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綜藝100

指数 綜藝100

《綜藝100》為中華電視台(華視,今中華電視公司)1970年代播出之綜藝節目,張小燕主持,詹森雄指揮華視大樂隊現場伴奏。1979年8月26日開播,1984年10月21日停播,播映時間為每週日20:00~21:40,共268集。.

97 关系: 劉家昌印象合唱團南台灣台北市政廣播電台台灣廣播公司台視文化公司台慶吳念真天下雜誌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外星人学生字幕上班族中台灣中央日報中國廣播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中國電視週刊中國時報中華體育館中華電視台中華電視公司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中視文化公司一樣的月光于佳卉廣告廣告代理商廣播電台張小燕 (臺灣)你我他電視周刊何佩蓁地球人北台灣唱片唱片公司光復南路玻璃現場直播現代標準漢語第三類接觸 (電影)綜藝節目罰金羅大佑爆紅銘傳大學銀圓...音符聯合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華視大樂隊華視新聞顧寶明行政院新聞局馬世莉香港電視劇警察廣播電台費玉清黃仲崑龍的傳人胡瓜蘇芮蘋果日報 (台灣)闽南语蔡琴蔣光超臺灣電視公司金鐘獎蕭孋珠電視廣告電視周刊週末2100陳志遠陸一龍TVBS歡樂台投票掃描綫 (雜誌)李壽全李建复李國修李立群東台灣歡樂假期正聲廣播公司歌林天龍音樂民生報潘越雲惡搞文化戲仿明信片流行音乐方芳收视率曹西平 扩展索引 (47 更多) »

劉家昌

劉家昌(),出生于哈爾濱市,臺灣作曲家、填詞人、電影導演。 劉家昌演藝創作繁多,當中以華語流行樂曲成就最為顯赫,曾培育多位七八十年代華語流行樂巨星。.

新!!: 綜藝100和劉家昌 · 查看更多 »

印象合唱團

印象合唱團是一個台灣男子合唱組合,成員包括翁孝良、陳復明和曹俊鴻。是華視《綜藝100》與《民生報》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流行歌曲暢銷金碟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男歌星組得獎者。.

新!!: 綜藝100和印象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南台灣

#重定向 南臺灣.

新!!: 綜藝100和南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北市政廣播電台

#重定向 臺北廣播電臺.

新!!: 綜藝100和台北市政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台灣廣播公司

台灣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wan Radio,簡稱臺灣廣播公司、台廣),是台灣一家民營廣播電台。1956年11月12日,馬繼先在南投縣創立中興廣播電台,此為台灣廣播公司前身。 1973年5月29日,在民聲廣播公司、台聲廣播公司、民天廣播公司、中興廣播電台等四個主播電台及--四個轉播台的基礎上,設立台灣廣播股份有限公司,下設節目部、工程部、財務部、業務部、行政室。.

新!!: 綜藝100和台灣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台視文化公司

台視文化公司,簡稱TTVC,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的第一家子公司,成立於1978年6月1日,也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家電視台關係企業。.

新!!: 綜藝100和台視文化公司 · 查看更多 »

台慶

台慶是指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機構企業自行舉辦的建立日慶祝活動。大部分的慶祝規模很小,只有少數大型電視台有能力每年舉辦一次大型台慶活動;如台灣的部分無線電視頻道,早年有較充裕的經費及廣告收入製作台慶節目,並成為自製綜藝節目的附屬單元,但2000年代後由於經濟不景氣,台灣各電視台的台慶的規模也隨之縮減。 另外某些電視台為了配合每年一度的台慶盛事,通常會製作「台慶大戲」連續劇,例如中國央視、香港TVB、日本NHK、南韓KBS、MBC與SBS等等。.

新!!: 綜藝100和台慶 · 查看更多 »

吳念真

吳念真(),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男導演及藝術監督,出生於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大粗坑,父親入贅,身為長子的吳念真,從母親的家姓;自爆曾罹患憂鬱症,自承還在吃藥。.

新!!: 綜藝100和吳念真 · 查看更多 »

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是台灣第一份以財經為導向的綜合雜誌。創立於1981年6月1日,正逢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之時,當時擔任《華爾街日報》駐台灣記者的殷允芃,認為台灣需以經濟發展走出困境,因而與高希均、王力行共同創辦該雜誌,專營報導財經相關新聞;發展至今,其報導範圍已擴及一般民生、歷史與教育領域,並延伸出3份協助讀者在生活不同面向上需求的雜誌:、與。.

新!!: 綜藝100和天下雜誌 · 查看更多 »

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

《天龍八部系列》(The Demi-Gods & Semi-Devil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劇集系列,此劇系列根據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改編而拍攝製作的古裝武俠劇集,監製蕭笙。 此劇系列共分為兩部:第一部名為《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共分為30集;第二部名為《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共分為20集。 此劇於1989年、1995年及2011年在翡翠台重播。1983年,台視在台灣首播此劇,是1980年代台灣最後一部港劇,並以此劇打敗了華視星期日晚間綜藝節目《綜藝100》。.

新!!: 綜藝100和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外星人

外星人(舊稱宇宙人)是人類对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統稱。自古至今、人類對外星人一直存在猜測、想像、研究與探索。一些人將地球上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文明產物歸咎於外星人的影響。 有些學術單位(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和非營利組織SETI協會等)參與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這些組織致力於用無線電望遠鏡等先進設備接收從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從中分析有規律的信號,希望藉此發現外星文明。 在各國史書中也有不少疑似外星人的奇异記載,但现今人类还无法實際探查是否有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的存在。美國FBI於2011年4月所公開的解密手稿當中,關於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的紀錄,常被當作目前可能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一些學者專家認為,幽浮是已人為地被包裝成新時代的迷信對象,很多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和外星人有過接觸,其實都是心理作用。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北京天文館長:外星人從未在地球現身",NOWnews/ 今日新聞網,2010/09/29 21:04.

新!!: 綜藝100和外星人 · 查看更多 »

学生

學生一般指在受到國家或當地政府認可之教育機構(如學校、學院)學習或進修者,並且該學習或進修者之學籍登記於該教育機構中,同時受到該教育機構認可之教導者(如老師、教授)指導。 廣義而言,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企業等地)學習者有時也會自稱學生,與学生的性質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学徒等等。而學生更可指向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學習的後輩。.

