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華富邨

指数 華富邨

華富邨(Wah Fu Estate)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普遍被人稱為「平民豪宅」。華富邨項目編號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該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及華景樓也同告落成。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68 关系: 域多利道培英中學停車場南區 (香港)南港島綫西段南港島綫(西段)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學校中環市鎮建筑容积率廖本懷廉租屋邨傳統市場商場公共屋邨石塘咀石排灣道紅色小巴置富花園瀑布灣聖公會呂明才中學運輸及房屋局華富道華富(南)巴士總站華富(中)巴士總站華富(北)巴士總站華貴邨萬人塚鐵路發展策略2014香港香港報紙列表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香港島香港市區香港仔香港總督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電台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日治時期觀塘豪宅貝沙灣黃竹坑迷信舊長型大廈薄扶林公共圖書館薄扶林道... 扩展索引 (18 更多) »

  2. 雞籠灣

域多利道

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是香港主要道路之一,位於香港島區,是除了薄扶林道之外唯一連接香港島堅尼地城及薄扶林的道路。道路大多為雙線雙程行車,東北端連接堅尼地城的卑路乍街,其後經摩星嶺、沙灣、及鋼綫灣,最後於瀑布灣(華富邨)北部連接薄扶林道,全長約5.9公里。.

查看 華富邨和域多利道

培英中學

培英中學可以指:.

查看 華富邨和培英中學

停車場

停車場是供車輛停放之場所。停車場有僅畫停車格而無人管理及收費的簡易停車場,亦有配有出入欄口、泊車管理員及計時收款員的收費停車場。現代化的停車場常有自動化計時收費系統、閉路電視及錄影機系統。停車場主及管理員的法律責任,通常只是提供場地給駕車人士停泊車輛,不保障車輛受損及失車責任,一般會貼合約免責條款於停車場大門之外供車主參閱。.

查看 華富邨和停車場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查看 華富邨和南區 (香港)

南港島綫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查看 華富邨和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South Island Line (West))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計劃中的鐵路項目,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項目之一。南港島綫(西段)連接香港島北岸及南區,以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南港島綫(西段)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最快於2021年動工《》(第33-35、47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於2026年通車。.

查看 華富邨和南港島綫(西段)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City Hall Public Library)是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香港大會堂的香港公共圖書館,位於大會堂高座(二至六樓及八至十一樓),樓面面積3,277平方米;以面積計算是香港第六大公共圖書館,於1962年3月2日落成啟用。剛落成時稱大會堂中央圖書館,為了配合香港中央圖書館於2001年啟用,於2000年更名為大會堂公共圖書館。1976年增設音響圖書館,於2003年至2004年大會堂公共圖書館重新裝修及擴建參考圖書館。位於9樓的電腦資訊中心,則遷至6樓。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的第一所公共圖書館。雖然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早期,香港匯豐銀行總行大廈現址旁的舊香港大會堂同樣設立了一所圖書館,由香港的英資集團出資創辦,惟華人使用此圖書館是受到十分的限制。隨著華人地位的提升,新大會堂的圖書館才爭取到有現今平等的狀況。 香港中央圖書館於2001年成立前,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是1962建立之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總部。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成立初期藏書只有2萬冊,開館後頭一個月即發出1萬張借書證,每人每次只可外借1本圖書,而兩個市政局時期的參考圖書館已經於2003下半年重組成為工商業圖書館,另5字樓為專門收藏香港及澳門基本法之基本法圖書館。現在藏書約有36萬本。.

查看 華富邨和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學校

#重定向 学校.

查看 華富邨和學校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查看 華富邨和中環

市鎮

市鎮可指:.

查看 華富邨和市鎮

建筑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又称地積比率,是指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3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3。由于高层建筑的存在,容积率数值可以大于1。.

查看 華富邨和建筑容积率

廖本懷

廖本懷(Donald Liao Poon-huai,),香港建築師,曾任英屬香港政務司、房屋司等職。他是首位出任政務司(現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一職的華人。.

