國家培植青年的「中國市政專科學校」,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所培育市政專才學校。日後為配合時代變遷,歷經市政、工商專校與技術學院等時期,由於辦學績優,並於2005年由技術學院改制科技大學,為臺北市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 連續11年(2006-2016年)榮獲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獎勵金額近4億元新臺幣,是以商管與設計類為主的科技校院中,少數連續獲得獎勵的學校。師資方面,擁有2年以上業界經驗達58%,比技職體系平均值約33%高出許多。並搶先於2008年暑假首開先例,主動洽詢企業意願,派出教師集體前往遠雄自由貿易港區,進入企業觀摩實習。 在2010年,中國科大首創臺灣國內私校之舉,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簽約開辦「績優教職員工福儲信託」,主動額外提供退休金給學校的績優教職員工,並由校內財經專家自行挑選投資標的,挑戰最佳退休金投資組合。預期績優教職員工可增加退休保障,並延攬及留用優秀教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國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简称中工院,由中国科学院技術科學部分出,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該機構設立於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无实体)。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戰略性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中国工程院现设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等共计9个学部。 截止2018年3月院士总数为874人(其中资深院士374人)。同中国科学院并称为两院。.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工程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独立為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在技術科學部的基礎上及國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并称“两院”。.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重定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常印佛

常印佛(),江苏泰兴人,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常印佛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此后作为地质部直属321地质队成员前往安徽铜官山作地质勘查。1955年调往华东地质局。次年担任扬子江中下游铜矿普查队(374队)工程师。1957年又回到321地质队,担任技术负责人。1965年起,曾前往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1978年起任职于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历任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等职。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常印佛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安徽省地质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安徽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他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常印佛 · 查看更多 »

常任俠

常任俠(),原名家選,字季青,安徽省潁上縣人。著名詩人、東方藝術史與藝術考古學家。.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常任俠 · 查看更多 »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缩写:SEU),簡稱「東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原四大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入选首批211工程及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主要成员。东南大学也是中国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16所部属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拥有中国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东南大学是20世纪初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2012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题词“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早在1920年代,东南大学首任校长郭秉文主张“自由讲学”,延揽了国内外许多名流学者到此讲学,如美国杜威博士讲授《实验教育哲学》;美国吴卫士博士讲授《昆虫学》;美国孟禄博士讲授《教育学》;德国杜里舒博士讲授《生机哲学》;北大胡适博士讲授《实用主义》;梁启超教授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江亢虎博士讲授《劳动问题》;张东荪教授讲授《新闻学大意》;还有本校常务校董和工科教授杨杏佛的《政治改造思想》等,此外还延聘了佛学大师欧阳竟无讲了一次《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世人所必需》的讲座。1923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学时就称“或许我们这里,东南大学,就是推行美化的大本营。”(美化即美国式的教育)。 东南大学依据“打造强势工科、强化优势理科、发展精品文科、建设特色医科”的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多学科协调发展,在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中,东南大学入选1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数量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5个学科获评“A+”顶级学科(数量亦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现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智库,以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太赫兹研究所、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阿尔法磁谱仪 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等近百个学术科研机构。 东南大学目前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同时与全球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947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492人,留学研究生536人,学历留学生和留学研究生数均居中国江苏省第一。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曾任东南大学校长的韦钰院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代表,作为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德国学成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现名吴健雄实验室)及中国第一个“生物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东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世界卫生组织 · 查看更多 »

万哲先

万哲先(),中国山东淄川人,数学家,籍贯为湖北沔阳。.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万哲先 · 查看更多 »

万元熙

万元熙(),生于四川棉竹,原籍江苏南京,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万元熙 · 查看更多 »

三牌楼大街

三牌楼大街,是南京市鼓楼区的一处街道。原名楼子巷,又名三牌楼,因明代时一户三子分别中状元、榜眼、探花,建三座牌楼而名。明清时此地商贸繁荣,《儒林外史》中王太便在此卖菜为生。1909年通车的宁省铁路便有一站为三牌楼。1997年拓建,并改为现名。长896米,宽22米。.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三牌楼大街 · 查看更多 »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是1921年由交通部所屬散居三地的大學合併而成的,後分立為五所大學。.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交通大学 · 查看更多 »

座右銘

座右銘(英语:Motto)指個人、組織等引以為自我警诫的短句或格言,代表着精神、意志、信念等,一般以排比形式出現。學校、國家、城市、公司、家族等都可能有座右銘,當中學校的訓詞稱為校訓。 中文中的词源来自于《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中華文化傳統的四項美德,通稱「四維」。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起,中華民國教育部將「禮義廉恥」定為國訓。 華人社會的座右銘固然會以中文寫成;歐美文化則多以拉丁語或罗曼语族語言寫成。但這也不無例外,例如美國夏威夷州的座右銘用夏威夷語,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用古英语。.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座右銘 · 查看更多 »

建邺区

建邺区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建邺区是南京的主城区,东、南紧邻外秦淮河和秦淮新河,西临长江,北止汉中门大街,总面积82平方千米。境内交通发达。.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建邺区 · 查看更多 »

