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筑摩号重巡洋舰

指数 筑摩号重巡洋舰

筑摩号重巡洋舰(日语:筑摩,平假名:ちくま),为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利根型重巡洋艦的二号舰#達昭和10年9月p.21『達第百十五號 艦艇製造費ヲ以テ昭和十年度ニ於テ建造ニ着手ノ巡洋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昭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海軍大臣大角岑生|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長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 八千五百頓級巡洋艦 筑摩(チクマ)』。“筑摩”一名来源于筑摩川(又名千曲川,为信濃川的上游)。为松本市的。 筑摩作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建造的最新式重巡,参加了袭击珍珠港以及中途岛海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最终在雷伊泰灣海戰(又译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

110 关系: 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原忠一华盛顿海军条约印度洋空襲古贺峰一古鹰号重巡洋舰复仇行动大和级战列舰大淀號輕巡洋艦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国海军太平洋战争妙高级重巡洋舰宇垣纏安汶小澤治三郎山城號戰艦山口多聞山本五十六中爪哇省中途岛海战布干維爾島戰役布干维尔岛布因 (巴布亚新几内亚)三菱重工业九九式艦上轟炸機井上成美伊势级战列舰伊藤整一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伦敦海军条约信濃川圣诞岛利根型重巡洋艦利根號重巡洋艦冲鷹號航空母艦倫多瓦島B-17轟炸機矢矧號輕巡洋艦珍珠港事件磯風號驅逐艦秋云号驱逐舰秋月級驅逐艦第1航空艦隊 (日本海軍)第1艦隊 (日本海軍)筑摩级防护巡洋舰粗盐腌牛肉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5)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羽黑號重巡洋艦翔鹤号航空母舰爪哇岛瑞鳳號航空母艦瑞鶴號航空母艦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熊野號重巡洋艦照月號驅逐艦隼鷹號航空母艦聯合艦隊聖克魯斯群島戰役菲律賓海海戰萩风号驱逐舰青叶号重巡洋舰飛鷹號航空母艦飛龍號航空母艦角田覺治谷风号驱逐舰鱼雷管鹿岛号训练巡洋舰輕巡洋艦达尔文空袭霧島號戰艦航空母舰鈴谷號重巡洋艦阿賀野號輕巡洋艦阿武隈级护卫舰赤城号航空母舰蒼龍號航空母艦野分號驅逐艦重巡洋舰金剛級戰艦長門號戰艦长门级战列舰零式水上偵察機雷伊泰灣海戰陸奧號戰艦陽炎號驅逐艦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東所羅門海戰松本市栗田健男标准排水量橫須賀鎮守府歐胡島武藏號戰艦比叡號戰艦河內級戰艦滨风号驱逐舰朝日號戰艦最上号重巡洋舰最上级重巡洋舰海上自衛隊新加坡新喬治亞島新喬治亞群島日向號戰艦攝津號戰艦敷島級戰艦扶桑级战列舰 扩展索引 (60 更多) »

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1942年10月爆发的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又译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亦称为第二次萨沃岛海战,日方则称为薩沃島近海海戰(サボ島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次大日本帝國海軍与美國海軍之间的海上交锋。是役发生于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下简称瓜岛)和薩沃島之间的海峡入口处,是瓜岛战役的四场主要海战之中的第二场。埃斯佩兰斯海角位于瓜岛最北端,本次海战即因此地而得名。 1942年10月11日夜间,一支大型日军船队开向瓜岛,试图为岛上的日军运送补给和增援部队。船队由海军少将指挥,包括两艘水上飛機母艦以及6艘驱逐舰。此外,五藤存知海军少将率领着一支舰队(包括3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为了执行炮轰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摧毁盟军飞机和机场设施的任务,同一时刻也正在该地区单独行动。 11日午夜,一支由诺曼·斯科特海军少将率领的美军舰队(包括四艘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抵达了瓜岛旁边的萨沃岛,迎头截住五藤的舰队。这次会战完全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是役日军一艘重巡、一艘驱逐舰沉没,一艘重巡重创,五藤本人身负重伤而死,五藤舰队被迫中止炮击任务撤退。而斯科特的一艘驱逐舰也被击沉,此外还有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重创。但运输船队趁着双方交战时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返回,没被美国人发现。12日凌晨,运输船队有4艘驱逐舰回去救助撤退中的五藤舰队。亨德森机场的飞机在12日白天发动空袭,又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本次会战和之前的薩沃島海戰类似,都是并非决定性的战斗。此战过后,美日双方都依然未能彻底控制该地区水域。但是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一扫萨沃岛海战惨败以来的阴霾,美军士气遂为之大振。.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 查看更多 »

原忠一

,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最终军阶为海军中将。.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原忠一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海军条约

《华盛顿海军条约》(《五國關於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是于1922年2月6日由美、英、法、意、日五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条约的有效期到1936年12月31日为止。条约主要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總噸之比為5:5:3:1.75:1.75。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从1922年至1936年15年间,史称“--”时代,而根據規定建造的戰艦稱為條約戰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华盛顿海军条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空襲

印度洋空襲是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在1942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對盟軍在印度洋的艦艇和海軍基地的海上空襲行動。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決定性戰役。由南雲忠一指揮的日軍迫使同盟國(主要是英國皇家海軍)部隊撤退到東非,使日本在印度洋東部占優。.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印度洋空襲 · 查看更多 »

古贺峰一

古贺峰一(),日本帝國海军大将,生于佐贺县西松浦郡,太平洋战争中,接替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繼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海军乙事件中殉职,死后追授予元帅称号(旧日本海军的元帅并非军衔)。.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古贺峰一 · 查看更多 »

古鹰号重巡洋舰

古鹰号重巡洋舰(日语:古鷹,平假名:ふるたか)为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古鹰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本舰以同位于广岛县江田岛市的海军兵学校附近的古鹰山命名。1925年2月25日下水,1942年10月12日在南太平洋被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古鹰号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复仇行动

復仇行動(Operation Vengeance)是太平洋戰爭中索羅門群島戰役期間,美國方面在1943年4月18日暗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行動。在日本稱為「海軍甲事件」。.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复仇行动 · 查看更多 »

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級戰艦(やまとがたせん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由海軍省管理)所建造戰艦的艦型,同時該艦在當代亦採用了多項新技術打造,亦是人類歷史上所建造過排水量最大的戰艦。 近年出現在不少日本電玩、動畫、漫畫、塑料模型而重新廣為人知。特別是《宇宙戰艦大和號》令其知名度上昇及更大眾化。今日的「大和」可以說是日本人最熟悉的軍艦,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大和的存在是軍事機密,一般日本人幾乎全不知道。當時的日本人以為長門型戰艦的長門與陸奧為海軍主力。.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大和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大淀號輕巡洋艦

