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辽沈战役

指数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國國民黨称之为遼西--会战,又作遼瀋會戰。 中共將領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國東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華民國國軍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衛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團部不計,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324 关系: 劉玉章华北地区卫立煌司徒雷登双城參謀總長吴富善吴岱吴信泉吴国璋吴烈吴瑞林吴法宪吴涛吕正操吉林省塔山塔山战役塔斯社大虎山镇大決戰天津市孔石泉孙渡安守仁宋景华山东省山海关上海市丁国钰丁盛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军中国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歷史...临江市东北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东陵七里河镇万毅三大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三民書局一月停战令平津战役义县京哈铁路人道报任昌辉廖仲符廖耀湘伍修权张天云张作相张志毅张竭诚张百春张池明張純彭龙飞彰武县何伟何能彬何振亚何應欽徐光华徐国夫徐绍华徐永昌徐斌洲侯镜如俞濟時匡裕民北平市北戴河区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國民政府主席刘子奇刘亚楼刘兴元刘其人刘光涛刘禄长刘道生刘西元刘转连刘震刘永源周仁杰周彬周保中周福成周赤萍周至柔哈尔滨市唐山市唐凯内蒙古自治区八路军公主岭市六月停战令兴城市国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四平市四平战役 (1946年)石瑛王奎先王建中王良太王振祥王效明秦皇岛市程子华程思远第二次国共内战管松涛绥中县罗华生罗荣桓罗舜初罗文美国国务院美联社羅卓英羅英烟台市热河炮兵田维扬熊伯涛韦祖珍韩先楚莫文骅遼陽营口市萧劲光萧华萬福麟鐵嶺鐵路運輸靖宇县袁升平袁克服袁渊西柏坡香港解放区马占山詹才芳骑兵高岗高体乾高橋谢家祥谢甫生谢镗忠谢明谭友林谭甫仁谭政贺大增贺东生贺庆积贺晋年趙家驤黑山县黄一平黄志勇黄克诚黄玉昆黄炜华黄鹄显黄永胜齐齐哈尔市龍應台龙书金范漢傑胡奇才胡继成郭成柱郭懺郑大林舒行阜新赤峰市赵东寰赖传珠资源關外關內闕漢騫葫芦岛市钟人仿钟伟钟辉钟明彪钟文法蒙古邱子明邱会作邱创成邹衍肖全夫邓岳邓东哲邓克明蔡正国蔣中正锦州市鄧飛鄭洞國重慶號巡洋艦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春市长春围困战苏联红军苏进雷永通陳志彬陳誠陳雪屏陈发洪陈宗坤陈云陈仁麒陈伯钧陈铁陈金钰陈植陈明仁抚顺市抚松县林彪林忠照李天佑李寿轩李富春李少元李中权李世安李丙令李伯秋李作鹏李化民李嵩李福泽李道之李鴻 (民國)李辉李雪三李涛李振声杨尚儒杨国夫杨春圃松花江杜聿明栗在山桂永清梁必业梁兴初欧阳文欧致富步兵段德彰段苏权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水泉永吉江燮元江拥辉沈启贤沈阳市沙克法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温玉成潘寿才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朝鲜本溪市朱佳木朱军朱瑞 (1905年)昌黎新立屯镇新民市方国南方虎山曹传赞曹祥仁曹里怀曾元三曾克林曾雍雅曾泽生晏福生 扩展索引 (274 更多) »

劉玉章

劉玉章(),字麟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綽號「劉光頭」,陝西興平人,中國國民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新!!: 辽沈战役和劉玉章 · 查看更多 »

华北地区

华北、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新!!: 辽沈战役和华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安徽合肥(今肥东)人。妻韩权华。.

新!!: 辽沈战役和卫立煌 · 查看更多 »

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出生於中国杭州,逝世於美国华盛顿。美国传教士,燕京大学创始人,中华民国迁往台湾前最后一任美国驻华大使。.

新!!: 辽沈战役和司徒雷登 · 查看更多 »

双城

#重定向 双城区.

新!!: 辽沈战役和双城 · 查看更多 »

參謀總長

#重定向 參謀長.

新!!: 辽沈战役和參謀總長 · 查看更多 »

吴富善

吴富善(),江西吉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吴富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

新!!: 辽沈战役和吴富善 · 查看更多 »

吴岱

吴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吴岱 · 查看更多 »

吴信泉

吴信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信泉,生于1912年3月26日湖南省平江县长寿区何家段村。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红5军第3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第4师第12团特派员,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5师特派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东征、西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政治处主任、第68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40年随部东进冀鲁豫边区,任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2旅政治委员。同年5月奉命率部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任新四军第3师第8旅政治委员,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高沟杨口、阜宁、两淮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战役。在冬季攻势作战中,率领第2纵队临时前方指挥所,指挥部队奋勇作战,连克王道屯、前后闻台等地,生擒国民党军新编第5军军长陈林达和第195师师长谢代蒸。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第39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在向中南进军中,一路连战连捷,先后解放柳州、南宁等多座大城市,把胜利的红旗一直插到祖国最南部的边陲重镇――镇南关。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军长、西海岸防御指挥部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指挥部队连创“四个第一”。在第一次战役中,指挥部队激战云山,首开中美军队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交锋的纪录,重创号称自美国独立战争组建以来160多年从无失败纪录的美国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歼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2000余人,其中美军1840余人。在第二次战役中,组织部队在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后,抓住战机,全线追击,指挥第116师率先进入平壤,成为志愿军第一支进入平壤的部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从此再未落入敌人之手。在第三次战役中,指挥部队再拔头筹,率先攻入汉城,先头部队占领南朝鲜总统府。第四次战役开始后,指挥部队激战东线,第117师在向横城勇猛穿插的作战中,歼敌3300余人,其中俘美军800余人,创志愿军一次战斗生擒美军人数最多的纪录。    1953年回国后,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1957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至1982年任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纪委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 家庭: 吴信泉将军有子女12人,8男4女。某日,周恩来总理戏问将军夫妇:“你们这艘航空母舰又添新飞机了没有?”故将军有“航空母舰”之绰号。 吴信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 辽沈战役和吴信泉 · 查看更多 »

吴国璋

吳國璋(),中華民國軍人,官至中將。他為中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軍方高級將領之一。.

新!!: 辽沈战役和吴国璋 · 查看更多 »

吴烈

吴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领,少将军衔。江西萍乡人。.

新!!: 辽沈战役和吴烈 · 查看更多 »

吴瑞林

吴瑞林(),原名吴尚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因为受过降职处分]吴瑞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 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60年,接替赵启民,担任南海舰队司令员。1968年,由周仁杰接任。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吴瑞林 · 查看更多 »

吴法宪

吴法宪(),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隸屬林彪的四野系統,1949年是空軍負責人,1965年接任空軍司令員,文革時升「軍委辦事組」副組長和副總參謀長,與周恩來關係密切。他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之一,1981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八個月後保外就醫。2004年10月17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89岁。 吴法宪在回忆录中表示,在朝鮮戰爭爆發前的1950年5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要黃永勝、吴法宪等人準備帶領13兵團的四個軍參加朝鮮戰爭。.

新!!: 辽沈战役和吴法宪 · 查看更多 »

吴涛

吳濤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吴涛 · 查看更多 »

吕正操

吕正操(),字必之,是一位生於辽宁海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37年5月,吕正操加入中国共产党;後來,他接連成為該黨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委员;他曾任職於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等職務。 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壽106岁(虚岁)。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以及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官方讣告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新!!: 辽沈战役和吕正操 · 查看更多 »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辽沈战役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塔山

塔山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塔山 · 查看更多 »

塔山战役

塔山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的辽沈战役期间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位于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锦西去往锦州的铁路与公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成功阻挡住国军东进救援锦州。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新!!: 辽沈战役和塔山战役 · 查看更多 »

塔斯社

蘇聯電訊社(Телеграф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縮寫為「ИТАР-ТАСС」),缩写音譯为塔斯社,是前苏联的國家通讯社,成立于1925年7月10日,總社位於莫斯科,曾是世界五大新闻通讯社之一。 1894年,俄国圣彼得堡成立全国第一家通信社俄国通信社。1904年,该社与另一家通信社合并为彼得格勒通信社。十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通信社和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新闻局合并为俄罗斯通讯社,简称“罗斯塔”(ROSTA)。1925年,根据苏联部长会议命令,成立塔斯社。苏联解体后,塔斯社仍继续运作。其大部分与新成立的俄罗斯通讯社合并,而发展成为俄通社-塔斯社的一个组成主体,并向私有化发展。.

新!!: 辽沈战役和塔斯社 · 查看更多 »

大虎山镇

大虎山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地处连接关内外的交通要道上,京哈铁路与大郑铁路在此交汇。大虎山火车站建于1900年,现为二等站,有近60列火车经过。列车已经可以直达四个直辖市,基本覆盖半个中国。.

新!!: 辽沈战役和大虎山镇 · 查看更多 »

大決戰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于1980年代中期開始拍摄的关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系列電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電影的合稱,影片於1990年代初期方始殺青,并於1991年上映。.

新!!: 辽沈战役和大決戰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辽沈战役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孔石泉

孔石泉(),原名孔石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孔石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0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孔石泉 · 查看更多 »

孙渡

#重定向 孫渡.

新!!: 辽沈战役和孙渡 · 查看更多 »

安守仁

安守仁(Giuseppe Maria Gambaro,)– 罗马天主教圣人、传教士。.

新!!: 辽沈战役和安守仁 · 查看更多 »

宋景华

宋景华(),江西省吉水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担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三八五旅770团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政治委员、炮兵第六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委、第二海军机械学校政委,后改旅顺基地副政委、北海舰队副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宋景华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辽沈战役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且地居燕山与渤海之间,故得“山”、“海”二字而命名。山海关又被称为“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在历史上,所谓关内、关外、闯关东、关东军等“关”字均指山海关,对中国具有著重要的影响力。 在1990年以前,因老龙头直入海中,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使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5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通报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取消山海关景区“5A级景区资质”。原因是存在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下降严重。.

新!!: 辽沈战役和山海关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辽沈战役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丁国钰

丁国钰,安徽金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49年,进入中国外交部,此后参加板门店谈判。1955年6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大使。1960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及大使。后担任北京市政协主席。.

新!!: 辽沈战役和丁国钰 · 查看更多 »

丁盛

丁盛(),外號丁大膽,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于都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广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司令员。.

新!!: 辽沈战役和丁盛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通称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总称。实际上包括以下两个机构:.

新!!: 辽沈战役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辽沈战役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政治会议),简称“中政会”。.

新!!: 辽沈战役和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东北局

中共中央东北局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负责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

新!!: 辽沈战役和中共中央东北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已不存在的办事机构,是中共中央的工作部门,也是具有研究机构性质的部门,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新!!: 辽沈战役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东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中央军委直属单位。.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重定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七集团军.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由1945年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骨干,在东北三省发展组建而成。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在1949年3月11日改称为第四野战军。1955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所部转隶广州军区。.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简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军事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的最高军队统帅。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該職務根據《中国共产党章程》設立,前身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委員的連任屆數在党章上並沒有限制。根据历史惯例,这一职位的担任者通常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查看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縮寫為CAS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的和最全面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与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後哲学社会科学部行政階級提升等同中國科學院,並在改組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排名全球第31名,為中國排名最高的智庫。.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青年军

中国青年军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的軍隊。1944年,国民政府鉴于湘桂战事危急,采行美国顾问魏德迈的整军计划,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政府号召知识青年,踴躍从军,提高军队素质。国民政府为此成立“青年训练总监部”,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担任总监,黄维担任副总监,王逸曙(本名金弘壹)任參謀處長,蒋经国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10月,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发表《告知识青年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教育部颁布《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1944年12月,125500位知識青年經甄選合格陸續入營,共编3个军9个师。青年軍有全新美式装备,由美国政府供给,分在云南、贵州、广西、湘西训练,由美軍军官担任教练,命名为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有一部分兵员补充给中国远征军。 由于期望青年军能够象中国远征军第200师一样功勋卓越,因此青年军的番号是从第201开始到第209師,共计9个师,另2个团。.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青年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通常指以晚清為開端,中國面對內憂外患的一段歷史。其研究范围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著述中有所不同,.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近代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辽沈战役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辽沈战役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新!!: 辽沈战役和中華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新!!: 辽沈战役和中華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临江市

临江市是吉林省白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临江市有一个边境口岸及一座桥梁通往朝鲜。.

