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小燕 (臺灣)

指数 張小燕 (臺灣)

張小燕,生於上海,籍貫福建漳州詔安客家裔,國共內戰後隨雙親移民台灣。為台灣藝人、演員、主持人、企業家,以綜藝節目主持人著稱,人称「小燕姐」,為台灣娛樂圈的「綜藝大姐大」,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跟張菲、胡瓜和吳宗憲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教母」之稱號 。出道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殊榮。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六名主角之一。 童年时,张小燕是港台最著名的童星之一,与香港的殿堂级童星艺人萧芳芳、沈殿霞、冯宝宝、陈宝珠等齐名,知名作家張愛玲為其表姨母;張小燕1980年與貝鎮坤結婚,離異後與第二任丈夫彭國華結婚,彭國華因肝癌去世之後,張小燕退隱了一陣子,後來再度復出。2014年第25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過世13年的彭國華,張小燕代夫領獎,並說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做彭太太。 張小燕在娛樂圈的資歷超過一甲子,除對自己的工作不斷求精求進之外,她對於照顧演藝圈的後輩也不遺餘力,許多知名藝人都是由她提攜出道,如歌壇天后張惠妹,另外如陶晶瑩、黃子佼和卜學亮等知名主持人更和張小燕以師徒相稱。 2015年,張小燕以45%高得票率,第三度榮獲由《讀者文摘》所主辦「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169 关系: 劉文正卜學亮台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台灣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文化公司吳宗憲大精彩大頭兵系列女王的密室女王的密室3好彩頭奇幻島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孫越孫越 (演員)客家語家在台北安全島寇紹恩小燕有約小燕有約 (TVBS)上海市上海市 (中華民國)中天娛樂台中天綜合台中央電影公司中廣流行網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中華電視公司中華民國國語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中時電子報主持人希望之星 (電視節目)亞太影展庾澄慶張琍敏張菲張艾嘉張惠妹張愛玲彭國華快樂星期天包小柏包小松包國良國共內戰...八點檔福建秋瑾童星第10屆金曲獎第11屆金曲獎第13屆金曲獎第15屆金鐘獎第16屆金鐘獎第17屆金鐘獎第18屆金鐘獎第19屆金鐘獎第21屆金鐘獎第23屆金鐘獎第23屆金馬獎第24屆金鐘獎第24屆金馬獎第25屆金曲獎第27屆金鐘獎第27屆金馬獎第29屆金馬獎第30屆金鐘獎第32屆金鐘獎第32屆金馬獎第34屆金鐘獎第35屆金鐘獎第36屆金鐘獎第39屆金鐘獎第45屆金鐘獎第46屆金鐘獎第48屆金鐘獎第49屆金鐘獎第9屆金曲獎紅白紅白我勝利綜藝100綜藝十八班綜藝節目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綜藝萬花筒瘋狂開心果田文仲盛竹如百萬大明星百萬小學堂花王銀霞華視華視晚間新聞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靜修女中頑皮家族表演工作坊衛視中文台風雲大人物飛碟唱片飛碟電台馮寶寶香港詔安客家人诏安县读者文摘豐華唱片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超級星期天黃子佼黃霑黃舒駿錦繡年華胡瓜蘋果日報 (台灣)葛福鴻肝癌鄭丹瑞脱口秀自由時報臺灣話臺灣電視公司金鐘獎蕭芳芳配偶艺人電視周刊連環泡除夕陳寶珠陶大偉陶晶瑩K歌大明星LuluNOWnews 今日新聞SS小燕之夜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TVBSTVBS (頻道)TVBS歡樂台TV新秀爭霸站探索頻道李四端李立群李虹李明依東風衛視歡樂週末派歌林天龍音樂歌林公司沈殿霞沈春華港台清宮殘夢 (台視電視劇)漳州市演員新聞主播日正當中愛到底曾寶儀曾志偉1991年華東水災2100全民開講 扩展索引 (119 更多) »

劉文正

劉文正(),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祖籍河北任丘,台灣男歌手。由於相貌斯文俊秀,舞藝亦佳,曾連續三屆獲得金鐘獎最佳男歌星演員獎,也「歌而優則演」,演出十數部愛情文藝片,同時也是劉家昌提拔的子弟。 劉文正行事低調,雖淡出演藝圈後的前幾年仍有數次於螢光幕前曝光,但隨後已全面退隱,目前在紐約、洛杉磯、拉斯維加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都有住處。也由於行跡成謎,台灣近十年來皆有流傳關於他現今去向的謠言,甚至有死亡謠言,而他是透過經紀人夏玉順代為澄清自己還活著;而對於此類謠言,他的一貫態度是:「就算講我死了,(我)也不會出來澄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劉文正 · 查看更多 »

卜學亮

卜學亮(),外號阿亮。出生於台灣,台灣男演員、主持人。1988年,他參加華視綜藝節目《TV新秀爭霸站》,因而出道。卜學亮主要在節目主持領域發展,也曾出過唱片。 卜學亮最受歡迎的節目是《超級星期天》節目中的一個單元〈超級任務〉,內容是為特別來賓尋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卜學亮 · 查看更多 »

台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重定向 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台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電視公司

#重定向 臺灣電視公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台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台視文化公司

台視文化公司,簡稱TTVC,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的第一家子公司,成立於1978年6月1日,也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家電視台關係企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台視文化公司 · 查看更多 »

吳宗憲

吳宗憲(),出生於臺灣台南市西區,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因參與《五燈獎》賽事而在演藝界嶄露頭角,1987年正式以歌手身分出道,早年有「星馬王子」之美譽。 1990年代開始進軍綜藝節目至今,吳宗憲憑藉獨樹一格且詼諧逗趣的主持風格迅速竄紅,成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自2000年起多次高居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穩坐综艺天王地位,在臺灣電視綜藝界與張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 ,有「本土天王」、「Local King」、「綜藝天王」之稱號,為當中唯一跨域稱霸「金鐘獎」與「金曲獎」雙料大獎,亦為當中唯一自多年前便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綜藝娛樂事業版圖成功橫跨兩岸,以及率先進軍新媒體產業者。 2008年10月31日,評審團在第一輪投票時一致通過,吳宗憲與阿雅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獲得第43屆金鐘獎「娛樂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6年10月8日,評審團在第五輪競爭激烈投票下,最後由吳宗憲與吳姍儒父女檔以《小明星大跟班》節目獲得第51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在2017年9月30日,經過評審團最後再三討論「一致認同」下,吳宗憲與林柏昇以《綜藝玩很大》獲得第52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雖然主持光芒掩蓋了吳宗憲歌唱實力,但吳曾獲金曲獎第3屆最佳國語男演唱人提名及第6屆、第10屆最佳方言男演唱人提名,並於1994年以《真心換絕情》專輯獲得第6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再加上2013年於第24屆金曲獎《Music I Remember》段落,個人獨唱經典金曲串燒組曲,大受好評(該段落為第24屆金曲獎最高收視),其歌唱實力仍不容小覷。2018年,吳宗憲舉辦睽違多年的個人演唱會,門票熱賣。 吳宗憲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吳宗憲 · 查看更多 »

大精彩

《大精彩》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競賽益智遊戲節目,製作單位是大世紀傳播與春穗傳播,製作人是黃連青,主持人是張小燕,播出期間為1982年7月19日至1985年12月16日晚上9時30分至11時,共177集,每集90分鐘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四輯: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81至82頁(播出期間依此定年)。以及國立政治大學《台灣電視資料庫》無線電視查詢庫資料頁。宣傳口號:「《大精彩》,彩金大;有本事,你來拿!.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大精彩 · 查看更多 »

大頭兵系列

大頭兵系列為朱延平執導的四部電影,效法西片《金牌警校軍》風格。.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大頭兵系列 · 查看更多 »

女王的密室

《女王的密室》,官方英文名Mission of the Queen,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監製的台灣綜藝節目,2014年12月13日起每週六20:00現場直播,由張小燕及知名前主播李艷秋搭檔擔任主持人。本節目獲得文化部103年度高畫質綜藝類電視節目補助,並與中華網龍合作,標榜台灣首部結合手機遊戲的益智節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女王的密室 · 查看更多 »

女王的密室3

《女王的密室3》,英文名Mission of the Queen 3,為首作《女王的密室》第三季,是由友松娛樂與中華網龍共同製作,臺灣電視公司(以下簡稱「台視」)監製的全世界首部結合手機遊戲的大型現場直播益智節目。2015年12月19日於台視主頻首播,主持人為張小燕、阿Ken 。 2016年1月23日起,由廠商愛妮雅化妝品冠名贊助,故節目名稱更改為「《女王的密室3 愛妮雅化妝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女王的密室3 · 查看更多 »

好彩頭

《好彩頭》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競賽益智遊戲節目,神威傳播製作,播出時間是台灣時間(以下皆同)每週一至週五12:30至13:00,由觀眾組隊報名參加並進行遊戲。節目口號是每集進廣告前及收播前喊:「只要你敢來,好運跟著來!《好彩頭》,有看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好彩頭 · 查看更多 »

