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黃春明

指数 黃春明

黃春明(),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黃春明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其它還有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1999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

49 关系: 劉梓潔台灣台灣字台語文吳三連文藝獎夏志清季季宜蘭縣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小说尉天驄巴金中央廣播電臺中國青年救國團中國時報作家侯孝賢國家文藝獎國立台灣文學館國立成功大學儿童文学兒子的大玩偶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皇冠出版社现实主义羅東鎮 (臺灣)羅東街羅東郡看海的日子 (電影)白話字白蛇传髒話黃國峻蘭陽戲劇團蘋果的滋味邱婷蔡詩萍蔣為文鄉土文學臺北州陳芳明林海音杜子春楊照歌仔戲沈从文戏剧文學季刊 (1966年)散文

劉梓潔

劉梓潔(英文:Essay Liu,),台灣電影導演、作家。彰化縣田尾鄉人。.

新!!: 黃春明和劉梓潔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黃春明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字

#重定向 臺灣字.

新!!: 黃春明和台灣字 · 查看更多 »

台語文

#重定向 臺語文.

新!!: 黃春明和台語文 · 查看更多 »

吳三連文藝獎

#重定向 吳三連獎.

新!!: 黃春明和吳三連文藝獎 · 查看更多 »

夏志清

夏志清(),江蘇吳縣人,生於上海浦東,中國文學評論家,教授。 夏之父為銀行職員,夏於1942年自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已大量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1946年9月隨長兄夏濟安至北京大學擔任助教,醉心於西歐古典文學,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檔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論文脫穎而出,取得留美獎學金至耶魯大學攻讀英文碩士、博士。 在紐約州立學院任教時,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又稱洛氏基金會)贊助,完成《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書,也奠定他學者評論家的地位。1961年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幾年後接任翻譯家王際真(Chi-Chen Wang, 1899-2001)之教席。2006年7月,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該院成立以來當選時最高齡的院士,夏志清表示「好像在作新娘子」。 夏濟安是其親兄。.

新!!: 黃春明和夏志清 · 查看更多 »

季季

李瑞月(),筆名季季,生於臺灣雲林縣,女作家。老公是作家何索,共諜。她從1960年代開始創作,有小說集《屬於十七歲的》、《誰是最後的玫瑰》等,自傳性質的《行走的樹》。她較成熟而令人刮目相看的小說,如《拾玉鐲》、《夜歸》等是1970年代才出現的,此時她採取了現實主義的觀點,在小說中表現了敏銳的解剖問題的能力。季季是台灣女作家中創作力相當旺盛的一位。 1964年10月成为《皇冠雜誌》的「基本作家」。曾任《联合报》特约撰述、编辑,1977年后转至《中国时报》任〈人间副刊〉撰述委员、副刊組主任兼〈人間副刊〉主編,《時報周刊》、時報文化副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印刻文學生活誌》編輯總監。2007年12月退休。.

新!!: 黃春明和季季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

宜蘭縣(tl),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舊稱噶瑪蘭,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花蓮縣相鄰,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為歌仔戲的發源地。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員山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8鄉,縣治設在宜蘭市。 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臺北州,戰後獨立設縣。行政院國發會將該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臺灣東部區域。.

新!!: 黃春明和宜蘭縣 · 查看更多 »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訶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其剧作也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現實主義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艺术性。.

新!!: 黃春明和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 查看更多 »

小说

小說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 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達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學中,小說通常指長篇小說、中篇、短篇小說和詩的形式。 英文「Novel」是指篇幅較長的小說(參見長篇小說),而「Fiction」是指虛構的故事作品(不限於文字)。中文的「小說」嚴格來說沒有單一合適的英語單字可以對應,但是大多會將Novel譯為小說。.

新!!: 黃春明和小说 · 查看更多 »

尉天驄

尉天驄(),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起定居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所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曾任《筆匯》月刊、《文學季刊》、《中國論壇》等刊物主編。.