新!!: 辽沈战役和临江市 · 查看更多 »

东北

东北,一般是指介于东与北之间的方向名,與西南相反。 “東北”常常也是地理上位於東北方地區的代稱,还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东北 · 查看更多 »

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

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中共方面亦称东北1947年冬季攻势,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双方发生的战役。 12月15日,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战役,取得胜利。缴获各种大炮1200余门、各种枪6.9万余支(挺)、弹药两千余万发、汽车300余辆。把东北的国军压缩包围在长春(郑洞国部约11万)、沈阳(卫立煌、廖耀湘部共20余万)、锦州(范汉杰部15万)等几个互不相连的据点中《战功卓著的军事家、开国功臣;祸国殃民的历史罪人:林彪元帅》中华网。。东北的国军以大城市的工事抗衡,希望重蹈第三次四平战役之胜。.

新!!: 辽沈战役和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 · 查看更多 »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位于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自1945年成军,至1948年底,通过三年的战争,攻占中国东北全境,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部队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9、10月间,由当地游击队和进入东北的关内解放区部队整合而成的东北人民自卫军。1946年1月,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部,为一个总部领导。1948年3月后,将中华民国政府在东北的控制区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数座孤城。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75万人。其中东北野战军54个师75万人,包括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同年8月,东北野战军设立了独立的领导机关。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最终,东北人民解放军击败中华民国国军在东北境内的大部分部队,占领了东北全境。其后,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内作战,于1949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则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大军区之一,后演变为沈阳军区、内蒙古军区。.

新!!: 辽沈战役和东北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简称东北剿总,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剿匪总司令部,于1948年1月17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于沈阳成立,卫立煌任总司令。辽沈战役前,东北剿总下辖正规军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总兵力达到55万人。1948年11月16日因锦州会战失败,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宣布撤销。.

新!!: 辽沈战役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东陵

东陵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东陵 · 查看更多 »

七里河镇

七里河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辽沈战役和七里河镇 · 查看更多 »

万毅

万毅,原名万允和,字頃波,满族,辽宁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毕业,曾任任东北军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第109师627团团长,参加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东北军团长、旅长。1942年任新111师代师长,1944年任八路军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顾问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万毅 · 查看更多 »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中華民國政府称为三大会战,指的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間,中国人民解放军與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第二次國共内戰中的三次關鍵戰役。三次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均以中國共產黨的胜利告终。 1947年7月,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5月,第472頁,ISBN 7500002424。由1948年起,解放軍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國軍損失超過150万,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中國国民党在中國大陆的统治逐漸崩溃。而中國共產黨勢力經年累月積攢之優勢完全顯現,開始向全中國进一步进军。以至1950年打下海南島與西康,中國共產黨統治整個中國大陸。.

新!!: 辽沈战役和三大战役 · 查看更多 »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重定向 臨江戰役.

新!!: 辽沈战役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 查看更多 »

三民書局

三民書局(英語:San Min Book),是一家總部位於臺灣的出版社與書店,由劉振強、柯君欽、范守仁等三人集資創立於1953年,宗旨為「傳播學術思想,延續文化發展」,早期出版法政(法律類及政治類)大學用書、《三民文庫》、《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大辭典》,後亦出版字典及兒童、青少年讀物,轉型成為綜合型出版機構。.

新!!: 辽沈战役和三民書局 · 查看更多 »

一月停战令

一月停战令指的是1946年1月10日,中国国民党代表张群,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为停止国共内战,在美国总统特使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调停下于陪都重庆达成的停战令,该停战令下达后,中国各地一律停战,维持现有状态,等待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新!!: 辽沈战役和一月停战令 · 查看更多 »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國民黨稱平津會戰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國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進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華民國國軍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等华北大片地区。.

新!!: 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 查看更多 »

义县

义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西汉开始设县,历称交黎、昌黎、宜州、义州等,曾是三国和西晋昌黎郡的郡治。.

新!!: 辽沈战役和义县 · 查看更多 »

京哈铁路

京哈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哈尔滨的干线铁路。京哈鐵路是全线双线电气化铁路,連接中國的華北與東北地區,是東北三省的核心鐵路幹線。目前大多数由东北方向往北京的列车均经由京哈新线运行,其他少部分绕经天津。 原京哈铁路(旧线)经丰台、天津、唐山、秦皇岛、沈阳、长春至哈尔滨,由原京奉铁路(北京至沈阳)和原南满铁路(连京线部分、京滨线)组成,全线在1912年接通。2006年12月31日起,京秦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和原哈大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目前京哈铁路的新线起点北京站,经唐山、秦皇岛、葫芦岛、锦州、盘锦、沈阳、铁岭、四平长春到达终点哈尔滨站,全长1249公里。 各段铁路往往有多个名称。例如,北京经过永定门、丰台、廊坊至天津的铁路,同时属于京哈线、京山线、京沈线、京沪线的组成部分。为避免命名的歧义性,在实际工作中,铁道部使用的铁路线路名称分别为京山线、沈山线、哈大线,并不使用京哈线、京沈线等名称。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取消了京山线名称,北京至天津南仓段并入京沪线,天津南仓站至山海关段改称津山线。.

新!!: 辽沈战役和京哈铁路 · 查看更多 »

人道报

《人道报》(法语:L'Humanité)是法国的一份全国性日报。它原为法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现在虽已独立运营,但仍由法国共产党实际控制。它的口号是“在一个理想的世界出现前,人道报将一直存在。” 1904年4月,法国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让·饶勒斯创办该报,作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机关报。1920年12月30日,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图尔代表大会上发生分裂,主张加入共产国际的多数派组成法国共产党,该报也成为法共机关报,成为为法国人民的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强有力组织者。曾多次受到政府没收、罚款和迫害。1939年8月被达拉第政府禁止出版后,转入地下。同年9月29日地下版创刊,每4天出1期,连续出版了367期。1940年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后,该报坚决宣传法共的政治号召:“保卫、武装和战斗。”法国解放后,该报在争取法国政治和经济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发行量最高时达50万份。 人道报社每年都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人道报节”。.

新!!: 辽沈战役和人道报 · 查看更多 »

任昌辉

任昌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河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任昌辉 · 查看更多 »

廖仲符

廖仲符(1913一2001年4月12日),曾用名廖中符。辽宁铁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廖仲符 · 查看更多 »

廖耀湘

廖耀湘(),别号建楚,中国湖南邵阳县(今新邵县)北乡酿溪镇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

新!!: 辽沈战役和廖耀湘 · 查看更多 »

伍修权

伍修權(),曾用名吳壽泉,湖北阳新人,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軍事家、外交家。 伍修权早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第一期连指导员、第二期政治营教导员、第三期军事团教育主任,军委模范团政委,军委直属第三师政委,福建军区汀连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翻译、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参谋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奔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此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副庭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伍修权 · 查看更多 »

张天云

张天云(),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张天云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1980年7月18日。.

新!!: 辽沈战役和张天云 · 查看更多 »

张作相

張作相(),字輔臣(又作輔忱)。原籍直隶省深州花盆镇(今属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生于盛京将軍管轄区錦州府義州南杂木村(今凌海市班吉塔镇杂木林子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為有「吉林抗日第一人」之稱的馮占海之姨夫。.

新!!: 辽沈战役和张作相 · 查看更多 »

张志毅

张志毅(1912—1997),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64年晋升)。曾任中南军区炮兵参谋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副司令员、顾问。 据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张德江父亲,但是这一说法被受到质疑。张德江曾经亲口提到他的家庭是普通农民,而且这一说法也在《张德江-薄熙来的掘墓人》一书中得到确认。.

新!!: 辽沈战役和张志毅 · 查看更多 »

张竭诚

张竭诚,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39军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张竭诚 · 查看更多 »

张百春

张百春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张百春 · 查看更多 »

张池明

张池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张池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7日查阅。。 年幼曾经读私塾,11岁跟叔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暴动,参加儿童团。1932年,15岁即加入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在红二十八军二四六团担任共青团的书记,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肃反中被捕,被吴焕先救下,调至红25军军部给吴焕先当秘书,并随红25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新成立的红十五军团司令部当参谋。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年仅20岁。 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张池明调至115师,在三四四旅任作战科科长,后至六八八团当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1939年至游击队作战,1940年回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任政委。1942年至新四军作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在东北地方部队任职,先后在松江军区和哈尔滨卫戍司令部任职。1947年至野战军部队,作为政委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后升任该军政治部主任、政委,与军长李作鹏一起指挥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并登陆海南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在海南、广东担任地方党委职务,1952年回到中南军区后勤机关任政治职务。1955年至总后方勤务部任司令部参谋长,随后调至后方勤务学院任副院长,期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和一级解放勋章,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将。 1961年随叶剑英出访缅甸,回国后继续在总后勤部任职。1967年李聚奎被打倒后,接任总后勤部政委,一度遭到冲击,但受到保护得以幸免,1969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入中央军委,担任军委委员。在文革中属于“江青的人”。1975年被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1977年被解除军职,保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的党内职务。 1985年,对张池明的政治审查结束,定性为内部矛盾,认为张池明在总后勤部工作期间,和邱会作一起搞“派系斗争”,属于犯了重大错误的人,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离职休养。 晚年张池明多参加鄂豫皖红军的纪念活动,1997年去世。.

新!!: 辽沈战役和张池明 · 查看更多 »

張純

張純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張純 · 查看更多 »

彭龙飞

彭龙飞,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2军副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彭龙飞 · 查看更多 »

彰武县

彰武县是中国辽宁省阜新市下辖的一个县。 连接沈阳和阜新两市的沈彰高速公路2007年10月10日通车。彰武县处在沈阳与阜新市途中,与沈阳环状高速公路连接,达到阜新市彰武县。工程同时与建设中的铁岭-承德高速公路交叉联通,全长86km。全线4行车线,最高速度100km。.

新!!: 辽沈战役和彰武县 · 查看更多 »

何伟

何伟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何伟 · 查看更多 »

何能彬

何能彬,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武汉市公安总队总队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何能彬 · 查看更多 »

何振亚

何振亚(),原名何继周,字子新,陕西省汉阴县龙王沟(今属宁陕县龙王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共九大代表。 1930年考入西安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军官训练班,毕业后任排长、副连长,1934年组织兵变。1936年任陕南抗日第一军军长,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任军团警卫团团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参谋长,晋南游击支队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第三分校大队长,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河南军区豫中军分区参谋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整军处科长,辽东军区第三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参谋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9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新!!: 辽沈战役和何振亚 · 查看更多 »

何應欽

何應欽(),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中國國民黨軍政界首要人物;在黃埔系當中,有蔣何並稱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軍政部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大本營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於1949年前往臺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和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並為中華民國統帥旗、黃埔軍校校旗及中華民國國徽設計者(因青天白日圓形體第一次出現在黃埔軍校校旗中)。在高層決策謀劃中嘗有「干才」之譽。日本稱其為日本通巨頭。曾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英皇喬治六世、法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等授予各式勳章。著有《八年抗戰》、《中國與世界前途》。何應欽還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校董。.

新!!: 辽沈战役和何應欽 · 查看更多 »

徐光华

徐光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六局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徐光华 · 查看更多 »

徐国夫

徐国夫,(1914.12~2004.08)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40军(今40集團軍)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徐国夫 · 查看更多 »

徐绍华

徐绍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徐绍华 · 查看更多 »

徐永昌

徐永昌(),字次宸,山西省崞县(原平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代表中華民國參加盟軍受降儀式,後出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新!!: 辽沈战役和徐永昌 · 查看更多 »

徐斌洲

徐斌洲(),原名徐业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在嘉陵江战役中身负重伤并失去左眼,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徐斌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徐斌洲 · 查看更多 »

侯镜如

侯镜如(),号心朗,河南永城人。.

新!!: 辽沈战役和侯镜如 · 查看更多 »

俞濟時

俞濟時(,字良楨,號邦梁、濟士,中國浙江省奉化縣人,中華民國軍人。他與蔣中正為同鄉,一说是蒋的外甥,長期為其侍衛長。另外,他所統領的第五軍88師參與一二八事變,因戰功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新!!: 辽沈战役和俞濟時 · 查看更多 »

匡裕民

匡裕民()(68歲),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匡裕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4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匡裕民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辽沈战役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戴河区

北戴河区,濒临渤海湾,是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为70.3平方千米,海岸线22.5千米,人口6.1万。北戴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海洋的调节,又具有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森林覆盖率70%以上,暑期平均气温只有24.5℃。 清朝光绪年间,许多住在北京的外国人要求在这里建造别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1938年,已有别墅700多栋,中央和许多大型单位在北戴河又新建了200多所疗养院。.

新!!: 辽沈战役和北戴河区 · 查看更多 »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國防大學(英語: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縮寫作 NDU)是中華民國一所專門培育軍事人才的大學,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是由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治作戰學院等五所學校整合成立。.

