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9 关系: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印度國際影展,古天農,妊娠,妻子,婚姻,岸西,師生戀,中產階級,三峽大壩,庹宗華,张学友,何冠昌,現代史,第39屆金馬獎,粤语,美孚新邨,爾冬陞,聖嘉勒女書院,香港中學教育,香港仔工業學校,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香港電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許鞍華,譚俊彥,黄婉佩,葛民輝,鄺志良,陳輝陽,林夕,林嘉欣,梁天 (香港),梅艷芳,樓宇按揭,汉语,教育,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2002年剧情片
- 中年危机电影
- 許鞍華電影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Chinese Film Media Awards)是2000年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并主办的电影奖项。该奖由两岸三地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评审。是中国唯一一个将中國大陸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都纳入评选范围的电影奖项。 2016年改称华语电影传媒盛典。因受中国大陆影视奖项限制,2017年虽推出了提名名单,但12月17日颁奖典礼上奖项易名,不再称“最佳”,而以2017电影之夜年度专业推荐替代,原名称不再存在。.
印度國際影展
印度國際影展(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India,英文縮寫為--IFFI--)始於1952年 ,是亞洲主要的影展之一,由於舉行地點在印度西岸的果阿邦,因此又稱為「果阿影展」。影展的宗旨是為全世界的優秀電影提供展演平臺,期能透過影展讓觀眾欣賞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理解全球現況,並促進世界各國的友誼與合作。 影展由印度資訊與廣電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 Broadcasting)與果阿邦政府聯合籌辦。第42屆印度國際影展在果阿的馬爾加奧登場,由素有「寶萊塢之王」稱號的沙·魯克·罕揭幕。第43屆影展移師帕納吉舉行,由阿克夏·庫馬宣布影展起跑。2013年第44屆印度國際影展將於11月20日至30日舉行。.
查看 男人四十和印度國際影展
古天農
古天農(Ko Tin Lung),香港資深舞台劇演員和導演、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現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推廣委員會主席、戲劇組主席、策略委員會委員、康文署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之顧問委員。.
查看 男人四十和古天農
妊娠
妊娠(pregnancy),又稱懷孕,是指在哺乳類雌性體內孕育成長的過程,而在哺乳動物中研究得最詳細的是人類的妊娠。人類的妊娠約40週,從受精排卵算起則為38週;妊娠始於末次經期,經歷40週(10個月)的孕期,分娩後即結束。受精後的前8週發育型態稱為胚胎,分娩後則稱為胎兒。妊娠早期的症狀包含:無月經來潮、乳房柔軟度增加、噁心嘔吐、飢餓與頻尿。多個胚胎的妊娠稱做,如常見的雙胞胎。性交或會導致妊娠,而妊娠可由妊娠試驗確診。 妊娠通常可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定義為受精當週起算第1-12週。受精後所形成的受精卵,會經輸卵管向下移動,接觸子宮內層著床,並開始發育成胎兒與胎盤。第一期所承受流產(胚胎或胎兒自然死亡)的風險為三期之最 。第二期定義為第13-28週。在第二期中期,可能會感受到胎兒活動。第28週時,如果接受高品質醫療照護,大於90%的胎兒可在子宮外。第三期定義為第29-40週。懷孕初期因初著床,流產機率較高;懷孕中期開始,胎兒較易以儀器監測;懷孕後期,胎兒開始具備母體外存活能力,也因如此,法律和習俗多視懷孕後期的胎兒為個人。 良善的孕期保健有助提升懷孕期身體狀況,包含多攝取葉酸、避免使用毒品與酒精、規律運動、血液檢查與規律體格檢查。因妊娠而造成的包含、妊娠糖尿病、缺鐵性貧血與妊娠劇吐等等。正常孕期約為37-41週,以37週作為早產或足月的分界,在37-38週出生稱為早期足月產、足月產為39-40週、過月為41週;41週以上稱為過期妊娠。嬰兒在20-37週之間出生,稱為早產,可能會造成如腦麻痺等健康風險。如果在39週以前分娩,除非有其他醫療狀況,否則不建議進行人工引產或剖腹產。 2013年全球約有2.13億次妊娠事件發生,其中1.9億次在開發中國家,2,300萬次妊娠則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在15-44歲年齡層中,每千名女性就有133名妊娠。約10-15%已知懷有身孕的人因流產而終止妊娠。1990年,因妊娠併發症而死亡的人數為37.7萬人,2013年則降至29.3萬人;其常見原因包含產後出血、墮胎引起的併發症、妊娠高血壓、產褥熱與難產。全球約40%妊娠為非計畫懷孕,其中一半會選擇墮胎。在美國的非計畫懷孕中,60%女性曾施行避孕措施,甚至到受孕的那個月仍有進行避孕措施。.
