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麻隧之戰

指数 麻隧之戰

前580年,晉景公去世,晉厲公繼位後,想與秦國罷兵結盟,為此晉厲公約秦桓公在令狐(今山西省臨猗縣西)會盟。當年冬天,晉厲公先到達令狐,而秦桓公卻不肯渡過黃河,僅派大夫史顆到河東與晉侯結盟,晉厲公於是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國結盟。秦桓公回國後就背棄令狐之盟,聯絡楚國和翟狄圖謀伐晉,諸侯因為秦桓公背信棄義的行為紛紛倒向晉國。 前579年秋天,秦國約同白狄攻打晉國,晉軍在交剛擊敗白狄,是為交剛之戰。 次年(前578年),晉厲公率軍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附近),與齊、宋、衛、魯、鄭、曹、邾、滕八國國君所率軍隊會師,籌劃攻秦事宜,周簡王也派大夫劉康公、成肅公率軍助戰。同年四月,晉國派遣大夫魏相赴秦,以絕秦書曆數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代君主屢次背棄盟約,破壞兩國友好,挑起戰爭的罪狀,向秦國宣戰。晉厲公親自統率晉國四軍出戰,隨軍將領有中軍將欒書,中軍佐荀庚,上軍將士燮,上軍佐郤錡,下軍將韓厥,下軍佐荀罃,新軍將趙旃,新軍佐郤至。郤毅為晉厲公駕馭戰車,欒針為車右,此外還有諸侯聯軍助陣。秦桓公見諸侯大軍壓境,發兵進軍至涇河以東與諸侯聯軍對峙。同年五月,雙方在麻隧(今陝西省涇陽縣北)展開激戰,秦軍大敗,秦將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諸侯方面,曹宣公死於軍中。秦軍殘部敗退,晉師及諸侯聯軍渡過涇河追擊到侯麗(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後退兵。.

目录

  1. 37 关系: 卫国士燮宋国山西省中国战争列表临猗县交剛之戰周简王礼泉县秦康公秦共公秦国秦穆公秦桓公白狄韓厥荀庚荀罃鲁国齐国郤犨郤錡郤至郤毅邾国鄭國陕西省欒書河南省泾阳县洛阳市滕國成肅公曹宣公曹國晉厲公晋国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查看 麻隧之戰和卫国

士燮

士燮可以指:.

查看 麻隧之戰和士燮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查看 麻隧之戰和宋国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麻隧之戰和山西省

中国战争列表

中國自古以來內部或對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戰事列表,戰事名稱以大中華地區使用者為準,後面附上時間為該戰進行時間或中方參戰時間,每場戰爭名詞下方為該戰簡介。中國有明确记载确实发生过的战争列表如下:.

查看 麻隧之戰和中国战争列表

临猗县

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运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339.32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57.251万人。.

查看 麻隧之戰和临猗县

交剛之戰

前579年夏天,秦桓公約同白狄趁着晉國顧及與楚國於宋國會盟時而不的設置防備機會攻打晉國。同年秋天,晉軍在交剛擊敗白狄,成為次年麻隧之戰的導火線。.

查看 麻隧之戰和交剛之戰

周简王

周簡王(),姓姬,名夷,為周定王之子。在位14年,此期間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吴国兴起,攻入楚国,幾乎亡楚。前572年九月,周王夷病死,諡号为简王。 在位期间执政为單襄公、劉康公、周公楚、尹武公。 子周灵王、儋季。.

查看 麻隧之戰和周简王

礼泉县

泉县在中國陝西省中部、泾河下游,是咸陽市所屬的一個縣。.

查看 麻隧之戰和礼泉县

秦康公

康公(),名罃,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子,在位12年。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查看 麻隧之戰和秦康公

秦共公

共公(),《左傳》记载名稻,《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名和,《史記索隱》記載名貑,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康公之子,在位4年,《史记》误作为5年。《吕相绝秦》中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查看 麻隧之戰和秦共公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查看 麻隧之戰和秦国

秦穆公

公,部份記載中被稱為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諡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孫枝等賢臣的辅佐,曾协助晉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礎。.

查看 麻隧之戰和秦穆公

秦桓公

桓公(),《春秋分纪》记载名榮,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共公之子,在位28年,《史记》误作为27年。 秦桓公在位时在麻隧之战中败于诸侯联军。.

