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至圣所

指数 至圣所

至圣所(希伯来语: Qodesh HaQodashim,英语:Holy of Holies)是犹太教中,帐幕和后来犹太圣殿中的最内层的位置,以幔子和外面的圣所隔开。(《出埃及记》第26章第33-34节,《希伯来书》第9章第3节) 至圣所被认为是耶和华的住所。犹太人离开埃及后,尚未进入迦南地,还在旷野中的时候,首先建造了帐幕,耶和华的云笼罩了帐幕。还有一次类似的记载是,耶和华在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不允许祭司们随时进入幔内。.

35 关系: 埃及十誡吗哪大祭司 (犹太教)天花板希伯来语亞倫亞倫杖彌賽亞圣殿山利未記出埃及記犹太教穆斯林第三圣殿紫色約櫃红色猶太教燈臺盐湖城盐湖城圣殿聖所迦南藍色门闩英语耶和华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耶路撒冷施恩座摩西所罗门圣殿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至圣所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十誡

十誡(עשרת הדיברות Asereth ha-Dibrot;Ten Commandments 或 Decalogue),根據《聖經》记载,是上帝耶和華藉由以色列的先知和首領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頒佈的律法中的首要的十條規定。以十誡為代表的摩西律法是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的準則,也是最初的法律條文。在基督教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聖經》記載,那時候,上帝在西奈山上單獨見摩西,頒布十誡和律法,親自將十誡用指頭寫在石板,摩西下山后看到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在崇拜一只金牛犊,愤然将石板摔碎。后來上帝又再一次頒布十誡,寫在石板,放在約櫃,存放在敬拜上帝的會幕的至聖所,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以后,就放在圣殿的內殿。后來石板失傳,可能是在公元前587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焚毁第一圣殿時被毀。.

新!!: 至圣所和十誡 · 查看更多 »

吗哪

吗哪(מן;Manna),根據聖經和古蘭經,是古代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40年的旷野生活中,上帝赐给他们的神奇食物。.

新!!: 至圣所和吗哪 · 查看更多 »

大祭司 (犹太教)

大祭司(希伯来语 כהן גדול,Kohen Gadol或Kohen ha-Gadol)是早期犹太教最高宗教领袖的头衔(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旷野漂流时期到第二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大祭司与所有祭司一样,只有属于亚伦后裔可以担任。.

新!!: 至圣所和大祭司 (犹太教) · 查看更多 »

天花板

天花板(Ceiling),是建築物室內頂部表面的地方。在室內設計中,天花板可以寫畫、油漆美化室內環境,及安裝吊燈、光管、吊扇、開天窗、裝空調,改變室內照明及空氣流通的效用。有些建物的天花板為了隱藏管線或增加收納空間等原因,會再以木板等材料將原本的天花板遮蓋,有的還會加裝吸音設計。 在中國南方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唐樓的樓底特別高,所以室內感特別寬敞,又因為善用空間,不少房東愛在天花底加建閣仔(閣樓),自用或再分租多一兩戶三房客。 常見的天花板種類有輕鋼架天花板(明架、半明架、暗架)、玻纖天花板、礦纖吸音天花板、防火天花板、塑膠天花板、石膏天花板、矽酸鈣板天花板、氧化鎂板天花板、夾板天花板、金屬板條天花板、防火天花板。.

新!!: 至圣所和天花板 · 查看更多 »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 -,读音:)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為具有古代猶太民族(以色列民族或希伯來民族)意識之現代人民的民族語言、也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2500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拉迪諾語和意第绪语,以色列復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採用希伯来语字母書寫;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希伯来語亦如同其它大部分的閃語族语言般,其拼寫法為橫寫由右到左。.

新!!: 至圣所和希伯来语 · 查看更多 »

亞倫

亞倫(Aaron),舊約聖經人物,摩西的兄長,屬利未支派。他是古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大祭司,亦是祭司職位的始創人。 當摩西向埃及法老王請求釋放以色列人時,他是代表摩西與埃及法老打交道的發言人。以色列人民出走時,與摩西為伴。雖然期間他曾帶領以色列人拜金牛犢,但仍然得到原諒。在建造約櫃和聖所之後,他和他的兒子們被授予聖職為祭司,並被稱為亞倫子孫(Aaronites)。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後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裏。亞倫死在何珥山的時候年一百二十三歲。.

