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6 关系: 大西洋,威爾士,学校,小时,巴,中心密集雲團區,东风波,帕斯卡,亚速尔群岛,弗洛雷斯島 (亞速群島),低气压,佛得角,德沃夏克分析法,北约克郡,冷锋,皮庫島,科爾武島,熱帶氣旋,熱帶氣旋警告,特塞拉島,聖米格爾島,聖瑪麗亞島,聖若熱島,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非洲,風眼,风切变,飓风金格,计算机模拟,英寸汞柱,英国,英格兰,雷暴,PDF,格拉西奧薩島,毫米,法亞爾島,温度,最大持续风速,海面温度,摄氏温标,1910年古巴飓风,2002年大西洋颶風季,2002年飓风凯尔,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
- 一级大西洋飓风
- 佛得角型飓风
- 影响亚速尔群岛的热带气旋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查看 飓风纳丁和大西洋
威爾士
威尔士(Cymru〔發音:〕;Wales〔〕),--,而在港澳的舊譯名則是威路士,位于大不列顛島西南部,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構成國之一,东界英格蘭,西临圣乔治海峡,南面布里斯托尔湾,北靠爱尔兰海,卡迪夫是其首都與最大城市。.
查看 飓风纳丁和威爾士
学校
学校(或稱學院)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學習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和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查看 飓风纳丁和学校
小时
小时(hora,常见符号为“h”)是一个时间的计量单位。当前的用法中,1小时等值于60分钟,也等值于3600秒,约是一个平太阳日的二十四分之一。 在协调世界时(UTC)时刻系中,为与世界时相协调,还存在正负闰秒,及一小时的长度可能多一秒或少一秒。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小时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
查看 飓风纳丁和小时
巴
巴(符号bar)、毫巴(符号mbar)都是表示壓强的单位。它们不属于國際單位制或厘米-克-秒制,但接受與國際單位並用。因为巴與大氣壓力相似,所以被廣泛用於描述壓力。它在歐洲聯盟國家裡律法上被承認。英國標準 BS 350:2004 Conversion Factors for Units.
查看 飓风纳丁和巴
中心密集雲團區
中心密集雲團區(Central dense overcast,簡稱:CDO)是圍繞熱帶氣旋之中心的大型雲團區域,由其眼壁的發展而形成。它可以是圓形、有角、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形狀,這個特徵出現在熱帶風暴或颶風強度的熱帶氣旋中。在風暴達到颶風強度後,風眼就會在中心密集雲團區的中心形成。中心密集雲團區與風眼的距離以及中心密集雲團區內的雲與風眼之間的溫差有助於確定熱帶氣旋的強度。強度不斷變化的熱帶氣旋在其中心密集云團區內,有比穩定的風暴更多的閃電。使用衛星圖像中熱帶氣旋的中央密集雲團區也可用於確定其強度。熱帶氣旋中的最高持續風速以及最高的降雨量通常位於中央密集雲團區的最冷雲層之下。.
查看 飓风纳丁和中心密集雲團區
东风波
东风波是在副熱帶高壓帶南侧对流层中、下层的东风带中,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区,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
查看 飓风纳丁和东风波
帕斯卡
帕斯卡(符號Pa或Pascal)是國際單位制(SI)的壓強單位。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也可簡稱為「帕」。它等於每平方米一牛頓。以法國學者(同時身兼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宗教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哲學家)布莱茲·帕斯卡之名而命名。百帕(hPa)和千帕(kPa)也是自Pa衍生出來的氣象常用單位,正常海平面約101kPa、或1013百帕。.
查看 飓风纳丁和帕斯卡
亚速尔群岛
亚速尔(Açores)--,官方全稱為「亞速爾自治區」(Região Autónoma dos Açores),是位於北大西洋中央的一個群島,是葡萄牙两个自治区之一,總面積達2247平方公里,乃葡萄牙的領土之一。該群島由九個主要島嶼組成,其首府為聖米格爾島上的蓬塔德爾加達。西距葡萄牙大陆部分約1,360公里,距里斯本约1,643公里,,距非洲海岸约1925公里,距加拿大纽芬兰东南部约1,925公里。 岛上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其次有种植业、酪农业、畜牧业、渔业。.