新!!: 綜藝100和学生 · 查看更多 »

字幕

字幕指以文字形式顯示電視、電影、舞台作品裏面的對話等非影像內容,也泛指影視作品後期加工的文字。 影視作品的對話字幕,一般出現在螢幕下方;而戲劇作品的字幕,則可能顯示於舞台兩旁或上方。 字幕与声音语言相比,声音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声无形,转瞬即逝,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不易听懂。如人物的语言和戏词,有的因口音或语种的原因,受众便很难听清或听懂,加上字幕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因此,字幕与声音和画面相比,具有独特的功能。 中国各地方言差异较大,给电视节目配上字幕,首先消除了语言隔膜,其次能够避免因为现场环境(噪声)和拾音器材的质量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传播障碍。又如播映《三国演义》《水浒传》时,演员念文言台词,加上字幕就便于观众理解。 將節目的語音內容以字幕方式顯示,可以幫助聽力較弱的觀眾理解節目內容。另外,字幕也能用於翻譯外語節目,讓不理解該外語的觀眾,既能聽見原作的聲帶,同時理解節目內容。 另外,在中国,不同地区语言的发音差别很大,不能正确理解普通话的人很多。但是文字写法的差异并不大,看到普通话的文字后人们大都都能理解。所以,近年来华语圈的影视作品中,对应普通话(或方言)的字幕大多被附加在节目中。但因为播出技术的原因,中国的电视节目不支持隐藏字幕,所以播出机构也无法去掉节目中的字幕,可能会出现节目播出混乱、字幕之间互相遮掩的情况。而臺灣的華語節目也都會附上正體中文字幕,和中國大陸一樣因為播出技術的原因,目前仍無法去掉節目中的字幕。和世界其他國家不同,臺灣人在觀看華語電影或電視劇、華語配音的動畫等,皆有搭配中文字幕觀看的習慣(他國的人在觀看自己母語或第一語言的影片時,大部分都僅聽對白,不需要再搭配對應臺詞的字幕,如日本)。 此外,字幕也是「空耳」的一種重要呈現方式,可將一種語言的影片或音樂作品用另一種語言中的諧音進行再詮釋,通常目的為惡搞。.

新!!: 綜藝100和字幕 · 查看更多 »

帚或作--,俗稱掃帚、掃把、笤帚等,為清潔工具之一。.

新!!: 綜藝100和帚 · 查看更多 »

上班族

上班族(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 Salaried Man)指受雇於企業的受薪階級人士,也泛指出社會工作並尚未退休的在職工作者。較狹義的認定則是指穿套裝,在辦公室內工作的中產人士,此方面也稱為白領階級;廣義則可以指在大都會裏任何進行通勤的在職人士,例如教師、文員或甚至是體力勞動者都可以是上班族。.

新!!: 綜藝100和上班族 · 查看更多 »

中台灣

#重定向 中臺灣.

新!!: 綜藝100和中台灣 · 查看更多 »

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為中國國民黨創辦之中文報紙,由何浩若於民國17年(1928年)2月創刊於上海,彭學沛為首任總編輯。民國38年(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民國95年(2006年)實體報停刊,改為網路報形式繼續發行。實體報總計發行28356號。 中央日報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之代表性的官方媒體。 1949年,中央政府撤退到臺北市;此後,《中央日報》接續在臺灣發行五十餘年,為中國國民黨黨營文化事業成員,幾乎為「黨報」。在報禁開放前,《中央日報》銷量很高。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並稱為「三大報」。第一次政黨輪替(民國89年,西元2000年)以前,《中央日報》與《青年戰士報》(後改名《青年日報》,目前為中華民國國防部所有之中文報紙)同為宣導官方立場的主要媒體。 香港《大公報》與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是少數歷史比《中央日報》長的中文報紙。.

新!!: 綜藝100和中央日報 · 查看更多 »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新!!: 綜藝100和中國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綜藝100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週刊

《中國電視週刊》(China TV Weekly)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第一本電視期刊,發行單位是「中國電視週刊社」(1979年7月1日改隸中視出版部),1969年10月24日創刊,第1至92期為25開本,第93至113期為16開本,第114期起為32開本。第62期起,換用中視美術組組員鄧吉雄設計的第二代刊頭,原「週刊」二字改為「周刊」,同時每月第一期各刊印一份全彩月曆夾頁,全彩月曆夾頁左下側有SMPTE檢驗圖給讀者自行調整電視機顯示色彩。 《中國電視周刊》主要報導中視及其節目、基本歌星、基本演員等的相關訊息,平均一至二頁報導台視、教育電視廣播電台或華視的相關訊息。 1969年9月8日,《聯合報》報導,即將隨中視創刊的《中國電視週刊》已決定為20開本大小,其後因傳聞台視《電視周刊》有意從32開本改版為略呈寬形的20開本,中視搶先在各報紙發了預告出版《中國電視週刊》的消息以顯示20開本是出於它的創意。 1979年4月8日,《中國電視周刊》發行第494期,換用第三代刊頭。1979年12月30日,《中國電視周刊》發行第532期,改名《中視周刊》(英文名稱不變),但停刊前夕又改回《中國電視周刊》。1982年,《中國電視周刊》停刊,總發行期數超過600期。.

新!!: 綜藝100和中國電視週刊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綜藝100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華體育館

中華體育館是臺灣臺北市曾經存在的大型體育館,位在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53號,在臺北體育館對面,於1963年10月啟用。在1988年因活動造成屋頂失火,後來拆除;一度有計畫重建,但不成功,後來原址已不做體育館使用。.

新!!: 綜藝100和中華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視台

#重定向 中華電視公司.

新!!: 綜藝100和中華電視台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CTS」,是中華民國第三家電視台,為臺灣6家無線電視台之一。初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防部、企業界人士與僑界領袖等共同投資設立,與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現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VHF頻道,除了製播一般電視節目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遠距教學課程。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UHF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UHF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電視頻道的無線電視台。.

新!!: 綜藝100和中華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The Association of Terrestrial Television Networks, Taiwan, R.O.C.),簡稱電視學會、ATTNT,是臺灣的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共同創辦的無線電視業界團體,成立於1970年3月16日,其宗旨為:“研究電視學術,培養電視人才,改進電視技術,發展電視事業。”.

