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1 关系: 太子道,宋皇臺站,宋王臺,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尖沙咀,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城裁判法院,九龍巴士,九龍巴士5A線,亞皆老街,土瓜灣站,北帝街,傲雲峰,啟業巴士總站,真善美村,過海隧道巴士108線,聖德肋撒醫院,聖母院書院,馬頭圍,馬頭圍道,馬頭圍邨,馬頭角道,馬頭角道政府合署,馬頭涌道,香港,英语,東西線,港鐵,木廠街,播道醫院。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太子道
宋皇臺站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土瓜灣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設於九龍馬頭涌與啟德新發展區西南部接壤的地底,鄰近宋王臺與馬頭涌世運道,九龍城區議會,2009年5月21日,主要服務馬頭涌、馬頭圍、九龍城及啟德西面一帶。預計本站最快於2019年中落成啟用。本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宋皇臺站
宋王臺
宋王臺石碑 宋王臺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塊紀念石碑,相傳是宋朝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逃流亡到此,後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在大石刻上「宋王臺」三個字。「宋王臺」碑石原本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立在馬頭涌海邊一個稱「聖山」的小山上,即後來的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一帶,「宋王臺」石碑後來被遷移到距離約300呎的現址放置。 公園現址於1959年底正式落成,香港政府認為石刻宜稱「皇」,其作「王」實沿元朝修宋史之謬,故旁邊街道稱「宋皇臺道」。後來,港鐵在2017年11月27日公佈位於馬頭涌,鄰近宋王臺的沙田至中環綫車站將命名為宋皇臺站。.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宋王臺
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
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書名: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4年11月,第132頁(英文:Braemar Hill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一個小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寶馬山道與校園徑交界。.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尖沙咀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九龍城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九龍城區
九龍城裁判法院
九龍城裁判法院是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個裁判法院,位於九龍亞皆老街147M號九龍城法院大樓,鄰近香港眼科醫院。該大樓高13層(其中11層對公眾開放),是九龍城的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大樓於2001年7月3日開始運作,為司法機構的第一座現代化法院大樓,正式取代於同日關閉,有接近30年歷史,現時已經被拆卸的新蒲崗裁判法院。 法院設有13個法庭和其他附屬設施,包括成人法庭、兒童法庭和專門處理保護令的法庭等,而其他設施則包括公眾諮議室、證人等候室、會議室、圖書館、保護證人室、拘留室、總務室及記者室等。 大樓屬多層實用建築,其主部建在亞皆老街和露明道的交界上,而位處露明道的--座設有平--花園,外牆以藍色的玻璃幕牆以及灰色和米白色的紙皮石組成。.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5A線
九龍巴士5A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尖沙咀碼頭及九龍城(盛德街)的巴士路線,途經馬頭圍、土瓜灣、紅磡及尖沙咀。 本線於2010年7月29日加入空調巴士行走前,曾經一度是唯一全以非空調巴士行走的九龍市區路線。 本線2012年5月9日前為全港最後4條仍然設有非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另外3條為九巴16、93K和98A),亦為荔枝角車廠最後一條設有熱狗服務的路線。.
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除新填地街至西洋菜南街一段外,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的世運公園結束,西起櫻桃街,東接太子道西。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而亞皆老 Argyle 是 Argyll 的舊有拼寫。.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亞皆老街
土瓜灣站
土瓜灣站(To Kwa Wan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馬頭圍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位於九龍土瓜灣,在馬頭圍道/土瓜灣道公園及土瓜灣市政大廈之間,為一座深三層的地底車站。 土瓜灣站設於馬頭圍道地底,介乎落山道和浙江街之間。本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 公里的鐵路隧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土瓜灣站
北帝街
北帝街(Pak Tai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的一條街道,連接宋皇臺道、馬頭圍道、馬頭涌道、天光道、馬坑涌道、新山道、馬頭角道及木廠街。北帝街是以附近的紅磡北帝廟來命名。.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北帝街
傲雲峰
傲雲峰(Sky Tower),位於香港九龍西馬頭涌宋皇臺道38號,前身為天廚中心及南洋兄弟煙草製煙廠,於2005年入伙,是新世界發展、長江實業發展的大型豪華住宅項目,物業共6座高58層的大樓(第1-3,5-7座),提供2,208個面積由605至1,222平方呎的單位。屋苑住客會所佔地約12萬方呎,有戶外泳池、水力按摩池、健身室、桑拿及蒸氣浴室、羽毛球場、桌球室、鋼琴室及卡拉OK室等,平台花園面積亦達逾7萬方呎。更設有住客和訪客大型停車場,佔地三層。屋苑即將迎接港鐵沙中綫宋皇臺站的來臨, 更有一個C出入口直達,預計2019年中落成。 實用資訊: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80428/mobile/bkn-20180428222827126-0428_00842_001.html http://ps.hket.com/article/2091283.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傲雲峰
啟業巴士總站
啟業巴士總站(英文:Kai Yip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宏照道旁,啟業邨啟賢樓側,供公共巴士使用。.
