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

指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

東九龍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九龍東及新界東。 九龍,地理上稱為九龍半島,為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是除了香港島以外市區的主要組成部份。傳統上九龍的東、西以「火車路」(即前九廣鐵路英段,及後稱為九廣東鐵,即現今東鐵綫)為界,故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等地)也實屬九龍東的一部份。因此,東九龍教區的範圍包括前九廣鐵路英段以東之九龍半島地域,即九龍東及新界東,亦即現在香港特區政府行政區域之: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及北區。.

91 关系: 執事協恩中學大埔區大公尼西亞信經主教三位一體三級聖品制九廣鐵路九龍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塘九龍東選區使徒使徒信經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徐贊生信徒土瓜灣北區 (香港)啟德機場社會福利福音紅磡牧师牧愛小學監督聖十架堂聖安德烈堂聖三一堂小學聖三一座堂聖匠中學聖傑靈女子中學聖公會基孝中學聖公會基顯小學聖公會基樂小學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聖公會奉基小學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聖公會主風小學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聖公會聖十架小學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聖公會聖本德中學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聖公會蔡功譜中學聖公會陳融中學聖公會林裘謀中學聖公會李兆強小學聖公會梁季彝中學聖公會榮真小學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聖經聖餐禮西貢區馬頭涌道香港香港島香港聖公會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觀塘區黃大仙區郭志丕葡屬澳門耶稣李求恩紀念中學東鐵綫沙田區洗禮會吏會吏長會督府新來港人士新界新界東選區憲章教區教会教省教育拔萃男書院普世聖公宗 扩展索引 (41 更多) »

執事

執事可以指:.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執事 · 查看更多 »

協恩中學

協恩中學位於香港九龍農圃道1號,於1936年創立,是香港聖公會轄下直資女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 學校截至2014-2015學年有17個運動隊伍、5個樂團、4個合唱團(其中兩個分別為跟九龍華仁書院及拔萃男書院合作之混聲合唱團)、普通話,中文和英文辯論隊、2個活躍的劇社及逾60個分別與語文、人文研究、視覺藝術、科學、社會服務和領袖訓練有關的輔助項目。這些項目旨在推動創新和創意,重點講求同儕互相支持、個人責任感和投入感,而容許學生按其不同水平的能力,分層次進行學習。 該校在2012/13學年轉為直資學校,直資學生初中學費定為每年3萬2千港元,高中每年3萬5千港元。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協恩中學及協恩中學其附屬小學分別排名第19位(中學)及第15位(小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協恩中學 · 查看更多 »

大埔區

大埔區(Ta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範圍包括大埔、東平洲、大埔滘、汀角、船灣、林村谷,白石角及它的外飛地為赤門海峽兩岸的西貢半島北部(西貢北)。它的總面積約為148平方公里,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區域。根據2016年中統計,大埔區人口為303,926人。 大埔區人口主要聚居於大埔新市鎮內七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大埔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大埔新墟的私人屋苑。其餘不少居民散居於大埔區內133條大小村落。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90個安全社區,也是香港第3個安全社區(第1是屯門區,第2是葵青區)。.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大埔區 · 查看更多 »

大公

大公是一个中世纪欧洲贵族等级的对应汉语翻译词汇简称,系“大公爵”的简称。参见:.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大公 · 查看更多 »

