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84 关系: 劉德 (陽城侯),劉章,博陆侯,华盖,卫媪,卫子夫,卫青,右扶風,司空,吏,大司马,大司農,大夫 (官名),大将军,大鴻臚,天子,太守,太常,太祝,太甲,太牢,夫人 (位号),孝昭皇后,宫女,宫刑,宜春侯,宗庙,宗正,安定郡,封禅,少府,山西省,岳父,左馮翊,巫蛊之祸,上官安,上官桀,丞相,临汾市,三才圖會,丙吉,乐器,平阳县 (山西),平阳侯,云台二十八将,廷尉,建元 (西汉),任胜,仆射,伊尹,... 扩展索引 (134 更多) »
- 临汾政治人物
- 前68年逝世
劉德 (陽城侯)
劉德,汉朝大臣,字路叔,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曾孙、红懿侯刘富之孙、宗正劉辟彊之子。阳城缪侯。刘德喜好黄老之学,有智谋,少时数言事,汉武帝召见于甘泉宫,被汉武帝称赞他为“吾家千里驹”。 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为宗正丞,参与审理刘泽的案件,后迁为大鸿胪、太中大夫、青州刺史。元凤三年(前78年)年,复为宗正。他曾经主办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盖长公主谋反一案。他深为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的器重,他的妻子死了,霍光曾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认为霍光权势太盛而无法长久,因此拒绝了霍光的美意。 盖长公主的孙子谭曾向他自我表白,他向其指出盖长公主起居无状予以驳斥。后被诬因怨望大将军霍光而不娶霍光的女儿,诽谤燕王刘旦等的一案的处理,于是被罢免职位,不久又被霍光起用为青州刺史,一年后复为宗正,并因参与拥立汉宣帝有功,赐爵关内侯,地节年间,封为阳城侯。为人宽厚,为京兆尹时,多平反冤狱,知足不辱。.
查看 霍光和劉德 (陽城侯)
劉章
劉章,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劉章
博陆侯
博陆侯,中国汉代列侯名,博陆二字取博大而平之意,封地在北海、河东两郡,为霍光及其子孙后代封爵。 博陆也是日本唐名官职『关白』一职的别称。.
查看 霍光和博陆侯
华盖
华盖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华盖
卫媪
卫媪,西汉人,本姓本名不详,卫子夫、卫青生母,霍去病外祖母。.
查看 霍光和卫媪
卫子夫
孝武思皇后(),衛氏,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漢代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青的同母異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 衛子夫居皇后位達38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自他之後,歷代皇后在丈夫的諡號後也開始有了形容自己的獨立諡號。.
查看 霍光和卫子夫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时期皇后卫子夫的异父弟,本名郑青,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冒姓卫。任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西汉擊潰匈奴名将。.
查看 霍光和卫青
右扶風
右扶風,西汉时分内史辖地设立,取义“扶助风化”。三國以後改稱作扶風郡、扶風國,既可以指官名也可以指其所轄政區。今陝西省寶雞市設有扶風縣。.
查看 霍光和右扶風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霍光和司空
吏
#重定向 胥吏.
查看 霍光和吏
大司马
大司馬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名。在《周禮》中,司馬為職掌軍事的官員。.
查看 霍光和大司马
大司農
大司農為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有治粟內史,掌理國家財政,至漢景帝時改名大農令,漢武帝時再改為大司農,為漢代九卿之一,其屬官有五個單位,各設一令一丞,其中太倉掌米穀庫儲,均輸掌物資供應,平準掌物使調節,都內管理國庫,籍田皇管皇帝躬耕事宜。此外後來漢武帝新設的鹽鐵專賣也歸大司農管理。曹魏司农王思宏作水碓,免归田里。 魏晉南北朝時,各朝亦多設大司農,以掌管財政事宜,地位重要,北魏時另設了太倉尚書分大司農之權,其後大司農只掌理管布帛和賦稅的單位。隋代以後此官改为司農寺卿。元代有設大司農司,但職掌已較為不同。 清代常雅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
查看 霍光和大司農
大夫 (官名)
大夫(注音一式,ㄉㄚˋ ㄈㄨ,漢語拼音dà fū),古代東亞職官名。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大夫之名,為君主之顧問,無固定員數,亦無固定職務,依詔命行事。.
查看 霍光和大夫 (官名)
大将军
大將軍是一種頭銜:.
查看 霍光和大将军
大鴻臚
大鴻臚是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稱典客,漢景帝中六年時改名大行令,至漢武帝太初元年時改名為大鴻臚,為掌理「蠻夷」事務,亦即外交事務的機構,下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王莽一度將之改為典樂,魏晉南北朝時此單位有時設置有時廢除,至北魏時尚有此官,隋代以後廢除,改为鴻臚寺卿,但所職掌職務已有所不同,作为鸿胪寺主官的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
查看 霍光和大鴻臚
天子
天子,中國共主及帝王之頭銜,意指上天之兒子,象徵統治天下之權力源自上天。 黃帝、堯、舜都被尊為天子。周朝以「天子」為君主正式名號。自秦始皇始,中國統治者都冠上皇帝頭銜,也稱天子,類似於單-于-、天皇、可汗等稱號。天子的命令又稱「聖旨」,即“德为圣人”的旨意。明清兩朝皇帝使用的「奉天承運皇帝」一辭,彰顯了帝王權力受命於天,西方稱君權神授。「天」在此意為「天神」或「上帝」、「天公」。.
查看 霍光和天子
太守
太守又稱郡守,中国、朝鮮半島古代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併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西汉景帝中二年,郡守更名为太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時太守屬於高官,往往奉詔入都,拜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歸,亦多出京,拜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漢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祿外,有一部份是以公家產業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屬吏少府掌管。 南北朝時新增許多州,而郡所轄的範圍縮小州郡差別不大。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職。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後,時雅稱知府、知州等官為太守。如〈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查看 霍光和太守
太常
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常,汉景帝时恢复旧称。新朝王莽改名秩宗。东汉再次恢复为太常。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由太常管理的诸陵县,被合称为太常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由于该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十属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为列侯,并多以名儒如桓荣、丁鸿等担任这一职务。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见太学)。 魏晋至明、清,历代太常职掌基本与汉同,改名为太常卿、太常寺卿(太常寺的主管长官)。唯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则先后分出,转属他司。太常遂成专掌祭祀、礼仪之官。.
查看 霍光和太常
太祝
太祝為中國古代官名。 太祝之名稱,最早為《周禮》中記載的西周官制,为六卿之一,负责管理天子宗庙事务。但現在一般認為《周禮》的官制僅是戰國時代人的政治理想描寫或戰國時代的官制反映,而並不一定西周時代真正存在的官制,且太祝之名稱並不見於其他目前已知的早期文獻如《尚書》、《詩經》、金文等,故其真實性仍存疑。 其後在秦及漢初沿用此官名,開始真正設立此官,但其地位不如周禮記載的重要,是太常底下的屬官,任務亦為掌管祭祀的官員,漢景帝時一度將太祝改為祠祀。但之後歷代各朝大多都設有此官,其執掌值務亦多類似。 category:礼乐官.
查看 霍光和太祝
太甲
太甲(),姓子,名至,商湯的長孫,又称祖甲,是商朝第五位君王,庙号为太宗。 据《史记》记载,太甲在位初年,任用伊尹为相,商朝比较强盛。可是太甲三年时,太甲开始按照自己性子办事,以残暴的手段对付百姓、奴隶,伊尹便把太甲流放到桐之宮。三年後,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地将政權交返给太甲。太甲復辟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 不過,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 更有一種說法認為商湯長子太丁逝時,湯尚健在,立次子外丙為太子,而湯逝後,太甲奪權,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可能是文獻記載中多稱太甲起初不賢的緣故,所以伊尹放太甲於桐,並作《伊訓》、《肆命》、《徂后》使其反省悔過。期間伊尹復立湯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繼為王,但二人年邁,總共在位六年便過世。太甲在桐宮修德,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伊尹見此便迎接太甲回都,還政於太甲。但這便無法解釋太丁可能曾經繼位的證據,學者江林昌根据周祭祀谱中太丁先于太甲,认为太丁曾经即位。.