新!!: 黃春明和尉天驄 · 查看更多 »

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49年之後再無長篇小說面世。妻子萧珊,1944年5月结婚。1983年3月起,巴金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直到去世为止。 巴金坚持真理与道德,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正因为如此,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四人帮的非人道迫害,妻子萧珊于1972年被迫害致死。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但是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新!!: 黃春明和巴金 · 查看更多 »

中央廣播電臺

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為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廣播電臺,也是中華民國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機構,以中文(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等13種語言代表中華民國對全球廣播。其於1928年由時任監察院副院長陳果夫籌款成立,與中國廣播公司系出同源,並開創了華人廣播史上首次「現場直播連線」的先河;遷至臺灣後,逐漸轉型為專責對中國大陸、國際社會廣播的國家公共媒體,依據法定任務及營運方針,央廣在屬性及定位上配合政府政策,宣揚臺灣自由、民主、人權、多元文化等核心價值,以追求、捍衛中華民國國家利益為依歸,代表國家向國際發聲,同時促進兩岸和平、加速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進程。.

新!!: 黃春明和中央廣播電臺 · 查看更多 »

中國青年救國團

中國青年救國團,簡稱救國團,為中華民國的社團法人組織。1952年成立的最初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部,由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兼任團長,蔣經國為首位主任,當時為帶有中央政府官方色彩的政治性組織,1969年脫離國防部,1989年改向內政部及臺北地方法院申請、登記為:「教育性、服務性與公益性之社團法人,服務對象主體是大專院校、高中職的學生。」2000年更名為中國青年救國團。如今,救國團的工作還包括接待遊客以及個人教育進修活動。.

新!!: 黃春明和中國青年救國團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黃春明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黃春明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侯孝賢

侯孝賢,知名電影導演,老家在鳳山並在鳳山就讀成長。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及第52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新!!: 黃春明和侯孝賢 · 查看更多 »

國家文藝獎

國家文藝獎,是中華民國一個重要文藝獎項。.

新!!: 黃春明和國家文藝獎 · 查看更多 »

國立台灣文學館

#重定向 國立臺灣文學館.

新!!: 黃春明和國立台灣文學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簡稱成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的國立大學,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前身為1931年台灣日治時期創辦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5年戰後改制為「省立工學院」(臺灣省僅有的三所省立學院,另二所為省立農學院、省立師範學院),1971年確立為國立成功大學。目前校總區由相互緊鄰的8大校區組成,另擁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

新!!: 黃春明和國立成功大學 · 查看更多 »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定义,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早期許多兒童文學由成人作品改編,但若不適合孩子或未針對兒童而改編,不能算作兒童文學的作品,像是原來是為了寫給成人閱讀帶有情色的格林童話,後來經過多次的修改後才逐漸演變為兒童可以閱讀的兒童文學。.

新!!: 黃春明和儿童文学 · 查看更多 »

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為台灣作家黃春明創作的一部小說,描寫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的寫實主義作品之一。.

新!!: 黃春明和兒子的大玩偶 · 查看更多 »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

依據臺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作品。上映前,雖已通過行政院新聞局審核,卻遭保守派的影評人士運用「中國影評人協會」名義書寫黑函密告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指稱本片貧窮落後及違章建築的畫面不妥當,恐有影響國際形象的疑慮;導致屬於黨營企業的中央電影公司在未經過導演萬仁同意下,打算逕自修剪《蘋果的滋味》部份片段。為此,萬仁透過《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於報紙上披露後,隨即引發臺灣輿論界一陣譁然,紛紛批評中影的官僚作風,迫使中影放棄刪減影片內容。最終,影片逃脫過被刪剪的命運,一刀未剪通過上映,讓此片的創作理念得以保全,而此事件也經常被戲稱為「削蘋果事件」。 上映後,寫實傳達臺灣記憶的電影風格,擄獲大多數觀眾口碑,兼具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視為「臺灣新浪潮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新!!: 黃春明和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 · 查看更多 »

皇冠出版社

皇冠出版社可以指:.