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中文又譯做尼吉亞信經或奈西亞信經),是傳統基督宗教三大信經之一。尼西亞信經是尼西亞大公會議有關基督宗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主張子是“出於真天主而為真天主,被生而非受造,與天主父本質相同,確定了聖父、聖子、聖神為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質相同。接受並且信奉此信經的有天主教會(羅馬大公教會)、正教會(正统大公教会)、聖公會(安立甘大公教会)、信义宗(路德宗)教會以及新教裡的主要教派。 此信經的名稱得自於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在此會議中制訂出了尼西亞信經,當舉行尼西亞會議時,亞流派的優西比烏提出其信仰論點,遭到強烈否定並被定為異端。大會在皇帝特使侯休斯的領導下,完成了尼西亞信經。但此信經的完整名稱該是“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因為在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對此信經內容做了修訂並獲得一致通過。這之後為了要平息異端說法又有許多信經制訂出來,但是381年的會議卻是最後一次天主教派和正教派能夠一致接受所制訂的信經。故現今的尼西亞信經與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制訂的尼西亞信經並不完全相同,前者較後者為長。 尼西亞信經在六世紀時由拉丁派增加了部分字句 (見和子說) ,進而引發了激烈辯論。此事也造成了著名的東西教會大分裂。至今,東正教與西方教會仍在信經內容上存有歧異。.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尼西亞信經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Trinitas),又譯為三一真神、天主圣三、三一神、聖三一、三一神論,基督教神學術語,是基督宗教神YHWH(新教常汉译为上帝或耶和華,天主教常汉译为天主雅威)的神學理論,建立於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的《尼西亞信經》,是基督教三大宗派的基本信條。 三一論主張:聖父、聖子、聖靈(天主教會譯為聖神,東正教會和新教則譯為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為同一本體、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是一位上帝,他們以homoousios 來表達他們之間的關連。 通俗地說,神是獨一的,只有一位神;聖父完全是神,聖子完全是神,聖靈完全是神;聖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父。亞他拿修信經對三一論得到了比較公認的解釋。 《新約聖經》沒有明確使用「三位一體」一詞,三位一體的理論基礎建基於一些聖經經文。其中包括在經文用「名」是單數,三位一體的支持者指聖父、聖子、聖靈乃共用上帝的名。一些經文被視為隱含三位一體的思想,而教父和護教士加以立論及宣講。 歷史上不斷有一些基督教派及個別人士否定此教義。基督宗教的主流教會接納三位一體為傳統教義之一;反對方則支持“一位格論”、“形態論”、“三位三體”等,否定三一論。 傳統天主教會把聖神降臨節第一主日定為三一主日,紀念天主聖父、聖子、聖神是三位一體。.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三位一體 · 查看更多 »

三級聖品制

三級聖品制是聖公宗、衞理宗和一些信義宗教會所采用的教职体系和教会管理体制的统称。.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三級聖品制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龍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東選區

九龍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九龍半島東半部地域,包括黃大仙區及觀塘區。.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九龍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使徒

使徒(ἀπόστολος,Apostle),原意是擔負使命的人、傳遞信息的人。在基督教,是特別的宗教頭銜,最早用於耶穌所親自揀選的十二名門徒。基督教會之後將這個名稱用在經聖靈揀選,有特殊使命的人,類似於先知。.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使徒 · 查看更多 »

使徒信經

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唐朝景教譯作師利海經),是基督宗教三大傳統《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为异端的諾斯底主義。《信經》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寫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天父,用來對抗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穌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用來對抗嗣子論、幻影說、神格惟一論。第三部分相信聖神、唯一教會、赦罪及復活之恩,除了對抗神格惟一論外,也澄清諾斯底派靠知識得救的論點。 根據教會傳統,使徒們最後一次聚集在耶路撒冷,準備到世界各地傳福音,每人寫一條信仰原則,十二個使徒寫完後就握手分別,從此大家沒有機會再見面,一個一個為主殉道,一個一個被殺在遙遠的他鄉。雖然很多人以為使徒信經是由使徒寫成的,但後來證實使徒信經是在最後一位基督使徒聖約翰亡故後才逐漸編寫成現今的樣本,最早可追溯至250年以前辯士時期的信仰標準。之所以會被稱為使徒信經,是因其信仰中心是建立在基督使徒的教導上。 而使徒信經這個名詞則至八世紀才出現。現今,此《信經》通用的文本基本定型於6-7世紀。聖公會(英國公教會)、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東正教會、一些使用西方禮儀的東方正教會和基督新教的路德会(又名信义宗)在許多儀式裡會頌念此經。 此《信經》並不像後來的《尼西亞信經》以及其他《信經》那樣進一步探討耶穌基督的本性。故此,在《尼西亞信經》闡明耶穌與父神本質相同此教義前,兩個被視為異端的亞流派和神體一位派的許多教會人士也宣稱接受《使徒信經》。.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使徒信經 · 查看更多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Bishop Hall Jubilee School;簡稱銀禧、BHJ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學校,創立於1961年。創辦者香港聖公會為紀念何明華會督擔任聖公會香港會督25週年而創校,是香港一所擁有55年歷史的男女英文基督教文法學校。銀禧為香港114間英中之一,屬第一組別中學。學校位於九龍仔牛津道2C,屬九龍城校網。.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 查看更多 »

徐贊生

徐贊生榮休主教(The Right Revd.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徐贊生 · 查看更多 »