新!!: 辽沈战役和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是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立的軍級單位,與其它單位不同在其隸下編制為蔣中正在開戰前精心訓練的国军德械师(中德合作)。然而,在1937年多場戰役遭到重創後,實力大不如前,之後大多留置後線整訓擔任戰略預備隊,在滇西緬北戰役反攻時參與第一線攻堅。 國共內戰中,第七十一軍在東北與共軍對戰時防衛長春,因此遭到全殲,而後多次重建,最終並未撤退至台灣。.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1933年2月15日,國民政府為抗擊日軍侵略中華民國華北地區之熱河省,以第一〇六師、第一〇八師、第一一六師、第一一九師、第一二九師、第一三〇師、騎兵第二師等7個師在熱河省平泉縣組建第五十三軍,軍長由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總參議、第四軍團總指揮萬福麟中將〔字壽山、1880年生、吉林省農安人、行伍出身〕兼任,受第四軍團總指揮部節制。同年3月,第一一二師調入第五十三軍序列。本軍成立之初,先於熱東之朝陽、凌源地區抗擊日軍,所屬第一二九師、第一三〇師潰敗後,退守界嶺口,後撤往灤河以西休整。4月,第一一二師調歸第六軍團直轄。長城抗戰結束後駐軍北平,第一〇六師調歸軍分會直轄。1934年2月,第一一六師、第一二九師調往豫鄂皖邊區與共黨叛軍作戰,第一〇八師調歸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序列。1935年6月,第五十三軍移駐保定,留第一一六師負責北平城防。9月,騎兵第二師調歸騎兵軍整編。 1935年11月26日,兼軍長萬福麟上將調任冀察綏靖公署副主任,仍兼第五十三軍軍長。同時第五十三軍改受冀察綏靖公署節制。1937年6月,第五十三軍所屬部隊按調整師編制整編,保留第一一六師、第一三〇師番號,撤銷第一一九師、第一二九師番號,另調第九十一師加入序列。.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三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原屬大清雲南都督唐繼堯部滇軍,其中80%官兵均為雲南人,絕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以彝族、白族為主。 宣統三年(1911年),以同盟會會員為核心的一批滇軍將領,響應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在雲南之統治。 民國4年(1915年),滇軍參加護國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留名。 民國26年(1937年)9月,當時雲南王龍雲將原有的6個步兵旅編組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盧漢任軍長。 1937年10月10日,第六十軍下轄的第一八二、第一八三、第一八四共3個師。主要裝備法械,作為滇系主力部隊,裝備十分精良、齊全,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當中裝備最強、人數最多的一個軍。.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重定向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

#重定向 國軍十大王牌軍.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主席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全名為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設置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後。 國民政府主席由中國國民黨黨內要員或委員會委員互選選出。1925年至1928年,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與其他委員相同,並無特殊的地方,這時期的國民政府為集體領導。隨著1928年10月進入訓政時期,國民政府主席的權力增加,主席一職由合議制變成首長制,也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隨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的修改,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也有所不同,通常隨著蔣中正的去留而變動:如1931年蔣中正下野時,修改《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使主席變成不負實際政治責任,因此林森在擔任主席的12年間只是虛位元首;直到1943年林森逝世後,蔣中正代理主席進而真除,主席一職又恢復成首長制。1937年-1945年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中國處於戰時政治體制,國民政府實際最高領導人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

新!!: 辽沈战役和國民政府主席 · 查看更多 »

刘子奇

刘子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湖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刘子奇 · 查看更多 »

刘亚楼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王松、萨沙(Лю Ялоу),福建武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空军上将军衔。 刘亚楼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终身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中力量。此外,他还兼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刘亚楼 · 查看更多 »

刘兴元

刘兴元(),山东莒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后为国防大学)、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委第一书记。.

新!!: 辽沈战役和刘兴元 · 查看更多 »

刘其人

刘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刘其人 · 查看更多 »

刘光涛

刘光涛(),陕西三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早年担任八路军平西挺进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1942年,任冀东军区十二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43年,任冀东军区十二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任冀东军区十二团政委。1945年,任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二十一旅政委。1946年,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三纵八师政委,后改第四野战军第40军119师政委。1950年,率部参加朝鲜战争。1953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升任主任。1961年,升任40军政委;1964年授少将军衔。1978年,升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1977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新!!: 辽沈战役和刘光涛 · 查看更多 »

刘禄长

刘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干部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刘禄长 · 查看更多 »

刘道生

刘道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刘道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刘道生 · 查看更多 »

刘西元

刘西元(),原名刘熙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刘西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0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刘西元 · 查看更多 »

刘转连

刘转连(),原名刘昌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刘转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7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刘转连 · 查看更多 »

刘震

刘震,原名刘幼安,湖北孝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红军时期,刘震历任红二十五军战士、连指导员,224团1营政委,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5团政委,73师政委,75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688团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第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刘震 · 查看更多 »

刘永源

刘永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刘永源 · 查看更多 »

周仁杰

周仁杰(),原名周球保。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周仁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 。。 毕业于海军军事学院。1968年,接替吴瑞林,担任南海舰队司令员。1970年,由张元培接任。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周仁杰 · 查看更多 »

周彬

周彬(),江西兴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周彬 · 查看更多 »

周保中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云南大理人,白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和軍事人物。 周保中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参议、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总参谋长,绥宁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主席,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步兵88旅旅长等职务。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主任兼民政部長、云南大学校长、西南政法学院院长等職。.

新!!: 辽沈战役和周保中 · 查看更多 »

周福成

周福成()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新!!: 辽沈战役和周福成 · 查看更多 »

周赤萍

周赤萍(),江西宜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政治委员,1949年兼湘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9年转业到地方任中共云南省委工业书记,行政六级。196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副部长。中共九大后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兼福建省委第二书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九一三事件后,中央文件称,周赤萍写的小册子《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在1971年重印发行几十万册,是周为了配合林彪篡党夺权,认定周赤萍为林彪的死党,被隔离审查五年多。后到兰州定居,1990年在兰州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周赤萍 · 查看更多 »

周至柔

周至柔(),原名百福,字至柔,以字行李國鼎:我的台灣經驗-李國鼎談台灣財經決策的制定與思考,中華民國陸軍、空軍一級上將。浙江台州臨海縣人《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下,劉國銘主編,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602頁,ISBN 7-80214-039-0。1951年,晉陆军一級上將銜《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下,劉國銘主編,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603頁,ISBN 7-80214-039-0。.

新!!: 辽沈战役和周至柔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市

哈尔滨(a),简称哈市,别名冰城、東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位于中国東北平原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20世纪中国的工业重镇,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辖区面积最大、辖区户籍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现辖9区、2市、7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继重庆、北京、天津之后为全国第四;市辖区人口55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地区常住人口1063.60万人,列全国第八位。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是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和浓郁的欧陆风情而闻名,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哈尔滨在近现代深受俄罗斯影响。1912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有43091人,佔當年哈爾濱人口73.7%。至今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很多俄式、欧式建筑遍布市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今天,哈尔滨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的中方永久轮值举办城市。哈尔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哈尔滨市为沿边开发开放通道中心,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音乐之城”。.

新!!: 辽沈战役和哈尔滨市 · 查看更多 »

唐山市

唐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天津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12万。现辖7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市政府驻路北区。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死伤最惨重的地震。.

新!!: 辽沈战役和唐山市 · 查看更多 »

唐凯

唐凯(),湖北省黄陂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唐凯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辽沈战役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辽沈战役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公主岭市

公主岭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中部,是四平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2013年9月18日正式成为吉林省省管县试点城市,赋予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由于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市人武部体制特殊,仍由四平市相关部门垂直领导或指导)。公主岭市为吉林肉类生产第三大、中国肉类生产第三大县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接长春市,西接梨树县,南接伊通县,北接长岭县、农安县。公主岭市面积4140.6平方公里,2012年末人口108万。公主岭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29个民族。邮政编码136100。是著名的玉米之乡、油豆角之乡、田径之乡和诗词之乡。.

新!!: 辽沈战役和公主岭市 · 查看更多 »

六月停战令

六月停战令是指1946年6月6日,中國国民政府應來華調停國共內戰的美国总统特使乔治·马歇尔之强烈要求,下达东北地区国军停止追击东北民主联军的軍事命令,以恢复国共谈判。这一停战令从6月6日开始,26日结束。有学者认为,这一停战令是国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其歷史影響甚至大過西安事變。 在杜鲁门总统支持下,乔治·马歇尔下令自1946年7月29日到1947年5月26日,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实行武器禁运。事实上,武器援助到1947年11月才恢复。 驻中国美军指挥官魏德迈将军后来在国会作证指出,六月停战令后国军士气低落是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而武器禁运和美国对国民政府其他支持的失败,以及中国和美国的反国民政府各种宣传都直接造成了士气低落。陈纳德将军等也支持这种观点。 蒋介石在他撰写的《苏俄在中国》中对他在1946年6月6日未聽取建議,不顧美蘇反應在當下不惜追擊到底,而颁发第二次停战令对东北战争的影响,做出了这样的结论:.

新!!: 辽沈战役和六月停战令 · 查看更多 »

兴城市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东北华北经济区节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泳装名城、是一座集城泉山海岛河、六大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北方著名休闲疗养胜地。1986年12月撤县设市。位于锦州市西南部。.

新!!: 辽沈战役和兴城市 · 查看更多 »

国军

#重定向 國軍.

新!!: 辽沈战役和国军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素有國軍第六大主力之稱。.

新!!: 辽沈战役和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十八师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前身爲財政部所轄之鹽務總局緝私總隊(後改為稅警總團),隸屬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六軍,在1938年3月成立,由孫立人擔任總隊長於貴州都勻整訓。兵源則是從淞滬會戰後,未被黃-杰-軍部吸收的原舊稅警總團傷癒兵組成,武裝由財政部撥發。 最初編制號稱3個團(實際編制人數不足),其後逐步發展到五個步兵團,一個學生團,一個特別任務隊組成,人數之多,再加之孫立人當時與齊學啓等團副們的演練,使戴笠希望將其納入軍統運用。孫立人總團長去重慶受訓時,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的調協下,其麾下三團分屬給戴笠,餘下再重組成第一一二團、第一一三團、第一一四團,共三個團,正式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新編三十八師,直屬於第六十六軍。1942年3月,第六十六軍參加與第一次滇緬戰役。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294頁在腊戍、曼德勒地區,新編三十八師馳援仁安羌,救出英軍、記者、傳教士等7,500餘人及馱馬1,000餘匹於日本軍重圍中,史稱「仁安羌大捷」。此戰後,新編三十八師退入印度藍姆迦整訓,而後改隸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新!!: 辽沈战役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十八师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

#重定向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新!!: 辽沈战役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 · 查看更多 »

四平市

四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与辽宁省相邻,北靠长春市、南临铁岭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一座工业城市。.

新!!: 辽沈战役和四平市 · 查看更多 »

四平战役 (1946年)

#重定向 第二次四平战役.

新!!: 辽沈战役和四平战役 (1946年) · 查看更多 »

石瑛

石瑛(),字蘅青,中国湖北省阳新县燕厦(今通山县新庄坪)人。民国政坛“湖北三怪”之一。冯自由誉其为“民国以来第一清官”。曾任国立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前身)校长、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湖北省建设厅长、南京市长、中華民國第4任銓敘部部長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石瑛 · 查看更多 »

王奎先

王奎先(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红军,曾任广西公安总队总队长、广西军区副司令。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王奎先 · 查看更多 »

王建中

王建中,字銘新,號寰羽,浙江省嘉興府平湖縣人,民籍,治《書經》,年三十一歲中式萬曆十四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進士。乙卯年七月十一日生,行一,曾祖王端;祖王堂;父王言;母陳氏。具慶下,妻莊氏,弟拱極(生員);建元;建藩;建屏,子墀獻;墀奏;墀贇。由學生中式丙子鄉試二名舉人,會試中式十三名。授行人,兵部觀政。.

