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雄市 (州轄市)

指数 高雄市 (州轄市)

市(たかおし),存在於1924年至1945年的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隸屬高雄州,由高雄郡高雄街升格而來,二次大戰後改為臺灣省高雄市。.

57 关系: 台灣日治時期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堀江町 (高雄市)壽町 (高雄市)大字小港庄山下町 (高雄市)岡山街岡山郡左營區左營庄三民區平和町五塊厝 (苓雅區)今井昌治後勁北野町哨船町入船町 (高雄市)前鎮區前金區灣子內第二次世界大战籬子內綠町 (高雄市)田町 (高雄市)草衙高雄 (大字)高雄州高雄市高雄市 (1979年-2010年)高雄市 (省轄市)高雄市行政區劃高雄街高雄郡鳥松庄鳳山街鳳山郡鹽埕區鹽埕町鼓山區赤山臺南市 (州轄市)臺灣省苓雅區松尾繁治桃子園楠梓區楠梓庄榮町 (高雄市)...橫山竹男湊町新南群島新興區新濱町旗後町旗津區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堀江町 (高雄市)

堀江町(ほりえちょう horiechō)是臺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為瀨南鹽場一帶填海造陸後於1915年所設的五個町區之一。該區位於今天的鹽埕區五福四路與大勇路交叉處西南、鹽埕國小一帶,約為鹽埕區江西、江南、港都、新豐等--,以及新化--西側所轄範圍。在1926年時的人口約有1523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堀江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壽町 (高雄市)

壽町為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之行政區,位於壽山腹地而名,今壽山公園一帶地區,約等於今鼓山區鼓岩--以及興宗、峰南兩--山地一帶,以及桃源--南側所轄範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壽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大字

大字(平假名:おおあざ)為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使用的區劃單位,其上層的區劃為市町村,下層的區劃為小字藤岡謙二郎・山崎謹哉・足利健亮《日本歴史地名辞典 新装版》,柏書房,pp.8-9。。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自1920年開始,也使用過大字和小字的區劃,為原街庄社鄉改制而來,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實施市町村合併時,將許多原本的村級行政區合併為新制的市町村行政區,便出現了許多村合併後,組成一個轄區更大的村,而原本的村名,就改成為大字。例如:○○村與其他村合併共同組成新的△△村時,新的地址變成為「△△村大字○○」。而原本在舊有的村級行政區下的更小的行政區單位,便成為小字。 現在已有許多地方不使用大字,甚至在最近的平成大合併中,有許多市町村合併時,同時廢除了大字的使用,地址的登記由原本的「▽▽市大字○○字□□」改成「▽▽市○○字□□」,沖繩縣則有許多地方直接將大字改為「字□□」。.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大字 · 查看更多 »

小港庄

小港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鳳山郡。今高雄市小港區。1934年時約有人口15,540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小港庄 · 查看更多 »

山下町 (高雄市)

山下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四丁目,因位於壽山下而得名。該町位在哈瑪星和鹽埕之間,即今鼓山區鼓山一路、二路一帶,曾經是高雄的行政中心。鼓山一路在日治時代稱為「山下町通」。約等於今之鼓山區光化、登山、山下三--的山腳地帶。 1930年時,山下町有人口約2641人,其中有1915人是內地人(日本本土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山下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岡山街

岡山街,為1936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岡山郡。今高雄市岡山區及橋頭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岡山街 · 查看更多 »

岡山郡

岡山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隸屬高雄州。 岡山郡役所設於岡山街。岡山郡1920年設立時管轄岡山街、阿蓮庄、路竹庄、湖內庄、彌陀庄。1924年廢高雄郡,下轄高雄街升格高雄市,左營庄、楠梓庄、燕巢庄劃入岡山郡。田寮庄原屬旗山郡,1932年劃入岡山郡。左營庄又於1940年廢庄,併入高雄市。楠梓庄則於1944年廢庄,分割併入高雄市、岡山街、燕巢庄。 岡山郡於二戰結束前轄域即今高雄市岡山區、橋頭區(原屬岡山街)、燕巢區、田寮區、阿蓮區、路竹區、湖內區、茄萣區(原屬湖內庄)、彌陀區、永安區(原屬彌陀庄)、梓官區(原屬彌陀庄)等地。.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岡山郡 · 查看更多 »