信徒

信徒是对一种事物的崇拜和遵从的行为。信徒有宗教上的,有政治理论上的,有对某种理念、傳說或神跡的。但是信徒的普遍的意思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信徒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土瓜灣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啟德機場 · 查看更多 »

社會福利

#重定向 社会福利.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社會福利 · 查看更多 »

福音

福音即εὐαγγέλιον,为“好消息”之意。中译为福音。.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福音 · 查看更多 »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紅磡 · 查看更多 »

牧师

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雖然天主教會也有類似的職位,但「牧師」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牧师 · 查看更多 »

牧愛小學

#重定向 聖公會牧愛小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牧愛小學 · 查看更多 »

監督

監督意為監視督促,可以指以下事物:.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監督 · 查看更多 »

聖十架堂

聖公會聖十架堂(S.K.H. Calvary Church)是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轄下的一所教堂,位於九龍黃大仙沙田坳道6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十架堂 · 查看更多 »

聖安德烈堂

聖安德烈堂(英文:St Andrew's Church)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8號,是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轄下的一所教堂。聖安德烈堂是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英語教堂,原是一所為居港外籍人士之設的教會,今日已成為一所香港的本地教會,九成參與崇拜的信徒皆是香港人。.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安德烈堂 · 查看更多 »

聖三一堂小學

聖三一堂小學(Holy Trinity Primary School,簡稱HTPS)是由香港聖公會創辦的小學。為處於九龍城區,地址為九龍九龍城富寧街57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三一堂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三一座堂

聖三一座堂可以指:.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三一座堂 · 查看更多 »

聖匠中學

#重定向 聖公會聖匠中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匠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傑靈女子中學(St.)是一所位於香港觀塘區樂意山的基督教英文女子中學,由聖公會創辦,經費由政府資助。校名取自生長在埃及亞歷山大的聖傑靈(Catherine of Alexandria),亦希望有“人傑地靈”的意思。.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傑靈女子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基孝中學

聖公會基孝中學(S.K.H. Kei Hau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一間津貼CMI(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學,位於九龍藍田啟田道5號,鄰近匯景花園。該校為聖公宗(香港)中學委員會有限公司轄下一所文法中學,於1972年創辦。佔地6,800平方米,男女生俱收,並設有家長教師會、校友會及學生會。「基」代表基督之愛,「孝」乃表揚孝道。該校力求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臻於完善。現有校舍於1976年落成,而新翼則於2000年落成。.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基孝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基顯小學

聖公會基顯小學(英語:S.K.H. Kei Hin Primary School)位於觀塘牛頭角上邨安善道,於1968年創校,是一所聖公會的小學,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早於1972年已引入「活動教學」,自當年的一年級部分班別開始施行,屬香港小學施行「活動教學」的先行者。初時聖公會基顯小學是半日制的小學,其後政府允許聖公會基顯小學由2005年度開始將半日制小學轉為全日制小學,下午校將原址保留並加建新翼,增設新教員室、圖書館等設施;上午校則搬到油塘的新校舍,即現在的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現稱聖公會基顯小學多指下午校。現任的總校長為駱瑞萍女士,而已逝世的李傑江先生則為第三任的總校長。.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基顯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基樂小學

聖公會基樂小學(英語:S.K.H Kei Lok Primary School),創校於1983年,由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管理,位於香港九龍觀塘樂華邨,校舍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一間全日制津貼小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基樂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是一間位於九龍紅磡區的全日制津貼男女小學,於2001年創校,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奉基小學

聖公會奉基小學是一間位於九龍紅磡黃埔花園的全日制津貼男女小學,為紀念林護公之續配林何奉基女士,故命名為「奉基」,於1988年創校,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在黃埔內是一個較有名的小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奉基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位於香港將軍澳寶琳,是一所將軍澳的千禧校舍全日制小學。前身為聖公會基德小學上午校於1962年在黃大仙開校至今。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於2003年成功申請位於將軍澳的千禧校舍,並於2004年度遷入將軍澳,校址位於新界將軍澳寶康路82號。現任校長為梅潔玲女士 ,校監為莫永佳先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主風小學