新!!: 辽沈战役和王建中 · 查看更多 »

王良太

王良太,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33年1月参加红四方面军川陕保卫营,同年6月加入。在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作战英勇,不怕牺牲,不久就被任命为红33军98师294团2营1排长。1935年3月,他随部参加。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他被调到中央红军部队。1935年9月20日,他担任攻克腊子口天险的第一突击队队长。同陈光、肖华、杨成武亲自看望突击队,要求他们一定要突破腊子口。第一个突击队战斗到剩下最后两人,王良太队长身负7处重伤,还顽强地战斗,掩护并配合后续部队一举攻克了腊子口。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中,王良太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4连连长。首战,他所在的团由杨得志指挥,担负主攻任务,他率全连110余人英勇拼杀,战斗到最后仅剩30余人,仍坚持到取得胜利。由于他屡立战功,1938年他被提升为三营副营长。 1940年,王良太任教导一旅三团副团长,“”后,他被调任新四军3师21团团长。率部在盐阜地区进行抗日活动。1941年6月,日伪军进攻新四军,他率全团从正面阻击敌人,掩护军部转移,还抓住战机指挥部队偷袭敌伪军,打沉敌军汽船三艘,消灭日伪军1000余人,受到军部首长表扬。 1943年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他率团直属队和二营与建阳县大队合并成立了县总队,他任县长兼县总队长、总队政委,指挥部队进行游击战,拔出日军据点9处,使全县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1944年成立盐阜独立团,他任团长兼政委。次年1月他被调任第3师8旅22团团长,在攻打阜宁的战斗中,他率团担任阻击敌人增援部队和相机占领阜宁城的任务。他指挥部队痛击了敌增援部队后,尾随敌人迅速占领阜宁城外,抢修工事,乘其不备,一举攻入城内,并乘胜攻克了大蒲桥。他由指挥游击战转入指挥攻坚战,他再次受到军部通令嘉奖。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开始时,王良太奉命率部从苏北出发,日夜兼程3000余里,进入东北,一举解放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成立时,他被任命为五师参谋长,不久任副师长,后调任二纵队副参谋长。沈阳解放后,他升任二纵队四师师长。辽沈战役刚一结束,他即奉命率部挥师入关,直抵塘沽。他带领参谋人员深入塘沽镇北察看了地形后,在纵队党委扩大会上,提出了攻打塘沽的困难:“一是不利于兵力开展,水中无法构筑工事,也很难隐蔽接敌;二是水沟甚多,会迟斗动作,增大伤亡;三是不能快速断敌退路,一旦战斗打响,敌人如从海上逃走,就达不到预期作战的效果。”他根据存在的困难,提出要神速地占领有利地段,采用“关门打狗”的战法。天津前线司令部根据敌情迅速做出部署,将二纵和一纵调至天津西郊。 1948年12月30日晚,王良太率部迅速抵达城郊两块南北并列的坟地,进攻安徽义地和鲁西义地的敌人据点。旅即指挥部队一举突破城墙,将红旗插上了城头。配合兄弟部队经过27小时战斗,就解放了天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多人。平津战役结束后,部队该编为39军,任115师师长,率部南下河北、河南、湖北,抵达湖南,参加了衡宝战役,转经贵州插入广西,解放了柳州,进南宁抵镇南关,再克龙州,全歼国民党军33师后,他兼任宜山军分区司令员,指挥部队担负护路、剿匪,稳定社会秩序的任务。 朝鲜战争 1950年7月,王良太奉命率部回师东北,于10月20日入朝参战,他指挥115师参加了解放,攻克汉城的战役。1952年4月,他升任第3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53年回国后,他奉命组建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先后任东北军区工程兵部主任,达12年之久。1962年该部发现,培养了全军标兵雷锋。1966年,王良太调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文革后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1991年于大连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王良太 · 查看更多 »

王振祥

王振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王振祥 · 查看更多 »

王效明

王效明(),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东北抗日联军将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苏联红军吉林市卫戍司令部副司令,接收吉林市。八路军359旅的袁任远、旅政治部民运科长段竞率领的先遣队30人于1945年1O月底到达长春,11月5日到达吉林市。成立永吉地委、永吉军分区,书记袁任远,司令员王效明,组建吉林保安队。下设三个总队,段竞任吉林保安第一总队政委。 1945年11月21日,朝鲜义勇军第五支队乘火车抵达吉林市后,由于苏联驻军不同意该部东去延边,遂编为吉林保安第七支队。支队长崔明,政委朴勋一。1945年12月初,吉林保安第一总队及第七支队解放桦甸县城。1946年1月,吉林保安第七支队更名为朝鲜义勇军第七支队。 1946年2月,吉林保安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四旅兼永吉军分区,旅长王效明,下辖两个团。保安队一总队改编为第七十二团,团长颜德明、政委段竞。活动范围为桦甸、磐石、伊通、双阳等县。1946年3月,朝鲜义勇军第七支队改编为桦甸县保安团,团长杨上堃。1946年4月14日,二十四旅第七十团和七十一团奉命参加了第一次解放长春之战。1946年5月底,东北民主联军弃守长春市、吉林市。1946年7月,吉林军区永吉军分区兼二十四旅改编为吉南军分区兼二十四旅,转战在吉林市南部的永(吉)南、桦甸、磐石、双阳、伊通县等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王效明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旅长。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杨尚奎,旅政委兼军分区第二政委邓飞,副司令员蒋克诚、冯精华,副政委张百春,参谋长康干生,副参谋长熊志坚,政治部主任宋景华,供给部部长倪兴中、政委刘韵秋,卫生部政委周交臣。吉南军分区兼二十四旅辖第70、第71、第72共三个团,七十团团长刘健民,政委刘春光;七十一团团长齐连升(抗联干部),政委夏荩卿/张开进;七十二团团长颜德明,政委段竞。此外,还有桦甸县保安团,团长杨上堃,政委汪小川;磐石县大队(后扩编为警卫团)、桦南游击大队(以那尔轰为中心)、天岗游击队、伊(通)双(阳)武工队等。1946年秋冬季是吉南最困难时期,仅控制桦甸县松花江东的大约60个自然村,人口不过两万,部队有3000余人,与江西驻守的国军第207师部队对峙。第24旅的3个团撤销营的建制,每个团缩编为5个连。1946年底,由于减员过大,第70团与第72团合并为新的第70团,团长颜德明;桦甸县保安团改编为新的第72团,团长杨上堃。1947年初,随着“四下江南”作战,吉东军分区警备二旅调入吉南战场。1947年2月,吉林军区组建东满独立师,新编成的第70团上升改编为独立师第7团,团长颜德明。 1947年东北“夏季攻势”中,吉南军分区于5月31日解放桦甸县城、磐石县城。1947年7、8月份,桦甸县大队扩编为七十三团;磐石县警卫团改编为七十四团。吉南军分区这时辖第71、第72、第73、第74共计4个团,总兵力4000多人。 1948年1月18日,以吉东军分区机关在九台县改编为独立第六师,师长邓克明,下辖第16团(前身朝鲜义勇军5支队15团、延边警1旅3团、吉东军分区独立3团)、第17团(前身延边警6团、吉东警2旅5团、吉东军分区独立6团)、第18团(前身为永吉军分区2团、24旅71团,团长苏连才)。1948年11月,改称第一五六师。 1948年4月,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第七十二团两个营(原朝鲜义勇军第7支队)、松江军区第八团(原朝鲜义勇军第3支队)、牡丹江军区独立第3团(1946年4月穆棱县保安队基础,1947年4月改编为牡丹江军区独立第三团),合编为独立第11师,以吉南军分区机构改编为师直,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副师长李德山,全师7000余人。1948年8月,该师参加长春围城战。1948年11月,延边军分区补充该师新兵2000余人。12月,吉林军区警卫团1100人补入该师。1948年11月,独11师改称第164师。辖第490、第491、第492团,长春解放后,该师担任卫成长春任务。 1949年,王效明率解放军第164师改编为炮兵第6师,任师长。后率部调海军,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后任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 1991年11月30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新!!: 辽沈战役和王效明 · 查看更多 »

秦皇岛市

皇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端,是京哈铁路上重要城市之一。靠在渤海湾边上,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483公里。以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 秦皇岛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市。著名的风景区山海关、北戴河坐落于此。.

新!!: 辽沈战役和秦皇岛市 · 查看更多 »

程子华

程子華(),生于山西运城,中国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程子华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参与广州起义。於1929年发动大冶兵暴,后任红五军团十四师师长、二十二师师长及粤赣军区代参谋长。1934年,调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参与长征。中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委及中共晋察冀分局代书记兼晋察冀军区代政委。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及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代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及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此后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部長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辽沈战役和程子华 · 查看更多 »

程思远

程思遠(),廣西省賓陽縣人,生於廣西省賓陽縣大橋程村,本名程思安,曾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八屆至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新!!: 辽沈战役和程思远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国共内战

二次国共內战發生於1945年至1949年間 ,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间为争夺中国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 抗日戰爭結束后,摩擦不斷的國共雙方開始在重慶展開談判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然而谈判很快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在戰爭初期,國軍一度取得全面優勢,佔領中共所控制的張家口和延安等戰略要地。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成功政策幫助下,解放军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以對抗國軍的重點進攻。及至1947年中,在挺進大別山後,中共更完全取得整場戰爭的主動權,戰局至此逆轉。解放軍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國軍,渡過長江,並在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则退往臺灣,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对峙,並長期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省)沿海爆發衝突,互有勝負。1979年後,海峽两岸关系才開始缓和,至此兩岸雙方再未發生戰事。迄今,内战戰火虽已停止,然而随着两岸政治情勢的变化,军事紧张局面亦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交戰雙方至今從未有正式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因此廣義的來說,目前海峽兩岸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新!!: 辽沈战役和第二次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管松涛