新!!: 至圣所和亞倫 · 查看更多 »

亞倫杖

亞倫杖(Aaron's rod)指任何由摩西之兄亞倫所使用的手杖。根據《希伯来圣经·民數記》第17章第1-11節,亞倫的手杖與摩西杖一樣具有神奇的能力,而這能力在出埃及之前的十災時被賦與。它曾被摩西放在約櫃之前,並因此而發芽、開花和結果子。這亞倫杖後來成為了猶太教的特殊聖物。後世人利用名貴的材料仿造,飾之以藍寶石,並在杖上刻有亞倫的名,用以代表利未支派。.

新!!: 至圣所和亞倫杖 · 查看更多 »

彌賽亞

彌賽亞(天主教汉譯作默西亞;;;,伊斯兰教汉译作麦西哈,景教譯彌施訶),基督宗教術語,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主。基督教主張“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彌賽亞,因為耶穌的出現,應驗了許多舊約聖經中的預言”,伊斯蘭教也認同耶穌就是彌賽亞,稱他為"麥西哈爾撒";而猶太教信徒則予以否認,並仍然期待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來臨。 一些被指為異端和普遍認爲是邪教的教派,其創辦人也常以彌賽亞自居。例如麻原彰晃、文鮮明、又吉耶穌等。.

新!!: 至圣所和彌賽亞 · 查看更多 »

圣殿山

圣殿山(הַר הַבַּיִת,الحرم القدسي الشريف)位于耶路撒冷旧城的宗教圣地。.

新!!: 至圣所和圣殿山 · 查看更多 »

利未記

《利未記》是摩西五经中的第三本。這本書的英文名字(Leviticus)採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所用的希臘字利未提綱(Leu·i·ti·kon′)和《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的“利未提格斯”(Leviticus)。整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記述有關選自利未族的祭司團所需謹守的一切律例。在希伯來文聖經裏,此書的名字取自書中開首的一句,韋依格拉(Wai·yiq·ra’′),實際的意思是“他呼叫”。後來猶太人也把此書稱為祭司的手冊。 利未人是雅各与利亚的第三子利未的后人,负责以色列人的祭祀工作,不参与分配土地,不算入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利未人對神忠心,被耶和華揀選作為事奉祂的支派。所有的祭司都屬於利未支派,他們的工作是協助料理會幕,並向百姓講解律法。.

新!!: 至圣所和利未記 · 查看更多 »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天主教思高譯本稱《出谷紀》)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记传统上认为是摩西在旷野完成的第二本书,因此在一些圣经译本如德文圣经中,它也简称作摩西二书(2.

新!!: 至圣所和出埃及記 · 查看更多 »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303; Ewa Morawska, Insecure Prosperity: Small-Town Jews in Industrial America, 1890-194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新!!: 至圣所和犹太教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至圣所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第三圣殿

自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之后,犹太教徒就祈祷神的应允,希望能在圣殿山上建造第三圣殿,这种祷告是犹太教每日三次的祷告中正式的一部分。尽管圣殿尚未建成,其概念和犹太人对其建立的渴望在犹太教(尤其是正统犹太教)中仍是神圣的。《塔纳赫》中记载了先知对第三圣殿建立的预言,称其会在弥赛亚时代被实现。 圣殿的平面图记载于《以西结书》第40章至第47章中(书中记载的圣殿与第一、第二圣殿在在外观、占地面积等方面皆不相同,因此被认为是对未来的第三圣殿的描写)。另外,在库姆兰发现的死海古卷的圣殿卷轴中亦有类似记载。.

新!!: 至圣所和第三圣殿 · 查看更多 »

紫色

紫色是一種顏色,在科學上有兩種定義:.

新!!: 至圣所和紫色 · 查看更多 »

約櫃

約櫃(אָרוֹן הָבְּרִית、),又稱「法櫃」,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聖物,「約」是指上帝跟以色列人所訂立的契約,而約櫃就是放置了上帝與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約的櫃。這份契約,是指由先知摩西在西乃山上從上帝耶和華得來的兩塊十誡法版。.

