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郭秉文

指数 郭秉文

郭秉文(),字鴻聲。教育家,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的先驅,中國現代大學的開創人。原籍江蘇江浦(今南京浦口),生於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

86 关系: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吳稚暉吳梅吴佩孚吴有训孔祥熙上海市严济慈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國科學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廖世承保罗·孟禄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北洋政府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國立中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民政府哲學博士剑桥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王伯沆王琎王易理學士秉志竺可桢纽约美國羅家倫牛津大学盧頌恩芝加哥大学联合国青浦区马寅初鮑幼玉鼓樓幼兒園...茅以升胡先骕邹秉文蔡元培蔣維喬重庆大学英国陶行知陈中凡陈鹤琴陆志韦查谦柳诒徵恒慕义李叔同李石曾李道南杨杏佛梁实秋梅光迪段祺瑞江谦江苏省江浦县汤用彤汪精卫汪懋祖河海工科大学清华大学朱进朱斌魁浦口区浙江大学教育教育学曹文彥 扩展索引 (36 更多)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美国的首都,原稱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缩写为 D.C.),以及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特區(the District)等。中文通常簡稱華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大多數美国聯邦政府機關、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並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最富裕、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該地區2015年的人均生产总值爲181,185美元,冠绝全美。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開始紐約被定為美國的首都。1790年7月1日,国会通过《》,决定将首都从纽约迁至波多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亚河汇合处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暫代首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權充十年首都的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国的任何州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兩州界河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区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伦比亚特区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公里)的長方形区域,不仅包括了特区现在的全部范围,还包括波多马克河西岸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县,即今日的阿灵顿县以及亚历山德里亚市。特区成立后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为国会过度重视东岸以及蓄奴等问题,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經他们多次请愿,美国国会于1846年7月9日通过法案,并经弗吉尼亚人民大会批准,将波多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还弗吉尼亚。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马克河北岸有喬治城鎮、华盛顿市及华盛顿县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华盛顿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并为华盛顿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稱。.

新!!: 郭秉文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一般簡稱南師附小,由張之洞於清末光緒28年(1902年)提出籌建,曾經多次改名,院系調整時(1952年)由南京大學附屬小學改為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現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學府路,由南京師範大學主辦,為南京市最為知名、師資力量最強大的小學之一。.

新!!: 郭秉文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籌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曾十易校名,七遷校址,院系調整時(1952年)由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改為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師附中。.

新!!: 郭秉文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郭秉文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吳稚暉

吳敬恆(),一名脁,字稚暉,以字行,原籍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出生於江蘇武進和无锡交界處的雪堰橋。中華民國開國元老、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革命却不入公家。1947年,在原籍江蘇省武進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吳稚暉工書法,著作有《荒古原人史》、《天演圖解》、《上下古今談》、《朏盦客座談話》等。.

新!!: 郭秉文和吳稚暉 · 查看更多 »

吳梅

吳梅(),字瞿安,号霜厓,別署癯安、逋飛和厓叟,中國近代教育家及作家,更以其戲曲理論而出名。他是最早把昆曲帶入中國大學成為正式科目者。.

新!!: 郭秉文和吳梅 · 查看更多 »

吴佩孚

吳佩孚(),字子玉,山东省蓬莱县人。晚清秀才,北洋军阀中曾經為實力最雄厚的軍閥之一,並担任直系军阀的首领,官至直鲁豫巡阅使。.

新!!: 郭秉文和吴佩孚 · 查看更多 »

吴有训

吴有训(),字正之,江西省高安市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

新!!: 郭秉文和吴有训 · 查看更多 »

孔祥熙

孔祥熙(),字庸之,號子淵,山西省太谷縣人,祖籍山東曲阜,孔子第75代孫,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銀行家、富商。妻子為宋靄齡;與宋子文、蔣介石為姻親。孔祥熙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主要政績有改革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國家對資本市場控制等。.

