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許鞍華

指数 許鞍華

許鞍華(Ann Hui,),出生於遼寧鞍山,香港著名女性電影導演、監製、編劇。七、八十年代她是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電影作品涉獵多種不同範疇,包括:文學改編、武俠巨著、半自傳體、女性議題、社會現象、政治變遷、以至驚慄電影,是唯一一位奪得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以及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9年、2011年和2014年),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四人之一(另三為李行、杜琪峰與侯孝賢),曾任香港導演會會長,而2011年獲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終生成就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只有兩部大滿貫作品(即一部電影同時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且都出自許鞍華之手,分別為第15屆的《女人四十》和第31屆的《桃姐》。.

197 关系: 嚴浩劉德華劉嘉玲半生緣 (電影)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印度國際影展千言萬語 (電影)午馬吳君如吳念真吴宇森夏梦天水圍的夜與霧天水圍的日與夜女人四十奇謀妙計五福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客途秋恨 (1990年電影)岘港市岑建勳上海國際影展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一蚊鸡保镖幽靈人間幽靈人間II鬼味人間亞洲電影大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任達華廉政公署 (香港)张学友伦敦电影学校張兆輝張瑛張靜初張艾嘉張曼玉彭于晏徐克侯孝賢侯德健得閒炒飯地久天長地雷喬宏周迅...周慧敏冯小刚兩岸三地CID玉觀音 (電影)獅子山下現代標準漢語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7屆金馬獎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2屆金馬獎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4屆金馬獎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9屆金馬獎第48屆金馬獎第51屆金馬獎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笑星撞地球筆友等著你回來粤语紀錄片編劇繆騫人羅家英羅烈爾冬陞男人四十甘國亮焦雄屏百老匯電影中心花椒之味鞍山市遊園驚夢 (電影)聖保祿學校 (香港)鍾鎮濤鍾楚紅華鼎獎菲律宾萬梓良袁泉馬斯晨馮紹峰香港香港大學香港中學會考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香港警務處總警司香港越南船民問題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電台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新浪潮謝君豪謝霆鋒警廉衝突鮑起靜賴雅妍越南越共趙薇趙雅芝黎明黃秋生黃莎莉黃軒黃金時代 (2013年電影)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黃淑儀辽宁省霍建華郝蕾胡越的故事胡金銓郭涛 (演员)舒淇阿金葉德嫻葛柏鄭秀文鄭裕玲鄭文雅金士傑金馬獎蕭芳芳英語英语電影導演電影監製電影演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雙龍會陳偉霆陳奕迅陳玉蓮陳麗雲陸小芬陈建斌投奔怒海柏林国际电影节林子祥林嘉欣林青霞李子雄李康生李璨琛李行李麗珍杜琪峯桃姐梅艷芳楊德昌極道追踪歲月神偷江湖告急汤唯河流沈旭暉洪金宝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戲王之王我要成名我是路人甲明報明月几时有海南岛海外華人斯琴高娃施南生文化大革命日本曾志偉2017年台北電影節 扩展索引 (147 更多) »

嚴浩

嚴浩(Yim Ho,),香港電影導演,八十年代初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力人物之一。最經典名作有《似水流年》,嚴浩亦憑此片得到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祖籍江苏吴县。.

新!!: 許鞍華和嚴浩 · 查看更多 »

劉德華

劉德華(Andy Lau Tak-wah;),香港演員、歌手及電影監製,1990年代获封為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之一,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电影方面他获得三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和两次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至今参演超过140部电影。劉德華是天幕公司和映藝集團的创建者,作為投資人已參與製作了20多部華語電影。 1999年,劉德華获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2000年11月則順利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成為獲此殊榮的少數幾位香港藝人。2006年7月7日,香港演藝學院因他“是香港最受尊重和喜愛的演藝名人之一,對香港電影及音樂貢獻良多。其嚴謹專業的工作態度,足以成為年輕人的典範”,为了“表彰他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而授予刘德华榮譽院士稱號,他也因此成为少数几位獲此榮譽的香港艺人之一。 劉德華篤信佛教,法號“慧果”,熱心公益,時常參與慈善活動。2008年,劉德華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10年4月23日,劉德華獲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並擔任副理事長。2010年5月2日,劉德華獲頒第十二屆「世界傑出華人獎」同時獲頒授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3年12月8日,他又当选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副会长。.

新!!: 許鞍華和劉德華 · 查看更多 »

劉嘉玲

劉嘉玲(英文:Carina Lau ,),出生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祖籍中國廣西省容縣,香港著名電影女演员,她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得主,代表作品包括《义不容情》、《说谎的女人》、《阿飞正传》、《自梳》、《无间道II》、《好奇害死貓》、《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及《過界》。2011年憑藉徐克作品《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武后一角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新!!: 許鞍華和劉嘉玲 · 查看更多 »

半生緣 (電影)

是一部许鞍华执导的香港电影,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於1997年上映。本片是继许鞍华执导的1984年电影《傾城之戀》之后的又一部张爱玲作品,黎明、吴倩莲、梅艳芳、黄磊主演。飾演曼璐的梅艷芳憑此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紫荊獎的最佳女配角。.

新!!: 許鞍華和半生緣 (電影) · 查看更多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Chinese Film Media Awards)是2000年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并主办的电影奖项。该奖由两岸三地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评审。是中国唯一一个将中國大陸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都纳入评选范围的电影奖项。 2016年改称华语电影传媒盛典。因受中国大陆影视奖项限制,2017年虽推出了提名名单,但12月17日颁奖典礼上奖项易名,不再称“最佳”,而以2017电影之夜年度专业推荐替代,原名称不再存在。.

新!!: 許鞍華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查看更多 »

印度國際影展

印度國際影展(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India,英文縮寫為--IFFI--)始於1952年 ,是亞洲主要的影展之一,由於舉行地點在印度西岸的果阿邦,因此又稱為「果阿影展」。影展的宗旨是為全世界的優秀電影提供展演平臺,期能透過影展讓觀眾欣賞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理解全球現況,並促進世界各國的友誼與合作。 影展由印度資訊與廣電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 Broadcasting)與果阿邦政府聯合籌辦。第42屆印度國際影展在果阿的馬爾加奧登場,由素有「寶萊塢之王」稱號的沙·魯克·罕揭幕。第43屆影展移師帕納吉舉行,由阿克夏·庫馬宣布影展起跑。2013年第44屆印度國際影展將於11月20日至30日舉行。.

新!!: 許鞍華和印度國際影展 · 查看更多 »

千言萬語 (電影)

《千言萬語》(Ordinary Heroes)是一部1999年許鞍華执导的香港文艺片。內容主要描述片中几位主角在经历香港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社會運動大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劇中大部份的人物都以真人故事為依據。 本片獲得第19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以及1999年第36届金馬獎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五个奖。.

新!!: 許鞍華和千言萬語 (電影) · 查看更多 »

午馬

午馬(Ng Ma,),本名馮宏源,香港演員及電影導演,同時也是名導演張徹、胡金銓之高徒和私塾弟子。1995年,午馬到深圳拍戲時,認識比他小23歲、做房地產仲介的太太馬艷;婚後,太太轉任他的經紀人,午馬負責拍戲賺錢,太太就為他處理財務。曾以《倩女幽魂》燕赤霞一角榮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由於在台灣有線電視台不斷重播《倩女幽魂》與《與龍共舞》,讓其台灣民眾對燕赤霞、鹹蝦叔深植人心。.

新!!: 許鞍華和午馬 · 查看更多 »

吳君如

吳君如(Sandra Ng Kwan Yue,),外號三姑,香港實力派演員,是两岸三地华人影坛和娱乐界的女笑星,亦是香港電影史上累積票房收入最高女演員(累計票房收入約7億)。伴侶為導演陳可辛,育有一女兒陳是知。吳君如父親為粤語長片演員,曾主持亞洲電視《六合彩》節目多年的夏春秋(冬叔)。出道至今已拍攝百部電影,是近年來電影作品最多的女演員。曾獲金像獎以及香港金紫荊獎外,2003年吳君如憑《金雞》獲得第4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新!!: 許鞍華和吳君如 · 查看更多 »

吳念真

吳念真(),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男導演及藝術監督,出生於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大粗坑,父親入贅,身為長子的吳念真,從母親的家姓;自爆曾罹患憂鬱症,自承還在吃藥。.

新!!: 許鞍華和吳念真 · 查看更多 »

吴宇森

吳宇森 (英文名:John Woo Yu-Sen,),出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是香港及好萊塢導演及編劇。畢業於九龍的協和小學,而中學曾就讀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及在位於大坑東的路德會協同中學畢業。1973年,吳宇森首次獨立執導電影。1986年他編劇及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片獲得當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大獎項,在臺灣金馬獎評選中,吳宇森被評為最佳導演。從此片開始,吳宇森塑造出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東半球高舉暴力美學的旗幟,與西半球的奧利佛·史東和昆汀·塔倫提諾遙相呼應。 2005年由香港影藝界舉辦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活動當中,吳宇森獲香港人選為這一百年來最喜愛的導演。 2010年荣获第67届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201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3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傑出藝術貢獻獎」。2015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武士奖”。.

新!!: 許鞍華和吴宇森 · 查看更多 »

夏梦

夏梦(),原名杨濛,生于上海,香港女演员,活跃于1950年代到1960年代。.

新!!: 許鞍華和夏梦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的夜與霧

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内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本片為2009年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參展及開幕電影。.

新!!: 許鞍華和天水圍的夜與霧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擔任執導,以及由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等擔任演出。 許鞍華其後以天水圍為主題執導了《天水圍的夜與霧》http://www.hkiff.org.hk/chi/film/detail/1097.html,卻是全新的故事,並非此電影的續集。.

新!!: 許鞍華和天水圍的日與夜 · 查看更多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Summer Snow)是1995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擔任導演兼監製。 本片獲得第15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六個獎項,是第一部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實現大滿貫(即同一部電影同時包下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的電影。其後,在第32届金马奖奪得最佳剧情片等五个奖。此外还在柏林影展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蕭芳芳)和基督教評審團獎。 影片主要講述香港一個典型的職業婦女如何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爭取平衡。故事的重心為劇中的女主角阿娥在婆婆意外過世後和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公公的相處過程。.

新!!: 許鞍華和女人四十 · 查看更多 »

奇謀妙計五福星

由洪金寶執導,並與黃炳耀共同編劇。洪金寶、成龍、元彪、岑建勳、秦祥林、馮淬帆、吳耀漢主演。.

新!!: 許鞍華和奇謀妙計五福星 · 查看更多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中国作家燕燕所写的一部小说,2006年1月发表,昆仑出版社出版(ISBN 7800408043)。根据该小说被香港導演許鞍華改编的同名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于2007年公映。.

新!!: 許鞍華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 查看更多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

是2007年公映的香港电影,根据燕燕所写的同名小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改编,该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女性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故事。本片由香港新浪潮導演許鞍華執導,日本知名作曲家久石讓負責電影配樂,獲台灣金馬獎三項提名,並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三項大獎;斯琴高娃憑《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新!!: 許鞍華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 · 查看更多 »

客途秋恨 (1990年電影)

《客途秋恨》(Song of the Exile)是一部於1990年上映的華語電影,此電影為香港與台灣合作,由許鞍華擔任導演。 此電影為許鞍華導演參與的半自傳作品。.

新!!: 許鞍華和客途秋恨 (1990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岘港市

峴港市區航照影像 峴港市(,粵語:/jin6 gong2 si5/,讀作「現港市」),本名“沱㶞”,华文世界习作“峴港”或“蜆港”,位於越南中部,古都順化的附近,地理上屬南中部。峴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僅次于胡志明市、河内市和海防市,是越南中部最大及重要的城市之一。峴港市瀕臨南中國海、下轄六郡兩縣;距離北方的河內市764公里、南方的胡志明市964公里。.