新!!: 黃春明和皇冠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现实主义

實主義(Réalisme),又可稱作實在主義,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之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義為關於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不過,現實主義在博雅人文範疇中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繪畫、文學和哲學裡)。它還可以用於國際關係。 在藝術上指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現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依據這個說法,廣義的寫實主義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許多藝術思潮。 在視覺藝術和文學裡,現實主義是一個19世纪的一場運動,起源於法國。 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在欧洲迅速蔓延。 在意大利,现实主义主题由Gioacchino Toma,安东尼奥·罗塔和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承担,而在米兰,在下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间,一群年轻的画家将生活在存在主义现实主义的潮流之中,主题是 用现实主义打破思想方案马里奥·巴尔迪。.

新!!: 黃春明和现实主义 · 查看更多 »

羅東鎮 (臺灣)

#重定向 羅東鎮 (台灣).

新!!: 黃春明和羅東鎮 (臺灣) · 查看更多 »

羅東街

羅東街,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羅東郡。今宜蘭縣羅東鎮。.

新!!: 黃春明和羅東街 · 查看更多 »

羅東郡

羅東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北州。.

新!!: 黃春明和羅東郡 · 查看更多 »

看海的日子 (電影)

《看海的日子》是一部1983年上映的台灣電影,依據台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新!!: 黃春明和看海的日子 (電影) · 查看更多 »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新!!: 黃春明和白話字 · 查看更多 »

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著名民间传说。与《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又名《许仙与白娘子》。故事成于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修炼成人形的蛇妖与凡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流传至今有多个版本,但故事基本包括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祭塔等情节。《白蛇傳》角色法海的原型來自唐朝的金山法海禪師。.

新!!: 黃春明和白蛇传 · 查看更多 »

髒話

髒話(又稱粗言穢語、詈語;粵:粗--口(亦用於國語);湘:痞话;闽南语:垃圾話、姦撟(訐譙)、否嘴(歹喙)、粗喙、膦鳥话(东南亚系))是指污言穢語、粗鄙不雅的話,尤其是語句中含有令到週邊聆聽者感到有侮辱、羞辱或冒犯的用字遣詞。此外,因性别、年龄、民族及宗教差异而产生歧視的相关诋毁词语虽也使用恶毒,但通常并不归类为脏话,而是被视为所谓「歧視性字眼」。另有「國罵」一詞,由鲁迅於《論「他媽的」》中提出,指「國家級粗話」。.

新!!: 黃春明和髒話 · 查看更多 »

黃國峻

黃國峻(),臺灣宜蘭縣羅東鎮人,作家。父親是小說家黃春明。淡江中學畢業。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2003年自縊身亡,英年早逝。.

新!!: 黃春明和黃國峻 · 查看更多 »

