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美食博覽

指数 香港美食博覽

香港美食博覽(HKTDC Food Expo),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是亞洲最大型飲食展覽之一。香港美食博覽自1989年起舉辦,每年8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香港每年夏天的一項盛事。香港國際茶展及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展覽會暨會議亦同期舉行。.

56 关系: 巧克力帶子希腊乾貝亚洲北海道咖啡冰皮月餅火腿立陶宛美國環保購物袋燕窩牡蠣盆菜花旗參药物蠔油街頭食品衛生署食物食物安全中心饮料香港展覽列表香港國際美酒展香港國際茶展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飲食文化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高雄魚蛋魷魚鮑魚豆花豆浆贈品薄餅雪糕柚子楊枝甘露榴莲毛蟹沙士法国消費者委員會港元港生活...月饼海关海鮮海苔日本手推車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巧克力

巧克力(Chocolate,)原产自中美洲,巧克力来自“xocolatl”,是纳瓦特尔语单词意為“苦水”,是以可可做为主料的混合型食品。主要原料可可豆(Cacao),产于赤道南北緯線18度以内狭长地带。 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鐵、鈣、鎂、鉀、維生素A、維生素C 和可可鹼,由于多添加糖分,因此具有高能量值。由天然成分制作的巧克力對人類之外的許多動物有毒(例如: 狗),但對人類無毒、且其中微量的可可鹼是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故食用有助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可可含有苯乙胺,坊间流传能使人有戀愛感覺的流言。 巧克力由可可豆加工而成,主要有效成分是高脂肪的可可脂与低脂肪的可可块。可可碱主要存在于可可块中。可可脂有六种结晶形式,依各种结晶形式比例不同,熔點在37攝氏度左右至18摄氏度左右不等。 巧克力按组成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产品,如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果料巧克力、坚果巧克力、酒芯巧克力、香料巧克力松露巧克力等等。 在欧美的眾多國家中,有许多巧克力的百年老店、博物馆和巧克力公园,李俊涛的中文书籍《我的巧克力地盘》中提到,世界上有20家巧克力博物馆,介绍巧克力的制作、技术、人物和知名的巧克力品牌等。与巧克力有关的节日有许多,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巧克力 · 查看更多 »

帶子

#重定向 栉江珧.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帶子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乾貝

#重定向 干貝.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乾貝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咖啡

咖啡(英语:coffee)是採用經過烘焙過程的咖啡豆(咖啡屬植物的種子)所製作沖泡出來的飲料。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亞熱帶地區,以及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那些咖啡樹從非洲出口至世界各國,現時那些咖啡樹種植遍布超過70個國家,主要在美洲、東南亞、印度等赤道地區。 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咖啡一旦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也可作為冷飲。在饮用前可计算估计咖啡因的摄入量,即可达到适量的标准。大部分的研究建議,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也門的蘇菲主義,在非洲之角及也門,咖啡被用於當地的宗教儀式。但亦由於這些儀式跟基督教的信仰抵觸的關係,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禁止咖啡消費世俗化,直至孟利尼克二世的統治時期。在17世紀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由於政治原因,飲料也被禁止的,並與歐洲叛逆的政治活動有關。 咖啡是一種主要的出口商品:它是許多國家的頂級農業出口商品,躋身世界上最大的合法農產品出口物,亦是發展中國家出口中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綠色咖啡豆即生豆(未經烘焙的)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一旦交易,咖啡豆會根據不同的口味而有不同的烘焙程度,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能夠製作成為咖啡作為飲料。一些爭議指咖啡的種植與它環境影響有關,例如肯亚咖啡豆在移植种植后失去了独有的肯亚酸,而肯亚的原种地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因此,公平貿易咖啡與有機咖啡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咖啡 · 查看更多 »

冰皮月餅

冰皮月餅是一種不經烤焗的中秋節月餅,須在低溫環境保存。其外皮以糯米粉、麵粉製成,餡料除傳統的蓮蓉外,也有水果蓉等,由於不用烤焗,月餅表面不用塗油。 關於冰皮月餅起源的說法有兩種:一說冰皮月餅源於香港,從越南一種糯米月餅()和潮式月餅改良而成,在1967年便已經面世;而需要雪藏的冰皮月餅則首創於1989年,兩者的口感並不相同。也有說冰皮月餅早在約1960年代末便已經在新加坡面世。售賣冰皮月餅的國家、地區還包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冰皮月餅 · 查看更多 »

火腿

火腿(Ham),是經過鹽漬、煙燻、发酵和乾燥處理的醃製动物後腿,一般用豬后腿。或是以豬、牛肉的肉泥,添加澱粉與食品添加劑,壓製而成的「三明治火腿」。營養成份主要為蛋白質、鐵質及維生素B1。.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火腿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Lietuva; ),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國之一,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zh-hans:加里宁格勒; zh-hant: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環保購物袋

