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风采堂

指数 风采堂

风采堂一词的来历: “风采堂”是北宋名臣余靖的后裔的家族堂号。 广东韶关人余靖(1000年-1064年,原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谥襄)是宋朝的著名的大臣,天圣二年进士,天圣八年书判拨萃头名。景祐四年因越职言事,谏救范仲淹被贬而著名,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并称“四贤”。后复职迁任右正言,与欧阳修、蔡襄、王素并称“庆历四谏”,为“庆历新政”的重要成员。曾经三使契丹,成功说服契丹与宋廷和解。皇佑四年与狄青、孙沔一起平定广南路侬智高叛乱,平乱后独留广西做搜擒乱党和战后复建复产等善后工作,先后任潭州、青州知州。嘉佑五年交趾(今越南)犯边扰民,朝廷认为余靖“恩信著于岭外而令交趾畏”,命为广西体量安抚使率兵平乱,余靖以一纸檄文,不费一兵一卒就令交趾遣使求和,对南方的和平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余靖为官四十多年,两次被贬,三次复出。历任虔州赣县尉、宣州司理参军、知洪州新建县、秘书丞、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诰,分别在桂州、潭州、青州、广州等多个地方任行政军事长官,官至工部尚书、柱国、始兴郡开国公,卒后赠刑部尚书,谥“襄”,后人尊称他为“忠襄公”,欧阳修作《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记其功绩。 余靖生前好友及同僚、书法名家蔡襄曾作诗“总有谋猷裨帝佑,更教风采动朝端”赞之,宋仁宗也曾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余靖的后人就以风采堂为家族堂号,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 各地风采堂: 一、韶关余靖纪念馆:又名余忠襄公祠、风采堂,省级保护文物,位于韶关市区建国路余相巷,原是余靖祖孙几代的祖居,后人将祖居改建为祠堂,供奉祭祀余靖,是为余忠襄公祠,到80年代,该祠因历史原因已改为民居,香港余氏宗亲会花巨资将原址购回,重建为余靖纪念馆。余靖纪念馆建设风格是具有岭南古民居特色的重楼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73平方米,为一堂五室,二进三门,重楼高阁。主楼高19.8米,拾级而上,层层递进,建于祠堂最高层“风采堂”,庄重风雅,别具特色。风采堂西侧立有精刻的大理石碑 余靖纪念馆记:左侧是刻有宋、欧阳修赠《余靖神碑铭记》;右侧是刻有《余忠襄公傅略》。风采堂内有富丽堂皇的“风采流芳阁”,阁内端坐着栩栩如生的余靖木雕塑像。据说,此雕像的设计的依据余氏族谱珍藏的名贤忠襄公真像而塑,原像的真品用宫廷黄绢精绣,曾藏于韶关市风采楼上,六十年代由省文物工作队收藏。这座新建余忠襄公祠,恢复了余氏宗祠的古老牌坊、牌坊建筑古朴、气势雅典。韶关现存的还有余靖墓、风采楼等用来纪念余靖的省级保护文物。 二、荻海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省级保护文物,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风采中学内,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民国3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由风采堂和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组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5364平方米。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风采堂从建祠之初就是祠庠合一,中间为祠堂,东西两翼为学校,现为开平风采中学。 三、新会风采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一中内,现为新会一中图书馆。原是余氏族人将建于明末、祭祀余靖的“余忠襄公祠”旧祠堂拆了重建而成,由台山荻海(现属开平)人余清江设计,民国23年(1934年)奠基,民国26年竣工。用砖、石、混凝土仿古构造,歇山顶,重檐。平面结构为12柱,进深3间。置于1.4米高石台上,天花板施民族形式图案装饰,总面积为352平方米。堂前空地上立有石制旗杆。 四、其他地方的风采堂:广东及余靖后人足迹所到之处,大多数都有名为风采或武溪的祠堂、会馆、学校、社团组织用来纪念余靖、敦亲睦族,如羊城武溪书院(已没)、香港风采中学、开平风采中学、开平风采华侨中学、台山武溪中学、广州八贤堂(已没)、海丰风采堂等等。由于资料所限,恕不一一列举。 五、海外的余风采堂组织:早年移居香港、澳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地区的余靖后裔也纷纷在居住地建立余风采堂、余氏宗亲会等组织,并且互相间联系紧密,为国内外的余氏家族文化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香港的余风采五堂会、余氏宗亲会,在重修余靖墓、韶关余靖纪念馆、荻海风采堂和各种慈善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捐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六、风采月刊:由台山、开平余氏族人创办,香港余氏宗亲会捐助的余氏刊物。 分类:广东建筑物.

13 关系: 契丹人宋仁宗尹洙余靖王素狄青风采楼范仲淹蔡襄欧阳修新會第一中學慶曆四諫慶曆新政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而目前居住中國東北的達斡爾族可認定為契丹人直系後裔。 古契丹有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夷里堇的習慣,早期夷里堇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的夷里堇耶律阿保机破坏了传统的贵族民主选举制度,仿效汉人,建立起世袭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契丹。 据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所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認可契丹為炎帝苗裔的說法。回紇人亡國時,大批回紇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紇的說法,有些回紇人溶入契丹人的蕭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紇人,耶律德光后將述律氏賜姓蕭氏,蕭氏後來融入女真,改為舒穆祿氏,遼朝滅亡后,多融入汉族、蒙古族與滿族。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新!!: 风采堂和契丹人 · 查看更多 »

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庆国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趙禎;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年號為天圣;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岁,在位41年。民間流傳“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自古以來,其在包青天劇中亦樹立明君之形象。.