廖世承

廖世承(),字茂如。教育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廖世承 · 查看更多 »

张友尚

张友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张友尚 · 查看更多 »

张子高

张子高(),原名张准,字子高,又名张芷皋,湖北枝江人,中国化学家,教育家。 1911年留学美国,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专业。 1916年回中国后, 曾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 曾出任麻省理工学院南京校友会副会长。 1929年清华大学聘请张子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Category:麻省理工学院校友 Category:中国教育家 Category:中国化学家 Category: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Category: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Category:清华大学教师 Category:北平中国大学教师.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张子高 · 查看更多 »

伦世仪

伦世仪(1928年11月9日-),山东诸城人,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专家。195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担任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伦世仪 · 查看更多 »

張其昀

張其昀(),字曉峰,浙江宁波鄞縣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著名史學家、地學家及教育家。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亦為中國文化大學之創辦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張其昀 · 查看更多 »

彭珮云

彭珮云(),湖南浏阳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中共前高级領導人王漢斌的夫人。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三届中纪委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彭珮云 · 查看更多 »

余傳韜

--傳韜(),生物化學家,教育家。湖北黃陂人。 余傳韜在1947年時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並於同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於1949年隨父余家菊到臺,在1955年時取得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碩士學位,且於1959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之學位。 曾任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員,以及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副教授與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等。 並且,曾任教育部技職教育司司長、教育部常務次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亞太科技協會理事長等職。 余傳韜的父親是著名教育家余家菊,岳父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陳誠。.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余傳韜 · 查看更多 »

余紀忠

--紀忠(1910年4月16日-2002年4月9日),籍貫江蘇武進,臺灣《中國時報》創辦人,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民國十七年(1928)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開始接觸三民主義,深受孫中山的理論與思想影響,民國二十一(1932)年淞滬事變爆發,先生激起義憤,隨軍赴吳淞抗日。民國二十三年(1934),深感知識救國的重要,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就讀,後國民政府宣布對日抗戰,先生立即間關返國,投身軍旅共赴國難,為國家奉獻。曾先後參與黨、政、軍、報業等職。1949年抵臺,致力報業和出版業,民國三十九年(1950)十月二日創辦《徵信新聞報》,即後來的《中國時報》。.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余紀忠 · 查看更多 »

徐克勤

徐克勤(),湖南龙山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历任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共青团湘西州委第一副书记、书记;中共吉首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湘西州委常委、副书记、副州长、代州长、州长。2008年10月因对湘西非法集资案处理不力,被中共湖南省委责令辞职。2010年4月出任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徐克勤 · 查看更多 »

徐玉如

徐玉如(),江苏省泰兴市人,潜器与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毕业后供职于哈尔滨电子仪器厂、湖北江山机械厂、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主要从事潜水器研究工作。.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徐玉如 · 查看更多 »

微波

微波(Microwave,Mikrowellen)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無線電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頻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300GHz之間。所對應的波長為1公尺至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微波在雷达科技、ADS射线武器、微波炉、等离子发生器、无线网络系统(如手机网络、蓝牙、卫星电视及無線區域網路技术等)、传感器系统上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技术领域协定使用的四个频率分别为800MHz、2.45GHz、5.8GHz和13GHz。微波炉使用2.45GHz,此频率亦被作为ISM頻段(工業、科學及醫學用波段),使用在航空通讯领域。.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微波 · 查看更多 »

侯凡凡

侯凡凡,女,中国医学家,精通内科学。.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侯凡凡 · 查看更多 »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生醫理工等8間學院,22個學系、54個研究所、8個校屬研究中心、1個聯合研究中心和總教學中心及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中大於1962年經戴運軌等校友籌備.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國立中央大學(中大)於清末在南京創校,名稱及沿革曾數度變更,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名定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后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在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调整被拆分為多所高校,其在大陸的主體大致為今南京大學及東南大學,後亦在台灣以原名復校。2006年,中央大學舊址錄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大創校之初,師資鼎盛,理科、農科教員有80%留洋,全中國首個生物系更在東大創系。史家有言「北大以文史哲著稱,中大以科學名世」轉引自王成聖撰《郭校長秉文傳》提及的《記北大(東大附)》,見《中央大學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頁。,故兩校皆列入民國四大名校。.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 查看更多 »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國防大學(英語: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縮寫作 NDU)是中華民國一所專門培育軍事人才的大學,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是由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治作戰學院等五所學校整合成立。.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刁錦寰

刁錦寰(George C. Tiao,),統計學家,今主要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並經常訪問、協助各地與統計學相關的學術發展,擔任客座教授。 刁為第11屆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刁錦寰獲美國統計學會頒發「S.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刁錦寰 · 查看更多 »

刘永坦

刘永坦(),中国电子工程专家。原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苏南京。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分类:南京人 分类:武汉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刘永坦 · 查看更多 »

周同庆

周同庆(),中国物理学家。生于江苏昆山。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光谱学、气体放电光谱学研究,是中国光谱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分类:昆山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周同庆 · 查看更多 »