查看 飓风纳丁和亚速尔群岛
弗洛雷斯島 (亞速群島)
弗洛雷斯島(Ilha das Flores)是葡萄牙的火山島,位於大西洋海域,屬於亞速群島的一部分,長17公里、寬12公里,面積143.1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914米,2003年人口3,907。.
低气压
低壓區(Low pressure area,符號為L)是大氣中氣壓較鄰近地區為低的地帶。一般都是成螺旋狀,是為氣旋。在北半球低氣壓區域內的空氣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順時針方向。偶爾也有一連串低壓區連在一起,稱為「低壓槽」,因該區的大氣壓力比其兩旁為低,所以稱為槽,是為槽線取其陷下的意思。低壓區一般都伴着雲,或會有風、雨(通常雨勢較大並夾雜著狂風雷暴)。cvuc55ff7guxftssdu.
查看 飓风纳丁和低气压
佛得角
維德角共和国(República de Cabo Verde),简称維德角,是一個位於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島國。它横跨大西洋中部的10个火山岛,距离西非海岸线570公里。獨立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国名“維德角”在葡萄牙语意为“绿角”。人口约50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普拉亚。.
查看 飓风纳丁和佛得角
德沃夏克分析法
是由維農·德沃夏克(Vernon Dvorak)根據多年經驗及統計概括後所創下的一項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可見光及紅外線衛星雲圖來評估熱帶氣旋強度的方法。 德沃夏克分析法是現時國際通行的分析法。這套分析法在1984年發表,1987年正式由世界氣象組織通過使用。.
查看 飓风纳丁和德沃夏克分析法
北约克郡
北約克郡(North Yorkshire),英國英格蘭約克郡-亨伯(部分單一管理區位於英格蘭東北)的郡,東臨北海,英格蘭擁有最大面積的郡。諾瑟勒頓是郡治。以人口計算,約克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個)城市、第1大自治市鎮(Borough),蒂斯河畔斯托克頓是第2大自治市鎮,哈羅蓋特是第3大自治市鎮;哈羅蓋特是第1大鎮(Town),米德爾斯伯勒是第2大鎮,蒂斯河畔斯托克頓是第3大鎮。 北約克郡是34個非都市郡之一,實際管轄7個非都市區,佔地8,038平方公里(第1),有591,600人口(第19);如看待成48個名譽郡之一,它名義上包含多4個單一管理區─約克市、雷德卡-克利夫蘭、米德爾斯伯勒、蒂斯河畔斯托克頓,佔地增至8,654平方公里(第1),人口增至1,061,300(第15)。.
查看 飓风纳丁和北约克郡
冷锋
冷鋒(cold front),是鋒的一種,主要是指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推進,並取代暖氣團原有位置所形成的鋒。由於冷氣團的密度較大,暖氣團的密度較小,所以冷暖氣團相遇時,冷氣團就會插到暖氣團的下面,暖氣團被迫擡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逐漸冷卻,如果暖氣團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就會形成降水天氣;如果水汽含量較少,便形成多雲天氣。 在北半球,大多數的冷鋒都會在9月至4月,即通常夏季外,全年都會出現冷鋒,在大陸高壓區中形成,通常最早的冷鋒八月底開始,最晚的冷鋒六月初結束,但亦有罕見的七月冷鋒(例:2015年7月,中國大陆受到冷鋒影響,冷鋒一路南下至福建一帶。)。 台灣處於冷鋒和暖鋒交界處,春季與夏季之間常出現滯留鋒,有陰雨連綿的天氣,稱為梅雨。 冷锋過境時,氣壓上升,氣溫驟降。在高緯度冷锋一年四季都會出現,而在中緯度通常是在冬季出現,一般的冷鋒會在北緯20°/南緯20°就會消散緩和,故一般冷鋒都難以在低緯度出現,除非該冷鋒其後的冬季季候風帶有強烈的冷空氣,並有極高的氣壓和風力,足以抵禦來自赤道的海洋氣流和暖空氣,才會有機會進入北緯10°/南緯10°或以上的熱帶氣候區(例:2009年1月,泰國首府曼谷受到冷鋒影響而氣溫急降至攝氏15度。),但東北季風的影響,可及於赤道地區的新加坡一帶。 在天氣圖中,冷鋒通常以一條有三角形的藍線表示(見圖),而三角型所指的方向就是冷鋒行走的方向。.
