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劉方,南汉,大越史記全書,安南志略,富安省,乂安省,交趾,徵氏姐妹,忽必烈,北魏,元和,隋书,马援,高春育,象林县,黎崱,郦道元,阮朝,钦州市,蒙越戰爭,陳聖宗,陶維英,陈仲金,林邑國,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水经注,汉朝,晋朝。
劉方
劉方()京兆郡長安縣人,北周和隋朝將領。他以平定交州李佛子之亂和遠征林邑而出名。 北周時為上士,因戰功,授上儀同。680年,楊堅成為北周丞相,劉方跟隨韋孝寬,前往相州討伐尉遲迥,因功,授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陰縣侯。 581年,楊堅代北周自立,建立隋朝,進封公爵。583年,追隨衛王楊爽自白道攻打突厥,升大將軍。此後,歷任甘州刺史、瓜州刺史。 交州人李佛子據越王故城起兵造反,遣兄子李大權佔據龍編城、別帥李普鼎佔據鳥延城。602年,在左僕射楊素推薦下,劉方擔任交州道行軍總管,以度支侍郎敬德亮為長史,統帥二十七營進軍前往討伐。劉方治軍嚴格,犯禁令者皆斬。若有士兵生病,劉方親自前往看病。行軍至尹州,敬德亮得了重病。劉方前往探病,見敬德亮病危,傷心地悲泣嗚咽,一行人無不感動。劉方行軍至都隆嶺,李佛子派2000人攻擊,劉方派營主宋纂、何貴、嚴願等人將其擊敗。隨後進兵與李佛子對峙,遣人向李佛子曉以利害。最終李佛子投降,被押送長安。 此後,劉方任驩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負責經略林邑。劉方派遣欽州刺史甯長真、驩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等人攻打越常,又自與大將軍張愻、司馬李綱等人,率水軍攻打比景。605年,劉方率水軍到達入海口,林邑王范梵志派兵把守要塞,但被劉方擊敗逃走。隋軍沿闍黎江進軍,林邑軍在南岸設立防柵。劉方通過大量設置旌旗、敲打金鼓來示威,林邑軍驚恐潰散。劉方命以弓弩射擊大象,大象負傷,回頭衝亂了林邑軍隊的陣腳,使其傷亡慘重,在退卻途中被俘虜上萬人。渡過区粟、越過六里,擊敗沿途遭遇的林邑部隊。隨後沿大綠江而進,擊破沿途各處要塞。經過馬援銅柱,又南進八日,到達林邑國的國都。林邑王范梵志棄城逃往海上。隋軍自林邑王廟中掠得了金人,洗劫了林邑王宮殿,勒石紀功而還。因當地酷熱,隋軍腳上浮腫,死者十之四五。劉方也因病在歸國途中死去。追贈上柱國、盧國公。其子劉通仁嗣。.
查看 馬援銅柱和劉方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后失)。971年为北宋所灭。今日廣州頗多南漢開國傳說,北京路有南漢遺跡。.
查看 馬援銅柱和南汉
大越史記全書
《大越史記全書》()是越南的編年體通史,以古汉语文言文編撰完成,也是研究越南歷史最重要的史書。該書從黎聖宗洪德年間(1470-1497),由吳士連編纂,收錄了自鴻龐氏時代以來的傳說及史實,最後於1797年,由西山朝史官吳時任負責增補至昭統帝昭統三年(1789年)的史事,為全書最後修訂本。.
查看 馬援銅柱和大越史記全書
安南志略
《'''安南志略'''》書影 《安南志略》(),越南古代史書,黎崱(越南語:Lê Tắc)所撰,現存19卷(原書20卷,末卷已佚),約成書於14世紀30年代。該書內容,涉及越南古代政治、社會、制度、文化、軍事及對外關係等多個範疇,是研究越南古代史的重要典籍。.
查看 馬援銅柱和安南志略
富安省
富安省()位於越南,區屬中南沿海地區,北與平定省相鄰,南接得樂省、慶和省,西臨嘉萊省,東臨南中國海。.