管松涛(),原名管之山,山东巨野县田桥乡邬官屯村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简介 管松涛,山东巨野人,原名之山。1921年,19岁的管松涛参加东北军,历任士兵、班长、排长,1927年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9军炮兵营连长,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参加徐州、扬州对日作战。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管松涛参与万毅组织的捕捉东北军57军军长的行动,行动失败后,管松涛被监视,强行送于学忠部受训。管松涛于途中逃脱,参加八路军。任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1943年任滨海支队参谋长,参与开辟海陵县抗日根据地,甲子山战斗。解放战争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旅长。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叁下江南战役。当敌军大举进攻临江时,他率领两个团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敌3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1947年参加围困长春、解放沈阳。1948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53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因病休养.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38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炮兵学校副校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6年病逝。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之前 管松涛,1902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邬官屯一个雇农家庭。管松涛家境贫寒,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管松涛全家5口人,依靠父亲给地主扛活来维持生活,终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管松涛8岁就去给地主放猪,帮助父亲来维持家庭的生活。管松涛10岁时,他的母亲由于贫困和病魔交加,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扔下他和两个弟弟。后来,依靠父亲当长工扛活已无法养活全家,他就只好带着两个弟弟去讨饭糊口。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管松涛有时领着弟弟们靠沿街乞讨糊口,有时靠给地主打零工维持生存。管松涛16岁时,他到一家姓赵的地主家去扛活,一晃3年过去了,结账时地主却只给了管松涛少得可怜的两吊钱。性格刚毅的管松涛痛苦至极,他两眼含泪将两吊钱交给了他的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家。 1921年,管松涛已经19岁了,他远走异乡到天津去谋生路。谁知天下老鸹一般黑,他的生活依然是无着无落。正在管松涛茫然之际,恰逢直系军阀的军队在天津招兵,他毅然报名从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后来,管松涛在直奉战争中又投靠了东北军。由于管松涛在东北军里肯于吃苦,作战勇敢,他历任班长、排长,在1927年就当上了连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屠杀中国共产党人。济宁市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山林逃出后,投奔到管松涛的连队当文书。管松涛十分同情革命者,将刘山林掩护起来,并且掩护其开展革命活动,为其提供活动费用。同时,管松涛也从刘山林那里初步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逐渐接受了共产党的思想教育,思想觉悟、阶级觉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在东北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放弃了东北奉命入关。眼看着沿途的人民颠沛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管松涛恨自己纵有救国拯民之志,却鞭长莫及。正当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的正确主张,管松涛为之振奋,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救国救民之愿望才能得到实现。于是,管松涛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寻找中共党的地下组织,渴望靠近党组织、接受党的教育,决心为党工作。1931年冬,在天津经石又新介绍,管松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春,管松涛奉命进入南京炮校进修。在校学习期间,他依靠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广泛结交校友,秘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努力扩大党的影响。南京炮校毕业后,管松涛被分配到东北军第49军炮兵营当连长。1936年12月,他积极参加西安事变。为了防止国民党亲日派的进攻,他把炮兵连布置到渭南一带,将大炮置于前沿阵地上,严阵以待,协同步兵一起,决心保卫全国人民关切的、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西安兵谏。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东北军陷入分化和混乱。不久,东北军的部队被分散到各个战区,原来积极参与西安事变的人都遭到清算,军衔仅是尉官的管松涛也被撤职。中共党组织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批准管松涛去投奔原来的老上级、东北军57军111师333旅665团上校团长董翰卿,被任命为665团少校副团长。1937年3月,管松涛随东北军57军从陕西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开进了河南周口镇。由于环境的变化,管松涛与中共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管松涛随东北军57军从河南转战到江苏徐州一带对日本侵略军作战。这时,管松涛与中共党组织又重新取得了联系。1938年6月,在山东沂水县经黄如刚介绍,管松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1938年冬,东北军57军从江苏沭阳转移到山东滨海地区开展抗日斗争。 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管松涛所在东北军部队的一些高级将领也逐渐放弃抗日立场,转而集中力量反共,激起了东北军中的共产党员和思想进步官兵的强烈反抗。此间,管松涛积极支持东北军57军战地服务团的抗日宣传活动,在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武装摩擦活动中,争取广大东北军官兵坚持抗日立场上,他与57军战地服务团的同志们一起做了许多工作。1940年9月14日,管松涛所在的东北军57军军长缪徵流为了保存实力不抗日,密派665团上校团长董翰卿、参谋处上校课长于文清等,与日方鹫井师团代表大尉参谋辛修三、伪兴亚建国军顾问新容幸雄举行谈判,双方商定互不侵犯、共同防共事宜。于文清回来之后,心中十分烦恼,将谈判的情况报告了东北军57军111师333旅旅长万毅(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东北军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系中共特别党员)闻讯后,便与旅长万毅等人在9月21日晚上发动了“锄奸行动”,扣押了董翰卿,抓捕了军中联日的一干缪徵流在混乱中逃掉。管松涛在这次“锄奸行动”中,以民族利益为重,为抗日大业所系,抛弃老上司董翰卿对他的接纳之恩,坚决执行常恩多师长下达的关于“锄奸行动”的命令,毅然参加了捕捉勾结日军反共卖国的汉奸军长缪徵流等人的“锄奸行动”。常恩多师长、万毅旅长等对管松涛的义举感动不已,当管松涛完成任务班师回营时,师长常恩多竟不顾团副管松涛在行军礼,箭步迎上前去将管松涛抱了起来,感动得大家都热泪盈眶。师长常恩多当场挥笔书写任命书 :“六六五团少校团副管之山,即日起任该团团长职务”。 8KKI�.i8` ?1940年12月,蒋介石制造了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反共达到高潮。这时,东北军111师师长常恩多因积劳成疾,已经卧床不起。该师反共分子头目、师参谋长陶景奎、旅长孙焕彩、团长刘晋武等勾结国民党鲁苏战区总部政训处头目周复等配合全国的反共形势,对该师中共地下党和进步分子进行大清洗。结果,万毅旅长被扣押;管松涛先被监视,后被强行遣送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部议处。管松涛在被强行遣送的途中机警逃脱,投奔了山东八路军滨海军区。从此,管松涛参加了八路军,不久被任命为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 1942年8月3日,身患重病的111师师长常恩多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毅然率领111师2000多官兵起义,投奔了山东八路军滨海军区。管松涛所在的独立旅奉命划归山东军区新111师指挥,管松涛又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队。 1942年9月,海陵的日伪军在东起沙河、西至桃林镇一带安设了据点,其中在罗庄和横沟的据点插入了海陵县抗日根据地。11月3日下午5时,管松涛奉命指挥独立旅拔掉罗庄据点,首先打响了海陵地区反蚕食斗争的第一枪。经过7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伪军的炮楼被炸毁,罗庄被攻克,罗庄据点被拔掉,俘虏伪军大队长以下60余人,缴枪60余支。接着,新111师第四团也拔掉了横沟据点,歼灭伪军200余人。11月5日晚,管松涛又指挥独立旅拔掉了圈沟据点,歼灭伪军30余人。 1942年12月15日,山东军区为了保卫抗日根据地,打败国民党军顽固派孙焕彩部、朱信斋部越过日(照)莒(县)公路对抗日根据地的进犯,决定组织发动甲子山讨叛战役。战前,山东军区政委罗荣桓亲自给八路军参战部队作动员报告。罗荣桓指着甲子山说:“同志们,这就是你们的家,要安家,就必须消灭顽军…… ”管松涛和八路军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听了罗荣桓的动员报告后,深受鼓舞,决心打败国民党军顽固派孙焕彩部、朱信斋部,进而收复甲子山地区。12月17日,八路军参战部队分4路发起全面进攻。管松涛所在部队担任攻打甲子山南、北垛及浮棚山顽军阵地的任务。经过7昼夜的战斗,顽军终于不支,于12月23日逃往日(照)莒(县)公路以北,八路军收复了甲子山地区。 甲子山讨叛战役胜利结束后,管松涛随部队进驻茅墩、横沟一带休整。在此期间,管松涛积极配合中共新111师总支委员会的工作,加强党对新111师的领导,在连队建立党支部,对部队进行了精简整编。1943年6月,管松涛随部队奉命挺进日(照)莒(县)公路以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新111师旗开得胜,连战连捷,迅速在五莲山区站住了脚跟。接着,111师再次对部队进行了精简整编,并且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4年6月,管松涛随部队参加了滨海军区发起的攻打伪军的讨李(永平)战役。战后,新111师等八路军部队控制了诸(城)日(照)公路大部分地区及海(阳)青(岛)公路、胶(县)诸(城)公路各一部分地区,巩固和发展了滨海及胶东的联系。 1944年10月,管松涛随部队在诸城、胶县边集结休整。1944年10月20日,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专程赶到新111师的驻地参加誓师大会,宣读山东军区命令:原东北军111师改称 “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由滨海军区副司令员万毅兼任支队长,王振乾任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彭景文任副支队长,管松涛任参谋长,李欣任政治部副主任。滨海支队以重罗山为中心,在3000平方华里的地域里,与6倍于八路军的日伪顽反动势力进行着极为尖锐复杂、艰难困苦的斗争。 1945年5月下旬,管松涛和万毅支队长、王振乾政委一道指挥滨海支队与日本侵略军在滨海北部作战,破坏了公路和桥梁,歼灭了一部分日本侵略军,打退了日本侵略军的扫荡。 1945年夏季攻势中,八路军滨海支队配合兄弟部队解放了高密的铺上,为八路军攻克胶县,威胁青岛,解放烟台,挺进东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5年8月,滨海支队配合兄弟部队解放了胶县县城,歼灭日伪军450余人,缴获92步兵炮2门、轻重机关枪20挺、步枪200余支。 抗日战争时期,管松涛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受到了很大的锻炼,成为八路军的一名优秀指挥员,在抗击日本侵略军、创建和发展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以及抗击国民党顽固派、投降派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调遣八路军、新四军10万部队和2万干部挺进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给山东军区下达了关于挺进东北的命令,滨海支队被编入东北挺进纵队,管松涛奉命随部队进入东北。 山东军区在接到命令后,立即组建了3000多人的东北挺进纵队,任命万毅为司令员、周赤萍为政治委员、关靖寰为参谋长、王振乾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一、二两个支队。其中,一支队由滨海支队改称,共1800余人,支队长彭景文,政治委员李欣;二支队另由胶东军区特务营和滨海、鲁中军区各抽调的一个营组成,共1200余人,支队长管松涛,政治委员黄明清。从1945年9月2日起,东北挺进纵队各部分别由各自的驻地向胶东黄县方向开进,准备渡海挺进东北。部队进行了挺进东北的思想动员,并且做好了渡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万毅先将部队交给东北挺进纵队参谋长关靖寰、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负责,自己带一个连的先遣人员经一昼夜的海上航行,于9月25日上午11时许在辽宁省兴城县钓鱼台登陆。经与冀热辽军区部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万毅决定东北挺进纵队沿他此次航行的路线渡海。万毅随即给东北挺进纵队发报,命令部队立即组织渡海,到兴城集结。 1945年9月下旬,东北挺进纵队的大部队奉命先后渡海挺进东北,10月陆续到达了沈阳,并且新发了军装和武器。接着,一支队奉命到抚顺执行任务,二支队奉命到沈阳东大营待命。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东北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由抚顺向吉林方向挺进,第二支队由沈阳、铁岭向长春方向挺进。10月26日,东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和二支队支队长管松涛带领第二支队从沈阳出发,步行向铁岭挺进。10月27日下午到达铁岭城郊区。铁岭县城的伪维持会和伪保安队在知道了东北挺进纵队第二支队到达的消息后,误以为是“国军”来接收了,在铁岭县城的西门列队欢迎。王振乾和管松涛、黄明清研究后,决定将计就计,智取铁岭县城。第二支队的指战员装成“国军”,大摇大摆地进了铁岭县城。王振乾和支队长管松涛、政治委员黄明清在进铁岭县城后,连夜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和布置战斗任务,决定在天亮的时候对铁岭县城的伪维持会和伪保安队采取行动。 1945年10月28日早晨,东北挺进纵队第二支队的指战员根据战斗分工,分别向各自的目标采取行动。由于事先进行了细致的侦察,完全摸清了各处的情况,加上伪保安队又没有防备,结果东北挺进纵队第二支队没有费一枪一弹,就顺利地解除了伪保安队的武装,缴获大枪230多支、手枪30多支。接着,又勒令解散了伪铁岭县维持会。铁岭县城获得了首次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二支队迅速抽调了一批干部,协助地方干部建立了铁岭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铁岭县公安局,宣传和发动群众,搞好社会治安。发布了布告,讲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号召群众安居乐业,扩大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影响。 � 1945年11月初,王振乾和支队长管松涛、政治委员黄明清带领东北挺进纵队第二支队的指战员乘坐火车离开铁岭,前往长春执行新的任务。在长春,支队长管松涛根据中共长春市委的要求,解决了伪警察的武装,命令二支队二大队指战员换上了黑色的警察服装,由八路军化装的“警察”控制了长春市;支队长管松涛还命令二支队一、三大队进驻长春市以西的范家屯、大屯一带,监视飞机场。12月初,管松涛奉命带领东北挺进纵队第二支队先进入吉林市,然后又去双阳县地区剿匪,消灭土匪800余人。之后,二支队移驻双河镇。 1946年1月中旬,东北挺进纵队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一支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19旅、二支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旅。管松涛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旅旅长,下辖第58团、第59团、第60团。改编后,第20旅第58团就开往苏家屯一带进行剿匪,经过10余日的剿匪,消灭了国民党地下军王丹匪部的土匪1000余人。 1946年3月中旬,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颁发“剿匪”密令,在东北点起内战的大火。国民党进入东北的兵力多达6个军18个师,连同地方团队,其总兵力达30万多人。1946年3月12日,国民党军队以从苏联红军之手接收的方式进占沈阳后,立即以沈阳为基地向周围扩张,相继进占辽阳、抚顺、铁岭。随后集中5个军10个师的兵力南攻营口、本溪,北犯四平,妄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独霸东北。 管松涛奉命带领第7纵队第20旅破坏沿铁岭向开原前进途中的公路、铁路,以迟滞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管松涛指挥部队从山区对铁岭、开原的东部进行侧击,沿途逐段破路,与国民党军队节节纠缠,双方交战的枪炮声昼夜不息。接着,管松涛奉命带领第7纵队第20旅参加了四平保卫战,阻击国民党军新6军向四平的进攻。第20旅第60团奉管松涛的命令,在乌龙岭阻击国民党军新6军。接着,又转移到西安北山阻击国民党军。由于敌强我弱,在激烈的战斗中,第20旅遭受很大损失。为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东北民主联军相继撤出四平、长春、吉林等地实行战略转移。 人物评价 管松涛平时要求自己十分严格,生活一向艰苦朴素。从朝鲜返回祖国的时候,管松涛身为38军参谋长完全可以乘专用小车或者乘火车软座软卧。可是他既不乘专车,也不乘软座软卧,而是把吉普车装上火车,他自己坐在吉普车里回国,甘愿自己吃苦,也要为国家节省汽油和钱。他无论在哪一级领导岗位上,都从不讲排场。在管松涛的心目中装的是人民,是患难与共的战友,是党的伟大事业,从来就没有“我是哪一级干部,我有什么功劳,要享受什么待遇”的观念。 ? 自朝鲜战场回国后,管松涛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后来发展到不能坚持工作。20世纪60年代,管松涛因为长期患有多种疾病,被疾病折磨得出现了神经紊乱状况。管松涛就是在神经紊乱状况严重的时候,他却仍然知道挎着篮子往乡下去给老百姓送馒头。别人问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说:“给老百姓送馍去。”管松涛头脑里想的还是解放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或者是敌后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虽然管松涛看起来精神似乎错乱,可他连接着人民的那根神经没有错乱,使他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与老百姓血肉相连。 1966年5月1日,管松涛因为长期患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终年64岁。管松涛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曾任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1950年加入抗美援朝,任志愿38军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6年,在沈阳逝世,终年64岁。.

新!!: 辽沈战役和管松涛 · 查看更多 »

绥中县

绥中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是葫芦岛市下辖的一个县。有“关外第一县”的称号。.

新!!: 辽沈战役和绥中县 · 查看更多 »

罗华生

罗华生,,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铁道公安部队司令员、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91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新!!: 辽沈战役和罗华生 · 查看更多 »

罗荣桓

罗荣桓(),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省衡山县南湾村(今属衡东)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罗荣桓1927年在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前身)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鄂南暴动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上井岡山。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他先后担任特务连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曾参加古田会议。历任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动员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参加过长征。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代理师长,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开辟山东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同林彪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攻占东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政治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罗荣桓从1942年起经常带病指挥作战,1946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员、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员。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病逝。.