周鴻經

周鴻經(),數學家,教育家。江蘇徐州人。 他在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師從倪若水、孫本文等人。1922年以全班之冠成績畢業,免試直升國立東南大學(原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算學系(即數學系),師從熊庆来、何鲁、段子燮、周家树、劉伯明、柳詒-徵-、吴梅等人。1927年畢業,任教于廈門大學,1928年在國立南京中學任教。1929年任教於清華大學。1934年夏入倫敦大學,1937年夏畢業,兩篇碩士論文“解析函數模之平均值”與“劣諧和函數”獲主考者劍橋大學教授G.H.Hardy稱譽,授予特優星號之理科碩士學位;導師Bosanquet建議留校補修學分,一年可獲博士學位,他報國心切,旋即回國。1937年秋受聘為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教授,並曾兼任數學系系主任,1941年任學校訓導長。1945年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1948年春辭司長職專任中大教授,旋兼任中大教務長,1948年8月任国立中央大學校長。1949年6月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49年到台,以中研院總幹事為中研院籌建南港新址,並任中研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任臺灣大學教授。1950年任“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首任理事長。1956年秋,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請前往康奈爾大學講學。1957年倫敦大學預備授予科學博士學位,未及準備便因病在紐約逝世,享年僅55歲。.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周鴻經 · 查看更多 »

唐圭璋

唐圭璋(),字季特,中国江蘇南京人,漢族,中国现代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唐圭璋 · 查看更多 »

冯纯伯

冯纯伯()原名冯辰北,生于江苏金坛。自动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冯纯伯 · 查看更多 »

农学

农学,狹義上專指農藝學(Agronomy)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廣義的農學則涵蓋農業相關的各類科學領域。 狹義农学主要研究两大类作物的生产:直接为人类提供粮食的作物和为饲养牲畜用的饲料作物。但一些分支学科也研究水果和经济作物的生产。 农学主要包括植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耕作学、土壤学、植物保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农业机械学、昆蟲學以及病蟲害防制。.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农学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于全国人大闭会时行使国家立法机关职权;同时,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共同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职权。 作为一院制国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全国人大间接、差额选举产生。现有166名成员,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每届任期与当届全国人大相同,一般为五年。现任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于2018年3月当选就职。 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于1954年,其组织形式和宪法地位与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和民族院相似。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权力曾仅限于解释法律等。而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在立法中占关键地位,并有权颁布和修改大部分法令。全国人大所表决的议案,一般也是由常委会三读提交。.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国际文凭组织

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是一個非牟利性質的國際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68年,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在新加坡、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紐約分別設有辦事處。國際文憑組織面向全世界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四個國際文憑教育項目:小學項目(PYP)、中學項目(MYP)、大學預科項目(DP)和IBCP。在2009年2月,全世界有134個國家地區的2572所學校、超過69.8萬學生採用了這些教育項目。國際文憑組織的課程與評估中心(IBCA)設在英國的加的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国际文凭组织 · 查看更多 »

王占宝

王占宝(),江苏盐城人,籍贯上海。中共党员。 曾任上冈中学校长,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深圳中学校长,深圳科学高中校长。 在深圳中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使得学校重点率上升,但被部分学生和教育界人士批评为“应试教育复辟”。 2016年2月,王占宝因身体原因请辞深圳中学校长,获准提前退休。3月回到南京,将担任江北新区新建国际学校南京汉开书院院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占宝 · 查看更多 »

王家楫

王家楫(),乳名德璋,号仲济。生物学家。中国生物学的重要开拓者。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轮虫学的开创人。江苏奉贤(今上海奉贤)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家楫 · 查看更多 »

王业宁

王业宁(),物理学家。生于安徽安庆,籍贯安徽六安。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业宁 · 查看更多 »

王之卓

王之卓,河北丰润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取得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交通大学校长(1948-1949年),武汉测绘学院副院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和武汉大学(2000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合并入武汉大学后)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之卓 · 查看更多 »

王伯沆

王瀣(),字伯沆,號冬飲,無想居士,祖籍江蘇溧水。國學大師,愛國耆儒。博通經學、理學、禪學、詩、文、書、畫、篆刻。.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伯沆 · 查看更多 »

王赓武

王赓武(),中国历史学家及教育家,研究現代中國史、國族主義、海外華人、華人移民的權威。 做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赓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影响力。 在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王赓武認為中國天下观念更有包容性,中国版图的问题、主权的问题非常复杂,為避免狭隘民族的概念及政策的問題,主張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與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矛盾的,但可以和理想的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秩序結合。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曾半开玩笑地说,王赓武可以当好中国总理。.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王赓武 · 查看更多 »

火星

火星(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由其地表所廣泛分佈的氧化鐵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軌運行的探測船,分別是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還有很多火星車和著陸器,包括兩台火星車:機會號和好奇號,和已經結束任務的精神號和鳳凰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份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Water ice in crater at Martian north pole http://www.esa.int/SPECIALS/Mars_Express/SEMGKA808BE_0.html。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2015年9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水)。.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火星 · 查看更多 »