聖公會主風小學(S.K.H. Holy Spirit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新界沙田瀝源邨,創立於1976年,是沙田區屋邨學校中的佼佼者,學生的學業成績優秀。現任校長是鄭思思女士。.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主風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英語:S.K.H. Tak Tin Lee Siu Keung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藍田慶田街3號,是香港聖公會轄下一所的由政府津貼的基督教小學。前身為聖公會兆強小學下午校,1996 年申請千禧校舍,新校為聖公會李兆強小學。2003 年再次申請千禧校舍,學校亦由半日制改為全日制,下午校學生遷往德田新校,而上午校學生保留在聖公會李兆強小學就讀。.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S.K.H. Ka Fuk Wing Chun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新界粉嶺嘉福邨,前身是創立於1989年9月的聖公會榮真小學的上午校,於2000年遷至現址,現任校長是盧美欣女士。.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是香港新界大埔區內的一所基督教英文中學。1975年創校,為區內名校。學校面積約6,000平方米。校舍位處港鐵東鐵線大埔墟車站及大埔墟之間的圓崗山之上。現任校監為賴錦璋太平紳士。現任校長為秀琼女士。 該校命名自1935—1943年期間首任中華聖公會華南教區主教(副會督)的莫壽增主教。.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S.K.H. Holy Cross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啟德啟晴邨沐虹街,屬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轄下屬校之一,前身為聖公會靜山小學及聖公會日修小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SKH Holy Trinity Church Secondary School;簡稱「聖三一」或「HTCSS」)為香港政府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於1978年創辦。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藉著基督教的辦學理念,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能自立自愛,愛主愛人。同時也幫助學生自我增值,終身學習;同時培養自律精神,建立嚴謹純樸的校風。 現任校長陳倩君女士曾任港島中西區傳統名校聖嘉勒女書院副校長,引入多項計劃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例如每月舉辦大型嘉年華,每次皆設有不同主題,寓學習於娛樂,讓學生感受學英文的樂趣。更把學校變身成為機場,讓學生學習相關的英語表達,提升英語能力,同時展開生涯規劃。另外,該校亦正推行STEM教育,讓學生在科學、科技及數學等範疇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 陳校長擔任不同的政府公職,如曾任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英語文學委員會主席、現任環境局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督導委員會評審工作小組組員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委員、中學高級行政人員教育行政及管理課程導師等。 該校一共有8位中層管理人員(包括副校長、中文科、通識科科主任等)獲得由教育局及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主辦的中層人員領導培訓課程之「傑出學員獎」。 該校前教務主任兼數學科主任馮耀祖老師,在司徒華教育基金第四屆好老師表揚計劃中,是五位得獎者的其中一位。.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

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Sheng Kung Hui Holy Carpenter Church),是香港紅磡區的一個社區中心,由聖公會聖匠堂管理經營,位於戴亞街一號聖公會聖匠堂四樓,鄰近聖匠中學及紅磡市政大廈。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提供青年活動及就業培訓等社區服務。 聖匠堂社區中心在2008/09年度「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中,於「個案管理服務評分最高的十大培訓機構」中獲評為第四。 2010年1月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故發生後,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成為災民的臨時收容中心。.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Sheng Kung Hui St.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是於1965年由聖公會港澳教區創立,前名是聖公會聖本德工業中學,位於香港九龍東黃大仙牛池灣彩虹邨藍鐘路11號。現任校長為羅發強先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S.K.H. Ma On Shan Holy Spirit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新界馬鞍山寧泰路35號,創立於2000年,學生的學業成績優秀。現任校長是劉凱芝女士。.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簡稱銀禧(S.K.H. Yuen Chen Maun Chen Jubilee Primary School,簡稱YCMCJ),該校前身為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該校現任校長為朱偉基先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S.K.H Tsoi Kung Po Secondary School;簡稱「蔡功譜」和「TKP」)為政府津貼文法男女中學之一。由香港聖公會於1982年9月創辦。至1998年,學校因配合教育署(現稱教育局)的母語教學計劃,轉型為中文中學。校舍位於九龍何文田,鄰近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總部。學校原擬名為「牧愛中學」,但為答謝蔡世器先生捐款興建校舍,命名為聖公會蔡功譜中學以紀念其先翁蔡世器先生對聖公會的貢獻。學校所處的街道命名為牧愛街。.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陳融中學