查看 麻隧之戰和秦桓公

白狄

白狄,亦作“白翟”,姬姓。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部落,属于狄人的一支,因尚白而得名,主要活动于陕西北部一带,包括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4个氏族。由于相关的历史资料较少,目前对该部落的了解有限。白狄处于秦晋两国中间,在秦晋两大国之间争霸的过程中时而参与其中一方,白狄与晋国也有姻亲关系,晋文公重耳逃亡时曾寄居的翟国即是白狄。《管子·小匡篇》也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与卑耳之貉拘秦夏”。公元前601年以后,白狄逐渐东迁,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离开陕北迁至今山西省东北部盂县至河北省石家庄周围地区,其中的鲜虞氏最终演化为中山国。现在学术界认为,从春秋中期偏晚开始的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应当是河西白狄的遗存。.

查看 麻隧之戰和白狄

韓厥

韓厥(),姬姓、韓氏、諱厥、谥号獻,史称韓獻子。韓子輿的儿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第五任的领袖。 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前597年,参加邲之战。前589年,参加鞍之战。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前575年,参加鄢陵之战。前573年,韓厥继欒書为正卿。7年後,前566年,因年老让正卿位于智罃。不久病死后,儿子韩宣子韓起继位。.

查看 麻隧之戰和韓厥

荀庚

荀庚(),'''子'''姓,'''中行'''氏,名庚,谥宣,又称中行伯、中行宣子,是荀林父的儿子,逝敖之孙,晋国上军将、中军佐。.

查看 麻隧之戰和荀庚

荀罃

荀罃(),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荀氏、按封地又为智氏,名罃,字子羽,谥号武。荀林父之弟荀首(智首、智庄子)之子。史称智武子。 智罃为晋国名門智氏之一員,父親荀首。前597年,邲之战之時,他与父亲下軍大夫智首共同参战,在楚軍压倒的軍力前,晋軍崩溃,智罃被楚国俘虜。智首俘虏了公子榖臣、射杀连尹襄老。 公元前588年荀首提出楚共王異母兄弟穀臣交換自己的儿子智罃,共王同意了。智罃回国之前謁見共王。 共王问:“您恐怕怨恨我吧?”智罃回答:“兩國交兵,臣沒有才能,不能勝任戰爭,所以做了俘虜。君王的左右沒有用我的血來祭您的戰鼓,而讓我回國去接受誅戮,這是君王的恩惠啊。臣實在沒有才能,又敢怨恨誰?” 共王问:“那您感激我吗?”智罃回答:“兩國爲自己的國家打算,希望讓百姓紓困,各自抑止自己的憤怒,以互相寬宥,兩邊都釋放戰俘,以結成友好。兩國有了和平,跟臣沒有關係,臣又敢感激誰?” 共王问:“您回去晉國要如何报答我?”智罃回答:“臣無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沒有怨恨,沒有恩德,就不知道該報答甚麼才好。” 共王问:“虽然如此,也請您一定要告訴不穀(楚王的自称)。”智罃回答:“憑藉著君王的靈慧聰明,被俘虜的臣能夠回到晉國埋葬了,如果我國寡君把臣處死了,臣認為死得有價值。如果由於君王的恩惠而赦免臣,把臣賜給您的外邦臣子智首,智首向寡君請求,而把臣在智家的宗廟中誅戮,也死得有價值。如果僥倖沒有被處死,而讓臣保有了繼承人的地位,依序協助晉國的軍事,率領小小部隊以管制邊疆,即使以後與君王的部下切磋,我也不會躲避,會竭盡全力到死為止,沒有第二個心念,盡了臣的回禮,這就是臣用以報答君王的。”共王听后说:“還不能與晋国爭霸啊。” 智罃回到晋国後,继承为智氏家主。公元前583年,赵武在韩厥的支援下,赵家复兴,士燮对赵武的祝辞为:“吾子勉之,成,宣之後而老為大夫,非恥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導前志以佐先君,導法而卒以政,可不謂文乎!夫宣子盡諫于襄、靈,以諫取惡,不憚死進,可不謂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納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濟。” 公元前578年五月,智罃討伐秦国时為下軍佐,麻隧之战撃退秦軍。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战,智罃留守,率领别军討楚之仆从陳国、蔡国。 公元前574年,士燮去世,郤至等三郤被誅殺,智罃由下軍佐進昇为上軍佐。 公元前573年,次卿、中軍佐中行偃(智罃的堂侄、荀林父之孫、荀偃)和正卿、中軍将欒書一起弑杀晋厉公後,智罃到成周迎立晋襄公之孫孫周为晋悼公。後来,欒書去世,中行偃降级,智罃晋升为次卿、中軍佐。 公元前571年,智罃联合魯、齐、宋軍攻打郑国,鄭成公刚刚去世。智罃听从魯國孟献子進言,在鄭国边境近築虎牢城,威胁郑国,郑国不战而归附晋国。 公元前566年,正卿韓厥年老退休、次卿、中軍佐智罃继承正卿、中軍将。智罃协助晋悼公重新建筑晋国的霸权。同時奠定了智氏家族独立于荀氏,成为晋国主要家族。 公元前560年,智罃去世,由於其子智朔早逝,因此由智罃之孫智盈继承智氏家主之位。他的谥号为武,史称智武子、知武子。.

