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藤原實政

指数 藤原實政

藤原實政(,)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公卿,藤原北家,父親是從三位式部大輔。官位為從二位參議。.

62 关系: 加賀國即位參議堀河天皇大宰府大江匡房天喜天皇宇佐神宮寬仁寬治尊卑分脈上洛东宫九州平安京平安时代乳母康平 (後冷泉天皇)延久伊豆半島伊豆國式部省但馬國從三位從二位從五位從四位後三條天皇後一條天皇後冷泉天皇後朱雀天皇國司備中國公卿勘解由使美作國美濃國甲斐國白河天皇靜岡縣讚岐國辨官近江國藤原師信藤原北家藤原公實藤原茂子藤原氏長久 (年號)...長曆連坐正三位正五位正四位永保永承治曆日本應德承保承曆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加賀國

加賀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加州。加賀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石川縣南部。.

新!!: 藤原實政和加賀國 · 查看更多 »

即位

即位,亦稱登基、践祚、登极、坐朝、坐朝廷、坐龍椅、坐龍床等,是新统治者特定的就任职位仪式。御座在某些场合可视为权力的象征:无论是世俗权力还是宗教权力。同样的,即位仪式也可以发生在教堂或国家中。.

新!!: 藤原實政和即位 · 查看更多 »

參議

參議為政府機關的一種官職。於中國明清等朝代為官制之一,在清朝品等約為正四品,並於通政使司、外務部等機構均有配置;一般而言,通常為輔佐主官或從官的高級官員。例如通政使參議,就是輔佐通政使或通政副使的官員。 在日本同样设参议一职,无固定位阶,属于令外官。从大宝2年(702年)5月21日开始设立该职位,一直維持到明治时期。 朝鮮王朝施行一府六曹制,在六曹中皆設有參議之職,官階為正三品,位居判書、參判之下,與判書、參判並稱「堂上官」或「三堂上」。 目前在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仍設有參議一職,如總統府、各縣市政府等,主要功能亦為輔佐機關首長推行政務,性質近似於顧問。.

新!!: 藤原實政和參議 · 查看更多 »

堀河天皇

堀河天皇(;)是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第73代天皇,1086年 - 1107年在位。諱善仁()。.

新!!: 藤原實政和堀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大宰府

大宰府是日本在7世紀時設立管理九州地區的行政機關,設於筑前國(位於現在的福岡縣太宰府市),大宰府下設有一職負責所有事務,其下還設有大宰權帥及大宰大貳兩位副手。.

新!!: 藤原實政和大宰府 · 查看更多 »

大江匡房

大江匡房(おおえ の まさふさ、1041年—1111年)生於長久二年,卒於天永二年十一月五日(西元1111年12月7日),家世一向以文聞名,赤染衛門以及大江匡衡都是他的曾祖父,而他自己也被讚譽為神童,11歲就懂得詩賦,在完成學業的第三年,十八歲時試第上榜,曾任東宮學士、藏人、中務大輔、右少弁、美作守、左大弁、勘解由使長官、式部大輔等職位。寬治二年(1088年)任參議,54歲當上權中納言、57歲當上大宰權師,71歲上任大藏卿任期中逝世。.

新!!: 藤原實政和大江匡房 · 查看更多 »

天喜

天喜(1053年一月一日至1058年八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天喜 · 查看更多 »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新!!: 藤原實政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宇佐神宮

宇佐神宮(うさじんぐう)是位於日本大分縣宇佐市的神社。為式內社(名神大社)、豐前國一宮、舊社格為官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日本全國4萬4千座八幡宮之總本宮、也通稱宇佐八幡或宇佐八幡宮。.