保購物袋又名環保袋、購物袋、不織布袋,有別於塑膠袋,環保袋較即棄膠袋耐用又可以重複使用。不織布袋的原材料一般是聚丙烯,在大自然三個月至半年便可以降解,膠袋需要大約二十年才可以降解,因此稱不織布袋為有環保意義。環保購物袋的物料又有天然棉布帆布、牛仔布和麻等製成的,也有用特製的紙製成。 因應環保概念,環保購物袋已經成為時尚潮流,大量取代膠袋。世界各地時尚品牌紛紛推出不同款式環保袋。.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環保購物袋 · 查看更多 »

燕窩

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被食用的傳統名貴食品之一,是指雨燕目雨燕科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如:羽毛)所築成的巢穴,而非雀形目燕科鳥類(如家燕)所築巢穴。 一般认为吃食用燕窝会对身体带来不少好处。燕窝含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增强免疫能力、养阴、润燥、养颜、延缓衰老,清虚热、治虚损等功效。.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燕窩 · 查看更多 »

牡蠣

牡蠣,又稱蠔(粵語地區)、蚵仔(閩南語地區),別稱海蛎子、蠣黃、蠔白、青蚵、牡蛤、蠣蛤、硴等,泛指所有屬於牡蠣目牡蠣總科的雙殼綱軟體動物。在中医药方中的「牡蛎」,指的是牡蛎壳。.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牡蠣 · 查看更多 »

盆菜

菜是東莞市長安鎮以及香港新界的圍村裡的新界原居民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盆菜 · 查看更多 »

花旗參

#重定向 花旗参.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花旗參 · 查看更多 »

药物

药物(drug)广义上指可以对人或其他动物产生已知生物效应的物质 Merriam Webster: Concise Encyclopedia。食物通常不适用于这个定义,尽管它们也可以对生物物种产生生理效应 Dictionary.com Unabridged (v 1.1), Random House, Inc., via dictionary.com.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药物 · 查看更多 »

蠔油

蠔油是用鮮蠔熬成的調味料,深啡色、質感黏稠,常用於中國粵菜中。.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蠔油 · 查看更多 »

街頭食品

街头食品或街头小吃,是指在面对街道的店面(这些店面多不大)购买食物,在临街的桌子上食用,或是边走边吃。常见的街头小食食品有:饮料、冰激凌、烤串等。不同的地区街头小食不同,如香港的街头小食。.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街頭食品 · 查看更多 »

衛生署

衛生署可以指:.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衛生署 · 查看更多 »

食物

食物通常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或水構成,能夠藉由進食或是飲用為人類或者生物提供營養或愉悅的物質。食物的來源可以是植物、動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發酵產品像是酒精。生物攝取食物後,被生物的細胞同化,提供能量,維持生命及刺激成長。 在歷史上,人類主要是透過狩獵採集者及耕種兩種方式獲得食物,其餘的還有畜牧、釣魚等。現在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中,大部份需要的食物熱量是由食品产业提供。 有許多機構在監控食品衛生及食品安全,包括、、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他們關注的議題包括可持續性、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供水及食品安全。 食物權是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提出的人权之一 ,認可「有適當生活水平的權利,包括適當的食物」也就是「免於飢餓的自由。.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食物 · 查看更多 »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安全中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監察食物安全的機構,通過政府、食物業界和消費者三方面合作,確保香港出售的食物安全和適宜食用。隸屬於食物及衛生局的食物環境衞生署,於2006年5月2日成立。.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食物安全中心 · 查看更多 »

饮料

饮料(Drink)是指經過加工的液体,供予饮用,分为软饮料和酒精饮料。.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饮料 · 查看更多 »

香港展覽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展覽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美酒展

香港國際美酒展(英文:Hong Kong 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Fair)是每年一度於11月舉行的展覽,為亞洲最大型的美酒盛會,展覽內容包括葡萄酒、啤酒、烈酒及其他含有酒精飲品,以及酒類生產和物流服務等。 第5屆香港國際美酒展於2012年11月8日至10日舉行,參與展覽的商家達935個,來自逾30個國家,其中葡萄酒古國阿塞拜疆及以伏特加聞名的俄羅斯更是首次參與。展覽最後一日將會開放予成年公眾人士入場,門票為200港元,另外設有團體購買價格門票為99港元,入場人士可以獲得送贈市場價值為110港元的酒杯乙隻,以用於場內免費品嚐各種類的酒精。第5屆展覽新增了冰窖酒區展示烈酒及展至全球最巨型的30公升樽裝香檳。.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國際美酒展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茶展