新!!: 辽沈战役和罗荣桓 · 查看更多 »

罗舜初

罗舜初(),原名罗汝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罗舜初,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3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罗舜初 · 查看更多 »

罗文

#重定向 羅文.

新!!: 辽沈战役和罗文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有时亦称State Department),直译为美国国务部,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行政部门,前身为美国外交部,目前亦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外交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最龐大的政府機構之一;其行政首長为国务卿,现任的国务卿是麦克·蓬佩奥。 美国国务院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區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因此「霧谷」(Foggy Bottom)有時也作為國務院的代稱。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内阁中仅次于副总统後的成员。如果总统无法有效行使总统权力能力或者意外死亡,按照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排在第四位,即排在美国副总统、美国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但由于副總統祇是充當總統的後備因而位高權不重,而参议院临时议长象征意義較大,美國政治權力當中,国务卿的真正實權相比副總統和参议院临时议长還要大,故国务卿的真正權力僅次於總統和美国众议院议长。.

新!!: 辽沈战役和美国国务院 · 查看更多 »

美联社

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中文環境裡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多加註國名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讯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二战后(1947年),美联社成员范围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美联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击败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合众国际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语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于美国以外的国家。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四条服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美联社在绝大部分美国媒体开有专版,所有出版和再版的新闻出处必须标明为美联社。美联社事实上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

新!!: 辽沈战役和美联社 · 查看更多 »

羅卓英

羅卓英(),原名東潘,字尤青,別號慈威(又作慈衛),1896年3月出生於廣東大埔縣百侯鄉曲灘村宜洋坪,客家人。幼年過嗣叔父,居住同縣湖寮鄉嶺下村。民國12年(1923)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與陳誠同為砲兵科同期同學,並繼陳誠之後為第十八軍第2任軍長,與周至柔(步科)則是同期同學,同是土木系的重要將領。後升上將銜,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西南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等職。.

新!!: 辽沈战役和羅卓英 · 查看更多 »

羅英

羅英()原籍湖北蒲縣,台灣詩人與散文作家,除筆名羅英外還有田青、小立。.

新!!: 辽沈战役和羅英 · 查看更多 »

烟台市

烟台市,别称港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北部,1984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 烟台位于37°24′N121°16′E。全市总面积13,8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38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63个。东与威海接壤,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与辽东半岛的大连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新!!: 辽沈战役和烟台市 · 查看更多 »

热河

热河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热河 · 查看更多 »

炮兵

炮兵是指以火炮、火箭和飛彈等为基本装备,用火力进行战斗的兵种。由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组成,需要强大的火力和较远的射程,是战斗中的火力突击力量。主要用于支援和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 炮兵在中国有悠久历史,在明永乐年间,京军中就有规模使用火炮的部队(神机营)。 在現代軍隊,砲兵屬於陸軍等部隊的兵種之一。在日本陸上自衛隊中,則將砲兵部隊稱為特科。 vi:Pháo Category:炮兵.

新!!: 辽沈战役和炮兵 · 查看更多 »

田维扬

维扬(),原名田文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田维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田维扬 · 查看更多 »

熊伯涛

伯涛,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公安军第一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熊伯涛 · 查看更多 »

韦祖珍

韦祖珍(),广西东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韦祖珍 · 查看更多 »

韩先楚

韩先楚(),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著名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韩先楚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供职于徐海东之红二十五军,参与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和长征,曾以半年时间从营长提升到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新3旅旅长,参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国共内战时期,任东野三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军长,参与临江战役、东北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有“旋风司令”之美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韩先楚 · 查看更多 »

莫文骅

莫文骅(),原名莫万,字六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莫文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莫文骅 · 查看更多 »

遼陽

辽阳可指:.

新!!: 辽沈战役和遼陽 · 查看更多 »

营口市

营口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渤海之滨,辽东湾畔,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123°02′,北纬39°55′—40°56′。为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入海口。是中国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现为东北最近的出海通道,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东北亚地区最具发展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之一,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为二类大城市。.

新!!: 辽沈战役和营口市 · 查看更多 »

萧劲光

萧劲光(),原名萧玉成,中国湖南长沙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萧劲光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此后在红十一军、红五军团、红七军团等担任政委职位,并跟随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在陕北担任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央军委参谋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一前线指挥部司令员、12兵团司令员,指挥四保临江、长春围困战、衡宝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以及主持海军发展方针。.

新!!: 辽沈战役和萧劲光 · 查看更多 »

萧华

萧华可能是下列人物:.

新!!: 辽沈战役和萧华 · 查看更多 »

萬福麟

萬福麟()字壽山,祖籍直隸寧河(今天津市寧河縣)官庄。吉林将軍管轄区吉林副都统管轄区長春厅(今吉林省農安縣)人。中华民国陸軍二級上將。.

新!!: 辽沈战役和萬福麟 · 查看更多 »

鐵嶺

#重定向 铁岭市.

新!!: 辽沈战役和鐵嶺 · 查看更多 »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新!!: 辽沈战役和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靖宇县

靖宇县是吉林省白山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辽沈战役和靖宇县 · 查看更多 »

袁升平

袁升平(),原名袁兴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袁升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

新!!: 辽沈战役和袁升平 · 查看更多 »

袁克服

袁克服(),原名袁克福,湖北黄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袁克服 · 查看更多 »

袁渊

袁渊(),原名袁焕卿、袁章斐,江西省南康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25年起从事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入云南范石生部当兵。1931年,袁渊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参谋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七团团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冀东军区独立第十二旅旅长,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南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校长,第二十四步兵学校校长,马列主义学院第一分校军事教研室主任,第二高级步兵学院代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袁渊 · 查看更多 »

西柏坡

#重定向 西柏坡镇.

新!!: 辽沈战役和西柏坡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辽沈战役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解放区

解放区,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控制区域的称呼,在。这些地区与外地往往设置关卡,并独立发行货币,且拥有自主的地方武装。 相對的,中華民國政府或國民政府称其地区为「淪陷地区」或「共匪地区」,簡稱「匪区」。 对于解放区的性质,中国国民党及國民政府认为解放区是武装割据地方,新时期的军阀。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因解放军连连击退国军,使得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中国国民党/國民政府所统制的區域(簡稱「国统区」)逐漸縮小。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湾地区,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成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称为「匪偽政府」。至此「解放区」一词与「国统区」共同退出历史舞台。.

新!!: 辽沈战役和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马占山

占山()字秀芳,祖籍河北豐潤,生於奉天府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东北军將領,曾率部抗日,指挥了名震--中外的江桥抗战。与日军多次交战,其间曾诈降于日军并参与创建滿洲國,获得休养后,再次率兵對抗日軍。.

新!!: 辽沈战役和马占山 · 查看更多 »

詹才芳

詹才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詹才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湖北黄安县高桥区黑石嘴村詹家畈人。.

新!!: 辽沈战役和詹才芳 · 查看更多 »

骑兵

騎兵是陸軍當中,騎乘動物作為移動手段的兵種。并不是只有使用马匹的军种称为骑兵,也有騎乘其他動物,例如戰象或駱駝;有些步兵如龙骑兵使用马匹移动,但下马作战。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野戰最重要的主力兵种,殺傷力極大,中外戰史皆常見以少量騎兵牽制大量步兵。 在現代陸軍中雖然已經甚少使用動物,但使用機械化交通工具移動的部隊仍可稱作騎兵。.

新!!: 辽沈战役和骑兵 · 查看更多 »

高岗

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中国陕西米脂县武镇(今属榆林市横山区)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高级领导人之一。 高岗早年在西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后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红二十六军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务,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委等职务。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集东北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号称“东北王”。1953年,奉调进京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后与饶漱石密谋取代刘少奇和周恩来而遭批判,自杀身亡。1955年,被开除党籍。.

新!!: 辽沈战役和高岗 · 查看更多 »

高体乾

-- 高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高体乾 · 查看更多 »

高橋

橋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高橋 · 查看更多 »

谢家祥

谢家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谢家祥 · 查看更多 »

谢甫生

谢甫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58年,接替何英,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大使。1963年,由张灿明接任。.

新!!: 辽沈战役和谢甫生 · 查看更多 »

谢镗忠

谢镗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谢镗忠 · 查看更多 »

谢明

谢明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谢明 · 查看更多 »

谭友林

谭友林(),湖北江陵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副军长,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后授少将军衔。1975年,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任新疆军区副政委。1979年,改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政委。.

新!!: 辽沈战役和谭友林 · 查看更多 »

谭甫仁

谭甫仁(),广东省仁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委,中将。中共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被枪杀。.

新!!: 辽沈战役和谭甫仁 · 查看更多 »

谭政

谭政(),原名谭世铭,号举安。湖南湘乡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谭政早年参加秋收起义,并在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二军等部队指挥领导政治工作。后跟随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后在陕北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位。后被诬陷为“谭政反党宗派集团”首要分子,遭监禁。文化大革命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1988年,于北京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谭政 · 查看更多 »

贺大增

贺大增,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贺大增 · 查看更多 »

贺东生

贺东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公安军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贺东生 · 查看更多 »

贺庆积

贺庆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55年,担任辽宁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贺庆积 · 查看更多 »

贺晋年

贺晋年(),陕西安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32年,参加甘肃靖远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骑兵大队副大队长。1933年春,任陕北游击队第1支队政治委员,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二十七军1团团长。1935年9月,任红十五军团81师师长,参加劳山战役、直罗镇战役、东征等战役。1936年,任红二十七军军长。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团团长,三边军分区司令员兼警1团团长。1942年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旅长。后赴东北,任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第11纵队司令员,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八军军长,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兼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组织朝鲜战争后方支援工作。1957年至198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任中顾委委员。.

新!!: 辽沈战役和贺晋年 · 查看更多 »

趙家驤

趙家驤(),字大偉,河南省汲縣人,中華民國陸軍將領。.

新!!: 辽沈战役和趙家驤 · 查看更多 »

黑山县

黑山县是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辽宁省西部。.

新!!: 辽沈战役和黑山县 · 查看更多 »

黄一平

一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公安军兼广东军区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黄一平 · 查看更多 »

黄志勇

志勇(原名黄念卓,),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黄志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黄志勇 · 查看更多 »

黄克诚

克诚(),原名黄时瑄,湖南永兴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5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8)。 黄克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职,参与北伐。之后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之后陆续担任中央红军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红五军、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随后跟随主力进行战略转移,并到达陕北,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部长。八年抗戰期间,陆续担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第二、四、五纵队政委,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等职位,并参与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其历任天津市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位。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因直言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被诬陷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而被撤职受迫害。“文革”后复出,任中纪委书记等。1986年,黄克诚在北京去世。.

新!!: 辽沈战役和黄克诚 · 查看更多 »

黄玉昆

玉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黄玉昆 · 查看更多 »

黄炜华

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空军军事订货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黄炜华 · 查看更多 »

黄鹄显

显,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黄鹄显 · 查看更多 »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新!!: 辽沈战役和黄永胜 · 查看更多 »

齐齐哈尔市

哈尔市(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别称鹤城、卜奎(卜揆、卜魁)、龍沙。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部以及内蒙北部。辖7区8县,代管县级讷河市。总面积4.23万平方公里,人口549.39万(市区136.59万),有着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龙江省会史。齐齐哈尔是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国内湿地之一也是鹤类栖息地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32千米处。.

新!!: 辽沈战役和齐齐哈尔市 · 查看更多 »

龍應台

龍應台“台”的本字作“臺”,二者通用。詳見條目台。多作龍應台;但也有作龍應臺的情況,如其簽名。(筆名胡美麗龍應台:《美麗的權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家、文學學者,臺灣高雄人龍應台:《傾聽》,刻印文學,祖籍湖南衡山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是臺灣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和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亦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學任職。 1984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如《野火集》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兩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國龍應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公司等地,產生一定影響。龍應台:《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新!!: 辽沈战役和龍應台 · 查看更多 »

龙书金

龙书金(),湖南省茶陵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龙书金 · 查看更多 »

范漢傑

范汉杰,名其迭,字汉杰,以字行,广东嘉應府大埔縣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陆军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1948年國共內戰時被解放軍俘虜,拘押於戰犯管理所,1960年特赦,後任全国政协委员。.

新!!: 辽沈战役和范漢傑 · 查看更多 »

胡奇才

胡奇才(),原名胡其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胡奇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胡奇才 · 查看更多 »

胡继成

胡继成(),安徽金寨人。1931年2月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历任红军战士、班长、副连长、连长、参谋、作战科长、副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旅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42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副政委、军区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6年5月15日20时40分,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病逝。.