新!!: 藤原實政和宇佐神宮 · 查看更多 »

寬仁

寬仁(1017年四月二十三日至1021年五年二月二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和之後、治安之前;1017年到1020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寬仁 · 查看更多 »

寬治

寬治(1087年四月七日至1095年十二月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堀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寬治 · 查看更多 »

尊卑分脈

尊卑分脈()是日本初期的譜系圖、家譜集。正式名稱是新編纂圖本朝尊卑分脈系譜雜類要集,被稱為諸家大系圖或簡稱大系圖。 姓氏調査的基本圖書之一,在日本南北朝時代至室町時代初期完成。編者是洞院公定,主要在永和3年(1377年)至應永2年(1395年)編纂。在公定死後,由其養子滿季、孫兒實煕等洞院家人進行編集、更改、修訂、補充。室町時代以後,因為被廣泛增補改訂而出現了很多版本,分別有30卷、20卷、14卷的版本等流傳。 成立當初與帝皇系圖、神祇道系圖、宿曜道系圖放在一起,後來因不明原因流失,現存的部分是由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中長期在宮廷社會中樞生活的藤原氏和源氏寫成。以直線代表父系關係,女性則除了后妃等身處高位的人之外全部省略成「女子」。在系圖中留下名字的男性官人除了實名以外還記錄了生母、官歷、逝世日期(年月日)和享年、以及略歷等,因此被視為相當珍貴的資料。是記載了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的原始史料。 但是沒有記載部份在當時的記錄和公卿的日記中人物的名字,還記載了一些實在真實性成疑的人物,而且有一些年代不吻合的部分(例如書中記載平忠盛的女兒嫁給源義忠,但事實上是忠盛的父親平正盛的女兒),因為有這些欠缺可信性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在公定死後寫成的部分和被加筆的部分與其他史料整合和比較。.

新!!: 藤原實政和尊卑分脈 · 查看更多 »

上洛

上洛在日语中是“进入京都”的较正式的说法。日本仿照中国古代的国都洛阳建立平安京的東側,後來「洛陽」逐漸成為整個京都的雅稱,文人們对它雅称为“京洛”(けいらく),于是后来称呼进入京城为“上洛”。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 最初,平安京西侧(右京)仿照唐长安城设计,东侧(左京)仿照唐洛阳城设计。右京有不少沼泽,环境过于潮湿,不适宜居住;于是京都的發展,主要在左京。左京效法洛陽城,于是人们使用“洛阳”来指代整个平安京。因此,進京都就被称作“上洛”,广义上与“上京”同义;相反的,下洛指离开京都。战国时代,“上洛”特指战国大名率領军队开进京都、宣示其霸主地位的军事行动。 由于京都被称为洛阳,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同样,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区被称为“洛中”。京都府内至今仍随处可见诸如“洛东”、“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阳”之类的地名。近年,日本还诞生了“洛阳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古都洛阳的一门学科。 除了京都之外,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称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迁到了洛阳,所以,奈良就仿照汉魏洛阳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

新!!: 藤原實政和上洛 · 查看更多 »

东宫

東宮,亦稱儲闈,是指漢字文化圈國家太子的住所和办公地点,因為在皇宫东边,所以稱為东宫。「東宮」也被用作代稱太子。另外「東」在陰陽五行中屬木,於五色為「青」,於四季為「春」,故東宮又有「青宮」、「春宮」等別稱。 東宮中的官員主要任務是:『輔佐或教育太子,以作為未來皇帝的準備,一般並無重大權力,但這批官員常在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後,進入朝廷為重要官員。此外東宮亦有專門的僕役、侍從、女官等,負責照顧太子、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側室、子女的日常生活起居。』.

新!!: 藤原實政和东宫 · 查看更多 »

九州

九州可以指:.

新!!: 藤原實政和九州 · 查看更多 »

平安京

平安京復元模型圖 平安京是日本在794年(延曆13年)桓武天皇從舊都長岡京遷都後至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期間的首都,位於現在京都府京都市中心地區。.

新!!: 藤原實政和平安京 · 查看更多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新!!: 藤原實政和平安时代 · 查看更多 »

乳母

乳母,又稱乳娘、奶娘、奶媽、奶母、奶婆,是僱用來以母乳餵哺嬰兒的婦女。在古代,奶粉或其他母乳代用品未發明或未普及時,嬰兒的生母如不能或不願意哺育其子女,往往會僱用乳母。尤其是上層社會、宮廷,不少女性都不會親自餵哺子女,因此僱用乳母在上層社會十分普遍。 僱用乳母的原因有:.