新!!: 許鞍華和岘港市 · 查看更多 »

岑建勳

岑建勳(John Shum;)出生於广东恩平,后定居香港。是香港聞名的社会活动家、主持人、跨媒体人、记者、电影導演、监制、编剧、策划、投资人和演員,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成功的电影工作者、製片家、电影发行商,同時,也是香港著名的时事评论员。 岑建勳曾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副會長和秘書長,統籌策劃過多個大型活動,動員過兩岸三地過千演藝界、社會各界的名人明星參與,包括:1989年的《民主歌聲獻中華》、1991年為華東水災募捐的《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以及忘我大電影《豪門夜宴》、2003年全民抗擊SARS非典型肺炎的《1:99電影行動》、2008年救助四川地震的《演藝界512關愛行動》大匯演、2009年捐助台灣八八水災的《88水災關愛行動》大匯演、2010年為青海玉樹地震災民籌款的《演藝界情系玉樹關愛行動》大匯演等等。.

新!!: 許鞍華和岑建勳 · 查看更多 »

上海國際影展

#重定向 上海国际电影节.

新!!: 許鞍華和上海國際影展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許鞍華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許鞍華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新!!: 許鞍華和中國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許鞍華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

中國共產黨政治運動列表列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發動的各主题政治運動。.

新!!: 許鞍華和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一蚊鸡保镖

是200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黃子華、鄺文偉導演,黃子華、郭羨妮主演。.

新!!: 許鞍華和一蚊鸡保镖 · 查看更多 »

幽靈人間

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许鞍华导演,陈奕迅和舒淇领衔主演。.

新!!: 許鞍華和幽靈人間 · 查看更多 »

幽靈人間II鬼味人間

是一部2002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邝文伟导演,陈奕迅、谷祖琳和应采儿领衔主演。.

新!!: 許鞍華和幽靈人間II鬼味人間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影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Asian Film Awards,縮寫--AFA--)是亞洲電影的一個獎項。 亞洲電影大獎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創辦於2007年,每年舉行一次,為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的其中一项重大節目。主要表揚對亞洲電影業界之傑出成就,並對全亞洲不同類型的電影作品及電影精英予以肯定。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每年组织由17位國際殿堂級電影專家組成評審團,配合大會就過往一年所有亞洲區製作之電影建議得出提名名單,再經第二輪投票選出得獎者。頒獎典禮初時以英語進行,後來改以粵語進行,配合有其他語言(例如:日語、韓語)的即時傳譯。但在電視直播時只播出粵語、英語及普通話,而當嘉賓使用其他語言時會改播粵語即時傳譯。 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的獎項主要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十項大獎。2007年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於2007年3月20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年亞洲電影大獎起,增設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故取消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分為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至十二項大獎。2009年亞洲電影大獎,更增設最佳新演員,以表揚去年出色的影圈新血。.

新!!: 許鞍華和亞洲電影大獎 · 查看更多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英文: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LC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統籌香港的康樂體育、古物古蹟及文化藝術有關的活動和服務,現時約有10,000名職員。現任署長為李美嫦。.

新!!: 許鞍華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查看更多 »

任達華

任達華(Simon Yam Tat Wah,),出生於香港,香港男演員、男模特兒。.

新!!: 許鞍華和任達華 · 查看更多 »

廉政公署 (香港)

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縮寫:ICAC),簡稱「廉署」,於1974年2月15日根據《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現改名為《廉政公署條例》)成立,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香港主權移交前為香港總督,後為行政長官)負責的紀律部隊及執法機構,以肅貪倡廉為目標。主權移交前名叫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廉政公署現僱有職員約一千三百多人,差不多全部以合約形式受聘,其中逾半數職員已在廉政公署服務超過十年。.

新!!: 許鞍華和廉政公署 (香港) · 查看更多 »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新!!: 許鞍華和张学友 · 查看更多 »

伦敦电影学校

伦敦电影学校是位于英國伦敦柯芬園的一所非盈利性学校,地理位置与英国电影产业中心, 倫敦蘇豪区很近,学校创立于1956,前身是位于布里克斯頓的伦敦电影技术学校,1974年,伦敦电影学院更名为伦敦国际电影学校。之后迁址到目前的科文特花园.

新!!: 許鞍華和伦敦电影学校 · 查看更多 »

張兆輝

張兆輝(Eddie Cheung,),籍貫廣東南海,香港著名電影及電視男藝員,無綫電視部頭合約及邵氏兄弟男藝員。.

新!!: 許鞍華和張兆輝 · 查看更多 »

張瑛

張瑛(),原名張溢生,香港人,同胞兄弟姊妹排行第14,所以人稱「十四哥」,亦有「千面小生」之譽。 張瑛畢業於華仁書院,是香港粵語片年代明星小生,童星李小龍常與之結片緣,對手戲還有白燕等。張瑛與吳楚帆、張活游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小生」,主演超過400部影片。張瑛曾創辦大群、華僑等電影公司,亦曾執導10多部影片。 1970年代開始,張瑛同時轉向電視界發展參演電視劇集。1971年3月正式與無線電視簽約,但翌年張瑛被指工作態度散漫,由時任無線電視製作部經理蔡和平下令與張瑛提前解約,事件最後鬧上法庭。張瑛與無線電視鬧翻後加入麗的電視,自此一直在麗的及其後的亞洲電視工作,期間亦有參與香港電台電視劇及電影演出直到其逝世。 1984年12月14日,剛為電影《又見冤家》拍攝完成後不久的張瑛因中風病逝於加拿大。.

新!!: 許鞍華和張瑛 · 查看更多 »

張靜初

张静初(),原名张静,於毕业后改名,中国女演员,出生于福建永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97级导演系(大专)。2005年,以電影《孔雀》开始走红,一度有「小章子怡」之称。2007年,與成龍合演《火拼時速3》受到國際注目。她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取得香港居留權,並且持有香港特區護照。.

新!!: 許鞍華和張靜初 · 查看更多 »

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 Ai-chia,),臺灣演員、編劇和電影導演,曾獲臺湾金马奖與香港电影金像奖,為入圍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次數最多的電影工作者。.

新!!: 許鞍華和張艾嘉 · 查看更多 »

張曼玉

張曼玉(Maggie Cheung Man-yuk,),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以及最上鏡小姐榮譽,香港著名女演員,共獲得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四屆台灣金馬獎影后,是迄今惟一一位同時獲得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和亞太电影节影后的華人演員。共參與演出了八十多部電影,代表作有《旺角卡門》(1988年)、《不脫襪的人》(1989年)、《滾滾紅塵》(1990年)、《雙城故事》(1991年)、《阮玲玉》(1992年)、《新龍門客棧》(1992年)、《青蛇》(1993年)、《東邪西毒》(1994年)、《甜蜜蜜》(1996年)、《花樣年華》(2000年)、《錯過又如何》(2004年)等。.

新!!: 許鞍華和張曼玉 · 查看更多 »

彭于晏

彭于晏(),知名男演員,出生於臺灣澎湖,13歲和家人移民到加拿大,進入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經濟學。大二暑假外婆過世,他回台奔喪,被導演邀請參加甄選演出偶像劇《愛情白皮書》。彭于晏回憶說:「我抱持打工的心情去嘗試,當時也沒簽任何合約就去拍戲的。」因進入演藝圈而休學專心拍片。.

新!!: 許鞍華和彭于晏 · 查看更多 »

徐克

徐克(Tsui Hark,),本名徐文光,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生于越南,1966年移居香港,后到美国攻讀電影。1977年回港后,先在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後轉投佳藝電視;佳視倒閉後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变》一片展露头角,是當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重要人物之一。1984年與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黃飛鴻》等片蜚声海内外,終結了舊港式武打片,讓包括成龍在內的電影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不敢拍古裝武打片,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 徐克也是早期返回中国大陆拍摄电影的香港电影人,早于1989年,徐克就联同香港著名媒体人甘国亮、动作导演程小东等电影制作人一起到北京拍摄电影《秦俑》,徐克担任出品人,张艺谋和巩俐主演。此片开创香港和大陸合作拍摄电影的先河,台前幕后汇聚众多香港和大陸的电影精英。 2009年以来,徐克与中国大陆的華誼兄弟和博纳影业合作,拍摄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智取威虎山》四部动作片,技术领先的这些动作巨制在大陆收获了很好的票房和关注度。他先后凭借《黃飛鴻》、《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和《智取威虎山》赢得三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此外,1981年的《鬼马智多星》(台湾名《夜来香》)赢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智取威虎山》赢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徐克是非常狂熱的明代愛好者,對明朝歷史無所不通,這份喜好也讓他拍出許多明朝為背景的電影,如龍門系列黃沙滾滾的塞外風光配上明代衣裝正是徐克的招牌風格,只要是明朝的古裝電影十之八九為徐克經手的作品。.

新!!: 許鞍華和徐克 · 查看更多 »

侯孝賢

侯孝賢,知名電影導演,老家在鳳山並在鳳山就讀成長。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及第52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新!!: 許鞍華和侯孝賢 · 查看更多 »

侯德健

侯德健(),台湾音樂家,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現為《易經》研究者,出版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

新!!: 許鞍華和侯德健 · 查看更多 »

得閒炒飯

,又名《上上下下》,是2010年由許鞍華执导的一部有关双性恋情感生活题材的香港剧情片,吳君如、周慧敏、張兆輝和陳偉霆主演。故事讲述一对女同性恋人分手多年后重遇发觉仍然爱对方,故决定再走在一起。 该片是周慧敏自1996年拍毕林海峰执导的短片《废话小说》13年后复出银幕接拍的首部电影。.

新!!: 許鞍華和得閒炒飯 · 查看更多 »

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是香港歌手呂方的第十一張專輯,在1991年11月推出。在這張專輯中,呂方首度參與歌曲創作部分,為專輯內的主打歌曲《你的淺笑》作曲。.

新!!: 許鞍華和地久天長 · 查看更多 »

地雷

地雷是一種放置或埋在地下的爆裂物,經常被用來殺傷經過的敵方人員或車輛,是一種被動式的陸戰軍事武器。.

新!!: 許鞍華和地雷 · 查看更多 »

喬宏

喬宏(Roy Chiao,),香港著名資深演員,曾獲得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新!!: 許鞍華和喬宏 · 查看更多 »

周迅

周迅(),出生於中國浙江衢州,中國大陸著名女演員、歌手,中國大陸四大花旦之一。周迅除了曾獲巴黎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后獎項,亦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兩岸三地最高的華人電影獎,即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三金后冠的大滿貫演員。.

新!!: 許鞍華和周迅 · 查看更多 »

周慧敏

周慧敏(Vivian Chow;),香港出生,祖籍廣東中山,香港創作歌手、演員,於90年代走紅於東南亞地區,並少數曾同時擔任「歌、影、視、播」的女藝人。近年來樂於做 part-time藝人。.

新!!: 許鞍華和周慧敏 · 查看更多 »

冯小刚

冯小刚()中国大陸导演、编剧,祖籍湖南湘潭,出生于北京。现任妻子是演员徐帆。冯小刚作品风格以北方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小品喜剧片,是早年較有票房號召力的中國導演之一。.

新!!: 許鞍華和冯小刚 · 查看更多 »

兩岸三地

兩岸三地是指位於臺灣海峽兩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轄下之中國大陸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中華民國轄下之台灣地區等三地,因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當今亦是世界上華人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但近代尤其是1949年後,因各種原因而處於分隔分治、互設邊境的狀態。「兩岸」指臺灣海峽兩邊所對峙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效統治的中國大陸,以及由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的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以及部分南海諸島;「三地」是將兩岸中的「中國大陸」與「臺澎金馬」外,另外再詳細分出香港,為特別強調香港地位的說法,所以香港是「兩岸」的一部分,並用「三地」來強調它。 有時,「三地」亦涵蓋曾由葡萄牙殖民管治的澳門,這樣「第三地」即為「港澳地區」,此種情況下,也可將澳門單獨算作一地,即使用「兩岸四地」的稱呼。由於香港位置特殊,在兩岸對峙時期,一直作為第三地(如九二共識,擔當溝通的橋樑及政治的緩衝地帶)。比如,兩岸達成直接通郵或通航以前,幾乎所有的郵件、人員及貨物都是經過香港轉駁;兩岸的若干商談,包括九二香港會談,也都在香港進行。.