大淀號輕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艦名來源為宮崎縣內最大的河川大淀川。大日本帝國海軍最後的聯合艦隊旗艦。為昭和十四年度的中通過建造,日軍在官方文書上稱為巡洋艦丙昭和13年9月19日付 海軍省『昭和14年度海軍軍備充実計画細項ニ関スル対大蔵省説明資料』、昭和13年7月11日付 艦政本部総務部第一課『次期補充計画艦種ノ仮称ニ関スル件覚』など。,又稱丙型巡洋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大淀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かんているいべつへんせん)是日本海軍的艦艇類別變遷。.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海军

#重定向 大日本帝國海軍.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大日本帝国海军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妙高级重巡洋舰

妙高級重巡洋艦()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重巡洋艦,同級艦4艘,分别为妙高号、那智號、足柄號、羽黑號。.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妙高级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宇垣纏

宇垣纏(うがき まとめ)(,1890年2月15日–1945年8月15日)是旧日本海军將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联合舰队参谋长。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后,宇垣缠带领最后一支特别攻击队出击自杀。.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宇垣纏 · 查看更多 »

安汶

安汶或安波那(印尼语:Ambon;荷兰语: Amboyna;西班牙语: Amboina;葡萄牙语: Nossa Senhora de Anunicada 阿努尼卡达圣母城)是安汶岛上的主要海港城市,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首府。城市也被叫做“Ambon Manise”,意为美丽的安汶。安汶地处马鲁古群岛中部,是马鲁古群岛的最大城市。如今,安汶市已成为马鲁古群岛航运、旅游和教育的中心。2010年时,安汶有人口330,335。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安汶被列为印尼东部的主要城市。1996 - 2002年间,这一地区因种族仇视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现今的安汶已经发展成了印尼东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安汶是座多元化的城市,居民包括摩鹿加人、爪哇人、巴厘人、布顿人、布吉人、望加锡人、巴布亚人、、米南加保人,还有弗洛勒斯、松巴、阿洛和帝汶等地的部落民族。此外还有许多外国血统居民,如华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德意志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安汶是基督教在此地区的传教中心,城市和周边岛屿有许多基督徒,以及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多数人的穆斯林。.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安汶 · 查看更多 »

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日文:おざわ じさぶろう,英文:Jisaburo Ozawa,),宮崎縣人,大日本帝国海军中將,日本海军第一機動艦隊司令,並統帥艦隊參與菲律賓海海戰,他也是最後一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小澤治三郎 · 查看更多 »

山城號戰艦

山城號戰列艦(やましろ)是一艘日本海军战舰,扶桑型战舰的2号艦。在横須賀海軍工廠建造。.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山城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山口多聞

山口多聞,日本帝國海軍將領。在中途岛海战中战死,追晋海军中将。.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山口多聞 · 查看更多 »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旧日本海軍軍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战役,例如偷襲珍珠港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一式大型陸上運輸機)被击落。山本之死对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山本五十六 · 查看更多 »

中爪哇省

中爪哇省(印尼語:Jawa Tengah)是印尼的一個省,位於爪哇島的中部,首府是三寶瓏。現任省長是甘查爾·普拉諾沃,由副省長代理。.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中爪哇省 · 查看更多 »

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海戰的主要戰鬥在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後續戰事一直持續至6月7日。 1942年初,日本陸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意見紛歧。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在6月4日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在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軍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予以伏擊。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航母在5月珊瑚海海戰受損而無法參戰,其無線電通訊密碼更遭到美軍部分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根據破譯信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募集三艘航母到中途島。結果,美軍在6月4日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母沉沒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軍四艘航母。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中途岛海战 · 查看更多 »

布干維爾島戰役

布干維爾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3年11月1日至1945年8月21日間在所羅門群島附近的布干維爾島,盟國與大日本帝國之間的一系列戰鬥。布干維爾島戰役是盟軍在新幾內亞及所羅門群島一系列軍事行動之一部份。布干維爾島是在1942年被日軍佔領,日軍在北面布卡島及南面巴布亞新幾內亞設有空軍基地。日本海軍在南面的肖特蘭群島設有海軍基地。這些基地用以保衛新不列顛之拉包爾和支援其在所羅門群島其他島嶼之軍事行動。 作為馬車輪作戰之及後部份,盟軍希望在布干維爾島建立空中力量以孤立拉包爾。因此,在1943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布干維爾島之託洛基納角登陸及建立灘頭陣地,灘頭陣地內建有3條飛機跑道。到1944年1月,海軍陸戰隊被美國陸軍士兵代替。10月,澳大利亞士兵代替美軍駐守。而整個作戰行動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才結束。.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布干維爾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布干维尔岛

布干维尔岛(英语:Bougainville Island),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端一岛屿,地理上属于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因此连同附近的布卡岛有时也被称为“北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全岛面积为9318平方公里,为布干维尔自治区的主体部分,全省人口400,000人(2014年)。.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布干维尔岛 · 查看更多 »

布因 (巴布亚新几内亚)

布因(Buin)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岛南端的一个居民点,Merriam Websters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Third Edition, p. 183.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布因 (巴布亚新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三菱重工业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簡稱三菱重工、MHI)是日本綜合機械製造商,也是日本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為三菱集團的旗艦企業之一。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交通運輸、船舶、航空太空、鐵路車輛、武器、軍事裝備、電動馬達、發動機、能源、空調設備等各種機械機器設備之生產製造。.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三菱重工业 · 查看更多 »

九九式艦上轟炸機

九九式艦上轟炸機(日文:九九式艦上爆撃機,簡稱:九九艦爆)為愛知時計電機株式會社(後成立愛知航空機會社)生產製造的艦上俯衝轟炸機,主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於太平洋戰場上使用。盟軍代號为瓦尔(Val)。.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九九式艦上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井上成美

井上成美(いのうえ しげよし,),宮城縣仙台市人,大日本帝國海軍史上最后一位晋升的海军大将。.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井上成美 · 查看更多 »

伊势级战列舰

伊势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戰艦,共造2艘。.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伊势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伊藤整一