新!!: 藤原實政和乳母 · 查看更多 »

康平 (後冷泉天皇)

康平(1058年八月二十九日至1065年八年八月二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康平 (後冷泉天皇) · 查看更多 »

延久

延久(1069年四月十三日至1074年八月二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三条天皇與白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延久 · 查看更多 »

伊豆半島

伊豆半島(伊豆半島),是位於日本靜岡縣東部的一個半島。面积1,430平方公里。 在行政地域分區方面,伊豆半島包括了伊東市、下田市、伊豆市、伊豆之國市、沼津市的南部、以及賀茂郡。 當地的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包括了海岸和天城山等景點,由於位置接近菲律賓板塊附近,發生地震的次數頗多,因此經地熱能加熱的地下水也會隨地殼變動而湧出,成為溫泉。 伊豆半島三面環海,計有東面的相模灣、南面的石廊崎和西面的駿河灣。 Category:日本半島 Category:靜岡縣地理 Category:伊豆半島 Category:熱海市 Category:伊東市 Category:東伊豆町 Category:三島市 Category:函南町 Category:伊豆市 Category:沼津市 Category:西伊豆町 Category:松崎町 Category:下田市 Category:南伊豆町 Category:河津町.

新!!: 藤原實政和伊豆半島 · 查看更多 »

伊豆國

伊豆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豆州。伊豆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静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及東京都所屬的伊豆諸島。.

新!!: 藤原實政和伊豆國 · 查看更多 »

式部省

式部省是日本的律令制設置的八省之一。至之間改名為文部省。掌管着大学寮和散位寮。.

新!!: 藤原實政和式部省 · 查看更多 »

但馬國

但馬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又稱但州。但馬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兵庫縣的北部。.

新!!: 藤原實政和但馬國 · 查看更多 »

從三位

從三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三位之下正四位(正四位上)之上。律令制度中曾任參議或從三位以上便可稱為公卿,追贈時則稱為贈從三位。.

新!!: 藤原實政和從三位 · 查看更多 »

從二位

從二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二位之下正三位之上。.

新!!: 藤原實政和從二位 · 查看更多 »

從五位

從五位為日本官階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五位之下正六位之上,追贈時則稱為贈正五位。以近代以前的日本位階制度來說,從五位下以上者為貴族。 而由於華族嫡男一般授以從五位之故,從五位也能被拿來當作華族嫡男的別稱。.

新!!: 藤原實政和從五位 · 查看更多 »

從四位

從四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四位之下正五位之上,勳等上相當於勳四等,追贈時則稱為贈從四位。.

新!!: 藤原實政和從四位 · 查看更多 »

後三條天皇

後三條天皇(),日本第71代天皇,1068年5月22日 - 1073年1月18日在位。諱尊仁(たかひと)。 後朱雀天皇的第二皇子,母親為皇后禎子内親王(陽明門院)。禎子內親王是三条天皇的第三皇女,是中宮藤原妍子(藤原道長次女)唯一的子女。 後冷泉天皇為其同父異母的長兄。後三條天皇是自宇多天皇以後,170多年以來首位不是藤原氏所生的的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後三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一條天皇

後一條天皇(;),諱敦成(),日本第68代天皇。1016年3月24日 - 1036年5月15日在位。 他是一條天皇的第二皇子,母親是藤原道長之女──中宮藤原彰子。藤原道長在期待多年後,總算盼得外孫皇子出生,而敦成皇子的出生也象徵著藤原一族榮華富貴的開花結果。 長和五年二月七日(1016年3月24日),年僅八歲的敦成皇子即位,道長則擔任攝政工作。天皇娶了道長之女,同時也是自己姨母的藤原威子為中宮,不曾納其他女性為妃。他與威子之間僅生有兩名內親王,沒有皇子。年輕的天皇於二十九歲那年便駕崩,並依據其遺詔,秘不發喪,舉行讓位給敦良親王的儀式。.

新!!: 藤原實政和後一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冷泉天皇

後冷泉天皇(;萬壽2年八月初三(1025年8月28日) - 治曆4年四月十九日(1068年5月22日)),為日本第70代天皇(在位:1045年 - 1068年)。諱親仁()。 父後朱雀天皇。母藤原道長之女──藤原嬉子。乳母為紫式部之女大貳三位。.