奇幻島

《奇幻島》,英文名The Fantasy Island,是《女王的密室》第四季的改版續作,同樣由友松傳播製作、臺灣電視公司監製的益智問答類綜藝節目,製作人為薛聖棻,主持人為張小燕、阿KEN,以及張仲宇聯合主持。節目自2016年5月7日起每週六晚間八時於台視主頻播出,已於11月5日播出最後一集後結束。 本節目獲得文化部在民國104年度高畫質綜藝類電視節目補助,節目原名《奇幻島世紀》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5-10-22,但播出時改以《奇幻島》為正式節目名稱。 本季節目因技術性問題,無法採行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故均改採預錄方式進行播出;不過答題方式也是照樣同步答題。同樣的,進行抽獎時,每集的節目播出時,亦均有律師於電視台內的導播室進行見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奇幻島 · 查看更多 »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簡稱《小燕有約》)是1992年台灣中視星期六晚間現場直播大型綜藝節目,製作單位是百是傳播,製作人是黃義雄,主持人是張小燕,1992年12月26日20:00~21:30開播,1994年3月26日20:00~21:00播出最後一集後停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娛樂星聞 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孫越

孫越可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孫越 · 查看更多 »

孫越 (演員)

孫越(),本名孫鉞,祖籍浙江省餘姚縣,為台灣男演員、中華民國陸軍裝甲兵、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終身志願工作者。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主持公共電視節目《孫叔叔說故事》而被稱為「孫叔叔」。1989年宣佈退出商業演出,全力投入慈善活動,只從事義務性、公益性演出,包括節目主持、宣導廣告等。第20届金马影帝。代表作品有《扬子江风云》、《搭错车》、《群龙戏凤》等。 1959年與其妻結婚至今,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孫向竹)(孫向瑩)。.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孫越 (演員) · 查看更多 »

客家語

#重定向 客家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客家語 · 查看更多 »

家在台北

即依據台灣作家孟瑤所撰寫的小說《飛燕去來》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電影作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家在台北 · 查看更多 »

安全島

安全島,又稱交通島、分隔島、分界堤,是一種道路設施,位於馬路的中央或快車道與慢車道之間,分隔雙向車道或快慢車道,亦可供行人暫避車輛。而一些安全島會設有兩個安全島標柱(英語稱為Bollard),分別在安全島的兩端,提醒司機閃避,以確保島上行人的安全。部分安全島上,還配合交通號誌或斑馬線使用,以控制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加過路行人的安全。.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安全島 · 查看更多 »

寇紹恩

寇紹恩,台灣電視節目主持人、基督教牧師,福建福州人,祖籍奉天省瀋陽,生於台北市,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81級畢業,是基督之家(The Home of Christ)創辦人寇世遠四子、台北基督之家長老寇紹捷之弟,曾任華視新聞主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寇紹恩 · 查看更多 »

小燕有約

小燕有約可以指下列均由張小燕主持的節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小燕有約 · 查看更多 »

小燕有約 (TVBS)

《小燕有約》是台灣TVBS頻道的談話性節目,由資深藝人張小燕(小燕姐)主持,2017年3月6日23:00首播,於2018年3月13日停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小燕有約 (TVBS)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中華民國)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华民国的直轄市之一,同时是远东及亚洲最大的城市和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有“东方巴黎”的美誉,曾被蒋中正称为“中外观瞻之所系”。.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上海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天娛樂台

中天娛樂台是中天電視旗下的電視頻道,以播出娛樂性質的電視節目為主,並有多個節目與中視無線台聯播。前身為中視衛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中視衛星」頻道,與中天綜合台共用節目播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天娛樂台 · 查看更多 »

中天綜合台

中天綜合台,是中天電視旗下的頻道之一,與中天娛樂台共用節目播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天綜合台 · 查看更多 »

中央電影公司

#重定向 中影公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央電影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廣流行網

中廣流行網(I like radio),為中華民國(台灣)的一個調頻廣播頻道,創立於1968年7月31日,也是台灣第一個調頻廣播網。全名為「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調頻廣播電台」(於NCC登記的的廣播電臺名稱)。電台呼號為BED-3。 中廣流行網是中廣第一個成立的調頻廣播網,也是國內最受聽眾歡迎的廣播頻道,初期以提供流行歌曲、娛樂與資訊的綜藝節目為主,2000年代後因電台經營考量略有轉向,提升生活資訊、知性節目比例,流行歌曲節目則轉移至音樂網,比重略有減少。三十多年來一直維持領先的地位,在國內多項廣播收聽率中獨占鰲頭,聽眾分佈層次廣泛。根據「世新大學2007媒體風雲排行榜」的調查結果,中廣流行網獲得了廣大聽眾的肯定,不論是最常收聽、內容最豐富多樣、最具深度、最能提供專業知識、最能提供教育、文化、理財、投資、生活、消費、娛樂、資訊等項目,皆拿下了第一名的佳績。 2007年8月起中廣流行網推出全新台呼「i like radio」,以紅白設計主調的新logo重新出發,邀請實力派唱將周蕙及信樂團阿信演唱各版本的全新JINGLE。 2017年8月10日邀請冼佩瑾演唱新版台呼。.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廣流行網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CTS」,是中華民國第三家電視台,為臺灣6家無線電視台之一。初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防部、企業界人士與僑界領袖等共同投資設立,與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現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VHF頻道,除了製播一般電視節目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遠距教學課程。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UHF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UHF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電視頻道的無線電視台。.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華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語

中華民國國語,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與管理的標準漢語,主要以北京官話為標準,文字則使用正體中文,一般通稱為國語、國文,主管機構為中華民國教育部。雖然名為「國語」,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及文字,並在部分法律提及其地位,例如「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大眾運輸工具播音時,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法定地位並列,監獄人員工作時原則應用國語。原本的使用範圍為中國全境,但隨著1949年海峽兩岸的分治分立而縮限至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經過半世紀以上的演化,使得中華民國國語已與其發源地中國大陸現今使用的標準漢語(即普通話)有些微不同。而香港亦慣常用「國語」來形容這個語言。而臺灣民間在國語的口語使用上,會與政府之規範存有部分差異,為了與其他地區的標準漢語區別,有時會被以「臺灣華語」稱之;而帶有閩南語音韻的「臺灣國語」其定義則為具有臺語腔調之國語。 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國開始,在語言政策上主要的國語運動發展「國語統一籌備會」明確國音應當以實際存在的口語語音作為標準,根據北京官話語音為國語標準音的基礎,刪除了不利拉丁化的北京話讀書音後形成,並訂注音符號等標準,並自1920年代的白話文運動,國語蓬勃發展持續推動至1940年代。在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設立方面,承續自1902年(清光緒28年)的國語文獨立設科,至1920年(民國9年)定名「國語」,1968年(民國57年)確立國語科課程標準的組織架構。政治思想的要求自1936年加入,1948年刪除。歷年來國語科佔小學教學科目總時數的平均百分比為30%,而其中讀書最多。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5年接管臺灣後,隨著政權的轉移,使得原來使用所屬族群母語與舊有官方語言日語為主的臺灣人需要學習國語。經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常年推行,國語已成為現今臺灣最常使用的共同語言。相對於國語的強勢流通,臺灣本土語言則日漸式微。臺灣解嚴後,相對於北京官話為主的白話文,臺灣語文運動興起。之後隨著若干縣市相繼推行鄉土及母語教學,國語推行委員會整合各種母語的拼音、用字問題,内容包括臺灣閩南語(臺語)、客家語、福州語(馬祖話)及原住民語等敎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華民國國語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The Association of Terrestrial Television Networks, Taiwan, R.O.C.),簡稱電視學會、ATTNT,是臺灣的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共同創辦的無線電視業界團體,成立於1970年3月16日,其宗旨為:“研究電視學術,培養電視人才,改進電視技術,發展電視事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可以指兩種同名的台灣電視史年鑑,分別由中華民國電視學會與行政院新聞局--,均為精裝書,但並無關聯。以下分別敘述。.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華民國電視年鑑 · 查看更多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目前所屬於時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時報資訊成立於1989年,是台灣第一家擁有取得加值網路服務執照的公司;中時電子報則在1995年創立,在國內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網路媒體。 1995年9月11日,中時電子報正式上線。1997年10月,中時電子報為台灣網路廣告業界建立了符合國際主流的「標準尺寸」、「標準計價」、「動態輪替」的新標準,也為台灣網路廣告市場訂下了基本規範。1998年4月,中國時報系正式成立中時網路科技,投入網路事業的發展。1999年4月,中時網路科技以中時電子報為旗艦,推動「Cyber One Media Network」網站團隊。 1989年12月,時報資訊成立。2008年11月,時報資訊合併中時網路科技,從原來的資料庫領域,變成整合了數位平台、數位內容管理及數位整合行銷平台的跨媒體數位平台。 中時電子報除了提供綜合性新聞、國內外照片外,並運用網路新科技持續推出部落格、新聞推播小工具、Widget、RSS、推推王推文等服務,讓網友對於新聞不只是單向的接收訊息,還可以雙向互動,實踐Web 2.0的網路體驗。.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中時電子報 · 查看更多 »

主持人

主持人是負責场所或節目、儀式等各式項目的主持者,為掌控事项進度及氣氛的幕前負責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主持人 · 查看更多 »

希望之星 (電視節目)

《希望之星》,官方英文名Hope Star,是友松娛樂、中華網龍製作,中國電視公司監製及現場直播的歌唱互動選秀綜藝節目,並與飛碟電台、Hit FM聯播網 、中國廣播公司等台灣三大電台協辦。主持人為黃子佼、黃路梓茵後台直播兼助理主持人為林舒嬅,中視主頻、中天娛樂台於2017年10月7日首播。中天綜合台則於2017年10月8日同步播出最新集數,即為中視現場直播完成後,再於同日22:00起繼續重播當日節目。 因版權問題,中華電信MOD與四季線上影視以《萬秀豬王》覆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希望之星 (電視節目) · 查看更多 »

亞太影展

亞太影展(Asia Pacific Film Festival)是亞太電影製片人協會的年度活動,聯盟常設秘書處所在地是台灣。1968年和1981年曾因故停辦影展。亞太影展便曾因為資金問題,於2007、2008及2011年停辦。.