新!!: 許鞍華和兩岸三地 · 查看更多 »

CID

可以指:.

新!!: 許鞍華和CID · 查看更多 »

玉觀音 (電影)

,香港导演许鞍华拍摄的电影,改编自海岩的同名小说。國內票房未達到預期,但卻獲得了海外各大影展的垂青。2004年先後被選為第二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和第二十七屆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并在柏林、夏威夷等多個國際影展上放映,而且成為當年唯一入圍俄羅斯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華語片。.

新!!: 許鞍華和玉觀音 (電影)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下

《獅子山下》系列(Below the Lion Rock Series)是香港電台於1972至1980年、1984至1988年、1990年、1992至1994年、2006年、2014年至2018年間所製作的實況電視劇集系列,以處境故事述說一般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這些故事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掙扎歷程、如何面對種種生活挫折,並見證了香港歷史。名稱中的「獅子山」指的是可眺望港島和九龍全景的獅子山。 該節目最初以黑白菲林拍攝,每集15分鐘,1973年1月1日起改用彩色菲林,第一集彩色劇集為梁立人和葛劍青主演的「四輪至八輪」,其後在1974年1月1日增至每集30分鐘,該集單元是莊文清和熊良錫主演的「青春的價值」,1978年起更增至每集60分鐘。在1970年代初期的獅子山下片集,以良鳴飾演家住九龍橫頭磡徙置區第二十四座,以寫信為業的老知識份子「德叔」一家為主人翁,帶出家在徙置大廈的苦與樂,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最後一集以「德叔」為主角的是1976年「喬遷」一集,之後便改為單元劇,主題已不再完全圍繞草根階層生活。 《狮子山下》可以说香港影视文化的代表作,汇聚了香港影视界顶尖的创作和制作人员,包括著名剧作家梁立人先生、创意文化教父甘国亮先生、文化人陈冠中先生等等,而制作的编导团队更加是孕育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最佳土壤,徐克、许鞍华、方育平、张婉婷、刘国昌等都曾为《狮子山下》执导效力,而台前客串演出的明星更加星光熠熠,云集香港演艺界顶尖戏剧巨星。 《獅子山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轉為單元劇系列後,每隔數年香港電台就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但1994年之後十多年,港台再沒有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2006年,香港電台事隔十二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共十個單元劇的《獅子山下》,並邀請爾冬陞、岸西兩位著名電影編劇及作家陶傑編寫其中三個單元。 為配合港台電視啟播,香港電台由2014年1月13日起晚上九點半於港台電視31頻道播放《獅子山下經典重溫》,播放由1973年至1979年間製作的彩色劇集,每集播放前並附以當時導演、前廣播處長黃華麒的引言,使得已經失傳的40年前劇集重現螢光幕。 2014年,為了迎接香港電台TV31的來臨,港台事隔八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並命名為「獅子山下2014」。這輯《獅子山下》只有三個單元劇,分別由電影導演岸西、劉國昌和麥曦茵製作。 2015年,香港經歷佔領運動後對「獅子山下精神」有深刻的反思,香港電台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2015》,呈現佔領運動後的香港人香港事。之後再連續兩年再製作《獅子山下2016》及《獅子山下2017》,去表達香港的人與事。.

新!!: 許鞍華和獅子山下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許鞍華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96年4月28日舉行,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新!!: 許鞍華和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2年2月27日公布提名名單,於同年4月21日晚上於香港文化中心頒發,一共頒發了19個獎項。頒獎典禮司儀為曾志偉、葉童、張達明和彭晴;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取得播映權。 由本屆開始,大會增設2個新獎,名為「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亞洲電影」獎。.

新!!: 許鞍華和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27屆金馬獎

27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9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最佳劇情片獎得主為獲得最多獎項的《滾滾紅塵》。.

新!!: 許鞍華和第27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9年4月19日晚上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共頒發21個獎項,今屆頒獎禮的司儀共12位,包括王祖藍、何韻詩、吳君如、謝安琪、曾志偉、毛舜筠、谷德昭、林子聰、錢嘉樂、田啟文、盧覓雪和樊少皇。由無綫電視取得播映權,並延遲一小時轉播頒獎典禮。基於社會對無綫電視轉播安排的種種不滿,自此無綫電視失落此後2年播映權,由亞洲電視奪得。.

新!!: 許鞍華和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3年7月31日晚上8點在香港浸會學院大專會堂舉行,由星島報業有限公司與電影雙周刊聯合主辦,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新!!: 許鞍華和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12年2月8日中午於香港文化中心公布提名名单,於同年4月15日星期日晚上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頒發,一共頒發了21個獎項。頒獎典禮司儀為曾志偉、林家棟、曾寶儀、鄭中基和Angelababy,紅地毯司儀是林曉峰和車婉婉;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權,為無綫電視自2009年從亞洲電視中重新奪得之來。 本届大赢家为許鞍華執導的《桃姐》,获得了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主角和女主角一共5个大奖。許鞍華第四次夺得最佳导演,刘德华第三次赢得最佳男主角,葉德嫻成为金像獎史上仅次于羅蘭的第二年長的影后。其次是徐克导演的《龍門飛甲》,获得了最佳剪辑、美术指导、音响效果、视觉效果和动作设计一共5个技术奖。《奪命金》获得最佳男、女配角两项奖,《武俠》獲得最佳攝影和原創電影音樂兩個獎,《讓子彈飛》獲得最佳服裝造型設計,《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為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新!!: 許鞍華和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32屆金馬獎

32屆金馬獎是1995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5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在1995年12月9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張小燕、張艾嘉共同主持,中視與衛視中文台分別在晚上8點及8點5分轉播頒獎典禮。.

新!!: 許鞍華和第32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為表彰表揚2014年度香港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是在本地和世界各地推廣香港製作的電影,表揚本地電影從業員的成就,促進專業發展和推動電影文化,頒獎典禮訂於2015年4月19日晚上七時半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now TV、香港電台第二台及愛奇藝視頻網站轉播。由首次當司儀的楊千嬅及陳小春,伙拍有金像獎頒獎禮司儀經驗的林家棟主持香港電影金像獎,紅地毯司儀則由黃宇詩和區永權主持。 本届大赢家是許鞍華執導的《黄金時代》,赢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造型設計共計5個獎項,許鞍華至此一共獲得五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獎。第二赢家為《竊聽風雲3》,獲得最佳编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个獎,其中劉青雲第二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王菀之更憑《金雞SSS》奪得最佳新演員及最佳女配角,成为繼劉玉翠、林嘉欣及舒淇後,第四位連奪此兩獎的女演員。.

新!!: 許鞍華和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34屆金馬獎

34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華語電影評選活動,為1997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甜蜜蜜》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新!!: 許鞍華和第34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為表彰表揚2017年度香港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目的是在本地和世界各地推廣香港製作的電影、表揚本地電影從業員的成就,並促進專業發展和推動電影文化。頒獎典禮訂於2018年4月15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由張繼聰及蔡卓妍擔任主持人,紅地氈司儀則由卓韻芝及余迪偉擔任,而大會facebook直播主持是游學修和岑珈其。而今年金像奬頒奬典禮的指定香水、化妝及護膚品贊助商由Giorgio Armani Beauty擔任.

新!!: 許鞍華和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第39屆金馬獎

39屆金馬獎,2002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2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2002年11月16日晚上七點(台灣時間)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TVBS-G全程直播。會場主持人為一港一台組合鄭裕玲、蔡康永,星光大道則由張兆志和徐曉晰聯手主持。.

新!!: 許鞍華和第39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48屆金馬獎

48屆金馬獎是2011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1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1月26日下午7時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行,由臺灣電視公司執行製播,曾志偉、曾寶儀父女搭檔主持,台視頻道、Astro AEC、新浪網全程實況轉播,本年度《桃姐》榮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亦是金馬獎第二度將三項重要獎項頒給同一部電影(上一記錄者為第35屆金馬獎天浴)。.

新!!: 許鞍華和第48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51屆金馬獎

51屆金馬獎,是2014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入圍名單於2014年10月1日公布,頒獎典禮於11月22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電視現場轉播由臺灣電視公司負責執行。「金馬51大使」則由演員桂綸鎂擔任。該屆司儀旁白由台灣資深配音員賈培德(德仔)擔任。陳嘉樺(Ella)與及黃子佼擔任本屆主持人。.

新!!: 許鞍華和第51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68届威尼斯电影节于2011年8月31日至9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本届共有四部華語片入圍主竞赛单元,分別是香港的《桃姐》和《夺命金》,中國的《人山人海》,以及台灣導演魏德聖所執導耗資近八億台幣的台灣原住民抗日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 中國導演蔡尚君憑電影《人山人海》奪得最佳導演銀獅獎,而香港演員葉德嫻則憑電影《桃姐》奪得最佳女演員獎。 此外,《白蛇传说》也是展映单元的影片之一,中国导演贾樟柯任地平线单元评审团主席。意大利导演马可·贝罗奇奥(Marco Bellocchio)获得終身成就金獅獎,美国著名演员艾尔·帕西诺获得“电影制作人荣誉奖”。.

新!!: 許鞍華和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查看更多 »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六届亚洲电影大奖于2012年3月19日于香港举行。来自11个国家的32部电影获得本届提名。其中《龙门飞甲》获得七项提名成为最多入围的电影。其次是《金陵十三钗》与《赛德克·巴莱》的六项提名;《伊朗式分居》与《武侠》的四项提名。 《伊朗式分居》获得最佳电影、导演、编剧和剪辑四项大奖成为大赢家,而《武侠》则获得最佳摄影、音乐和美术指导三个技术奖;许鞍华获得终身成就奖。.

新!!: 許鞍華和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 查看更多 »

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

九屆亞洲電影大獎是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並於2015年3月25日在澳門舉行,《推拿》获得最佳影片,许鞍华凭借《黄金时代》获得最佳导演。.

新!!: 許鞍華和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 · 查看更多 »

笑星撞地球

《笑星撞地球》是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綜藝節目,1991年8月4日開播,1996年7月6日停播。共分三代,第一代於星期日晚間播出,第二代於星期六下午播出並改名為《笑星撞地球2:戰神傳說》,第三代加註官方英文名稱《Comedian Bump Earth》。.

新!!: 許鞍華和笑星撞地球 · 查看更多 »

筆友

友是一種藉著書信往來而發展出來的友誼關係,英文為Pen Pals 或Pen Friends。在網路興起之前,藉筆書寫信件往來的交友方式較為流行。書信在某些方面比時下的電子郵件(e-mail)要好,因為藉著郵差遞送,需要往返的時日,等著收信的心情是很特別的,展讀書信、看著受心情牽動的字跡、和隨著時日而來的泛黃的信封與信紙,常會帶來另一番的趣味。今日仍有相關機構在推廣以筆會友的交友方式。在網路上也有人開始使用筆友一詞來代表網友中的一種,在歐美國家尤其流行。.

新!!: 許鞍華和筆友 · 查看更多 »

等著你回來

《等著你回來》為香港亞洲電視自製的民初靈異電視劇,又名《撞到正》、《情定陰陽界》,1997年首播,全劇共30集,故事背景為1930年代的香港,是一套集驚嚇、浪漫、靈異及親情的戲劇。 當年此劇收視率尚算不俗,是第三線劇集的收視冠軍,大結局獲得十點。.

新!!: 許鞍華和等著你回來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許鞍華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紀錄片

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現實世界題材的电影。与纪录片相对的為劇情片。在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演员參與。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地点、情况与現實、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的題材范围廣泛,既包括完全纪实的电影,亦包括了真人秀等节目。.