穆濟波

济波,名世清,以字行。四川合江县先市镇人。 1895年出生,就读合江中学,1918年毕业于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成为《新蜀報》的编辑。1920年到吴玉章家参加晚宴,宴后强奸酒醉的秦德君和她的女同学,该女学生事后羞愤自杀身亡,而秦德君也因怀上穆济波的骨肉而被迫与他結婚,二人育有二女,但不久后秦德君離家出走。1926年在西北大学任教授。1930年穆济波得知秦德君人在上海,並與茅盾分手,曾來上海尋妻未果。1945年在重庆南温泉创办私立草堂国学专科学校。娶台灣經濟部長李國鼎之姐李國楨為妻,好友吳宓稱其晚年與妻“舉案齊眉”,家庭幸福。.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穆濟波 · 查看更多 »

粒子物理學

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個物理学分支。由于许多基本粒子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只有使用粒子加速器在高能相撞的条件下才能生产和研究它们,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粒子物理學 · 查看更多 »

统计学

统计学是在資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數據資料,以便给出正确訊息的科學。這一门学科自17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它廣泛地應用在各門學科,從自然科学、社會科學到人文學科,甚至被用於工商業及政府的情報決策。隨著大数据(Big Data)時代來臨,統計的面貌也逐漸改變,與資訊、計算等領域密切結合,是資料科學(Data Science)中的重要主軸之一。 譬如自一組數據中,可以摘要並且描述這份數據的集中和離散情形,這個用法稱作為描述統計學。另外,觀察者以數據的形態,建立出一個用以解釋其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數學模型,以之來推論研究中的步驟及母體,這種用法被稱做推論統計學。這兩種用法都可以被稱作為應用統計學。數理統計學则是討論背後的理論基礎的學科。.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统计学 · 查看更多 »

羅家倫

罗家伦(),字志希,籍貫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命名者。.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羅家倫 · 查看更多 »

电子学

电子学(Electronics),作用于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子流动的能力能够放大微弱信号,并且电子学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通信和信号处理。电子器件的开关特性使处理数字信号成为可能。电路板、电子封装等互连技术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通信基础元件完善了电路功能,并使连接在一起的元件成为一个正常工作的系统。 电子学有别于電機(Electrical)和機電(Electro-mechanical)科学与技术,电气和电机科学与技术是处理电能的产生、分布、开关、储存和转换,通过电线、电动机、发电机、电池、开关、中继器、变压器、电阻和其他无源器件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1897年,約瑟夫·湯姆森發現電子的存在,这是電子學的起源。早期的電子學使用真空管來控制電子的流動,但其存在成本高及體積大等缺點。现如今,大多數电子设备都使用半导体器件来控制电子。真空管至今仍有一些特殊应用,例如、阴极射线管、专业音频设备和像多腔磁控管等微波设备。 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来解决实际问题却是电子工程的范围。本文专注于电子学的工程方面。.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电子学 · 查看更多 »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ESTC),简称电子科大或成电(得名于原校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座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及“世界一流大学”A类重点建设高校。于1956年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院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五。科研经费多年居全国电子信息类高校第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 查看更多 »

电磁学

电磁学(英語:electromagnetism)是研究电磁力(電荷粒子之间的一种物理性相互作用) 的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电磁力通常表现为电磁场,如電場、磁場和光。电磁力是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其它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 電學與磁學領域密切相關。電磁學可以廣義地包含電學和磁學,但狹義來說是探討電與磁彼此之間相互關係的一門學科。 英文单词electromagnetism是两个希腊语词汇ἢλεκτρον(ēlektron,“琥珀”)和μαγνήτης(magnetic源自"magnítis líthos"(μαγνήτης λίθος),意思是“镁石”,一种铁矿)的合成词。研究电磁现象的科学是用电磁力定义的,有时称作洛伦兹力,是既含有電也含有磁的现象。 电磁力在决定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物体的内部性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常见物体的电磁力表现在物体中单个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中。电子被电磁波力学束缚在原子核周围形成原子,而原子是分子的构成单位。相邻原子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化學过程,是由电子间的电磁力与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电磁场有很多种数学描述。在经典电磁学中,电场用欧姆定律中的電勢与电流描述,磁場与电磁感应和磁化强度相关,而馬克士威方程組描述了由电场和磁场自身以及电荷和电流引起的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和交替。 电磁学理论意义,特别是基于“媒介”中的传播的性质(磁导率和电容率)确立的光速,推动了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发展。 虽然电磁力被认为是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一,在高能量中弱力和电磁力是统一的。在宇宙的历史中的夸克時期,电弱力分割成电磁力和弱力。.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电磁学 · 查看更多 »

物理学

物理學(希臘文Φύσις,自然)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質與性質,以及它們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由於物質與能量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必須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是一種實驗科學,物理學者從觀測與分析大自然的各種基於物質與能量的現象來找出其中的模式。這些模式(假說)稱為「物理理論」,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常用物理理論稱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證明是有錯誤為止(具可否證性)。物理學是由這些定律精緻地建構而成。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化學、生物學、考古學等等科學學術領域的理論都是建構於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原本都歸屬於自然哲學的範疇,直到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才漸漸地從自然哲學中分別成長為獨立的學術領域。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量子化學、生物物理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通過創建新理論與發展新科技,物理學對於人類文明有極為顯著的貢獻。例如,由於電磁學的快速發展,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纷纷涌现,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於核子物理學日趨成熟,核能發電已不再是藍圖構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問題也使人們意識到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的脆弱渺小。.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韦钰