新!!: 張小燕 (臺灣)和亞太影展 · 查看更多 »

庾澄慶

庾澄慶(Harlem Yu,),台灣知名男歌手、填詞人、作曲家、主持人,出生於台灣臺北市,有「中文饒舌教父」之稱。畢業於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科;1986年發行出道專輯《傷心歌手》,1995年發行《靠近》,創下唱片高銷售量,1998年起連續五年入圍華語樂壇高榮譽的金曲獎最佳男歌手,2002年以作品《海嘯》奪下第13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2012年開始擔任中國大陸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導師,並與歌唱界的張學友等人為好友陳薈涵,,蘋果即時,2017年10月11日。.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庾澄慶 · 查看更多 »

張琍敏

張琍敏(),出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中國湖北省漢口市,台灣節目主持人、女歌手、女演員,綽號小迷糊、嬌嬌。曾演出《家有嬌妻》等連續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張琍敏 · 查看更多 »

張菲

張菲(),本名張彥明,生於臺灣台北市,籍貫安徽桐城。外號「菲哥」,小名「阿牛」,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台灣的電視綜藝界跟吳宗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大」之稱號。其中胡瓜是張菲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徒弟,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亦為其徒弟。 1979年,張菲與張魁、倪敏然、凌峰、夏雲飛合組「溫拿五鼠」,活躍秀場。在1980年代的台灣秀場界,張菲和豬哥亮橫掃台灣秀場,人稱「南豬北張」,而張菲、豬哥亮、邢峰、高凌風與倪敏然亦有「南豬、北張、中邢峰,高凌風草上飛,倪敏然總管」之合稱。 1995年,張菲與費玉清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龍兄虎弟》,榮獲第30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00年4月8日,張菲所主持華視《龍虎綜藝王》停播,張菲宣布暫時退隱演藝圈,一直到2002年4月20日,張菲宣布復出,與康康、黃品源共同主持中視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2004年,張菲與黃品源搭檔主持中視綜藝節目《綜藝大哥大》,榮獲第39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1年9月24日,張菲所主持的中視《綜藝大哥大》停播,張菲再度退隱演藝圈。一直到2018年1月6日,張菲再度復出主持華視綜藝節目《綜藝菲常讚》。.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張菲 · 查看更多 »

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 Ai-chia,),臺灣演員、編劇和電影導演,曾獲臺湾金马奖與香港电影金像奖,為入圍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次數最多的電影工作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張艾嘉 · 查看更多 »

張惠妹

張惠妹(卑南語:Kulilay Amit(古歷來·阿密特),),暱稱阿妹,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出生於臺灣臺東縣卑南鄉大巴六九部落(卑南語:Tamalrakaw),1996年以《姊妹》專輯出道,至今已累計5500餘萬張唱片銷量和270餘場個人售票演唱會,為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張惠妹曾獲1998年告示牌獲得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2000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以及2004年第2屆世界和平音樂獎等多個音樂獎項,且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是1990年代後期至今華語流行樂壇的天后及指標人物之一。 張惠妹亦涉足音樂劇的演出;成為首位獲得BIO人物傳記頻道、探索頻道和有線電視新聞網紀錄或專訪、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入選亞洲20大風雲人物的台灣歌手。此外,她關心原住民孩童的教育和發展議題,並大力支持LGBT权利运动。.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張惠妹 · 查看更多 »

張愛玲

張愛玲,小說家。祖籍河北丰润,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本名张煐,後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 張愛玲的祖父母分别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和李鸿章的長女李菊藕。父亲張志沂,生母黃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孫女,即前桂平梧鬱道黄宗炎的女儿,繼母孫用蕃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张爱玲出生名门,受到了极好的教育,特別是當代處於中西合併價值觀的形成。上海淪陷时期,陸續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動上海文壇。1952年张爱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学业为名离开中国大陆,其后赴美。在美国期间翻译了清代吳語小说《海上花列傳》(韓邦慶所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張愛玲一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漂泊于上海、香港、天津、美国各地,最后在美国定居,并於1960年取得美国国籍。早在之前,1956年时,张爱玲就已经和大自己36岁的德裔美国人赖雅结婚,赖雅逝世后,张爱玲在美国终老,1995年9月8日,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去世于美国加州洛杉磯市西木區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壽74岁。 張愛玲一生游走中國各地,自謂「我的上海話本來是半途出家,不是從小會的。我的母語,是被北邊話與安徽話的影響沖淡了的南京話」。,上海《天天新報》轉引張愛玲寫的一篇探討《金瓶梅》的文章《「嗄?」?》,2014年1月12日。.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張愛玲 · 查看更多 »

彭國華

彭國華(),綽號太保,生於臺灣,音樂人、企業家,飛碟唱片、豐華唱片與飛碟電台創辦人。包括蘇芮、張雨生、張惠妹等人都曾是他旗下歌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彭國華 · 查看更多 »

快樂星期天

《快樂星期天》(英語:Happy Sunday)是由映畫傳播製作、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監製的台灣電視綜藝節目;2003年4月6日至2008年4月6日止,每星期日20時至22時(台灣時間)於華視主頻道播出,前身為台灣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該節目的張小燕時期製作人為郭建宏、李方儒,李明依時期開始則由黃裕昇接手製作。 本節目承襲前身節目《超級星期天》,並將節目類型定為大型綜藝節目;之後由於收視率的考量,節目內容轉型為以校園學生互動為取向,並曾先後推出〈藝能歌喉戰〉和〈校園歌喉戰〉等歌唱比賽單元,時間點早於中視《超級星光大道》掀起之選秀風潮。但後期由於製作團隊規劃不當造成觀眾流失,2008年3月起再轉型為以人物成長故事為主的訪談性節目;但由於收視率仍然不佳,最後被迫將這個14年長壽綜藝節目停播,映畫傳播與華視長達五年的合作關係也宣布終止。 華視開播初期曾播映同名綜藝節目,該節目標榜「集歌舞之精華,集國內外藝人於一堂,其高度育樂性,使觀眾有一個輕鬆愉快的週末」。 中視也曾在1993年播映同名綜藝節目,由解王泉擔任執行製作。中視的《周日八點黨》(《POWER星期天》的前身),因為與中視合約到期,節目搬移到華視並改名《POWER星期天》,於2008年7月20日開播,節目主持人與製作團隊依舊是原《周日八點黨》的製作團隊及主持人。 這四個同名節目與本節目並無關連,請勿混淆。.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快樂星期天 · 查看更多 »

包小柏

包小柏籍貫浙江寧波,出生於臺灣臺北市;中國北宋名臣包拯33世孫。台灣歌手、演員、唱片製作人、音樂評論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包小柏 · 查看更多 »

包小松

包小松,台灣男歌手、唱片製作人、音樂評論者,為中國北宋名臣包拯之33世孫。籍贯浙江宁波,生于台灣台北市。.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包小松 · 查看更多 »

包國良

包國良,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蒙古地方--喀爾沁左翼後旗(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人,是成吉思汗嫡--。.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包國良 · 查看更多 »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八點檔

八點檔即八點檔次的簡稱,為台灣電視術語,一般特指電視台於平日(星期一至星期五)晚間八點播出的連續劇節目時段。在台灣,此名詞更被廣泛運用。雖然台灣老三台曾有在星期六或星期日晚間20:00播出電視單元劇或連續劇的紀錄,但台灣電視業界通例是不將這些時段視為八點檔。 由八點檔衍生而來的,還有「六點半檔」、「七點檔」、「九點檔」、「十點檔」等名詞;但由於其他時段電視台播出的節目不若八點如此統一(八點檔播出的節目幾乎都是連續劇),故不如八點檔多見。 新加坡新傳媒8頻道雖然開台以來星期一至星期五晚間九點都播出連續劇,但是2015年才開始使用「九點檔」稱呼這個時段的連續劇,則七點半播出的連續劇,並沒有這類稱呼。.