香港國際茶展(英語:HKTDC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Tea Fair),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首辦於2009年,是亞洲最大型茶類展覽之一。香港國際茶展於每年8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香港每年夏天的一項盛事。香港美食博覽和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展覽會暨會議亦同期舉行。 Category:香港展覽 Category:香港飲食 Category:香港貿易發展局 Category:香港茶文化.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國際茶展 · 查看更多 »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英文:Hong Kong Wine & Dine Festival),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辦,是亞洲大型飲食展覽之一。香港美酒佳餚巡禮自2009年起舉辦,首4屆在西九龍海濱長廊舉行,是香港近年秋季的一項盛事。.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美酒佳餚巡禮 · 查看更多 »

香港飲食文化

#重定向 香港飲食.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飲食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稱貿發局;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縮寫:HKTDC)於1966年成立,負責拓展香港於全球貿易的香港法定機構,為香港製造商、貿易商及服務出口商服務。在全球各地設有逾40間辦公室;其宗旨為「為香港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全球締造新的市場機會,協助他們把握商機,並推廣香港具備優良商貿環境的國際形象」。.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貿易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會展;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縮寫: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位於香港島灣仔北岸,是香港地標之一;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高雄 · 查看更多 »

魚蛋

#重定向 鱼丸.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魚蛋 · 查看更多 »

魷魚

#重定向 鱿鱼.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魷魚 · 查看更多 »

鮑魚

鮑魚(abalone,ormer),古稱鳆、鰒魚、海耳,又名鏡面魚、九孔螺、明目魚,是鮑科唯一的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屬級分類單元。棲石質河岸,以藻類為食。 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古稱鰒魚,山珍海味中的一種。新朝王莽就愛吃鳆鱼。曹操喜欢吃鳆鱼,曹操死后,曹植曾向臧霸要二百只來祭祀。 鮑魚通常在水溫度稍低的海底出產。出產地有日本北部、中國東北部、广东南海北部湾、北美洲西岸、南美洲、南非、澳洲等地。公認最佳產地為日本(乾鮑)及墨西哥(罐頭鮑)。宋朝时日式鲍鱼已输入中国,時稱“倭螺”,苏轼有《鳆鱼行》诗:“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宝来更多。”。。.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鮑魚 · 查看更多 »

豆花

豆花,又稱豆腐脑、豆腐花,是由黃豆漿絮凝後形成的果冻或布丁狀食品,比豆腐嫩軟,是一种常见小吃、甜點。各地对其称谓略有不同,中国北方多称豆腐脑,南方多称豆花或豆腐花,但在部分地区也有其他称谓。传统的制作方法,豆花多使用可食用性的石膏粉或滷水凝结,在口感上有明顯的粗澀的感覺。现在多使用新型絮凝剂,口感更细腻。.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豆花 · 查看更多 »

豆浆

豆漿又稱豆奶、豆腐漿,是指以黄豆或黑豆研磨而成的漿汁,營養與牛乳相似,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微量鈣質,是素食者的優良蛋白質攝取來源。 豆奶也可指豆漿加奶的飲品。.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豆浆 · 查看更多 »

贈品

贈品,是商家附送的一種附帶品,一般會捆綁正規商品出售,或商品銷售後送出。商家雖然標稱贈品是免費紀念品,但事實上是用於做廣告宣傳或次品推銷,顧客會將此當作成本加入捆綁商品的價值中。.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贈品 · 查看更多 »

在日本很常見的煎茶 一個人正在製作抹茶 茶,是指利用茶樹的葉子所加工製成的飲料,多烹成茶湯飲用,也可以加入食物中調味,又有藥用。葉羽,茶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11現代的茶主要按製作工序分爲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中國查葉詞典,陳宗懋.楊亞軍,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7。茶大多種植在梯田。.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茶 · 查看更多 »

薄餅

#重定向 薄餅 (消歧義).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薄餅 · 查看更多 »

酒(Alcoholic beverage),其中含有3%至60%的酒精(即乙醇)。為人類飲用歷史最長的加工飲品,由植物發酵製成。.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酒 · 查看更多 »

雪糕

雪糕可以指:.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雪糕 · 查看更多 »

柚子

柚(學名:Citrus maxima)是芸香科柑橘屬果树,其特征与柑橘相同。柚的果实称为柚子,又名香欒、朱欒、內紫、条、雷柚、碌柚、胡柑、臭橙、臭柚、抛、苞、脬、文旦(《漳州府志》:“柚最佳者曰文旦,出長泰縣,色白,味清香,風韻耐人。” 《群芳譜·果譜十二·柚》:“又有名文蛋名仁崽者,亦柚類也。”),广泛分布於东南亚、台灣及中国的长江以南、河南等地,生长於海拔600-1400米的地区,多见於河谷、丘陵、山坡、民居附近,常用於栽培。该种栽培种数量众多,如玉环文旦、文旦柚、坪山柚、沙田柚、暹罗柚、蜜柚、胡柚、四季柚等。一般在中秋節前採收、作為中秋拜月、餽贈親友的禮品。。.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柚子 · 查看更多 »