新!!: 許鞍華和紀錄片 · 查看更多 »

編劇

编劇又稱編劇家、腳本家,是通過文字創作出劇本的作者,其往往是電影、電視劇集的故事源頭。 以舞台演出之編劇可稱為劇作家,乃因舞台劇台詞字句必須精心雕琢,不能像電視電影台詞那般白話,最著名的是莎士比亞、唐滌生、曹禺等。.

新!!: 許鞍華和編劇 · 查看更多 »

繆騫人

繆騫人(Cora Miao,),香港演員,祖籍浙江宁波,出生於上海,曾就讀香港的國際學校英皇佐治五世學校。1971年到瑞士留學,1976年返港參加香港小姐,並以大熱姿態獲得「最上鏡小姐」獎,同年代表香港到日本參加國際青春小姐競選。及後加入香港無綫電視為藝員,旋即被力捧,擔當重頭長劇狂潮的女主角。此後亦曾演出多部劇集例如:《冤家路窄》、《甜姐兒》、《貼錯門神》等等,同時亦有拍攝電影,第一套參演之電影為《狗咬狗骨》。80年代開始主攻大銀幕,1982年的《投奔怒海》是其中一套代表作。1986年繆騫人憑電影《最愛》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後來與美籍華人導演王穎結婚,並在1991年退出娛樂圈,定居美國。。黎堅惠曾指出她第一個喜歡上的電視女星就是繆騫人,亦讓她知道打扮原來可以簡單而搶眼。2018年,有時尚專欄指出由繆騫人主演的《甜姐兒》中,她的裝扮非常好看而且時尚,是一套名符其實的時裝劇。同時,亦是被譽為香港第一個百集長劇女主角,亦演活了富家女的角色。.

新!!: 許鞍華和繆騫人 · 查看更多 »

羅家英

羅家英博士(Dr.

新!!: 許鞍華和羅家英 · 查看更多 »

羅烈

羅烈(Lo Lieh,),原名王立達,為印尼華僑,香港著名動作片演員和武打演員。羅烈愛好武術從小學過形意拳、太極拳。.

新!!: 許鞍華和羅烈 · 查看更多 »

爾冬陞

冬陞(Derek Yee Tung Sing,),香港實力派電影導演、編劇、監製和演員,年輕時外型俊朗,為邵氏電影公司著名武俠小生。後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曾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並監製過十餘部電影。.

新!!: 許鞍華和爾冬陞 · 查看更多 »

男人四十

是一部2002年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導演、岸西編劇,以師生戀、教育制度、香港社會及婚姻感情關係為題材,屬於寫實風格。該片是張學友同梅艷芳兩位巨星第一部合作的電影,亦是梅艷芳演藝生涯中的最後一部電影,她憑此片當上長春電影節及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雙料影后,並同時獲台灣金馬獎及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此片更使得第一次演電影的林嘉欣同時獲得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獎及最佳女配角獎,創女演員紀錄。.

新!!: 許鞍華和男人四十 · 查看更多 »

甘國亮

國亮(Kam Kwok-leung,),历任香港編劇、導演及演員,前任亞洲電視策略顧問,也从事香港流行文化的创作、创意产业策划,是香港著名的跨媒体工作者,历任台前幕后工作,涉猎的文化艺术包括:电视、电台、电影、舞台剧等,被誉为香港最成功的跨媒体人士。其电影演出有1974年的《蛇殺手》,其编导的电视代表作有1980年《山水有相逢》、《執到寶》、《輪流傳》、《不是冤家不聚頭》等,近期从事舞台剧创作,包括2009年的《我爱万人迷》。被视为香港的文化创意教父,香港电视剧和電影多元化的翘楚,在電視電影界,被譽爲金牌編劇。 甘国亮是第一批前往中国大陆从事电影工作的香港电影人,早于1989年,甘国亮就前往北京,与大陆大导演张艺谋合作拍摄电影《秦俑》,甘国亮担任监制,程小东执导,徐克出品,李碧华编剧,协同一众电影人前赴中國开拓电影市场。 甘国亮也是香港多家媒体的高层管理人员,革新多家媒体的运营方式。担任过行政主管工作的媒体包括亞洲電視、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衛星電視(STAR TV)、凤凰卫视、香港商业电台、新城電台等等。甘国亮曾发掘譚家明、王家卫、王晶、林奕华、杜琪峰、吴小莉、戚其义等大一批华语电影电视界的台前幕后精英。 甘國亮在執掌管理多家香港、台灣傳媒期間,籌劃過多個頂尖的時尚活動,將商業和傳統媒體挂鈎。其也出席過無數頂級宴會,并以衣著叛逆不羇,極有態度稱著,成爲香港多年的十大杰出衣著名人。並与香港多位文化人、創意藝術家、媒體工作者共組創意産業工作,包括香港著名媒體人俞琤、香港頂級電影人岑建勛、香港知性知識分子女代表施南生等,是香港城中文化潮人、创意领域带头人。 2010年重出江湖,再次受邀担任导演,拍摄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新题材作品,包括汇聚众多中國大陸和香港巨星的首部作品《热爱岛》,于2012年上映。并且同时与中國及香港的电影公司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月亮代表我的心》(暂名),担任电影监制和编剧。.

新!!: 許鞍華和甘國亮 · 查看更多 »

焦雄屏

屏,台湾著名的電影人,集製片、國際行銷、教育、評論、研究於一身,監製及參與多部中港台電影包括《十七歲的單車》、《藍色大門》、《聽說》、《白銀帝國》、《愛你愛我》、《侯孝賢畫像》、《愛你一萬年》、《阮玲玉》、《戰‧鼓》、《蘋果》、《望鄉》、《觀音山》、《大同:康有為瑞典》、《疼惜天地》、《小偷》,獲獎無數。早年成功推動台灣新電影運動,並協助中國第五代、第六代導演走向國際。美國德州奧斯丁分校影視專業碩士,UCLA博士班。畢業後回台為《中時晚報》撰述委員及《聯合報》電影主筆,為臺灣新電影作了理論上的論述與介紹。1988年創立中時晚報電影獎,後衍生為臺北電影獎。1993年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擔任「中華民國電影年」執行長,推動電影出口、培育電影人才、電影文化教育及設立電影資料庫。2007至2008年出任金馬獎主席,在任期間改革評審制度、創立合拍平臺,並推動金馬獎國際化,使金馬獎再見公信力與競爭力。她長期撰文建構華語電影美學理論並策劃出版了《電影館》叢書及臺灣電影史的基本論述等80多本著作。致力於推廣臺灣電影、跨國合拍、兩岸監製,栽培出無數活躍的電影導演、製片及知名演員,並在臺灣、上海、北京、南昌、廈門從事教學,並與優酷網合作推出《聚焦》對談視頻節目,邀請重量級華語導演、監製、演員對談。現任臺灣電影中心董事、北京鼎炫影視傳媒公司監製,並任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身兼中華民國電影基金會董事、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南昌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榮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為中國《新京報》、《南方都市報》、《大眾電影》、《看電影》雜誌、美國《世界日報》撰寫專欄,長年耕耘臺灣電影文化普及紮根、以及向國際推廣的工作,曾獲印度影展終身成就大獎、美國德州大學赫斯特大獎,並於2013年榮獲臺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

新!!: 許鞍華和焦雄屏 · 查看更多 »

百老匯電影中心

老匯電影中心(Broadway Cinematheque)是香港百老匯院線旗下的戲院之一,位於九龍油麻地眾坊街駿發花園,於1996年11月20日開幕,是除了舊有的灣仔影藝戲院外,香港少數播映非主流電影的商業戲院,定期舉行特別放映、電影節、影展等。.

新!!: 許鞍華和百老匯電影中心 · 查看更多 »

花椒之味

《花椒之味》(Fagara)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張小嫻的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此電影是由寰亞電影出品,由許鞍華及朱嘉懿監製,由麥曦茵執導及編劇,由鄭秀文、賴雅妍及李曉峰領銜主演。.

新!!: 許鞍華和花椒之味 · 查看更多 »

鞍山市

鞍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中国境内重要的钢铁基地。有钢都之称。.

新!!: 許鞍華和鞍山市 · 查看更多 »

遊園驚夢 (電影)

,2001年香港電影,由楊凡導演及編劇,王祖賢與宮澤里惠主演。用崑劇《牡丹亭》中“遊園”、“驚夢”與“尋夢”三曲穿插於故事中.

新!!: 許鞍華和遊園驚夢 (電影)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學校 (香港)

聖保祿學校(St.),由天主教開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一家著名女子學校。 聖保祿學校創立於1854年,原名法國傳道會學校,1955年易名聖保祿學校。 聖保祿學校位於香港銅鑼灣禮頓道,建築物包括修院和教堂,在庭院中建有基督君王小堂。修院建於1914年。現在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校舍於1981年落成,當時因應某地產商意圖洽購有關地段興建酒店,但為學校的校友反對。當時有人捐了一大筆錢,用以永久購入學校所在的地段,餘下的錢則用作重建校舍,使校舍從原來的歐陸式建築變成今日的近現代建築。新校舍無論在環境和配套,在往後20年的香港來講都算非常吸引,特別是校舍中央的游泳池。即使在今日,學校在銅鑼灣鬧市中也顯得十分搶眼。 聖保祿學校的夏季校服為白色背扣短袖襯衣、格仔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幼稚園和小學生結蝴蝶領帶、中學生結普通領帶,而冬季校服為白色長袖襯衣、寶藍色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聖保祿學校的校服在香港中學校服中甚為突出。 聖保祿學校多年來培育出不少名人名媛,2004年9月轉為直接資助計劃學校。 直至2012年,聖保祿學校共出產15名香港傑出學生,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9。中學部及小學部分別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6名(中學)及第6名(小學)。.

新!!: 許鞍華和聖保祿學校 (香港) · 查看更多 »

鍾鎮濤

鍾鎮濤(Kenny Chung Chun To,),香港歌手、音樂人和演員,其流行組合溫拿樂隊主音歌手的身份最廣為人知,補替離隊的陳百祥與陳百燊,當時樂隊仍然使用「The Loosers」的名字,後來1973年樂隊重組後改名為The Wynners。曾經破產。.

新!!: 許鞍華和鍾鎮濤 · 查看更多 »

鍾楚紅

鍾楚紅(英語:Cherie Chung,),出生於香港,香港知名電影女演員。於1984年及1987年兩度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殊榮。在台灣首支佳麗寶等廣告大受歡迎,自然不造作的迷人風采,深植人心,深受影迷喜愛。.

新!!: 許鞍華和鍾楚紅 · 查看更多 »

華鼎獎

#重定向 华鼎奖.

新!!: 許鞍華和華鼎獎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許鞍華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萬梓良

萬梓良(Alex Man,),香港著名演員,曾演出數十部成功的影視作品。1980年代至1990年代他所主演的連續劇皆是收視冠軍,在坊間迴響極大。而電影方面則憑《大頭仔》一片贏得1988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 許鞍華和萬梓良 · 查看更多 »

袁泉

袁泉(),中国演员,出生于湖北荊州沙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其母亲为回族,父亲为汉族。2009年8月30日,夏雨和袁泉委托经纪公司发布结婚声明。.

新!!: 許鞍華和袁泉 · 查看更多 »

馬斯晨

斯晨(洋名:Season Ma),1980年代香港電影女演員,首部電影為《投奔怒海》,並因此電影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人獎。除了為電影演員外,也做過場記、副導演等工作。她也為香港樂壇出了一分力,曾為Beyond的兩首歌曲填詞。她在1990年代開始消聲匿跡。雖然外型嬌小,於演藝圈並無優勢,但她演技精湛,在幕前和幕後都為電影出一分力,雖然離開影壇多年,但仍然為香港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林燕妮曾於著作《死在昨日》中讚賞她是一個可扮演不同角色的好演員。.