左營區

左營區是台灣高雄市的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北方,西濱台灣海峽,與三民區、鼓山區、楠梓區、仁武區相鄰。人口約19.7萬人,是高雄第三大區。左營共可以分為舊部落(蓮池潭周圍)、新社區(縱貫線東側)、與眷村等三大區塊,各個區塊文化特色有一定差異性。舊部落大多數是住著明鄭時期開發後的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軍眷區是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族群;新社區則是近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已無明顯族群可以劃分。位於本區的左營軍港是中華民國海軍與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最大和最重要的基地,海軍下轄重要軍事單位亦位於此。 本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4.7℃,年雨量約1,800公釐。本區近20年來因東側龐大重劃區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北高雄之新興商業核心,住宅大樓及人口密度相當高,各類異國餐廳也相當蓬勃,明誠路和裕誠路一帶已經形成北高雄密集的餐飲商圈。 高雄捷運紅線巨蛋站附近、大型購物中心漢神巨蛋已於2008年7月開幕,並結合附近瑞豐夜市形成「巨蛋商圈」,被視為北高雄近期崛起的重要商圈。本區亦為台鐵、高鐵重要交通站點所在,高鐵左營站位於本區北側,與台鐵新左營站、捷運左營站連通共站;台鐵新左營站內2至4层有環球購物中心新左營車站店,高鐵站區旁則有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分為彩虹市集/本館兩棟,以地下通道/天橋與捷運/高鐵站連通)。台鐵除新左營站外,其南方1.9公里處尚有台鐵左營站。.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左營區 · 查看更多 »

左營庄

左營庄,為1920年~1940年間存在之行政區,1920年~1924年轄屬於高雄州高雄郡,1924年以後改轄屬於岡山郡。今高雄市左營區、三民區北側及楠梓區西側,曾包含鼓山區北側。.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左營庄 · 查看更多 »

三民區

三民區為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市中心中央地帶,與鼓山區、鹽埕區、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左營區、鳳山區、鳥松區、仁武區相鄰,高雄市人口排名第二行政區。本區機關學校眾多,交通發達,高雄車站位於此區,是台鐵和捷運共站。.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三民區 · 查看更多 »

平和町

平和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五丁目,在旗後町之南、綠町之北,因為町內的平和街而得名。約等於今之旗津區慈愛--,以及中華、實踐、復興等--北側所轄範圍。 1933年時,平和町有人口3745人,其中有1291名「內地人」(日本本土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平和町 · 查看更多 »

五塊厝 (苓雅區)

五塊厝是苓雅區最東側的部落,明鄭時期張、王、吳、方及陳姓隨軍來此拓荒,建「五間土厝」於此而得名。 是今日台灣高雄市境內的一個舊地名,屬於苓雅區四個舊部落之一,與同屬苓雅區的林德官之間以臨港線鐵路相隔,並臨近三民區大港、獅頭及鳳山區。 日治時代大正十三年(1924),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苓雅寮、林德官、過田仔均列入市域,而五塊厝則隸於鳳山街。昭和十年(1935),擴充高雄市行政區的編制,苓雅寮、過田子均設區役場;昭和十五年(1940),五塊厝從鳳山街劃入市區,又增設五塊厝區役場。.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五塊厝 (苓雅區) · 查看更多 »

今井昌治

今井昌治(),日本新潟縣高田市人,臺灣日治時期官吏。曾擔任過臺北州警務部保安課課長、臺北南警察署長、新高郡守、苗栗郡守、彰化郡守、高雄市尹、花蓮港廳廳長等職。.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今井昌治 · 查看更多 »

後勁

--勁(閩南話:Āu-ngē;亦作同音的--勁、--硬或--硬等)是位在台灣高雄市楠梓區境內的一個聚落。.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後勁 · 查看更多 »

北野町

北野町是臺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為瀨南鹽場一帶填海造陸後於1915年所設的五個町區之一。該區位於今天的鹽埕區富野路與建國四路交叉處、府北地區一帶,約等於今之鹽埕區藍橋、壽星、府北、慈愛、博愛等--所轄範圍。在1926年時的人口約有3540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北野町 · 查看更多 »

