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施恩座

指数 施恩座

施恩座(希伯来语:כפורת,Kaporet,意为“遮罪盖”)是圣经中记载,放置在圣殿至圣所中约柜上的物体,与赎罪日仪式有关;这个术语也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在基督教神学中有其特别的意义。英文“施恩座”一词(mercy seat)并非翻译自马所拉本中的希伯来语词汇kapporeth,也不是翻译自七十士译本中的希腊语词汇hilasterion,而是由廷岱勒翻译自马丁·路德的德语译本中使用的德语词汇gnadenstuhl,其字面意义为“恩典的座位”,“恩典的地方”。 Category:犹太教 Category:圣经.

10 关系: 威廉·廷代尔希伯来语希腊语七十士譯本德语保罗书信約櫃馬丁·路德贖罪日至圣所

威廉·廷代尔

威廉·廷代尔(William Tyndale,又译廷岱勒、丁道尔、丁铎、廷德尔,)是16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学者和宗教改革先驅,被认为是第一位清教徒。 在廷代尔的時代,羅馬天主教教廷只允許拉丁文聖經,不容许私自翻译,並且只有神職人員可以擁有和詮釋聖經。廷代尔卻主張應該讓普通老百姓都可透過讀聖經來認識神,決心把聖經譯成英文,於是被誣陷為異端,后来在比利时被杀害。 廷代尔是第一個把原文本圣经译为现代英语的聖經翻譯家。后来著名的钦定版圣经有百分之九十采用了他的译本。2002年,廷代尔被英國廣播公司選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

新!!: 施恩座和威廉·廷代尔 · 查看更多 »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 -,读音:)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為具有古代猶太民族(以色列民族或希伯來民族)意識之現代人民的民族語言、也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2500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拉迪諾語和意第绪语,以色列復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採用希伯来语字母書寫;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希伯来語亦如同其它大部分的閃語族语言般,其拼寫法為橫寫由右到左。.

新!!: 施恩座和希伯来语 · 查看更多 »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施恩座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七十士譯本

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或用羅馬數字「LXX」表示70這個數字;在一些重要的著作亦有使用 \mathfrak 來表示),是新約時代通行的希伯來聖經的通用希臘語譯本。這個譯本估計於公元前3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分多個階段於北非的亞歷山大港完成,最遲於前132年完成。這譯本普遍為猶太教和基督教信徒所認同。全卷書除了包括今日普遍通行的《聖經·舊約》以外,還包括次經和猶太人生活的文獻。.

新!!: 施恩座和七十士譯本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施恩座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保罗书信

保罗书信(Ἐπιστολὲς Παύλου;天主教译稱保祿書信;唐朝景教譯稱寶路法王經)是使徒保羅写给各地教會就各教會內的情況或是對来信询问教义的人的回信,书信中解释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教义的疑难问题及阐明教理原则,是基督教的重要文件,後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中確認為正典而被列入基督教《新约圣经》中。.

新!!: 施恩座和保罗书信 · 查看更多 »

約櫃

約櫃(אָרוֹן הָבְּרִית、),又稱「法櫃」,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聖物,「約」是指上帝跟以色列人所訂立的契約,而約櫃就是放置了上帝與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約的櫃。這份契約,是指由先知摩西在西乃山上從上帝耶和華得來的兩塊十誡法版。.

新!!: 施恩座和約櫃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新!!: 施恩座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贖罪日

贖罪日(Yom Kippur)是在希伯來曆提斯利月之第十天,也是敬畏之日(Yamim Noraim)之一。是猶太人每年最神聖的日子,當天會全日禁食和恆常祈禱。據稱是上帝透過摩西與亞倫,要求猶太人遵守的。舊約明載贖罪節的規定:「以色列要永遠尊守下列條例。每年七月初十,以色列人和住在他們中間的外僑必須禁食,不准工作。那一天要行贖罪禮,潔淨他們,使他們得以在上主面前潔淨……這些條例必須永遠遵守。」(利未記16章29至34節).

新!!: 施恩座和贖罪日 · 查看更多 »

至圣所

至圣所(希伯来语: Qodesh HaQodashim,英语:Holy of Holies)是犹太教中,帐幕和后来犹太圣殿中的最内层的位置,以幔子和外面的圣所隔开。(《出埃及记》第26章第33-34节,《希伯来书》第9章第3节) 至圣所被认为是耶和华的住所。犹太人离开埃及后,尚未进入迦南地,还在旷野中的时候,首先建造了帐幕,耶和华的云笼罩了帐幕。还有一次类似的记载是,耶和华在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不允许祭司们随时进入幔内。.

新!!: 施恩座和至圣所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