查看 霍光和太甲
太牢
太牢 此为古代祭祀使用的犧牲:六牲的最高规格,一般来说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主要用于祭天。.
查看 霍光和太牢
夫人 (位号)
夫人,中国古代君主妾室的位号,后又成为外命妇的封号,明清時為封贈二品以上官員之妻的封號。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朝鲜、琉球、越南亦有使用。.
查看 霍光和夫人 (位号)
孝昭皇后
孝昭皇后(),上官氏,名不详,汉昭帝皇后。上官安與霍氏(追封「敬夫人」)之女,外祖父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霍光。.
查看 霍光和孝昭皇后
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侍女,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在不同的国家、朝代,宫女主要的职能是为君主及其家庭的做杂役,以及为皇家提供音乐、舞蹈等娱乐。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宫女被视为君主的准妾室。宫女被君主临幸后,一般会进行册封,获得妃嫔的位号。中国历史上,亦有宫女被皇帝临幸后,雖被視為皇帝的妾室,但未受册封為妃嬪的例子,如明朝的戴银娘、胡氏等人。有些更沒有妾室地位,只維持宮中僕役身份。 宫女的来源可能是强制,例如奴隶、战俘、罪犯或其眷属,或君主从民间选女。也有一些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明代宣宗起秀女多選幼女,養之教之,以禮教陰禮御婢。.
查看 霍光和宫女
宫刑
宫刑,又称腐刑、阴刑、胥靡之刑、椓刑或宫,中国古代的一种極其残酷的刑罚,受刑者会丧失性能力和生殖能力。.
查看 霍光和宫刑
宜春侯
宜春侯,中国汉代列侯名。封地在宜春县,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 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刘成因酎金失侯事件而免爵,宜春侯国除。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汉武帝又封卫青之子卫伉为宜春侯,为卫霍五侯之一,有封地1300户。元狩六年,卫伉因犯罪而失去爵位,宜春侯国除。 元凤四年(前77年)三月,丞相田千秋去世,王䜣代为丞相,封富春侯。元凤五年(前76年)十二月,王䜣去世,谥号敬。其子王谭袭爵为宜春侯。 汉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也称汉废帝)即汉朝皇帝位,荒淫昏乱。王谭“参与废昌邑王、立汉宣帝刘询”,有功,加封三百户。谭薨,子王咸嗣爵。 王咸,是新朝皇帝王莽的岳父(王咸之女就是王莽的原配夫人孝睦皇后)。 Category:汉朝列侯爵号.
查看 霍光和宜春侯
宗庙
宗庙是漢字文化圈国家君主、貴族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庙。“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宗庙在中国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明清时期宗庙被称为太庙。位于河南安阳境内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迄今发掘出来的最早的宗庙遗迹。上古至中古時期只有皇室和貴族才可以有宗廟,數目也有嚴格規定,不能僭越,《禮記·王制》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當時平民沒有設置宗廟的權利,《荀子·禮論》載:“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 在古代,宗廟被視為國家的象徵,常與「社稷」並稱,毀壞宗廟往往會受到重罰。如《唐律疏議》把毀壞宗廟視為「謀大逆」之罪。.
查看 霍光和宗庙
宗正
宗正為中國古代官名,秦朝時起設立,為皇室親屬之近官,為管理皇族事務的官員。 汉朝,宗正是九卿之一,一般由刘氏同族出任,西汉时期的宗正多由楚元王刘交后代出任,刘郢客、刘礼、刘辟彊、刘德、刘向、刘庆忌皆担任过“宗正”一职,這是由於宣帝時霍光拉拢宗室,拜刘辟彊为光禄大夫,“徙为宗正”,其子刘德则“待诏丞相府”,又为“宗正丞,杂治刘泽诏狱”,刘向更因此捲入外戚许嘉、史高和宦官弘恭、石显的政治斗争中,班固称其“奕世宗正”。漢平帝元始四年宗正更名為宗伯。王莽時期,宗正合併為秩宗,東漢時復稱宗正。宗正下設都司令空丞,內官長丞等職。 宗正一職於南朝曾廢除,後期恢復,改名为宗正卿、宗正寺卿(宗正寺的主管长官)。明清時期,改稱宗人府,到清朝時仍不廢。宗正星官共由二星組成,在現在通用的88星座中屬於蛇夫座。.
查看 霍光和宗正
安定郡
安定郡,中國古郡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境。.
查看 霍光和安定郡
封禅
封禅是一种皇帝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据记载管仲的论封禅: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帝王有72代,而管仲本人记得有十二个。从无怀氏到周成王,都受命后举行封禅典礼。帝王受命要有十五种不召而来的祥瑞体现,这样才能举行这种典礼。《管子》一书出自战国齐稷下学派手笔,因此或许代表了这批阴阳家们对封禅的看法。 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三年(前219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一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年(56年)。 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舉行過封禪。历代帝王中唯有女皇武则天别出心裁,登基之前随夫君唐高宗以皇后身分封禅泰山,称帝后封禅嵩山。.
查看 霍光和封禅
少府
少府,中國古代中央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朝以后多称少府监,元朝始废。在漢代,少府也是地方官吏職位,亦作「小府」。.
查看 霍光和少府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霍光和山西省
岳父
岳父又稱岳丈、外父、老丈人,是妻子的父亲,因張說擔任封禪史的典故,因而有泰山的別稱,又泰山為東岳,故稱岳父、岳翁。相對於岳父,女兒的丈夫則是女婿。.
查看 霍光和岳父
左馮翊
左馮翊(),为两漢三國时期三輔之一,取义“凭辅京师”,负责管理当时京畿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太守之职。始于漢武帝改左内史更名左馮翊所置,治所在长安。東漢时治所移至高陵,三國时改为馮翊郡,官名改称馮翊太守。左馮翊既可以指此官名,也可以指所轄地区。.
查看 霍光和左馮翊
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也稱作巫蛊之獄,是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位晚年(66岁)时發生的一場政治动乱,對之後的政治影響深遠。 事情起因是汉武帝长子兼皇位繼承人——太子刘据因被江充、苏文等人誣陷以巫蛊詛咒父親,在无法自辩的情况下被迫發兵起事诛杀江充,导致汉武帝以为儿子企图谋反而派丞相刘屈牦带兵镇压。两方对战导致长安城中死伤过万,最後太子兵败逃亡,在被追剿无路可逃之后自縊而死。巫蛊之祸从发端到结尾实际前后罹难有十多萬人,大量政治军事人才的流失成为西汉政权的衰落重要的历史原因。“如此以屠戮骨肉姻亲为主要对象的狱案,其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查看 霍光和巫蛊之祸
上官安
上官安(),西汉官员。上官桀之子、上官皇后父亲。.
查看 霍光和上官安
上官桀
上官桀(),西漢陇西郡上邽县(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境)人,汉武帝、漢昭帝時官员。有子上官安,孫女上官氏為漢昭帝的皇后。.
查看 霍光和上官桀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查看 霍光和丞相
临汾市
临汾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位于黄河东岸、汾河下游,因临于汾河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查看 霍光和临汾市
三才圖會
《三才圖會》是由明朝人王圻及其兒子王思義撰寫的類書,相当於現時的百科全書,於1607年完成編輯,並在1609年出版。該書記載了明代人的世界觀。.
查看 霍光和三才圖會
丙吉
邴吉(),字少卿,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西漢政治人物,西漢魯國獄吏出身,通曉詩、禮,官至丞相。他也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查看 霍光和丙吉
乐器
樂器,泛指可以發聲演奏的工具。根據構造或發聲原理,樂器可以細分作多个分類:氣鳴樂器、弦鳴樂器、膜鳴樂器和體鳴樂器。.