查看 華富邨和廖本懷

廉租屋邨

廉租屋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由1958年至1975年期間落成。.

查看 華富邨和廉租屋邨

傳統市場

--又可稱為--或墟市,是一種相對於超級市場的賣場,通常在一個社區中會有一個。它所販賣的商品主要是各式各樣新鮮的蔬菜、尚未宰殺的雞、魚等等,除此之外,在這之中,也可能有餐飲店、雜貨店、服飾店等商店座落於其中。傳統市場新年前會賣年貨(年宵);以營業時間區分,專賣早中午的為「早市」,專賣下午至通勤下班時間的為「黃昏市場」,夜晚營業則為「夜市」。 傳統市場販賣的食材新鮮,且可讓人殺價或要求贈品,所以廣受家庭主婦所喜愛,主婦們通常於白天在此購買接下來一兩天做菜時所需要的食材。 由於超級市場的出現,搶去傳統市場不少客源,但因顧客的購物習慣(主要受年齡影響)不同,傳統市場仍然佔有一定的地位。此傳統市場在歐美地區,為「傳統市集」。.

查看 華富邨和傳統市場

商場

商場,或稱購物中心(英国英语:Shopping centre;美国英语:Shopping mall),是現代城市或郊區市鎮中常見的建築物,是結合購物、休閒、文化、娛樂、飲食、展示及資訊等設施於一體的商業設施。 購物中心通常樓層不高,單樓的營業面積都很大,惟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如東京、香港則有不少垂直式商場,佔地多層(香港的例子有銅鑼灣時代廣場、The ONE、apm、MegaBox、國際廣場等),也常跟車站等共構。店家大部分是獨立一家店來承租,有些還會有室內遊樂場、超市、飲食店等商家區域。.

查看 華富邨和商場

公共屋邨

#重定向 公營住宅.

查看 華富邨和公共屋邨

石塘咀

石塘咀(Shek Tong Tsui),亦作卑路乍(Belcher) 或石塘嘴,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地區,位置為堅尼地城以東,香港大學以北,西營盤以西,即由西祥街/西祥街北至水街/興漢道。.

查看 華富邨和石塘咀

石排灣道

石排灣道(Shek Pai Wan Road)是香港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田灣及華富邨,為田灣區內的最主要道路。石排灣道東接香港仔海旁道,西接薄扶林道。全長1250米。值得留意的是,石排灣邨或者現時稱為石排灣的地點,並非位於石排灣道一帶,而是位於香港仔東部的半山區。.

查看 華富邨和石排灣道

紅色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紅色公共小巴.

查看 華富邨和紅色小巴

置富花園

置富花園(Chi Fu Fa Yuen)是香港南區的大型私人屋苑,於1978年由香港置地有限公司直屬機構置富花園有限公司負責發展,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建築設計,共27座(高座20座,雅緻洋房7座),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道及置富徑。屋苑前身是牛奶公司的薄扶林牧場,而該地皮的發展權就是1973年的「置地飲牛奶」(香港置地收購牛奶公司)事件的其中一個誘因。.

查看 華富邨和置富花園

瀑布灣

瀑布灣(英語:Waterfall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毗鄰華富邨。這個海灣曾以瀑布而著名,後因興建薄扶林水塘工程而不復存在。.

查看 華富邨和瀑布灣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Sheng Kung Hui Lui Ming Cho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政府津貼中學。1973年由呂明才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成立,由於牛津大學畢業的吳美文博士擔任創校校長。學校提倡學生成為一個關愛社會的傑出領導者,維護正義及發揮由社區至全球性的影響。成為聖呂精神及該校傳統。.

查看 華富邨和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運輸及房屋局

運輸及房屋局(簡稱運房局,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十三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對外對內的海、陸、空交通,以及物流和房屋的政策。現任局長為陳帆。.

