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太子晋
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一称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不幸早逝,而無緣王位。其子宗敬为司徒,为姬姓王氏的始祖。後來前蜀後主王衍以他為王氏始祖,上廟號聖祖,謚號至道玉宸皇帝,故人稱玉宸大帝。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說法不同,称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 一說太子晋離宮訪道,被方士浮丘生带至嵩山修煉長生不老之術。灵王以為他死了,三十年后,太子晋請大夫桓良转告其弟周景王,七月初七於缑氏山相會。到了那天,太子晋乘白鹤在缑氏山上的空中吹笙,七日後駕鶴登天,这也就是“子喬駕鶴”的传说,《古詩十九首》稱「仙人王子乔,難可與等期」。秦朝權臣趙高把王子乔與赤松子並稱,作為长寿的代表。 《雲笈七籤》上有越人王喬而得道之說:「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县。……中有神芝药草,食之,与天相久。昔越人王子乔得仙,治应室宿。」所謂越人,是真正的越國人,還是太子王子喬遊歷越國,不得而知。.
查看 聖祖和太子晋
宋真宗
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開封府尹(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恆,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997年以太子身份继位,在位25年。 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
查看 聖祖和宋真宗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查看 聖祖和康熙帝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查看 聖祖和庙号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查看 聖祖和唐玄宗
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由王建建立的政权,十国之一。前蜀疆域辽阔,东控荆襄,南通南诏,西达维州(今四川理县),北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占领了今天四川、湖北、陕西以及甘肃大部,贵州全部以及云南部分地区,方圆数千里。 前蜀是唐朝的“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早在891年,王建就开始统辖全川。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917年,行刘备在成都称汉故事,改国号为汉,次年又恢复国号蜀。 王氏父子共统治两川35年。前蜀初年,王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在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的情况下,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大大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强国。可是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后唐趁机伐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今日成都前蜀永陵(王建墓)規模頗可觀。.
查看 聖祖和前蜀
王衍
王衍可以是.
查看 聖祖和王衍
趙玄朗
趙玄朗,道教之神,元天大聖-后-之夫。宋真宗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对宰相王旦等说他梦见了玉皇令赵氏祖先授予他天书,赵氏祖先自称是人皇九人中一人,曾转世为轩辕黃帝,后唐时,奉玉帝之命,七月一日降世,主赵氏之族,总治下界,名曰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当年闰十月,宋真宗追尊趙玄朗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庙号圣祖。玄、朗二字避讳,如孔子封号“玄圣文宣王”改作“至圣文宣王”,大将杨延朗改名杨延昭,玄武大帝改為真武大帝。元、明以后,趙玄朗逐渐演化成财神赵玄坛(即赵朗、赵公明)。.
查看 聖祖和趙玄朗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查看 聖祖和阮朝
鄭森 (越南)
鄭森(;《南風》合刊第廿二卷·第一百二十五期·〈鄭氏世家(續)〉)是越南南北朝時期後黎朝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十代領袖(1762年-1782年)。封號靖都王()。.
查看 聖祖和鄭森 (越南)
老子
李聃,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华夏族,生于中夏东周末的某诸侯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時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此人有著作被人们广泛奉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李聃的學説後被庄周、楊朱等人發展,後人奉为道家学派之开教宗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記载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和莊子同樣是道家的人物,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李聃被尊为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查看 聖祖和老子
明命帝
明命帝(;),阮聖祖(),名阮福晈(),又名阮福膽(),是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1820年至1841年在位。年號明命。 1820年繼位之後,继承父亲的治国路线,一心想将越南建设成像清朝一样的大帝国。在位期間,他進行了多項改革,使阮朝處於鼎盛时期。他還對真臘(今柬埔寨)、哀牢(今寮國)進行軍事擴張,使越南的疆域达到有史以來的最大。 在對外政策上,明命帝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在國內則禁止基督教的傳播。1839年,明命帝將國號改為「大南」。 1841年逝世,葬於孝陵,子紹治帝繼位。.
查看 聖祖和明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