查看 霍光和乐器
平阳县 (山西)
平阳县,中国古代县,治所在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境。 春秋时代始置,曾为晋国地,战国时属赵国。汉朝属河东郡,有侯国。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开皇三年(583年)又改平河县为临汾县。 Category:春秋战国县份 Category:晋国行政区划 Category:赵国行政区划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临汾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霍光和平阳县 (山西)
平阳侯
平阳侯,西汉侯爵之一,始封者为西汉开国功臣曹参,汉武帝时,第六代平阳侯曹宗因牵连巫蛊之祸被废杀,国除。平阳县西汉时属于河东郡,位置在今山西临汾。 西汉末年,汉哀帝绍封曹参的九世孙曹本始为平阳侯,二千户,至王莽新朝时期逝。曹本始之子曹宏归顺建立东汉的汉光武帝,仍封平阳侯,至班固编修《汉书》时已有八侯。汉朝列侯共有八百多个,至汉光武帝时期仍存在的只有平阳侯和张安世所封富平侯。汉章帝建初二年,封曹参后裔曹湛为容城侯,建初八年,将平阳长公主刘奴之子冯奋封为平阳侯。永元三年之前,容城侯再度断绝,汉和帝下诏大鸿胪寻访曹湛近亲以绍封。此后容城侯一直延续到曹魏时期仍然存在。.
查看 霍光和平阳侯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稱“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約公元22年-公元37年),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
查看 霍光和云台二十八将
廷尉
廷尉(又稱大理、作士),係中國古官名。於秦朝初置。係掌刑獄。,學典.
查看 霍光和廷尉
建元 (西汉)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
查看 霍光和建元 (西汉)
任胜
任胜,西汉人,霍光的次女婿。 霍光执政时,任诸吏中郎将羽林监,掌握皇帝禁卫。霍光死後,前67年八月,汉宣帝夺其兵权,转任他为安定郡太守。羽林和两宫卫将、屯兵,全部调换为宣帝所亲信外戚许氏、史氏两家子弟代替担任。霍氏家族谋反,任胜参予霍禹等谋反案,被处死。.
查看 霍光和任胜
仆射
,古職官名,秦代开始设立。《漢官儀註》曰,僕,主也。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射督課之,故名。到宋徽宗之后被逐渐废除。 商周王族貴族重視射禮,《周礼·夏官·射人》:“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詔相其事。掌其治达;以射法治射仪。” 朱子曰:禮僕人師扶左,射人師扶右。 秦朝时代設置,為主射左右之臣,古人重視武官,凡主事者,皆命以善於射箭者輔之,故稱「僕射」。秦代時各官署大多设置「僕射」,为官署次官。 汉朝之后,以僕射为名的,仅见尚書僕射,位在尚书令之下。宋徽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小宰,此後僕射之名不復存在。 隋唐、五代、宋、金、辽,尚書僕射均为宰相官阶。.
查看 霍光和仆射
伊尹
伊尹,名摯,(),為中国建立商朝重要名臣、政治家,也被称做中华厨祖。.
查看 霍光和伊尹
張安世
張安世(),字子孺,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南),西漢漢武帝到漢宣帝時代的三朝重臣。 他是著名酷吏張湯之子,受父荫在少年时代即做郎官,到尚书令手下做事。武帝杀掉张汤后,仍继续重用张安世,任尚書令、升任光禄大夫,太子刘据案发后受兄长张贺牵连;漢昭帝時,霍光灭掉其他的托孤大臣上官桀、桑弘羊与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之后,任命张安世為右将军光禄勋,以輔佐有功,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封富平侯。张安世坚决反对兄长张贺把女儿嫁给前太子刘据的长孙刘病已。 昭帝暴亡后,霍光请求太后任命张安世为车骑将军。张安世配合霍光立、废昌邑王刘贺,改立刘病已为帝(汉宣帝)。宣帝为安抚张安世,把他的三个儿子千秋、延寿、彭祖入宫任职。霍光于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去世,张安世在御前力辞大将军职衔,但仍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不久又改任大司马卫将军,領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以為官廉潔著稱。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族灭霍家,但赦免了嫁入霍家的张安世孙女张敬。张安世在宣帝一朝处事极为谨慎,最后平安告老。 其曾孙张临,尚敬武公主,生子张放。 2007年,其墓地在西安南郊鳳棲原被發現,其墓葬級別非常高,與周圍張氏家族後代的墓地形成一個佔地廣大的家族墓地群。出土的“张”字铜印和“卫将长史”封泥,断定大墓主人就是张安世。因为根据史书记载,西汉姓张的卫将军唯有张安世一人。.
查看 霍光和張安世
彘
彘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彘
征和
征和(元年:前92年 - 末年:前89年),又作“延和”,是汉武帝的第十个年号。汉朝使用征和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应劭注《汉书·武帝纪》说征和是“言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后世学者多认为“征和”应为“𢌛和”,𢌛为“征”的异体字,认为是形近而误。陈直在《汉书新证》中还提到“西安汉城遗址中,曾出土‘𢌛和元年’瓦片”,还有许多考古证据和文献记载表明是𢌛和。而𢌛又和“延”字非常相似,因此李崇智在《中国历代年号考》中认为汉代文物中学者释为延和的年号,疑为𢌛和。《中国历代年号考》中说东汉中晚期的记载已经多为征和,而应劭按征和解释,当有所本。 居延漢簡有--五年正月庚申朔庚、(後元)元年九月丙戌朔丙戌。.
查看 霍光和征和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查看 霍光和侍中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為中國歷史的官職,三公之一,御史的首領,负责监察百官,大约相当于副丞相。 類似於近代:監察院、督察處、政風廉潔處、廉政公署。防範朝廷主官於侵害人民權益、貪官污吏、貪贓枉法。.
查看 霍光和御史大夫
後將軍
后将军,将军名号。战国时始置,统辖一方面军旅。 春秋晋国以卿为将军,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将军始为武官名,掌征伐。汉朝有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金印紫绶,列上卿。位次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朝不常置此四将军,或置前后将军,或置左右将军,掌管京师兵卫和四夷屯警。有战事典兵、奉命出征。设长史、司马等僚属。平时无具体职务,一般兼任他官,常加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成为中朝官,宿卫皇帝左右,参与朝议。东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比公,前后左右四将军位上卿。魏晋南北朝地位略高于杂号将军,官三品,北周为正七命。 著名的后将军有西汉时期的李广、曹襄、赵充国,三国时期蜀汉的黄忠、刘琰、吴班、刘邕、宗预、姜维、张表,曹魏的朱灵、文聘、曹洪、费曜、牛金、钟毓,和孙吴的贺齐等。.
查看 霍光和後將軍
後元 (漢武帝)
后元(元年:前88年 - 末年:前87年)是汉武帝的第十一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后元这个年号一共两年。 关于后元年号,在《汉书》中,有写“后元元年”、“后元二年”,也有写“后元年”、“后二年”。对此学者解释不同。有说年号只有一个“后”字;有说年号为“征和后元”;也有说“后元”就是年号,史书省略,写作了“后元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武帝当时只称做元年,而年号还没有起好,二年汉武帝驾崩,后人用“后元二年”(意思是元年之后的第二年)来区别,在传抄过程中“后元年”多写了一个“元”字,而导致误传。 辛德勇認為,漢武帝創製年號時,尚未形成改元即確定年號名稱的慣例,往往改元數年後才確定年號名稱,前88年改元後,武帝直到去世都沒有確定年號名稱,“後”、“後元”均是史家為區別年號所加,非年號本名。 目前一般都用“后元”年号来表示这个时期。.