新!!: 藤原實政和後冷泉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朱雀天皇

後朱雀天皇(;),日本第69代天皇。諱敦良()。 他是一條天皇的第三皇子,母為藤原道長女──中宮藤原彰子。後一條天皇剛即位時,原本以敦明親王為皇太子,但敦明親王卻在寬仁元年(1017年)辭退皇太子之位,其後便以敦良親王為皇太子。寬仁五年(1021年),娶藤原道長六女,即姨母藤原嬉子為東宮妃。萬壽二年(1025年),兩人之間生下期待已久的第一王子親仁(後來的後冷泉天皇),然而嬉子卻因產後失調,兩天後便過世了。之後,他又娶道長孫女,即堂妹禎子內親王為妃,生第二王子尊仁(後來的後三條天皇)等一男二女。他的兄長後一條天皇沒有生育皇子便駕崩,此後便由他繼承皇位。 即位後,首先迎娶關白藤原賴通的養女藤原嫄子入宮,立為中宮。其後又陸續將藤原教通之女藤原生子、藤原賴宗之女藤原延子等等迎入後宮,但這些女性都沒有生下皇子。後朱雀天皇在病危之際,決心讓位給親仁親王,並以尊仁親王做下一任的皇太子。寬德二年一月十六日(1045年2月5日)讓位,兩天後出家,同日駕崩,享年三十七歲。.

新!!: 藤原實政和後朱雀天皇 · 查看更多 »

國司

國司是日本古代地方一級行政單位令制國的行政官僚,由朝廷派遣赴任,分為守、介、掾、目四等官。因為郡的官吏(郡司)通常是以當地有力豪族擔任,所以中央設置國司以為管轄。國司於國衙執行政務,包含祭祀、行政、司法、軍事都掌有大權。.

新!!: 藤原實政和國司 · 查看更多 »

備中國

備中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中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的西南部。.

新!!: 藤原實政和備中國 · 查看更多 »

公卿

公卿是指公家和基於日本律令規定的太政官當中之最高幹部職位,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参議(或從三位以上(非参議))等高官(總稱議政官)。平安時代起稱為公卿。.

新!!: 藤原實政和公卿 · 查看更多 »

勘解由使

#重定向 勘解由使長官.

新!!: 藤原實政和勘解由使 · 查看更多 »

美作國

美作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作州。美作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的東北部。.

新!!: 藤原實政和美作國 · 查看更多 »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新!!: 藤原實政和美濃國 · 查看更多 »

甲斐國

斐國(),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為甲州(こうしゅう)。其位置相當於現代日本行政區中的山梨縣。.

新!!: 藤原實政和甲斐國 · 查看更多 »

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日本第72代天皇。本名贞仁()在世,在位:延久四年十二月八日(1073年1月18日) - 应德三年十一月廿六日(1087年1月5日)。 他仿效父親後三條天皇實行院政,是第一位实行院政的法皇(退位後的天皇稱上皇,上皇出家稱法皇)。曾誇口道:「賀茂川之水、雙陸的賭局、山法師(比叡山僧兵),天下間唯有這三件事不如我意!.

新!!: 藤原實政和白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靜岡縣

岡縣()是日本的一個縣份,位於本州中部太平洋沿岸的東海地方,縣廳位於靜岡市,縣內有濱松市、靜岡市兩個政令指定都市。靜岡縣是日本人口第十多的縣,人口大多居住在東海道新幹線沿線的帶狀地區。靜岡縣的轄區範圍包括歷史上令制國中的駿河國、遠江國全境和伊豆國的大部分地區(不含伊豆群島地區)。現在靜岡縣也可以大致以富士川、大井川為界分為三個地區。不同的地形環境和歷史背景使得靜岡縣三大地區在文化、經濟上有較大不同,縣內一體性較低。但另一方面多樣的地理、文化特徵和地處東西日本分界線的位置使得靜岡縣有「日本的縮圖」之稱。溫暖多日照的氣候和靠近大消費市場的地理位置使得靜岡縣農業發達,茶葉、柑橘等農產品的產量位居日本前列。同時靜岡縣在日本工業中也有重要位置,是本田技研工業、鈴木、山葉等日本代表性大企業的誕生地。日本東西交通的大動脈,東京和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有相當部分途徑靜岡縣,使得靜岡縣是日本的交通要地。.

新!!: 藤原實政和靜岡縣 · 查看更多 »

讚岐國

讚岐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讚州。讚岐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香川縣,但設置之初不包含小豆島及直島諸島。.

