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私鐵

指数 私鐵

私鐵,通常指私有鐵路或民營鐵路,又稱民鐵,是指由私有或民營企業經營的鐵路運輸系統。.

29 关系: 城市群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台灣高鐵台灣日治時期大手私鐵不動產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广东省地產發展商國鐵商場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国有企业BOT模式私人公司第三部門百貨公司鐵路運輸近畿地方JR西日本民營企業法國國家鐵路公司法国春罗铁路日本日本鐵路運輸旅行社拍卖

城市群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城市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新!!: 私鐵和城市群 · 查看更多 »

台北鐵道株式會社

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前身為台北鐵道會社,為台灣日治時期時日本籍移民於台灣北部地區投資創建的私營鐵路株式會社,主要經營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以及若干台車軌道路線。 台北鐵道會社創立於1897年8月12日,是由東京商人澁谷嘉助發起,資本額合約日幣90萬圓。惟因募款困難,該會社興建新店線的計劃告終。1919年,因受其他私營鐵路興建完成激勵,新店線興建計劃捲土重來, 由台灣總督府評議員古賀三千人籌組企劃;同樣以新店線營運興建為目的的私營鐵道會社成立,惟名稱另取為台北鐵道株式會社,總社設於台北市新富町五丁目50番地。 1945年,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改制為台北鐵路公司。1949年,台北鐵路公司及其經營之新店線均遭台灣鐵路管理局收購。.

新!!: 私鐵和台北鐵道株式會社 · 查看更多 »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全名為台灣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臺灣的高速鐵路系統,全線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地區,路線全長349.5公里。於2007年1月5日通車後逐漸成為臺灣西部重要的長途運輸工具之一,亦為臺灣軌道工業指標。目前南北雙向每日共有127至159班次,平均日載客量達130,000人次,週末與連續假期更有每天150,000至160,000人次的水準,目前台灣高鐵正在拓展路線中,現正規劃把高鐵向南延伸至屏東,以及向北延伸至宜蘭,並計劃新增高鐵高雄站。,2014年營收達約380億元。.

新!!: 私鐵和台灣高鐵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私鐵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大手私鐵

大手私鐵(中文直譯:「私鐵大廠」,為大型民營鐵路業者之意)是日本民營鐵道事業者(私鐵)的分類之一,又名大手民鐵。依據日本國土交通省鐵道局用作統計資料時的鐵路業者規模區分,分類分別有大手私鐵、準大手私鐵、中小私鐵三種。從國鐵分割民營出來的JR集團各公司雖已民營化且其各公司營業長度均遠超私鐵,但不是大手私鐵。大手私鐵公司集中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這四大都市圈。 1949年12月1日,京阪電氣鐵道由京阪神急行電鐵分離,京阪成為大手私鐵,當時共有14社。至相模鐵道昇格至大手私鐵的1990年5月間約41年皆保持在14社體制。 至2004年,原為公營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簡稱「營團」)民營化成為東京地下鐵(東京メトロ),正式加入大手私鐵行列,但是國土交通省的文書資料上,於營團時代就已經把其算作大手私鐵。至目前為止,日本民營鐵道協會的記錄中,全日本共有16家大手私鐵。.

新!!: 私鐵和大手私鐵 · 查看更多 »

不動產

不動產(Real Estate)是一個民法概念。它包括土地及其上之房屋等不可移動、可以有固定地址的建築物,因此物業也屬於不動產。 按香港法例第117章《印花税条例》附表1,買賣香港「不動產」的第1類文件,是要缴付印花税的。 不動產的法律定義還有:.