查看 男人四十和妊娠
妻子
妻,是婚姻中對女性配偶的稱謂,与夫相对应。.
查看 男人四十和妻子
婚姻
婚姻是一種人際間取得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根據观念和文化的不同,通常以一種親密或性的表現形式被承認,這種結合通常以婚禮的方式来对外宣告其正式成立。结婚的具体原因很多,比如法律、社會、情感、經濟、精神和信仰的需要。通常,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婚姻雙方家長互稱“親家”或“姻親”。 現代婚姻普遍為單偶制形式。但在部分地區過去的文化歷史及許多古老部落中亦存在其他的婚姻形式,現今某些地区或宗教的法律亦承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多偶制婚姻。 世界上多数国家与地区采用婚姻登記制,在满足其他条件下不限制結婚次數。目前,世界上婚龄最长的夫妇已经结婚80年。.
查看 男人四十和婚姻
岸西
岸西(Ivy Ho),是香港著名電影以及電視編劇和电影導演,擅長文藝片。曾兩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并曾憑藉電影《甜蜜蜜》摘得亞太影展以及台灣電影金馬獎等獎項。 岸西原名何碧雯,生於澳門,來港後跟姑姐住在元朗,讀該區名校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會考成績優異,轉到拔萃女書院升讀預科,開始「出城」上學的生涯。 岸西育有三女,長女童謠(Eugenie Tung),為旅居紐約藝術家;二女周澄,為香港政治人物,曾參與2010年香港立法會補選。.
查看 男人四十和岸西
師生戀
師生戀是指教師與自己正在任教的學生談戀愛。不論有否性行為,或何種性傾向,或是年齡差距多少的問題,師生戀已引起社會討論,和個人反思。由於不同地區都有法定性愛的年齡,因此有部份師生戀個案可以會因學生年齡不足而導致教師惹官非。.
查看 男人四十和師生戀
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middle class)是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阶层。在現代社會中,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安定、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现代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被稱作小康階級,但有時貧富差距大時可能位於社會中間收入卻不高。此詞常用於專業人士、学者、知識分子,或大企業、公營機構、政府部門的中級管理層,或中小型企業-zh-hans:老板; zh-hant:老闆; zh-hk:東主;-,中學、小學、-zh-hans:幼儿园; zh-hant:幼稚園; zh-sg:幼稚园;-校長、教師、社工和護士等。 马克思主义将这一阶层称为“小资产阶级”。中產階級有時——特別在香港——也被戲稱作「夾心階層」,意即他們夾在社會中層,既不如上流社會人士般享有巨大財富,又不像低收入戶人士般能享受相對大的社會福利保障。 中產階級的界定因素隨各國有所分別,但基本上多以收入及擁有資產作界定,其他因素則包括教育、專業地位、擁有住屋或文化等。例如擁有大學学位的人,多數可躋身中產階級的行列。而擁有自置物業及私家車,亦是中產階級的象徵。.
查看 男人四十和中產階級
三峽大壩
#重定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查看 男人四十和三峽大壩
庹宗華
庹宗華(Tuo Tsung-hua,),中華民國的電影及電視劇演員、歌手,台灣台北人,曾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
查看 男人四十和庹宗華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查看 男人四十和张学友
何冠昌
何冠昌(Leonard Ho,),香港著名電影製作人,香港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創辦人之一。.
查看 男人四十和何冠昌
現代史
代史(Modern history),又譯為近代史,指現代(又譯近代,modern period,modern era)這個歷史時期的歷史。在西方,現代普遍被定義為中世紀之後的歷史時期,約開始於16世紀。現代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與現代晚期(late modern period),這兩個時期以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作為分界。在現代史之中,與現在時間緊密相關的歷史,稱為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 近代和現代合稱近現代,即以近代為現代之前的一個時期;但有時近代和現代沒有截然的含義區別,視為同義,相互替代使用。.