查看 華富邨和運輸及房屋局

華富道

華富道(英文:Wah Fu Road)是香港港島一條道路,位於南區瀑布灣,是貫穿整座華富邨的主要道路。道路由薄扶林道經一條小隧道引入,末段為聖公會呂明才中學和培英中學的校舍。全程為雙線雙向行車。.

查看 華富邨和華富道

華富(南)巴士總站

華富(南)巴士總站(英文:Wah Fu (South)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南區瀑布灣華富邨華基樓與華昌樓中間的巴士總站,出入口設於華富道。為新巴於華富邨的總站。.

查看 華富邨和華富(南)巴士總站

華富(中)巴士總站

華富(中)巴士總站(英文:Wah Fu Central Bus Terminus)是香港南區其中一個巴士總站,位於華富邨學校區內,華富道末。現有3條巴士路線以本站作為總站。.

查看 華富邨和華富(中)巴士總站

華富(北)巴士總站

華富(北)巴士總站(英文:Wah Fu (North)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南區瀑布灣華景街華富(二)邨華翠樓對面,為一個露天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4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4條巴士路線及5條專綫小巴路線途經。.

查看 華富邨和華富(北)巴士總站

華貴邨

華貴邨(Wah Kwai Estate)是一條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南區雞籠灣旁,興建目的主要是接收田灣邨及石排灣邨部分的重建戶,Y型大廈及商場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外型呈W字型的華愛樓則由巴馬丹拿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為港島區首幢小型單位大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樓宇管理,由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屋邨租約事務,停車場由領展負責管理,現時已經成立有業主立案法團,華孝樓、華廉樓、華禮樓、華善樓和華賢樓由新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華愛樓和公共用地則由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查看 華富邨和華貴邨

萬人塚

萬人塚、萬人坑或稱亂葬崗是指埋有多具遺體的集體合葬墓穴,遺體埋葬於其中之人大多姓名難以考究。萬人塚經常出現於重大武力衝突及种族灭绝現場,但亦有可能為饑荒、流行病及自然灾害之產物。.

查看 華富邨和萬人塚

鐵路發展策略2014

《鐵路發展策略2014》(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為香港政府就《鐵路發展策略2000》由運輸及房屋局於2014年9月17日提出的更新版本,為香港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未來擴展制訂發展框架。報告以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間進行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之檢討及修訂《我們未來的鐵路》顧問研究及公眾諮詢結果為基礎而研擬產出。.

查看 華富邨和鐵路發展策略2014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

香港報紙列表

本表列出了在香港發行的報紙。.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報紙列表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簡稱屋建會)是香港政府早期的公共房屋機構,於1954年4月成立。委員會的職責是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例如教師、記者、公務員以及文員等人士,提供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委員會於1973年3月解散,由新成立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取代(但英文名稱不變)。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的市政局的一個機構,負責公共房屋興建問題的決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議員均是屋建會的當然成員,而執行工作則由市政事務處旗下的屋宇建設處負責。 1972年,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宣佈十年建屋計劃,下令將當時政府三個房屋計劃,即徙置大廈、政府廉租屋邨計劃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廉租屋邨合併:屋建會於翌年4月1日改組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而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處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署,而所有徙置區、政府廉租屋邨及屋建會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島

香港市區

香港的市區是常見的區域總稱。在香港,香港人習慣以市區形容已經高度發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區及新市鎮來分辨不同地方。.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市區

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區的中心部份。而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以住宅區為主,亦有少量工廠大廈。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廣義來說,「香港仔市中心」以東的壽臣山、黃竹坑;以西的置富花園、華富邨、華貴邨、數碼港、田灣;以南的整個鴨脷洲;以北的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都是香港仔的範圍。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仔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總督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又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作 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行政首長及政府首腦。此職位设立於1997年7月1日,大致代替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总督”一职,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脑的权责。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國務院(總理親自簽令)任命,每屆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一次。.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電台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日治時期

#重定向 香港日佔時期.