新!!: 張小燕 (臺灣)和八點檔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福建 · 查看更多 »

秋瑾

秋瑾(),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學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權運動家、革命志士,被清兵捕殺,而她的死亡間接促成辛亥革命。.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秋瑾 · 查看更多 »

童星

童星是對從事演員、歌手、模特兒及配音員等演藝工作的兒童之稱呼。一般來說,是指未成年或15歲以下的藝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童星 · 查看更多 »

第10屆金曲獎

10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1999年主辦,共23獎項,總計64家公司報名1,634件作品。入圍名單於3月29日揭曉,頒獎典禮於4月30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同時另闢南港101成演唱會為主的典禮第二現場,由TVBS雙現場雙頻道同步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0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11屆金曲獎

11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2000年主辦,本屆設有25個獎項,共有86家唱片公司,292張專輯,2,397件作品報名角逐。 新聞局於3月23日公布入圍名單,TVBS-G於4月28日製播頒獎典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1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13屆金曲獎

13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東風衛視首次承辦典禮轉播,主題為「Passion」。共有113家有聲出版業者、404張專輯、4,604件作品報名。本屆入圍名單於3月28日下午2點在高雄晶華酒店揭曉。頒獎典禮於2002年5月4日於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典禮主持人由陶晶瑩、張小燕、卜學亮擔任,陳建州、路嘉怡主持星光大道,總製作人為知名經紀人陳鎮川。指定主題曲由戴愛玲演唱,也是金曲獎開辦以來第2次有主題曲。.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3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15屆金鐘獎

15屆金鐘獎是198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0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本屆金鐘獎為首次採用入圍的方式,於典禮當天才公布得獎者並頒發獎座,此前14屆則是事前公布得主,典禮純粹頒發獎項。 此次為第一次金鐘獎開放電視台全程錄影轉播。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5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16屆金鐘獎

16屆金鐘獎是1981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1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頒獎典禮由臺灣電視公司承辦,1981年5月16日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是臺視首次使用視訊數位特效機(Digital Video Effect,簡稱DVE)。聶光炎擔任舞台設計,沈宗琳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標示為獲獎之字樣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6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17屆金鐘獎

17屆金鐘獎是1982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2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該屆頒獎典禮由中國電視公司承辦,主持人是包國良,導播是白國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7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18屆金鐘獎

18屆金鐘獎是1983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3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8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19屆金鐘獎

19屆金鐘獎是1984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4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19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1屆金鐘獎

21屆金鐘獎是1986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6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1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3屆金鐘獎

23屆金鐘獎是1988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8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3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3屆金馬獎

23屆金馬獎,1986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3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4屆金鐘獎

24屆金鐘獎是1989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9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4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4屆金馬獎

24屆金馬獎是由中華民國官方主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7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1987年度傑出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所舉辦。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0月29日晚上7時在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舉行,由張小燕、陶大偉擔任主持人。該屆頒獎典禮由華視負責製播,於晚上9時全程實況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4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5屆金曲獎

25屆金曲獎,亦稱「金曲25」,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協辦,臺灣電視公司、超級電視台和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共同承辦。參賽作品限於2013年以臺灣地區為首次發行地區之鐳射唱片(CD)或是正式公開的戲曲表演。 本屆流行音樂類獎項評審團總召集人為倪重華。2014年5月20日公布入圍名單,6月28日公布得獎名單。頒獎典禮由台視主辦,亦打算創下全數頒獎者僅為一人之先例,希望將典禮重點回歸到得獎者身上。典禮主持人為庾澄慶,星光大道主持人為楊千霈及區耕祥(DJ Dennis),黃子佼則擔任《金曲之夜》電視特輯節目主持人。本屆金曲獎開始,「入圍影片」、「舞台」視覺上突破以往的傳統方式,讓金曲獎更加好看,更是讓設計師們發揮的平台。 傳統暨藝術音樂類獎項自本屆起移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專責辦理,原本的出版類17個獎項重新調整為出版類、戲曲表演類共13個獎項,總獎金也從原本的新臺幣215萬元提高到新臺幣250萬元,其中最佳年度演出獎獎金達新臺幣50萬元。葉綠娜、柯基良分別擔任出版類和戲曲表演類評審團總召集人。2014年6月30日公布入圍名單,8月9日於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由超視直播,曾寶儀、李小平擔任頒獎典禮主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5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第27屆金鐘獎

27屆金鐘獎是1992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2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7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7屆金馬獎

27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9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最佳劇情片獎得主為獲得最多獎項的《滾滾紅塵》。.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7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9屆金馬獎

29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華語電影評選活動,為1992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無言的山丘》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29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30屆金鐘獎

30屆金鐘獎是1995年台灣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5年度傑出的台灣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0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32屆金鐘獎

32屆金鐘獎是1997年台灣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7年度傑出的台灣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2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32屆金馬獎

32屆金馬獎是1995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5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在1995年12月9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張小燕、張艾嘉共同主持,中視與衛視中文台分別在晚上8點及8點5分轉播頒獎典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2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34屆金鐘獎

34屆金鐘獎是1999年台灣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0年度傑出的台灣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4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35屆金鐘獎

35屆金鐘獎是200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0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5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36屆金鐘獎

36屆金鐘獎是2001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1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1年3月31日在台北市環亞大飯店舉行,主持人是聶雲、蠟筆小嵐與利亞擔任。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1年9月28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本屆無主持人,紅地毯主持人則由季芹、包翠英和何妤玟擔任。該屆頒獎典禮由台視負責進行現場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6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39屆金鐘獎

39屆金鐘獎是2004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4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4年11月23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主持人是侯昌明與吳淡如。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4年11月26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主持人由蔡康永和徐熙娣擔任,紅地毯主持人則由黃小柔、歐漢聲和何嘉文擔任。該屆頒獎典禮由東森電視負責進行現場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39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45屆金鐘獎

45屆金鐘獎是201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0年度傑出的台灣電視之藝人(廣播業界人員)。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0月15日晚上7時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王文華、黎明柔擔任主持人。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0月22日晚上7時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曾國城、方芳芳擔任主持人。電視金鐘獎星光大道於台灣時間10月22日下午5時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NONO、楊千霈擔任主持人。該屆頒獎典禮由台灣電視公司執行製播,台灣電視公司、非凡新聞台全程實況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45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46屆金鐘獎

46屆金鐘獎是2011年台灣電視(廣播)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1年度傑出的台灣藝人(廣播從業人員)。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2011年(民國100年)10月21日19點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陶晶瑩擔任主持人,星光大道主持人則由聶雲與楊千霈擔任。該屆頒獎典禮由中國電視公司執行製播,王鈞擔任製作人,中視主頻、中視綜藝台、中天娛樂台、中天亞洲台、中天北美台、HiHD、Astro AEC、星和都会台現場直播(除HiHD以外,其餘各頻道皆於17點30分直播星光大道)。.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46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48屆金鐘獎

48屆金鐘獎是2013年臺灣傳媒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2013年度傑出的臺灣廣播與電視從業人員。該屆頒獎典禮由中國電視公司承辦,並延續過往模式分為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等兩大部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3年(民國102年)10月18日下午7時(臺灣時間)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唐從聖與楊千霈擔任主持人;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3年(民國102年)10月25日下午7時(臺灣時間)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胡瓜、歐漢聲與安心亞擔任主持人,星光大道主持人則由阿Ken與吳怡霈擔任。.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48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49屆金鐘獎

49屆金鐘獎(49th Golden Bell Awards)是2014年臺灣傳媒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2014年度傑出的臺灣廣播與電視從業人員。該屆頒獎典禮由中國電視公司承辦,並延續過往模式分為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等兩大部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4年(民國103年)10月18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路嘉怡與區耕祥(Dennis)擔任主持人;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4年(民國103年)10月25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曾國城與任家萱(Selina)擔任主持人,吳怡霈、紀言愷主持星光大道。 第49屆電視金鐘獎中國電視公司播出收視率,最高3.51%,平均收視2.57%。。.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49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9屆金曲獎

9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1998年主辦。本屆金曲獎取消上屆增設的大陸作品獎及世界華人作品獎,共設23獎項,個人獎項自此打破國籍限制,同時也開始頒贈獎金給各獎項得主,總計共51家公司,1,013件作品參賽。 4月20日公布入圍名單,頒獎典禮於5月29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 本屆頒獎典禮由TVBS-G負責製作轉播,不但成為台灣首家取得大型頒獎典禮轉播權的有線電視台,同時也將頒獎典禮改以現場直播方式播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第9屆金曲獎 · 查看更多 »

紅白紅白我勝利

《紅白紅白我勝利》(Red white red white victory)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綜藝節目,友松傳播製作,製作人有薛聖棻、陳俊良、黃婉婷、孫世娟等人,主持人為張小燕、黃子佼及段旭明,製作單位強調本節目是全程使用高畫質(HD)的方式錄影。台視於2012年5月16日舉行該節目首度曝光見面會,節目中將由製作單位將邀請到各行各業中的頂尖達人(含藝人及資深媒體人.....等)以「紅白PK賽」的競賽方式為主,每集製作費用高達新台幣2百萬元,2012年5月27日起每週日20:00首播,2012年7月29日停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紅白紅白我勝利 · 查看更多 »

綜藝100

《綜藝100》為中華電視台(華視,今中華電視公司)1970年代播出之綜藝節目,張小燕主持,詹森雄指揮華視大樂隊現場伴奏。1979年8月26日開播,1984年10月21日停播,播映時間為每週日20:00~21:40,共268集。.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綜藝100 · 查看更多 »

綜藝十八班

《綜藝十八班》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綜藝節目,是《紅白紅白我勝利》的續作,製作人為薛聖棻,主持人為「綜藝老人」張小燕與子弟兵黃子佼,於2012年8月5日起,每週日晚上08:00首播 。.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綜藝十八班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是一種娛樂性的節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許多不同性質和元素的演出,例如音樂與搞笑等類型。過往通常在電視上播出,而大部分的綜藝節目會邀請現場觀眾參加錄影,但也有現場實況播出。 常見的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四大類型:綜合經典(亦即大型傳統綜藝節目)、遊戲、益智、談話。 隨著時代演進,綜藝節目含括的不同元素衍生出各種子類型和變化創新,各子類型開枝散葉、持續發展。.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綜藝節目 · 查看更多 »

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重定向 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 查看更多 »

綜藝萬花筒

《綜藝萬花筒》是中華電視公司1990年代著名的30分鐘綜藝節目,1991年7月1日開播,1996年12月13日停播,播出時間多次變動(後述),共播出1414集。製作單位是全能製作公司,製作人是王鈞、郭建宏、李蕙蘭與齊錫麟,節目口號是:「《綜藝萬花筒》,喔~耶!.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綜藝萬花筒 · 查看更多 »