新!!: 藤原實政和讚岐國 · 查看更多 »

辨官

辨官()是日本朝廷組織的最高機關中的職務:分為:左大辨、左中辨、左少辨、右大辨、右中辨、右少辨。官位與四等官中的判官相等。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由左辨局處理。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由右辨局處理。 Category:日本古代官制.

新!!: 藤原實政和辨官 · 查看更多 »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新!!: 藤原實政和近江國 · 查看更多 »

藤原師信

藤原師信(,)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後期貴族,父親是正二位權大納言。官位為正四位上修理權大夫。.

新!!: 藤原實政和藤原師信 · 查看更多 »

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是日本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長武智麻呂之北而得名。.

新!!: 藤原實政和藤原北家 · 查看更多 »

藤原公實

藤原公實(ふじわら の きんざね,1053年 - 1107年),日本平安時代公卿、歌人。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東宮大夫(春宮大夫)。藤原北家閑院流出身,父為藤原實季,母為藤原睦子。 同母妹苡子是堀河天皇女御、鳥羽天皇生母。在鳥羽天皇初即位時,公實曾希望能以天皇舅父的身份成為攝政,然而被源俊明阻撓,終未能如願。 公實是三條家、西園寺家、德大寺家的共祖。.

新!!: 藤原實政和藤原公實 · 查看更多 »

藤原茂子

藤原茂子,第七十二代後三條天皇任東宮時的御息所,後被追封皇太后。原為中納言藤原公成之女,後被姑父-藤原能信收養,視其如親女。生貞仁親王、聰子內親王、俊子內親王、佳子內親王。 康平五年,還是東宮御息所的茂子去世,葬於宇治,被稱為「滋野井女御」。延久二年,追贈從二位。貞仁親王即位為白河天皇後,追尊為皇太后,並追贈茂子養父藤原能信正一位太政大臣,養母祉子正一位。 Category:平安時代皇太后 Category:1062年逝世 Category:日本追封皇太后 Category:閑院流 Category:日本親王妃與王妃.

新!!: 藤原實政和藤原茂子 · 查看更多 »

藤原氏

藤原氏是一個日本貴族的姓氏,早在飛鳥時代已經存在。在平安時代以前,藤原氏的族人均以本姓藤原稱呼;而鎌倉時代以後除公文書外,多以(如近衛、九條)稱呼。.

新!!: 藤原實政和藤原氏 · 查看更多 »

長久 (年號)

長久(1040年十一月十日至1044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曆之後、寬德之前,1040年到1043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朱雀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長久 (年號) · 查看更多 »

長曆

長曆(1037年四月二十一日至1040年十一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此時的天皇是後朱雀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長曆 · 查看更多 »

連坐

連坐(Collective punishment),又稱『旁坐』、『連坐法』、『連坐制』、『連坐處分』等,最早是軍事術語。係指一人犯錯,集體受罰的刑罰制度。其概念為:將特定人數的團體視為同一人,因此連帶受到處罰的其他人很可能本身並沒有犯錯。 與連坐相關的制度就是聯保,指連帶保證責任,但連坐不一定有聯保規定,因為綜觀歷史,某些連坐處罰並不因有無保證責任,而僅因為可能受罰人是犯罪者的親戚、朋友、鄰居等,如族誅。.

新!!: 藤原實政和連坐 · 查看更多 »

正三位

正三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從二位之下從三位之上。.

新!!: 藤原實政和正三位 · 查看更多 »

正五位

正五位為日本官階與神階的一種,位於從四位之下從五位之上,追贈時則稱為贈正五位。.

新!!: 藤原實政和正五位 · 查看更多 »

正四位

正四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從三位之下從四位之上,勳等上相當於勳三等,追贈時則稱為贈正四位。.

新!!: 藤原實政和正四位 · 查看更多 »

永保

永保(1081年二月十日至1084年二月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永保 · 查看更多 »

永承

永承(1046年四月十四日至1053年一月一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永承 · 查看更多 »

治曆

治曆(1065年八月二日至1069年四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與後三条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治曆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藤原實政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應德

應德(1084年二月七日至1087年四月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與堀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應德 · 查看更多 »

承保

承保(1074年八月二十三日至1077年十一月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承保 · 查看更多 »

承曆

承曆(1077年十一月十七日至1081年二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藤原實政和承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