新!!: 許鞍華和馬斯晨 · 查看更多 »

馮紹峰

馮紹峰(William Feng,),本名「馮威」,中國大陸男演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參演于正的古裝偶像劇《宮锁心玉》成名。2013年於電視劇《蘭陵王》中飾演男主角高長恭而廣為人知。同年,媒体把杜淳、文章、李晨及他并称为第四代「新人四大小生」。2016年,憑電影《狼圖騰》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新!!: 許鞍華和馮紹峰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許鞍華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許鞍華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學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HKCEE,慣稱CE及會考,亦有用英文舊稱School Cert.;Hong Kong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辦的其中一個公開試,於每年4、5月舉行,8月第二個星期公佈成績。 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早期亦曾有為完成全部中學課程學生而設的中學會考。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而2010年「末代會考」(即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的報考人數有127,162名,其中90,063名為學校考生;37,099名為自修生。 因香港教育改革,香港中學會考會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2011年香港中學會考為最後一屆(俗稱「終極會考」,意指真正最後一次「末代會考」),並已於當年4月至5月期間舉行,考生只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而不會再開放予學校考生應考。 自1978年香港考試局接手舉辦會考,至2011年的34年間,共有約4,399,100名考生曾報考香港中學會考。.

新!!: 許鞍華和香港中學會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HKSAR 10th Anniversary Film Awards)是由香港電台主辦、香港電影金像獎協辦的電影獎項,競逐電影都是1997年至2006年出產的香港電影。提名名單及獎項皆由22人評審團選出。另設有觀眾投選獎項,由觀眾於網上選出,當中,最難忘電影及最難忘電影主題曲之提名名單分別為1997年至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電影主題曲提名之電影。 頒獎典禮於2007年4月3日於香港電台舉行。.

新!!: 許鞍華和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總警司

#重定向 香港警察職級#現時職級#憲委級.

新!!: 許鞍華和香港警務處總警司 · 查看更多 »

香港越南船民問題

香港越南船民問題是一個困擾了香港達25年的問題,自1970年代至1980年代間,至2000年7月17日香港最後一個難民營結束時,香港共接收高達20萬名船民。大量船民雖然在經濟、治安上為香港帶來沉重負擔,但這亦是香港歷來最龐大的國際人道救援行動。.

新!!: 許鞍華和香港越南船民問題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藝術中心(Hong Kong Arts Centre)是一所非牟利及自負盈虧的藝術團體,於1977年成立,致力推廣當代藝術。總部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現任名譽主席為包陪麗女士,監督團主席為楊余夏卿女士。 香港藝術中心是一所多元藝術創意中心,多年來積極將創新前瞻的當代藝術引進香港,同時亦努力將本土藝術家介紹給海外觀眾。 作為本地首個非政府、獨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藝術機構,一直致力鼓勵、推廣創意, 竭力促進本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跨界合作,把香港和世界聯繫起來。 過去四十年間,香港藝術中心致力於推動本地藝術與國際文化交流,籌辦逾兩千個以上節目包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數位藝術、公共藝術、講座論壇、藝術節等等,介紹並推廣多元藝術類型給廣大公眾。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的「香港藝術學院」則於2000年成立,是一所經政府認可的學術機構,由充滿熱誠並擁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負責當中之教學工作。學院的學歷頒授課程包括藝術、應用藝術、媒體藝術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涵蓋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為香港藝壇培育新血。另外中心也透過策展展覽、委約等模式,為本地有潛質的藝術家提供機會在本地,甚至國際平台展示作品。 中心以四十周年為契機,重塑品牌,修繕大樓,強化其「藝術在中心」的核心概念,繼續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將本地藝術推廣至全世界。.

新!!: 許鞍華和香港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英文: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成立於1995年6月,是香港專責策劃、推廣及支持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

新!!: 許鞍華和香港藝術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創辦於2006年,由香港電影導演會舉辦。香港電影導演會於每年春茗晚宴上頒發獎項,由多位導演會成員投票推薦影片。每屆一般於3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最初只設立「年度推介電影」、「年度傑出導演」及「年度新晉演員」(第二屆起),至2013年改為頒發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及新晉導演獎。.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成立於1995年3月,是香港首個由影評人組成的文化組織,為國際影評人協會成員之一,現時會員約70人。宗旨是團結志同道合的影評人,維護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性,從文化和藝術的評論角度推動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作出肯定的評價。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深信電影評論建基於自由討論,所以亦十分關注政府於文化和電影藝術方面的政策。 香港現有兩個主要影評人組織: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多為電影節目策劃(如李焯桃、何思穎)、電影研究工作者(如黃愛玲、羅卡、蒲鋒)、電影學者(如葉月瑜、游靜)、電影工作者(如文雋、林超榮)、文化人及影評人等;香港影評人協會會員則多為報刊專欄作者、媒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影評人等。.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創辦於1995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辦。每屆一般於1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首個由香港影評人成立的同類組識,每年均透過討論配合投票的形式,選出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推薦電影等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附以具透明度的理性討論,每年的討論過程均會記錄在案,並於日後輯錄,刊登於每年出版的《香港電影回顧》一書內。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只安排簡單而隆重的頒獎禮,不設電視直播或轉播,過去曾於尖沙咀廣東道Planet Hollywood餐廳(現已結業)、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儀式,由第十屆開始於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每一屆頒獎禮通常只邀請一位頒獎嘉賓,曾應邀出席的頒獎嘉賓包括已故導演楊德昌、王天林及已故藝人張國榮。 由於此獎是香港每年最先頒發的電影獎項,因此有時候會被視為其他電影獎項(如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風向儀。 但此獎結果亦不時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有差異,表揚了不少未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甚至提名的滄海遺珠,例如它是最早對《東邪西毒》、《西遊記》、《鎗火》等電影作出表揚的香港電影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於一些獎項的取向明顯與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如在過去22屆獲「最佳編劇」的24套得獎電影中,僅有兩套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第10屆《大隻佬》、第14屆《神探》),亦只有12套電影獲該獎的提名。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女演員」一項,儘管該屆候選電影中,不乏優秀的女演員參與演出,但有會員認為在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通過該屆最佳女演員從缺。.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是香港電影界一個重要獎項,為亚洲地区重要电影獎項之一。秉承「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產片』(香港電影)」的信念,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爲香港文化代表風靡全球,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成爲華語電影指標之一。.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金像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下設的一個獎項,該獎項主要授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導演。 本獎項唯一一位獲獎台灣導演為李安,其他均為香港導演。許鞍華是獎項成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導演。.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i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於1996年創辦,於2008年宣佈暫停舉辦。 金紫荊獎各個獎項由該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每年還同時評選當年10大華語片和外語片。由於香港電影金紫荊獎跟歷史悠久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在投票者和頒獎時間多所重疊,加上經費不足等因素,使金紫荊獎頒獎禮場面冷清,和香港電影金像獎形成強烈對比。 首屆金紫荊獎頒獎禮在無線電視播放,而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播映權則由亞洲電視奪得,以致金紫荊獎的創辦,難免存在兩台競爭的政治味道。後由於操作不順、缺乏資金,香港影評人協會曾委託私人公司舉辦金紫荊獎,然而評審制度和透明度不足,第十二屆(2007年)金紫荊獎更在社會引起頗多爭議,香港影評人協會於2008年宣佈暫停舉辦金紫荊獎,此後便一直沒有復辦的消息。.

新!!: 許鞍華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是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為擁有電視製作經驗或於美國或者英國電影課程資歷的年青導演,當中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和方育平以及牟敦芾等等。他們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後都加入本地電視台發展;在電視台磨鍊後,離開電視台發展各自的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電影雜誌《大特寫》(《電影雙周刊》的前身)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詞來期待香港的新電影。 香港人的身份確立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粵語文化的盛行成為了香港新浪潮的創作因素。新浪潮期間,比較著名的包括許鞍華導演的《瘋劫》、《撞到正》、《投奔怒海》,譚家明導演的《烈火青春》、《愛殺》,徐克導演的《蝶變》、《第一類型危險》,梁普智於1976年導演的《跳灰》,章國明導演的《點指兵兵》、《邊緣人》,嚴浩導演的《茄喱啡》、《夜車》,方育平導演的《半邊人》、《父子情》,余允抗的《山狗》、《凶榜》(1981)及《師爸》等以及牟敦芾的《打蛇》 香港新浪潮的導演將人際關係、社會問題、家庭及香港文化納入為題材,為當時的香港電影帶來一片新景象。.

新!!: 許鞍華和香港新浪潮 · 查看更多 »

謝君豪

謝君豪(Tse Kwan Ho,),香港著名男演員,因主演舞台劇《南海十三郎》而成名。該劇的電影版更令他獲得1997年第3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謝君豪自1989年正式出道以來演出過超過30部電視劇及電影。近年,他轉往中国大陆發展,間中又會回港演出舞台劇。.

新!!: 許鞍華和謝君豪 · 查看更多 »

謝霆鋒

謝霆鋒(Nicholas Tse Ting-fung,),香港歌手、詞曲作家及演员,兼任企业東主身份。2003年创办Post Production Office公司,为中国最顶尖特效制作集团,后亦投资房地产,并涉足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兒时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溫哥華。他从十四岁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十五岁到日本東京修读音樂。1996年谢霆锋出道,并以自身叛逆偶像姿态快速获得中港臺年輕人的支持。他酷愛搖滾曲风,二十一岁獲世界音乐奖,也是香港首位八十後金像影帝。2018年,謝霆鋒獲邀出席2017年度叱咤樂壇頒獎典禮,演唱多首廣東作品。.

新!!: 許鞍華和謝霆鋒 · 查看更多 »

警廉衝突

警廉衝突主要是指於1977年期間皇家香港警務處與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之間的衝突,該次事件最終在香港總督麥理浩頒布局部特赦令後獲得平息。事件對香港社會的影響深遠,香港政府部門的公然貪腐及瀆職不再,公務員的貪污行為有所減少,社會風氣走向廉潔,為香港日後的高速發展以及經濟起飛,成為全世界最廉潔的城市之一,奠定基礎。於2013年透明國際指數中,香港清廉指數全球排名第15位,控貪比例為95%。.

新!!: 許鞍華和警廉衝突 · 查看更多 »

鮑起靜

鮑起靜(Nina Paw Hee Ching,),前亞洲電視女藝員及前無綫電視部頭合約女藝員。.

新!!: 許鞍華和鮑起靜 · 查看更多 »

賴雅妍

賴雅妍(),台灣女演員、歌手、模特兒,出生於臺北縣永和市(今新北市永和區)。 天生左撇子,左手能寫出似達文西的鏡像字。.

新!!: 許鞍華和賴雅妍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許鞍華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共

越共可以指的是:.

新!!: 許鞍華和越共 · 查看更多 »

趙薇

趙薇(),中國大陸導演、女演員、流行音樂女歌手,因1997年主演電視劇《還珠格格》而迅速竄紅。目前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會副會長、中國環境促進會常任理事,并且是法國茹德拉紅酒協會授勛騎士。在中國大陸,趙薇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並稱為四大花旦。除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與最佳導演之外,趙薇還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华表奖以及中國電視金鹰獎等國家影視獎項的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趙薇在導演作品獲得肯定後,又再以陳可辛電影《親愛的》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并赢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新!!: 許鞍華和趙薇 · 查看更多 »

趙雅芝

趙雅芝(英文名:Angie Chiu,),祖籍河南开封,香港知名女演員,1970至80年代無綫電視「四大花旦」之一。趙雅芝以俏麗脫俗的古裝扮相稱著,曾主演多套經典香港電視劇與臺灣電視劇。其中較為著名的作品除了金庸小說改編劇 《倚天屠龍記》、《刀神》之外,趙雅芝在《上海灘》的角色「馮程程」、古龍小說改編劇《楚留香》系列角色「蘇蓉蓉」、語言學家林語堂名著改編劇京華煙雲的「姚木蘭」、戲說乾隆系列第一單元的角色「程淮秀」,特别讓她在華人地區的觀眾受到廣大矚目。1992年她在台灣電視公司《新白娘子傳奇》片中演出的「白素貞」亦掀起「白蛇熱」。2000年以後,趙雅芝投入多項公益活動,包括向汶川大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等捐款,拜訪慰助災區,投入教育與飲水工程勸募,並曾當選歷屆香港小姐組成之慈善團體慧妍雅集會長(2010-2012)。積極投入社會慈善工作為她贏得了2007年華鼎獎公眾形象港台最佳影視女演員獎、與唐國強、彭麗媛、劉德華、梁朝偉等並列最受公眾尊敬表演藝術獎,2015年另獲得17屆華鼎獎中國電視劇傑出成就獎。。.