瘋狂開心果

《瘋狂開心果》,官方英文名Crazy Happy,是由友松傳播製作、臺灣電視公司監製的新型態遊戲競賽型綜藝節目,號稱首創「躺著錄影」、「全白佈景」兩大特色,製作人為薛聖棻,主持人為張小燕、黃子佼、LULU,2016年4月3日起每週日20:00於台視主頻播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瘋狂開心果 · 查看更多 »

甥是一個親屬稱謂,指姊姊或妹妹的子女。男性(舅父)稱姊妹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女性(姨母)稱姊妹的子女為姨甥/姨甥女。不過,中國周代時「甥」是指姑表兄弟姊妹。吳語區、晉語區及其他方言區也稱女兒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相當於其他地區稱呼的外孫、外孫女。.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甥 · 查看更多 »

田文仲

文仲,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的演員及主持人,出生於北平市(今北京市),7歲時移居臺灣。.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田文仲 · 查看更多 »

盛竹如

盛竹如(),是一位籍貫湖南長沙、出身陝西西安及臺灣的大眾媒體從業者。他是臺灣地區首位擁有主播職位的記者、電視製作人及節目主持人,也是臺灣電視公司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先後成為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及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簡稱「民視」)所屬電視台晚間新聞的主播,又曾主持如《強棒出擊》等在1980年代深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並曾為體育節目擔任旁白,開創業界「類戲劇」的先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盛竹如 · 查看更多 »

百萬大明星

《百萬大明星》(One in a Million)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綜藝節目,是《紅白紅白我勝利》、《綜藝十八班》的續作,製作人為薛聖棻、黃婉婷,主持人為「綜藝教母」張小燕、黃子佼 及小蝦 ,於2012年8月26日起,每週日晚上08:00首播 。.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百萬大明星 · 查看更多 »

百萬小學堂

《百萬小學堂》,官方英文名The Million Dollars Primary School,是台灣的一個已停播電視綜藝節目,自由製作事業有限公司(友-松-傳播子公司)製作、台視監製及首播。2008年10月3日起,於當地時間每週五晚上8時至10時(原連續劇時段)播出。製作人是薛聖棻。主持人原為張小燕,後於2012年3月5日轉交子弟兵曾寶儀和小蝦接手主持。 2012年2月9日起,《百萬小學堂》在台視綜合台自首集重播,第1~12集於每週四、五早上9時至11時及晚上8時至10時播出(其中第4集和第5集之間的原時段,為紀念鳳飛飛而重播的節目,三週後復播),第13集起於當地時間每週一、二早上9時至11時及晚上8時至10時播出(自2013年4月1日起晚間重播改為夜間11時至凌晨1時)。 2013年4月26日,《百萬小學堂》無預警結束錄影,理由是收視率不佳。2013年5月3日,《百萬小學堂》播出最後一集。.

新!!: 張小燕 (臺灣)和百萬小學堂 · 查看更多 »

花王

花王(Kao Corporation)是日本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公司,总部位于东京,主要的业务是研发、制造与销售清洁用品。花王产品除了各式各样的清洁洗剂以外,其他产品亦多达300多种,如护理用品、化妆品、沐浴乳、纸尿裤及除尘纸拖把等。除此之外,花王也研究及生产医药、农业、塑胶、钢铁、建筑等的工业用原料或中间制品原料。近来还投入资讯科技行业,制造及销售磁碟片、MO、MiniDisc等各式电脑周边产品。但花王仍然以油脂化学、界面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作为其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现时花王的对手为狮王、宝洁公司以及联合利华。.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花王 · 查看更多 »

銀霞

銀霞(YinShia,),本名章家興,臺灣女歌手及演員。1977年主唱電影主題曲紅遍台灣及星馬地區,1979年以《回答》(《蘭花草》)專輯銷售破百萬成為台灣知名校園民歌歌手,也贏得1980年代「最受歡迎校園民謠歌手」頭銜。1980年初台灣電視公司與香港TVB首次合作「港台除夕特別節目」由銀霞代表台灣電視公司與香港無線電視台的沈殿霞聯合主持。當時「雙霞」是港台當紅藝人,創下港台電視首次同時轉播。1980年三月銀霞接拍第一部電影《妳那好冷小手》擔任女主角。 銀霞演唱成名的歌曲有、、蝸牛與黃鸝鳥、、、、、、、、、、、、、、、、、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銀霞 · 查看更多 »

華視

#重定向 中華電視公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華視 · 查看更多 »

華視晚間新聞

《華視晚間新聞》(CTS EVENING NEWS)是中華電視公司的招牌新聞節目,亦是華視歷史最久的電視節目。現任平日主播為房業涵,週末由各主播輪流代班主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華視晚間新聞 · 查看更多 »

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

《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官方英文名Mission of The Queen 2,為首作《女王的密室》第二季,是由友松娛樂與中華網龍共同製作,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監製的全世界首部結合手機遊戲的大型現場直播益智節目。2015年3月14日於台視主頻首播,主持人為張小燕、阿Ken。 2015年5月30日至2015年7月25日,由「生活飲料」冠名贊助,節目名稱更改為「生活飲料 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 2015年8月22日至2015年10月17日,由「Bio-essence碧歐斯」冠名贊助,節目名稱更改為「Bio-essence 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萬萬沒想到-女王的密室第貳彈 · 查看更多 »

靜修女中

#重定向 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靜修女中 · 查看更多 »

頑皮家族

《頑皮家族》是華視的經典電視節目,由李厚蓉製作,主要是介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動物,以影片介紹其外表特徵、習性等,可說是一本活的「動物教科書」。每集邀請六位來賓參與益智問答,將各類動物的外表特徵、習性等知識融入益智問答中,並倡導保護動物之觀念。目前宏觀電視亦有重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頑皮家族 · 查看更多 »

表演工作坊

表演工作坊(Performance Workshop),簡稱表坊,由李國修、李立群、賴聲川共同創立,於1984年11月在賴聲川位於台北市陽明山的住家客廳成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表演工作坊 · 查看更多 »

衛視中文台

衛視中文台是福斯傳媒集團的一個頻道(2011年12月前為星空傳媒的頻道。),也是對亞洲播出的綜合娛樂頻道。衛視中文台也是台灣第四家合法電視頻道,打破台灣電視史上老三台「三分天下」的局面,2015年5月21日啟用高畫質版本「衛視中文台HD」。.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衛視中文台 · 查看更多 »

風雲大人物

《風雲大人物》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為了給《201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暖身所播映的演藝談話節目,首播期間為台灣時間2010年2月1日至2月11日每週一至週四22:00~23:00(原時段節目《熱線追蹤》暫時停播),共8集。每一集的最後一段會播映〈紅白搶先報〉單元,預告《201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內容。.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風雲大人物 · 查看更多 »

飛碟唱片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UFO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wan)),簡稱飛碟唱片,是臺灣華納唱片的前身,曾與滾石唱片並列1980年代臺灣唱片界二大龍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飛碟唱片 · 查看更多 »

飛碟電台

#重定向 飛碟聯播網.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飛碟電台 · 查看更多 »

馮寶寶

馮寶寶(英文名:Petrina FUNG Bo-Bo,),香港女演員,大家尊称为“BOBO姐”的冯宝宝,有「东方莎莉譚寶」的美誉,出生於英屬北婆羅洲山打根(今馬來西亞沙巴山打根),祖籍廣東中山,从两岁半出道至今,拍摄超过200部电影,其中从6歲至9歲最紅的童年时期,冯宝宝拍摄超过120部电影,是两岸三地、世界华人电影史上,迄今拍电影数量最多的童星,在全球华人社会有广泛的知名度。 在1950年代至1960的粤语片年代,冯宝宝是當時著名的天才童星,曾与萧芳芳、陈宝珠、薛家燕等组成「七公主」七位成員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著名已故影星林黛於1961年12月與年幼的馮寶寶結誼,成為她的誼母。 冯宝宝在11岁時拍國語电影《痴情淚》,並主唱插曲 《慈母頌》 。 内地观众熟悉和认识冯宝宝是源自她是第一代《武则天》的饰演者,至今其经典的扮相在不少70、80后心中都是女神一般存在。 冯宝宝在15岁前就演出近200部电影成为全球拍摄最多电影的童星,被誉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唯一可以挂头牌卖座的童星”。 名导演李翰祥看过冯宝宝的录像《武则天》后,称赞她“比之享有盛名的李丽华、林黛,在演技上更为全面”。 美国三藩市市长更命名1989年6月3日为《冯宝宝日》。 被已故大导演李翰祥形容为“宝里宝气、玲珑剔透”的女星,从影期间,屡获殊荣,在中国、香港、台湾、美国曾获得过无数奖项,包括兩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馮寶寶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詔安客家人