韦钰()女,壮族,生於廣西桂林,东南大学教授,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早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研究,在变频行波管和回旋非线性理论发展成就突出,此外,她在非几何成像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和方法,又首先在中国将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材料检测和地震勘测。1982年起从事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中国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像,使中国成为国际上继美、日后第三个能做出B/A断层图像的国家。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分子生物电子学实验室(现名 )和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性,并首先采用了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她首次在中国研制成功的LB膜,取得中国电子束刻蚀的最好水平。 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期间,对中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正在从事学习科学的研究。.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韦钰 · 查看更多 »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韓國 · 查看更多 »

遺傳

遺傳(Heredity),俗称随根,是指經由基因的傳遞,使後代獲得親代的特徵。遺傳學是研究此一現象的學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現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除了遺傳之外,決定生物特徵的因素還有環境,以及環境與基因的交互作用。.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遺傳 · 查看更多 »

鍾梅音

鍾梅音,筆名音、愛珈、綠詩。近代著名中文作家,祖籍福建上杭人。是中國婦女寫作協會會員。曾編輯《婦女月刊》,主編《大華晚報》副刊,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鍾梅音 · 查看更多 »

袁隆平

袁隆平,农历七月初九日,生于北京,祖籍江西九江德安,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1月至2016年1月,长期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袁隆平 · 查看更多 »

袁道先

袁道先(),中国地质学家。出生于浙江诸暨。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袁道先 · 查看更多 »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211工程建设学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西部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麓。.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用于解决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实现和应用它们的实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有时缩写为CS)是系统性研究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与应用的实用技术的学科。 它通常被形容为对那些创造、描述以及转换信息的算法处理的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討计算问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还有一些领域專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程式語言理論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而程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程式語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專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有时公众会误以为计算机科学就是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事业(比如信息技术),或者只是与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关,如玩游戏、上网或者文字处理。其实计算机科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去理解实现类似游戏、浏览器这些软件的程序的性质,更要通过现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程序或者改进已有的程序。 尽管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的名字里包含计算机这几个字,但实际上计算机科学相当数量的领域都不涉及计算机本身的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名字被提议出来。某些重点大学的院系倾向于术语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以精确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丹麦科学家Peter Naur建议使用术语"datalogy",以反映这一事实,即科学学科是围绕着数据和数据处理,而不一定要涉及计算机。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的科学机构是哥本哈根大学Datalogy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69年,Peter Naur便是第一任教授。这个术语主要被用于北欧国家。同时,在计算技术发展初期,《ACM通讯》建议了一些针对计算领域从业人员的术语:turingineer,turologist,flow-charts-man,applied meta-mathematician及applied epistemologist。 三个月后在同样的期刊上,comptologist被提出,第二年又变成了hypologist。 术语computics也曾经被提议过。在欧洲大陆,起源于信息(information)和数学或者自动(automatic)的名字比起源于计算机或者计算(computation)更常见,如informatique(法语),Informatik(德语),informatika(斯拉夫语族)。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曾经指出:“计算机科学并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天文学并不只是关于望远镜一样。”("Computer science is no more about computers than astronomy is about telescopes.")设计、部署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通常被认为是非计算机科学学科的领域。例如,研究计算机硬件被看作是计算机工程的一部分,而对于商业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部署被称为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然而,现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类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思想。计算机科学研究也经常与其它学科交叉,比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被认为比其它科学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些观察者说计算就是一门数学科学。 早期计算机科学受数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很大,如Kurt Gödel和Alan Turing,这两个领域在某些学科,例如数理逻辑、范畴论、域理论和代数,也不断有有益的思想交流。.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计算机科学 · 查看更多 »

许学彦

许学彦(),中国船舶设计专家。生于江苏武进。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许学彦 · 查看更多 »

许国志

许国志(),江苏扬州人,系统工程、运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获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许国志 · 查看更多 »

许靖华

许靖华(Kenneth Jinghwa Hsu,),中国地质学家、学者和作家。.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许靖华 · 查看更多 »

谢义炳

谢义炳(),中国气象学家,出生于湖南新田。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3年于浙江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谢义炳 · 查看更多 »

谢立惠

谢立惠() 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科普事业先驱。西南师范大学的创建人。电子科技大学的重要奠基人。曾用名谢柳民、谢伯坚。安徽无为人。 1921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1927年考入中央大学数学系,二年级转入物理系。1931年毕业后任中央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校教员。1937年转往重庆大学数理系任讲师,1939年任教授,1946年任物理系主任。抗战期间,受国民政府军令部军事技术室之邀,参与研制中国第一台雷达“雷达1”,负责总体设计。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然科学社”、“自然科学座谈会”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51年参与筹建西南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1952年出任西南师范学院首任院长。195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院长。曾任四川省科协主席等职。 Category:谢姓 理X 分類:中央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X 分類:南師附中校友 分類:重庆大学教授 分類:西南师范学院教授 分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 Category:九三学社社员.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谢立惠 · 查看更多 »