新!!: 許鞍華和趙雅芝 · 查看更多 »

路可以指:.

新!!: 許鞍華和路 · 查看更多 »

黎明

黎明(Leon Lai Ming,),出生於北京市,香港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新!!: 許鞍華和黎明 · 查看更多 »

黃秋生

黃秋生(Anthony Wong Chau Sang;),原名安東尼·威廉·帕里(Anthony William Perry),香港知名演员。戲路寬廣,演出超过200部电影,兩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還奪得最佳男配角以及台湾电影金马奖男配角;2015年於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中奪得最佳男主角,是首位集影帝、視帝、劇帝於一身的香港演員。 2013年和演藝學院同門師妹甄詠蓓及張珮華成立神戲劇場並和甄氏擔任聯合藝術總監。同年10月,黃秋生首次參選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委員並成功當選。.

新!!: 許鞍華和黃秋生 · 查看更多 »

黃莎莉

黃莎莉(),麗的電視著名女藝人。.

新!!: 許鞍華和黃莎莉 · 查看更多 »

黃軒

#重定向 黄轩.

新!!: 許鞍華和黃軒 · 查看更多 »

黃金時代 (2013年電影)

#重定向 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

新!!: 許鞍華和黃金時代 (2013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是描述民初時期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傳記電影,2012年12月12日於中國大陆哈爾濱開拍,2013年5月拍攝完成。主要內容為蕭紅開始寫作後十幾年間的故事。蕭紅先後與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四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也在片中一一展現。除了愛情元素,片中亦涉及二十多個人物,其中主要角色便達十三個之多,例如魯迅、丁玲等現代文學史上的作家都會出現在片中。中国大陆、香港于2014年10月1日上映,台灣於2015年2月13日上映。 此片亦为2014年第71屆威尼斯影展非主競賽類闭幕影片,並入选2014年多倫多國際影展大师展映单元,亦代表香港角逐2014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许鞍华凭借本片赢得第三座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第九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影片更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造型设计五个奖,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史上第一部非香港公司出品的最佳電影。.

新!!: 許鞍華和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黃淑儀

黃淑儀(Gigi Wong,),祖籍廣東開平,人稱Gigi姐,在廣州出生, 年幼時隨父母親移居香港。 是香港在1970年代炙手可熱的女藝人,在無綫電視主演多套電視劇如《夢斷情天》、《星河》、《大江東去》、《書劍恩仇錄》等,後來移居加拿大溫哥華。是香港著名演員及烹飪專家,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女演員,近年為無綫電視監製潘嘉德的常用演員。.

新!!: 許鞍華和黃淑儀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新!!: 許鞍華和辽宁省 · 查看更多 »

霍建華

霍建華(英文名:Wallace Huo,),祖籍山東,出生於台灣台北,台灣男演員、男歌手、出品人。現主要活躍於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及電影。2015年,以電視劇《花千骨》中白子畫一角創事業高峰。.

新!!: 許鞍華和霍建華 · 查看更多 »

郝蕾

郝蕾(),中国大陸女演员,吉林通化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她是實力派女戲骨,以演技著稱,出演過多部話劇和文藝片。2010年因電影《第四張畫》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2012年以電影《浮城謎事》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14年因電影《黃金時代》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新!!: 許鞍華和郝蕾 · 查看更多 »

胡越的故事

,是導演許鞍華於1981年的電影作品,張堅庭編劇。描述周潤發飾演的越南華裔青年(胡越)在越戰后逃亡至香港并會見素未謀面的筆友,為求自保,殺死追殺他的特工,展開偷渡生涯並其後在菲律宾马尼拉華埠的故事。.

新!!: 許鞍華和胡越的故事 · 查看更多 »

胡金銓

胡金銓(King Hu,),電影導演,出生於北京,籍貫河北永年。.

新!!: 許鞍華和胡金銓 · 查看更多 »

郭涛 (演员)

郭涛(),陕西西安人,出生于演艺世家,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著名话剧演员,亦出演多部影视剧。2006年出演电影《疯狂的石头》而为大多数人所知。妹妹郭月也是一名演员。.

新!!: 許鞍華和郭涛 (演员) · 查看更多 »

舒淇

舒淇(Shu Qi,),本名林立慧,臺灣女演員。舒淇因演出電影《色情男女》而開始廣受注目,以此片和其後的《洪興十三妹》分別入圍第33屆和第35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並以後者獲第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其後,舒淇以《飛一般愛情小說》、《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不再讓你孤單》、《西遊.降魔篇》、《刺客聶隱娘》、《健忘村》等作品入圍金馬獎競逐最佳女主角獎,並憑著《最好的時光》在第42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新!!: 許鞍華和舒淇 · 查看更多 »

阿金

《阿金》(Ah Kam)是一部许鞍华执导的香港动作剧情片,於1996年上映。杨紫琼、洪金宝、黄家诺主演。影片获第47届柏林电影节金摄影奖(Golden Camera Award)。 在拍摄本片时,杨紫琼从天桥上一跃而下跌伤了背部,几乎导致终生瘫痪。因此影片公映时,在片尾的NG画面里放进了这个受伤场景以此向她的健康与敬业精神表示祝福和致敬。.

新!!: 許鞍華和阿金 · 查看更多 »

葉德嫻

葉德嫻(Deanie Ip Tak Han,),香港歌手和演員,人稱“Deanie姐”。 音樂方面,六十年代末葉德嫻發行出道EP《DeanieIp》,後來以登台為主,到八十年代初才陸續推出粵語唱片;八十年代後期淡出樂壇,千禧年代初復出。 影視方面,葉德嫻善於演繹小人物角色,多年來獲獎甚豐。.

新!!: 許鞍華和葉德嫻 · 查看更多 »

葛柏

葛柏(,),英國殖民地高級警官和貪污犯,曾任皇家香港警隊外籍總警司,他在1973年6月成功潛逃英國,企圖逃避警方對他涉嫌貪污受賄而展開的內部調查,引起輿論譁然,事件促成廉政公署在1974年2月成立。 葛柏在1952年加入香港警隊任職見習督察,1955升任助理警司、1966年升任高級警司、以及在1969年晉升為總警司。他多年來在警隊表現突出,曾於六七暴動期間立功,屢獲英廷嘉獎。不過,葛柏事實上多年來暗地裡運用自己的職權貪斂大筆財富,涉及的貪污款項逾430萬港元。葛柏東窗事發和潛逃英國後,由於英國沒有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下「收入與官職不相稱」的罪名,以致香港政府一時間未能把葛柏引渡。 葛柏事件引起社會輿論的極大反響,民間更發起「反貪污、捉葛柏」運動,除了促請港府儘早緝拿葛柏歸案,又要求正視香港的貪污問題。為了平息民怨,銳意肅清香港貪污問題的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3年6月緊急責成最高法院高級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就葛柏潛逃一事和香港的貪污問題提交報告;同年10月,麥理浩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成立一個向港督本人負責、並獨立於警隊的反貪機構,終促成廉政公署在翌年2月正式成立。 廉政公署成立後,首要任務是要緝捕葛柏歸案。經過深入調查後,廉署發現葛柏曾涉嫌收受華籍警司鄭漢權25,000港元賄款,以安排對方出任灣仔區警司。掌握充分證據後,葛柏終在1974年4月在英國家中被當地警方拘捕,並於1975年1月在廉署人員押解下引渡返港,旋於同年2月被法院裁定一項串謀貪污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四年,以及充公25,000港元賄款。服刑兩年多後,葛柏在1977年10月獲准提早出獄,並且舉家移居西班牙,以逃避港府循民事途徑向他追討400多萬港元的貪污款項。葛柏一家後來更隱姓埋名、銷聲匿跡,至今下落不明,追討貪污款項一事成為懸案。 葛柏案引申的最大影響,是促成港府認真看待存在已久的貪污問題,且直接促成廉政公署的成立。他後來成功被引渡返港,以及被法院定罪下獄,更突顯廉政公署並非「只打蒼蠅、不打老虎」,而是一個能夠真正「蒼蠅老虎一併打」的肅貪機構,其雷厲風行的鮮明形象深入民心。葛柏案與廉政公署的成立,皆為香港貪污歷史的重要分水嶺,自此以後,港府內部長久以來的貪污問題得以逐步肅清,為香港踏入1980年代成為亞洲地區最廉潔的城市之一,奠下重要基石。.

新!!: 許鞍華和葛柏 · 查看更多 »

鄭秀文

鄭秀文(Sammi Cheng Sau Man,),香港實力派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香港最成功的女歌手之一,出道至今於全球的唱片總銷量逾過2500萬張,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場次突破170場,亦被媒體譽為華語樂壇跨世紀天后歌手。鄭秀文在樂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影壇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鄭秀文造型前衛,多次引領潮流,總是走在潮流的尖端,成為粉絲們效仿的對象,並和梅艷芳一樣擁有「百變天后」的美譽。.

新!!: 許鞍華和鄭秀文 · 查看更多 »

鄭裕玲

鄭裕玲(Carol Cheng Yu Ling,),暱稱DoDo(嘟嘟),香港影視界巨星,無綫電視四大「鎮台之寶」之一,地位崇高而被稱為Do姐或DoDo姐,香港殿堂級及實力派演員、金牌司儀、電視、電台節目主持人、以及配音員。現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女藝員(專主持節目),曾為1980年代無綫公認的當家花旦之一;現為「至八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會中的「班長」,也是香港首個及至今唯一集影-后-、視-后-於一身的女藝員。於2003年息影。現時多為無綫主持大型特備節目,及在商業二台主持節目《口水多過浪花》。.

新!!: 許鞍華和鄭裕玲 · 查看更多 »

鄭文雅

鄭文雅(Olivia Cheng Man Ngar,),香港出生,1979年香港小姐冠軍兼最上鏡小姐。鄭文雅是香港1978-80年全港女子跳高紀錄保持者,前麗的電視藝員、前電影演員。現時是女子高爾夫球教練及舞台劇演員。她喜好旅遊、攝影、舞蹈、陶瓷、藝術表演。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女神造型亦是仿照鄭文雅的身形而臨摹的。 鄭文雅曾就讀於上水鳳溪第一中學,於1991年10月29日與商人虞哲輝結婚。.

新!!: 許鞍華和鄭文雅 · 查看更多 »

金士傑

金士傑(),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東港鎮共和新村,男演員、劇作家和導演。劇場人與友人稱呼他「金寶」,後輩一般則尊稱「金老師」。2014年,金士傑出演古裝片「綉春刀」中的明朝大太監魏忠賢,憑著精湛演技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新!!: 許鞍華和金士傑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

金馬獎(英語譯名:Golden Horse Awards,簡寫為GHA)是臺灣的電影獎之一,為全球第一個華語電影獎,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不僅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也是華人電影業界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同時與金鐘獎和金曲獎並稱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1962年創始時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Chiang Ying-ying.