新!!: 私鐵和不動產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私鐵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中國的鐵路運輸始於清朝末年的上海淞沪铁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國內地的鐵路總里程數已達14萬公里,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系統。 在中國大陸,铁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大陸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中國大陸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聚集性強,聚集地距離相對集中,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且与北美不同,中國大陸的中小城市的航空客货运输发展的成本极高,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故铁路在中國大陸成为一种受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而由于中國大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铁路运输量的增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能源、矿物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目前中國大陸的铁路就承担了92%的木材、96%的原油、94%的煤炭、89%的鋼鐵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務。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铁路的实际营业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占世界鐵路的16%,但換算運輸周轉量却占到世界的68%,体现出中國大陸铁路的周转调度与线路资源利用率的精准高效。目前,中國大陸运营时速超过250公里的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和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运营总里程已經超过16,000公里,穩居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的首位。同时,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地區)的电气化铁路总长度達到了5万公里以上,亦居世界的首位。 目前,中國大陸境内(僅内地地區,不含港澳地區)大部分的长距离货物运输、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國家鐵路運輸承担。截至2015年底,全區铁路旅客运输的旅客发送量完成32.06亿人,比上年增加8.04亿人、增长31.6%。其中,国家铁路29.75亿人,增长28.3%;非控股合资铁路0.28亿人,增长18.4%;地方铁路0.03亿人,增长9.2%。全區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23484.5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946.274亿人公里、增长24.7%。其中,公營鐵路16375.93亿人公里,增长12.0%;非控股合资铁路58.16亿人公里,增长14.6%;地方铁路9.63亿人公里,增长8.2%,均位居世界第一。全區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58413.8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643.52亿吨公里、增长15.1%。其中,公營鐵路49564.2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7%;非控股合资铁路5638.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6%;地方铁路361.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1%。分别是印度的65.3倍、美國的22.3倍。虽然中国大陆铁路每天开行旅客列车达3400多列、货物列车85100多列(2015年底),但铁路運輸能力緊張仍然是其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的铁路基本能满足全国貨運需求的90%左右;客运方面,由于近年来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及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建设,普通和高速动车组的生产和运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峰客流时段的客运压力,截至2015年12月,全區旅客列车每天能提供超过960萬個席位(含普速鐵路旅客列車,棚車,路用列車,市郊列車,通勤列車,普通動車组列車,高速動車组列車和國際鐵路聯運列車),但目前日均輸送旅客已达到980萬人以上。非节假日的“一票难求”的情况不复存在,但是动车组列车超员的情况还会偶然出现,尤其在春運、暑運、節假日(如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時段超员仍然存在較多。人口与铁路里程的比例仍然有略微失衡,至2014年底中國大陸人均拥有铁路(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窄軌鐵路,山区铁路,森林铁路,工矿铁路以及国际联运口岸接綫铁路等)约为14cm。为了解除此一“瓶颈”,中國大陸在经历了若干年铁路建设之后,已经进入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平稳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 中國大陸以鐵路連接的鄰近地區以及國家有:香港、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zh-hans:朝鲜;zh-hk:北韓;zh-tw:北韓;-、越南與-zh-hans:老挝;zh-hk:老撾;zh-tw:寮國;-(興建中)、緬甸(兴建中)等。.

新!!: 私鐵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私鐵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地產發展商

地產發展商(Property developer),簡稱地產商,又稱地產開發公司,地產公司等。它不是地產代理公司之類的中介人,而是房地產或土地公契持有人,繼政府後的土地第二擁有人。 地產發展商不是小本經營的中小企。他們必須有大量的資本投入,例如用於競投拍賣的土地,之後向政府當局報上計劃書,申請建築工程,獲批後把建造工程外判給建築公司,不論該地產發展商旗下是否有承建公司,品質控制、平頂、申請入伙紙、公關、市場推廣、住宅、商場、寫字樓和待價而沽等等,都是大型投資活動。 為了減少投資額,利潤極大化,地產商各出奇謀,有合法也有非法的,例如賣樓花、「官商合作」平價收地、收舊樓重建、投地之後更改地積比率、屏風樓、縮水樓、換地權益書和丁屋等。.

新!!: 私鐵和地產發展商 · 查看更多 »

國鐵

國鐵,又稱國營鐵路、國有鐵路,可以指任何由國家經營之鐵路業者或業務,大多負責城際間的客運與貨運服務。其相對詞為私鐵。.