伊藤整一(いとう せいいち,),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官,海軍兵學校第39期,曾任第2艦隊司令長官、日本駐滿州國海軍武官等職。伊藤整一出生於福岡縣三池郡高田町一個普通家庭。1945年4月7日,於第2艦隊旗艦大和號沉沒時戰死。 Category:日本海军大将‎ Category:日本海軍武官 Category:太平洋戰爭戰死人物 Category:勳一等旭日大綬章獲得者 Category:功四級金鵄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海軍兵學校校友 Category:福岡縣出身人物 Category:1890年出生 Category:1945年逝世.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伊藤整一 · 查看更多 »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舷號CV-6,綽號大E或幸运E(Big E或Lucky E)),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它是美軍第七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在1934年開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並於1938年服役。接著企業號參與了一次,在1940年編入駐太平洋的。1941年美國太平洋艦隊重設後,企業號仍舊留在太平洋服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企業號原定在前一日進入港口,但因風浪而有所延誤,僥倖避過一劫。此後企業號參與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大部分重要戰鬥,由早期的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到美軍反攻的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菲律賓戰役及雷伊泰灣海戰,以及晚期的硫磺及琉球群島戰事。1945年5月沖繩戰役期間,企業號接連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傷,被迫返回美國維修,使之錯過日本投降前最後三個月的戰鬥。 大戰結束後,戰績彪炳的企業號參與了接載美軍返國的,最後在1947年退役停放。美國海軍部長福萊斯特曾稱讚企業號為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佳象徵,並請求政府將企業號如同憲法號一樣永久保存,然而企業號在戰後多次的捐贈計畫都因故失敗。1952年及1953年企業號先後被重編為攻擊航母及反潛航母,但艦體並沒有作任何改裝。1956年海軍將企業號除籍並出售拆解。艦艇的老兵組織試圖籌款購入企業號不果,而企業號最終在1958年拆解。在老兵的強烈要求下,海軍將在同年開始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資紀念。.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 查看更多 »

伦敦海军条约

《伦敦海军条约》是於1930年4月22日,由《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缔约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及法国召开伦敦海军军备会议签订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即伦敦海军条约),有效期至1936年12月31日為止。 《伦敦海军条约》对缔约三国的主力舰数量进一步裁减,继续冻结各缔约国主力舰的建造至1936年,并且约定了舰龄超过20年的主力舰可进行改装与性能提升的条文。条约规定了巡洋舰的分级与数量的限制,标准排水量超过1850吨、不大于1万吨的巡洋舰分类又分为两级: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的巡洋舰(a型)和主炮口径不超过6.1英寸的巡洋舰(b型)。.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伦敦海军条约 · 查看更多 »

信濃川

信濃川()是日本第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是日本第三大,為11,900平方公里。整體來說稱之為「信濃川水系」,但在長野縣境內叫作「千曲川」(),而經流過長野縣下水郡進入新潟縣之後才稱為「信濃川」;稱為千曲川的部份長度為214公里,而信濃川部份是153公里,全長合計為367公里。 自古時候的《萬葉集》開始,就有許多詩歌是在描述千曲川,在近代也有不少歌曲是描述這條河流,另外也是誘發日本人思鄉情愁的一條知名河川。日本戰國時代在這河川的上游,犀川與千曲川會流的川中島曾經爆發知名的川中島之戰,因而許多歷史上有名的地方都是在這條河流的流域。 流域幾乎涵蓋整個信越地方(長野縣與新潟縣),另外還有源頭起於群馬縣野反湖的小支流中津川,所以整個信濃川水系流域是涵蓋長野縣、新潟縣與群馬縣三縣。.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信濃川 · 查看更多 »

圣诞岛

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是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東北部的海外領地,為火山島,面積135平方公里。北距印尼首都雅加達約500公里,東南距澳大利亞西岸首府伯斯約2600公里,東距另一澳大利亞海外領地科科斯(基林)群島975公里。聖誕島有人口約2,072人,大部分居住在岛北部的飛魚灣、銀城、半山和Drumsite。聖誕島是世界上少數除大中華地區及新加坡以外華人佔人口大多數的地區,官方語言為英語。.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圣诞岛 · 查看更多 »

利根型重巡洋艦

利根型重巡洋艦(とねがた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巡洋艦。同型艦2艘。於太平洋戰爭開戰前竣工。艦上能配備6架水上偵察機,為十分重視航空索敵能力的艦型,同型2艦均參加過中途島海戰與雷伊泰灣海戰等大規模的海戰。福井静夫將利根型評為與理想最接近的巡洋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利根型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利根號重巡洋艦

利根()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巡洋艦。利根型重巡洋艦(二等巡洋艦利根型)的1號艦#艦艇類別等級表(昭和15年12月25日)p.2『艦艇類別等級表|軍艦|巡洋艦|二等|利根型|利根、筑摩|』。艦名為跟從二等巡洋艦的命名慣例,便用流經關東地方的利根川命名。亦為第二艘便用該名稱的帝國海軍艦船。4座主砲塔集中在艦前部,而後部設有飛機彈射甲板及水上偵察機的準備場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相當特別的艦型。艦内神社為香取神宮。艦名現由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所繼承。.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利根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冲鷹號航空母艦

冲鷹號航空母艦的前身是日本郵船公司的郵輪新田丸,原本想行走歐亞航線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戰爆發後祇能行走北美航線,隨著美日關係因中日戰爭而變得日漸緊張,1941年8月9日,新田丸被日本海軍徵用作為運輸船。 1942年5月27日,新田丸開始被改造成航空母艦,工程於11月25日完工並改名為沖鷹號,它是大鷹級航空母艦的第三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冲鷹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倫多瓦島

倫多瓦島是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島嶼,座標,屬於新喬治亞群島的一部分。島上西南面的黑沙海灘是棱皮龜的重要産卵地,居民使用兩種本土語言︰北部使用屬於南島語系的Ughele,南部使用屬於巴布亞諸語言的Touo。.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倫多瓦島 · 查看更多 »