新!!: 郭秉文和孔祥熙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郭秉文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严济慈

严济慈()(亦有紀錄描述出生日為1900年12月4日),乳名朱銀,譜名澤榮,學名寓慈、濟慈,字華庭、慕光,號子祥、--佛、岸佛。浙江省东阳縣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新!!: 郭秉文和严济慈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郭秉文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郭秉文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科學社

中国科学社(1915年-1960年),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学团体。 中国科学社最初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初名科学社,后改为中国科学社。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为首任社长。1918年自美国迁中国后,中国科学社设总社于南京高师(现名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中国科学社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作为20世纪前半叶在中国覆盖面最广、参加人最多的科学团体,对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系统和奠基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1922年,秉志、胡先骕、钱崇澍、杨杏佛等人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首开中国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先河,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现代纯科学研究机构。以后又在北京创建了静生生物调查所。 1928年,以中国科学社成员为主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并陆续创办了各研究所。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协相继成立,中国科学社的刊物、设备等各项社产陆续并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上海科普协会、上海图书馆等国家与地方机构。.

新!!: 郭秉文和中國科學社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标准简称为中国科大或USTC,常用简称科大、中科大、中国科技大学或科技大,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主体部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16、2017年高考招生平均分位于全国第四)。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九校联盟(C9)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2017年被教育部评选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办学目标定位于“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大实行的是独特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依托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一方面,科大注重基础课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自建校始长期实行五年制本科学制(上世纪末,商学院等少数几个院系本科学制改为四年,2000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学制全部改为四年制)。另一方面,中国科大也不断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例如,科大是建国后成立的大学中第一个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还于1978年创办了著名的少年班,让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少年大学生。从1963年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科大已有72名毕业生(截至2017年)陆续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约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科大共有38个本科专业、近100个博士学位点、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1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大目前在合肥市有五个主要校区,以及位于市区以西的先进技术研究院,此外在苏州、上海、深圳等地分别建有研究院。.

新!!: 郭秉文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郭秉文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郭秉文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是1921年由交通部所屬散居三地的大學合併而成的,後分立為五所大學。.

新!!: 郭秉文和交通大学 · 查看更多 »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简称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校本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毗邻翠湖公园,另有呈贡校区。云南大学是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和首批原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大学、国家西部重点支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

新!!: 郭秉文和云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廖世承

廖世承(),字茂如。教育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新!!: 郭秉文和廖世承 · 查看更多 »

保罗·孟禄

保罗·孟禄(Paul Monroe,)是一位美国教育家。 保罗·孟禄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北麦迪逊,于1890年毕业于本州富蘭克林的富兰克林学院,就读于海德堡大学,于189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1899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的研究涉及教育史。他在哥伦比亚以及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演讲。1912年至1913年期间,他报告关于菲律宾的教育状况。孟禄于1913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孟禄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曾多次前往中国。他在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交流方面贡献良多,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后来成为中国一流的教育家,如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蒋梦麟和张伯苓。这些学生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到约翰·杜威的理论教育创新的影响,但孟禄对他们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想法产生了实际影响。他为中国教育的民主化发展了实用的方法:“6-3-3”学制。创造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为孟禄的主要教育目标。他说:“民主的本质是所有的人,无论聪明或落后的,应该有充分发展的平等机会。” 孟禄对教育研究的贡献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1932年至1935年之间,他担任伊斯坦布尔罗伯特学院校长。他最大的贡献是作为首席主编,主编了5卷的《教育大百科全书》(1910至1913年)。美国各地有许多以他命名的中学和小学。.

新!!: 郭秉文和保罗·孟禄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新!!: 郭秉文和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洋大学