聖公會陳融中學為香港聖公會屬下的中學,位於新界北區上水石湖墟。 於1998年由政府評定為香港114間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中學之一。 陳融中學亦為聖公會東九龍教區聖智堂位處院校。.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陳融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SKH Lam Kau Mow Secondary School)為香港聖公會屬下的中學,位於新界沙田第一城得寶街10號(港鐵第一城站附近),是一所全日制男女子津貼中學,亦是香港114家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之一。學校於1982年創立,創校典禮於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舉行。 學校於2010-2011學年(即2010年9月1日)開始實施用八達通拍卡作考勤紀錄,在校之各類收費及購買作業簿等亦以八達通作付款。現今八達通系統已經報廢(17-18學年), 同時,因為上課時間表就三三四學制作出變動,每個循環週(Cycle)將增加一節課堂至57課,其中Day4每日有9節;另外亦將上課時間提早至早上8時05分,放學時間延至下午3時35分。 校長何慧玲女士於2011年2月21日的「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節早會中,向全體教師與學生宣布,有關校董會同意於2011-12學年參與教育局的自願優化班級計劃(自願減班)的決定。學校將由該年度開始,中一由5班減至4班;隨著學生升級,班級數目將逐年遞減。.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S.K.H. Lee Siu Keung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藍田平田村安田街第一校舍 ,是香港聖公會轄下一所的由政府津貼的基督教小學。前身為聖公會兆強小學和聖公會兆強小學下午校,1996 年申請千禧校舍,新校為聖公會李兆強小學。2003年再次申請千禱校舍。.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李兆強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重定向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榮真小學

聖公會榮真小學(S.K.H.Wing Chu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隸屬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的小學。1989年9月,由陳莫榮真女士贊助開辦經費加上當時的辨學團體為聖公會,故命名為聖公會榮真小學,分為聖公會榮真小學(上午校)及聖公會榮真小學(下午校)。聖公會榮真小學(上午校)於2000年9月轉為全日制小學。聖公會榮真小學(上午校)則搬往香港新界粉嶺嘉福邨並命名為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及實行全日制上課。 Category:香港聖公會小學 Category:香港北區小學 Category:上水 Category:1989年創建的教育機構.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榮真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S.K.H. Yautong Kei Hi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聖公會屬下的小學,於2005年創校。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簡稱曾肇添,學生暱稱曾記,英文:Sheng Kung Hui Tsang Shiu Tim Secondary School,縮寫TST),座落於香港沙田禾輋邨,由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於1978年創辦,是沙田區一家知名中學。學生歷年於公開考試均取得優良成績,良好校風亦聞名區內。該校設30班,包括中一至中六各五班。校訓為「智毅健群」。2018年,學校全港中學綜合排名較去年下跌一位,與拔萃男書院並列第十。.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聖餐禮

聖餐是基督徒的重要禮儀。基督徒認為,聖餐的直接根據來自《新約聖經》。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上死的晚上當時以色列是以天黑為一天的開始,到第二次天黑之間為一天,所以為同一天的晚餐。用現代以0:00為一天開始,24:00為結束的觀點來看,是前一天晚上。,與十二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 在基督教會建立之後,舉辦聖餐禮逐漸制度化。根據聖經的記載,哥林多教會在領聖餐時的態度不夠嚴謹,使徒保羅立即加以糾正() 。 天主教將聖餐稱為聖體聖事,為七件聖事之一,並相信無酵餅和葡萄酒在神父祝聖時化成基督的體血(神學術語中稱之為「」,Transsubstantiation)。基督新教徒一般不認同此觀點。.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聖餐禮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馬頭涌道

頭涌道(Ma Tau Chu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及馬頭圍的街道。.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馬頭涌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

香港聖公會(Hong Kong Sheng Kung Hui)是普世聖公宗的第38個教省,管轄範圍包括香港和澳門。 聖公會於香港擁有悠久的歷史,於香港基督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席位。除了作為一個宗教團體,香港聖公會還積極參與香港社會各大小事務,也是香港主要的辦學團體之一。香港聖公會也是基督新教在香港的一個主要宗派。 現任主教長是鄺保羅大主教,教省秘書長是管浩鳴法政牧師,設有教省辦事處處理教務。.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聖公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九龍西及新界西(大嶼山北、馬灣及離島區除外,它們屬於香港島教區)。.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香港島、離島區、大嶼山北及馬灣。首任教區主教及教區榮休主教是鄺廣傑榮休大主教(即港澳教區最後一任主教及前教省大主教暨主教長)。.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

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是1998年4月26日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傳道地區,所轄地區為澳門。.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 · 查看更多 »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觀塘區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郭志丕