查看 華富邨和香港日治時期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查看 華富邨和觀塘

豪宅

豪華住宅,簡稱豪宅,或稱高級住宅,是房地產領域用詞,一般指位於高級或繁華地段、擁有美麗的建築設計、採用高品質的建築結構與用料、建造過程細膩,並且擁有良好的景觀、採光、私密、物業管理服務等居住條件的住宅,不管是獨立房屋或是集合住宅都包括在內。如果某一區域內的房屋皆屬豪宅,則該區域又會被稱作高級住宅區或豪宅聚落。不過由於地理環境與文化差異,豪宅的定義在各地都有不一樣的標準。 由於豪宅建造的投入成本高,伴隨而來的便是購入價格及後續維護之成本較普通住宅高昂許多;也因為如此,其市場客群是針對社會及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士。此外,由於豪宅的興建常帶來炒房、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許多國家也會對豪宅課以重稅。然而,亦有稅法學者指出,對於這類住宅雖然提供了車位、保全、管理等服務,但仍是由住戶額外自行付費,荒謬的是百姓減輕地方政府職權、減少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支出的代價(減少公有停車場的興建與管理、自聘保全管理而減少警消人員的需求),不但沒有從房屋稅中扣除、居然還要在房屋稅課稅中被懲罰而提出質疑。.

查看 華富邨和豪宅

貝沙灣

貝沙灣(Residence Bel-Air),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鋼綫灣數--碼港沿岸的一個大型貴價私人屋苑,由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 由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巴士及小巴可達的貝沙灣入口在薄扶林數--碼港道,內有大型住客會所、泳池等。 貝沙灣共分六期,第一期及第二期各共有8座樓宇,其中第二期命名為南岸(South Towers),第三期(Bel-Air Rise)由18間獨立屋組成,第四期則共有8座樓宇,命名為南灣(Bel-Air on the Peak)。間格只有2房2廳以上的大單位,建築面積在825方呎以上,樓底有10呎6吋(3.2米)以上,有9呎7吋的露台,第五期由29間獨立屋組成(Villa Bel-Air),而第六期是由8幢呈波浪型的住宅(Bel-Air No.8)。.

查看 華富邨和貝沙灣

黃竹坑

黃竹坑可以指:.

查看 華富邨和黃竹坑

迷信

迷信(Superstition)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迷信”的本質是對事理的陳述不抱懷疑態度,就像科學家說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若只信其陳述,而不加考證,這就是一種對科學權威的迷信。破除迷信必須經過科學的考證步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科学本身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未经证实的理论称作假说或猜想,而假说或猜想完全有可能被证明是錯誤的。錯誤的假说或猜想必须被抛弃。 廣義而言,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包含著迷信成分,因其往往用一些難以考證的上古事件,或是阻止信徒質疑教義與神,沒有提出證據卻要求盲目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許多科學家認為,舉證神靈或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責任應在宗教人士,而不是要求科學證明其「不存在」,而宗教在過去千年來一直被認為是阻礙科學進步的阻力。.

查看 華富邨和迷信

舊長型大廈

舊長型大廈或長型大廈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各有不同。.

查看 華富邨和舊長型大廈

薄扶林公共圖書館

薄扶林公共圖書館(英文:Pok Fu Lam Public Library)是在香港的一間公共圖書館,位於華富邨華珍樓611-619室,在1970年12月18日啟用,是少數設於公共屋邨裡的圖書館,亦是唯一一個配備學生自修室的小型圖書館。.

查看 華富邨和薄扶林公共圖書館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查看 華富邨和薄扶林道

雞籠灣

雞籠灣(Kellett Bay,又名雞籠環、奇力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以西南,毗鄰瀑布灣,附近有雞籠環村及雞籠灣墳場,現址已成為華富邨及華貴邨的所在地。.

查看 華富邨和雞籠灣

雞籠灣墳場

雞籠灣墳場(因鄰近昔日的雞籠環村,亦稱雞籠環墳場)是香港一個開埠初期已經建立的華人公眾墳場,並於1959年正式停用及拆卸,發展成為公共屋邨及水務設施。確實位置為今天的香港島華富邨和雞籠環配水庫一帶,域多利道以南及石排灣道近華富邨段的兩旁。由於墳場的範圍廣,石排灣道以東段,憲報稱之為雞籠環東墳場(Kai Lung Wan East Cemetery)。.