查看 飓风纳丁和冷锋
皮庫島
庫島(Ilha do Pico)是葡萄牙的島嶼,位於聖若熱島以南17.5公里的大西洋海域,屬於亞速群島的一部分。皮库岛上的皮库山是大西洋洋中脊上的最高点。全岛長42公里、寬15公里,面積447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2,351米,2007年人口15,761。岛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皮库岛葡萄园文化景观。.
查看 飓风纳丁和皮庫島
科爾武島
科爾武島(Ilha do Corvo,),又譯科爾沃島,位於大西洋亞速爾群島中最小的島嶼,隸屬葡萄牙海外領土。面積17.11平方公里,約有468名居民。當地居民都居住在科爾武新城(Vila Nova do Corvo)。約於1452年,科爾武島和弗洛雷斯島被葡萄牙探險家發現。當地民風純撲,被譽為「君子國」。.
查看 飓风纳丁和科爾武島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查看 飓风纳丁和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警告
熱帶氣旋警告(Tropical cyclone warnings and watches)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告,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查看 飓风纳丁和熱帶氣旋警告
特塞拉島
特塞拉島(Ilha Terceira)是葡萄牙的火山島,位於大西洋海域,屬於亞速群島的一部分,長29公里、寬17.5公里,面積396.7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1,023米,2001年人口55,833。.
查看 飓风纳丁和特塞拉島
聖米格爾島
聖米格爾島(Ilha de São Miguel,得名于圣天使长米迦勒)是葡萄牙的島嶼,为亞速群島中面积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岛屿,面積759平方公里,居民人口140,000,其中45,000人居住在群岛中最大的城市蓬塔德尔加达内。島上有三個火山,最高點海拔1,104米。肥沃的土地出產穀物、茶葉、葡萄酒和水果。.
查看 飓风纳丁和聖米格爾島
聖瑪麗亞島
聖瑪麗亞島是葡萄牙的島嶼,屬於亞速爾群島的一部分,長16.76公里、寬10.29公里,面積97.18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587米,人口6,50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89人。.
查看 飓风纳丁和聖瑪麗亞島
聖若熱島
圣若热岛(Ilha de São Jorge)是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里属于中群岛的一个島嶼。它和临近的皮库岛和法亚尔岛隔着相距15公里的海峡(由此,这三个岛在当地通俗地称为“三角”)。圣若热岛是一个相对窄长的岛屿,四周有高高的悬崖。约9500名居民集中住在北部和南部海岸的三角洲上。岛面积为246.25平方公里,东西长为56公里,最大宽度为8公里。.
查看 飓风纳丁和聖若熱島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Saffir-Simpson Hurricane Wind Scale,簡稱SSHWS),前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SSHS)用於分類颶風(位於大西洋或東北太平洋,大於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SSHS根據颶風的強度,把颶風分為一至五級。級數越高代表颶風的最高持續風速越高。 此SSHS系統只用於西半球如美國,其它地區如澳洲、日本、印度則使用各自的等級系統。另外,美國是使用「1分鐘平均風速」當作持續風速來區分颶風等級,澳洲則是使用「陣風」的風速及自己的系統區分等級,中国使用「2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而日本則使用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10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並用各自的系統區分颱風等級。.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飓风纳丁和非洲
風眼
风眼是强烈热带气旋中心一片天气情况相对平静的区域,通常呈圆形,直径大多在30到65公里之间,其周围由眼壁环绕,后者是一片环状的强烈雷暴区域,通常是气旋中天气最恶劣的地方。风眼中通常拥有整个气旋的最低气压,可比风暴外的气压低15%。 强烈热带气旋中的风眼通常云淡风轻,四面八方均环绕着密集、均匀的风眼墙。相对较弱的热带气旋中风眼界线较为模糊,并且有可能会被中心密集雲團——一种高厚云层区域,在卫星图像上显示成亮区——掩盖。强度更弱或是组织结构紊乱的风暴中也可能存在风眼墙,但不足以完全闭合将风眼环绕起来,或是风眼区域内会出现暴雨。不过无论是哪种风暴,风眼都是气压最低的区域,并且又以接近海平面处气压最低。.