国立北洋大学(Peiyang University),简称北洋大学、北洋,初名北洋大學堂,是1895年10月津海关道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批准在天津建立的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校训为实事求是。1912年,更名为北洋大学校,次年更名国立北洋大学。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至1920年,北洋大学开始专办工科教育。1928年,国民政府推行大学区制,期间学校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次年大学区制废除,原北洋大学脱离北平大学复校,因专办工科,不合大学建制,遂定名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因抗日战争,国立北洋工学院西迁至西安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次年3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再次改组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3年,在北洋大学校友的复校呼吁下,教育部将英士大学工学院独立划出,组建了泰顺北洋工学院。受此影响,北洋大学校友在西安市组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北洋大学校友关于返回天津的复校呼声日渐高涨。1946年1月,教育部下令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和国立西北工学院返回天津复校,国立北洋大学在天津西沽旧址复员,建立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5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被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1951年,国立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定名为天津大学。 目前,北洋大学的校园旧址在今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现存建筑有团城、南楼、北楼三座。2013年5月,北洋大学堂旧址被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北洋大学堂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由于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学缘,目前天津大学每年10月2日举办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庆活动。天津大学先后建有北洋广场、100周年北洋纪念亭、北洋科学楼、120周年北洋纪念亭等庆祝北洋大学堂于1895年10月建校。.

新!!: 郭秉文和北洋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郭秉文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生醫理工等8間學院,22個學系、54個研究所、8個校屬研究中心、1個聯合研究中心和總教學中心及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中大於1962年經戴運軌等校友籌備.

新!!: 郭秉文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國立中央大學(中大)於清末在南京創校,名稱及沿革曾數度變更,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名定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后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在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调整被拆分為多所高校,其在大陸的主體大致為今南京大學及東南大學,後亦在台灣以原名復校。2006年,中央大學舊址錄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大創校之初,師資鼎盛,理科、農科教員有80%留洋,全中國首個生物系更在東大創系。史家有言「北大以文史哲著稱,中大以科學名世」轉引自王成聖撰《郭校長秉文傳》提及的《記北大(東大附)》,見《中央大學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頁。,故兩校皆列入民國四大名校。.

新!!: 郭秉文和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是國立中央大學的其中一個學院,是台灣大專院校內唯一的地球科學學院。.

新!!: 郭秉文和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正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英語譯名: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縮寫:CCU),簡稱中正大學、中正大、中正。是位於臺灣嘉義縣民雄鄉的一所國立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現有社會科學、法律、文、理、工、管理、教育等七學院,並且該校亦為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員。.

新!!: 郭秉文和國立中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新竹清華,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原建於北平市,1956年於臺灣新竹市復校,與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有9個學院、17個部門和22個獨立研究院所。該校之象徵物為梅花與紫荊,吉祥物為大熊貓,並於每年定期舉辦「清華紫荊季」活動。 該校之設置幾經更迭,並自國共內戰後由梅貽琦主導於1955年在臺復校。該校現為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成員。 該校校區內有北京清華二校门的等比例縮小複製品,象徵兩校之間淵源深厚、一脈相承。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現雙方合作提供MOOC課程、學術訪問制度及雙聯學位課程,並與廈門市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促進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在美國的清華校友會亦同時為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之校友服務。 2017年,QS排名中,清大為世界第151名。2016年,ARWU排名中,清大落於世界第301至400名區間。.

新!!: 郭秉文和國立清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郭秉文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哲學博士

哲學博士(Philosophiæ Doctor,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D.Phil.,又譯研究博士),高級學銜之一,通常是學歷架構中最高級的學銜。擁有人一般在大學本科(學士)及/或研究院(碩士)畢業,再進行相當年數的研修後,撰畢論文並通過答辯,方獲發哲學博士學位。.

新!!: 郭秉文和哲學博士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劍橋為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這些學者本為牛津大學的一員,但後因與牛津鎮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此。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並經常獲合稱為「牛剑」。 劍橋大學由31所成員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雖大學本身為公立性質,但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工作有別於負責教研的大學中央。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的發展息息相關。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堂,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116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0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新!!: 郭秉文和剑桥大学 · 查看更多 »

国立武汉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是由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而来,成立于1928年7月。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抗战时被称为四大名校。而后几经更名、调整、合并发展成为今天的武汉大学,详见武汉大学历史。.

新!!: 郭秉文和国立武汉大学 · 查看更多 »

王伯沆

王瀣(),字伯沆,號冬飲,無想居士,祖籍江蘇溧水。國學大師,愛國耆儒。博通經學、理學、禪學、詩、文、書、畫、篆刻。.