新!!: 許鞍華和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蕭芳芳

蕭芳芳(Josephine Siao Fong-fong,),原名蕭亮,香港知名演員,曾獲得1975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女朋友》)、1981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秋水長天》)、1988年和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於1995年(《女人四十》)和1996年(《虎度門》)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至今唯二蟬聯此獎的獲獎人之一(另一位為楊惠姍)。 蕭芳芳的现任丈夫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教授張正甫。.

新!!: 許鞍華和蕭芳芳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許鞍華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許鞍華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電影導演

電影導演(film director)是電影拍攝時的總監督者,他會依據劇本提供電影藝術和劇情方面的指導,並引領整個劇組的拍攝工作。他在電影製作中擔當的角色主要包括:.

新!!: 許鞍華和電影導演 · 查看更多 »

電影監製

#重定向 电影制片人.

新!!: 許鞍華和電影監製 · 查看更多 »

電影演員

電影演員,指從事電影表演工作的人。 而「影星」通常是指因演出電影而成名的電影明星,早期傑出電影演員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也很少使用真名,於是電影片商使用了明星這個詞來捧紅他們,創造與其他普通的電影演員不同的地位。 電影演員通常都會加入經紀人公司旗下,依制定的合約工作,以獲得保護和良好的生涯規劃。好的電影演員往往必須擅長挑選片子,以及包裝自己的形象以獲得廣告商的青睞。電影演員間也因此產生了競爭,各大電影獎,以及片酬的多寡,是電影演員所競爭的主要標準。.

新!!: 許鞍華和電影演員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許鞍華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雙龍會

是為香港導演協會籌善款而拍的電影,由100位導演合作。.

新!!: 許鞍華和雙龍會 · 查看更多 »

陳偉霆

陳偉霆(William Chan,),香港男歌手、男演员,祖籍廣東雲浮,香港出生,畢業於聖若瑟英文中學,前Sun Boy'z成員。2003年,陳偉霆因參加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香港區選拔賽,獲得“金咪大獎”、“勁舞臺風演繹獎”及“自我才華表演獎”,隨後進入演藝圈並簽約英皇娛樂。2006年6月,陳偉霆以新成員身份與張致恒、麥子豪組成組合Sun Boy'z,開始建立跳舞歌手的形象。2013年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2014年夏天因其古裝角色一炮而紅。2015年出演暖心老公苏凯文,被封「国民老公」。2015年《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電視劇。2016年電視劇《老九門》饰演男主角张大佛爷再度掀起网络狂潮,还以角色造型入驻了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其粉絲名為“女皇”,源自其歌曲《女皇》。2018年,第二个蠟像也入驻了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

新!!: 許鞍華和陳偉霆 · 查看更多 »

陳奕迅

陳奕迅(Eason Chan Yick-shun,),香港歌手及演員,曾擔任第十屆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曾獲美國《時代雜誌》形容為影響香港樂壇風格的人物。他是最具代表性的粵語流行音樂男歌手和90年代新秀冠軍之一,千禧年香港最成功的男歌手之一,獲得「新一代歌神」之稱,是深受年輕樂迷歡迎的人物。。2010年,陳奕迅入選全球華人音樂殿堂—中國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成為1990年代出道歌手唯一代表。 曾在多个亚太及華人地区獲得多個獎項和提名,包括香港的樂壇四大頒獎禮和「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 」;全球華人地區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佳男歌手」、中國內地的「音樂風雲榜最佳男歌手」、台湾的「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奖」「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十大風雲歌手」、馬來西亞的「MY Astro至尊流行榜頒獎典禮至尊海外男歌手」、新加坡的「新加坡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和日本的「2008年MTV日本音乐录像带大奖台湾地区最佳BuzzAsia奖」等等。2014年,陳奕迅連續九度獲得十大中文金曲「最優秀流行男歌手大獎」;2018年,陳奕迅獲得第29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演唱人獎,成為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獲得3次該獎項的香港歌手。。。 專輯方面,其2005年推出的專輯《U87》被《時代雜誌》評為2005年亞洲五張最值得購買的專輯,而《Special Thanks To...》和《不想放手》曾获得「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国语专辑奖」。他是第一個在台灣金曲獎上分別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和「最佳國語專輯」的香港歌手;2009年於《第二十屆台灣金曲獎》以《不想放手》專輯第二次獲得「最佳國語專輯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兩次的非台灣男歌手;2012年《DUO 陳奕迅2012演唱會》倫敦站開賣,門票20分鐘內售罄,成為O2 Arena售票速度最快紀錄的第二名,僅落後於米高·積遜,同時首位站上O2 Arena的華人歌手。2018年於《第二十九屆台灣金曲獎》以《C'mon In~》專輯獲得「年度專輯獎」以及「最佳國語男歌手」。 電影演出方面亦有取得過佳績,曾在“美濤·領銜2009騰訊網星光大典”中憑電影《金錢帝國》獲得港台年度電影男演員榮譽。.

新!!: 許鞍華和陳奕迅 · 查看更多 »

陳玉蓮

陳玉蓮(Idy Chan,),祖籍廣東增城,出生於香港,香港著名女演員,香港一代玉女明星,成功演繹了小龍女、王語嫣、黃蓉三大女主角。前無綫電視合約女藝員,亦是無綫80年代的當紅花旦。 陳玉蓮初出道隨即在短劇《13之弒父》首度挑大樑飾演精神病患者。因此劇反映冷淡及收視率偏低導致陳玉蓮無法一炮而红,然而无线还是一直力捧,并开始多方尝试包括喜剧与年轻人节目主持,只是陈玉莲其时一心要嫁给初恋情人周润发并做背后的女人,对事业心态一直是无可无不可,故令无线不敢委以重任,痛心其才华与潜力之余更一度雪藏。 其後1982年陳玉蓮与周润发分手期间痛定思痛,开始重视事业於1982年憑籍《天龍八部》成功上位,一炮而紅,人氣忽然攀登,一夜間成為大中華地區觀眾的新寵。到翌年,憑籍與劉德華合作的《神鵰俠侶》而真正大红大紫,因此她開始被無綫重新力捧,無論在古裝劇或時裝劇,她始終都是做女主角的那位,演技也獲得好評。 只是1987年正值她躍升「一姐」的好時機,蓮妹毅然向無綫請假開始往台灣發展,其中憑台灣劇集《大紅燈籠高高掛》再次使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令到更多台灣觀眾認識她。 近年來,她積極參與社區義工的工作及有關活動,偶爾接拍無綫劇集及電影。.

新!!: 許鞍華和陳玉蓮 · 查看更多 »

陳麗雲

陳麗雲(Chan Lai-wun,),亞洲電視(前麗的電視)女藝員。 1966年加入亞洲電視前身麗的呼聲。其後為亞洲電視服務超過40年,參演數十部電視劇,為亞洲電視貢獻良多。是演技派演員。經典之作有《穆桂英》、《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中的“平媽”。 2006年底,陳麗雲離開效力多年的亞洲電視,2010年再次為亞視拍攝處境劇《香港Go Go Go》。.

新!!: 許鞍華和陳麗雲 · 查看更多 »

陸小芬

小芬,本名張淑芬,出生於台灣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台灣女演員。.

新!!: 許鞍華和陸小芬 · 查看更多 »

陈建斌

建斌(),中国大陸男演员、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10年,在《新三国》剧中饰演曹操一角,在海内外广受好评,并获第一届香港亚洲彩虹奖最佳男演员奖以及首尔电视剧大赏最佳男主角,2014年獲台湾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導演獎,刷新金马奖史上的获奖记录。.

新!!: 許鞍華和陈建斌 · 查看更多 »

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Boat People)是一部以越南共和國(南越)滅亡後為題材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導演,在1982年上映。主要演員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投奔怒海》是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之最後一部。 此片在第二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得到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邱戴安平)、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及最佳新人(馬斯晨)等五項大奖。2005年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最佳一百部華語電影」活動中,《投奔怒海》被選為第八。.

新!!: 許鞍華和投奔怒海 · 查看更多 »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為「Berlinale」)是一個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影展,該影展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影展、法國的坎城影展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新!!: 許鞍華和柏林国际电影节 · 查看更多 »

林子祥

林子祥(George Lam Tsz Cheung;),中国知名歌手、詞曲作者及演員、二十大香港金曲頒獎禮司儀.

新!!: 許鞍華和林子祥 · 查看更多 »

林嘉欣

林嘉欣(Karena Lam,),台灣女演員、女歌手,目前主要活躍於香港,為金馬獎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與最佳新演員獎三項演技獎的大滿貫演員。.

新!!: 許鞍華和林嘉欣 · 查看更多 »

林青霞

林青霞(),女演員,作家。林青霞有「台灣影壇第一美女」之稱,1973年年僅19歲的她以瓊瑤的電影《窗外》正式出道,是1970年代台灣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與秦祥林、秦漢、林鳳嬌並稱「二秦二林」。林青霞從影時間長達21年,1994年結婚後即淡出影壇,她生平拍過百部電影,有一半是文藝愛情片,她曾於1976年以《八百壯士》楊惠敏一角獲得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又於1990年以《滾滾紅塵》女作家沈紹華一角贏得第2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林青霞的從影代表作不勝枚舉,她不僅是極少數能橫跨文藝、武俠兩種極端類型的代表明星,也是走紅時間最長、從未被時代潮流吞沒的傳奇。.

新!!: 許鞍華和林青霞 · 查看更多 »

李子雄

李子雄(英文名:Waise Lee,),生於香港,資深實力派影視演員,為前無綫電視部頭合約男藝員,妻子為中國大陸藝人王雅琦。.

新!!: 許鞍華和李子雄 · 查看更多 »

李康生

李康生(),是一位台灣電影工作者,在所有蔡明亮執導的劇情長片中皆有他的演出。2003年開始嘗試執導第一部電影《不見》,即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2007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幫幫我愛神》入選第六十四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2013年以《郊遊》獲得第50屆金馬獎、第56屆亞太影展以及隔年的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 許鞍華和李康生 · 查看更多 »

李璨琛

李璨琛(Sam Lee,)又名李璨森,原名李瑋璁,香港電影演員。代表作品包括《香港製造》、《特警新人類》、《狗咬狗》等。並曾跟Ketchup合作;現時也是DJ,代號DJ Becareful。.

新!!: 許鞍華和李璨琛 · 查看更多 »

李行

李行(),本名李子達,祖籍江蘇武進,出生於上海市,台灣知名電影導演,其電影風格也深入台灣電影界。父親為天帝教復興第一代首任首席使者李玉階。他获得过三次金马奖最佳导演,他执导的作品有七部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新!!: 許鞍華和李行 · 查看更多 »

李麗珍

李麗珍(英文名: Loletta Lee,),出生於香港,父母是印尼华侨,香港著名女演員。曾為無綫電視(TVB)合約藝員。1998年曾改名李孋珍,後改回本名李麗珍。.

新!!: 許鞍華和李麗珍 · 查看更多 »

杜琪峯

杜琪峯(Johnnie To,),香港著名電影導演和監製。王天林得意門生。曾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作品亦多次在海外影展展出。.

新!!: 許鞍華和杜琪峯 · 查看更多 »

桃姐

《桃姐》(A Simple Life)是一部於2011年9月首映、2012年3月公映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執導,劉德華和葉德嫻領銜主演。编剧陳淑賢根据李恩霖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2011年7月28日,本片入圍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為許鞍華首部入圍威尼斯影展的影片,也是劉德華繼2010年的《--》後主演的電影連續兩年參與角逐該影展獎項。9月9日,本片獲意大利平等機會委員會率先頒發的平等機會獎(Equal Opportunities Award),表揚此片彰顯女性和弱勢社群在社會享有同等地位。9月10日在閉幕禮的上午,許鞍華連奪兩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組織Signis頒發的特別表揚獎,表揚電影傳達服務他人精神信息;意大利一個權威電影組織亦頒發名為La Navicella的獎給《桃姐》,表揚電影充分傳達人道精神。葉德嫻更憑此片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殊榮,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香港女演員,也是继巩俐之后又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演员。 2011年11月26日,本片勇奪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2012年又入圍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八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主角和女主角五個大獎,成為繼《女人四十》之後第二部實現大滿貫的電影,許鞍華第四次奪得最佳導演創造記錄,刘德华第三次赢得最佳男主角奖,葉德嫻也成為金像獎史上仅次于羅蘭的第二年長的影后。 作為一部以老人生活為視野的文藝片,它不僅得到了各種讚譽之聲、許多獎杯和良好票房的肯定,而且也引發人們對快速老齡化及養老問題的關注。.