查看 霍光和後元 (漢武帝)
地节
地节(前69年-前66年)是汉宣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地节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查看 霍光和地节
匈奴
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統治領域約略在現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亞與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等汉化政权。 匈奴是部落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尊卑分明的内外官制,分王庭、左方和右方三个辖区,分别由单于、左右贤王负责监理,各自在自己的分地游牧而居,各有自己的军官、文官,对领土也有强烈欲望。其王族為攣鞮氏,其領袖稱单于,其下轄各王,統領各部落,单于和诸王的皇后和妻子称阏氏(匈奴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匈奴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在學界中有許多关于匈奴部落国家体制的假設,但是因為關於他們的資料留到後世的並不多,而且保留到今天的資料,主要都是透過另一視角的中國文獻,因此在學界中仍然存在爭議。 匈奴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東胡強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質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查看 霍光和匈奴
刘嫖
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封馆陶公主,又因为下嫁堂邑侯陈午,而称堂邑长公主。她為汉武帝姑姑,尊稱為竇太主,她的女儿陈氏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
查看 霍光和刘嫖
刘贺
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前74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在位)。漢武帝孫,原為昌邑王,在漢昭帝駕崩後繼位,在位27日,被權臣霍光以行事乖戾為由廢黜,後改封為海昏侯。.
查看 霍光和刘贺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查看 霍光和刘邦
刘据
劉據(),西汉原皇太子,汉武帝嫡长子,在巫蛊之祸中被奸臣迫害,被诬告之谋反后舉兵反抗,兵敗逃亡,後來自殺。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後,悔恨不已。劉據之孫劉詢後來登上帝位,是為漢宣帝。.
查看 霍光和刘据
列侯
列侯,原称彻侯,是从战国到南朝陈的一种中國爵位。.
查看 霍光和列侯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元聖”。.
查看 霍光和周公旦
周襄王
周襄王(),姬姓,名鄭,東周第六代君主,諡號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兒子,《史記·周本紀》稱襄王在位32年,《左傳》稱襄王在魯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 惠王死後,襄王懼怕異母弟王子帶爭奪王位繼承權,秘不發喪,並派人向齊國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佈父王死訊。 前636年,王子帶欲圖篡位,以狄人攻周,大敗周師,周襄王逃到鄭國;此前,周襄王欲伐鄭,故娶狄人隗氏為--,以換取狄兵一同伐鄭。事成後卻廢黜--,令隗--怨恨,進而引致隗--同異母弟王子帶聯合,成為內應令狄人得以大破襄王。當時晉文公勢力強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殺王子帶,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陽復位。前632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會見他。 周襄王在位期间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在位期间执政为宰孔、周公忌父、王子虎、周公閱、王叔桓公。.
查看 霍光和周襄王
周成王
周成王,姬姓,名誦,西周第二代天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和蔡叔不滿,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旦出兵平定三监之乱。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雒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西周王朝的统治。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22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為前1042至前1006年。.
查看 霍光和周成王
呂思勉
呂思勉(),字誠之,筆名駑牛。中国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常州市)人。出生於書香世家,15歲入縣學。曾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国学大师。身为錢穆弟子的严耕望认为吕思勉、錢穆、陳垣、陳寅恪为「现代四大史学家」。 华东师范大学为纪念史学家吕思勉而创立了“思勉原创奖”和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查看 霍光和呂思勉
傍晚
黃昏,又名傍晚,指日落左右的時間,即日光至晚上的過渡時刻。 月見草屬的植物會在這個時刻開花。 金星在這個時候於西方出現,被古中國人稱為“長庚”,於早晨時則於東方出現,被古中國人稱為“啟明”,名字不同,但其實同樣是指金星。 黃昏是大部份人們下班的時間,因此城市的交通通常十分擠塞。.
查看 霍光和傍晚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查看 霍光和储君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霍光和唐朝
凌烟阁
凌烟阁是位於唐长安城太极宫西南三清殿旁的小樓。.
查看 霍光和凌烟阁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查看 霍光和商朝
兴平市
兴平市是中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咸阳市代管。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距离西安市区40公里,距离咸阳市区20公里。1993年1月撤县设县级市。 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56万,南与西安市户县、周至县隔渭河相望,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辖庄头、汤坊、桑镇、南位、南市、阜寨、丰仪、赵村8个镇 东城、西城、店张、马嵬、西吴 5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上曾名“废丘”、“犬丘”、“始平县”、“槐里县”、“金城县”,唐安史之乱时因平乱有功的兴平军驻扎此地,遂改名“兴平县”,并沿用至今。西周懿王曾迁都至此。秦末项羽三分关中,立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即今兴平。.
查看 霍光和兴平市
元始 (西汉)
元始(元年:1年 - 末年:5年)是西汉时期汉平帝劉衎的年号,共计5年。汉平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只改元一次的皇帝。 在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发现这个年号被用至元始二十六年(26年)。.
查看 霍光和元始 (西汉)
元平
元平(前74年)是汉昭帝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平这个年号一共一年。 同年七月汉宣帝即位沿用元平年号,次年改元。而此前昌邑王刘贺在位仅27天,还未订立年号,就被废。.
查看 霍光和元平
元光 (西汉)
元光(元年:前134年-末年:前129年)是汉武帝的第二个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年号。汉武帝使用元光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查看 霍光和元光 (西汉)
元狩
元狩(元年:前122年 - 末年:前117年)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汉朝使用元狩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元狩元年十月,汉武帝在一次狩猎时获得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兽。因此改年号为“元狩”。.
查看 霍光和元狩
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古代職官名。為君主近臣,依君主詔命行事。.
查看 霍光和光祿大夫
光祿勳
光祿勳,中国古代官名。 战国时代开始设置,称郎中令。秦朝相沿,为九卿之一,掌管宿卫侍从之官,汉武帝时改为光祿勳,东汉末年一度称郎中令,魏晋再改为光祿勳。據錢穆考證,光祿勳三字本為光麓閽之音借,乃指皇家門房。开始的时候,大夫、仆射、郎中、侍郎、常侍都是郎中令的属官,而汉朝行察举制,诸郡国秀才孝廉俱得先补光禄所辖五官署、左署、右署之中郎、侍郎、郎中,俗谓“三署郎”,经过培养考核后方得任官,此制使得光禄俨然有了后世吏部的职权。九卿职权渐为尚书省六曹侵吞以后,至南北朝光禄已不常设。晋朝时管理皇室膳食的太官署始隶光禄,北齐据此设立光禄寺,光祿勳改称光禄寺卿(南梁称光禄卿),职权仅剩管理皇室的膳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查看 霍光和光祿勳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查看 霍光和皇后
皇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天皇为其母亲所上的尊号,太后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秦宣太后羋八子(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查看 霍光和皇太后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查看 霍光和皇帝
王莽
王莽( -->),字巨君,魏郡元城貴鄉(今河北邯郸大名縣東)人。西漢末年政治人物及權臣,之後篡奪皇位並自立新朝。.
查看 霍光和王莽
磬
#重定向 编磬.
查看 霍光和磬
礼
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礼
社稷
稷是中國古代君主的祭壇。“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类農作物粟(即小米),亦指農作物之神后稷。中國古代國君都祭社稷,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後來就用“社稷”代指“國家”。 炎帝号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其后裔较著名的有烈山氏,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其子柱能植百谷百蔬,故祀以为稷。稷被尊奉为谷物之神。炎帝后裔还有共工氏,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其子曰后土,后来被尊奉为土地之神——社。对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土地和粮食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兴衰存亡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中国社稷即国家的代名词。 在周代,社和稷被一起崇拜,合稱「社稷」。周天子會在冬至和夏至每年兩次祭祀社稷。社稷在露天的祭壇崇拜,祖先則進入祖廟崇拜。社稷之壇在王宮之西,祖廟在王宮之東,二者構成國家的一對象徵。 《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國家的國君,稱為社稷主;中國的天子,稱為天下主。社稷主的名號是侯;天下主的名號是王。誰夠資格稱為天下主?誰夠資格稱為社稷主?乃是有條件的,《老子》第七十八章說:“是以聖人--: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主。正言若反。”不論是天下主或是社稷主,都必須承擔危難災禍屈辱,而不是坐享安榮舒適。 现今北京中山公园内,仍有社稷坛及国土象徵的五色土。.