新!!: 綜藝100和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可以指兩種同名的台灣電視史年鑑,分別由中華民國電視學會與行政院新聞局--,均為精裝書,但並無關聯。以下分別敘述。.

新!!: 綜藝100和中華民國電視年鑑 · 查看更多 »

中視文化公司

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第一家子公司,成立於1984年10月31日,中文簡稱“中視文化公司”、“中視文化”,1990年(含)前的英文簡稱是“CTCE”,1990年(含)後的英文簡稱是“CTVCE”。其主要業務是代理中視及台灣和外地電視節目之海內外行銷事宜,掌握有關節目、出版品廣告承攬與台灣以外市場銷售及推廣。.

新!!: 綜藝100和中視文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一樣的月光

《一樣的月光》是1983年蘇芮首張個人專輯的主打歌,也是1983年臺灣電影《搭錯車》的插曲。 1983年,新藝城的導演虞戡平策畫一部結合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搭錯車》;這部電影描繪了70、80年代台灣經濟高速成長,阿美一心想進入的歌舞影壇的故事。此張專輯成功將電影主角的故事與音樂結合,是台灣首度以音樂影片(MV)的方式製作專輯。當時虞戡平仍在尋找主角的幕後主唱,在電視上聽到蘇芮演唱西洋歌曲,音色相當不錯,便屬意她來擔任主唱。專輯由李壽全製作,並找來羅大佑、梁弘志等人寫曲。《一樣的月光》歌詞承襲了羅大佑的風格,對社會現象的改變做出批判與反省,蘇芮獨特的嗓音也造就了「黑色蘇芮」的旋風。是中文流行音樂史上重要及出色的作品之一。.

新!!: 綜藝100和一樣的月光 · 查看更多 »

于佳卉

--佳卉,已故台灣女歌手,藝名歡歡,籍貫陕西省泾阳县,生於臺灣屏東縣。 --佳卉曾與憂憂(蔡雨倫)合組「憂歡派對」偶像團體。憂歡派對解散後,--佳卉曾演出《京城四少》、《懷玉公主》等多部連續劇,尤以演出1999年《乞丐郎君千金女》的「玳瓚公主」角色而廣為人知。2014年6月1日,--佳卉在台中市北區租住處燒炭自殺輕生,享年43歲。.

新!!: 綜藝100和于佳卉 · 查看更多 »

廣告

廣告(advertising或advertizing),从狭义上讲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用于勸說阅听人,通常以引發产品購買,即商业广告。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认识广告,它是一切为了沟通信息、促进认识的广告传播活动,无论是否具有作用于商业领域,是否将营利作为运作目标,只要具备广告的基本特征,都是广告活动,如为增加政治或意识上的支持,例如竞选广告和公益广告。每則廣告由訊息與傳遞訊息的媒介構成。廣告僅是全部行銷(即营销,市场营销)策略中的一環。行銷其他方面包括宣传、公关、推销、竞销等。 在2010年,廣告公司估計於美國的支出達1425億美元,而估計於全球的廣告支出亦達4670億美元。 適度的廣告能使公眾更好地認知產品的特性,但過多的廣告(廣告轟炸)一般會引起人們的的厭煩和反感。.

新!!: 綜藝100和廣告 · 查看更多 »

廣告代理商

廣告代理商(Advertising Agency)即廣告公司,是指從事廣告代理業務,為客戶創造、規劃、或執行廣告工作的代理商。一家廣告代理商是獨立於客戶之外,為客戶的產品或服務銷售提供外部服務。這類公司也可能會協助客戶整體的行銷或品牌策略。典型廣告代理商的客戶可能會包括公司或企業、非營利性組織、政府機構等等。.

新!!: 綜藝100和廣告代理商 · 查看更多 »

廣播電台

#重定向 電台廣播.

新!!: 綜藝100和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張小燕 (臺灣)

張小燕,生於上海,籍貫福建漳州詔安客家裔,國共內戰後隨雙親移民台灣。為台灣藝人、演員、主持人、企業家,以綜藝節目主持人著稱,人称「小燕姐」,為台灣娛樂圈的「綜藝大姐大」,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跟張菲、胡瓜和吳宗憲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教母」之稱號 。出道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殊榮。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六名主角之一。 童年时,张小燕是港台最著名的童星之一,与香港的殿堂级童星艺人萧芳芳、沈殿霞、冯宝宝、陈宝珠等齐名,知名作家張愛玲為其表姨母;張小燕1980年與貝鎮坤結婚,離異後與第二任丈夫彭國華結婚,彭國華因肝癌去世之後,張小燕退隱了一陣子,後來再度復出。2014年第25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過世13年的彭國華,張小燕代夫領獎,並說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做彭太太。 張小燕在娛樂圈的資歷超過一甲子,除對自己的工作不斷求精求進之外,她對於照顧演藝圈的後輩也不遺餘力,許多知名藝人都是由她提攜出道,如歌壇天后張惠妹,另外如陶晶瑩、黃子佼和卜學亮等知名主持人更和張小燕以師徒相稱。 2015年,張小燕以45%高得票率,第三度榮獲由《讀者文摘》所主辦「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新!!: 綜藝100和張小燕 (臺灣) · 查看更多 »