哨船町

哨船町(しょうせん ちょう shousen Chō),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之行政區,取自「哨船頭」之舊名,約等於今鼓山區哨船頭里。.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哨船町 · 查看更多 »

入船町 (高雄市)

市的入船町位於今天的鹽埕區五福四路與大勇路交叉處東南、忠孝國小一帶,約等於今之鹽埕區河濱、南端、沙地等--,以及新化--東側一帶所轄範圍。為瀨南鹽場一帶填海造陸後於1915年所設的五個町區之一。在1926年時,此區人口約有1838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入船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前鎮區

前鎮區是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臨苓雅區,東鄰鳳山區,西隔高雄港與旗津區相望,南接小港區。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有高雄加工出口區、高雄軟體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及中鋼集團,也是前鎮漁港與部分高雄港碼頭的所在地。當地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與賣場。.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前鎮區 · 查看更多 »

前金區

前金區為台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端,市中心中央地帶,北臨三民區,西鄰鹽埕區,東鄰新興區,南接苓雅區,著名的五福商圈亦在此區。前金區在高雄市具有行政文教的功能,高雄市多個重要的地標、政府機關和文教設施都位於本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前金區 · 查看更多 »

灣子內

灣子內,可以指:.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灣子內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籬子內

子內,或作籬仔內,是位於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區域名稱,屬前鎮區管轄,其舊部落是高雄地區的早期漢人聚落之一。 籬子內是2014年月8月石化氣體外洩與爆炸案的主要發生地之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籬子內 · 查看更多 »

綠町 (高雄市)

綠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在平和町之南,因為鳥松樹林之綠意而得名。約等於今旗津區中華、實踐、復興等--南側,以及北汕、南汕兩--所轄範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綠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田町 (高雄市)

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四丁目,約有10甲田而得名。該町在高雄川以西、壽山以東、北野町之北,其範圍約今鼓山區河西一路、鼓山二路一帶,約等於興宗--山腳一帶和樹德、河邊、寶樹、綠川等--所轄範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田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草衙

草衙是台灣高雄市前鎮區境內的一個地區,可以分為新草衙與舊草衙,前者包括仁愛里、德昌里、平等里、平昌里,明禮里、信義里、信德里、明道里與一部分明義里;後者則包含了明正里與明孝里,以及一部份的草衙里。 此外,草衙旁的佛公,有時也算在草衙地區內;行政區劃上的明義里有一部份即屬於新佛公社區,而草衙里也有一部分屬於佛公。.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草衙 · 查看更多 »

高雄 (大字)

(1920年-1925年),是臺灣日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屬於大字層級,轄區包括今高雄市旗津區、鹽埕區全部及鼓山區南端。其舊稱為打狗,於1920年改制時改名為高雄。.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 (大字) · 查看更多 »

高雄州

州,是1920年至1945年期間設置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1920年至1926年期間轄域為今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1926年所屬之澎湖郡脫離高雄州,獨立設置澎湖廳(今澎湖縣)。.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州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1979年-2010年)

1979年至2010年間為升格後到高雄縣市合併前的高雄市。1979年7月1日原為臺灣省之省轄市的高雄市將高雄縣小港鄉併入,同時升格為直轄市。其後至2010年12月25日與高雄縣合併,成為新的直轄市,而舊高雄市的公法人地位則被取代。.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市 (1979年-2010年)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省轄市)

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1945年至1979年間下轄的省轄市。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治時期隸屬於高雄州的高雄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其後人口因數十年的快速成長而於1976年突破一百萬人,經行政院核定後於1979年7月1日合併高雄縣小港鄉升格為院轄市。.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市 (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行政區劃

市經過縣市合併改制後,目前共有38個行政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市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高雄街

街,為1920年-1924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高雄郡,範圍包括今高雄市旗津區、鹽埕區、前金區、新興區之全部,以及鼓山區大部分、苓雅區中西部、三民區西部、前鎮區西北部。.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街 · 查看更多 »

高雄郡

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隸屬高雄州。該郡之設立是依據臺灣總督府於1920年8月10日公布的府令第47號,於同年9月1日正式實施,直到1924年12月25日因行政區調整,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而廢止。.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高雄郡 · 查看更多 »

