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落山風

指数 落山風

落山風是臺灣恆春半島對於東北季風的慣稱,詳細地來說,落山風是屬於下坡風(山風),恆春半島的中央山脈高度降低至400-1000公尺左右,每年從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強勁的下坡風直撲恆春半島西岸,襲捲在背風坡的車城、牡丹、恆春等地區。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曾有吹翻摩托車和小汽車而造成傷亡的紀錄。更是使九棚沙漠、海口沙漠掀起黃沙的景象。 .

18 关系: 南迴線大武鄉 (台灣)季风山谷效應九棚沙漠獅子鄉 (台灣)牡丹鄉狹管效應車城鄉 (臺灣)航空臺灣恆春半島恆春鎮恆春機場東北季風機場海口沙漠

南迴線

南迴線,位於臺灣,是一條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西起枋寮車站,東至臺東車站,途經之地多為山地,人煙稀少。.

新!!: 落山風和南迴線 · 查看更多 »

大武鄉 (台灣)

大武鄉位於台灣臺東縣東南方,北臨太麻里鄉,東濱太平洋,西及南鄰達仁鄉,為台灣東西部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 本鄉背倚中央山脈,山地多平原少,有大武溪、烏萬溪、朝庸溪,氣候主要屬熱帶季風氣候,但隨海拔高度不同仍有所差異。鄉內居民有原住民排灣族、閩南、客家、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工商業並不發達。.

新!!: 落山風和大武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季风

季風(又稱季候風)是週期性的風,隨著季節變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按照傳統定義,非全球性季風定義)。主要發生在季風亞洲(東亞、东南亚、南亞地區)、西非幾內亞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等地。北美、南美、阿拉伯半島及東南非亦有小範圍的季風現象,但未能形成大範圍且穩定的季風氣候帶。.

新!!: 落山風和季风 · 查看更多 »

山谷效應

#重定向 狹管效應.

新!!: 落山風和山谷效應 · 查看更多 »

九棚沙漠

九棚沙漠又名港仔沙漠。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沿岸。形成原因是吹拂恆春半島的強烈東北季風,將海岸線的沙,吹向九棚山腳下,形成了自然沙漠奇觀。當地的觀光業,發展出獨特的沙漠飆車活動。.

新!!: 落山風和九棚沙漠 · 查看更多 »

獅子鄉 (台灣)

獅子鄉(排灣語:Sisigu)位於臺灣屏東縣東南方,北臨春日鄉,東鄰臺東縣達仁鄉,西鄰枋山鄉,西南連車城鄉,南接牡丹鄉,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鎮,1875年的獅頭社事件即發生於此。 本鄉地處恆春半島,地質上屬中央山脈的一部分,地勢險峻,多山少平地,鄉境內有楓港溪、枋山溪流經。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居民則以臺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

新!!: 落山風和獅子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牡丹鄉

牡丹鄉位於台灣屏東縣東南端,北臨獅子鄉、臺東縣達仁鄉,東濱太平洋,西鄰車城鄉,南接滿州鄉,是全國最南端的山地原住民鄉,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即發生於此。 到了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牡丹鄉被日本人劃入當時高雄州恆春郡所直轄的蕃地。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將此塊蕃地各部落整編,成立本鄉。 牡丹鄉地處恆春半島,為中央山脈的尾稜,海拔均在1000公尺以下,鄉境內有牡丹溪、女仍溪、竹社溪流經。 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居民以排灣族為主,也有少數阿美族。.

新!!: 落山風和牡丹鄉 · 查看更多 »

狹管效應

狹管效應 (英文:Valley effect),亦稱峽谷效應,在受限於地形與空氣流動的影響,會透過山谷、鞍部等缺口通過,形成強勁的風口,因此氣流擾動較為旺盛。 據研究,地形對氣流的影響,可以因為熱力學;熱力的作用及機械的動力作用兩類。 山谷效應是機械作用。當直昇機接近山谷,會因為此效應而失控甚至墜毀。.

新!!: 落山風和狹管效應 · 查看更多 »

車城鄉 (臺灣)

#重定向 車城鄉 (台灣).

新!!: 落山風和車城鄉 (臺灣) · 查看更多 »

航空

航空(Aviation)狭义上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广义上航空一词也指进行航空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人类自古以来便有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的愿望,但直到18世纪后期载人热气球在欧洲升空后才首度实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人类的航空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人类第一架重于空气、带有动力、受控并可持续滞空的飞机,开启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航空是21世纪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科学技术的水平。.