新!!: 至圣所和約櫃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至圣所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猶太教燈臺

太教燈臺(מְנוֹרָה,发音:)是猶太人的當中一個最古舊的標誌,根據出埃及記25章31、33、37節,摩西以杏花形狀製作七個分支的金燈盞。起初在猶大曠野會幕中使用,後來在耶路撒冷聖殿中使用。 燈臺是猶太假日再獻聖殿節的相關標誌。在第二聖殿遭破壞以後,剩下的燈油只夠燈臺無休止燒一天。神奇的是,燈油足足燒了八天並夠時間得到新油和重建寺廟。 許多燈臺不只有七燭臺,而是有九燭臺,四個燭臺在燈臺左右,代表油用八天的奇蹟。燈臺中間的燭臺稱Shamash,使用它的燈火點燃其他燭臺。這類型的燈臺可稱再獻聖殿節燈臺或猶太教九燈燭臺,簡稱Menorah。.

新!!: 至圣所和猶太教燈臺 · 查看更多 »

盐湖城

湖城(Salt Lake City,S.L.C.),是美國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市内人口181,743(2000年),名列美国西部内陆城市的第四位,仅次于丹佛,凤凰城和阿布奎基,大都會区包括薩米特縣及圖埃勒縣總人口達1,018,826人。盐湖城位于一个更大的市區称为瓦薩奇山前區(Wasatch Front),以及在2003年為止Ogden-Clearfield都會區是鹽湖城的一部份。在瓦薩奇山前區總人口數目達2,150,000。城市位于一个山谷的北端,海拔1,320 m。周围的高山海拔达到3,582 m。以紧靠大盐湖而得名,附近景色優美。 盐湖城是1847年由杨百翰率领一批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的信徒在此拓荒所建成的一座城市。此后,该教会的总会一直位于盐湖城。目前超过半数的当地人士为该教会教徒。采矿业和第一条横贯铁路的兴建带来了该市的经济繁荣,该市获得了“西部十字路口”的绰号。进入21世纪,该市大力发展户外活动旅游(包括滑雪和自行车),,并且举办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 盐湖城都市区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城市以工业为主,电子产业和生物技术也相当发达。 商業中心在興旺的瓦薩奇山前區,以及是渡假勝地、其他小鎮及國家公園的入口,包括猶他公園城、Snowbird滑雪渡假村及拱門國家公園。.

新!!: 至圣所和盐湖城 · 查看更多 »

盐湖城圣殿

湖城圣殿(Salt Lake Temple)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全世界150多个圣殿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是犹他州盐湖城占地10英亩(40,000平方米)的圣殿广场的核心。因為位於摩門教總部和它的歷史意義。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徒。 盐湖城圣殿是总会会长团和十二使徒定额组每周的会议地点。因此,盐湖城圣殿有其他圣殿所无的至圣所。 盐湖城圣殿面向耶路撒冷的方向,令人想起所罗门圣殿。 盐湖城圣殿庭院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圣殿内部不向游客开放。.

新!!: 至圣所和盐湖城圣殿 · 查看更多 »

银(silver)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来自argentum),原子序数47。银是一种柔软有白色光泽的过渡金属,在所有金属中导电率、导热率和反射率最高。銀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有纯净的游离态单质(自然银),与金等其他金属的合金,还有含银矿石(如辉银矿和角银矿)。大部分银都是精炼铜、金、铅和锌的副产品。 银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长久以来被视为贵金属。银比金来源更丰富,在现代以前的货币体系中作为硬币使用,有时甚至和金一道使用。除了货币之外,银的用途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净水器、珠宝和装饰品、高价餐具和器皿(银器),银币和还可用于投资。银在工业上用于和导体、特制镜子、窗膜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银的化合物用于胶片和X光。稀硝酸银溶液等银化合物会产生,可以消毒和消灭微生物,用于绷带、伤口敷料、导管等医疗器械。.

新!!: 至圣所和銀 · 查看更多 »

聖所

聖所可以指某些宗教裡被視為神聖的場所,通常也是舉行宗教儀式或活動的地方。其英語對應詞為「Sanctuary」,在拉丁語系語言中兼具「朝聖地」、「避難所」或「庇護所」之意,其中後兩者可通用於人類與其他生物領域。.

新!!: 至圣所和聖所 · 查看更多 »

迦南

迦南(天主教譯為客納罕)(Canaan,כְּנַעַן,腓尼基语:,Χαναάν,کنعان)原意为“低”,指地中海東岸的沿海低地,是一个古代地区名称,大致相当于今日以色列、西岸和加沙,加上临近的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临海部分。.