你我他電視周刊

《你我他電視周刊》(Show TV Weekly)是臺灣電視史上曾經存在的電視周刊,1977年創刊,由「你我他電視雜誌社」發行,是中華製作公司旗下事業,綜合報導老三台影劇新聞,主要報導藝人的介紹與活動。你我他電視雜誌社地址為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325號(國泰寶通大樓),前中央電影公司董事長葉潛昭曾任發行人。 1978年10月30日至1978年12月30日,《你我他電視周刊》開辦「十大歌星金嗓獎」票選活動,以後每年舉辦金嗓獎。1978年第一屆金嗓獎揭曉,歌林唱片歌星鳳飛飛獲得「最受歡迎十大歌星」、「最佳專輯唱片主唱歌星」、「最佳才藝歌星」、「話題最多歌星」與「最佳--風歌星」第一名,並以歌曲〈流水年華〉獲得「最喜愛歌曲」第一名。 1981年6月9日,《你我他電視周刊》於臺北市來來香格里拉大飯店(今台北喜來登大飯店)金龍廳舉辦第三屆金嗓獎頒獎典禮。 1984年10月,中華電視台綜藝節目《綜藝一百》停播,《綜藝一百》與《民生報》聯合主辦的〈流行歌曲暢銷排行金榜〉隨之走入歷史;之後《你我他電視周刊》與《綜藝一百》製作單位威星傳播協議,《你我他電視周刊》自第390期(1985年3月16日出版)起重新開始登載〈國語流行歌曲暢銷排行榜〉榜單。 1985年,中國電視公司綜藝節目《黃金拍檔》新開單元〈金嗓獎〉,報導透過《你我他電視周刊》與《民生報》讀者票選的金嗓獎「全國十大金嗓歌星」最新票選結果,並播放前20名歌星的MV。1985年,《你我他電視周刊》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第七屆金嗓獎頒獎典禮,並發行專刊《全國歌星名人錄》。1987年8月22日,《你我他電視周刊》於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辦金嗓獎頒獎典禮,中視轉播。.

新!!: 綜藝100和你我他電視周刊 · 查看更多 »

何佩蓁

何佩蓁(1976年8月14日-)是台灣的新聞主播,銘傳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曾任職於中華電視公司。 2010年10月底,申請育嬰假,2011年7月30日重返主播台,2011年8月29日開始也成為週一新聞主播, 2011年12月20日及2012年起回復播報週六日的《華視晚間新聞》、而週一改播《華視午間新聞》。 2013年6月1日起退出華視主播台,擔任華視專職文字記者。.

新!!: 綜藝100和何佩蓁 · 查看更多 »

地球人

地球人 地球人通常是在科幻小說、电影等作品的內容與外星生物探索研究中,对于地球上的人類的称呼,以和「外星人」相對應。不直接用“人类”而是用“地球人”一词,能够以宇宙性的观点称呼地球上的人类,并基于间离效果,让科幻作品的读者、观者产生一种陌生感。 在英語科幻领域,“地球人”一般稱為「Earthling」,在“Earth”(地球)之后加上后缀-ling构成,1949年的科幻小说《红色星球》首次使用了该词,此前在古代,该词的原意是俗人、凡人。其他描述「地球人」的英文词汇,除了“Earthling”和直接称呼“human”或“human being”(通用的“人类”)外,还有“Earthman”(复数Earthmen)、“Terran”(用于科幻领域的“人类”)、“man on earth”(在地球上的人,复数men on earth)等等。 不少科幻電影和小說傾向把地球人歸納為一個族群。.

新!!: 綜藝100和地球人 · 查看更多 »

北台灣

#重定向 北臺灣.

新!!: 綜藝100和北台灣 · 查看更多 »

唱片

唱片狹義指黑膠唱片,是一种带有螺旋纹道的圆盘,上有錄音。 此外,也可以指:.

新!!: 綜藝100和唱片 · 查看更多 »

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也称“音乐厂牌”(),是指与音乐唱片或音乐视频营销相关的品牌或商标。有时,唱片公司也是一家管理这些品牌或商标的出版公司,它负责协调唱片录音或音乐视频版权作品的制作、生产、发行、营销、推广和执行;进行音乐人才的搜寻和培养(一般交由A&R部门负责);并保持唱片艺人与他们经纪人的联系。“音乐厂牌”这个术语源于黑胶唱片中心的圆形标签,上面显著地印刷着生产商名称和其他讯息。.

新!!: 綜藝100和唱片公司 · 查看更多 »

光復南路

光復南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為南北向道路,不分段,起點為八德路,終點為基隆路。是台北東區重要的南北向道路.

新!!: 綜藝100和光復南路 · 查看更多 »

玻璃

玻璃是一種呈玻璃態的无定形体,熔解的玻璃經過迅速冷卻(過冷)而成形,雖為固態,但各分子因沒有足夠時間形成晶體,仍凍結在液態的分子排布狀態。 玻璃一般而言是透明、脆性、不透氣、並具一定硬度的物料。最常見的玻璃是,包括75%的二氧化硅(SiO2)、由碳酸鈉中製備的氧化鈉(Na2O)以及氧化鈣(CaO)及其他添加物。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氫氧化銫。 因為玻璃透明的特性,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應用,其中一個主要應用是作建築中的透光材料,一般是在牆上窗戶的開口安裝小片的玻璃(玻璃窗),但二十世紀的許多大樓會用玻璃為其側面的包覆,即玻璃幕牆大樓,這種現代的玻璃已經具有防破裂的能力而被廣為應用,更新款的加入防鳥類撞擊的設計。玻璃可以反射及折射光線,而且藉由切割或是拋光,可以提昇其反射或折射的能力,因此可以作透鏡、三棱鏡、其至高速傳輸用的光纖。玻璃中若加入金屬鹽類,其顏色會改變,玻璃本身也可以上色,因此可以用玻璃製作藝術品,包括著名的花窗玻璃。 玻璃雖然容易脆斷,但非常的耐用,在早期的文化遺址中都發現許多玻璃的碎片。因為玻璃可以形成或模製成任何的形狀,而且本身是無菌的,因此常用來作為容器,包括碗、花瓶、瓶子、玻璃杯,尤其成本低廉,適合大量生產。堅硬的玻璃也常作為紙鎮、彈珠等。若將玻璃嵌入有機塑料中,是複合玻璃纤维中的重要的加固材料。 在科學上,玻璃的定義較為廣泛,是指加熱到液態時會出現玻璃轉化的无定形固體。有許多材料都符合這類玻璃的條件,包括一些金屬合金、離子鹽類、水溶液及聚合物。在包括瓶子及眼鏡的許多應用中,聚合物玻璃(如壓克力、聚碳酸酯及PET)的重量較輕,可以取代傳統的矽玻璃。 玻璃在中國古代亦稱琉璃,日語漢字以硝子代表。.

新!!: 綜藝100和玻璃 · 查看更多 »

現場直播

場直播(Live broadcast),或稱實況轉播、即時轉播,簡稱直播或實況(Live),是指電台、電視台、網路平台等傳播媒體以現場即時的方式播出節目內容的行為,可分為、、網路直播等不同的直播方式。 近年來隨著線上影音平台的興起,在網際網路上公開播出即時影像的娛樂形式變得極其受歡迎。.