查看 馬援銅柱和富安省
乂安省
乂安省(),是越南的一個省,屬中北沿海地區,北與清化省相鄰,南接河靜省,西臨寮國,東臨北部灣。.
查看 馬援銅柱和乂安省
交趾
交趾(又作交阯或交址)可以指:.
查看 馬援銅柱和交趾
徵氏姐妹
徵氏姊妹,又稱二徵夫人(,),是1世紀在今天的越南北部武裝反抗中國東漢政權的兩個姐妹,徵側()和徵貳()。.
查看 馬援銅柱和徵氏姐妹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查看 馬援銅柱和忽必烈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查看 馬援銅柱和北魏
元和
元和可以是:.
查看 馬援銅柱和元和
隋书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時,王劭已撰成《隋書》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齊、梁、陳、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
查看 馬援銅柱和隋书
马援
援(),字文渊,汉族,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查看 馬援銅柱和马援
高春育
春育(;),字子發(),號古驩龍崗(),越南阮朝末期政治家、歷史學家。.
查看 馬援銅柱和高春育
象林县
象林縣,中國及越南的古縣名。西漢始置,屬日南郡《漢書》地理志下二。其縣治在今越南廣南省會安西南。東漢末為林邑佔據。隋朝滅林邑,改象林縣為象浦縣。.
查看 馬援銅柱和象林县
黎崱
黎崱(),字景高,號東山,約生於13世紀60年代,約卒於14世紀40年代,越南陳朝愛州(位於今越南清化省)人,後歸附元朝,是越南歷史著作《安南志略》的作者。.
查看 馬援銅柱和黎崱
郦道元
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於獻文帝天安元年(西元四六六年),另一說為孝文帝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卒於明帝孝昌三年(西元五二七年)。其父親為郦范,在北魏太武帝時就已為官,做過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進爵為永寧侯。酈道元十多歲時,就遊青洲江河,喜愛大自然。曾襲封永寧侯,後降為伯。曾任東荊州刺史,因得罪權貴,被免去官職。十年後,朝廷復起用為著河南尹。明帝孝昌元年,率軍去彭城討平元法僧叛亂,因功陞為御史中尉。因他彈劾過汝南王元悅,在雍州刺史萧寶夤想反叛北魏時,元悅乘機叫朝廷派酈道元去宣撫,酈道元入關時被萧寶夤殺害。著有《水经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查看 馬援銅柱和郦道元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查看 馬援銅柱和阮朝
钦州市
钦州市(邮政式拼音:Yamchow、Yen Chow)位于廣東西端,广西南部,北部湾沿岸。西界防城港市,北接南宁市,东邻玉林市,南临北海市及北部湾。前身是廣東下四府八鄉之一的欽縣。1965年後被當局劃廣西管轄,現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地级市,地处桂南台地丘陵区,北有罗阳山,东北为六万大山,西北为十万大山。钦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市区后出北部湾。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320.93万。钦州为区内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南防铁路、钦北铁路和钦防铁路于市区交汇,钦州港为北部湾重要港口。.
查看 馬援銅柱和钦州市
蒙越戰爭
蒙越戰爭(),或元越戰爭、蒙古越南戰爭、蒙古侵越戰爭、越南抗蒙戰爭,是指歷史上蒙古(元)對越南陳朝的侵略戰爭。越南對抗蒙元的戰爭共有三次,分別發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戰爭前后,雙方均進行過外交活動。 如今,越南視抗蒙戰爭為其历史上对外抗战最为光辉的一页。越南陈朝共有三代皇帝经历了此次战争,分别是陈太宗、陈圣宗和陈仁宗。.