真善美村
真善美村(英文:Chun Seen Mei Chuen),是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富寧街5-55號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及管理的甲類出租屋邨,由周耀年李禮之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設計。.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真善美村
過海隧道巴士108線
過海隧道巴士108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獨自營運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九龍灣(啟業)和寶馬山。.
聖德肋撒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位於香港九龍馬頭圍太子道西327號,是一所私立醫院,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940年創立,故時常被稱之為「法國醫院」或「九龍法國醫院」。本院與另一所位於香港島的聖保祿醫院,或暱稱「香港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聖母院書院
聖母院書院(Notre Dame College)是1967年由無玷聖母獻主會所創立的天主教津貼男女子中學。 以「忠、孝、勤」為校訓,傳授知識、傳揚福音、改善社會等為辦學目的。培養學生忠於天主兒女身分和生活中各職分,勤奮服務,尊敬父母,履行生命中各種使命。學校於2011年8月取得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頒發的「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QAMAS)認證。.
馬頭圍
頭圍(Ma Tau Wai)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中部,九龍城以南,靠背壟北面,以太子道西及馬頭涌道為界,主要為住宅區。.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馬頭圍
馬頭圍道
頭圍道(Ma Tau Wai Road),昔日命名為碼頭圍道,是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橫跨馬頭圍、土瓜灣及紅磡3地,北至馬頭涌道,南至蕪湖街。在1965年10月17日前馬頭圍道及土瓜灣道的交匯處為八字型的大型迴旋處,為改善該處的交通情況把馬頭圍道在東九龍走廊分拆,馬頭圍道北部的車輛須要轉入漆咸道北,土瓜灣道的車輛須要轉入馬頭圍道南部。現馬頭圍道中間可以看到有行人路將兩段分隔,在該段行人路中有巴士站。 馬頭圍道是紅磡區的交通樞紐,車輛多由九龍城前往尖沙咀及紅磡。昔日啟德機場還在使用時是車輛前往機場的主要道路,使馬頭圍道十分擠迫。.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馬頭圍道
馬頭圍邨
頭圍邨(英語:Ma Tau Wai Estate)是香港的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所興建,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入伙,是九龍城區內現存時間最長的屋邨,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馬頭圍邨
馬頭角道
頭角道(Ma Tau Kok Road)是香港九龍連接馬頭圍、馬頭涌及馬頭角的一條街道,多年前是一個海角,填海後成為一條自西北向東南伸展的街道,從盛德街起,經馬頭涌道和九龍城道,伸展至海濱。 馬頭角馬頭角道63號是牛棚藝術村的所在地,旁邊為中華煤氣的辦公大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馬頭角道
馬頭角道政府合署
頭角道政府合署(Ma Tau Kok Road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的一座政府合署,位處九龍馬頭圍馬頭角道1號,在馬頭圍邨內,樓高五層。 大樓原本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總部,但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於1973年解散後就更改用途。 大樓內主要有入境事務處的辦事處及招募中心等政府部門的辦事處。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入境處華人延期居留組解散後,利用該組在馬頭角道政府合署騰出的地方,設置臨時羈留中心,收容多名違反入境法例的人。.
馬頭涌道
頭涌道(Ma Tau Chu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及馬頭圍的街道。.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馬頭涌道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香港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英语
東西線
東西線(東西綫)通常是指往東西兩方延伸的路線,世界各地多條鐵路路線的名稱亦以此為名。.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東西線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港鐵
木廠街
#重定向 馬頭角十三街#木廠街(Mok Cheong Street).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木廠街
播道醫院
播道醫院(Evangel Hospital)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圍亞皆老街的一所私家醫院,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與美國基督教播道會攜手建立的自負盈虧非牟利教會機構。 播道醫院的董事會主席是林樹德先生,副主席是曾慶華醫生,前任院長為孔慶明醫生,而現任院長為陳崇一醫生。.
查看 盛德街巴士總站和播道醫院
亦称为 九龍城 (盛德街) 巴士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