B-17轟炸機

B-17空中堡壘轟炸機(B-17 flying fortress)是美國波音在1930年代為美國陸軍航空軍所發展的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當時參與競爭此200架新型轟炸機合約的還有道格拉斯和格倫·L·馬丁兩家公司。在三家競爭者之中,波音設計的機型不但性能突出且更加的符合美國陸軍航空軍之期望。然而,由於B-17的原型機在一次試飛時墜毀,波音最終並沒有得到該筆合約。不過由於陸軍航空軍對波音的B-17設計印象深刻,因此仍舊訂購了13架B-17型轟炸機作為後續評估使用,也自此揭開B-17轟炸機輝煌的戰爭歲月。自1938年第一架B-17出廠之後,B-17轟炸機在二戰前後歷經多次改良,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空中戰場與局勢。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B-17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工業和軍事目標進行日間戰略轟炸的主力機種。期間,駐在英國的美國第八航空隊及部屬於義大利的第十五航空隊,協同英國轟炸司令部的轟炸機隊,對西歐地區的城市、工廠與戰區進行日夜不停歇之空中攻擊,為之後的大君主作戰進行鋪路。除歐陸戰場之外,少數的B-17亦飛翔於太平洋戰場之上,擔任部分對日本船隻及機場的轟炸任務。 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C)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即认为战略轟炸機是強而有力的戰略性武器。認為一種長程、高空、裝備大量自衛性武裝的轟炸機不但能有效的自我防衛,並有能力在戰場上承受損害後仍能返回其出發的母機場。而戰時B-17的表現—諸如在彈痕累累、機翼與尾翼大部分皆已損毀的嚴重傷害下,仍能以一具發動機飛返機場等種種英勇事蹟,给参战各方留下了深刻印象。B-17堅實的機體結構,跟廣泛流傳的戰場倖存故事,使他成為了當時戰略轟炸機的象徵。相較於當時盟軍的其他機種而言,B-17確實是一款极为有效的轟炸武器。不但能飛得更高,更在战争中中投下了比任何美軍機種都多的炸彈。總計在整個戰爭之中,B-17機群一共在歐陸丟下了640,000噸的彈藥,超過所有美軍轟炸機投擲量的40%。 截至2011年9月,仍有13架B-17仍保持適航的狀態。另外為數不少的機體仍保存,或靜態展示於博物館之中。.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B-17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矢矧號輕巡洋艦

矧(やはぎ)是日本海軍輕巡洋艦。阿賀野型輕巡洋艦3號艦。艦名以流經長野縣・岐阜縣・愛知縣的矢矧川(矢作川)命名。日本海軍的命名慣例參照日本艦船之命名慣例。.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矢矧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珍珠港事件 · 查看更多 »

磯風號驅逐艦

磯風(いそかぜ)為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 根據大日本帝國海軍發布的軍艦命名準則,驅逐艦是以天氣現象命名。磯風意即「吹向海灘的風」,後期的磯風驅逐艦名稱則是繼承了原本四艘"天津風型驅逐艦"之一的"磯風"號驅逐艦之名 ,是--的驅逐艦。--和--並稱二次大戰中帝國海軍最優秀的量產驅逐艦。 1942年6月4日,磯風擔任蒼龍號航空母艦的護衛,曾被命中接近彈一枚。 1945年4月7日,磯風參加了大和特攻,最後因重傷無法航行,由僚艦雪風實行砲擊處分擊沉。.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磯風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秋云号驱逐舰

秋云号驱逐舰(秋雲)是一艘阳炎型驱逐舰,服役于大日本帝国海军。.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秋云号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秋月級驅逐艦

秋月級驅逐艦(秋月型駆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驱逐舰,屬「乙型驅逐艦」(防空型),也是乙型驱逐舰的唯一艦型。設計目的是保護主力艦隊免受敵方自空中的攻擊,作为“防空直卫舰”被用于護衛航空母舰艦隊;她同時被認為是日本帝國海軍中最實用的一款驅逐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秋月級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第1航空艦隊 (日本海軍)

1航空艦隊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一個艦隊,沿革上轄有航空母艦及基地航空部隊。.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第1航空艦隊 (日本海軍) · 查看更多 »

第1艦隊 (日本海軍)

1艦隊為舊大日本帝國海軍之一部隊。1903年12月26日由常備艦隊分割為二,再編制成軍。此時分離之第2艦隊成為常設艦隊,設置為決戰艦隊之主力戰艦,也經常與第二艦隊組成連合艦隊。第1艦隊在太平洋戰爭作戰行動中出撃機會較少,尤其是戰艦構成的第2戰隊常時停泊在柱島,故被揶揄為「柱島艦隊」。1944年2月25日解散。.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第1艦隊 (日本海軍) · 查看更多 »

筑摩级防护巡洋舰

筑摩级防护巡洋舰(日本海军官方名称“筑摩型”)是旧日本海軍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防护巡洋舰。本级主要的防护手段依然是装甲甲板,属于防护巡洋舰;不过相比起之前的防护巡洋舰,防护水平得到了提升,属于从防护巡洋舰到更先进的轻巡洋舰的过渡型号王佐荣,#联合舰队的黎明,85页,因此也有出版物分类为轻巡。本级采用了大量实验性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海军首次在巡洋舰上试验搭载了汽輪機。同时本级的2、3号舰也是日本海军第一次委托民间造船厂进行生产建造的大型军舰。 本级各舰建成后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执行各种巡逻和护航的任务。20-30年代,本级3舰均在中国沿海执行任务,保护日本在华利益。由于本级为现代化军舰服役之前的过渡设计,3舰均较早地退居二线,并提早退役。.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筑摩级防护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粗盐腌牛肉

粗鹽醃牛肉(Corned beef)是北美常見的醃肉類食品。英文「Corned beef」中的「corn」是指鹽醃,而不是玉米。可以做成多種菜餚。大部分的醃牛肉配方都含有硝酸或亞酸鹽,可以使牛肉中的天然血紅素轉成變性血紅素,使牛肉呈現粉紅色。但硝酸鹽類是否可以降低醃製過程中,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仍有爭議。只用鹽醃漬的牛肉會呈灰色,有時稱為新英格蘭醃牛肉(New England corned beef)。通常醃牛肉時還會加糖和香料。 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廣為流傳,當時新鮮的肉是配給食物。粗鹽醃牛肉至今仍流行於英國和其他承襲英國烹飪傳統的國家,常用於三明治、粗鹽醃牛肉馬鈴薯泥,或者配薯條和醃黃瓜。加拿大也有多種以粗鹽醃牛肉製成的菜餚,蒙特婁燻肉(Montreal smoked meat)或許是最有名的例子。.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粗盐腌牛肉 · 查看更多 »

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5)

約克鎮號航空母艦(USS Yorktown,舷號CV-5)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她是美軍第三艘以約克鎮為名的軍艦,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約克鎮圍城戰役。 約克鎮號在1934年開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於1937年服役。及後約克鎮號參與了海軍最後兩次的艦隊解難演習(Fleet Problems),並在1940年編入駐太平洋的戰鬥部隊(Battle Force)。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在歐洲進行中立巡航,而約克鎮號也在1941年4月調返大西洋艦隊,防備納粹德國海軍進入西半球攻擊商船。同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約克鎮號旋即調到美國太平洋艦隊,並參與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早期的多場行動,包括掩護陸戰隊增援美屬薩摩亞及馬紹爾及吉爾伯特群島突襲。 1942年5月,約克鎮號在珊瑚海海戰受到重創,但在短促維修後趕及參與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並與企業號聯手擊潰日本的航母部隊,扭轉戰爭局勢。不過日軍在海戰再次重創約克鎮號,更迫使美軍放棄拯救,使約克鎮號最終在海上翻沉。海戰結束後四個月,美國海軍將約克鎮號除籍,並把正在建造、舷號CV-10的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更名為約克鎮,以紀念其戰績。.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5) · 查看更多 »