查看 男人四十和現代史
第39屆金馬獎
39屆金馬獎,2002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2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2002年11月16日晚上七點(台灣時間)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TVBS-G全程直播。會場主持人為一港一台組合鄭裕玲、蔡康永,星光大道則由張兆志和徐曉晰聯手主持。.
查看 男人四十和第39屆金馬獎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查看 男人四十和粤语
美孚新邨
美孚新邨(Mei Foo Sun Chue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自1982年起為地鐵(今港鐵)美孚站上蓋物業,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匯秀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美孚新邨於1968年至1978年間建築完成及入伙,邨內共建有99幢住宅樓宇,為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一般均為一幢兩座式設計(除第1期的百老滙街23號、第5期的蘭秀道15號及第6期的蘭秀道46號外),其餘各座皆以剪刀樓梯及電梯間分割兩座大廈的設計,一般每層1至4伙不等,提供13,149個住宅單位。當年單位售價為3萬至12萬港元不等。美孚新邨標榜多種先進社區概念和設備,包括入牆電線、中央式石油氣系統及熱水掣等。.
查看 男人四十和美孚新邨
爾冬陞
冬陞(Derek Yee Tung Sing,),香港實力派電影導演、編劇、監製和演員,年輕時外型俊朗,為邵氏電影公司著名武俠小生。後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曾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並監製過十餘部電影。.
查看 男人四十和爾冬陞
聖嘉勒女書院
聖嘉勒女書院(St.,簡稱SCGS),是一所由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於1927年創辦的、位於香港摩星嶺道50號的女子補助中學。 學校為英文中學,亦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的成員之一。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2位。.
查看 男人四十和聖嘉勒女書院
香港中學教育
香港中學教育現時以6年制為主,初中及高中各3年;之後可以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升讀本地資助大學。.
查看 男人四十和香港中學教育
香港仔工業學校
香港仔工業學校(Aberdeen Technical School,中文簡稱叫香工;英文簡稱則叫ATS)早年是香港一所工業中學,前稱香港仔兒童工藝院,現在為一所以提供科學和科技課程為主的中學。另外,70多年歷史的舊翼校舍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學校於2006年起加建新翼。2012年,學校重辦寄宿服務,並提供宿費減免。.
查看 男人四十和香港仔工業學校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HKSAR 10th Anniversary Film Awards)是由香港電台主辦、香港電影金像獎協辦的電影獎項,競逐電影都是1997年至2006年出產的香港電影。提名名單及獎項皆由22人評審團選出。另設有觀眾投選獎項,由觀眾於網上選出,當中,最難忘電影及最難忘電影主題曲之提名名單分別為1997年至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電影主題曲提名之電影。 頒獎典禮於2007年4月3日於香港電台舉行。.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查看 男人四十和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創辦於1995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辦。每屆一般於1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首個由香港影評人成立的同類組識,每年均透過討論配合投票的形式,選出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推薦電影等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附以具透明度的理性討論,每年的討論過程均會記錄在案,並於日後輯錄,刊登於每年出版的《香港電影回顧》一書內。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只安排簡單而隆重的頒獎禮,不設電視直播或轉播,過去曾於尖沙咀廣東道Planet Hollywood餐廳(現已結業)、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儀式,由第十屆開始於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每一屆頒獎禮通常只邀請一位頒獎嘉賓,曾應邀出席的頒獎嘉賓包括已故導演楊德昌、王天林及已故藝人張國榮。 由於此獎是香港每年最先頒發的電影獎項,因此有時候會被視為其他電影獎項(如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風向儀。 但此獎結果亦不時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有差異,表揚了不少未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甚至提名的滄海遺珠,例如它是最早對《東邪西毒》、《西遊記》、《鎗火》等電影作出表揚的香港電影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於一些獎項的取向明顯與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如在過去22屆獲「最佳編劇」的24套得獎電影中,僅有兩套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第10屆《大隻佬》、第14屆《神探》),亦只有12套電影獲該獎的提名。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女演員」一項,儘管該屆候選電影中,不乏優秀的女演員參與演出,但有會員認為在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通過該屆最佳女演員從缺。.
許鞍華
許鞍華(Ann Hui,),出生於遼寧鞍山,香港著名女性電影導演、監製、編劇。七、八十年代她是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電影作品涉獵多種不同範疇,包括:文學改編、武俠巨著、半自傳體、女性議題、社會現象、政治變遷、以至驚慄電影,是唯一一位奪得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以及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9年、2011年和2014年),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四人之一(另三為李行、杜琪峰與侯孝賢),曾任香港導演會會長,而2011年獲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終生成就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只有兩部大滿貫作品(即一部電影同時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且都出自許鞍華之手,分別為第15屆的《女人四十》和第31屆的《桃姐》。.