查看 霍光和社稷
禁軍
禁軍,直轄屬於帝王或元首(如監國、太后等),擔任護衛元首或皇宮、首都警備任務的軍隊。.
查看 霍光和禁軍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是中國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戰國竹簡“汲冢书”的一部分,原無書名,因其編年體體例而命名為《紀年》,亦稱《汲冢紀年》。《竹書紀年》是一部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被盜墓者不準(不作为姓氏音Fōu或Biāo、「ㄈㄡˉ」或「ㄅㄧㄠˉ」)所發現的古代史書,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編年體。它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裡,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五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竹书纪年於宋朝散佚。20世纪前后,经朱右曾与王国维等人考察先宋文献,重新輯錄了古本的主要内容。.
查看 霍光和竹書紀年
符节
节、节钺等,是中国歷史上中央政权向官員授权,允许其代行天子军政职权(或是代天巡狩)的凭证与象征,其形态样式以及代表的权力各代有变化。.
查看 霍光和符节
節
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節
素食主義
素食主義(vegetarianism)是一種有關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被稱為素食主義者(vegetarian),宗教中立的說法為蔬食。 這些人不食用飛禽、走獸、魚蝦等動物的身體,只以穀糧、蔬菜和水果等植物及其製品來維持生命。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中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等动物产品,純素主義者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内的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品。目前擁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的地方是印度。.
查看 霍光和素食主義
羽林
羽林,又称羽林军、羽林骑,是中国古代君王禁卫军的一种,始建于西汉,一直延续到明朝,主要负责贴身护卫君王等。.
查看 霍光和羽林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查看 霍光和給事中
田千秋
千秋(),西汉大臣,渭城长陵人(守汉高祖陵墓的田齐故族)。.
查看 霍光和田千秋
田廣明
廣明,字子公,鄭人,田云中的弟弟。.
查看 霍光和田廣明
田延年
延年(),字子賓,齊國之後,先世徙居陽陵(今陝西高平西南)。 延年被霍光重用,擔任長史。又出為河東太守,選擢尹翁歸等為手下,誅鋤豪強。霍光等大臣罢黜九任帝刘贺时,田延年挺身而出,以功入為大司農。因修建昭帝劉弗陵墓壙,租賃民間車輛,貪污三千萬錢被揭發。田廣明等大臣為他說情,認為“春秋之義,以功覆過。”宣帝沒有同意。延年羞愧說道:「我何面目入牢獄!」遂手持利刄,徘徊等待。幾天後,皇帝遣人通知田延年前往廷尉報到。田延年听到詔書來到,鼓声大作,自刎而死。时在本始二年。《漢書·酷吏傳》有傳。.
查看 霍光和田延年
甲骨文
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西周文字,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說楷書即由商代文字漸漸演變而來。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書體。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各國學者對中國上古史和古文字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并開創了一門嶄新學科——甲骨學。 2006年時,有考古學者、古文學者指出,陶文可與甲骨文同爭中國及東亞最早文字。.
查看 霍光和甲骨文
甘露 (西汉)
露(前53年-前50年)是汉宣帝的第6个年号。汉朝使用甘露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查看 霍光和甘露 (西汉)
韓增
韓增(),西汉大臣,韩王信玄孙、韩颓当曾孙、韩嫣侄子、龙额侯韩说之子。 巫蛊之乱爆发前,父亲韩说“掘蛊太子宫”,故为太子刘据所杀。兄长韩兴继嗣,因坐巫蛊之乱定罪被诛。汉武帝说:“游击将军(韩说)死事,无论坐者。”复封韩增为龙额侯。韩增少年时为郎,诸曹、侍中、光禄大夫。至汉昭帝逝世、刘贺继位时,韩增已官至前将军。不久,大将军霍光与韩增等人废刘贺,拥立汉宣帝,故韩增益封千户。本始二年(前72年),五将征匈奴,韩增率领三万骑出云中,斩首百余级,至期而还。神爵元年(前61年),取代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韩增出身贵族,幼为忠臣,历事三主,为人宽和自守。 五凤二年(前56年)四月己丑,韩增逝世,谥号安侯。子韩宝嗣,无子,国除。北魏将领韩麒麟为其后人。.
查看 霍光和韓增
韋賢
韋賢,字长孺,西汉大臣。.
查看 霍光和韋賢
莽何羅
莽何罗(),本名马何罗。 因明德皇后馬氏厭惡其先人謀反,所以改其姓爲“莽”。官至侍中仆射。 其先爲趙國將領趙奢,號馬服君,子孫以馬爲姓。 另一說為歸順漢朝的匈奴人,匈奴語“莽何”的汉语音译為“马”。然而《史記》亦载其名为"馬何羅",且其弟名爲“莽通”,非“莽何通”。此說於史無據,恐爲望“名”生義的想當然。 與江充友善,江充被滅族後。莽何罗打算與弟莽通、莽安成刺杀汉武帝,但莽何罗被金日磾抱住。日磾抓住莽何羅的脖子摔倒在地下。.
查看 霍光和莽何羅
避讳
避讳是中国歷史上,必須回避君主、尊長的「名諱」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字號的避讳则较少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長的名諱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換,或是刻意將該字缺筆;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諱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則,可能觸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稱,“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漢字文化圈内中国的臨近國家,例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
查看 霍光和避讳
萧何
萧何(),沛县(今中国江苏省沛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查看 霍光和萧何
萧望之
萧望之(),字长倩,西汉大臣、汉元帝帝師、儒家學者,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东海兰陵(今山东兰陵县西南)人,被后世谱牒家附会为蕭何六世孫。世稱「蕭太傅」。.
查看 霍光和萧望之
鐘
鐘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鐘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查看 霍光和表字
西嶋定生
西嶋定生(),是日本的中国史學者。西島提出了包括兩岸四地,日本,琉球羣島,朝鮮半島和越南在内的漢字文化圈概念。如今汉字在朝鮮半島和越南已不太通行,但歷史上,曾是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官方文字。.
查看 霍光和西嶋定生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查看 霍光和西汉
許廣漢
許廣漢(),西漢宦官,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平恩侯,漢宣帝皇后許平君之父。.
查看 霍光和許廣漢
詩
詩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詩
詹事
詹事,中國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
查看 霍光和詹事
骠骑将军
骑将军,中国古代武官职。 汉武帝元狩二年起开始设置骠骑将军。元狩四年,令官阶、俸禄与大将军等同。东汉以后,各代都有延设,有时加 “骠骑大将军” 。隋朝和唐朝初年,改為府兵制下基層軍府主官,秩正四品。唐顯慶元年改為武散官名「驃騎大將軍」,宋初延之,政和年間廢,明武散階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
查看 霍光和骠骑将军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做。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說身殉,一說剃髮出家,終身隱居。道教扶鸞的信眾以駱賓王被斬時兵解,忠肝義膽與文采昂揚,尊之為神,號稱「南天駱恩師」,佛教徒則盛傳駱賓王遁入禪門,稱之為「普濟妙章禪師」,年年端午盛大奉祀。.
查看 霍光和骆宾王
魏相 (汉朝)
魏相()西汉时期政治家。济阴郡定陶县人,徙平陵。历任茂陵县县令,河南郡太守等职,宣帝时征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公元前67年,代韦贤为丞相(继任丙吉),封高平侯。当时丙吉为御史大夫,《汉书》评价“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谥“宪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精通易经。.
查看 霍光和魏相 (汉朝)
许平君
许平君(),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平恩戴侯許廣漢之女,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位皇后。.
查看 霍光和许平君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霍光和谥号
豚
#重定向 家豬.