新!!: 私鐵和國鐵 · 查看更多 »

商場

商場,或稱購物中心(英国英语:Shopping centre;美国英语:Shopping mall),是現代城市或郊區市鎮中常見的建築物,是結合購物、休閒、文化、娛樂、飲食、展示及資訊等設施於一體的商業設施。 購物中心通常樓層不高,單樓的營業面積都很大,惟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如東京、香港則有不少垂直式商場,佔地多層(香港的例子有銅鑼灣時代廣場、The ONE、apm、MegaBox、國際廣場等),也常跟車站等共構。店家大部分是獨立一家店來承租,有些還會有室內遊樂場、超市、飲食店等商家區域。.

新!!: 私鐵和商場 · 查看更多 »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又称TOD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主要指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为核心的同时,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如商业、住宅、办公、酒店等。此外,其环境设计对于行人友好,可以有效控制步行空间。。在进行轨道交通开发时有时也会与公私伙伴关系一起作为模式开发,即TOD+PPP模式。需要注意的是,TOD发展模式只代表居民出行更愿意使用公共交通,且城市发展随公共交通沿线而开发,不代表通勤距离下降,如东京虽属成功且典型的TOD开发案例,但城市仍保持着大量的向心通勤量,人均通勤距离也没有明显降低。.

新!!: 私鐵和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 查看更多 »

国有企业

國有企業、國營企業、公營事業、公營企業、公共企業,是指由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如以「公營」稱之,則通常不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也涵蓋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業。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如在中國,由于历史原因,其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复杂。国际惯例中,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而中國大陸及台灣的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当然法律对国家参股的企业也有所规范。.

新!!: 私鐵和国有企业 · 查看更多 »

BOT模式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或称興建-營運-移轉、建设-运营-移交、建设-经营-转让等(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多以英文縮寫BOT称之,是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運用模式之一,為將政府所規劃的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並且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由政府經營。18世紀中葉的土耳其邀請了國內外承包商共同參與規劃公共部門民營化政策,是最早採用興建、營運、移轉的模式的案例。.

新!!: 私鐵和BOT模式 · 查看更多 »

私人公司

私人公司(Privately held company),又稱私營企業、封閉公司(close corporation),是指非政府組織,有時更指非上市公司。私人公司的體制大多為有限公司,但亦有屬股份有限公司者。 私人公司的股東及董事會成員,都是自然人或其他私人法人。私人公司的組織架構比較簡單,如中小企業,不過也有些私人公司是大集團的子公司或母公司,它們的公司治理及透明度,不必向外公報,除非是指定業務的私人公司,如私營銀行、證券公司、慈善團體等。.

新!!: 私鐵和私人公司 · 查看更多 »

第三部門

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或稱為志願部門(Voluntary sector),是社會學與經濟學名詞,意指在(Public sector,或稱為公部門)與(Private Sector,或稱為私部門)之外,既非政府單位、又非一般民營企業的事業單位之總稱。雖然各國對於第三部門的定義各自不同,但一般來說第三部門單位大都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私人企業出資,獨立維持經營的事業體。一般常見的社團法人、財團法人、基金會、非政府組織(NGO)或非營利組織(NPO)通常都屬於第三部門的範疇,雖然每個第三部門單位成立的背景與營運方式都有不同,但普遍來說第三部門單位通常具有像是以社會公益為目的,與不用繳稅等特質。 關於「第三部門」這用語是何時誕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但一般認為是起源於1970年代的美國。在諸多起源中,社會學家(Amitai Etzioni)經常被認定是發明此用語的人,但哈佛商學院的行銷管理學教授(Theodore Levitt)也是讓此用語廣為人知的重要推手。他在1973年時出版的著作《第三部門:一個有反應的社會之新策略》(The Third Sector: New Tactics for a Responsive Society)是第一本專門探討此概念之重要性的書籍,並在其中明確定義了第三部門。.