新!!: 落山風和航空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落山風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恆春半島

恆春半島位於臺灣屏東縣,因恆春鎮得名,是臺灣全島最南處。恆春半島三面環海,西臨臺灣海峽,南為巴士海峽,東鄰太平洋,唯有半島北端是與臺灣本島銜接,故有海洋水氣調節,且半島地形高度多數低於800公尺,乃為中央山脈陡降所賜而使海風可輕易越過,特此環境因素有別於臺灣本島。恆春半島亦為旅遊勝地,以墾丁國家公園著稱,但由於該地之地理位置與地形,而常受到颱風與落山風之侵擾。.

新!!: 落山風和恆春半島 · 查看更多 »

恆春鎮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行政區,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排灣族斯卡羅王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每年約九月到次年三月,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由於山脈陡降,季風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風勢強勁的「落山風」。由於陽光充足加上強烈乾熱的落山風,造就了適合栽種的洋蔥盛產。此外恆春在1901年引進了瓊麻,用以製造繩索、麻袋等民生用品,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博得「東洋之光」的美名,雖然現已沒落,但瓊麻也成了恆春的標誌。 恆春地處熱帶性氣候,南方的海岸有珊瑚礁地形,加上自然生態豐富,1982年,台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在此成立,本鎮的鵝鑾鼻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南的點。 2006年1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的地震。這次地震除了在臺灣造成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外,更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

新!!: 落山風和恆春鎮 · 查看更多 »

恆春機場

恆春機場,正式名稱恆春航空站,為臺灣民航機場之一,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以飛行國內航線為主,是臺灣本島最南端、最小型的機場。因機場地處恆春古城北方之五里亭,因此也有以地名稱之,名為「五里亭機場」。.

新!!: 落山風和恆春機場 · 查看更多 »

東北季風

東北季風是因為強大的冷高壓在北半球的秋冬季節盤據蒙古,順著高壓梯度的空氣流動以及科氏力的影響(加強了行星風系的作用)。在中國東岸,北緯30度以南地區,東北風盛行稱為東北季風。,內容在宣導教育>>氣象百科>>氣象常識>>氣候現象>>季風成因。。在中國華北地區風向是西北,華中地區轉為正北,華南以南轉為東北,故稱東北季風。此季風因為發源於陸地上,因此帶來的都是較為乾燥寒冷的氣候,但是若經過海洋攜帶水氣,則容易在迎風面地區降雨,如臺灣北部、海南東北部、越南東岸等地區。東北季風的氣候影響,可及於赤道地區的新加坡一帶。東北季風不等同冷鋒,西南季風不等同暖鋒,雖然兩者間有其相關性。.

新!!: 落山風和東北季風 · 查看更多 »

機場

機場,亦稱飛機場、航空站或空港,是飛行場的類型之一,供固定翼飛機、直升機、飛艇等中大型飛行器停靠。機場的組成至少需要一個平面,如跑道滑行道、直升機停機坪或水面,而且往往擁有許多功能性設施及建築物,如客運大樓、轉運站、空中交通管制設施(例如塔台與進場燈光系統)、機坪、機庫、維修廠棚、地勤服務設施等。 世界大多數機場為民用機場(通用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如僅提供軍機起降的機場稱作軍用機場,若軍方與民間航空器均可起降的機場稱作軍民共用機場,專營或兼營國際航線的機場則稱為國際機場。大型的民用機場除了基本的功能性設施,還可能有其他附加性的設施,例如餐廳、商場、旅館、VIP貴賓室等,宛如一座小型城市;但相對的,為了機場的正常營運,機場營運機構通常會向搭機旅客收取機場稅。近年來,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提供低價的機票受到許多遊客的歡迎,為了因應此趨勢,開始有機場設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專用設施(主要為客運大樓),設備較為簡易、機場稅金額也較低。 截至2009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全球從空中可辨認出的機場大約有44,000座,其中美國擁有15,095座,為世界之最。.

新!!: 落山風和機場 · 查看更多 »

橋或橋梁是跨越峽谷、山谷、道路、鐵路、河流、其他水域、或其他障礙而建造的結構,是一種由水面或地面突出來的高架,用來連着橋頭橋尾兩邊路。橋的目的是允許人、車輛、火車或船舶穿過障礙。橋可以打橫搭着谷河或者海峽兩邊,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檻過下面的河或者路,讓下面交通暢通無阻。 “橋”原本是一種高大的樹(參見喬木),因為夠高大,砍下來就夠長放在河面,可以連着兩邊岸,即獨木橋。啟閉式橋梁給大船通過的空間。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新!!: 落山風和橋 · 查看更多 »

海口沙漠

海口沙漠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村沿岸。形成的原因是因為恆春半島東北季風強大,其中挾帶著大量的風沙,吹到陸地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奇觀。但現今因沿岸砍伐木麻黃等防風林,致使積沙量大為減少。 Category:屏東縣地理 Category:車城鄉 (台灣) Category:台灣沙漠.

新!!: 落山風和海口沙漠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落山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