新!!: 郭秉文和王伯沆 · 查看更多 »

王琎

王璡可以指:.

新!!: 郭秉文和王琎 · 查看更多 »

王易

王易(),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 父王益霖,河南封丘知縣。王易隨父居河南,入河南省立高等醫學堂,後入京師大學堂(後改名北京大學),1911年畢業。先後執教於心遠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與弟王浩合著有《南州二王詞》、《簡庵詩詞二稿》,人称“南州二王,麟凤景星”。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说他诗“学后山(陈师道),江西派之护法神也。”著作有《乐府通论》、《國學概論》、《歷數脞譚》、《修辭學》。.

新!!: 郭秉文和王易 · 查看更多 »

理學士

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Baccalaureus Scientia,简称B.S.,BS,B.Sc.或BSc),或稱理學士,大學本科學位,授予修讀自然科學相關專業,完成大學本科(台灣稱為大學部)學業的畢業生。 台灣的理學學士、工學學士、農學學士的英文都是Bachelor of Science,只在Science後面以in這個前置詞做區別,in Engineering是工學院畢業生,in Agriculture是農學院畢業生。 香港的工學學士一般不算作理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一般稱為Bachelor of Engineering。其他較專門理學相關的學科仍稱作Bachelor of Science,並加上括號指明主修科,如Bachelor of Science (Biochemistry) 漢語名稱的區別通常用以表明畢業生入讀學系的所屬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 Category:教育 Category:學士學位.

新!!: 郭秉文和理學士 · 查看更多 »

秉志

秉志(),动物学家。原名翟秉志,字農山,别号际潜。满族,翟佳氏。祖籍吉林,河南開封府駐防正藍旗滿洲旗籍舉人。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刊行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 秉志,字農山,行三,年二十歲,河南開封府駐防旗籍,癸卯科舉人,預備科,習英文,前在本省高等學堂肄業,曾祖 集成,祖 萬順,父 海林。.

新!!: 郭秉文和秉志 · 查看更多 »

竺可桢

可桢(Chu Kochen)(),字藕舫,又名紹榮、烈祖、兆熊,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新!!: 郭秉文和竺可桢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郭秉文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郭秉文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羅家倫

罗家伦(),字志希,籍貫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命名者。.

新!!: 郭秉文和羅家倫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郭秉文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盧頌恩

盧頌恩(Aiyana Lo,),外號妹頭,是香港的女藝人。曾經在亞洲電視擔任賽馬節目《馬上全接觸》的主持,又曾在香港商業電台及新城知訊台擔任DJ,現時是有線電視娛樂台的節目主持,《超級旅行團》的其中一位卧底主持人。 盧頌恩中學時期讀嘉諾撒聖家書院,及後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市場營銷及公共關係文學課程。她在中學時期得到模特兒公司Jamcast賞識,成為旗下模特兒,曾經接拍不同雜誌同參與多個廣告及電視節目拍攝。在2009年參與由陳志雲同森美主持的無綫電視J2開台節目《十人巷》,以「龜仙人」作為參賽名稱。她在比賽中接受幾個月密集式的演藝訓練,從此開始接觸電視圈。翌年成為有線電視球彩台節目主持,並擔任南非世界盃足球的評述員。盧頌恩之後開始評述不同類型的聯賽同盃賽,包括奧運足球項目、歐洲聯賽冠軍盃、德國甲組職業聯賽、澳洲職業聯賽及俄羅斯超級聯賽等等。她在 2011年經朋友介紹下參與新城電台廣播節目《新香蕉俱樂部》的廣播工作。最初只負責部份環節,亦以嘉賓主持形式伙拍杜浚斌(Ben)、林盛斌(Bob)和范振鋒(Ricky)開咪學師達九個月。一年後正式簽約成為新城電台的唱片騎師。同時參與不同類型的廣播節目。盧頌恩在2013年起除了有線電視球彩台外,也開始參與娛樂台的玄學及旅遊等娛樂節目。她曾於一年內外遊十多次去世界不同的地方拍攝旅遊節目。.