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重定向 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DD-557).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羽黑號重巡洋艦

羽黑」號重巡洋艦(はぐ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八號重巡洋艦,「妙高型重巡洋艦」的四號艦。於三菱造船長崎造船所動工,在1929年至1945年間服役。其命名取自山形縣的出羽三山之一的羽黑山。.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羽黑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翔鹤号航空母舰

翔鹤号航空母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與同級艦瑞鶴共同组成了第五航空战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翔鹤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爪哇岛 · 查看更多 »

瑞鳳號航空母艦

鳳(ずいほう)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祥鳳級航空母艦2號艦。該艦最初是作為補給艦而設計,前身艦名為高崎,後來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限過後改裝為航空母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瑞鳳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瑞鶴號航空母艦

(瑞鶴,平假名:ずいかく,羅馬字:Zuikaku)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鹤级航空母舰的二號艦。 www.history.navy.mil.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瑞鶴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达尔卡纳尔岛战事,亦稱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代号瞭望台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同盟国部队于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及其周围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保护美国、澳洲和紐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同时也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大日本帝国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以美军小型登陆战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经过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双方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日本的人员伤亡远超美军。日本因无力继续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得以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军由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戰役之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史達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火炬行动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熊野號重巡洋艦

野(平假名:くまの)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最上级重巡洋舰4号舰。设计建造时搭载155毫米主炮,所以归为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之后换装203毫米主炮后成为重巡洋舰。.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熊野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照月號驅逐艦

照月號驅逐艦(てるづき)是日本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2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照月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隼鷹號航空母艦

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隼鷹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聯合艦隊

聯合艦隊(連合艦隊、れんごうかんたい),一般指大日本帝國海軍編成的艦隊種別之一,然亦可解釋為由二隊以上的獨立艦隊編成的海上作戰部隊,略稱GF(Grand Fleet)。.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聯合艦隊 · 查看更多 »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發生於1942年10月26日,有時稱為聖克魯斯戰役或南太平洋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第4場航母戰役。同時也是美國海軍和日本帝國海軍之間漫長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當中第4場海戰。類似於前三次在珊瑚海、中途島和東所羅門的航母间戰鬥,雙方艦艇很少在视线範圍內直接看見對方。雙方幾乎所有的攻擊均由航母艦載機或陸基飛機發動。 為了把盟軍部隊趕出瓜達爾卡納爾和附近的島嶼,以結束1942年9月以來的僵局,日本帝國陸軍計劃於1942年10月20日至25日,在瓜達爾卡納爾發動一場大型地面攻勢。為了支援這次攻勢,並引誘盟國海軍部隊前來交戰,日軍航空母艦和其它大型艦艇開到所羅門群島南方近海。日本海軍希望從這個位置發動攻擊,決定性地打敗任何盟國(主要是美國)的海軍部隊,尤其是航空母艦部隊,以支援地面上的進攻。盟國海軍亦希望在戰場上與日本海軍部隊交戰,目的也和日軍一樣:突破僵局,決定性地打倒自己的對手。 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發動地面攻勢,但盟軍地面部隊在埃德森嶺戰役中將之擊敗。敵對雙方的海軍艦艇和飛機則在1942年10月26日早上於聖克魯斯群島以北交戰。經過雙方航空母艦互相空襲,盟軍有一艘航母被擊沉,一艘重傷,導致水面艦艇被迫退出戰鬥區域。然而日軍艦隊自己的兩艘航母受傷也不輕,加上損失大量艦載機及和機組員,只好退出戰鬥。雖然單以雙方船舶的沉沒和損傷來比較,是由日本取得戰術勝利;但是日方失去許多經驗豐富、無法補充的機組人員,同盟國的機組員傷亡則相對較少且能迅速補充,結果反倒是盟軍獲得長期戰略優勢。日本海軍航空隊的大量傷亡,讓他們的航母艦隊無法再介入瓜達卡納爾戰役,最終遂由盟軍取得此役勝利。.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聖克魯斯群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海海戰

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间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6月19日持續至6月20日,战场在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附近海域。 1942年下半到1943年上半,盟軍藉由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優勢,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軍上將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著名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自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1944年上半兩條戰線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檔。 為了進一步削弱日本的工業力,盟軍需要佔領地位重要、位處日本「絕對國防圈」上的馬里亞納群島做為B-29戰略轟炸機基地,尼米茲派出手中的得力戰將、中途島戰役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中將執行攻佔馬里亞納的任務,其手上握有第五艦隊15艘航空母艦的重兵,6月15日在塞班島成功登陸,由於進展順利,斯普鲁恩斯原訂18日攻佔關島。 日本總部也意識到美軍的企圖,豐田副武接替殉職的古賀峰一成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後,於5月20日發起「阿」號作戰(あ号作戦),希望在美軍攻擊馬里亞那之際,由小澤治三郎中將帶領的9艘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可以對美軍第五艦隊進行致命打擊。 戰役結果日軍損失三艘航空母艦、378架飛機。 此戰役影響甚大,日本喪失西太平洋制海權,艦隊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艦載機消耗殆盡,使之無法在4個月後的史上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派出飛機支援艦隊,美軍則大獲全勝,只有少數艦隻輕傷,鞏固了塞班的登陸,接下來2個月逐步將馬里亞納佔領,也有了直接以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實力,同時與麥克阿瑟的戰線形成夾擊菲律賓群島的態勢。 马里亚纳海战的落敗标志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經不复存在,日本的東條英機政權在此期间倒台。.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菲律賓海海戰 · 查看更多 »

萩风号驱逐舰

萩風(はぎかぜ)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驅逐艦17號艦。曾参加过中途岛海战,用两发鱼雷處分了受创的赤城號航空母艦。1943年8月7日,在维拉湾海战 中遭美国驱逐舰丹洛普號(DD-384)、克拉文號(DD-382)和莫里(DD-401)擊沉。遭擊沉的位置是()。.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萩风号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青叶号重巡洋舰