新!!: 綜藝100和現場直播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綜藝100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第三類接觸 (電影)

《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是一部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1977年美國科幻電影。《第三類接觸》是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一,不止是因為它特別的影響力,也因為《第三類接觸》將外星人描述為溫和友善的,這與其它早期的電影大不相同,因為在此之前的電影幾乎都將外星人塑造成邪惡的怪物。本片主演是李察·德雷福斯、、、、和法蘭索瓦·楚浮。本片講述Roy Neary是一名印第安納州的藍領,在遇見到不明飛行物(UFO)後,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第三類接觸》是史匹柏長期珍視的項目。1973年底,他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就科幻電影進行了協議。儘管史匹柏在劇本方面獲得唯一的掛名,但他卻受保羅·許瑞德、、、賀爾·巴伍德、和的幫助,他們於不同的程度在劇本上合作。電影標題源於飛碟學家約瑟夫·艾倫·海尼克的與外星人接觸的分類法,其中第三類是表示人類對外星人或「活的生物」的觀察。擔任視覺效果主管,而設計了外星人。 2007年12月,本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視為「文化上、歷史上或美學上有意義」,並被選中保存在國家影片登記表。本片的特別版附加了一些場景,於1980年上映。本片的第三個剪輯版於1998年在VHS和鐳射影碟上發行(後來在DVD和藍光光碟上發行)。本片為40週年紀念而以4K進行修復,並於2017年9月1日在劇院重新上映。.

新!!: 綜藝100和第三類接觸 (電影)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不同性質和元素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過往通常在電視上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 常見的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四大類型:綜合經典(亦即大型傳統綜藝節目)、遊戲、益智、談話。 隨著時代演進,綜藝節目含括的不同元素衍生出各種子類型和變化創新,各子類型開枝散葉、持續發展。.

新!!: 綜藝100和綜藝節目 · 查看更多 »

罰金

罰金或罰款,是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門、日本、大韓民國的財產刑處罰的一種,常用於較輕微的罪行或違法行爲,例如交通、環境衛生和吸煙等。當一個人觸犯法例,執法人員會向該人發告票,並登記個人資料,需要以指定方式繳交罰款。在新加坡,罚款及罚金是同义词,英文都作fine。香港的罰款能直接用作財產刑。 廣義的罰款可以表示各種罰錢,但在法律術語,不同的漢字使用國家和地區對於不同性質的罰款有不同的稱呼:.

新!!: 綜藝100和罰金 · 查看更多 »

羅大佑

羅大佑(,Lo Da-Yu),出生于臺灣台北市,台灣客家人,祖籍廣東梅縣,台灣知名男歌手、填詞人、作曲人、編曲、作家,有「华语流行樂教父」之稱。曾創作並演唱《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愛人同志》、《亞細亞的孤兒》、《野百合也有春天》、《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之乎者也》、《海上花》、《是否》、《明天會更好》等國語、台語、粵語膾炙人口的歌曲,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

新!!: 綜藝100和羅大佑 · 查看更多 »

爆紅

#重定向 網路爆紅事物.

新!!: 綜藝100和爆紅 · 查看更多 »

銘傳大學

銘傳大學(Ming Chuan University, MCU),是中華民國一所由家族興辦的私立大學,校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桃園市龜山區及金門縣金沙鎮等地,1957年由包德明與李應兆共同創辦,現任校長李銓為創辦人之子。 「銘傳」校址,因為得知先賢劉銘傳的嫡孫女劉德齡在臺北市圓山開設一所「銘傳育幼院」,迫於種種原因導致該校無法繼續維持,寄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協助解決困境。創辦人包德明乃接手「銘傳育幼院」,將校舍加以改建,仍沿用銘傳作為校名。除紀念清朝先賢劉銘傳巡撫於清末治理臺灣,奠定現代化基礎,以表達對先賢崇敬之意外;更期望以其為典範,激發師生的壯志雄心、見賢思齊。106學年度註冊率93.13%。.

新!!: 綜藝100和銘傳大學 · 查看更多 »

銀圓

銀圓的現代意義是以銀鑄造的钱幣的統稱,各國史上也曾多次授予法定意義成為當時當地流通的銀本位制貨幣,很早便开铸于欧洲,曾廣泛在世界各地流通。以十五世纪末的西班牙銀圓最為流行,在中國俗称圓銀、銀元、銀錢、銀餅、銀洋、洋銀、大洋錢、大洋、洋錢、洋鈿、光洋。銀圓的廣泛流通直到19世紀中期各國開始盛行金本位制,而逐漸被取代。中華民國曾在1933年停止民國初期銀兩跟銀圓再度合法混用的狀況,也就是「廢兩改圓」,短暫的確立銀本位幣制,直到1935年改為發行「法幣」(法定貨幣)。銀圓一直到2000年正式修法前,一直都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名義上的法定貨幣。.

新!!: 綜藝100和銀圓 · 查看更多 »

音符

音符是西方音樂的基本元素,將音樂打散成它的最小組成,讓人們得以演奏、理解和分析。在音樂中有幾個主要的意義:用來表示相對長度的固定音高單位;樂譜中表達前述的單位的圖示;代表某一個音高的聲音。 音樂家常常隨意混用這兩種意義,但是對剛開始進入音樂領域的人們而言,常常因此造成混淆。以《生日快樂歌》作為例子,我們可以說「這首歌由兩個同音高的音符開始」,或者是「這個作品由重複同一個音符開始」。前面這個說法裡,音符用來表示一個特定的音樂事件:單獨且擁有長度的固定音高單位;對於後者而言,它代表一個音樂事件分類,只要是同音高者都在此分類中。.

新!!: 綜藝100和音符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綜藝100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新!!: 綜藝100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查看更多 »

華視大樂隊

華視大樂隊是華視的專屬樂隊,於1971年成立,與華視開播同年。第一任指揮為翁清溪(籌備華視大樂隊),第二任指揮為詹森雄,第三任指揮為蕭東山;其中以詹森雄為最著名。當年伴奏華視大型綜藝節目如《孔雀開屏》、《綜藝100》、《劉文正時間》、《臨風高歌》,都是華視最火紅的節目。隊員約16人,要看節目大小來做編制,後期《鑽石舞台》大多會看到全員到齊的盛況。.