新!!: 郭秉文和盧頌恩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众多人文社科领域均开创了“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大学还是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全球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芝大,在“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有97位教师和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四。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 、4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近7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柏克萊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学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华裔政治家、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新!!: 郭秉文和芝加哥大学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郭秉文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青浦区

青浦区是上海市的市辖区,区名因青龙镇而得名,原为青浦县。位于上海市西部淀山湖畔,西侧毗连苏州市的吴江区与昆山市,南侧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善县相接,北部连接嘉定区,东侧为闵行区。全区总面积668.54平方千米,至2016年常住人口121.5万人,户籍总人口47.8万人。 青浦自明嘉靖二十一年起置县,县治初在青龙镇。后一度撤县,万历元年复置后,县治改设唐行镇(今盈浦街道境内)。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9年撤县设区。 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 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亦有近年来在淀山湖边新建的大观园和东方绿舟公园等。.

新!!: 郭秉文和青浦区 · 查看更多 »

马寅初

寅初()名元善,字寅初,以字行。族籍尚有争议,一说回族,一说汉族,浙江省紹興府嵊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汪仁泽「馬寅初.

新!!: 郭秉文和马寅初 · 查看更多 »

鮑幼玉

鮑幼玉(),藝術教育家。浙江鄞縣人。 鮑幼玉畢業於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學士。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際文化處處長、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纂及代館長、國立藝術學院院長(臺北藝術大學創校校長)等職。 P Category: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 法P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P P Y.

新!!: 郭秉文和鮑幼玉 · 查看更多 »

鼓樓幼兒園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前身是鼓樓幼稚園,即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實驗幼稚園,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國立東南大學(後改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育科(教育科即今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鶴琴在陶行知、徐養秋等人支持下於民國12年(1923年)創辦。鼓幼在中國幼兒教育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是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誕生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開展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幼稚園。民國早年作為南京高師與東大實驗幼稚園的鼓樓幼稚園,和南高、東大附屬小學、附屬中學一起,構成了現代中國基礎教育科學化研究的實驗中心。1952年8月,鼓樓幼稚園改名為南京市鼓樓幼兒園。.

新!!: 郭秉文和鼓樓幼兒園 · 查看更多 »

茅以升

茅以升(),原名「茅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師,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

新!!: 郭秉文和茅以升 · 查看更多 »

胡先骕

胡先骕,字步曾,號懺庵,江西省新建县人,植物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钱崇澍等同为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创人之一。 1920年代初,与梅光迪、吴宓、柳詒徵等发起成立綜合性人文学術刊物《学衡》,致力于维护中国文化,发展国学。对新青年派打倒中国文化、推崇西方文化的观点不以为然。 1950年代初,对于当时苏联流行的李森科获得性遗传理论,胡先骕在《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中公开表示批评。与谈家桢等主张发展基于基因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

新!!: 郭秉文和胡先骕 · 查看更多 »

邹秉文

邹秉文(),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农业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广东广州。 1910年留学美国,先入纽约柯克和威里斯顿中学。1912年入康奈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次年转入农学院。1915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科教授。1918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首任农科主任。1928年后供职于政商界,致力于中国农业建设。 曾任中华农学会会长、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筹备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7年8月13日,國民政府派鄒秉文為中國出席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第三屆年會代表。.

新!!: 郭秉文和邹秉文 · 查看更多 »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新!!: 郭秉文和蔡元培 · 查看更多 »

蔣維喬

#重定向 蒋维乔.

新!!: 郭秉文和蔣維喬 · 查看更多 »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简称:重大,Chongqing University,CQU),旧称四川省立重庆大学、国立重庆大学,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侧重点的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42所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和“电气五虎”之一。重大在1929年由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刘湘创办,校址最初设于渝中区菜园坝,1933年迁至现址沙坪坝区嘉陵江江畔。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重庆大学。.

新!!: 郭秉文和重庆大学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郭秉文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陶行知

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本名陶文濬,因欣賞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知行,後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為行知。.