青叶号重巡洋舰(日语:青葉,平假名:あおば/あをば)为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青叶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本舰以京都府舞鶴市加佐郡的命名,为青叶山的青叶神社。1926年9月25日下水,活跃于太平洋战争期间,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空袭中被重创后坐沉,战后被打捞解体。.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青叶号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飛鷹號航空母艦

飛鷹(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飛鷹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飛龍號航空母艦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原本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於是便獨立成為飛龍級航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飛龍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角田覺治

角田覺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中將司令官,最後於天寧島戰役自殺。.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角田覺治 · 查看更多 »

谷风号驱逐舰

谷风号驱逐舰 (谷風,意为谷中之风),是一艘于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阳炎型驱逐舰。服役于大日本帝国海军。.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谷风号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鱼雷管

雷管( torpedo tube、torpedo launcher)也称鱼雷发射管,是用来发射鱼雷的装置,一般有两种,一是装在潜艇和部分水面舰上面的水下发射管,一是装在甲板上的发射管(后一种也称为鱼雷发射器),一般来说潜艇的鱼雷管比甲板鱼雷管的兼容性强一点,除了能装多种鱼雷还能布设水雷,或是发射反舰导弹。现代的鱼雷管都基本统一在324mm,533mm和650mm(超重型) 三种尺寸上。水面鱼雷艇用的鱼雷管一般是用炸药块来发射,而大型潜艇用高压气发射,轻型微型潜艇用鱼雷自体发射出去的方法,称为swim-out型。现代潜艇鱼雷管都有开口互锁机构以使鱼雷管永远不会出现两头同时打开的情况,同时鱼雷管内还有保险解除环,用于擦开鱼雷体上的保险。.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鱼雷管 · 查看更多 »

鹿岛号训练巡洋舰

鹿岛号训练巡洋舰(),是香取级训练巡洋舰2号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大日本帝国海军服役。该舰得名自茨城县著名的神道教神社──鹿岛神宫。.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鹿岛号训练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輕巡洋艦

輕巡洋艦或轻型巡洋舰(light cruiser),是巡洋艦的一種,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等方面優於驱逐舰但弱于重巡洋舰,為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受海軍條約制約下所出現的艦種分類。一般來說裝有比驅逐艦略強(或同等)口徑的主炮,作為驅逐艦隊領艦,承擔反水面小型艦與殖民地巡邏任務等,後來因航空母舰戰鬥群的出現搭配而讓負擔任務多元化,針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還衍生出「防空巡洋艦」等亞種。.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达尔文空袭

1942年2月19日,日本空袭达尔文是历史上外国军队对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袭击,也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打击。数週之后澳大利亚对日本的敌对情绪开始蔓延。此次事件之后,日本在1942年至1943年间还对澳大利亚实施了约一百次空袭。 这一事件通常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虽然达尔文没有珍珠港重要,但用于轰炸达尔文的炸弹数量已经超过了空袭珍珠港时使用的炸弹。与珍珠港一样,澳大利亚的城镇对于本次袭击完全没有准备。因此与1942年到1943年间达尔文遭到的其他58次空袭相比,2月19日的空袭造成了最严重的破坏。 当时达尔文的人口大约是2000人,约5000平民已事先撤离。在达尔文的港口和空军基地驻扎有约15,000名同盟国士兵。.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达尔文空袭 · 查看更多 »

霧島號戰艦

霧島()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的軍艦。建造時原為巡洋戰艦(即西方的戰鬥巡洋艦),後來改裝成戰艦。金剛型戰艦的4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霧島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鈴谷號重巡洋艦

鈴谷(すず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巡洋艦。最上型重巡洋艦3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鈴谷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阿賀野號輕巡洋艦

阿賀野(あがの)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阿賀野型輕巡洋艦1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阿賀野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阿武隈级护卫舰

阿武隈级护卫舰(あぶくま型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通用护卫舰(或者称为护航驱逐舰)。该级舰只计划用于取代早期,并作为和夕张级的继任者强调反潜战能力。.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阿武隈级护卫舰 · 查看更多 »

赤城号航空母舰

原計畫“天城”级巡洋戰艦二号舰,第一航空舰队旗舰、第一航空战队赤城(あかぎ)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稱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最初设计規劃為天城級戰鬥巡洋艦的2號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將天城級改裝為航空母艦;不過因為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讓天城號報廢,僅赤城號完成改造。本艦為日本海軍僅次於信濃號的第二大航空母艦,並以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名號服役了15年,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沉。 作为日本除信浓號外最大的航空母舰和最初建造的大型航母,赤城一直被视为机动部队的象征:帝国海军于1928年以赤城为旗舰组建第一航空战队、1934年又以她为旗舰组建第二航空战队、1941年第一航空舰队组建,赤城依然作为整个机动部队的旗舰而存在,堪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摇篮。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舰长;日本海軍航空主導論奠基人源田实、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渊田美津雄、“雷撃の神様”村田重治、瑞鹤飞行队长岛崎重和、飞龙飞行队长友永丈市、赤松贞明、板谷茂、進藤三郎、中島正、柴田武雄、志賀淑雄等等王牌均曾在此服役。.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赤城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蒼龍號航空母艦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蒼龍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野分號驅逐艦

野分(のわ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驅逐艦15號艦,該艦名稱繼承自初代神風型驅逐艦18號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野分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重巡洋舰

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或大型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分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条约时期,由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产生,主要以主炮口径作为划分依据的一类巡洋舰。一般指在火力和装甲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次于战列舰的舰只。在美国海军的军舰代码中,重巡洋舰由“CA”来表示。 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美国和英国、日本、納粹德国均大量制造和部署重型巡洋舰,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巡洋舰对美日双方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航速可以与驱逐舰媲美,但是火力却远强于轻巡洋舰,造价远低于战列舰,它可以担任水面战斗舰和快速袭击舰。二战结束后,隨著航母戰術的興起,幾乎所有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一起被出售解體,只有少數就成為了博物馆,且鲜有国家继续建造重巡洋舰。.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金剛級戰艦

金剛級戰艦(こんごうがたせんかん)是日本的一种戰艦,在旧日本海军中本為“巡洋战舰”,於1931年金刚级改称为高速戰艦,因为已经不再拥有现役的巡洋战舰,所以1934年日本帝國海軍廢除了巡洋战舰(战鬥巡洋舰)此類艦種。.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金剛級戰艦 · 查看更多 »