鳥松庄

鳥松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鳳山郡。今高雄市鳥松區。鳥松庄是當時鳳山郡下面積最小的庄,1934年時約有人口6,311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鳥松庄 · 查看更多 »

鳳山街

鳳山街,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鳳山郡。今高雄市鳳山區。1934年時約有人口16,842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鳳山街 · 查看更多 »

鳳山郡

鳳山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1920年設立,1945年改制,該郡隸屬高雄州。.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鳳山郡 · 查看更多 »

鹽埕區

鹽埕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端,市中心中南端,西北面與鼓山區接壤,東鄰前金區、三民區,東南隔愛河出口與苓雅區相望,是高雄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 本區主要是由高雄港建港時的港底泥沙填海造陸而成,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此區如今沒有過去繁榮,但已漸有復甦跡象。.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鹽埕區 · 查看更多 »

鹽埕町

鹽埕町是臺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為瀨南鹽場一帶填海造陸後於1915年所設的五個町區之一。該區位於今天的鹽埕區五福四路與大勇路交叉處西北、鹽埕示範市場一帶,約等於今之鹽埕區陸橋、教仁、中山、瀨南、中原、新樂等--所轄範圍。在1926年時的人口約有4763人。.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鹽埕町 · 查看更多 »

鼓山區

鼓山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方,市中心西北方,北臨左營區,東鄰三民區,東南連鹽埕區,並隔愛河出海口與苓雅區相望,西濱臺灣海峽,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區、前鎮區相望。 本區背山面海,除南側之壽山外,全區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漁業也頗為興盛,觀光資源亦相當豐富,區內的西子灣及壽山均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勝地。.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鼓山區 · 查看更多 »

赤山

赤山,可以指:.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赤山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州轄市)

臺南市()是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臺南州。範圍涵蓋今臺南市北區、東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 在日本時代,臺南為僅次於臺北的第二大城市。中國曾計畫在臺南設立副領事館,後因二戰爆發之故而未能實現,仍可看出其地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臺南市 (州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苓雅區

苓雅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中部,北臨三民區,西北連新興區、前金區,西隔愛河與鹽埕區、鼓山區為界,南接前鎮區,東鄰鳳山區,是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的所在地。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高雄地標高雄85大樓亦位於本區。.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苓雅區 · 查看更多 »

松尾繁治

松尾繁治(),日本熊本縣飽託郡人,臺灣日治時期官僚,曾擔任過臺南市助役、高雄市尹等公職。.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松尾繁治 · 查看更多 »

桃子園

桃子園是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區域,範圍包括今日左營區的左營港南岸、壽山北側平地;以及鼓山區的壽山西半部面海部分(桃源里);與竹子腳、內惟、前峰尾、哨船頭等地相鄰。.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桃子園 · 查看更多 »

楠梓區

楠梓區(注音:ㄋㄢˊ ㄗˇ ㄑㄩ,英語:Nanzih/Nanzi/Nantz/Nantzu District,閩南語:楠梓區 Lâm-tsú-khu),是台灣高雄市的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北端,北臨梓官區、橋頭區及燕巢區,東臨仁武區、大社區,西濱台灣海峽,南接左營區。自然位置處於壽山、半屏山北麓,有楠梓溪、典寶溪、後勁溪流經,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楠梓區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過去因中油設立高雄煉油總廠以及經濟部設立楠梓加工出口區,而快速帶動本區經濟發展及人口流入。後來因加工業衰退造成園內廠商大幅遷出,區域及人口發展進入停滯。但近年得高雄市政府輔助重新打造及園內產業轉型,使加工區產業轉型為科技發展且規劃楠梓第二園區,重新帶回廠商進駐、就業機會及人口移入,目前為高雄市人口快速成長區之一。 楠梓區也為高雄市境內大學設立最多的區域,區內西北側為國立高雄大學、東側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中間則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龐大的大學人口成為楠梓商圈發展及消費來源。過去後勁地區因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現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及楠梓加工出口區提供大量消費人口得以發展成商圈。但在楠梓加工出口區衰退同時,使後勁商圈陷入發展低迷。商圈逐漸轉移至人口較為密集的德賢路,加上國立高雄大學的設立帶來的消費人口,使具有地緣鄰近的惠民路沿連德賢路形成龐大的新興商圈。此外,國立高雄大學更促成藍田--一帶大量興起住宅建案及大賣場(家樂福楠梓店)進駐。清豐里一帶本因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原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及台糖量販楠梓店的設立得以發展,但近年又因德民新橋的建造,使楠梓東西兩側可流通,進而加速此區建設及大片住宅地重劃。 至今楠梓區已成為高雄市的人口快速成長區之一,也是北高雄重要工商核心之一。區內並形成以楠仔坑(車站一帶)、右昌、後勁、翠屏(德賢路至惠民路一帶)四區為主的商業活動聚集區。雖然本區受大學人口及加工區勞動人口而得以發展,但本區受地形阻隔,區位與市區斷裂且邊緣,致使無大型資源或市轄建設於此。不過因中油煉油廠遷廠,遺留下的龐大腹地是否能再造且驅動楠梓區發展,仍可期待。.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楠梓區 · 查看更多 »