查看 馬援銅柱和蒙越戰爭
陳聖宗
陳聖宗(;)是越南陳朝的第二代君主,初代君主陳太宗的兒子,諱陳晃(),《元史》作陳日烜或陳威晃,年號紹隆和寶符。 1258年父親太宗讓位,因而即位。但事實上,作為太上皇的父親仍然大權在握。 元世祖忽必烈要求陳朝向元朝稱臣,聖宗拒絕,並向元朝擺出抗戰的姿勢。1278年聖宗讓位與兒子仁宗,退居太上皇,仁宗為他上尊號光堯慈孝太上皇帝。但陳聖宗的政治生涯並未完結。他在四年後的1282年披甲上陣,指揮抵抗入侵元軍的战争,這無論在蒙古、中國或是周邊國家都是非常罕見的,他有两个儿子:陈仁宗和佐天大王陈德诘。 1290年陳聖宗駕崩,諡號玄功盛德仁明文武宣孝皇帝。.
查看 馬援銅柱和陳聖宗
陶維英
陶維英(Đào Duy Anh;)越南近代學者。他對越南歷史、地理、詞典、文化和民間文學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陶维英出生於清化省,後搬到河东省青威縣(今河內市青威縣)居住。1923年畢業於順化的國學,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到殖民政府裡當公務員,而是來到廣平省洞海市的一所小學裡教書。他也積極參與運動,比如1925年要求赦免潘佩珠的運動,以及1926年潘周楨的葬禮。 1926年,陶維英辭職來到西貢,後又至峴港。途中他與潘佩珠會面。他加入了黃叔沆的《人民之聲》(Tiếng dân)報社當編輯。同年加入越南革命黨。1928年,該黨改名新越革命黨,自任總書記。他又成立《觀海叢書》(Quan hải tùng thư)雜誌,以「衛石」(Vệ Thạch)為筆名,宣揚科學思想和唯物史觀。 1929年7月被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逮捕,翌年投入監獄。此後,陶維英致力於研究學術。八月革命之後,被聘往文科大学史学科教書。1946年,任全国文化大会運動委員。法越戰爭期間,在第四戰區的文藝支會活動。 1950年任教育部文學藝術局史地班負責人。1954年任河內師範大學和文科大學教授。1956年,河內綜合大學(今河內國家大學)成立,任越南古代史部主任。1958年,在月刊「人文」第5号(11月20日)雜誌上發表自由化和民主化問題的文章,發起了人文佳品運動。1958年在教育省任職,1960年遷史學院。此後離開政壇,專心研究學術。1988年4月1日在河內逝世。 2000年,因其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追授胡志明獎。 Category:越南革命家 Category:越南歷史學家 Category:陶姓 Category:河內人 Category:清化省人.
查看 馬援銅柱和陶維英
陈仲金
仲金(;),一译陈重金。越南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1945年曾任保大帝的越南帝国首相。同年由于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下台。其主要著作《越南史略》、《儒教》等,都是用國語字寫成,為越南國語字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查看 馬援銅柱和陈仲金
林邑國
#重定向 林邑.
查看 馬援銅柱和林邑國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是越南重要史籍之一,53卷,採編年體,用漢語文言文編寫。於越南阮翼宗嗣德八年(1856年),由潘清簡(,1796年–1867年)開始修撰,其後數次續修,至阮簡宗建福元年(1884年)始行刊布。.
水经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餘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查看 馬援銅柱和水经注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查看 馬援銅柱和汉朝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马晋。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5年-316年)与東晉(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晉室先祖在三国時期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之变後剷除曹氏皇親,掌握實權形成霸府政治。265年,晉王司馬炎脅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曰「晉」,定都洛陽,是為晉武帝,史稱西晋。280年,西晋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候王紛紛動亂,史稱八王之乱。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中原的諸外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国時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於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為晋元帝,史稱东晋,据有華南地區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陸續南遷,形成華北地區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東晉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懷野心,先後发生了王敦之乱、蘇峻之亂及桓温專政。雖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之戰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乱。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盧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刘裕崛起,平定諸亂,凭借军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史稱刘宋,中國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经济方面,东晋莊園經濟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发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业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汇,中國文化逐漸转变为儒釋道融合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之状况。.
查看 馬援銅柱和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