新!!: 綜藝100和華視大樂隊 · 查看更多 »

華視新聞

華視新聞(CTS NEWS)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總稱,此一總稱早在「中華電視台」時期即沿用至今。現今華視新聞主要跟公視新聞、客視新聞部合作 (因為皆隸屬於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新!!: 綜藝100和華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顧寶明

顧寶明,祖籍上海,出生於台灣,台灣男演員。.

新!!: 綜藝100和顧寶明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綜藝100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馬世莉

世莉(),台灣女藝人。以傻大姐形象和比例佳的雙腿聞名。1979年參加「亞洲業餘歌唱大賽」,受到梁孝煌的注意而提拔她。多年來堅持不婚,感情世界極度低調,蘋果日報。。但因為馬世莉家中唯一的兒子早逝,基於傳宗接代,將二姐的兒子過繼給唯一未婚的馬世莉,蘋果日報。,交由馬世莉扶養。.

新!!: 綜藝100和馬世莉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劇

香港電視劇(簡稱港劇)主要由香港本土兩家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TVB)和已停播的亞洲電視(aTV)拍攝,而香港電台(RTHK)亦有製作多部經典的電視劇。港劇早年觀眾群主體為香港本地及廣東地區,其後開始輻射其他地區,以至全球華人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雖然港劇是由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製作,但亞視收視積弱,長期嚴重虧損。為減輕成本,2007年後大大減少電視劇的製作,改以播放外購劇為主,至2016年4月2日正式停播。因此,港劇近年主要由無綫電視製作。2009年,當時香港政府計劃增加免費電視台牌照,2012年,申請免費電視台之一的香港電視網絡加入製作電視劇,令港劇不再只由單一電視台製作,港視至今已完成製作超過十部電視劇,將會透過其頻道播出,港視大部分電視劇的片花及部分內容已在港視YouTube頻道播出,並引來不少人熱烈討論,當中《警界線》最受注目及期待,主因是所有港視電視劇都採用實景拍攝而且題材新鮮,為港劇發展帶來新動力。 另外新加入的免費電視台的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香港電視娛樂加入製作電視劇,首套劇集《衛子夫》拍攝工作已完成,與此同時,由於媒體迅速發展,電影公司及網絡公司也開始拍攝網絡劇,形成一股新的電視劇力量,掀起新一輪電視風雲。.

新!!: 綜藝100和香港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警察廣播電台

#重定向 警察廣播電臺.

新!!: 綜藝100和警察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費玉清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外號“小哥”、“九官鳥”,生於臺灣臺北市,籍贯安徽安庆桐城,畢業於銘傳小學、永春國中、協和工商汽修科,是臺灣知名男歌手及綜藝節目主持人。其父親為安徽桐城人,母親是湖南安化人,姊姊為費貞綾(本名張彥瓊、法號恆述法師),哥哥則是臺灣知名主持人張菲(本名張彥明)。費玉清演唱歌曲包括國語、台語老歌及流行歌歌曲,在華人地區有重要影響力。.

新!!: 綜藝100和費玉清 · 查看更多 »

黃仲崑

黃仲崑(),台灣男藝人,早期為男歌手,現今在戲劇上發展。他在1984年與楊林合唱陳彼得作詞作曲的《故事的真相》,1994年憑一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紅透歌壇。演出過多部電影及電視劇。.

新!!: 綜藝100和黃仲崑 · 查看更多 »

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是台灣音樂人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於1978年12月16日。原唱者為臺灣民歌歌手李建復。.

新!!: 綜藝100和龍的傳人 · 查看更多 »

胡瓜

胡自雄(),台灣著名男藝人、綜藝節目主持人。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三義鄉,外號「胖子」,父親籍貫江蘇宜興,母親為苗栗客家人,並能流利說客家語。 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胡瓜與張菲、吳宗憲、張小燕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綜藝天王」之稱號。其中張菲是胡瓜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師父,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為其師兄弟。知名藝人前羅密歐成員羅志祥、歐漢聲、知名主持人浩角翔起以及瑪莉亞等人視他為師父,艺人小嫻則是他的乾女儿。 2009年,胡瓜以綜藝益智節目《挑戰101》榮獲第44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胡瓜為2004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綜藝100和胡瓜 · 查看更多 »

蘇芮

蘇芮(),本名蘇瑞芬,臺灣天后级女歌手,生于臺北市,是华人乐坛的「里程碑」,音乐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是众多歌坛知名藝人共同崇拜和欣赏的歌手。.

新!!: 綜藝100和蘇芮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綜藝100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闽南语

閩南語(bp),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中的一種,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今福建省南部區域),主要分布於現今的中國大陸閩南、廣東潮汕地區和廣西、浙江部份地區,以及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海外華人之間。闽南语在台灣與东南亚等地一定的影响。狭义的闽南语指福建南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通行的闽台泉漳片闽南语。闽南语分支之下再分为潮汕片、海陆丰片、龙岩片、头北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雷州片和海南片等方言。闽台泉漳方言作为主流闽南语 ,是闽南语系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片分。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闽台泉漳片闽南语是闽语支中占优势的语言,流通程度仅次于标准汉语 (普通话)。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於與闽台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於2017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4834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潮汕話、海南話)則是2710萬人(2013)。全球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臺灣,最常用臺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或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ló-uē)。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在中國大陸被官方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话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廈門話和台湾话混合优势腔取代。今日厦门话和台湾闽南语混合优势腔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中國大陸采用厦门话作为閩南语广播的标准音。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以及台湾闽南语电视节目和闽南语歌曲专门采用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闽南裔台湾人(尤其是城区地带)的闽南语腔调趋向于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

新!!: 綜藝100和闽南语 · 查看更多 »

蔡琴

蔡琴(Tsai Chin,),出生於高雄市左營區,台灣女歌手,同时活躍於廣播、歌舞劇等領域,1970年代後期以民歌歌手的身份進入演藝圈。.

新!!: 綜藝100和蔡琴 · 查看更多 »

蔣光超

蔣光超,名德,字光超,以字行,浙江奉化人;台灣男藝人、諧星、喜劇演員。蔣光超最為人稱道的除電影以外,主唱中華電視公司1974年電視劇《包青天》(儀銘主演版)的主題曲,亦被視為經典。.