查看 霍光和豚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查看 霍光和資治通鑒
趙卬
赵卬,西汉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赵充国之子。 汉宣帝时,赵卬为右曹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年),西羌犹非等人反汉,汉宣帝命他父亲赵充国率兵击西羌,赵卬奉命率期门、羽林孤儿与胡越骑兵为后卫支援。到达令居後,攻打羌人,斩杀迫降两千余人。破羌将军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赵卬饮宴谈话,赵卬说:“车骑将军张安世开始让皇帝很不高兴,陛下想要杀了他,我父帅以为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奉孝武帝数十年,被称为忠谨,应该保全他。张安世于是得以免祸。”赵充国回朝谈论军事,辛武贤罢归原职,深恨赵充国,上书告发泄露宫中秘事。于是赵卬被问罪下狱,他在狱中自杀。.
查看 霍光和趙卬
趙婕妤
赵婕妤()名不详,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寵妃,汉昭帝生母。.
查看 霍光和趙婕妤
趙廣漢
赵广汉(),西汉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西南)人,字子都。 赵广汉年少时为郡吏和州从事,汉宣帝即位后,以赵广汉为颍川郡太守,他诛杀原氏褚氏豪强。任京兆尹时不畏权贵执法,赵广汉怀疑丞相魏相的夫人杀害女仆,萧望之弹劾赵广汉,赵广汉最终被腰斩。.
查看 霍光和趙廣漢
鸡
雞(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原鸡属原鸡中被人類驯化而成的亚种,是家畜及家禽中數量最多,分佈也最廣的,2003年的總數超過二百四十億隻,世界上雞的數量比所有其他的鳥都多。家雞最初的馴化作為家禽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肉、蛋等食品,為人們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質。.
查看 霍光和鸡
鹽鐵會議
#重定向 盐铁论.
查看 霍光和鹽鐵會議
麒麟
麒麟,亦作騏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獸,是建马的后代,其祖先为应龙。常與龍馬混淆。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麒麟的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汉许慎《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 據香港歷史文化學者葉德平先生說,中國民間信仰中之中,有所謂「四靈」之說。《禮記・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牠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視,在節日慶典之中,常常看到牠的身影。 麒麟與龍、鳳一樣,都是人們虛擬出來的瑞獸,被賦予美麗的想像。傳說的麒麟是十分溫馴和善的,不會傷害生靈,甚至連草木也不會折斷,堪稱「仁獸」(《說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讀為務的客家人所崇拜。.
查看 霍光和麒麟
麒麟阁十一功臣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十一位西漢漢宣帝時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画图麒麟阁”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并为了表示尊重,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等,共十一人。.
查看 霍光和麒麟阁十一功臣
車騎將軍
車騎將軍是中國古代的高級將軍官名。漢制,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而在衛將軍及前、左、右、後將軍之上,位次上卿。漢時,車騎將軍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戰事時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後便罷官。東漢末年開始成為常設的將軍官名,唐朝之後廢除。.
查看 霍光和車騎將軍
黄肠题凑
肠题凑是中国春秋时期至汉朝时的墓葬型制,和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为帝王规格陵墓的组成部分,使用者主要是皇帝及其妻妾、宠臣及诸侯国国王与王后,但经朝廷特赐,一些勋臣贵戚也可使用。比如,《汉书》“霍光传”记载,汉宣帝曾赐霍光黄肠题凑入葬。 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题”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指向内聚合。黄肠题凑就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外垒叠起来,全部题头向内。代表作是西漢廣陵王劉胥墓葬,雖無類似馬王堆漢墓之葬品(已被盜多次),葬制本身十分考究。 到了东汉,黄肠石逐渐取代黄肠木,黄肠题凑逐渐绝迹。.
查看 霍光和黄肠题凑
霍去病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的姨甥,衛青的外甥,西汉漢武帝時代對抗匈奴的名將。.
查看 霍光和霍去病
霍嬗
霍嬗(),字子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儿子,生年不详,生母未见史书。前117年霍去病死后,霍嬗袭冠军侯爵位,为侍中,颇受汉武帝疼爱,有意等他长大以后用为将军,继续霍去病的功业。但是,六年以后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后不久暴卒(有一說稱被武帝秘密處死),谥号为哀。霍嬗死时最多只有十余岁,没有后代,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 霍嬗死后,汉武帝很想念他,特地做《思奉车子侯歌》:“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查看 霍光和霍嬗
霍山 (汉朝)
霍山(),中国汉朝政治人物。霍去病的孙子,霍光的侄孙子,开始为奉车都尉、侍中。 前68年,霍光去世,霍山为乐平侯。五月,汉宣帝亲政,复使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 霍山與弟霍云、霍光的兒子霍禹三人被汉宣帝設計,解除了兵權,天天在家中发牢骚,霍光之妻显,告诉了他们,她毒杀皇后许平君的事情。又加上汉宣帝立平君之子奭為太子。霍禹、霍云、霍山等人打算發動兵變,计划杀害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罷黜汉宣帝。 前66年七月,事情败露,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
查看 霍光和霍山 (汉朝)
霍云
霍云(),中国汉朝政治人物。霍去病的孙子,霍光的侄孙子,开始为中郎将。前68年,霍光去世,霍云为冠阳侯。 霍云、其兄霍山,霍光的兒子霍禹三人被汉宣帝設計,解除兵權,牢骚滿腹。霍光之妻显,告诉他们,她毒杀皇后许平君的事情。又加上汉宣帝立平君之子奭為太子。霍禹、霍云、霍山等人打算發動兵變,计划杀害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罷黜汉宣帝。 前66年七月,事情败露,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
查看 霍光和霍云
霍禹
霍禹(),中国西汉大司马。权臣霍光之子、皇后霍成君的兄弟。 开始为中郎将。前68年,父亲霍光去世,霍禹为右将军、袭封博陆侯。他和堂侄霍云、霍山等人,扩建門第,飲酒玩樂。前67年,霍禹被汉宣帝任命为大司马,却被設計,解除兵权。 霍禹、霍云、霍山解除兵權之後,天天发牢骚。霍光之妻显,告诉了他们,她毒杀汉宣帝前任皇后许平君的事情。又加上汉宣帝立平君之子奭為太子。霍禹、霍云、霍山等人打算發動兵變,计划杀害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罷黜汉宣帝。前66年七月,事情败露,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皇后霍成君被废。.
查看 霍光和霍禹
霍成君
霍成君(),中國西汉名臣霍光小女儿,霍顯所生,汉宣帝刘询第二位皇后,孝昭皇后姨母。被废,后自杀。.
查看 霍光和霍成君
范明友
范明友(),隴西郡(大致在今天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人。西漢大將,為當時執政的大將軍霍光女婿。.
查看 霍光和范明友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查看 霍光和蜀郡
赵平
赵平(),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分入第四十五组。并担任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委。.
查看 霍光和赵平
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孫,汉朝名臣、名将。陇西郡上邽人(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查看 霍光和赵充国
關白
白為日本的古代職官。關白本為「陳述、稟告」之意,關白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典故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也就是說任何大事皆先陳述或稟報給霍光知道,然後上奏於皇帝。因霍光受封博陆侯,故又名博陸。中國亦有許多官位,原本只是個動作,即動詞變成名詞的事例,如總督、巡撫、提督、巡按。 關白作為實際職務的名稱始於日本的獨創,為攝政一职在天皇成年後的称呼。在古代日本,攝政並不常見,後至平安時代,藤原氏始開關白一例。而攝政與關白,合稱攝關。當時藤原氏掌控朝廷並且架空天皇,所以攝關一變為常設職位,幾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攝關執政。藤原氏的嫡派後裔繼承攝關之職,即稱為攝關家。 後來太上天皇的院政與武士興起,攝關家的權力衰落。藤原氏再分為五支,他們是近衛、九條、二條、一條和鷹司。自此五家輪替此職,稱五攝家。到室町時代後,攝關與朝廷一樣變成有名無實。關白退位後稱太閤,若太閤出家为僧,则称为“禪閤”,自豐臣秀吉後,有鷹司政通適合此稱。關白除豐臣秀吉(1585年-1591年)(因他買通近衛前久收他為猶子)及豐臣秀次(1591年-1595年)兩任外,概由藤原氏或五攝家所任。日本最後一任關白是二條齊敬,任職於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慶應二年(1866年)。.