查看 飓风纳丁和風眼
风切变
风切变(wind shear),又稱风切或風剪,是指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
查看 飓风纳丁和风切变
飓风金格
飓风金格(Hurricane Ginger),是1971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8个热带气旋和第5个飓风,其作为热带气旋的持续时间从9月6日开始到10月3日为止,长达27.25天,这其中从9月11至30日的20天里达到了飓风强度。风暴在巴哈马东北方向形成,之后的九天里总体向东或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强到每小时175公里的最大风速。9月14日,金格的行进速度放缓并逐渐转向朝西,于9月23日在百慕大附近经过,产生了狂风和巨浪,但没有给当地造成损失。 飓风金格在位于大西洋西部上空时成为破风计划的最后一个目标,该计划旨在通过向热带气旋的雨带中投放碘化银来削弱其强度。风暴于9月30日以飓风的最低标准袭击了北卡罗莱纳州,给海岸沿线带去了狂风,导致部分地区停电。大雨导致城镇被淹,农作物受损严重,损失了300万蒲式耳玉米和100万蒲式耳大豆。该州遭受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到1000万美元(1971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风暴还给更北部的中大西洋各州带去了中等程度降雨和大风,不过除北卡罗莱纳州外,没有其他地区出现严重损失的报道。.
查看 飓风纳丁和飓风金格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又称为计算机仿真,是指用来模拟特定系统之抽象模型的计算机程序。.
查看 飓风纳丁和计算机模拟
英寸汞柱
英寸汞柱或英寸水銀柱(符號:inHg和"Hg)是壓強的量度單位。在美國,它仍然用於天氣報告、製冷和航空,作為氣壓單位。 它被定義為在32 °F(0 °C)和標準重力加速度下,1英寸高的水銀圓柱所造成的壓強。 在舊文獻中,一「英寸汞柱」是基於在60 °F(15.6 °C)的水銀柱的高度。Barry N.
查看 飓风纳丁和英寸汞柱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飓风纳丁和英国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查看 飓风纳丁和英格兰
雷暴
雷暴是一種產生閃電及雷聲的自然天氣現象。它通常伴隨著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 雷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甚至發生在兩極和沙漠地帶,但通常在低緯度的地方(特別是熱帶雨林地區)會較頻繁地發生,可以每日都會發生。在亞熱帶和溫帶等中緯度地區,雷暴則通常會在夏季的下午或傍晚發生,有時在冬季也會受冷鋒影響而有短時性雷暴。烏干達及印尼為全世界雷暴發生最頻繁的地方,除此之外,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州份會發生威力最強烈的雷暴,因為這些雷暴會與冰雹或龍捲風一起發生。至今為止,全世界從未出現過雷暴的地區只有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他加馬沙漠,該地因氣候過於乾燥和難以形成雨雲才會未出現過雷暴。 雷暴會在大氣不穩定時發生,並且會製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通常其發生有三種特定情況:地球大氣層低空帶的濕度很高,這可以由露點溫度觀察得到;高空與低空的溫度差異極大,亦即是氣溫遞減率極大;冷鋒受到外力的逼迫而匯聚。 在古老的文明裡,雷暴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中國古代、古羅馬或美洲古文明皆有與雷暴相關的神話。.
查看 飓风纳丁和雷暴
#重定向 可移植文档格式.
查看 飓风纳丁和PDF
格拉西奧薩島
格拉西奧薩島是葡萄牙的島嶼,屬於亞速爾群島的一部分,長10公里、寬7公里,面積60.6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402米,人口5,50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0.7人。 Category:葡萄牙島嶼.
查看 飓风纳丁和格拉西奧薩島
毫米
毫米( → 、),符號mm,是長度單位單位,台湾稱為「--」或「--」,大陸和港澳稱為--。1毫米相当于千分之一公尺(10-3,此即為「毫」的字義),或十分之一厘米。 在攝影範疇中,底片的制式以毫米為單位,有時會稱為「米厘」,例如「8--厘電影」即為「8毫米電影」。.
查看 飓风纳丁和毫米
法亞爾島
法亞爾島是葡萄牙的火山島,位於大西洋海域,屬於亞速群島的一部分,長21.2公里、寬16.29公里,面積173.06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1,043米,人口約10,500。.