新!!: 辽沈战役和胡继成 · 查看更多 »

郭成柱

郭成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干部部副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郭成柱 · 查看更多 »

郭懺

郭懺(),字悔吾,浙江諸暨东山吴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砲兵科,屬於國民政府陳誠系人馬。.

新!!: 辽沈战役和郭懺 · 查看更多 »

郑大林

郑大林,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军事体育学校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郑大林 · 查看更多 »

舒行

舒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第二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舒行 · 查看更多 »

阜新

新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阜新 · 查看更多 »

赤峰市

赤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原为昭烏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9.95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市政府驻松山区。.

新!!: 辽沈战役和赤峰市 · 查看更多 »

赵东寰

赵东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工程兵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赵东寰 · 查看更多 »

赖传珠

赖传珠(),号鹏英,江西赣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赖传珠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第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赖传珠 · 查看更多 »

资源

资源是指任何一种有形或者无形、可利用性有限的物体,或者是任何有助于维持生计的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商业上或者甚至出于道德规范方面的因素会要求通过资源管理来实现资源分配。.

新!!: 辽沈战役和资源 · 查看更多 »

關外

外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關外 · 查看更多 »

關內

关内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關內 · 查看更多 »

闕漢騫

闕漢騫(),字撥雲,湖南寧遠清水橋鎮闕家莊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抗日名將,曾任第14師第40旅旅長,第14師師長,第54軍軍長,廣州衛戍司令。闕漢騫也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被稱為“撥雲體”,受到于右任、吳稚暉的推重。.

新!!: 辽沈战役和闕漢騫 · 查看更多 »

葫芦岛市

葫芦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原名锦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市境东北接锦州市,北临朝阳市,西界河北省秦皇岛市,南滨辽东湾。地处辽冀两省交界,辽西山地丘陵区与沿海平原交接地带,濒临渤海湾,南接山海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燕山山脉,北部为松岭山脉。主要河流有女儿河、六股河、兴城河等。全市总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人口255.6万。葫芦岛市是京沈线上重要的工业、旅游、军事城市,有多处旅游景点,被誉为“关外第一市”、“北京后花园”。 葫芦岛市矿产资源颇丰富,拥有铅、锌、铜、钼等矿产,亦有葫芦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炼油化工总厂、锦西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锌厂和渤海造船厂等工业企业。渤海造船厂生产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是中国重要的常规潜艇基地。.

新!!: 辽沈战役和葫芦岛市 · 查看更多 »

钟人仿

钟人仿(),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参加工农红军和长征。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吉林军区副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6师政治委员,警卫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钟人仿 · 查看更多 »

钟伟

#重定向 锺伟.

新!!: 辽沈战役和钟伟 · 查看更多 »

钟辉

钟辉(),黄柏乡瑞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长征,担任陕北红一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暂编第九师政治部主任,热北军分区司令员兼蒙汉联军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省军区热西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11纵16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省军区浮梁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8军142师政治委员,炮兵第五编训基地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朝鲜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部部长,炮兵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钟辉 · 查看更多 »

钟明彪

钟明彪,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钟明彪(1910-2006),湖南平江人,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吉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指导员、科长、营政委、抗日军政大学学员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兼团长、处长、纵队副纵队长兼团长、旅司令部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政治部主任、军司令部参谋长、总高级步兵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6年5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 。.

新!!: 辽沈战役和钟明彪 · 查看更多 »

钟文法

钟文法(),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5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钟文法 · 查看更多 »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新!!: 辽沈战役和蒙古 · 查看更多 »

邱子明

邱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海军航空兵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邱子明 · 查看更多 »

邱会作

邱会作(),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邱会作 · 查看更多 »

邱创成

邱创成(),原名邱桂生,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

新!!: 辽沈战役和邱创成 · 查看更多 »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與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漢族先民,相传他的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新!!: 辽沈战役和邹衍 · 查看更多 »

肖全夫

肖全夫()原名肖全福,河南省商城县丁家埠(今属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肖全夫 · 查看更多 »

邓岳

邓岳(),湖北省麻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区分区参谋长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野战军3纵7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40军118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并在雲山戰鬥、溫井戰鬥中指揮118師阻击联合国军,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首捷,后升任40军副军长。朝鲜战争后回国,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授少将军衔。改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旅大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后改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新!!: 辽沈战役和邓岳 · 查看更多 »

邓东哲

邓东哲,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空军第3军副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邓东哲 · 查看更多 »

邓克明

邓克明(),湖南省安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30年,邓克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团第8军4师3团连长、红3军团副营长、师侦察队队长、营长。参加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12团团长,参加直罗镇战役和山城堡战役。1937年3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营长,参加平型关战斗。1938年起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参谋长,鲁西黄河支队支队长,教导第4旅旅长兼湖西军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曾任吉林军区吉敦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2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3军156师师长,参加四平保卫战、长春围困战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6月,任南昌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南昌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邓克明 · 查看更多 »

蔡正国

蔡正国(),江西永新县丰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平型关战斗,担任115师补充团参谋长,后改任115师独立支队第一团参谋长,后率部进入山东,担任团长。1945年,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进入东北,任第二纵队参谋长、四纵十一师师长、十师师长,期间率部参加塔山战役,抵御国军精锐独立第95师轮番进攻,并最终镇守阵地,后升任第四野战军第41军121师师长。随后率部南进,1949年7月,担任第四十军副军长,参加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等。1950年,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同年12月26日,调任第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第五十军军部被美军侦察到,随后被空袭,蔡正国重伤阵亡。其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新!!: 辽沈战役和蔡正国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新!!: 辽沈战役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锦州市

锦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是辽宁沿海的第二大城市。锦州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著名的松錦之戰、辽沈战役主战场之一。锦州主城区位于小凌河和女儿河的交汇处。沈山铁路和锦承铁路在市区穿过,南部有京哈铁路穿越。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京沈高速、锦阜高速、锦朝高速以及102国道。锦州有辽代、明代建筑遗迹。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

新!!: 辽沈战役和锦州市 · 查看更多 »

鄧飛

鄧飛,是《水滸傳》人物,蓋天軍襄陽府人氏,因雙眼紅赤,人稱「火眼狻猊」。 楊林和戴宗路過飲馬川時,被鄧飛和孟康截劫,但楊林認出打劫者是舊相識鄧飛,便招鄧飛和飲馬川的好漢都上梁山去了。 在第二次攻打祝家莊時,鄧飛被祝家莊的埋伏捉拿,但宋江打破祝家莊,救出鄧飛。 後隨盧俊義攻陷方臘的杭州獨松關後,再進軍城北,鄧飛為救索超而被方軍石寶一刀殺死。.

新!!: 辽沈战役和鄧飛 · 查看更多 »

鄭洞國

鄭洞國(),字桂庭,中国湖南省石門縣人。中华民国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郑洞国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参加北伐战争。后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务,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担任第二师师长、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师长、新编第一军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1948年10月,在长春围困战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鄭洞國 · 查看更多 »

重慶號巡洋艦

重慶號巡洋艦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四號艦,也曾是中華民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亦是迄今为止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的唯一一艘轻巡洋舰。在1999年引进原苏联现代级驱逐舰服役前,该舰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获得最大的水面作战舰只。.

新!!: 辽沈战役和重慶號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白山市下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县,也是除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外,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面积2497.6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 其中朝鲜族人口1.4万。邮政编码1344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长白镇。.

新!!: 辽沈战役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长春市

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的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吉林大学設在此處,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1932年3月至1945年8月间为满洲国首都新京。 2010年长春常住人口7,677,089人。长春户籍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38个民族。长春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区内居住着3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侨,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北美人、阿拉伯人等。 长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长春市同时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

新!!: 辽沈战役和长春市 · 查看更多 »

长春围困战

长春围困战、或稱長春圍城,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中國吉林省长春市发生的一场围城战,进攻方为萧劲光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下称解放军),守城方为郑洞国所指挥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称国军)。长春战役是辽沈战役之一部分,解放军占领长春宣告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解放军围困10万国军。东北解放军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之解放军与守城之国军兵力相当,装备不如国军,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东北解放军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南逃之路,将东北国军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长春战役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解放军进行了围困和经济封锁民逃脱,为让城内老百姓耗光城内国军的粮食,利用铁丝网、壕沟不让难民出来。為劝阻出来者回去,解放军打骂捆绑離開者,开枪射击,最终十余万难民饿毙。。.

新!!: 辽沈战役和长春围困战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辽沈战役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苏进

苏进(),河南省郾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加入冯玉祥部,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后任红五军团师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总队长,中央红军学校主任教员,红军大学参谋科长,特科学校训练处主任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359旅副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野战军炮兵副司令兼炮兵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曾任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92年去世。.

新!!: 辽沈战役和苏进 · 查看更多 »

雷永通

雷永通,,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均村乡均村村大岭下人,畲族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4月16日在南京含冤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雷永通 · 查看更多 »

陳志彬

陳志彬()是中華民國南投縣政治人物,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2009年3月辭官回鄉參選2009年南投縣長選舉,之後放棄初選並支持李朝卿。.

新!!: 辽沈战役和陳志彬 · 查看更多 »

陳誠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新!!: 辽沈战役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陳雪屏

陳雪屏(),是一位生於江蘇宜興的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育家,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超過30年。.

新!!: 辽沈战役和陳雪屏 · 查看更多 »

陈发洪

发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领,少将军衔。原籍河南永城人。 陈发洪原籍河南永城,小时逃难至安徽霍邱。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作战并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作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后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军140师)任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升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1951年,47军进入朝鲜参加朝鲜战争,停战回国后升任47军政委。1955年获少将军衔。后升至广州军区副政委。1968年调入二炮,出任第二政委,1970年出任政委。1975年起先后出任昆明军区、武汉军区副政委。1980年6月2日于武汉在任上病逝陈发洪。.

新!!: 辽沈战役和陈发洪 · 查看更多 »

陈宗坤

宗坤,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第34文化速成中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陈宗坤 · 查看更多 »

陈云

云(),曾用名廖陈云,江蘇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政治家、经济管理家。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以后继续担任党内重要职务。 陈云早年领导上海工人运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部参加长征,相继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随后赴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随后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银元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经济恢复工作与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0年接替病逝的任弼时增补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位列五大书记之一,地位仅次于毛刘周朱四人。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之后恢复原职,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接替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被认为是当时主政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新!!: 辽沈战役和陈云 · 查看更多 »

陈仁麒

仁麒(),原名陈景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陈仁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陈仁麒 · 查看更多 »

陈伯钧

陳伯鈞(),原名陈国懋,字少达,号稚勉,四川達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陈伯钧于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秋收起义。此后历任排长、连长、纵队参谋长、红二十军参谋长、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十五军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九军、红四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抗大二分校校长、385旅副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参谋长。战后曾任冀东军区司令员、军事调处执行部热河小组中共代表、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第四十五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辽沈战役和陈伯钧 · 查看更多 »

陈铁

铁(),原名永桢,号志坚,贵州遵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陈铁1923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升任团长。后又任中央军校军官团团长。1928年与卫立煌一同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后,继任中央军校军官团团长,其后又历任第十四军八十三师二四九旅旅长、第八十三师副师长、第八十五师师长。抗日战争期间,于1938年升任第十四军军长,期间与中共频繁接触。1943年因此与卫立煌一同被撤职。1948年重新出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司令为卫立煌)。1949年陈铁及其所部贵州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委员、农林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副省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林业厅厅长等职,并当选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在贵阳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陈铁 · 查看更多 »

陈金钰

金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任石家庄步兵学校校长。1962年,担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后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8年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陈金钰 · 查看更多 »

陈植

植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陈植 · 查看更多 »

陈明仁

明仁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陈明仁 · 查看更多 »

抚顺市

抚顺市,清代及满洲国时期亦称抚西(满语:fusi hecen)。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初期,曾非正式更名为雷锋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距离省会沈阳最近的城市,辖三县、四区,有两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曾被誉为“煤都”。目前抚顺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工业为支柱,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实力相对雄厚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2015年2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和辽宁省住建厅专家、学者组成的部省联合审查工作组对《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纲要》进行审查,时任抚顺市市长栾庆伟在审查会议上发表的致辞中将抚顺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以石化、装备为主导的国家产业基地,辽吉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山水生态、工业遗产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

新!!: 辽沈战役和抚顺市 · 查看更多 »

抚松县

抚松县是中国吉林省白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抚松镇。长白山机场建于县境內。.