查看 霍光和關白
邓广汉
邓广汉,西汉人,霍光的长女婿。 霍光执政时,任长乐卫尉。霍光死後,前67年八月,汉宣帝夺其兵权,转任他为长信少府。霍氏家族谋反,他参予其谋,霍山密谋让上官太后设酒宴款待博平君王媪,召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及其属下作陪,然后让范明友、邓广汉奉太后之命将他们斩杀,乘机废掉汉宣帝,立霍禹为皇帝。前66年七月,事情被发觉,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禹被腰斩,邓广汉等被捕处死弃市。.
查看 霍光和邓广汉
蔡義
蔡義(),西汉大臣,河內郡溫縣人,因為能解說《詩經》,升官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後任少府,前75年,蔡義代替楊敞为御史大夫,前74年,楊敞去世,蔡義繼任丞相,封陽平侯。當時他年紀已經八十多歲。前71年六月,蔡義病逝,諡號節。.
查看 霍光和蔡義
鄂邑公主
鄂邑公主,又称盖主、盖长公主、鄂邑盖长公主或鄂邑长公主。汉朝公主,汉武帝的女儿。.
查看 霍光和鄂邑公主
金赏
金赏(),西汉官员,原为匈奴休屠胡(屠各胡)人。.
查看 霍光和金赏
金日磾
金日磾(--,),字翁叔,漢武帝賜金氏,為匈奴休屠王之長子,後來成為汉朝將領,西漢武威郡休屠縣(今甘肅民勤縣)人。.
查看 霍光和金日磾
长乐宫
长乐宫,原为汉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之一,位于汉长安城内的西南角,因位于未央宫的东侧而得别名“东宫”。该宫始建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建成,吕后掌权之后成为太后的专属宫殿。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城并焚毁了长乐宫。现长乐宫的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1961年作为汉长安城遗址的一部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已发掘了部分宫内西北部的建筑遗址。.
查看 霍光和长乐宫
腰斩
腰斩,是最残酷的死刑執行方式之一,从罪犯腰部将罪犯切成两段(或兩段以上)的刑罚,其目的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因人體主要器官位於上半身,故腰斬後至死亡尚有一段時間)。一般来说,受刑人最终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而《包青天》劇中的鍘刑亦是腰斬之一種。 傳聞中,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十二日河南學政俞鴻圖被判處腰斬,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政府官員,監斬人是鄒士恆。俞鴻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慘」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今日「腰斬」已引申意義為「中途截止」或「只有原本的一半」。例如:體育賽事受到突發情況(如天氣惡劣或嚴重事故)而中斷:「此場球賽因恐怖攻擊而腰斬。」,或某連續劇、連載漫畫、小說等作品因收視率或銷量不佳而提前結束:「此連續劇因收視率低迷而腰斬。」甚至是股市指數:「恆生指數腰斬,只剩下幾個月前的一半。.
查看 霍光和腰斩
苏武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漢郎中、栘中廄監、中郎将、典属国、右曹典属国。.
查看 霍光和苏武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查看 霍光和考古学
虎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俗称老虎、大虫,是現存体型最大的两种猫科动物之一,被人称为百兽之王。野外個體可長達、重(此为狩猎数据,实测数据的最大值为261kg)。虎是掠食性肉食動物,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可自由伸缩的尖爪和粗壮的犬齿。同时,它们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庞大的体型与有力的肌肉之外 牠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黃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这有助于其在捕猎时隐蔽自身。 虎為亚洲特有种类。其分布的范围极广,从外兴安岭针叶林到开阔的草地到热带沼泽都有。它们的领地观念十分强烈,会划分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而且是獨居的。它们通常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以满足相当的猎物数量。伴随这一事实而来的是,其对栖息地的偏好与地球上部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重叠,从而导致了与人类利益的严重冲突。现代虎的九个亚种中,三个已经绝种,其余的六种都被列为濒危,部份处于极危。20世纪初虎的数量约有10万只,而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全球仅存3890只虎。残存的虎虽多受到政府保护,但非法捕猎仍屡禁不止。栖息地丧失和遗传多样性下降亦是其巨大威胁。 虎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动物之一,它们出现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现代的电影和各类媒体中。在许多的旗帜、纹章、甚至运动会的吉祥物中都可以见到牠们的图案。孟加拉虎是孟加拉和印度的国家动物。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国家动物也是虎。.
查看 霍光和虎
陳平
陳平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陳平
掖庭
掖庭或作掖廷,是汉朝后宫宫殿的名称。掖庭在长安城中的具体位置不详,后成为后宫的代称。 根据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中的解释,由永巷改名,时间当在汉武帝末年之前《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後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
查看 霍光和掖庭
李延壽 (西漢)
#重定向 繁延寿.
查看 霍光和李延壽 (西漢)
杜延年
杜延年(?—前52年),中国西漢南阳郡杜衍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一帶)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京兆杜氏先祖之一。 其父杜周,曾任御史大夫。延年精通法律,以荫补军司空。汉昭帝元始四年(前83年),率南阳士卒平定益州蛮反叛,升谏大夫。杜延年見國家過份奢侈,向大將軍霍光進言:「年歲比不登,流民未盡還,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心,說(同悅)民意,年歲宜應。」昭帝元鳳元年(前80年),桑弘羊為子弟求官不得,心懷怨望,暗中與上官桀父子、昭帝姐鄂邑蓋主、燕王劉旦合謀誅殺霍光,進而廢帝,立燕王。為延年所舉發,霍光盡誅上官桀與桑弘羊家族,劉旦、鄂邑长公主等自殺。因功封建平侯,为太仆、右曹、给事中。 汉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禹等謀反被誅,杜延年因是霍氏舊吏而被免官。後任北地太守,“選用良吏,捕擊豪強,郡中清靜”,改任西河太守,政績卓著。甘露二年(前52年)以老病免,不久即死。著有《杜延年律章句》(小杜律)流于世。.
查看 霍光和杜延年
桑弘羊
桑弘羊(),是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政治人物,專長為財政。.
查看 霍光和桑弘羊
楊敞
楊敞(),西汉大臣,華陰人。 他是司馬遷的女婿,開始為軍司馬,升官為大司農。謹慎怕事,上官桀父子想謀反,他稱病居於家中。漢昭帝時,前77年,楊敞为御史大夫,前75年十一月,王訢去世,楊敞繼任丞相,封安平侯。前74年,漢昭帝去世后,繼任的昌邑王劉賀荒唐,霍光想廢黜皇帝,楊敞猶豫不定,在其妻建议下才参与廢黜劉賀,与霍光聯合署名奏請上官太后,立漢宣帝劉病已。同年,楊敞驚懼得病而逝,諡號敬。長子杨忠,次子杨恽。孫楊譚。曾孫楊寶。玄孫楊震。.
查看 霍光和楊敞
樂府
樂府為舊體詩詩體的一種,與古詩、近體詩構成古典詩歌中的三大類,原指合音樂以唱的歌詩。 由於樂府是合樂的聲詩,以後凡是可傳唱的詩,广义上都可稱為樂府。因此樂府不僅是齊言的詩,連長短句的詞、曲也被士人俗稱為樂府,如蘇軾的词集《東坡樂府》、張可久的散曲集《小山樂府》等便是。.
查看 霍光和樂府
武威郡
武威郡,中國古郡名,漢朝時設置,為河西四郡之一。位於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
查看 霍光和武威郡
江充
江充(),字次倩,西漢趙國邯鄲(今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人。.
查看 霍光和江充
汉宣帝
漢宣帝劉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9月10日—前48年1月10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宣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宣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為王翁須。.