新!!: 郭秉文和陶行知 · 查看更多 »

陈中凡

陳中凡(1888年—1982年),原名陳鍾凡,字覺元,號玄、清暉、清暉館主。江蘇建湖人。 祖籍江州,宋末遷江蘇,光緒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1888年9月29日)生於建湖上岡鎮七里庵鄉。父陳玉冠是私塾師。中凡自小隨叔父陳玉澍讀《四書》、《五經》,1905年就讀於淮安中學。1909年就讀於兩江師範學堂,受業於李瑞清、繆荃孫、陳三立。1914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17年畢業,留校工作。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兼課,歷任國立東南大學國文系主任,先後在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大學等校教授。著有《古書讀校法》、《中國文學批評史》等書,其中《中國文學批評史》是中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史。 C 0 分類:南京大學校友 分類:國立中央大學教席學者 分類:南京大學教席學者.

新!!: 郭秉文和陈中凡 · 查看更多 »

陈鹤琴

没有描述。

新!!: 郭秉文和陈鹤琴 · 查看更多 »

陆志韦

陆志韦(),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浙江吴兴人。他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会长。.

新!!: 郭秉文和陆志韦 · 查看更多 »

查谦

查谦(),物理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及物理系创始人。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原名查贵师,字啸仙。安徽泾县人,生于安徽当涂。.

新!!: 郭秉文和查谦 · 查看更多 »

柳诒徵

柳詒徵(),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學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圖書館學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學的奠基人,現代儒學宗師。江蘇鎮江丹徒人。 柳詒徵,字翼謀,逢原子。光緒五年己卯十二月廿五日(西元1880年2月5日)卯時生,邑增生,宣統己酉科(1909年)優貢,候選教諭。歲貢生、候選訓導、例封修職郎姨丈子攸女。.

新!!: 郭秉文和柳诒徵 · 查看更多 »

恒慕义

恒慕义(Arthur William Hummel, Sr.,)是一位著名的美國汉学家,早年曾親赴中國進行基督教传教活动,後在回國主管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著名的人物传略辞典《清代名人传略》便出之其手。他也是美国政府著名外交官、前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的父親。另外,作为美國亚洲研究协会的创始人和首任會長,他对美国亚洲研究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 郭秉文和恒慕义 · 查看更多 »

李叔同

李叔同(),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號晚晴老人。生于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為現代中國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為著名的佛教僧侶。.

新!!: 郭秉文和李叔同 · 查看更多 »

李石曾

李石曾(),又名李煜瀛,笔名石僧、真民,河北省高阳县人,中國社會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

新!!: 郭秉文和李石曾 · 查看更多 »

李道南

李道南主教(Bishop Joseph Li Dao-nan,),前天主教蒲圻教区主教。 1902年7月17日,李道南生于湖北省随州,幼年丧父,由经营布匹生意的长兄抚养。后进入天主教鄂东教区小修院,1917年升入鄂东教区大修院(后改为两湖总修院)。1936年8月15日在汉口晋鐸,1927年进入北京辅仁大学,攻读中国文学,1931年获文学学士学位。返回汉口,任汉口圣若瑟主教座堂副本堂。1933年5月赴罗马朝圣。后曾任汉口嘉纳女中校长,1940年调任汉口上智中学(现武汉市第六中学)校长。1944年春,日军强占校舍,迫令学校迁址,李不仅去职,甚至性命几乎不保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道南复校长职,军方将上智中学校舍作为日伪产业接收,李道南与军方进行交涉,使学校迁回原址开学。1947年,武汉“六一”惨案发生后,李亲自指挥全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 1949年2月23日,李道南接任蒲圻监牧区第三任宗座监牧,但仍以上智中学董事长身份住汉口,并兼管蒲圻教区在汉之房产。1951年5月10日,教宗庇护十二世将蒲圻监牧区升格为蒲圻教区,李道南也升为蒲圻教区正权主教。1951年6月24日,在汉口领受主教祝圣礼。 1957年夏,李道南出席中国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1958年4月13日,李道南在汉口圣若瑟主教座堂为自选自圣的汉口主教董光清、武昌主教袁文华祝圣。此前教廷已经表示,祝圣者和被祝圣者都将施以超级绝罚。此后李道南曾任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1963年被划为右派,遣送蒲圻劳动改造,1973年去世,終年69岁。.