長門號戰艦

長門(ながと)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以為日本海軍)的戰艦#達大正5年5月p.12『達第七十八號 軍備補充費ヲ以テ本年度建造ニ着手スヘキ戰艦及二等巡洋艦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大正五年五月十三日 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呉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戰艦 長門ナガト|横須賀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二等巡洋艦 天龍テンリウ|佐世保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二等巡洋艦 龍田タツタ』。長門型戰艦1號艦。其命名取自舊長門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為日本海軍的象徵,廣為日本國民所熟悉。在日本戰敗後被美國軍隊接收,後在原子彈實驗中沉没。.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長門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长门级战列舰

長門級战列舰是日本设计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也是在华盛顿条约生效期间,日本威力最大的战列舰。同级舰两艘:長門及陸奥。.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长门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零式水上偵察機

零式水上偵察機是愛知飛機研發的水上偵察機,編號E13A,簡稱零式水偵,盟軍代號「Jake」。為日軍在二戰初主力艦載水上飛機,可負擔偵查與對地攻擊任務。 同時期還有另一款名為的機種服役量產,但兩者並非同型機。.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零式水上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雷伊泰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沖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稱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上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和戰列艦海戰,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進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6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合計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此次戰鬥。 馬里亞納海戰戰役失利後,已喪失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防線的日本雖居劣勢,但若是再失去菲律賓或臺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將斷絕,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因此日軍決定孤注一擲,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在經過許多的考量下,放棄原先攻打臺灣的計劃,而改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结果如所預料,数量上远居於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上、陸基等航空力量全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洲所屬巡洋舰澳大利亚號被重创,似乎顯示特攻取得了一些效果。.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雷伊泰灣海戰 · 查看更多 »

陸奧號戰艦

陆奥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长门級战列舰的第二艘,舰名源于日本古代的令制国陆奥。在大和級战列舰服役前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也是同期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伊藤正德,刘宏多(译),联合舰队的覆灭,海洋出版社1991。.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陸奧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陽炎號驅逐艦

陽炎(かげろう)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驅逐艦1號艦、命名艦。此艦名稱繼承自東雲型驅逐艦5號艦「陽炎」。在陽炎被擊沉後,海軍內部的文件將「陽炎型驅逐艦」改名為「不知火型驅逐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陽炎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SBD無畏式(SBD Dauntless)為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的艦上俯衝轟炸機,與格魯門F4F野貓式戰鬥機及魚雷攻擊機為二次大戰開戰時美國三大主力艦載機。主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活躍於太平洋戰場上。.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東所羅門海戰

東所羅門海戰(也稱為斯圖爾特島戰役,在日本方面,稱為,發生在1942年8月24日——1942年8月25日,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第3次航母戰役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美國海軍與日本帝國海軍之間的第2大戰鬥。自從珊瑚海和中途島以來,雙方的艦艇即未曾在目視距離內交戰。反之,雙方所有的攻擊均是由艦載機或陸基飛機實施。 美國和日本帝國的海軍戰鬥水面艦艇在多次空襲中都蒙受損失,之後退出戰區,沒有任何一方取得決定性勝利。然而,美國與其盟友顯然比日本獲得了更大的戰術和戰略優勢,因為盟軍部隊遭受較日軍為少之損失,而日軍失去了大量的飛機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此外,日本用於增援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部隊遭到阻延,且最後是由軍艦而非運輸船運送,給予了盟軍更多的時間應付日軍的反攻和阻止日軍卸下重型火砲、彈藥、和其他後勤物資,大大地幫助盟軍的陸上戰鬥。.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東所羅門海戰 · 查看更多 »

松本市

松本市()是日本長野縣中部中信地方的城市,也是長野縣人口第二多城市。松本市是一座以國寶松本城為中心的城下町,是施行時特例市和國際會議觀光都市。松本市在歷史上多次幸運地免於戰火摧殘,得以保留舊開智學校(重要文化財)等歷史建築。松本市十分重視文化和教育,加上豐富的觀光資源,得以被選入。松本雖然不是縣廳所在地,但卻擁有日本銀行松本分行、松本機場、信州大學總部、、陸上自衛隊等設施,商業銷售額居長野縣內次席,工業生產額則是縣內第三,堪稱長野縣的第二縣府。.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松本市 · 查看更多 »

栗田健男

栗田健男(),日本帝国海军将领,官至海军中将,曾作为第二舰队司令官指挥主力舰队参加了莱特湾海战。.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栗田健男 · 查看更多 »

标准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是测量一艘船的货物容量的方法。在现代航海应用中,它特别指一个计算体积或者一艘船的货物体积。有时这个量也指一艘船装的货物的重量或者空船的重量,不过这个用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标准排水量的计算方法往往非常不明确,原因是商业船运的费用是按照船只的标准排水量来收的。.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标准排水量 · 查看更多 »

橫須賀鎮守府

橫須賀鎮守府(よこすかちんじゅふ)是曾位于神奈川县橫須賀市的日本海軍鎮守府。通称为橫鎮(よこちん)。.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橫須賀鎮守府 · 查看更多 »

歐胡島

胡岛 (夏威夷語:Oahu,Oahu,),又譯為瓦胡島、欧胡岛,或被称为“聚集之岛”,是夏威夷群島中面積第三大的島嶼,也是群島中人口最多的島嶼,聚集了夏威夷州总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夏威夷州首府所在地檀香山(又稱為火奴魯魯)坐落于岛屿东南部的海岸边,夏威夷州的空中門戶丹尼爾·井上國際機場也设在瓦胡岛上。如果将福特岛等小面积离岛以及东南方(迎风面)沿岸和卡内奥赫湾内的小岛屿算到一起,则瓦胡岛的总面积1,545.4平方公里(596.7平方英里),成为美国排名第二十大岛屿 。与夏威夷群岛内的其他岛屿一起,瓦胡岛是整个波利尼西亚最靠北端和面积最大的岛屿之一。 瓦胡岛是一个火山岛,按照最远距离计算,它的东西长度为44英里(71公里),南北宽度为30英里(48公里),整个岛屿的海岸线绵延227英里(365公里)。岛上分布着两组相对独立的盾状火山山脉:柯欧劳山脉和怀厄奈山脉。两山之间的谷地,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两条山脉的鞍部,被称为中央瓦胡平原。瓦胡岛上的最高点位于怀厄奈山脉当中,称为卡阿拉峰(Mt.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歐胡島 · 查看更多 »

武藏號戰艦

武藏(武蔵、むさ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所建造的大和型戰艦二號艦。當時是以正字武藏作為艦名#達昭和15年11月(1)p.1『達第二百四十一號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長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中ノ戦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昭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 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 戦艦 武藏(ムサシ)』。在日本海軍中為第3艘使用該名稱的艦艇。此外,亦為日本海軍最後完工的戰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武藏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比叡號戰艦