查看 飓风纳丁和法亞爾島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溫度理論上的高極點是「普朗克溫度」,而理論上的低極點則是「絕對零度」。「普朗克溫度」和「絕對零度」都是無法通过有限步骤達到的。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F) 、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幾個分子甚至是一個分子構成的系統,由於缺乏統計的數量要求,是沒有溫度的意義的。 溫度出現在各種自然科學的領域中,包括物理、地質學、化學、大氣科學及生物學等。像在物理中,二物體的熱平衡是由其溫度而決定,溫度也會造成固體的熱漲冷縮,溫度也是熱力學的重要參數之一。在地質學中,岩漿冷卻後形成的火成岩是岩石的三種來源之一,在化學中,溫度會影響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是气温(Atmospheric temperature),是氣象學常用名词。它直接受日射所影響:日射越多,氣温越高。 溫度也會影響生物體內許多的反應,恒温动物會調節自身體溫,若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是一種醫學症狀。生物體也會感覺溫度的冷熱,但感受到的溫度受風寒效應影響,因此也會和周圍風速有關。.
查看 飓风纳丁和温度
最大持续风速
热带气旋对应的最大持续风速(Maximum sustained wind)是一个用于衡量风暴强度的常见指标。一个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其最大持续风速可以在风眼墙中探测出来。与阵风不同的是,持续风速是根据采样一段时间内的风速计算平均值来得出。对速的测量已经制订了全球统一的标准,在距地球表面10米处进行,而最大持续风速则代表了热带气旋内部任何位置在一分钟或十分钟时间段内的最高平均风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磨擦,风速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如果热带气旋位于陆地上空的山峰或山脉附近也同样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对于海上的热带气旋,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来确定其最高持续风速。如果有陆地、船只、飓风猎人侦察机的观察报告以及雷达图像,那么气象部门同样可以对最大持续风速做出估算。这个数值可以通过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加以应用,有助于对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破坏作出预计。.
查看 飓风纳丁和最大持续风速
海面温度
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又称海表温度、表面洋溫,是指接近海洋表面的水面温度。对于表面的定义会有不同种的诠释,取决于检测方式,但通常是海面以下1毫米到20米之处。地球表面的气团直接受到海面温度的影响和改变。温暖的海面温度是已知的一类热带气旋生成原因。.
查看 飓风纳丁和海面温度
摄氏温标
摄氏温标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温标,符号为°C,属于公制单位。 摄氏温标的规定是:在标准大气压,纯水的凝固点(即固液共存的温度)為0°C,水的沸點為100°C,中間劃分為100等份,每等份為1°C。.
查看 飓风纳丁和摄氏温标
1910年古巴飓风
1910年古巴飓风(1910 Cuba hurricane)又名五日气旋(Cyclone of the Five Days),是一场于1910年10月袭击古巴和美国的不寻常破坏性热带气旋。系统于10月9日在加勒比南部形成,并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增强,于10月12日成为飓风。从古巴最西端经过后,风暴于10月16日达到最高强度,相当于现代所采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四级飓风。同日,飓风以逆时针方向行进并再次袭击古巴。接下来向佛罗里达州逼近,从佛罗里达礁岛群附近登陆。经过该州后,飓风在美国东南部海岸徘徊并进入大海。 由于风暴行进路线诡异,起初的报告中认为是有两场气旋先后袭击古巴。这一路线当时经过大量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属单场风暴。针对系统的分析也非常有利于对类似天气系统路径的了解。 这场飓风是古巴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大范围地区受到破坏,数以千计的居民流离失所。风暴还对佛罗里达州产生大范围影响,许多房屋被毁并出现洪灾。虽然缺乏经济损失总额的统计数据,但估计哈瓦那的损失就超过100万美元(1910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佛罗里达礁岛群也有25万美元(1910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单古巴就有至少100人因风暴丧生。.