查看 麻隧之戰和荀罃

鲁国

鲁国,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成王的四叔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鲁国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八百餘年。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西南部,國力鼎盛時期勢力遍及河南、江蘇及安徽三省。另外,魯国亦是孔子的出生地。.

查看 麻隧之戰和鲁国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查看 麻隧之戰和齐国

郤犨

郤犨(),'''姬'''姓。'''郤'''氏,名犨(ㄔㄡ),字家父,又称苦成叔,步扬之子。前580年,他出使鲁国时,强迫已经嫁给施孝叔的子叔声伯异父妹妹嫁给了他。他和侄子郤至、族侄郤錡号称三郤,贪鄙骄横,为诸侯所不喜。赵武出仕,他对赵武说:“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年轻人求官的很多,我怎么安排你呢?)前575年,鄢陵之战之時,他担任新军将。鲁国叔孙侨如向他行贿,让他扣留季孙行父。前574年,他与晋厉公宠臣长鱼矫争田,长鱼矫、胥童向晋厉公建议诛杀三郤。郤錡听到风声,要攻击晋厉公,被郤至劝阻。十二月壬午,长鱼矫和清沸魋诛杀三郤,长鱼矫用戈杀死郤錡、郤犨,郤至逃到车上,也被杀死。.

查看 麻隧之戰和郤犨

郤錡

郤錡(),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郤氏,名錡,又号驹伯。郤克之子。前578年,他出使鲁国时,傲慢不敬鲁成公。赵武出仕,他对赵武说:“美哉!然而壯不若老者多矣。”他和族兄郤至、族叔郤犨号称三郤,贪鄙骄横,为诸侯所不喜。前575年,鄢陵之战之時,他担任上军将。前574年,他与晋厉公宠臣夷阳五争田,夷阳五、胥童向晋厉公建议诛杀三郤。郤錡听到风声,要攻击晋厉公,被郤至劝阻。十二月壬午,长鱼矫和清沸魋诛杀三郤,长鱼矫用戈杀死郤錡、郤犨,郤至逃到车上,也被杀死。.

查看 麻隧之戰和郤錡

郤至

郤至(),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郤氏,名至,又号温季。步扬之孙,蒲城鹊居之子。赵武出仕,他对赵武说:“誰之不如,可以求之。”前580年,他与周朝争田,周天子派刘康公、单襄公与郤至论理。前579年,出使楚国,与楚共王、子反相会,措辞颇为得体。他和族兄弟郤錡、叔父郤犨号称三郤,贪鄙骄横,为诸侯所不喜。前576年,三郤杀害伯宗。前575年,鄢陵之战之時,他担任新军佐。他提出此战为雪耻,积极主战。追击楚共王,数次下车致意。战后,晋厉公派他到王室献捷,郤至自矜,并且和孙周接触,被晋厉公猜忌。前574年,胥童向晋厉公建议诛杀三郤。郤錡听到风声,要攻击晋厉公,被郤至劝阻。十二月壬午,长鱼矫和清沸魋诛杀三郤,长鱼矫用戈杀死郤錡、郤犨,郤至逃到车上,也被杀死。.

查看 麻隧之戰和郤至

郤毅

郤毅,'''姬'''姓,'''郤'''氏,名毅,是蒲城鹊居的儿子,郤至的弟弟。祖父步扬,又为步氏。春秋时期晋国御戎。.

查看 麻隧之戰和郤毅

邾国

邾國(又名邾婁國、鄒國),中國歷史上周朝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

查看 麻隧之戰和邾国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查看 麻隧之戰和鄭國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查看 麻隧之戰和陕西省

欒書

欒書(),姬姓,欒氏,谥曰武,人称欒武子,生年不詳,晉景公、晉厲公時期人物。 祖父欒枝,父親欒盾。晉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軍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參與晉齊鞍之戰,大勝之。晉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欒書官拜中軍將,十五年(前585年),欒書率師救鄭國,迫楚國退軍,伐楚國的盟友蔡國。又擊敗秦國,屢建功勳。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立孙周為晉悼公。欒書去世后,韓厥任中軍元帥。遺物有《欒書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子:栾桓子黡 栾针 孙:栾怀子.