詔安客家人指出生或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客家族群者,是臺灣目前急速減少的族群。 在台灣,於雲林縣的二崙鄉、崙背鄉、西螺鎮、口湖鄉椬梧村等四鄉鎮為最主要分佈地點,另外新北市的新店區境內的安坑庄,桃園市的八德區部份地區、大溪區境內的南興,台中市的西屯區、北屯區、港尾里部分地區、南投縣的中寮鄉部分地區、嘉義縣的中埔鄉境內的詔安厝、台南市的白河區境內的詔安厝、楠西區境內的鹿陶洋江家聚落(亦是全台最大的單姓詔安古厝群及現存住人聚落),宜蘭縣部份地區,前述等地皆有聚落。而大多地區散居的詔安客家人因為被闽南人同化,已消失的差不多了,幾乎都福佬化。 目前以崙背鄉的港尾、羅厝、崙前、鹽園以及二崙鄉的復興村、三和村、來惠村為大本營。如今會講詔安客語的人口大概只剩下八千人左右。目前有鄉土語言教育,有崙背國中、二崙國中以及東興國小、來惠國小、三和國小、二崙國小等學校積極推廣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更提供相關經費協助雲林縣政府於崙背鄉建設詔安客家文化館,並且在東興國小設立詔安客語教學資源中心。另外有也一些自發性民間組職,定期性的開課教授詔安客語,如新北市詔安客家文化促進會等。 客家電視臺在2007年7月到9月中舉辦了大埔腔、饒平腔以及詔安腔的配音人才培訓班,目前在客家電視臺已播過〈大嬸婆與小聰明〉的卡通,陸續也會有其他卡通上映。同時在2007年也由廖文和布袋戲團演出《金黑巾英雄傳》對詔安語言傳承貢獻良多。接著2008年又製播了〈西螺七崁阿善師〉布袋戲,使得詔安客更具特色,8月31日更將黃俊雄布袋戲《包公俠義傳》加以配音,使得詔安客語能有一絲復興的機會。.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詔安客家人 · 查看更多 »

诏安县

诏安县(Chiàu-an-koān,Chau-ôn-ye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最南部的一个县,属漳州市,位于福建与广东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东经116°55'-117°22',北纬23°35'-24°11',居民有漳州河佬人、漳州詔安客家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诏安县 · 查看更多 »

读者文摘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是一本家庭月刊,1922年於美國創刊。2004年,美國的銷量已達一千萬冊。它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誌之一,現在已發展至50個版本,以21種語言印刷,於世界60多個國家發行,爲各個年齡、各種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資訊。文章涵蓋了健康保健、大衆科學、體育運動、美食烹飪、旅遊休閒、金融政治、政府與國際事務、家居與園藝、藝術與娛樂、商業與文化。其他固定的專欄還包括了笑話、謎語、測試、動畫及讀者來信。 雜誌創刊初期,內容以轉載其他報章和雜誌的文章為主,後來有不少內容由編輯部自行採訪,或由特約撰稿人所寫。陳薇后,《尋找不平常的新聞價值——《讀者文摘》八十周年的成功經驗》,出自《全國新資訊月刊》。民國91年9月號:93-95頁。此外也歡迎讀者投稿,《讀者文摘》認為,通過爲各個領域的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可吸引廣大的讀者群。以繁體中文版為例,除(讀者回響)不設稿酬外,讀者投稿如經採用,可獲優厚稿酬。 《讀者文摘》另一大特色在於行銷,直接以函件寄往目標客戶。定期舉辦區域性的「百萬大抽奬」、「讀者文摘信譽品牌頒獎禮」等,加強雜誌在讀者心中的品牌和企業形象。《讀者文摘》不定期出版不同類型的精裝書,為不少讀者的收藏,當中超自然系列頗為繪炙人口,70年代出版的《瀛寰搜奇》,到今天仍有不少讀者在網上交易及討論。 面對互聯網的興起和讀者群老化問題困擾,《讀者文摘》面臨財政困難,於2009年8月同意申请破产保护。.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读者文摘 · 查看更多 »

豐華唱片

豐華唱片(Forward Music Co., Ltd.)是臺灣的一家唱片公司,由原飛碟唱片經營班底1995年成立,曾一手捧紅的歌手包括張惠妹、阿福(鄧福如)、范逸臣、曾寶儀、卜學亮。1998年開始與千禧年代合作發行旗下歌手唱片。其後於2003年成立香港分公司,並買下日本波麗佳音的臺灣及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分公司結束營業後旗下歌手的歌曲版權,2017年8月下旬,董事長張小燕表示因為公司長年虧損,加上其日漸年老,忍痛宣佈將豐華唱片出售,並於2017年9月1日生效。新任董事長為前金牌大風唱片公司總經理黃家勤。.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豐華唱片 · 查看更多 »

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Super Star)是臺灣電視公司於2010年起製播的除夕特別節目。節目採由紅白兩隊歌手展開歌唱比賽的形式進行。其中,主要以女性歌手組成紅隊,男性歌手組成白隊。 節目形式與日本放送協會《NHK紅白歌合戰》雷同,但不同的是:《NHK紅白歌合戰》採現場直播模式;而本節目則採預錄模式,於播出日期前先行錄製完成,經剪接及增加繁體中文字幕後於該年除夕晚間播出。 2013年起,在台視HD台的首播正式改以高畫質播出;2015年起,改由台視主頻提供高畫質播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 查看更多 »

超級星期天

《超級星期天》,官方英文名Super Sunday,是台視與華視星期日晚間的綜藝節目,由禚宏順、柴智屏、王信貴製作,製作助理為梁赫群,1994年9月18日至1996年2月11日在台視播出,1996年2月2日最後一次在台視錄影,1996年3月3日跳槽至華視,伴奏樂團為頂尖拍檔,節目廣告主題曲為男主持人庾澄慶所唱的〈How Do U Feel Tonight〉。每段開場口號為「《超級星期天》,Super」:一位主持人喊「超級星期天」,然後全體模仿超人右手握拳向前伸直並齊喊「Super」。2003年4月6日,第一代女主持人張小燕回鍋,節目改組為《快樂星期天》。.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超級星期天 · 查看更多 »

黃子佼

黃子佼(Mickey,),台灣男藝人、知名節目主持人,洒落工作室(All Area Pass)創辦人,綽號「佼佼」,世新大學五專部廣播電視科畢業。1988年8月,黄子佼報名參加中華電視台《青春大對抗》衛冕而出道。知名女主持人Lulu黃路梓茵為其徒弟‎。.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黃子佼 · 查看更多 »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黃霑 · 查看更多 »

黃舒駿

黃舒駿(Jerry Huang,),台灣歌手、詞曲作家、製作人、演員、導演以及評委,曾任iTutorGroup集團副總裁及戰略平台事業群總經理。.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黃舒駿 · 查看更多 »

錦繡年華

《錦繡年華》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播出的一個國語歌唱綜藝節目,1975年10月8日開播,在劉文正時期曾取名為《錦繡年華-劉文正時間》。 從開播至停播都任用台視大樂團擔任伴奏。.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錦繡年華 · 查看更多 »

胡瓜

胡自雄(),台灣著名男藝人、綜藝節目主持人。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三義鄉,外號「胖子」,父親籍貫江蘇宜興,母親為苗栗客家人,並能流利說客家語。 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胡瓜與張菲、吳宗憲、張小燕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綜藝天王」之稱號。其中張菲是胡瓜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師父,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為其師兄弟。知名藝人前羅密歐成員羅志祥、歐漢聲、知名主持人浩角翔起以及瑪莉亞等人視他為師父,艺人小嫻則是他的乾女儿。 2009年,胡瓜以綜藝益智節目《挑戰101》榮獲第44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胡瓜為2004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胡瓜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葛福鴻

葛福鴻,台灣著名綜藝節目製作人、經紀人,東風衛視董事長。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後在美國攻讀傳播學,1979年學成回到台灣、進華視做節目。 葛福鴻被稱為台灣的「綜藝之母」、「綜藝教母」,她把台灣的綜藝節目從單純的唱歌跳舞、甚至過時的秀場形態,變成多元化、結合時事、嘲諷、資訊的年輕新類型。她製作出如「歡樂週末派」、「連環泡」、「超級星期天」等膾炙人口的節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葛福鴻 · 查看更多 »

肝癌

cholangiocarcinoma) 肝癌(Liver cancer)是指發生於肝脏或從肝臟開始的恶性肿瘤。癌症也可能從其他部位轉移到肝臟,稱為,其比例比肝臟原生性的肿瘤要高。肝癌的症狀包括右側下方的腫塊或疼痛、腹水、黄疸、容易瘀傷、體重減輕以及身體的虛弱。 肝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是酒精造成的肝硬化。其他原因包括黃麴毒素、及 -->。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HCC),佔總病例的八成,其次的是膽管癌 -->。其他較少見的有及。可以透過血液檢驗及醫學影像來診斷,並透過組織活檢來證實。 預防性的手段有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治療已罹患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病患,以避免其進展成癌症 -->。若是的病患,會建議進行。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靶向治疗及放射線療法 -->,特定情形下也可以進行電燒、或是 -->。小於1公分的腫塊可以先進行積極觀察,再評估是否介入。 原發性肝癌是出現頻率第二高的癌症(6%),致死率則是第六高(9%)。2012年有78.2萬人罹患肝癌,造成74.6萬人死亡。2013年有30萬人是因為乙型肝炎造成的肝癌而死亡、34.3萬人是因為丙型肝炎造成的肝癌而死亡、9.2萬人是因為酒精引發肝癌死亡。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肝癌發生率也比較高,包括亞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男性罹患肝細胞癌症比率比女性要高。最常在55歲到65歲之間成人中診斷出肝癌 -->。美國肝癌的五年存活率是18%-->.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肝癌 · 查看更多 »