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香港甜品,起源於1980年代香港的粵菜酒家,文匯報,2014-7-11。楊枝甘露除了是一種香港消暑甜品外,還被作為其他食品的味道,在香港便有商家生產楊枝甘露味道的雪糕和雪條,在中秋節也有餅店推出楊枝甘露味道的冰皮月餅。.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楊枝甘露 · 查看更多 »

榴莲

--(学名:Durio zibethinus),又作--,別名麝香猫果。为锦葵科榴槤属植物。一般认为原产地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目前泰国、越南、中国等都栽培。榴槤在東南亞被譽為“水果之王”,榴槤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它獨特的氣味以及外殼上的刺。榴槤果實可以成長至30厘米(12英寸)長,直徑15厘米(6英寸)。榴槤的形狀多是長橢圓形或圓形,颜色为綠色帶棕色,果肉呈淺黃色。赌尔焉、留连、榴莲或流连都取名自马来语“durian”音譯。.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榴莲 · 查看更多 »

毛蟹

毛蟹可以指:;茶.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毛蟹 · 查看更多 »

沙士

--可以指:.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沙士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消費者委員會

消費者委員會可以指:.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消費者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港元

港元(單位:元),原稱「港圓」(單位:圓),亦稱為「港幣」或「港紙」,粵省俗稱咸龍,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貨幣。貨幣及基金代碼之表示法為HKD(Hong Kong Dollar),標誌為HK$。.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港元 · 查看更多 »

港生活

港生活,亦稱為HK港生活,是香港一個網上香港生活資訊平台,為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有限公司旗下U Lifestyle網站成員之一。 網絡使用者可於港生活平台瀏覽本地資訊,網站不會向用戶收取費用。 除桌面版網頁外,網站設有流動版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供使用者於流動裝置如手提電話瀏覽。 該網站之主要內容包括香港本地活動、地方、熱話及各區周圍遊路線,旨在推廣香港獨有文化特質。網站主頁內設有「最近7天活動」顯示表格,以方便用家參考近期活動。.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港生活 · 查看更多 »

月饼

月饼,或叫中秋饼,是大中華地區、越南、琉球的中秋節食品。月餅最初为形如满月的饼,外观为圆形,后来有方形或其他形状。月饼外层通常以小麦粉为皮,其内有馅,馅料多种多样。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華文化的传统风俗。中式月饼以广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此四大派别最為普遍;此外中國各地尚有火腿月饼(云南)、椒葱月饼(江西)、水晶月饼(潮汕)、薄酥月饼(湖南)、冬蓉月饼(廣東台山)、德懋恭水晶饼(陕西)、三白月饼(黑龙江)、海味月饼(山東)、鸡丝月饼(清真式)、酥皮芋泥月餅(潮汕、福建、臺灣),港台有蛋黃酥和綠豆椪(臺灣)、冰皮月餅(香港)等。.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月饼 · 查看更多 »

海关

海关是一个负责征收及保护关税,管制包括动物、植物、财物和危险品出入境物流的国家机关。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某些货物的进出口可能会受到限制或禁止,报关代理执行这些法规Chowdhury, F. L. (1992) Evasion of Customs Duty in Bangladesh, unpublished MB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海关 · 查看更多 »

海鮮

海鮮又稱海產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動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魚類、甲殼類(蝦、蟹)、貝類、軟體動物與棘皮動物。雖然海帶這類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鮮主要還是針對動物製成的料理為主。狹義上,只有新鮮的海產食物才能稱為海鮮,經乾燥脫水處理的海產食物則稱為海味。.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海鮮 · 查看更多 »

海苔

--,別名--,是海中互生藻類生物的統稱。 紫菜一般生活在距離潮間帶數十米的海底,外表通常呈綠色,偶爾呈紅色。泰国有很长的海海岸线,有非常适合海苔的生长环境和优质的海苔生长水域。大型海苔則多生长在寒冷地带。.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海苔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手推車

手推車(cart),是用人力推動的運輸工具,它與人力车近似。手推车存在多种形式,如超市購物車、酒店行李車、工地獨輪車、婴儿车等。 Category:人力车.

新!!: 香港美食博覽和手推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美食博覽香港美食博覽會香港美食博览香港貿發局美食博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