2002年大西洋颶風季
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活跃程度在中等水平的大西洋飓风季,于2002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全季共产生了14个热带气旋,其中12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4个发展成飓风,两个成为大型飓风。虽然飓风季是在6月1日正式开始,但第一个气旋要一直到7月14日才形成。虽然起步较慢,但本季在9月一共发展出多达8场热带风暴,创下新的纪录,之后只有2004、2007和2010年大西洋飓风季追平。同时,本季在10月6日后就再也没有热带风暴形成,这种情况也很罕见,部分是因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影响。全季最强烈的飓风是伊西多尔,最低中心气压只有934毫巴(百帕),不过飓风丽丽的最大持续风速更高,达到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四级飓风标准。 本飓风季造成的破坏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一共导致23人丧生,经济损失约26亿美元(2002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由飓风伊西多尔和丽丽造成。9月,飓风古斯塔夫在转变成温带气旋的过程中登陆新斯科舍,给当地带去持续数日的狂风。伊西多尔先后袭击了尤卡坦半岛和美国,造成约价值9.7亿美元(2002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破坏,还夺走了7人的生命。8到9月间还有另外多场风暴对陆地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全季持续时间最长的风暴飓风凯尔。10月初,飓风丽丽登陆路易斯安那州,造成15人遇难,损失达8.6亿美元(2002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2002年飓风凯尔
飓风凯尔(Hurricane Kyle)是有纪录以来持续时间第五长的大西洋热带或亚热带气旋,也是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1个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3场飓风,于9月20日由百慕大东南偏东方向的一股亚热带气旋发展而成。系统蜿蜒向西行进,先是转变成热带气旋,后又在9月25日增强为飓风。之后的两个星期时间里,凯尔总体向西移动,其强度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多次波动。10月11日,风暴转向东北并以热带风暴强度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和北卡罗莱纳州的长滩附近登陆。10月12日,凯尔被一股逐渐逼近的冷锋吸收而消散,这时其作为热带天气系统已经存在了22天。 这场飓风给百慕大带去了小幅降水,当地没有出现严重破坏。风暴两次登陆美国,带去的中等程度降雨引起局部山洪爆发,还有多条道路封闭。南卡罗莱纳州有一家养老院和多套移动房屋中的居民因洪水而被迫撤离。凯尔还催生了至少4场龙卷风,其中一场袭击了南卡罗莱纳州的乔治敦,导致8人受伤,7幢建筑物被毁,还有106套受损。这场气旋一共造成了约500万美元(2002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破坏,但没有直接引起人员丧生。不过,风暴的温带残留之后导致不列颠群岛近海间接有一人遇难。.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是有纪录以来最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至今仍保持着多项纪录。全季对大范围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共导致3,913人死亡,损失数额更创下新纪录,高达1592亿美元。本季单大型飓风就有7场之多,其中5场在登陆时仍有大型飓风强度,分别是颶風丹尼斯、艾米莉、卡特里娜、丽塔和威尔玛,大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这5场飓风引起。墨西哥的金塔纳罗奥州和尤卡坦州,以及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都曾两度受大型飓风袭击;古巴、巴哈马、海地,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和德克萨斯州,还有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都曾直接受1场大型飓风冲击,还有至少1场在附近掠过。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本季受灾最严重的所在,飓风卡特里娜产生高达10米的风暴潮,引发毁灭性洪灾,密西西比州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建筑物被毁,风暴之后又令新奥尔良防洪堤决口,整个城市因此受到重创。此外,飓风斯坦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在中美洲多地引发致命的泥石流,其中又以危地马拉灾情最为严重。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是有纪录以来第一个超越同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数量的大西洋飓风季。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西太平洋每年会形成26个热带气旋,而大西洋则只有12个。之后的2010年大西洋飓风季虽然也超过同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热带气旋数量,但这年台风季的活跃度创下历史新低,而2005年台风季的活跃程度则与平均水平相当。 本季于2005年6月1日正式开始,本应于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但由于热带天气活动经久不息,飓风季一直持续到2006年1月。全季共形成28场热带或亚热带风暴,创下新的纪录;其中15场达到飓风强度,又一次刷新纪录;共有7场达到大型飓风标准,5场成为四级飓风,两项都追平之前的纪录。本季的五级飓风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4场之多,其中飓风卡特里娜是史上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大西洋飓风,飓风威尔玛则是有纪录以来最强烈的大西洋飓风。全年风暴数量众多,用来给风暴命名的英语名称都已用完,之后不得不动用6个希腊字母来命名。.