新!!: 許鞍華和桃姐 · 查看更多 »

梅艷芳

梅艷芳(Anita Mui Yim-fong,),香港出生,香港殿堂級歌影壇巨星,人稱「百變梅艷芳」、「樂壇大姐大」和「舞台女王」。她的形象百變,更是華語樂壇首位在同一場演唱會換多套歌衫以及在每張專輯的封面和音樂影片都有不同造型的歌手,因此亦有「百變女王」和「東方麥當娜」之稱。梅艷芳的影響力不只在演藝界,她更代表了整個香港及華人社會,她去世後被傳媒廣泛稱為「香港女兒」。 梅艷芳自小四歲開始了她的演唱生涯,與家人在荔園、啟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在無綫電視及華星唱片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以一曲〈風的季節〉勝出,星途由此展開。梅艷芳跟徐小鳳和蔡琴一樣,是華人樂壇少有的女低音。在事業早期,歌曲路線已是冶艷前衛,舞台衣著華麗大膽,風格千變萬化。 梅艷芳在1985年-1989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連續五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並於1989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而於1985年推出的專輯《壞女孩》銷量更達14白金(72萬張),奠定了她在歌壇的地位。她在電影界也獲得多項大獎,1987年更以電影《胭脂扣》一舉拿下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演技備受肯定。她同時也是全球華人女歌手中演唱會場次的最高紀錄保持者,共計292場(含香港紅磡體育館個人演唱會147場)。 2003年,梅艷芳因子宮頸癌併發肺衰竭病逝,終年40歲。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同年香港演藝巨星張國榮和名填詞人林振強也遺憾辭世,無數人哀痛「一個時代的終結」。梅艷芳一生敢作敢為,努力拼搏,常有為善不甘人後的義舉,香港人都懷緬地稱她為「香港的女兒」,去世十多年來紀念活動不斷。她的銅像於2014年在香港星光大道樹立,香港藝人中只有她跟李小龍有個人銅像。 梅艷芳在這21年的舞台生涯裡,創造了無數奇蹟,無數經典。她喜歡在舞台上製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台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麼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梅艷芳一生推出過30多張唱片以及演出約40部電影,獲獎無數,香港人暱稱她阿梅(「梅」粵音:)或梅姐(粵音: ),與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合稱為“三王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超級巨星之一,也是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輝煌極盛期的標誌性人物。梅艷芳是第一位在音樂界和電影界都取得矚目成就的香港女藝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成就榮譽的香港歌手,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職位的女性。音樂上,她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風格多變、引領潮流。她二十九歲獲得唯一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和勁歌金曲榮譽大獎,三十一歲獲得十大金彩虹演藝紅人獎,三十五歲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三十八歲獲得香港勁歌金曲致敬大獎,四十歲獲得中國金唱片獎(國家級音樂獎)的藝術成就榮譽,是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電影上,她先後獲得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影后榮譽,在二十年香港電影累計票房中位列女演員第三。去世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授“演繹光輝永恆大獎”,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入“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新!!: 許鞍華和梅艷芳 · 查看更多 »

楊德昌

楊德昌(Edward Yang,),台灣電影導演,廣東客家人,與侯孝賢同為台灣新電影代表導演。.

新!!: 許鞍華和楊德昌 · 查看更多 »

極道追踪

《極道追--》(Zodiac Killers)是一部於1991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擔任執導,以及由劉德華和鍾楚紅擔任領銜主演。 題材靈感來自一宗中國大陸女留學生在日本火車墮軌身亡的神秘案件。片中偶有神來之筆,如一些追逐的碎鏡,配以有規律的單調拍子,帶有點黑色風格。本片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導演許鞍華首次嘗試拍商業片,除去一些流行元素之外,更在對八十、九十年代留日年輕中國人的描寫之中,保留了其特有的生活視角和人文關懷。.

新!!: 許鞍華和極道追踪 · 查看更多 »

橋或橋梁是跨越峽谷、山谷、道路、鐵路、河流、其他水域、或其他障礙而建造的結構,是一種由水面或地面突出來的高架,用來連着橋頭橋尾兩邊路。橋的目的是允許人、車輛、火車或船舶穿過障礙。橋可以打橫搭着谷河或者海峽兩邊,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檻過下面的河或者路,讓下面交通暢通無阻。 “橋”原本是一種高大的樹(參見喬木),因為夠高大,砍下來就夠長放在河面,可以連着兩邊岸,即獨木橋。啟閉式橋梁給大船通過的空間。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新!!: 許鞍華和橋 · 查看更多 »

歲月神偷

是於2010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羅啟銳導演,由張婉婷監製,由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鍾紹圖和蔡穎恩等主演,由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拍製,主要外景拍攝場地包括上環永利街、拔萃男書院校舍及聖士提反書院校舍,更有多名拔萃男書院的師生客串演出。此為導演羅啟銳的半自傳電影,劇中的小弟即為羅啟銳自己。 《歲月神偷》於同年2月獲得第60屆柏林影展新生代單元適宜兒童觀看組(Generation Kplus)最佳電影水晶熊獎。.

新!!: 許鞍華和歲月神偷 · 查看更多 »

江湖告急

《江湖告急》(Jiang Hu ~ "The Triad Zone")是一部於2000年上映的香港電影。.

新!!: 許鞍華和江湖告急 · 查看更多 »

汤唯

湯唯(),是一位出身於浙江杭州的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並在2004年以出演電視劇出道。2006年,湯唯因飾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女主角王佳芝而--。後來,湯唯轉入香港電影圈,演出其另一代表作《月滿軒尼詩》;其後,湯唯再度回到中國内地影壇,演出另一部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圖》。她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取得香港居留權。 2014年,湯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結婚,兩人育有一女。.

新!!: 許鞍華和汤唯 · 查看更多 »

河流

河流(江、河、川、江河、河川、河道)是自然汇入海洋、湖泊的流水,通常为淡水。在少数情况下,河流流入地下或者在汇入另一水体之前便干涸。河流有時會匯入另一條河流。较小的河流可能会被称作溪、支流等。 河流是水循环的一环。河流中的水主要来自其流域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其他诸如地下水补给、泉以及自然积雪(比如冰川)存水融化。河川学是研究河流的科学,湖沼学则是研究内陆水体的科学。 地球外星球上尚未发现河流,尽管在土卫六上有大量烃形成的类河流。其他行星上的峡谷可能是曾经有过河流的证据,特别是火星,理论上推理认为在適居帶的行星或卫星上也可能存在。.

新!!: 許鞍華和河流 · 查看更多 »

沈旭暉

沈旭暉(Simon Shen Xu-hui,)為香港國際關係學者,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課程主任、全球政治經濟碩士副課程主任,前香港中文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前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信報主筆(國際),研究方向包括中國民族主義與外交、國際反恐、中美關係、香港涉外關係等。同時為活躍於香港、中國和美國的民間智庫主席、及多份報紙雜誌的專欄作家。.

新!!: 許鞍華和沈旭暉 · 查看更多 »

洪金宝

洪金寶(Sammo Hung Kam Po,),香港實力派演員、動作指導、電影導演及監製,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壇的「大哥大」、「雜家小子」。.

新!!: 許鞍華和洪金宝 · 查看更多 »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是2005年的一項電影選舉,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年,邀請了香港101位電影工作者、學者投票,選出歷史上103部最佳華語電影。.

新!!: 許鞍華和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 · 查看更多 »

戲王之王

戲王之王可以指:.

新!!: 許鞍華和戲王之王 · 查看更多 »

我要成名

是2006年由劉國昌執導的一部香港電影,劉青雲和霍思燕主演。亦獲得不少影壇當紅演員以及工作人員的鼎力支持,包括梁家輝、鄭伊健、周麗淇、薛凱琪、黎耀祥、余安安、劉丹、谷祖琳。幕後人員包括董瑋、陳嘉上、許鞍華、趙良駿等均以真實身份出演,使得觀衆在欣賞整部電影時更加貼近電影界最真實的一面。刘青云凭借本片获得第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新!!: 許鞍華和我要成名 · 查看更多 »

我是路人甲

《我是路人甲》是尔冬升编剧并执导的一部中国剧情片,为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中国于2015年7月2日下午14点上映。.

新!!: 許鞍華和我是路人甲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許鞍華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Our Time Will Come)是博纳影业出品、许鞍华执导的一部香港歷史剧情片,由周迅、彭于晏、霍建华、叶德娴、郭涛、蒋雯丽主演,2017年7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7年7月6日在香港上映、2017年7月7日在臺灣上映。.

新!!: 許鞍華和明月几时有 · 查看更多 »

海南岛

海南岛是位于南海北部的一座岛屿,又称琼州;陸地面积33,21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屬於大陆岛,隔著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後,在該政權實際控制的島嶼裏,它屬第一大島,於1950年5月1日發動海南島戰役後擁有主權,併入廣東省,1988年獨立建省——海南省,同时成立海南经济特区,它是中国第22个省和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若算上海南省的海上管轄領地,該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省分。在原本中華民國的領土規劃裡,海南岛屬於海南特別行政區。 海南島現今管轄人口約8,671,518人,也是今日海南省除南海諸島之外的主要组成部份。.

新!!: 許鞍華和海南岛 · 查看更多 »

海外華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紀从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僑居海外的華人(华僑)。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新!!: 許鞍華和海外華人 · 查看更多 »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瑞士女演员,蒙古族(父亲汉族、母亲蒙古族),原籍中国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在蒙古语中「斯琴(Сэцэн)」的意思是「聪明」,「高娃(Гуа)」的意思是「美丽」。1986年,斯琴高娃隨第三任丈夫华裔音乐家陈亮声加入瑞士国籍。.

新!!: 許鞍華和斯琴高娃 · 查看更多 »

施南生

施南生(SHI NAN SUN,),香港傳媒人,其前夫為香港知名導演徐克。施南生是傳媒界翹楚,70年代先後在無線、港台、佳視、麗的當製作及行政。80年代在新藝城,創出港產片的黃金時代,近年協助有線、傳訊、電訊盈科等收費電視開天闢地。 施南生敢作敢为,且博学的修为,成为香港为数不多的才女名嘴,与林燕妮、白韵琴、狄娜、俞琤等并称为香江才女,曾主持香港商业电台政论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2011年施南生加入香港凤凰卫视,继续担任凤凰卫视香港台的政论节目主持人。.

新!!: 許鞍華和施南生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許鞍華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許鞍華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曾志偉

曾志偉(Eric Tsang Chi Wai,),香港知名演員、電視節目主持和電影製作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一,龍虎武師出身,其後成為電影演員;近年多為電視節目主持,偶為電影導演,他同時亦投資、策劃及參與電影製作,前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現代表香港演藝人協會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副主席。他的父親是逃亡至台灣的香港通緝犯曾啟榮探长,曾志偉也是三合会「联公乐」的二代目。 曾志偉於演藝界工作多年,於兩岸四地有廣泛的影響力,更因主持在香港創下高收視的《獎門人》系列遊戲節目而被專稱為「志偉大哥」及獎門人。他在香港娛樂圈資歷深,人脈廣,亦愛於其主持的綜藝遊戲節目中口不擇言及捉弄嘉賓藝人。.

新!!: 許鞍華和曾志偉 · 查看更多 »

2017年台北電影節

#重定向 第19屆台北電影節.

新!!: 許鞍華和2017年台北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许鞍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