鄭丹瑞

鄭丹瑞(Lawrence Cheng Tan Shui,),人称“旦哥”或“阿旦”,香港著名的跨媒体文化人,涉猎电影、电视、电台、舞台、报纸专栏,是香港娱乐圈、文化界的多面手及前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兼藝員訓練班導師。鄭丹瑞是由電台DJ出道,曾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男DJ,并历任香港電台節目總監、香港商业電台營運總裁,其编撰的《小男人周记》是华语影坛至今唯一一部广播剧,並创下多项纪录,收听率高居榜首,也是迄今为止首部原创的广播剧剧本能发展为小说专栏、电视剧、电影及舞台剧作品。鄭丹瑞也曾制作参与过多部经典的广播剧、电视剧、电影,主持过上百台经典综艺晚会和大型节目,有“金牌司仪”的美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鄭丹瑞 · 查看更多 »

脱口秀

清談節目(,中文名字「--」是英文之音譯),亦稱為--、談話節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 从各大都市的地方电台到国家联合广播脱口秀例如《》,各种政治脱口秀在美国非常常见。 但脫口秀這個名詞,目前在台灣與中國通常是代表獨角喜劇、站立喜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脱口秀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

金鐘獎(英語:Golden Bell Awards,縮寫為GBA)是臺灣傳播媒體的官方榮譽獎項之一,與金馬獎、金曲獎並列為三大娛樂獎項,稱為「三金」。金鐘獎更成為臺灣演藝人員追求的榮譽目標,首屆創始於1965年,第1屆至第46屆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47屆之後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續主辦。金鐘獎設立之初,是以獎勵廣播(即無線電廣播)事業為主,設置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71年始將電視納入獎勵範圍,自此金鐘獎正式以廣播及電視為獎勵對象。每年一年一度的金鐘獎分為「廣播金鐘獎」與「電視金鐘獎」等兩部分,兩者分開頒獎。.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蕭芳芳

蕭芳芳(Josephine Siao Fong-fong,),原名蕭亮,香港知名演員,曾獲得1975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女朋友》)、1981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秋水長天》)、1988年和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於1995年(《女人四十》)和1996年(《虎度門》)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至今唯二蟬聯此獎的獲獎人之一(另一位為楊惠姍)。 蕭芳芳的现任丈夫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教授張正甫。.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蕭芳芳 · 查看更多 »

配偶

配偶是指婚姻關係、民事結合、同居伴侶關係、普通法婚姻中的伴侶。這是個無特定性別的詞彙,通常男性配偶稱為丈夫、女性配偶稱為妻子。所以,這個詞彙無論多元性別或單元性別的異性關係或同性關係,皆可適用。.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配偶 · 查看更多 »

艺人

藝人是對從事演藝表演工作者的稱呼,是利用自己本身的技藝與才能來娛樂他人,以賺取報酬之職業的總稱,與幕後的演藝工作者(導演、編劇、音樂創作人、製作人等)相對。現代多用來指稱流行文化領域的演藝表演者,包括歌手、演員、模特兒、節目主持人、舞者、音樂人、播音員、配音員等。.

新!!: 張小燕 (臺灣)和艺人 · 查看更多 »

電視周刊

電視周刊可以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電視周刊 · 查看更多 »

連環泡

《連環泡》是中華電視公司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中期間一個紅極一時的帶狀綜藝節目,於1986年3月24日開播,1994年4月14日停播。內容以短劇單元為主,反應現實,寓教於樂。主要製作人是葛福鴻,製作單位是福隆製作公司,王偉忠、薛聖棻、徐雅琪、侯文燕擔任總策劃。王偉忠做了六年半離開(去英國廣播公司受訓三個月),晚期由柴智屏接手做;做到後來結束的時候都沒有人了,許效舜和陳為民是節目結束前的最後一代製作人,自己導、自己做〈錯過這次 再等十八年--正宗連環泡同學會〉,中天電視台《康熙來了》,2007年1月24日、1月25日節目內容。 1994年3月23日,華視決定,《連環泡》停播,1994年4月18日在原時段開播綜藝節目《連環大車拚》;《連環大車拚》由巴戈搭配一位女主持人主持攝影棚內猜謎,董至成主持戶外遊戲競賽。 《連環泡》首播時段經過多次變動:.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連環泡 · 查看更多 »

除夕

夕,又稱大年夜、年夜、年三十、除夜、岁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天。這天的確實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同。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閩南人稱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在大中華地區、日本和越南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韓國近代也受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影響而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而中國南方、臺灣和越南等地會有年宵市場(或稱花市)。.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除夕 · 查看更多 »

陳寶珠

陳寶珠(Connie Chan Po-chu,),籍貫廣東新會外海,著名粵劇演員及電影演員。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是七公主成員之一,並且出身自粵劇世家,為粵劇名伶陳非儂、宮粉紅的養女,師傅任劍輝更是香港粵劇史上最受歡迎的女文武生,亦是「銀壇鐵漢」曹達華的乾女兒。.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陳寶珠 · 查看更多 »

陶大偉

陶大偉(),臺灣已故著名歌手、演員、電視節目製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筆名「陶鴻翔」,人稱「陶叔叔」。.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陶大偉 · 查看更多 »

陶晶瑩

陶晶瑩(),暱稱陶子,畢業於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臺灣著名電視節目女主持人、歌手、作家、經紀人及姊妹淘網站總編輯。 陶晶瑩在199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以歌手身份出道,進入演藝圈之後一度星運沉浮,曾在演藝事業進入低潮期時萌生退意。後來遇上生命中的貴人張小燕,陶晶瑩經其大力提拔,再憑藉著自身努力不懈,成功轉換至節目主持人跑道,成為全台最炙手可熱的一線主持人之一。 陶晶瑩如今跨足演藝圈多方領域,亮眼表現以及優異成績早已讓她成為台灣演藝圈中,個人特色鮮明的傑出藝術工作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陶晶瑩 · 查看更多 »

K歌大明星

《K歌大明星》,官方英文名One in a Million,是台灣中視的音樂互動綜藝節目,友松娛樂製作,中視、友松娛樂、嘉毅國際共同投資,主持人為張小燕、阿Ken ,第一季於2017年7月1日起每週六20:00於中視主頻首播。因版權問題,中華電信MOD與四季線上影視以《萬秀豬王》覆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K歌大明星 · 查看更多 »

Lulu

#重定向 黄路梓茵.

新!!: 張小燕 (臺灣)和Lulu · 查看更多 »

NOWnews 今日新聞

#重定向 NOWnews今日新聞.

新!!: 張小燕 (臺灣)和NOWnews 今日新聞 · 查看更多 »

SS小燕之夜

《SS小燕之夜》(英語:Small Swallow Xiaoyan Night)又稱小燕之夜,為台灣十分知名的電視訪談性娛樂節目。由著名的資深藝人張小燕(小燕姐)主持。 於2010年8月2日~2017年1月2日21點首播,由映畫傳播製作。 2010年7月28日舉辦首錄記者會,沈春華、庾澄慶、卜學亮及黃子佼紛紛到場祝賀。收視率長期都有突出的成績表現。本節目原時段為《全民最大黨》,由於此新節目播出,已經搬到中天娛樂台播出。2016年12月28日節目搬至中天娛樂台播出,並撥出四集後於2017年1月2日停播。2017年3月6日節目搬至TVBS,改名《TVBS小燕有約》。.

新!!: 張小燕 (臺灣)和SS小燕之夜 · 查看更多 »

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我要當歌手》(Super Star)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綜藝節目,是《紅白紅白我勝利》、《綜藝十八班》、《百萬大明星》的續作,號稱全台最大格局選秀節目,友松傳播製作,製作人為薛聖棻、陳俊良、黃琳容、翁偉祥、沈丹桂,主持人為「綜藝教母」張小燕、黃子佼,阿毛老師率領Super Band伴奏,2013年5月26日起每週日晚上08:00首播。 2014年5月11日起,本节目在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和澳洲版播出,根据协议将播出11集,播出至7月20日结束。.

新!!: 張小燕 (臺灣)和Super Star 我要當歌手 · 查看更多 »

TVBS

TVBS,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經營者之一,為台灣首家衛星電視台。1993年9月28日開播,結束了以往「老三台」於1962年至1992年間獨佔台灣電視廣播之壟斷局面。同時擁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TVBS新聞台、TVBS歡樂台、TVBS、TVBS-Asia(海外)、TVBS精采台(MOD)。 目前TVBS全頻道以HD高畫質製播,並率先將4K設備應用於戲劇拍攝與大型晚會轉播。.

新!!: 張小燕 (臺灣)和TVBS · 查看更多 »

TVBS (頻道)

TVBS頻道(TVBS),是台灣TVBS(聯利媒體)經營的有線電視頻道,也是該公司第一個開播的頻道,簡稱S台(原簡稱為T台)。.

新!!: 張小燕 (臺灣)和TVBS (頻道) · 查看更多 »

TVBS歡樂台

TVBS歡樂台,是台灣TVBS旗下的娛樂節目頻道。.

新!!: 張小燕 (臺灣)和TVBS歡樂台 · 查看更多 »

TV新秀爭霸站

《TV新秀爭霸站》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的一個綜藝節目,1988年7月9日開播,製作人是張小燕,主持人是曹蘭、湯志偉,播出時間是每週六12時10分至13時40分。開播時節目名稱是《青春大對抗》,1989年2月改名《TV新秀爭霸站》。 《TV新秀爭霸站》是一個提供青少年表演才藝並培養電視藝人的綜藝節目,也是台灣電視史上發掘新人最多的綜藝節目之一。《TV新秀爭霸站》開播時,助理主持人是6人女子團體小貓隊;為了與小貓隊性別平衡,開麗創意組合公開徵選男助理主持人3人,選出吳奇隆、陳志朋與蘇有朋組成3人男子團體小虎隊加入助理主持人行列。 1990年7月15日,《TV新秀爭霸站》改名《青春爭霸站》,並跳槽台視播出,但與華視有簽合約的湯志偉沒有隨之跳槽。.