楠梓庄

楠梓--,為1920年-1944年間存在之行政區,1920年成立時隸屬高雄州高雄郡,1924年高雄郡廢止,改隸岡山郡。 楠梓--轄區相當為今楠梓區東側(後勁、楠梓、土庫)、橋頭區以及燕巢區的鳳山厝、中路林等地.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楠梓庄 · 查看更多 »

榮町 (高雄市)

榮町是臺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為瀨南鹽場一帶填海造陸後於1915年所設的五個町區之一。該區位於今天的鹽埕區五福四路與大勇路交叉處東北一帶,約等於今之鹽埕區光明、育仁兩--所轄範圍。在1926年時的人口約有648人。 1920年時高雄郡役所與街役場還設在今高雄南鼓山的哨船頭一帶,但隨著都市向東發展,重心也移到今鹽埕區一帶。高雄街在1924年因人口數達到41247人,而升格為市。新的市役所並未設在過去的哨船頭,而是改設在榮町。而除了高雄市役所之外,還有一些像是打狗土地株式會社、高雄地所株式會社等公司行號在此營業。.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榮町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橫山竹男

橫山竹男(),日本香川縣三豐郡人,臺灣日治時期官僚,曾擔任過高雄市市長。.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橫山竹男 · 查看更多 »

湊町

湊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五丁目,「湊」即「港」,因為高雄港而得名。該町是高雄築港時的海埔新生地,曾經是高雄的商業中心,今哈瑪星之一部,約等於鼓山區壽山、惠安、延平、新民等--所轄範圍。臨海一路在日治時代稱為「湊町通」。 1930年時,湊町有人口4601人,其中有3398人是內地人(出自日本四大島者)。.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湊町 · 查看更多 »

新南群島

新南群島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州的行政區劃之一,是不設町的「大字」,也是位於南中國海的群島。範圍約為北緯7度以北、北緯12度以南、東經111度30分以東、東經117度以西之區域。今南沙群島之一部,各島分屬菲律賓、越南、中華民國(臺灣)等國實際領有。.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新南群島 · 查看更多 »

新興區

新興區可以指:.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新興區 · 查看更多 »

新濱町

新濱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三丁目,因為高雄港而得名。該町是高雄築港時的海埔新生地,曾經是高雄的商業中心,今哈瑪星之一部,約等於鼓山區麗興、維生兩--所轄範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新濱町 · 查看更多 »

旗後町

旗後町是台灣日治時期高雄市的行政區劃之一,共分一~五丁目,在平和町之北,町名因旗後而得名。約等於今之旗津區旗下、永安、振興三--所轄範圍。.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旗後町 · 查看更多 »

旗津區

旗津區是臺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市區西南部的旗津島上,與鼓山區、前鎮區及小港區隔高雄港相望。位於南海的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及中洲島亦劃歸該區轄管。 原本旗津島是一個沙洲半島,南部與台灣本島相連,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被截斷。連接旗津和前鎮的高雄港過港隧道是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以沉箱式工法興建,1984年完工通車。同樣位於旗津的中洲污水處理廠是高雄市第一座污水處理廠,1987年完工啟用,每天可以處理約75萬公噸的污水,仍是高雄市容量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旅客可以在旗津搭乘觀光三輪車,享受微風輕拂在臉龐的美妙。.

新!!: 高雄市 (州轄市)和旗津區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