新!!: 綜藝100和蔣光超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新!!: 綜藝100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

金鐘獎(英語:Golden Bell Awards,縮寫為GBA)是臺灣傳播媒體的官方榮譽獎項之一,與金馬獎、金曲獎並列為三大娛樂獎項,稱為「三金」。金鐘獎更成為臺灣演藝人員追求的榮譽目標,首屆創始於1965年,第1屆至第46屆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47屆之後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續主辦。金鐘獎設立之初,是以獎勵廣播(即無線電廣播)事業為主,設置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71年始將電視納入獎勵範圍,自此金鐘獎正式以廣播及電視為獎勵對象。每年一年一度的金鐘獎分為「廣播金鐘獎」與「電視金鐘獎」等兩部分,兩者分開頒獎。.

新!!: 綜藝100和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蕭孋珠

蕭孋珠,本名蕭麗珠(1955年 -),台灣嘉義市人,台灣前女歌手、綜藝節目主持人,有「蕃茄姑娘」、「阿珠」等稱號。.

新!!: 綜藝100和蕭孋珠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告

電視廣告,又名TVC廣告,是一種經由電視傳播的廣告形式,通常用來宣傳商品、服務、組織、概念等。大部份的電視廣告是由外面的廣告公司協同廣告製片公司所製作,並且向電視台購買播放時數。 電視廣告發展至今天,其長度從數秒至數分鐘皆有(也有長達10分鐘的廣告雜誌,以及長達整個節目時段的「資訊型廣告」)。各式各樣的產品皆能經由電視廣告進行宣傳,從家用清潔劑、農產品、服務,甚至到政治活動都有。在美國,電視廣告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之大,候選人被認為若不能推出一支好的電視廣告,將難以在選舉中獲得勝利。 在日本,電視廣告被稱為「CM」,是「commercial message」(コマーシャルメッセージ)的簡稱,原本是指「商業用的訊息」,並沒有特別限定是在電視上播出的。但在電視和廣播的普及之下,漸漸成為電視廣告的專用名詞。而廣義的「CM」則是包含電視、電影、網路上的廣告影片,需要區別的時候,則改稱「CF」(commercial film)。 電視廣告的英文在美國為「television commercial」,而在英國則為「advert」。.

新!!: 綜藝100和電視廣告 · 查看更多 »

電視周刊

電視周刊可以指:.

新!!: 綜藝100和電視周刊 · 查看更多 »

週末2100

《週末2100》,又稱《神仙 老虎 狗》,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的一個綜藝節目,製作人是黃昭彥與張安民,華視大樂隊現場伴奏,播出期間是1980年9月6日至1982年7月31日,每週六晚間播出,一開始從21:­00播到22:15(75分鐘),後來時段調整到20:00到21:30(90分鐘),共播出101集­。.

新!!: 綜藝100和週末2100 · 查看更多 »

陳志遠

陳志遠(Chen Chih-yuan,),生於臺灣,知名流行音樂編曲家、作曲家,先後曾任飛碟唱片和豐華唱片音樂總監。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小虎隊等人的專輯,也曾經創作出許多暢銷金曲。生平編曲、創作的歌曲超過千首,友人戲稱他為「音樂怪博士」。圈內封號有編曲大師、音樂教父等。.

新!!: 綜藝100和陳志遠 · 查看更多 »

陸一龍

一龍,本名陸擎龍,台灣資深男演員。.

新!!: 綜藝100和陸一龍 · 查看更多 »

TVBS歡樂台

TVBS歡樂台,是台灣TVBS旗下的娛樂節目頻道。.

新!!: 綜藝100和TVBS歡樂台 · 查看更多 »

投票

投票是決策的一種方法,典型的手法是群體經過討論或辯論後,在特定紙張上標示出投票者的立場,然後投交大會作點算。除了投票,共識決策法和賭博也是決策的方法。民主國家裡,選民在選舉中投票,選出代表他們的議員或公職人員。 投票本來指在特定紙張上標示出投票者的立場,然後投交大會作點算,但是現代社會已經接受舉手、網絡投票等方式。 每一個人通過選票表達支持或反對某一意見或候選人。票站通常採取不記名投票的辦法,投票者無需披露政治取向。但是,有選舉的國家不一定代表是民主國家,一些極權國家的「選舉」,可能受統治階層嚴格管控,候選人也可能是內定的,並沒有真正的競爭可言,而且亦可能只有很少人有權投票。 自從前6世紀古希臘的雅典民主以來,投票一直是民主的必要特色。文獻記載中最早的雅典投票屬於多數決的陶片放逐制,只不過這種投票的「當選」是負面性的,因為市民要投票決定驅逐哪個市民離開。 有些國家(例如澳洲、新加坡、巴西、朝鲜)強制人民在國會選舉中必須投票,否則會面临处罚。此外,在投票中行賄或受賄以達到影響他人投票的取向通常是違法的。.

新!!: 綜藝100和投票 · 查看更多 »

掃描綫 (雜誌)

《掃描綫》(TV Scan)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第二本(也是最後一本)電視期刊,1982年3月29日創刊,是台灣唯一的菊8開本電視期刊,也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大型電視期刊,內容以報導老三台及藝人的相關訊息為主,並增加生活常識、工商服務(文字廣告頁)、專欄文章等內容,以取代內容日趨僵化的《中國電視周刊》。創刊時題名為《掃描綫雜誌》,1986年1月1日改名為《掃描綫周刊》(TV Scan Weekly)。《掃描綫雜誌》總期數為45期,《掃描綫周刊》總期數為251期。.

新!!: 綜藝100和掃描綫 (雜誌) · 查看更多 »

李壽全

李壽全(),台灣瑞芳人,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系。是校園民歌推動者,也是音樂製作人。.

新!!: 綜藝100和李壽全 · 查看更多 »

李建复

李建复(),台湾著名的校園民歌歌手、企業家。也是現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會長。.

新!!: 綜藝100和李建复 · 查看更多 »

李國修

李國修(Hugh K. S. Lee,),為臺灣藝術家,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籍貫山東萊陽,生於台北市,曾參與蘭陵劇坊、創辦表演工作坊與屏風表演班。曾任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 李國修集經營者、劇作家、導演、演員於一身,為第一屆國家文藝獎戲劇類得主,也有多項戲劇獲獎記錄。在2013年《李國修戲劇作品集》出版,其中有二十七個劇本。 李國修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10年4月至6月於中壢市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 2013年7月2日因大腸癌病逝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享年57歲。.