贵阳市

贵阳市,简称--,别称林城。中国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流集散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全市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主城区平均海拔1070米。.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贵阳市 · 查看更多 »

黄健翔

健翔(),籍贯重庆,客家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9岁开始生活在南京直到高中时期。中国著名体育评论员。从事体育节目解说、主持工作,以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解说风格著称。 现为一级播音员。已经完成现场直播超过六百场,涉及足球、田径、游泳、跳水、篮球、射击等多种体育项目。另外解说各种足球比赛超过两千场。被认为是“新时代的体育解说”风格的代表人物,并被许多杂志、报刊组织的小规模民意测验多次评为最佳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2007年推出音乐单曲《你不是一个人》。 2008年4月,黄健翔签约CSPN,解说欧洲杯及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賽事。8月转任CSPN公司副总裁.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黄健翔 · 查看更多 »

鼓楼区

鼓楼区可以指:.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鼓楼区 · 查看更多 »

鼓楼区 (南京市)

鼓楼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蘇省南京市的一个区,由原鼓楼区、下关区合并而来,因区内建于明朝的鼓楼而得名。鼓楼区源于民国时期的第六、第七区,有许多政府机关、使领馆、文教机构和花园洋房的遗存,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众多。面积5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6万人,户籍人口93.1万人(2015年末)。江苏省人民政府驻本区北京西路。.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鼓楼区 (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鼓樓幼兒園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前身是鼓樓幼稚園,即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實驗幼稚園,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國立東南大學(後改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育科(教育科即今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鶴琴在陶行知、徐養秋等人支持下於民國12年(1923年)創辦。鼓幼在中國幼兒教育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是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誕生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開展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幼稚園。民國早年作為南京高師與東大實驗幼稚園的鼓樓幼稚園,和南高、東大附屬小學、附屬中學一起,構成了現代中國基礎教育科學化研究的實驗中心。1952年8月,鼓樓幼稚園改名為南京市鼓樓幼兒園。.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鼓樓幼兒園 · 查看更多 »

胡先骕

胡先骕,字步曾,號懺庵,江西省新建县人,植物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钱崇澍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创人之一。 1920年代初,与梅光迪、吴宓、柳詒徵等发起成立綜合性人文学術刊物《学衡》,致力于维护中国文化,发展国学。对新青年派打倒中国文化、推崇西方文化的观点不以为然。 1950年代初,对于当时苏联流行的李森科获得性遗传理论,胡先骕在《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中公开表示批评。与谈家桢等主张发展基于基因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胡先骕 · 查看更多 »

胡煥庸

胡焕庸(),字肖堂,中國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胡煥庸 · 查看更多 »

胡风

胡风(),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七月派诗人,中国左翼文化代表人之一。曾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传部部长,与鲁迅甚有交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其文艺思想与主政者不和而遭到整肃,并掀起一场涉及面巨大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革开放后被平反。.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胡风 · 查看更多 »

郭廷以

郭廷以(),字量宇,出生於河南舞陽,中国歷史學家,1949年前往台湾。他是中國近代史學及中國口述史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共同創建者,並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郭廷以 · 查看更多 »

舒新城

舒新城(),原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畅吾,曾用名舒建勋。湖南溆浦人《民國教育先驅》舒新成回憶錄,舒新成著,蔡登山主編,獨立作家,臺北市,2015年5月初版,ISBN 978-986-5729-76-9,中国近代教育家、作家。 舒新成幼年家貧,曾就讀私墊,1914年8月,無中學學歷冒名考進長沙湖南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 1928年4月,自徐元誥接手主编《辞海》。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夏天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出任主任委员。1960年11月28日病逝。.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舒新城 · 查看更多 »

葛军

葛军(),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参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命题,其中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区分度较大、难度较高,引起学生强烈反响,被网友称为“数学帝”,甚至媒体也使用该称号。2012年11月16日就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葛军 · 查看更多 »

钱崇澍

钱崇澍,号雨农,浙江省海宁县人,植物学家,与胡先骕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钱崇澍 · 查看更多 »

邹秉文

邹秉文(),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农业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广东广州。 1910年留学美国,先入纽约柯克和威里斯顿中学。1912年入康奈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次年转入农学院。1915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科教授。1918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首任农科主任。1928年后供职于政商界,致力于中国农业建设。 曾任中华农学会会长、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筹备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7年8月13日,國民政府派鄒秉文為中國出席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第三屆年會代表。.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邹秉文 · 查看更多 »

邓中翰

邓中翰(),江苏南京人,汉族,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天津地区代表。现任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邓中翰 · 查看更多 »