蘭陽戲劇團

蘭陽戲劇團,台灣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所屬的公立歌仔戲劇團。 宜蘭縣身處歌仔戲的原鄉,宜蘭縣政府為了弘揚這項最具台灣本土特色的傳統文化資產,於1992 年成立蘭陽戲劇團,是目前國內唯一具公立屬性的歌仔戲劇團,蘭陽戲劇團成立至今,共傳承北管戲、本地歌仔、傳統歌仔戲及創新歌仔戲;足跡曾遍及美國、哥斯大黎加、新加坡、加拿大,將傳統歌仔戲藝術推展至海外各地,成為歌仔戲原鄉之台灣文化藝術典型代表。 前任團長: 林秋芳 (宜蘭縣前文化局局長) 現任演員: 李碧華、潘麗君、廖欣慈、林湘敏、鄭欣蘭、鄭斐文。 現任樂師: 秦國翔、吳佩冠、許金連、林子順。 1992年9月28日,在游錫堃縣長任內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劇團,也是現今唯一的公立歌仔戲劇團。同年完成第1期實習團員甄試,在王振義、林松輝、林茂賢、陳旺欉、莊進才、廖瓊枝、劉玉鶯7位委員評審下,選出林雪霞、陳金環(現名陳玉環)、林雅燕、姚玉娟、游曉馨、何永和、黃佳玉、江金鴦、張嘉雯、吳安琪、林明德、林忠義、謝美娟、張玉妃、謝瑞棋、宋秀鳳、林慧英17人。從1992年9月1日開始培訓,在多位教師指導下學藝。 沈東生(京劇演員)、朱作民、周以謙、黃殷鐘、莊雅萍、劉逸群、張肇麟、劉俊傑、秦國翔、劉靜怡、黃建銘、吳佩冠、陳映如、許金連等多人都曾在該團歷練。 劇團首任導演是石文戶,第2任導演兼首任藝術總監是黃春明(時任副導演、執行導演是蔣建元,2人都已離職),後期新戲有邀請曹復永、鄭文堂等人執導。 劇團歷任排練指導是錢仲飛、金驤生、吳承洋、沈東生,都是京劇演員。 團長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兼任,歷任為林德福、陳登欽、劉哲民、呂春山、宋隆全、鄭文堂、林秋芳、李志勇(現任)。 蘭陽戲劇團為本土劇種之保存、維護、推廣、傳承而成立,基於特殊的歷史意義,致力延續傳統戲曲命脈,背負使命感與社會責任,自草創茁壯而落地深根、枝繁葉茂,至今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演員樂師,在戲曲界各展所長,各有其擁護的一片天。 近年來,井然的推廣安排,是傳統丰采的成就,紮根實施如下:.

新!!: 黃春明和蘭陽戲劇團 · 查看更多 »

蘋果的滋味

蘋果的滋味可以指:.

新!!: 黃春明和蘋果的滋味 · 查看更多 »

邱婷

邱婷,台灣記者、作家、製作人,新北市新莊區天主教輔仁大學畢業,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著有《媽媽上戲去》、《生命的太陽》(蔡振南傳記)、《戲臺明滅》、《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邱火榮:北管藝術領航者》等書,曾在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臺南市官田區)中國音樂學系、華梵大學通識中心等校系兼任;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首都早報》、聯合報系《民生報》藝文新聞記者;2008年擔任宜蘭縣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5個月,現任教於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教育部薪傳獎得主、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邱火榮和潘玉嬌的女兒,與邱火榮合著《北管牌子音樂曲集》、《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

新!!: 黃春明和邱婷 · 查看更多 »

蔡詩萍

蔡詩萍(),臺灣作家、媒體工作者,父親為臺灣外省人,母親則是本省客家人。2017年以POP Radio《POP 大國民》節目榮獲第52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新!!: 黃春明和蔡詩萍 · 查看更多 »

蔣為文

蔣為文(),臺灣語言學家、作家、台語文運動的推行者及越南研究專家。英文名「Taiffalo」,為「Taiwan Buffalo」(臺灣水牛)的簡稱。出生於高雄市岡山區,現居住於台南市。具備台語、客語、越語、華語、英語、日語能力。目前任教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也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台灣南社副社長、台灣教授協會南區召集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董事、台文筆會秘書長、台越文化協會常務理事,曾任台南市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高雄市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台越文化協會第一、二及第五屆理事長、台灣東南亞學會第一屆副祕書長及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

新!!: 黃春明和蔣為文 · 查看更多 »

鄉土文學

鄉土文學興盛於臺灣1950至1960年代,一般指描寫各地鄉土社區中低階層為寫作對象的文學作品,直接具有人文關懷的實際文學表現方式,充滿「自我主體性」與「社會寫實性」排斥虛華富麗的浮誇,鄉土文學作品多為以小見大,縮影見樹如見林,但仍有大氣壯闊之作,惟「鄉土」這個名稱不見得被所有作者認同,有的作者想擁抱鄉土卻被人斥責「偽鄉土」,有的作者自認沒有特定對象或風格,有的則認為自己受國際思潮寫實主義文學或是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等影響,因為這些寫作形式均來自西方18世紀思想解放後(對立於文藝復興至古典主義所漸趨僵化的高壓權力)關注社會實際人民生活本質的特徵,為人文思想重新回歸到生活當下的「史詩」創作中,這是與時代的政經社會變革相配合的必然,即不難理解這個必然性,同樣的也發生在變革時代中的近代華人社會,與其理解為鄉土文學主義的運動,不如理解為鄉土文學現象,它與整個近代人類歷史相關的連動現象,導致有些甚至帶有強烈政治批判、描述戰爭的荒謬與傷痛、女性在社會變遷中的處境、全球化、現代化過程貧富頃輒;工商與農業社會勞力問題;傳統技藝沒落式微、科技吞噬生活的疏離及焦慮感...