查看 麻隧之戰和欒書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麻隧之戰和河南省

泾阳县

泾阳县在中国陕西省中部、泾河下游,是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面积为792平方公里,有耕地67万亩。2002年人口为49万人。.

查看 麻隧之戰和泾阳县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查看 麻隧之戰和洛阳市

滕國

#重定向 滕国.

查看 麻隧之戰和滕國

成肅公

成肅公,春秋时期成国诸侯,名字不详,子爵。鲁成公十三年(周简王九年,前578年),鲁成公及诸侯到王城洛邑朝见天子周简王,遂跟随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晋厉公伐秦,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桓公。这次战争即麻隧之战。成子在社坛受脤,不敬王室。刘康公批评了他,“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这段话,反映了早期的中庸思想。不久,成肃公在瑕地(今山东省兖州市)去世。.

查看 麻隧之戰和成肅公

曹宣公

曹宣公,即姬彊,為春秋諸侯國曹國君主之一,他為曹文公兒子,承襲曹文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7年。前578年,曹宣公參加麻隧之戰,死於軍中。其子子臧送葬。公子負芻在國內殺太子,即位是為曹成公。子臧安葬父親宣公後,要流亡外國,曹國人都跟從他。曹成公告罪,請子臧回國。.

查看 麻隧之戰和曹宣公

曹國

曹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伯爵,國君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鐸後裔。建都陶丘,轄地大致為現在的定陶附近。.

查看 麻隧之戰和曹國

晉厲公

晉厲公(?─前574年)是晉景公之子,姬姓,名壽曼,《左傳》名州蒲。晋景公在生前即因病重而立他为君。 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安排晋国大夫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外弭兵。 前578年春,晋国会合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的国君,夏天遣吕相(又名魏相)与秦绝交。随后晋厉公亲率晋国中、上、下、新四军联合各国伐秦,败秦军于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渡泾河,直抵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东)而回。麻隧之战后,晋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势力更加强大,中原诸国实际上都成了晋国的属国。而楚国因为没有及时救援秦国,已陷入被动。 前577年,郑国倚仗有晋国撑腰,派公子喜(子罕)率军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为许所败。郑成公不甘失败,亲自率军攻许,许被迫以叔申的封田向郑请和。作为报复,前576年,楚率军伐郑,打到暴隧(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接着又伐卫,打到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郑子罕反袭楚,取新石(今河南省叶县境内)。为此,晋中军将栾书意图对楚国进行报复,但遭韩厥反对。同年,应许灵公请求,楚共王派公子申“迁许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南),许国从此附庸于楚,而许国的原有领土都被郑所占。 前575年春,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派公子成出使郑国,以汝阴的田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向郑国求和,郑国就依附楚国,背叛了晋国。夏天,郑子罕率兵攻打宋国,被败于汋陂(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之间),但随后又败宋于汋陵(今河南省宁陵县南)。郑宋交战不久,晋国准备兴师讨伐郑国,一方面出动四军,一方面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准备和这些国家协同作战。郑成公得知后,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由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和蛮军会合,与晋军在郑国的鄢陵交战。 这就是鄢陵之战。晋厉公采纳投奔晋国的斗越椒之子苗贲皇的建议,先攻楚军的左、右军,再攻中军。晋国的魏锜一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随即被楚国的养由基射死。楚公子筏被俘。随后,苗贲皇故意放跑俘虏,让楚军得知晋军已有准备。楚共王召子反商议对策,子反却因醉酒不能应召,楚王只得撤军。子反后畏罪自杀。 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新结连诸侯,计划讨伐郑国,随后晋、齐、宋、鲁、邾等国联合伐郑、陈、蔡。郑子罕出兵夜袭,击败宋、齐、卫三国军队。前574年,郑公子騑(子驷)主动出击,攻打晋国的虚、滑(今河南省偃师市),卫国出兵援助晋国。同年夏,楚派公子成、公子寅领兵驻扎在郑国,助郑抵抗晋国。不久,晋厉公会同周、齐、宋、鲁、卫、曹、邾等国军队再次攻郑,楚子重率军救郑,晋联军主动撤退。同年冬,晋再次会同上述各国军队伐郑、围郑,楚公子申率军救郑,各国军队又因畏惧楚军强大而退兵。鄢陵之战因争郑而起,但晋并未征服郑国,战后又多次伐郑,楚国也多次出兵救郑。 前574年十二月,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郤至,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殺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明年二月迎立晋厉公的堂侄孙周为君。 在位期間執政為:欒書、韓厥、荀庚、士燮、趙旃、郤犨、郤至、郤錡、知罃、荀偃。.

查看 麻隧之戰和晉厲公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查看 麻隧之戰和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