新!!: 辽沈战役和抚松县 · 查看更多 »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後,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被绑架和迫害,,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新!!: 辽沈战役和林彪 · 查看更多 »

林忠照

林忠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江西军区第二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林忠照 · 查看更多 »

李天佑

李天佑(),广西临桂六塘圩高陂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李天佑参加百色起义,曾任红七军特务连连长,第58团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第5师师长,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红三十军参谋长,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2师副师长,第4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第343代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38军军长,第13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李天佑 · 查看更多 »

李寿轩

李寿轩(),曾用名李汉光,乳名武泗。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李寿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4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李寿轩 · 查看更多 »

李富春

李富春,字任之,男,湖南长沙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富春早年到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参与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新!!: 辽沈战役和李富春 · 查看更多 »

李少元

李少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39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李少元 · 查看更多 »

李中权

李中权(),四川达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李中权 · 查看更多 »

李世安

李世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李世安 · 查看更多 »

李丙令

李丙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李丙令 · 查看更多 »

李伯秋

李伯秋(1916年-200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李伯秋 · 查看更多 »

李作鹏

李作鹏(),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於文化大革命时期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并在1969年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3年,因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其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9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壽95歲。.

新!!: 辽沈战役和李作鹏 · 查看更多 »

李化民

李化民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李化民 · 查看更多 »

李嵩

李嵩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李嵩 · 查看更多 »

李福泽

李福泽()山东省昌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刘济华、徐雅维,塔山血铸大漠魂——记我国导弹试验基地奠基人李福泽将军,赤子2014年第10X期.

新!!: 辽沈战役和李福泽 · 查看更多 »

李道之

李道之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李道之 · 查看更多 »

李鴻 (民國)

李鴻(),原名李鳳藻,字健飛,生於中國湖南湘陰縣,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曾任中華民國陸軍38師師長,新七軍軍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獲得盟軍統帥小羅斯福的頒發的銀星勳章,有「東方蒙哥馬利」的美稱。因為身為孫立人的下屬,在李鴻匪諜案中,遭軍情單位誣陷為匪諜,遭監禁十幾年。蔣中正過世後,雖被台灣當局釋放,之後鬱鬱以終。.

新!!: 辽沈战役和李鴻 (民國) · 查看更多 »

李辉

李辉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李辉 · 查看更多 »

李雪三

李雪三(),原名李育林,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李雪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李雪三 · 查看更多 »

李涛

李濤可能指:.

新!!: 辽沈战役和李涛 · 查看更多 »

李振声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新!!: 辽沈战役和李振声 · 查看更多 »

杨尚儒

杨尚儒(),福建省连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空军后勤部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杨尚儒 · 查看更多 »

杨国夫

杨国夫(),原名杨国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杨国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0日查阅 。。.

新!!: 辽沈战役和杨国夫 · 查看更多 »

杨春圃

杨春圃(),原名杨雨祥,又名杨春甫,河北省任丘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 1936年,担任中共保定市委书记。次年改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1939年,任冀热察挺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部秘书长、平西地委书记。1942年,改任平北军分区(十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冀东大暴动和百团大战。1945年,改任冀察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家口市委书记、市长兼卫戍区司令部政委。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1949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政委。1950年,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1954年,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8年,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1965年,兼任中共辽宁省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1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次年改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新!!: 辽沈战役和杨春圃 · 查看更多 »

松花江

松花江(汉语拼音转译:Songhua Jiang、满语转译:Sungari Ula)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河流,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源于z(汉音译“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或“银河”(z)。 松花江在南北朝时被称为难水,辽金时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为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 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由东南向西北流,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平凤乡嫩江村附近与嫩江汇合后,转向东北流,于同江附近入黑龙江。长2308千米,流域面积54.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长江与黄河。 流域通航里程约2600千米。汽轮可上溯到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齐齐哈尔市,哈尔滨以下在丰水期可通航千吨级江轮。松花江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跨越辽、吉、黑、蒙四省区,仅次于长江、黄河,居全国第三位。.

新!!: 辽沈战役和松花江 · 查看更多 »

杜聿明

杜聿明(),号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军长,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崑崙關大捷。曾因錯誤決策,在緬甸導致四萬國軍大半死於野人山(今枯門嶺)撤退。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安徽省萧县张老庄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楊振寧是他的女婿。.

新!!: 辽沈战役和杜聿明 · 查看更多 »

栗在山

栗在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空军第3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栗在山 · 查看更多 »

桂永清

桂永清(),中華民國陸軍、海軍一級上將,字率真,江西貴溪縣鷹潭樓底桂家人,小學畢業後,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畢業南昌第一師範學校,時與貴溪鄉人彭程萬、李建鼎等到日本留學,後因孫中山創立黃埔軍校,而加入為第一期。 抗战中桂永清不战溃败,弃守蘭封,导致国军兰封会战失利。 《海軍軍歌》是中華民國海軍現行軍歌,史料未記載創作時期,但約為桂永清擔任海軍總司令1946年至1949年間創作 ,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所確定,作詞者為時任海軍總司令桂永清,作曲者為音樂家陳德義。 1954年7月1日升任参谋總長,在參謀總長就職52天後,因力疾從公,竟至不起「名人傳」第十三冊 桂永清 國史館 第121至134頁在臺北家中去世,有一說是遭蔣經國政工體系毒殺,也有一說是自殺,享年54歲。.

新!!: 辽沈战役和桂永清 · 查看更多 »

梁必业

梁必业(),原名梁必滉,字朗山。江西吉安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改名梁必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梁必业 · 查看更多 »

梁兴初

梁兴初(),原名梁兴祚,江西吉安青原区渼陂村(今陂头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辽沈战役和梁兴初 · 查看更多 »

欧阳文

欧阳文可以指: 歐陽文(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參陳睿文,「愛是永不止息——憶恩師歐陽文」,王明華:回憶我的同學歐陽文;崔世光:歐陽文圖像;周銘孫:回憶老同學歐陽文,載《鋼琴藝術》2017年第12期。.

新!!: 辽沈战役和欧阳文 · 查看更多 »

欧致富

欧致富(),原名欧阳致富,壮族,广西田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特派员、营长、随营学校校长、副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新!!: 辽沈战役和欧致富 · 查看更多 »

步兵

步兵,文意上指徒步行軍作戰的士兵。在冷兵器時代區別於車兵、騎兵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近現代的普通步兵也需要依靠馬匹、自行車、卡車、火車、裝甲運兵車、直升機、橡皮艇等手段機動至戰場,除了落後與偏遠的地區,很少見到單純的徒步作戰了。 廣義來講,以單個士兵身體作為武器平臺進行作戰的部隊,統稱為步兵。狹義來講步兵是進行正規攻防的兵種,而特種作戰的部隊如: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特戰(傘兵)等都不應屬於狹義的步兵部隊。.

新!!: 辽沈战役和步兵 · 查看更多 »

段德彰

段德彰(),江西于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毕业于瑞金红军学校。1968年,接替方正平,担任南海舰队政治委员。1983年,由王昕接任。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段德彰 · 查看更多 »

段苏权

段苏权(),湖南茶陵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新!!: 辽沈战役和段苏权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辽沈战役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简称《毛选》,是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个人著作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前后出版五卷,公開發行四卷,共选录毛泽东在1925年至1957年间的各种著作、讲话稿等共229篇,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包括中文在内,毛泽东选集曾以26种语言正式出版,总授权发行量3亿册。.

新!!: 辽沈战役和毛泽东选集 · 查看更多 »

水泉

水泉,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水泉 · 查看更多 »

永吉

永吉可以指:.

新!!: 辽沈战役和永吉 · 查看更多 »

江燮元

江燮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海南军区参谋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副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江燮元 · 查看更多 »

江拥辉

江拥辉(),江西省瑞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15师鲁南支队6团副政委、14团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13团团长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率部奔赴东北参战,并担任东北民主联军1纵1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接替梁兴初任师长。此后部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江拥辉担任112师师长,后升任38军参谋长。1950年,其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后升任第38军军长。朝鲜战争结束后,授少将军衔,其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后再升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83年,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新!!: 辽沈战役和江拥辉 · 查看更多 »

沈启贤

沈启贤,(1911-2010.1.24)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沈启贤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导营营长,新编第四旅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九团团长,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三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江军区参谋长,北满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五师师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六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师长,一四五师师长。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沈启贤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辽沈战役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沙克

沙克(),曾用名沙星澜,辽宁东港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沙克 · 查看更多 »

法国共产党

法国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简称法共(PCF),是法国的一个重要的左翼政党,也是目前西欧人数最多的共产主义政党。目前,法共在马恩河谷省以及圣但尼和蒙特勒伊两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执政。.

新!!: 辽沈战役和法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解放軍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对國軍一次战略性进攻戰役。 戰役历时65天,解放軍殲滅國軍5个兵团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降3.5万余人,變節改编2.8万人;国军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投降22人,叛變8人。被消灭国军统计中还不包括溃散和逃亡人数),此外還击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刘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造成解放軍伤亡13.4万人。此战役被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方面称为「徐蚌--会战」(徐州、蚌埠),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为「淮海--战役」(淮阴、海州)。.

新!!: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 查看更多 »

温玉成

温玉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戌区司令员,中央文革碰头会成员.

新!!: 辽沈战役和温玉成 · 查看更多 »

潘寿才

潘寿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潘寿才 · 查看更多 »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重定向 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新!!: 辽沈战役和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查看更多 »

朝鲜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辽沈战役和朝鲜 · 查看更多 »

本溪市

本溪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新!!: 辽沈战役和本溪市 · 查看更多 »

朱佳木

朱佳木(),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社会科学界,分入第三十二组。 2015年6月,朱佳木发表一篇题为《学习陈云的改革开放思想--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声称陈云“明确表示不赞成”价格闯关的意见,并更明确地批评说“当时的中央主要负责人赵紫阳听不进这个话,坚持认为‘物价这一关非过不可’,并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了改革方案。” 对于朱佳木的此番言论,前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员吴伟在2015年第12期《炎黄春秋》撰文《1988年物价闯关高层决策》进行回击。.

新!!: 辽沈战役和朱佳木 · 查看更多 »

朱军

朱军(),甘肃兰州人,祖籍河南孟津县平乐乡朱仓村,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影视演员以及小品演员。著有《时刻准备着》,主持目前中国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他是多届央视春晚主持人之一。.

新!!: 辽沈战役和朱军 · 查看更多 »

朱瑞 (1905年)

朱瑞(),又名敦仲,中国江苏宿迁人,中国共产党高级将领,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之父。.

新!!: 辽沈战役和朱瑞 (1905年) · 查看更多 »

昌黎

昌黎可以指: 地名:.

新!!: 辽沈战役和昌黎 · 查看更多 »

新立屯镇

新立屯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辽沈战役和新立屯镇 · 查看更多 »

新民市

新民市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沈阳市西北部。.

新!!: 辽沈战役和新民市 · 查看更多 »

方国南

方国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广州市公安总队第二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方国南 · 查看更多 »

方虎山

方虎山(朝鮮語:방호산;),朝鮮軍事家、曾參與抗日戰爭及韓戰,是延安派人。1950年代初因在與當時的最高領袖金日成的政治鬥爭中失利而被肅清,此後不知所蹤。.

新!!: 辽沈战役和方虎山 · 查看更多 »

曹传赞

曹传赞,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曹传赞 · 查看更多 »

曹祥仁

曹祥仁(),湖北大冶县曹寅公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新!!: 辽沈战役和曹祥仁 · 查看更多 »

曹里怀

曹里怀(),原名曹李槐,字植三,号树邦,湖南省资兴市七里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28年3月报名参加工农革命军第32团,后随部队到井冈山,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中央红军大学。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2年,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5年,接替刘震,担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曹里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4日查阅 。。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

新!!: 辽沈战役和曹里怀 · 查看更多 »

曾元三

曾元三(),贵州省松桃人,中國民國時期軍人。北伐时期随国民革命军43军由川入鄂参加北伐。抗日战争中曾参加过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松山战役等重大对日作战,国共内战中曾参加锦州战役,徐蚌会战1948年任中央军103师师长被授予少将军衔。1949年在广东三水帶領部隊投向共產黨,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办公厅副主任,贵州省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贵州省政协常委。 Z曾 Z曾 Z曾 Category:曾姓.

新!!: 辽沈战役和曾元三 · 查看更多 »

曾克林

曾克林()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新!!: 辽沈战役和曾克林 · 查看更多 »

曾雍雅

曾雍雅(1917年6月-1995年3月16日)江西于都梓山乡固院村人。曾用名曾水福。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新!!: 辽沈战役和曾雍雅 · 查看更多 »

曾泽生

曾泽生(),出生于云南省永善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辽沈战役和曾泽生 · 查看更多 »

晏福生

晏福生(),原名晏国金。中国人民解放军開國中将,1936年10月在甘肃天水罗家堡战斗中负重伤,失去右臂。1955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8日查阅。。.

新!!: 辽沈战役和晏福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遼瀋會戰遼瀋戰役遼西會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