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

指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關迺忠所作,取材於豫劇《花木蘭》中的唱腔,發揮嗩吶擅於模仿人聲的特點,樂曲描寫中國傳說人物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為現今少數大型嗩吶協奏曲之一。.

8 关系: 低音循環換氣花木兰馬蹄豫剧關迺忠板胡打击乐器

低音

低音(bass)是指頻率較低的音高,或是音域在16.35-261.6 Hz(C0到C4)的音。在樂曲中,低音是和声中最低的部份。在沒有樂器伴奏的合唱中,低音是由男低音的成年男子來唱。在管弦樂團中的會由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管、低音巴松管,像低音號及低音長號等低音銅管樂器,以及定音鼓演奏。在藍草音樂、民俗音樂、洛卡比里、爵士乐等音樂中,會用低音提琴演奏低音部份。在大部份的摇滚乐、流行音乐及融合爵士樂中,低音會用電貝斯來產生。在一些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的流行音樂中(例如1980年代的流行音樂或是電子舞曲),低音會用合成器產生。.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低音 · 查看更多 »

循環換氣

循環換氣又稱作迴圈換氣、吞氣,是吹奏樂器中的一個技巧,這種技巧以同時以鼻吸氣及口吐氣,使聲音不因換氣而中斷,可以連續吹奏很長(超過半分鐘以上,只要條件許可甚至可以吹個幾小時)的樂段,以達成樂曲需要或舞台效果。.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循環換氣 · 查看更多 »

花木兰

花木蘭,是中國文學作品中一位代父從軍的女性人物。該故事之背景為北魏對抗柔然期間。在故事中,花木蘭是個年輕女孩,她穿著男裝加入軍隊以代替父親出征打仗。.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花木兰 · 查看更多 »

馬蹄

腳蹄,通常稱為馬蹄,是馬的腳部長出來的蹄,正如人體長出腳甲一樣,用以保護馬的腳部。 人工馴化的馬匹,現多用作賽馬用途。練馬師為盡力保護馬原生的馬蹄,不讓馬兒因為長期奔跑而令馬蹄受到損害。一般護理馬蹄的方法有:.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馬蹄 · 查看更多 »

豫剧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曹植的《箜篌引》有京洛出名讴之说。,又叫“河南讴”。又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枣树的果实为红色,其味甘甜绵长,由她的枝干做出来的梆子,通过敲打形成的声音,仿佛来自大自然的天籁。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而将该剧种定名为“豫剧”。除河南本省外,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苏、四川、甘肃、东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各省以及台灣等地都曾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据2004年的统计,中国大陆的豫剧团达160个,是全国之最。2006年5月20日,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豫剧 · 查看更多 »

關迺忠

迺忠(1939年-),指揮家、作曲家,滿族,出生於北京。 1956年考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61年畢業,分配到北京東方歌舞團做指揮和作曲工作。 1979年移民香港,1986年到1990年出任香港中樂團第2任音樂總監,1990年移民台灣擔任高雄市國樂團指揮,1994年移民加拿大,繼續從事音樂創作。.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關迺忠 · 查看更多 »

板胡

板胡,中国弓弦乐器,琴筒由木或椰子壳制成,蒙面板而得名。音色清脆而响亮,适用于表现热情奔放的曲子。北方的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的主要伴奏乐器,也作為独奏樂器。 板胡的别名甚多,不同戏曲所用的板胡有不同的别名,按音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板胡 · 查看更多 »

打击乐器

打擊樂器,又名敲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 而打擊樂器是來自世界各地,而鼓棒還有分軟棒還有硬棒。.

新!!: 花木蘭嗩吶協奏曲和打击乐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花木兰唢呐协奏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