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与2010和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一样,形成了19场获得命名的风暴。飓风季从2010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不过本季的前两场风暴——阿尔贝托和热带风暴贝里尔——分别于5月19和26日形成,均早于飓风季正式开始的时间,是继1908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热带风暴托尼是全季最后一场风暴,于10月25日消散,不过在托尼之前形成的上一个热带气旋飓风桑迪却还要再过4天才会消散。 全季一共产生了19个热带气旋,并且全部都达到热带风暴强度,10场成为飓风,不过只有两场达到大型飓风标准。本季的风暴给大范围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其中导致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最高的两场风暴分别是飓风艾萨克和飓风桑迪。其中艾萨克于8月12日以一级飓风强度从路易斯安那州登岸,其存在期间一共夺走了41人的生命。飓风桑迪是全季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大型飓风,其覆盖范围创下大西洋飓风的新纪录,直径超过了1800公里。这一天气系统于10月下旬以温带气旋形式从新泽西州南海岸登陆。桑迪作为热带气旋期间一共导致了至少680亿美元损失和285人丧生。截至2013年,桑迪仍是有纪录以来造成损失数额第二高的大西洋飓风,仅次于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 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中记录了全年大西洋所有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
另见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
-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
- 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 2012年热带风暴贝里尔
- 2012年热带风暴黛比
- 2012年飓风埃内斯托
- 2012年飓风艾萨克
- 2012年飓风莱斯利
- 颶風桑迪
- 飓风拉斐尔
- 飓风纳丁
一级大西洋飓风
- 1951年飓风艾伯
- 1953年飓风芭芭拉
- 1954年12月飓风爱丽丝
- 1961年飓风黛比
- 1962年飓风阿尔玛
- 1970年飓风阿尔玛
- 1973年飓风布伦达
- 1981年飓风卡特里娜
- 1982年飓风阿尔贝托
- 1985年飓风胡安
- 1985年飓风鲍勃
- 1986年飓风查利
- 1986年飓风邦尼
- 1987年飓风弗洛伊德
- 1987年飓风阿琳
- 1990年飓风伯莎
- 1991年完美风暴
- 1997年飓风丹尼
- 2002年飓风凯尔
- 2003年飓风克劳德特
- 2005年飓风内特
- 2005年飓风辛迪
- 2006年飓风佛罗伦萨
- 2006年飓风埃内斯托
- 2007年飓风温贝托
- 2010年飓风奥托
- 2011年飓风内特
- 2011年飓风玛丽亚
- 2012年飓风艾萨克
- 2012年飓风莱斯利
- 颶風亞歷克斯 (2016年)
- 颶風塞薩爾-道格拉斯
- 颶風弗雷德 (2015年)
- 颶風戈登 (1994年)
- 颶風費伊
- 飓风克劳斯
- 飓风埃里卡 (2003年)
- 飓风奥尔加
- 飓风巴里
- 飓风拉斐尔
- 飓风文斯
- 飓风洛伦佐
- 飓风纳丁
佛得角型飓风
- 1893年纽约飓风
- 1928年奥基乔比飓风
- 1953年飓风卡罗尔
- 1961年飓风黛比
- 1963年飓风阿琳
- 1990年飓风古斯塔夫
- 1997年飓风埃里卡
- 2005年飓风玛丽亚
- 2005年飓风艾米莉
- 2006年飓风佛罗伦萨
- 2009年飓风弗雷德
- 2009年飓风比尔
- 2010年飓风厄尔
- 2010年飓风朱莉娅
- 2011年飓风奥菲莉亚
- 2011年飓风玛丽亚
- 2012年飓风埃内斯托
- 2012年飓风艾萨克
- 2012年飓风莱斯利
- 颶風伯莎 (2008年)
- 颶風何塞 (2017年)
- 颶風弗雷德 (2015年)
- 颶風艾瑪
- 颶風菲斯
- 颶風迪安
- 飓风乔治
- 飓风伊万
- 飓风伊戈尔
- 飓风伊莎贝尔
- 飓风卡蒂娅 (2011年)
- 飓风嘉莉
- 飓风埃丝特
- 飓风安德鲁
- 飓风弗朗西丝
- 飓风格洛丽亚
- 飓风法比安
- 飓风纳丁
- 飓风艾克
- 飓风艾琳 (2005年)
- 飓风黛安
影响亚速尔群岛的热带气旋
- 1961年飓风黛比
- 1992年飓风邦尼
- 1997年飓风埃里卡
- 2003年热带风暴安娜
- 2005年亚速尔亚热带风暴
- 2006年飓风戈登
- 2009年热带风暴格雷斯
- 颶風亞歷克斯 (2016年)
- 飓风嘉莉
- 飓风纳丁
亦称为 2012年颶風納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