鄒堅

邹坚(),别字统亚,又名统球,福建建瓯人。中華民國海軍將領、外交官,中央军校第十七期毕业。马尾海军学校第二期轮机科、青岛海军军官学校第五期航海班、中華民國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将官班、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英国海军潜艇专科学校毕业。 历任重庆防空司令部参谋,巡洋舰重庆号中队长。1949年到台湾,历任海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沅江舰舰长,太湖号护卫舰舰长,总统府侍卫官,洛阳号驱逐舰舰长,海军舰队司令部参谋长,海军专科学校校长。1965年起任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少将武官。 1971年升為海軍中將。1972年任总统府侍卫长。1975年任海军总司令部副總司令。1976年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二级上将。1983年调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副总参谋长兼执行官。1986年7月任驻韩国大使。1990年退休,受聘为總統府戰略顧問。先后当选国民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1993年8月当选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 2004年11月12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葬於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鄒堅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金信

金信(김신、),號瑞言(서언),生於中國上海,大韓民國空軍退役中將、外交官及政治家,為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金九的兒子。曾任空軍參謀總長、駐中華民國大使、交通部部長等職。金氏能說流利上海腔的國語,並曾將女兒送到台北就讀北一女中。2016年2月時,他為了推動韓台雙邊社會學術交流,而捐贈國立台灣大學200萬美元。2016年5月19日,金信逝世,5月21日下葬於國立大田顯忠院內的將領第2墓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金信 · 查看更多 »

长沙市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 sɔ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改革开放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长沙市 · 查看更多 »

艾伟

艾伟,台湾男演員,出演过多部电视剧,代表作為花系列作品。.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艾伟 · 查看更多 »

雷海宗

雷海宗 ,原名雷得义,字伯伦。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教授。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化形态史》、《西洋通史》、《中国通史》等。提倡兼顾考证和综合,是“战国策派”、“清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生于河北永清县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7年,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1919年至1922年清华学堂高等科。此后考取公费,入芝加哥大学留学,主修历史学,辅修哲学。1927年以《杜尔阁的政治思想》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美国著名中古史家詹姆斯·汤普逊。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系主任,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汉大学史学系和哲学教育系教授。 1932年后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和文学院代理院长),对清华大学历史学科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后其学生何炳棣回忆当时系中几位重要人物时说:“当时陈寅恪先生最精于考据,雷海宗先生注重大的综合,系主任蒋廷黻先生专攻中国近代外交史,考据与综合并重,更偏重综合。”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逝世。1957年“反右”中因为在《人民日报》的一次座谈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自1895年恩格斯死后发展停滞”的讲话,而被打成右派,成为重点批判对象,長期患有腎病,並出現血尿。1961年摘帽后,即很快不顾病体,重登讲台。 雷海宗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培养了众多史学名家。其为人先人后己,严己宽人,深受师生敬爱。有“声音如雷,学问如海,史学之宗”的美誉。潘光旦1950年曾赠诗:“不争两字见平生,全部工夫铸史成”,为雷海宗生平写照。 治史特点:重分析,重综合,重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反对繁琐考证或者事实堆砌,讲究历史的实用性;运用整体把握人文社科的跨学科研究的治史方法,比如,运用哲学眼光分析历史问题。.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雷海宗 · 查看更多 »

雜交水稻

杂交水稻,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来实现水稻的杂交。.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雜交水稻 · 查看更多 »

考菲尔德文法学校

考菲尔德文法学校(英文:Caulfield Grammar School)是一个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私立学校,一共有五个分校,包括三个分校在墨尔本,一个分校在维多利亚州乡村地区,一个分校在中国南京,于1881年建校,1993年以後改為男女合校。除此以外,考菲尔德因海外生數目比其他澳大利亚的學校比較少,所以這裡的海外生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考菲尔德文法学校 · 查看更多 »

陳夢熊

陳夢熊又名大恕,字章如,號渭溪。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本籍福建。行伍出身的陳夢熊於1812年(嘉慶17年)奉旨接替李文瀾,於台灣地區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職等為正二品,是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扼守台灣海峽的重要武將,並統帥兩標水營,數千名水師兵勇。.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陳夢熊 · 查看更多 »

陳為忠

陳為忠(),教育家。湖北應城人。 生於1917年10月16日,卒於2012年12月1日。武昌湖北省立第一中學畢業之後擔任小學老師等職。1938年考入重慶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系,1943年後畢業留校繼續研究,任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主任。1947年擔任台灣省立台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1972年擔任私立聯合工業專科學校校長,1993年退休,並任該校最後一屆董事長。該校於1995年捐贈給教育部,改為國立。後來該校於2003年升格為國立聯合大學。.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陳為忠 · 查看更多 »

陈霖

霖(),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四川成都,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的提出者。 陈霖于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后留校任教。1980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任访问学者。1985年成为教授。198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此后又赴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慕尼黑大学任访问学者。2002年出任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成为著名心理学家潘菽逝世15年之后的中科院首位心理学院士。200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当选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IACS)主席。.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陈霖 · 查看更多 »

陈清如

清如(),浙江杭州人,矿物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陈清如 · 查看更多 »

陆一鹏

* 陆一鹏 (东平),山东东平人,明朝政治人物、崇明縣知縣。.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陆一鹏 · 查看更多 »