郭志丕主教(The Right Reverend Dr Timothy Chi-pei Kwok,),已婚,育有二子。1968年在聖多馬堂領洗,1974年於慈光堂領受堅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於2014年3月30日在聖三一座堂當選東九龍教區次任主教。 於2014年11月23日被祝聖為主教,及翌晚在聖三一座堂舉行東九龍教區主教陞座禮。.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郭志丕 · 查看更多 »

葡屬澳門

葡屬澳門(1557年—1999年12月19日),又稱為澳葡時期或者澳葡時代,澳門在葡萄牙帝國時期的政府機構,不是官方用語。殖民地時期稱為澳門政府,因與澳門回歸後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澳葡政府」,以區別兩者。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的殖民地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澳葡政府時期,澳門曾被分為澳門市(Concelho de Macau,又稱天主之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範圍為澳門半島)和海島市(Concelho das Ilhas,包括氹仔(Taipa)和路環(Coloane))。澳門當時亦是葡萄牙的海外省。 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直到1999年12月20日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葡屬澳門 · 查看更多 »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耶稣 · 查看更多 »

李求恩紀念中學

李求恩紀念中學(Lee Kau Yan Memorial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新蒲崗的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於1964年創校,以紀念校祖聖公會港澳教區首位華人會吏長李求恩博士對社會及教會的重大貢獻。現任校長為賴炳華先生。.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李求恩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洗禮

洗禮(英语:Baptism),又稱浸禮、聖洗聖事、施洗、受洗,是一宗教儀式,現普遍指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曾為耶穌施洗,而這亦是耶穌吩咐的。洗禮一詞來自通用希臘文動詞「βαπτίζω」(Baptizmo)或名詞「βάπτισμα」(Baptisma),意思是「使用水」、「投入水中」、「浸」或「洗滌」。部分基督教宗派將洗禮列為聖事(聖禮)之一。 洗禮通過把祝聖過的水倒在、撒向受洗者頭上;或把受浸者放進水中,然後扶起來施行。現天主教、東正教和大部分新教教派實施的嬰兒洗禮,在2世紀時已有文獻記錄,教父指出是使徒傳統。由於對洗禮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派內,在基督教歷史上也發展出不同的教義。對於洗禮的討論,主要提到:洗禮的效能,施洗的方法及嬰孩、死人受洗等問題。.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洗禮 · 查看更多 »

會吏

#重定向 執事 (基督教).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會吏 · 查看更多 »

會吏長

會吏長是聖公會規例中清楚列明之職位,由教區主教任命的資深聖品,被委任輔助主教處理教區內的行政和教規上的事務,特別是會吏的首長,督導教區內的聖品。會吏長要履行下列權責:.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會吏長 · 查看更多 »

會督府

會督府(Bishop's House),正式名稱為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又稱聖公會會督府,現在多稱主教府,是香港聖公會的一座歷史建築,位於香港島中環下亞厘畢道1號近鐵崗一帶,是「政府山」的一部分,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會督府 · 查看更多 »

新來港人士

#重定向 香港新移民.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新來港人士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東選區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憲章

憲章有兩個意思:.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憲章 · 查看更多 »

教區

教區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等基督宗教宗派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擔任最高領導者。其字源來自於希臘語「διοίκησις」(dioíkēsis),即管理、行政或政府之意。.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教區 · 查看更多 »

教会

教会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一方面指指所有基督徒的整體(普世教會);另一方面是有形的基督徒组织(個別性的教會)。一般人常將教會與“教堂”(指的是教会建築)混為一談,因为教会的组成並不需要固定建築。 教會是由一群與耶穌基督有生命連結的基督徒,並以耶穌基督為磐石和房角石,且建立在使徒和先知所立真理的根基上,聚集連結而成的生命見證體。.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教会 · 查看更多 »

教省

教省(ecclesiastical province)基督教的教會管區制度中的一種行政區劃,位階在教區之上,通常由數個教區組成。目前有羅馬天主教會、東方正教會、聖公會等教派實行此制度。.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教省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普世聖公宗

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的誕生是英國和爱尔兰的聖公會在世界各地传教的成果,所以這教會也可以稱為聖公會(Anglican Church)。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普世聖公宗的發展有兩個階段。.

新!!: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和普世聖公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東九龍教區聖公會東九龍教區香港圣公会东九龙教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