新!!: 私鐵和第三部門 · 查看更多 »

百貨公司

貨公司(亦稱為百貨或百貨店)是一種售賣多種貨品的大型零售商店,它的產品分門別類,英文稱為Department store。 不同於超級市場的混雜,百貨公司通常會售賣較昂貴和大型的商品,內部會將簽約專賣店遷入,這與商家更廣泛的商場類似,但都有經過合作進行分門別類的集中管理和調配,例如高檔傢具、名牌電器等品牌專櫃,亦會售賣流行服裝、化妝品、進口玩具、廚具及運動用品等,一般不會有生鮮食品,通常是設置美食街、或是自設超市等的方式來提供飲食。有些百貨公司的收銀處設置得較為分散,甚至不同商家各自為政,另一些則會像超級市場一樣集中在出入口,由單一的櫃台結帳。.

新!!: 私鐵和百貨公司 · 查看更多 »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新!!: 私鐵和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近畿地方

近畿地方(),又稱為關西地方(),是日本本州中西部的一個地理區域,由京都府、大阪府、滋賀縣、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三重縣等二府五縣構成,有時加入福井縣或德島縣。「近畿」一詞指近鄰都城的地區,即日本古代實施令制國所劃分的「畿内」區域,與「京畿」一詞相通。 在這一地區使用的日語方言是近畿方言。.

新!!: 私鐵和近畿地方 · 查看更多 »

JR西日本

#重定向 西日本旅客鐵道.

新!!: 私鐵和JR西日本 · 查看更多 »

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簡稱民企,其中「民營」也可稱「民辦」。公司或企業類別的名稱,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業。除「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外,其他類型的企業只要沒有國有資本,均屬民營企業。這個詞語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甚為普遍,但在香港、澳門不普遍。 其實,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營企業多數是私營企業(私企),由於傳統共產主義反對私有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便將它們命名為「民營企業」。.

新!!: 私鐵和民營企業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

#重定向 法国国家铁路.

新!!: 私鐵和法國國家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私鐵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春罗铁路

罗定铁路是位于中国广东省的铁路路线之一,属广茂铁路其中一条支线。铁路从春灣站开始,以罗定市作为终点站。铁路现在由广东罗定铁路总公司负责营运,也是中国第一条私营铁路。天津国恒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分别持股83.43%、16.57%。.

新!!: 私鐵和春罗铁路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私鐵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鐵路運輸

日本鐵路發展始於幕末時期,第一條鐵路則開通於明治5年(1872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式鐵路系統已深入日本全國各地。1945年終戰後,日本的鐵路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期,1960年代面世的新幹線,使日本鐵路的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前列。現今日本是全世界鐵路事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含運輸服務及相關上游產業),除了原屬國營的JR之外,民營鐵路也非常興盛,在東京、大阪等重要都市亦有發達的地鐵與通勤鐵路系統。.

新!!: 私鐵和日本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旅行社

旅行社(英文:travel agency)是公司行業(商業活動)的一種,營運項目通常包括了各種交通運輸票券(例如機票、火車票、車票與船票等)、住宿、套裝行程、旅行保險、旅行書籍等的銷售,與國際旅行所需的證照(例如護照、簽證)的諮詢代辦。小型的旅行社可能只有一人個體經營,大型的旅行社則全球都有分店。從旅行社衍生的職業有:領隊、導遊、車長、訂票員、签证专员、计调员(旅游操作)等。 在某些地方,經營旅行社是必須要持有當局發出的有效牌照,並且必須是某指定旅行社商會的會員才能經營旅行團。.

新!!: 私鐵和旅行社 · 查看更多 »

拍卖

拍卖(Auction),是人类社会特殊的商品交易方式,近现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广为发展。而拍卖活动是在一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拍卖,各国的法律解释有所不同,给出的定义为: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但它不一定准确,还有一些不足,如密封式拍卖缺乏公开性;网上拍卖的公开性也与传统拍卖存在着差距。 而在经济学中,拍卖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核心思想,即认为拍卖本身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因而可以通过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传统的拍卖方法的效率作出评估,同时也可以设计出新的拍卖方法。.

新!!: 私鐵和拍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民營鐵路民鐵私有鐵路私營鐵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