查看 華富邨和雞籠灣墳場

雙塔式大廈

雙塔式大廈(Twin Tower)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24至28層高,低座約21層高。各單位皆設有露台。由於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所以坊間普遍稱雙塔式大廈為「井型公屋」、「天井型公屋」、「井字型公屋」等。該類型大廈是由後來升任房屋司及政務司的廖本懷設計。 雙塔式大廈中央天井是留空的,優點是空氣流通,尤其在夏天塔內單位大多打開門戶,而每層每戶大門均是互相對望,所以若有偷竊發生,容易被人發現,故其設計上具有保安功能;缺點是兩個深洞,無論從高處望下抑或從低望向高處,令人產生不安的感覺,兩個洞更成部份有意輕生人士跳樓自殺的地方;在日間非正午時份,陽光亦難抵達洞的底部,造成井底光線長年都較暗淡;加上興建雙塔式大廈耗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大,但每個單位的面積都相當細小(平均單位建築面積不多於40平方米,最大的單位也只有大約55平方米),不適合給於5人或以上的家庭居住;另外,雙塔式的大部份單位在面向走廊的牆身都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通風窗戶,對單位的住客失去了安全感和私隱。因此,港府在1980年代開始已停止在新型屋邨興建雙塔式大廈。 最早的雙塔式大廈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華富邨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於1970年落成,現已超過45年樓齡。而最後一座雙塔式大廈落成在1984年的秀茂坪邨秀明樓。 雙塔式大廈例子有觀塘順利邨利明樓(1978年落成)、順天邨天琴樓(1982年落成)、愛民邨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信民樓(1974-1975年落成)及屯門湖景邨湖光樓(1982年落成)。.

查看 華富邨和雙塔式大廈

東華三院鶴山學校

東華三院鶴山學校前身為鶴山同鄉會鶴山學校及東華三院李西疇紀念小學,兩校於2005年響應教育統籌局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政策而合併,雙方辦學團體決定採用原鶴山學校校舍並斥資280萬改善校舍設施以提升教學效能,而校名則更名為東華三院鶴山學校,繼續服務南區,為區內提供小學教育服務。而現時的校舍為鶴山同鄉會鶴山學校的舊址。.

查看 華富邨和東華三院鶴山學校

梁振英

梁振英(Leung Chun-ying,),生於香港,祖籍山东省威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也是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戴德梁行亞太區前主席。梁振英於香港回歸前,曾經擔任由中方委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事務。 2011年11月,梁振英宣佈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新浪香港轉載星島日報,2011年11月27日,2012年3月25日在選舉委員會以689票多數票當選為香港第4屆行政長官,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梁振英任內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經濟和民生問題,包括針對水貨客和奶粉荒而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實施「零雙非」政策使所有公立醫院均不會接收非本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為免個人遊旅客過多,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而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註,改為「一周一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地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多處覓地廣建房屋等等;但在勞工和社會福利議題上,並無落實爭取多時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而在政治方面,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方法未能通過,特首選舉仍未達至普選,使香港民主化發展停步不前。另外,其奉行強硬政治鬥爭的路線為人詬病,與泛民主派關係緊張、警民關係惡化、港獨思潮冒起。任內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佔領中環運動和旺角暴亂等社會事件,並打擊港獨運動。而涉嫌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亦影響梁振英誠信。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佈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完結,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連任的特首。2017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特首梁振英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獲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同時兼任國家領導人和行政長官,成為首例。.

查看 華富邨和梁振英

汕头市

汕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以《立法法》确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西邻揭阳市,北接潮州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南滨南海。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韩江三角洲平原,韩江、榕江、练江的入海口,东部为广东省最大岛屿南澳岛。全市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人口555.21万,为著名侨乡。.