比叡()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簡稱為日本海軍)的戰艦。曾經歷巡洋戰艦(即西方的戰鬥巡洋艦)、戰艦及練習戰艦等多次的艦種更改。.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比叡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河內級戰艦

河内級戰艦(かわちがたせんかん)是日本海軍的準无畏舰艦之一(虽然主炮一律采用同口径的大口径火炮,但倍径不同,无法统一指挥,因此不完全属于无畏舰)。同級艦有「河内」及「攝津」2艘,同於1912年竣工。「河内」在1918年7月12日德山灣爆炸事故中沈沒(沈沒地點:北緯34°0分・東經131°46分,現在的海圖有沈船表示)。「攝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解除武裝成為靶艦,於1945年7月24日吳被美軍航空部隊空襲而受嚴重破壞。 本級艦為日本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竣工的前無畏戰艦艦級。本級的基本計劃編號為「A-30」,河內是「伊號戰艦」,攝津為「呂號戰艦」。.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河內級戰艦 · 查看更多 »

滨风号驱逐舰

滨风号驱逐舰(浜風,意为沙滩上的风),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一艘阳炎型驱逐舰。.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滨风号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朝日號戰艦

朝日(あさひ)是日本海軍的戰艦。敷島級戰艦二號艦。與其餘五艘日本戰艦(富士、八島、敷島、初瀬、三笠)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組成日本主要戰艦群。.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朝日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最上号重巡洋舰

最上號重巡洋艦()是舊日本海軍的一艘重巡洋艦,最上級巡洋舰首艦。其艦名來源于日本山形縣莊內平原的最上川。.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最上号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最上级重巡洋舰

最上級重巡洋舰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重巡洋艦,因倫敦海軍條約內規範的總噸位限制,因此採用輕巡洋艦的名義建造,配備輕巡洋艦的155公厘艦炮,也採用輕巡洋艦的河川命名法則;直到日本退出倫敦海軍條約後,本級艦更換回原始設計的203公厘艦炮,恢復重巡洋艦標準。 本級艦共建造4艘,後兩艘因友鶴事件及第四艦隊事件導致設計有做些微修正,所以有軍事研究者獨立出來稱鈴谷級,但實際戰力差距並不明顯。.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最上级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海上自衛隊

海上自衛隊(,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簡稱海自(,JMSDF),是日本自衛隊的海上部隊,成立於1954年7月1日,全體武職人員稱「海上自衛官」。由於現行日本憲法的限制,因此編制上跟武器都是偏重防衛,原則上不配備具侵略性的艦種(如航空母艦、巡洋艦和核子動力潛艇等)以及兵種(如海軍陸戰隊)。其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領海,但近年來開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目前兵力約44000人左右,擁有各式艦艇152艘,主要基地5座(橫須賀、佐世保、、、)。与陆上自卫队不同,海上自卫队是直接沿用了二次大戰前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军旗。 由于吸收了太平洋戰爭的經驗,海上自衛隊以對於反潛與的高度重視而聞名,訓練也集中在這兩項,這兩項是海上自衛隊的長處;其中扫雷排名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海上自卫队拥有4个八八舰队,各配备1-2艘神盾舰,同时其余的反潜护卫舰均配备近中程防空导弹,弱點則是水面力量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海上自衛隊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喬治亞島

新喬治亞島是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島嶼,屬於新喬治亞群島,是西部省最大的島嶼,小島長度約72公里,成為新喬治亞海峽的南部界線,西隔庫拉灣是科隆班加拉島,東面有旺烏努島(Vangunu),島上居民使用的10種語言於新喬治亞語。.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新喬治亞島 · 查看更多 »

新喬治亞群島

新喬治亞群島(New Georgia Islands)屬索羅門群島西部省,位於瓜達爾卡納爾的西北方。大部份被熱帶雨林覆蓋。主要島嶼有新喬治亞島(New Georgia)、維拉拉維拉島(Vella Lavella)、科倫班加拉島(Kolombangara)、吉佐(Gizo)、Vangunu、Rendova、Tetepare。大部份島嶼被珊瑚礁包圍。 主要城市是吉佐(Gizo), 蒙達(Munda)與Noro。 主要工業是林業與捕魚業。 使用的語言是新喬治亞語。 Category:索羅門群島島嶼 Category:群島.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新喬治亞群島 · 查看更多 »

日向號戰艦

日向(ひゅうが,當時由於使用舊假名遣,所以艦名的表示為ひうが)是大日本帝国海軍的戰艦,伊勢型戰艦2號艦。於太平洋戰爭中期,改造成航空戰艦,「航空戰艦」只是因方便上的稱呼,於正式的艦籍中仍為戰艦。艦名的來源為日本宮崎縣的舊國名,因此艦內神社所供奉的是來自宮崎神宮的分神。該艦名在帝國海軍只有1代,於戰後由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日向(ひゅうが)」所繼承。.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日向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攝津號戰艦

攝津(せっつ)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河內級無畏艦的二號艦,得名自攝津國(今大阪府)。本艦於1914年參與青島戰役,並以艦砲對德軍陣地進行猛烈轟炸,但除此之外並無參與其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事。此艦於1919年封存,並於1922年依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解除武裝。 兩年後,攝津號戰艦成為靶艦,並參與了1937年爆發的第二次中日戰爭,但未有太多作為。當太平洋戰爭於1941年爆發時,大日本帝國海軍將攝津號用於欺敵用途,並嘗試掩飾日本航空母艦的真正動向。但本艦並未參戰太久,後即回歸靶艦的角色。1945年7月,美軍航空母艦艦隊攻擊日軍吳鎮守府的海軍基地,並重創了攝津號;該艦隨後沉沒。1946年至1947年間,艦體被打撈上岸,其殘骸亦進行拆解。.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攝津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敷島級戰艦

敷島級戰艦(しきしまがたせんかん)是日本海軍的戰艦,在英國設計和建造。 同級艦為「敷島」、「朝日」、「初瀨」、「三笠」共4隻。本級是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後為對抗俄羅斯海軍而在英國訂購的戰艦,並在1900年至1902年間陸續竣工。敷島級戰艦為當時世界最大的戰艦。(再者,有資料將朝日、三笠作為準同級艦,她們有共同的規格,但是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設計。).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敷島級戰艦 · 查看更多 »

扶桑级战列舰

扶桑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國海軍引進金剛級戰艦後,在1910年代由日本國內首度設計建造的戰艦級別,也是日本海軍第一款服役的超無畏艦。本級艦最顯眼的特色有著極為高聳的。.

新!!: 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扶桑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