查看 男人四十和許鞍華
譚俊彥
譚俊彦(Shaun Tam,),香港演員及主持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查看 男人四十和譚俊彥
黄婉佩
黃婉佩(Race Wong,)前藝名黃婉伶,在馬來西亞出生、新加坡長大。為香港女藝人,於2002年加入娛樂圈,與姊姊黃婉君組成女子組合2R。.
查看 男人四十和黄婉佩
葛民輝
葛民輝(Eric Kot,),香港演員及導演,其流行組合軟硬天師成員的身份最廣為人知。.
查看 男人四十和葛民輝
鄺志良
鄺志良(Eric Kwong Chi-Leung),香港著名剪接师,八次获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獎。.
查看 男人四十和鄺志良
陳輝陽
陳輝陽(Fai Young Chan,),澳門人,香港著名作曲家,獲獎無數,曾兩度得到四台聯頒作曲獎。.
查看 男人四十和陳輝陽
林夕
林夕(Albert Leung,),本名梁偉文,祖籍廣東東莞,生於香港,是香港著名文字工作者,尤以填詞人及多媒體創作人為人熟悉。1980年代中期成為填詞人的林夕是香港樂壇創作最多作品的填詞人之一(按下方作品列表紀錄-截至2017年已創作3470首),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曾於1995年至2003年連續九年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是最長連續奪得該獎項的填詞人,又於2006年至2009年再度連續四年獲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他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獲得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於2009年獲頒《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金針獎」。2012年,獲「CASH音樂成就大獎」以及「作詞家」個人最多新作品演出獎。.
查看 男人四十和林夕
林嘉欣
林嘉欣(Karena Lam,),台灣女演員、女歌手,目前主要活躍於香港,為金馬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與最佳新演員獎三項演技獎的大滿貫演員。.
查看 男人四十和林嘉欣
梁天 (香港)
梁天(),香港資深甘草演員及電視劇監製,早年于澳門綠邨電台任職播音員,兼參與舞臺劇演出。後轉至香港發展,加入無線電視成為基本藝員,在劇中演繹反派角色極為傳神,代表作有《梁天來》的凌宗孔,以及《秋海棠》的秋海棠。其後,梁天開始涉足幕后工作,擔任《大江東去》、《亂世兒女》等劇的編導工作。1975年,梁天轉投麗的電視,繼續從事演員及幕后工作,并於1981年擔任《IQ成熟時》監製,該劇為麗的電視全盛時期經典青春劇。麗的電視易名為亞洲電視後,梁天成為戲劇製作總監。 1984年,梁天離開亞視,其後轉往新加坡發展。1990年代中期,梁天重返亞洲電視,參與《97變色龍》、《包青天》等劇的製作工作。1999年,吳征入主亞洲電視後,對戲劇製作部人員進行裁員行動,梁天亦遭到解僱。進入2000年代,梁天淡出影视圈,偶尔以嘉賓身份亮相電視節目,以及客串演出電影、舞臺劇。.