查看 華富邨和汕头市

混凝土

混凝土,又稱洋灰、石矢、砼,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適當比例配置,再經過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複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堅固耐用、原料來源廣泛、製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塑性強、適用於各種自然環境,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築材料,廣泛使用於房屋、橋樑、公路、跑道、擋土牆、堤防、涵洞、水壩、水箱、水塔、油槽、渠道、水溝、碼頭、防波堤、軍事工程、核能發電廠等構造物。.

查看 華富邨和混凝土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華富邨和港鐵

成本

在经济学、商业和会计学中,成本在经济学中指的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成本因选择而起,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意指為了藉由購買或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某樣物品,或是為了得到他人提供的服務,所花費或付出的金額,其中亦包括預定要花費或是付出的金額,往往和一个商业事件或者经济交易相联系。 成本也经常被以适用性为标准进行分类。.

查看 華富邨和成本

戴麟趾

戴麟趾爵士,GCMG,MC,DL(Sir 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曾任西太平洋高級專員,1964年至1971年任第24任香港總督,任內香港工業長足發展,但期間因為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香港亦受影響而爆發了左派領導的六七暴動。六七暴動後,戴麟趾推出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如發展基建、小學六年義務教育等。.

查看 華富邨和戴麟趾

房屋署

房屋署(簡稱房署;英文:Housing Department,縮寫:H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部門,專責管理香港公共房屋。該部門會從獨立的法定機構香港房屋委員會收集意見以定出政策路向,加以執行的。.

查看 華富邨和房屋署

明德學院

明德學院是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核准,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出資籌建的獨立學院。學院自負盈虧,自我授予學位,2015年設立商業個案研究業務,2016年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負責學院的人事管理、招生和財務事宜。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未同意學院在中國內地招生。.

查看 華富邨和明德學院

新聞檔案

《新聞檔案》(News File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新聞時事資訊回顧節目,重溫在不同年代(由1970年1月1日至2000年代)的所發生過、與播出當天重點新聞有關的舊聞大事,選材以港聞為主,使用無綫電視昔日製作的新聞節目片段。2010年1月4日開始播出;2010年1月4日至2015年1月2日期間,節目由英皇金融證券集團特約;2015年4月6日至2016年1月2日起,節目由澳門英記餅家特約;2016年4月6日起,由結好證券特約,而無綫新聞台方面,則由東方表行特約。TVB新聞台版本並沒有任何冠名贊助。 2012年7月2日起,普通話版本以《普通話新聞檔案》(PTH News Files)為名義在明珠台播出;2012年7月2日至2013年7月18日期間,該節目由譽一鐘錶特約。.

查看 華富邨和新聞檔案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查看 華富邨和旺角

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簡稱統計處;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C&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根據《普查及統計條例》收集香港重要的統計數據,以協助香港政府執行決策,亦使社會各界更了解香港的情況。現任政府統計處處長為鄧偉江。.

查看 華富邨和政府統計處

愛民邨

愛民邨(英語:Oi Man Estate)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中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由房屋署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設計及由房屋署建築師彭玉陵先生擔任項目建築師。此屋邨位於九龍何文田忠孝街和孝民街。它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廣的屋邨。由於屋邨範圍甚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故邨內有部份單位露台的景觀可以眺望維多利亞港,再加上各個單位皆設有露台及設計上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在坊間中,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查看 華富邨和愛民邨

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的第2份施政報告,於2014年1月15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為「讓有需要的 得到支援 讓年青的 各展所長 讓香港得以發揮」。.

查看 華富邨和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6座問題公屋醜聞

26座問題公屋醜聞是1980年代多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的事件,一共發現577座樓宇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查看 華富邨和26座問題公屋醜聞

另见

雞籠灣

亦称为 華富(一)邨。

雞籠灣雞籠灣墳場雙塔式大廈東華三院鶴山學校梁振英汕头市混凝土港鐵成本戴麟趾房屋署明德學院新聞檔案旺角政府統計處愛民邨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6座問題公屋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