新!!: 至圣所和迦南 · 查看更多 »

藍色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 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约750纳米的光的吸收,大量的水集中在一起呈蓝色,由于氘-氧键吸收波长比较长的光(约950纳米),因此重水是无色的。 蓝色的互补色是橘色。.

新!!: 至圣所和藍色 · 查看更多 »

门闩

闩又称门栓,为关门后横插在门内使其不能被推开的木棍或铁棍,主要用于对开式门。一般在门内左右墙上安铁环或掏墙槽(图),关门后将比两扇门宽度稍长的门闩两端放入铁环或墙槽中,即抵住门不动不开,如在门内中间安上铁槽或上弯铁鼻加固则更为安全。.

新!!: 至圣所和门闩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至圣所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耶和华

#重定向 耶和華.

新!!: 至圣所和耶和华 · 查看更多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大部分的人較熟悉的摩门教会(Latter Day Saint movement或Mormon Church 是一个信奉耶穌基督的教会,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分支遍及世界。教会成員相信该教会复原了耶稣最初建立的教会。据该教会统计,该教会拥有70000所修道院, Mormon Newsroom, April 1, 2017.

新!!: 至圣所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新!!: 至圣所和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 在中國木建築中,橫樑直柱,柱陣列負責承托樑架結構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與地基間,常建有柱础。另外,亦有其他較小的柱,不置於地基之上,而是置於樑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過樑架結構,把重量傳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是在樑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 中国古代的柱子多数为木造,属于大木作范围;间有石柱。明清时期,东南的一些地方普遍用石材或砖材制作檐柱,以取得更好的耐久性。为防水、防潮,木柱下垫以石质柱础,有时会在柱础和柱之间再增加一层石制或木制的柱櫍。.

新!!: 至圣所和柱 · 查看更多 »

油,是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于油具有疏水性的特性,“油”亦是许多与水不溶之液体的总称。而可以在油中溶解的物质都具有亲油性,一般不溶於水。 油和水可以在乳液,比如奶中短時間內比较均匀地混合。但是乳液是亚稳定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分为油和水两个相态。 油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脂肪增生,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新!!: 至圣所和油 · 查看更多 »

施恩座

施恩座(希伯来语:כפורת,Kaporet,意为“遮罪盖”)是圣经中记载,放置在圣殿至圣所中约柜上的物体,与赎罪日仪式有关;这个术语也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在基督教神学中有其特别的意义。英文“施恩座”一词(mercy seat)并非翻译自马所拉本中的希伯来语词汇kapporeth,也不是翻译自七十士译本中的希腊语词汇hilasterion,而是由廷岱勒翻译自马丁·路德的德语译本中使用的德语词汇gnadenstuhl,其字面意义为“恩典的座位”,“恩典的地方”。 Category:犹太教 Category:圣经.

新!!: 至圣所和施恩座 · 查看更多 »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Dever 'What Remains of the House That Albright Built?,' in George Ernest Wright, Frank Moore Cross, Edward Fay Campbell, Floyd Vivian Filson (eds.)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Scholars Press, Vol.

新!!: 至圣所和摩西 · 查看更多 »

所罗门圣殿

所罗门圣殿(希伯来语:,拉丁化譯音:Beit HaMikdash),通常指第一圣殿。在《希伯来圣经》的记载中,所罗门圣殿是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子孙们信仰的古老宗教的第一座圣殿,为所罗门王所修建。 根据圣经中的记述,圣殿作为犹太教信仰的一个核心,其功能是为教徒们提供崇拜上帝和进行五祭(燔祭、素祭、赎罪祭、赎愆祭和平安祭)的场所。所罗门圣殿于公元前960年建成,公元前586年毁于巴比伦人之手。 圣殿在公元前516年到公元70年间被重建,重建后的圣殿被称为第二圣殿,《以斯拉记》中记载了圣殿被重建的始末。第二圣殿的修建得到了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的授权,并得到了大流士一世的准许。第二圣殿于公元70年的犹太战争中毁于罗马帝国将军提图斯(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之手。(关于这场战争中罗马帝国一方获得的战利品,参见提图斯凯旋门。) 犹太教末世论预言会有一座“第三圣殿”被修建。 关于圣经中对所罗门王和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描写,现代研究对其细节提出了质疑。参见2001年出版的《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Its Sacred Texts》一书。.

新!!: 至圣所和所罗门圣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至聖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