查看 男人四十和梁天 (香港)
梅艷芳
梅艷芳(Anita Mui Yim-fong,),香港出生,香港殿堂級歌影壇巨星,人稱「百變梅艷芳」、「樂壇大姐大」和「舞台女王」。她的形象百變,更是華語樂壇首位在同一場演唱會換多套歌衫以及在每張專輯的封面和音樂影片都有不同造型的歌手,因此亦有「百變女王」和「東方麥當娜」之稱。梅艷芳的影響力不只在演藝界,她更代表了整個香港及華人社會,她去世後被傳媒廣泛稱為「香港女兒」。 梅艷芳自小四歲開始了她的演唱生涯,與家人在荔園、啟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在無綫電視及華星唱片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以一曲〈風的季節〉勝出,星途由此展開。梅艷芳跟徐小鳳和蔡琴一樣,是華人樂壇少有的女低音。在事業早期,歌曲路線已是冶艷前衛,舞台衣著華麗大膽,風格千變萬化。 梅艷芳在1985年-1989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連續五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並於1989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而於1985年推出的專輯《壞女孩》銷量更達14白金(72萬張),奠定了她在歌壇的地位。她在電影界也獲得多項大獎,1987年更以電影《胭脂扣》一舉拿下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演技備受肯定。她同時也是全球華人女歌手中演唱會場次的最高紀錄保持者,共計292場(含香港紅磡體育館個人演唱會147場)。 2003年,梅艷芳因子宮頸癌併發肺衰竭病逝,終年40歲。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同年香港演藝巨星張國榮和名填詞人林振強也遺憾辭世,無數人哀痛「一個時代的終結」。梅艷芳一生敢作敢為,努力拼搏,常有為善不甘人後的義舉,香港人都懷緬地稱她為「香港的女兒」,去世十多年來紀念活動不斷。她的銅像於2014年在香港星光大道樹立,香港藝人中只有她跟李小龍有個人銅像。 梅艷芳在這21年的舞台生涯裡,創造了無數奇蹟,無數經典。她喜歡在舞台上製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台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麼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梅艷芳一生推出過30多張唱片以及演出約40部電影,獲獎無數,香港人暱稱她阿梅(「梅」粵音:)或梅姐(粵音: ),與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合稱為“三王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超級巨星之一,也是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輝煌極盛期的標誌性人物。梅艷芳是第一位在音樂界和電影界都取得矚目成就的香港女藝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成就榮譽的香港歌手,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職位的女性。音樂上,她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風格多變、引領潮流。她二十九歲獲得唯一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和勁歌金曲榮譽大獎,三十一歲獲得十大金彩虹演藝紅人獎,三十五歲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三十八歲獲得香港勁歌金曲致敬大獎,四十歲獲得中國金唱片獎(國家級音樂獎)的藝術成就榮譽,是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電影上,她先後獲得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影后榮譽,在二十年香港電影累計票房中位列女演員第三。去世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授“演繹光輝永恆大獎”,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入“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查看 男人四十和梅艷芳
樓宇按揭
#重定向 房地產抵押.
查看 男人四十和樓宇按揭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查看 男人四十和汉语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查看 男人四十和教育
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重定向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重定向 第8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另见
2002年剧情片
- K-19:寡妇制造者
- SABU (電影)
- 不速之客 (2002年電影)
- 任逍遥
- 創世紀 (電影)
- 和你在一起
- 天上人間 (2002年電影)
- 天地無倫
- 心靈投手
- 悄悄告訴她
- 揮灑烈愛
- 时时刻刻
- 星星敢死队
- 暗水幽灵
- 有你真好 (電影)
- 末路小狂花
- 沉静的美国人 (2002年电影)
- 猫的报恩
- 男人四十
- 神父禁戀
- 綠洲曳影
- 美麗時光
- 藍色大門
- 街頭痞子
- 钢琴家 (电影)
- 隔世情真
- 鲸骑士
中年危机电影
- 亞當等大人
- 伴娘我最大
- 兼职奶爸
- 劏樓大盜
- 史瑞克快樂4神仙
- 名人錄 (電影)
- 城市滑頭
- 塞尔玛与路易丝
- 大寒 (電影)
- 天气预报员 (电影)
- 实习大叔
- 巴尼正傳
- 希望温泉
- 惱爸偏頭痛
- 愛情,不用尋找
- 拜見岳父大人
- 拜見岳父大人3
- 新岳父大人
- 星际旅行II:可汗怒吼
- 暴力效應
- 暴风雨 (1982年电影)
- 最后的维加斯
- 有種戇男
- 汉娜姐妹
- 熟男型不型
- 爱是妥协
- 爱的激流
- 男人四十
- 男人四十戇居居 (美國電影)
- 瞎趴姊妹
- 美國心玫瑰情
- 貼背戰
- 超人特攻隊 (電影)
- 超人特攻隊2
- 迷失东京
- 酒佬日記
- 電影版 聲之形
- 青春倒退嚕
- 鳥人 (2014年電影)
- 麻雀變鳳凰
許鞍華電影
- 倾城之恋 (电影)
- 千言萬語 (電影)
- 半生緣 (電影)
- 天水圍的夜與霧
- 天水圍的日與夜
- 女人四十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
- 客途秋恨 (1990年電影)
- 幽靈人間
- 得閒炒飯
- 投奔怒海
- 明月几时有
- 桃姐
- 極道追踪
- 玉觀音 (電影)
- 男人四十
- 笑傲江湖 (1990年電影)
- 胡越的故事
- 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