新!!: 风采堂和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尹洙

尹洙(),字師魯,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世稱河南先生,北宋文人。.

新!!: 风采堂和尹洙 · 查看更多 »

余靖

--(),字安道,号武溪。韶州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是宋仁宗时期的谏议大夫。 1000年,余靖生于韶州府,出身于仕宦之家。天資聰穎,刻苦讀書,於24岁时中进士,出任新建县知事及秘书丞,后來官階拜至工部尚书。 景祐三年,余靖因為上書,为被贬的范仲淹辩护而被降职为监筠州酒税。 庆历三年,余靖重新获得取用,出任为谏院右正言,负责向皇帝进谏奏事。--正直,敢于谏言,甚到把唾液溅到龙颜之上亦意犹未尽,与欧阳修等同被讚誉为“庆历四谏”之一,提出了「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從政六箴。余靖曾經接受命奉出使契丹,运用了外交手段,使到辽朝主折服,维护了宋朝的利益。 皇祐五年(1052年),余靖隨狄青平定了儂智高叛亂,出任廣州知州多年,於离任時,兩袖清風。 英宗二年,在金陵(今南京市)染病辭世,贈予刑部尚書。蔡襄以“風采動朝端”形容之。 廣東余族後人於明代得朝廷賜建風采堂於里,後於多地建立風采堂以紀念余靖。.

新!!: 风采堂和余靖 · 查看更多 »

王素

王素(),益州(州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是蜀漢至西晉初期將領。本為蜀漢南中都督霍弋帳下牙門將,蜀亡後隨霍弋降魏,晉代魏後又归屬於晉朝。吳交阯郡吏呂興起事反抗吳國統治,引發「交阯之亂」,王素受霍弋派遣與爨谷、馬融、楊稷、毛炅、董元等人率軍前往交阯支援叛吳的呂興,安撫了交阯等三郡。寶鼎三年(268年,晉泰始四年),吳國派劉俊等引兵來討伐,王素隨時任交阯太守的楊稷數次擊敗吳軍。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吳將虞汜、陶璜等再次率大軍前來,王素隨楊稷等人在分水大敗陶璜軍,殺死其兩員將領。但不久後形勢逆轉,九真太守董元所部先後被陶璜、虞汜所敗,之後於四月病死,王素受楊稷之命接任九真太守之職。七月,交阯被吳將陶璜所破,楊稷等人被擒。王素與董元的牙門將王承等人試圖逃回南中,途中被陶璜部將衛濮所俘。.

新!!: 风采堂和王素 · 查看更多 »

狄青

青(),字漢臣。北宋河東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北宋名將,因樣貌清秀,因此打仗時常戴面具,曾討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官至枢密使,諡武襄,追贈中書令、尚書令。於民間有著武曲星下凡之說,與文曲星「包拯」共同輔佐宋仁宗治國治民,是為宋朝的一代傳奇。.

新!!: 风采堂和狄青 · 查看更多 »

风采楼

风采楼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风采路,东临浈江,是韶关市的标记。.

新!!: 风采堂和风采楼 · 查看更多 »

范仲淹

范仲淹(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縣),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风采堂和范仲淹 · 查看更多 »

蔡襄

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諡號忠惠,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遊縣(今福建省仙遊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錄》、《荔枝譜》等書。.

新!!: 风采堂和蔡襄 · 查看更多 »

欧阳修

歐陽修,又作歐陽脩(),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積極參與范仲淹所領導的慶曆新政政治改革。文學方面,歐陽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所倡導之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及推動者,為古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散文風格平易自然,韻味深美,詩歌風格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其辭賦創立文賦的新體裁,使中國辭賦有柳暗花明的新發展,所著兩部史書《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譜格式為後世歷代沿用,經學上開創宋人直接解經、不依注疏的新風氣,易學上打破易傳的權威地位,在中國金石學、詩話及花譜撰作三方面,都是開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屬當世最高領袖之一,在文學、史學、經學,俱有劃時代的成就。.

新!!: 风采堂和欧阳修 · 查看更多 »

新會第一中學

新會第一中學(Xinhui No.1 Middle School),又稱新會市第一中學,簡稱新會一中,是中國廣東新會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

新!!: 风采堂和新會第一中學 · 查看更多 »

慶曆四諫

庆历四谏是宋朝仁宗在庆历三、四年間親自委任的諫官。一般簡稱為四谏,為免與其他“四谏”混淆,所以加上年號作識別。 他們分別是: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連同范仲淹、富弼和韩琦等人一同推動改革,為庆历新政而努力。 Category:北宋政府 Category:宋仁宗 Category:1040年代中国政治 Category:中国政治人物并称 Category:中国名数4.

新!!: 风采堂和慶曆四諫 · 查看更多 »

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上呈《答手詔條陳十事》,進行改革。一年又四個月後,慶曆新政宣告失敗,范仲淹罷參知政事,出知邠州。.

新!!: 风采堂和慶曆新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