柳诒徵

柳詒徵(),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學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圖書館學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學的奠基人,現代儒學宗師。江蘇鎮江丹徒人。 柳詒徵,字翼謀,逢原子。光緒五年己卯十二月廿五日(西元1880年2月5日)卯時生,邑增生,宣統己酉科(1909年)優貢,候選教諭。歲貢生、候選訓導、例封修職郎姨丈子攸女。.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柳诒徵 · 查看更多 »

柳鸣九

柳鸣九(),湖南长沙人,中国研究法国文学的权威、“萨特研究第一人”。 1953年,于湖南省立一中毕业。1957年,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柳鸣九 · 查看更多 »

李國鼎

李國鼎 是一位政治家兼經濟學家,曾任中華民國經濟部及財政部部長,在任時推動許多經濟建設,1982年推動修正《科學技術發展方案》,選擇了能源、自動化、材料、資訊、生物科技、光電、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等八項為重點科技項目,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南京市人,後定居於台北,其台北故居已規劃成為李國鼎故居,供世人懷念其對國家的貢獻。.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李國鼎 · 查看更多 »

李新民

李新民(,享年歲),湖南耒陽人,數學家。 1934年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升入国立中央大学,1939年畢業于中大數學系。畢業留校任助教。1942年任教於湖南師範學院數學系。1944年起在中大數學系任教,直至1948年。1949年任教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57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教于國立臺灣大學。1954年入美國西北大學進修,翌年獲碩士學位,繼而入康乃爾大學深造,1961年獲數學博士學位。1962年受聘為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籌建數學研究所,次年建成招生後又籌建數學系。1962年起為清華大學與臺師大的合聘教授,同時擔任兩校數學系主任,並任清華數學研究所長。此後任臺大主辦、中研院與清華協辦的數學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任中大理學院院長,1979年任中大校長。 曾任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數學會理事長。 李新民於2004年12月12日逝世。.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李新民 · 查看更多 »

杨士莪

杨士莪(),生于天津英租界马场道,祖籍河南南阳,水声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杨士莪 · 查看更多 »

杨杏佛

杨杏佛(),名铨,以字行,江西省清江县人(现樟树市),祖籍江西玉山。是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杨杏佛 · 查看更多 »

校歌

校歌為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宣告或者规定的代表该校的歌曲。用于体现该校的治学理念、办学理想等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可能不止一首校歌,同一首歌也可能被不止一所学校定为校歌,而且也有未指定校歌的学校。根据学校的不同还可能称为园歌(幼儿园)、院歌(学院)等,英文对应也有School Song、College Song、University Song等称法。.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校歌 · 查看更多 »

楊希震

楊希震湖北棗陽人,中華民國教育家,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代理校長。.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楊希震 · 查看更多 »

江宁区

江宁区可以指:.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江宁区 · 查看更多 »

江谦

江谦(),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教育家,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江谦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汪道涵

汪道涵(),原名汪导淮,安徽省盱眙县嘉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汪道涵 · 查看更多 »

沃爾夫農業獎

沃爾夫農業獎(Wolf Prize in Agriculture)是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每年一次(雖然有些年度並無獲獎者)授予在生物醫學、食品科學、農業相關研究領域人士有傑出表現的一個獎項,是沃爾夫獎六個獎項之一,自1978年以來開始頒發。沃爾夫農業獎是農業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雖然有時候和世界糧食獎有所重疊,但此獎仍被認為相當於“農業諾貝爾獎”。直到2013年為止,楊祥發為為唯一一位臺灣得主,另一位華人得主是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的袁隆平 (曾經是中華民國籍)。.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沃爾夫農業獎 · 查看更多 »

沈申甫

沈申甫(),航空航天学家,流体力学家。父沈祖玮为工程学家,弟沈宗瀛为医药学家。中國浙江吴兴人。 曾获美国古根汉基金会研究奖,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科学成就奖,德国汉堡基金会美国资深科学家奖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9屆(數理科學組)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沈申甫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滕藤

滕藤(),中国江苏江阴人,核化工学家。 1951年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至1959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工艺学院进修。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1月-1988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87年1月-1988年2月),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会委员。1998年再次当选到2003年2月任满。曾担任过的国际组织职务有:1989年至1991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1991年至1993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1995年至1997年为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 T滕 T滕 分類:南師附中校友 T滕 T滕 T滕 T滕 T Category: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Category: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Category: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滕藤 · 查看更多 »

朱逢博

朱逢博(),女,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吴承基,仙人球·蜜蜂·莺--访朱逢博,新观察1980年.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朱逢博 · 查看更多 »

戴元本

戴元本(),中国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在南京工学院任教。195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粒子与场委员会委员。他参与的“层子模型”研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著有《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戴元本 · 查看更多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海协会;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缩写为 ARATS)为中華人民共和國对应中華民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的社团法人,属受权处理海峡两岸之間事务的机构。其业务上級机关为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查看更多 »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文學 · 查看更多 »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数学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大實中中央大学附中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京高师附中南京高师附属中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南師附中南师附中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国立中央大学附中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国立东南大学附中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