查看 霍光和汉宣帝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查看 霍光和汉书
汉平帝
漢平帝劉衎(),原名劉箕子,后改名,)。他是西汉第十四位、亦即倒数第二位皇帝(前1年10月17日-6年2月3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平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平帝」。.
查看 霍光和汉平帝
汉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是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也是西汉五陵之一。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陪葬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 它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属咸阳,距西安约40公里,陵的封土,略呈方锥体形,平顶。现建有茂陵博物馆,是西汉断代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量多质优,国宝级14件,且风景优美。 茂陵周围还有霍去病、卫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磾、公孙弘、阳信公主、上官桀等人的墓地。霍去病墓和汉武帝茂陵一起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ile:霍去病墓.JPG|茂陵霍去病墓 File:茂陵马踏匈奴石雕.JPG|茂陵马踏匈奴石雕.
查看 霍光和汉茂陵
汉长安城
漢長安城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漢朝初年在秦代離宮興樂宮的基礎上經漢高帝及後世擴展興建的都城,因位於原秦代杜縣長安鄉而得名。漢惠帝時起筑長安城墻,城周圍63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設置城門12座。城內主要為長樂宮、未央宮等宮殿區和少量居民區,貯藏兵器的武庫亦設於城內。城外北部及東部為郭區,以居民區為主,南側為九廟及圜丘等祭祀場所為主,西側則以御苑為主。漢長安城自建成以降,直至隋代營建大興城止,先後成為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的都城。隋文帝時,因長安城環境的惡劣,而於其東南方營建新的都城大興城,此後漢長安城逐漸廢棄,目前僅存遺址。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查看 霍光和汉长安城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查看 霍光和汉武帝
汉成帝
漢成帝劉驁(),,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其正式諡號為「孝成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成帝」,漢元帝長子,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姑母)。.
查看 霍光和汉成帝
汉昭帝
漢昭帝劉弗陵(),西漢第八位皇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昭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昭帝」,漢武帝幼子,母親鉤弋夫人。.
查看 霍光和汉昭帝
汉文帝
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11月14日—前157年7月6日在位),在位23年,享年47歲,其正式諡號為「孝文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文帝」。葬於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东北角)。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查看 霍光和汉文帝
河東郡 (中國)
河東郡,中國古代的郡。.
查看 霍光和河東郡 (中國)
泰山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矗立在鲁中群山间;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是中國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87年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遗产之一。.
查看 霍光和泰山
淳于衍
淳于衍(),字少夫,漢朝女侍醫(宮廷女醫),是中國最早的女性專職婦產科醫生(乳醫),美稱「女中扁鵲」,但於公元前71年勾結霍光妻子、漢宣帝婕妤霍成君之母顯,毒死皇后許平君,在許平君分娩時,以附子將皇后毒死,後受霍光包庇逍遙法外。.
查看 霍光和淳于衍
朝
朝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朝
未央宫
未央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是汉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之一。该宫始建于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建成于汉高帝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平面呈长方形,共分前殿、椒房殿、中央官署、少府、沧池等主要建筑,宫墙四周开有正门和掖门,宫墙四角建有角楼。西汉末年,未央宫一度被焚毁,东汉时得以重修。东汉灭亡之后,未央宫虽然得以继续使用,但经历朝改建,已失去原貌。唐朝时,未央宫原址上修建了新的建筑,晚唐时被彻底荒废。1961年,未央宫遗址作为汉长安宫遗址的一部分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起,未央宫的几个重要遗址被发掘,从中出土了大量文物。2012年,未央宫原址上的数个村庄被搬迁安置,未央宫得以作为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查看 霍光和未央宫
有司
#重定向 有关部门.
查看 霍光和有司
情夫
情夫是已婚女性的男性婚外情人,尤其指被亿万富婆包養的一類,中国古代稱面首,又俗稱小白臉,主人翁,牛郎, 现在又有二公、二爺、小王的俗稱(相當於情婦被稱為「二奶」或當今俗稱的「小三」),還有最近在台灣一種新的俗稱叫「小狼狗」,可參見歌手任賢齊的一首歌「小狼狗」。「面首」和「小白臉」的名稱都是因為此類男人通常外貌好看,面相肌膚雪白,以得女性好感為強項,所以有「白臉」之稱。與情婦及不同,他們不容於大男人主義的社會價值觀,被視為男人的恥辱。女性包養情夫又稱為「包二爺」、「包二公」或「貼小白臉」。 情夫未必是秘密的,也有公開或半公開的,例如中國古代的貴族女性如公主、太后等就常有面首,漢朝多位公主都有面首,史书记载,西汉馆陶大长公主刘嫖养董偃做面首,汉武帝见刘嫖時說:“愿谒主人翁。”指要见「主人」的「翁」(主人的男人)董偃。南朝宋的山陰公主劉楚玉更有多名面首,有些更儼如夫妻,例如漢文帝之女館陶公主劉嫖就和情夫董偃合葬於霸陵,而不是和她的丈夫合葬。古代的意大利上層社會女性也有一種半公開的情夫(Cicisbeo),這種情夫是得到女性的丈夫同意的,只要不太過份,丈夫一般不會過份干涉。.
查看 霍光和情夫
春秋
春秋可以指:.
查看 霍光和春秋
昭宣中兴
#重定向 昭宣之治.
查看 霍光和昭宣中兴
昌邑王
昌邑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查看 霍光和昌邑王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治世,奠定了其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將漢朝推上頂峰的基礎。 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竇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终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敌对国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樸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黃老之說,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漢書·食貨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查看 霍光和文景之治
族誅
族誅是一種將受刑人連坐其族處以死刑,為古代社會的殘酷刑罰。而族就是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之合稱。此刑法亦針對以家庭為本位傳統社會,例如古時的中國。當其中一位家庭成員犯下通敵叛國、欺君犯上、密謀造反等滔天死罪時,當權者為免除後患、斬草除根就會對犯事者施行此嚴刑以鞏固自身政權。 與中國同屬儒家文化圈的朝鮮、日本和越南,亦曾使用這一種刑罰。而朝鮮制度中對「族」的定義與中國制度中的定義是幾近一樣。 在中國歷史中,族誅始於商朝。當時被稱為劓殄,乃族誅的初形,斬殺犯罪者及其後代之刑。秦朝时發展為誅三族、五族、七族。隋朝时被隋文帝廢除,但在隋煬帝復行並擴至誅九族。.
查看 霍光和族誅
悲傷
悲傷是種情緒反應,多數高等哺乳动物均有此反應,其中,人類對此反应最為顯著。 人類的悲傷通常來自經歷上的挫折失敗,如:無法抗拒的住所改變,親友死亡、離婚、畢業或失業。另外,這類生物反應又會因生活經驗與文化特質而異。舉例來說,失去親人往往讓人覺得悲傷,但悲傷的表達方式則因當事者年齡,經歷而有所不同。 悲傷表現在外即為沮喪心情。通常悲傷也會伴與落淚與沉默。若悲傷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即為一般來說的憂鬱,甚至臨床病症上的憂鬱症。引起悲傷的因素既然來自環境,心理因素或生理因素,也因此,在悲傷之餘,能夠讓當事者紓解心情以重新適應新環境或身體變化,這也是悲傷的最大好處之一。 悲伤是保罗·艾克曼提出的六种基本情感之一: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
查看 霍光和悲傷
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為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皇帝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皇帝當作傀儡。故皇帝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查看 霍光和攝政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查看 霍光和政變
政治家
政治家(statesman),在中文裡是一個正面的名詞,用於正面肯定的用法,與具有貶意的「政客」一詞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指從事或积极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許多人確實在政治上相當有建樹,堪稱國之棟樑,或為後世之楷模。他们通常對政府管理事務非常熟練,或者在促進國民福祉及全體利益上有重大的影響力。.
查看 霍光和政治家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查看 霍光和晋书
另见
临汾政治人物
前68年逝世
- 壺衍鞮單于
- 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