新!!: 黃春明和鄉土文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新!!: 黃春明和臺北州 · 查看更多 »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新!!: 黃春明和陳芳明 · 查看更多 »

林海音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出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新竹州竹南郡頭分街(今苗栗縣頭份鎮),4歲前居住在母親故鄉臺北州海山郡板橋街(今新北市板橋區),後遷居北京至成年,臺灣文學作家、編輯,提攜了大量台灣的文學青年。成名作为小说《城南舊事》。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爾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跟著回到臺灣,之後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身為編輯的林海音,除了致力於發掘優秀的寫作人才並鼓勵停筆多年的日據時期作家重新寫作,同時也曾受聘於省教育廳及國立編譯館編輯兒童讀物與編寫小學國語教科書,於語文教育上貢獻許多。而身為作家的林海音除了寫小說外,另有創作散文、兒童文學等。她也在1967年創立《純文學》月刊,隔年創立《纯文学》出版社,堪稱臺灣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四十餘年來,林海音與其作家丈夫何凡(夏承楹)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對台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

新!!: 黃春明和林海音 · 查看更多 »

杜子春

《杜子春》是唐人傳奇中的名篇,作者及出處因刻本流傳說法不一,宋代所編《太平廣記》卷十六載其出自《續玄怪錄》,明代陳應翔刻本的《幽怪錄》(即《玄怪錄》)四卷中則收錄此篇。今人王夢鷗、程毅中等學者考證應出自《玄怪錄》,徐志平則根據李復言生平及著述肯定其為《杜子春》作者無疑,歷來也有許多小說選輯題為鄭還古作(李劍國駁此說)。.

新!!: 黃春明和杜子春 · 查看更多 »

楊照

杨照可以指:.

新!!: 黃春明和楊照 · 查看更多 »

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語(臺灣腔、廈門腔、漳州腔、泉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新!!: 黃春明和歌仔戲 · 查看更多 »

沈从文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字崇文,後改名沈從文,生于中国湖南省凤凰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考古学专家。.

新!!: 黃春明和沈从文 · 查看更多 »

戏剧

戏剧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戏剧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妆,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係(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稱之為剧本。.

新!!: 黃春明和戏剧 · 查看更多 »

文學季刊 (1966年)

《文學季刊》,簡稱《文季》,是臺灣一本於1966年10月10日創刊的文學性季刊,主編是尉天驄。該本雜誌由於1968年的「文學季刊事件」,在陳映真受政治迫害被逮捕後受到打擊,改為不定期出刊。在1970年2月15號出版第10期後停刊。 該本雜誌主要的寫作者有姚一葦、尉天驄、七等生、陳映真、黃春明與施叔青等人。.

新!!: 黃春明和文學季刊 (1966年) · 查看更多 »

散文

散文是一種文學形式,與之相對的稱為韻文或詩文。散文可分為廣義與狹義的解釋,其中,廣義散文最容易辨識與定義的方式,是“松散”的結構。也就是說,扣除其它文学形式重叠部分,運用普通語法結構,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束縛及限制的文字梳理方式,都可稱為散文。除此,狹義散文是單指文學範疇內,結構鬆散之非韻文作品。文學專指的散文,歷代作品有著各時代不同流变的脉络,而正因為鬆散帶來的自由,散文作品表達出的思想通常有著丰富与圆满的特色。。.

新!!: 黃春明和散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黄春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