新!!: 郭秉文和李道南 · 查看更多 »

杨杏佛

杨杏佛(),名铨,以字行,江西省清江县人(现樟树市),祖籍江西玉山。是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

新!!: 郭秉文和杨杏佛 · 查看更多 »

梁实秋

梁實秋()(光緒二十八年臘八節──民國七十六年),名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以字行。另有笔名子佳、秋郎、程淑、希臘人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評論家、翻譯家,華人世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餘杭区),出生于京师。.

新!!: 郭秉文和梁实秋 · 查看更多 »

梅光迪

梅光迪(),字迪生,一字覲莊,安徽宣城人。著名學者、西洋文學家。.

新!!: 郭秉文和梅光迪 · 查看更多 »

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新!!: 郭秉文和段祺瑞 · 查看更多 »

江谦

江谦(),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教育家,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

新!!: 郭秉文和江谦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郭秉文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浦县

江浦县是原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现已经撤消。江浦县东南倚长江,西北枕滁河,是南京的西北门户。.

新!!: 郭秉文和江浦县 · 查看更多 »

汤用彤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省黄梅縣人,生于甘肃省渭源縣。 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新!!: 郭秉文和汤用彤 · 查看更多 »

汪精卫

汪兆銘,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為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对日求和,與日本合作,建立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为名的傀儡政权。.

新!!: 郭秉文和汪精卫 · 查看更多 »

汪懋祖

汪懋祖,字典存,江苏苏州人,是一位中国教育家。.

新!!: 郭秉文和汪懋祖 · 查看更多 »

河海工科大学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1915年创办于南京,隶属于全国水利局。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次年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是现河海大学的前身。 清朝末年,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呼吁治水“导淮”。中华民国成立后,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1913年在北京成立导淮局(次年改为全国水利局)并兼任总裁。1915年,经张謇亲自筹划,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成立,办学目标是为治理京杭大运河培养水工人才,学校经费由大运河经过的直隶、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分担。河海学制最初为两年,许肇南、沈奎候相继任校长,主要教师有李仪祉等。郑肇经.

新!!: 郭秉文和河海工科大学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新!!: 郭秉文和清华大学 · 查看更多 »

朱进

朱进(),北京人,中国天文学家,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

新!!: 郭秉文和朱进 · 查看更多 »

朱斌魁

朱斌魁(Jennings Pinkwei Chu, 1895年—1963年11月),字君毅,因此通常被稱為朱君毅。中國浙江省江山縣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統計學學者。他一生從事統計行政與教學工作,並為此著書立作,付出重大貢獻。 他是毛彥文的初戀情人,也是他的表哥,初訂婚。後朱氏悔婚,讓毛彥文痛不欲生,後嫁給大她三十三歲的民國大老熊希齡。.

新!!: 郭秉文和朱斌魁 · 查看更多 »

浦口区

浦口区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浦口区南临长江,北枕滁河,同南京城区以桥相连,历来是南京的北大门。 浦口区源于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市第八区。2002年5月,江浦县和浦口区合并,设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区,区政府驻江浦街道(原江浦县政府驻地珠江镇)。.

新!!: 郭秉文和浦口区 · 查看更多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英语:Zhejiang University,缩写为ZJU),通常简称浙大,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舟山、海宁七个校区。其前身是成立于光緒23年(1897年)的求是书院。作为中国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名列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中,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誉为“东方剑桥”。在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自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位居榜首。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发布的项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位于中国大学第3至6名区间,位于世界大学第101至105名区间。.

新!!: 郭秉文和浙江大学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郭秉文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新!!: 郭秉文和教育学 · 查看更多 »

曹文彥

曹文彥,教育家。国立中央大学法学學士。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處處長、東吳大學校長(理學院院長)等職。 Category:臺灣教育工作者 category:中国教育家 法C曹 Category:東吳大學校長 G曹.

新!!: 郭秉文和曹文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郭鴻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