新!!: 綜藝100和李國修 · 查看更多 »

李立群

李立群(),臺灣新竹縣出生,籍貫河南孟縣,臺灣著名舞台劇、相聲演員、影視演員,表演工作坊的創立人之一。電影、電視、劇場三棲,包括《光陰的故事》、《暗戀桃花源》、《黑皮與白牙》、《阿爸的情人》等。近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與電影。因為不太挑戲,不論劇本好壞也願意演出,有一外號為“爛戲王”。.

新!!: 綜藝100和李立群 · 查看更多 »

東台灣

#重定向 東臺灣.

新!!: 綜藝100和東台灣 · 查看更多 »

歡樂假期

《歡樂假期》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星期六或星期日午間綜藝節目之一,1970年4月5日開播,1989年3月5日停播。.

新!!: 綜藝100和歡樂假期 · 查看更多 »

正聲廣播公司

正聲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Cheng Sheng Broadcasting Corp.,簡稱正聲廣播公司、正聲或CSBC),為台灣高知名度的老字號跨區型民營廣播電台之一,成立於1950年4月1日,節目以生活資訊為主,創立至今以「揚聲樂群、反映輿情、造福社會」來服務所有聽眾。在無唱片公司的年代,本公司長期跨足廣播歌仔戲團之成立、培育藝人及製作、發行唱片等業務,知名歌仔戲藝人楊麗花便是其中之一,現以多元化廣播、舉辦各大活動等業務為主。.

新!!: 綜藝100和正聲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歌林天龍音樂

歌林天龍音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歌林天龍,是臺灣一家已停業的唱片公司,前身為歌林公司音樂出版部。.

新!!: 綜藝100和歌林天龍音樂 · 查看更多 »

民生報

《民生報》是一份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於1978年2月18日創刊,內容主要是以民生、體育、影劇消息為主,屬聯合報系旗下。俗稱“吃喝玩樂報”,發行人為王效蘭,2006年12月1日起,停止發行實體報紙,共發行10494號。目前改以網路報《民生@報》的形式呈現,並隸屬於天空傳媒。.

新!!: 綜藝100和民生報 · 查看更多 »

潘越雲

潘越雲(Michelle Pan),本名潘月雲,是一位出生於臺灣高雄的歌手。.

新!!: 綜藝100和潘越雲 · 查看更多 »

惡搞文化

惡搞文化或搞怪,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娱乐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香港樂壇有史以來第一首、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一首改編詞︰黃霑的填詞作品《誰是大英雄》被黎彼得惡搞成為許冠傑的《打雀英雄傳》。.

新!!: 綜藝100和惡搞文化 · 查看更多 »

戲仿

戏仿,又称谐仿或諧擬,是在自己的作品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屬二次創作的一種。「諧擬」仍然是一種模擬,但卻因為語言的嬉戲而詼諧。「諧擬」不是「再現」,諧擬的再書寫必須以被模仿的客體逼真度為基礎,與模擬的客體虛中有實,但仍解構了被模仿的客體的原型。 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举例来说,香港电影导演兼演员周星驰在《大话西游》和《功夫》等影片中大量使用戏仿,引用的来源有《西游记》、李小龙的影片、《-zh-hans:黑客帝国;zh-hk:廿二世紀殺人網絡;zh-tw:駭客任務-》等等。 戏仿本身也可能成为戏仿的来源,例如在一些在线文章中借用《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对白来达到恶搞的目的。在同人文化的創作裡,也時常使用戲仿。 文學史上,諧擬始終不受文人與評論家重視和青睞,因為它屬於一種嬉鬧的遊戲行徑,顛覆傳統的幽默態度。在後現代(Postmodernism)文本中,常見源自各種經典文本的典故、角色,被以諧擬的方式重新刻劃,利用諧音、文字遊戲、情節顛覆的方式,兼有模仿(imitation)加反諷(irony)的意味。也就是說,戲仿非但與原典有互文性,更進一步為其重塑再造。.

新!!: 綜藝100和戲仿 · 查看更多 »

明信片

明信片,一種專供書寫文字,不必封函,即可交郵局寄遞的郵件。其正面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箋的作用。優點是省貼郵票和不用信封,缺點是篇幅小而無隱密性。亦稱為「郵片」。明信片所寫的內容公開,可被他人所看見,內容通常不涉及隱私權之虞,故稱為明信。在某些地方明信片郵資較普通信函資費便宜。依據台湾中華郵政業務說明,一般民眾可自行印製明信片但不得標誌「中華民國郵政」,而中国大陆的中国邮政亦有类似规定,因此許多人會稱郵局發行之明信片為「郵政明信片」(postal card,帶郵資符),而民間印製者則以泛稱之「明信片」(postcard)指稱。 一般在卡片的反面印有图案(风景、绘画、宣传漫画等等),在正面可以贴邮票,写收件人地址和邮件内容。有的明信片上已经印好邮票,称作邮资明信片。.

新!!: 綜藝100和明信片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綜藝100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方芳

方芳(),本名周正芳,台灣女藝人,籍貫安徽省,出生中壢區眷村、能演能唱,擅長模仿,曾參與電視劇、電影、舞台劇、相聲劇及綜藝節目短劇演出,也主持過綜藝節目及秀場節目,有「台湾综艺一姐」、「女丑之王」之稱,曾獲得金鐘獎最佳女演員及最佳主持人獎。.

新!!: 綜藝100和方芳 · 查看更多 »

收视率

收視率是市場研究和社會調查的一種,用以量度有多少人收看一個電視節目。.

新!!: 綜藝100和收视率 · 查看更多 »

曹西平

曹西平(),臺灣八十年代動感歌星,1982年發行《野性的青春》一炮而紅。由於長相清秀,出道時被定位為台灣的西城秀樹。是八十年代知名的偶像歌手代表之一。2010年左右重新活跃于演艺圈,口头禅是“你不喜欢看到我,我更讨厌看到你,丑八怪!”.

新!!: 綜藝100和曹西平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綜藝一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