新!!: 張小燕 (臺灣)和TV新秀爭霸站 · 查看更多 »

探索頻道

探索頻道(英文:Discovery Channel)是由探索傳播於1985年在美國創立的。探索頻道主要播放流行科學、科技、歷史、考古及自然紀錄片。探索頻道在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均有落地,但探索頻道會因應不同地區設立不同版本,加上字幕或配音。美國版本主要播放寫實電視節目,如著名的流言終結者系列。亞洲探索頻道除著重播放寫實節目之外,也播放文化節目,如介紹中國、日本文化的一系列節目。部份系統業者已啟用高畫質。.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探索頻道 · 查看更多 »

李四端

李四端(),台灣資深新聞工作者。現任東森新聞台李四端的雲端世界節目主持人。同時於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擔任講師&大雲文創《大雲有故事》網路直播節目主持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李四端 · 查看更多 »

李立群

李立群(),臺灣新竹縣出生,籍貫河南孟縣,臺灣著名舞台劇、相聲演員、影視演員,表演工作坊的創立人之一。電影、電視、劇場三棲,包括《光陰的故事》、《暗戀桃花源》、《黑皮與白牙》、《阿爸的情人》等。近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與電影。因為不太挑戲,不論劇本好壞也願意演出,有一外號為“爛戲王”。.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李立群 · 查看更多 »

李虹

李虹,北京人,职业艺术家、作家。.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李虹 · 查看更多 »

李明依

李明依(),是台灣的女歌手、女演員、節目主持人與文字工作者,曾經主持過多個一線節目,近年以育兒為主。性格直接,快人快語,好惡分明。在2006年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中曾多次公開表態支持倒扁立場。她是虔誠的基督徒。現任台灣生命優質協會副理事長。.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李明依 · 查看更多 »

東風衛視

東風衛視(Azio TV、Asia Plus)是台灣年代集團旗下所屬頻道,分為台灣台與亞洲台兩個版本。公司全名為東風文化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起由「衛星娛樂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所經營,現由年代網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該頻道的台標乃紫底加上以草書寫成的白色「東風」二字。.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東風衛視 · 查看更多 »

歡樂週末派

《歡樂週末派》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的一個綜藝節目,福隆製作公司製作,開播時主持人是張小燕。在開播時(1985年11月9日)至1987年6月27日期間的名稱是《週末派》,播出時間為每週六22:00~23:30,是台灣首個將資訊與娛樂結合的綜藝節目,曾經三次獲得金鐘獎提名並兩次獲得金鐘獎;1987年7月18日改名《歡樂週末派》,主持人改為張小燕與陽帆,片頭曲〈歡樂週末派〉由庾澄慶一手包辦作詞、作曲及主唱。曹啟泰也曾與張小燕搭檔主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歡樂週末派 · 查看更多 »

歌林天龍音樂

歌林天龍音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歌林天龍,是臺灣一家已停業的唱片公司,前身為歌林公司音樂出版部。.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歌林天龍音樂 · 查看更多 »

歌林公司

#重定向 歌林.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歌林公司 · 查看更多 »

沈殿霞

沈殿霞( Lydia Shum Tin Ha;),暱稱肥肥、因地位崇高而被號肥姐、開心果,是一名已故香港實力派女演員、電視主持和女歌手。她亦是著名藝人張學友及陳庭威的誼母,其女兒是香港女歌手鄭欣宜。沈殿霞在1958年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及在1960年時被招聘為電影《一樹桃花千朵紅》的童星,而開始其演藝生涯,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拍攝過的電影逾百齣,其後加入香港無綫電視,開始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代曾與張德蘭、汪明荃、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 沈殿霞的招牌響亮尖銳的笑聲、貓頭鷹式髮型(她自譽為「銷魂勾」並稱之為她的「Trademark」康熙來了2005年8月5日《肥姊過江》集,第7-8分鐘的談話內容。)及稍向上的黑框眼鏡框深入民心,這種歡樂形象從196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2000年代中,被不少傳媒、政要及市民公認為香港人的「開心果」。她的前夫為鄭少秋,二人有一女兒鄭欣宜,離婚後女兒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沈殿霞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2006年因為健康狀況問題而暫時停止其演藝工作。她在2006年9月進行了通膽管手術,其後證實罹患肝腫瘤。2008年2月19日早上8時38分,沈殿霞於瑪麗醫院病逝,享壽62歲。 沈殿霞逝世後,各界對她有很崇高的評價。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對沈殿霞的逝世感到難過,指出她雖然被病魔纏擾,但她的堅毅意志代表了香港人尊敬的精神。沈殿霞是香港人的開心果,她的笑聲陪伴香港人成長,帶給香港人許多歡樂。 香港體育館因沈殿霞的逝世,打破先例首次用作追思用途,而至今未有第二次。《肥姐 我們永遠懷念您追思會》成為香港一次全港電視台同步直播的節目。.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沈殿霞 · 查看更多 »

沈春華

thumb 沈春華(),中華民國新聞界人物,出生於臺南縣下營鄉(今臺南市下營區),曾是中視新聞及八大電視的晩間新聞時段的當家主播。23歲以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拿下第1座金鐘獎,之後擔任主播,除了專業的播報能力,還有破紀錄得12座金鐘獎肯定,2008年以中天《沈春華Life Show》拿下綜合節目主持人獎,這是她第13座金鐘獎。也讓她成為歷屆電視金鐘獎以來最高紀錄得獎者。.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沈春華 · 查看更多 »

港台

港台可以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港台 · 查看更多 »

清宮殘夢 (台視電視劇)

《清宮殘夢》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製播的《台視國語電視小說》系列國語連續劇《開國前後》的第一部作品(第二部為《青天白日》),於197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播出,為台灣電視史上首部國語清裝劇,亦是台灣第一齣以彩色播出的電視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清宮殘夢 (台視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漳州市

漳州市(Tsiang-tsiu-tsh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位于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漳州平原上,鄰近厦門、汕頭两个經濟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級市。全市土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人。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漳州市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新聞主播

新聞主播或新聞報導員通常指的是在電視台的新聞頻道、電台或互聯網等電子媒體上,每節數分鐘、半小時以至一小時新聞報導的主持人,不同國家對主播的定義或身份階級有所分別。.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新聞主播 · 查看更多 »

日正當中

日正當中可以指:.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日正當中 · 查看更多 »

愛到底

是由九把刀、方文山、陳奕先及黃子佼導演的2009年愛情電影,此片的出品人為胡詔飛、王海平。電影由四個故事組成,包括九把刀的〈三聲有幸〉,方文山的〈華山.24〉,陳奕先的〈幸運〉及黃子佼的〈第六號瀏海〉。.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愛到底 · 查看更多 »

曾寶儀

曾寶儀(Bowie Tsang,),台灣及香港知名主持人,出生於香港,成長於台灣,是一位兼具有主持人、歌手、演員多重身份的全方位藝人,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父親是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母親王美華目前仍活躍於台灣演藝圈中,是台灣人,同父異母弟弟曾国祥是香港和台湾新晋的电影导演和演员。.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曾寶儀 · 查看更多 »

曾志偉

曾志偉(Eric Tsang Chi Wai,),香港知名演員、電視節目主持和電影製作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一,龍虎武師出身,其後成為電影演員;近年多為電視節目主持,偶為電影導演,他同時亦投資、策劃及參與電影製作,前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現代表香港演藝人協會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副主席。他的父親是逃亡至台灣的香港通緝犯曾啟榮探长,曾志偉也是三合会「联公乐」的二代目。 曾志偉於演藝界工作多年,於兩岸四地有廣泛的影響力,更因主持在香港創下高收視的《獎門人》系列遊戲節目而被專稱為「志偉大哥」及獎門人。他在香港娛樂圈資歷深,人脈廣,亦愛於其主持的綜藝遊戲節目中口不擇言及捉弄嘉賓藝人。.

新!!: 張小燕 (臺灣)和曾志偉 · 查看更多 »

1991年華東水災

華東水災是1991年發生於中國華東地區的嚴重自然災害,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籲國際社會援助的中國自然災害。.

新!!: 張小燕 (臺灣)和1991年華東水災 · 查看更多 »

2100全民開講

《2100全民開講》是台灣的TVBS所製播的帶狀談話性政論節目,節目名稱是因為從晚上九點(21:00)開始播送而來。每集約兩小時,2013年4月1日起改為每集一小時。約於2009年中期以後至2013年3月,晚上九點至十點時段由《2100掏新聞》所取代;期間加入TVBS主播廖盈婷,針對時事話題做調查報導及新聞播報。過往同頻道同時段於週末播出的是《2100週末開講》,由資深媒體人董智森與TVBS主播顧名儀共同主持,其與《2100全民開講》的製作單位相同,常態來賓也基本相同。 2013年4月1日至4月5日晚上十點至十一點播出《核四行不行》特別節目,由顧名儀擔任節目主持人。2013年5月27日至5月31日晚上九點至十點播出《十二年國教行不行》特別節目,由夏嘉璐擔任節目主持人。 2013年停播,改以《2100黑白相對論》取代,並改由羅智強主持。.

新!!: 張小燕 (臺灣)和2100全民開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张小燕 (1948年)张小燕 (台湾)張小燕 (1948年)張小燕 (台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