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逸伦

指数 王逸伦

王逸伦(),原名王超臣,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王逸伦于1927年毕业于赤峰县立初等中学(赤峰二中前身)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内蒙古特委委员。1933年他回到赤峰,次年出任中共临河县委书记。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8年回国后,曾在延安女子大学任教。1939年起,历任中共冀南区委工农委员会书记、中共冀热辽分局热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冀热辽分局热辽区委秘书长等职。1947年参与筹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并任自治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共产党工委委员。1949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逸伦先后担任中共内蒙古分局委员、中共内蒙古东部区委员会副书记、中共蒙绥分局常委、内蒙古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处书记等。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被关押审查,1976年获释。文革结束后,他于1978年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之后他又历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6年在呼和浩特去世。.

19 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共冀热辽分局中共蒙绥分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临河设治局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共产党工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冀南军区翁牛特旗莫斯科东方大学赤峰市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王逸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

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是负责晋冀鲁豫边区的党的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大路。始建于1934年,原为伪满洲国兴安南省、兴安总省办公楼。砖瓦结构二层起脊楼房,座北朝南,一层面积为965.39平方米,二层楼面积915.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共计1881.08平方米,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 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王逸伦和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新!!: 王逸伦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 查看更多 »

中共冀热辽分局

#重定向 冀察热辽军区.

新!!: 王逸伦和中共冀热辽分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蒙绥分局

#重定向 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

新!!: 王逸伦和中共蒙绥分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附各委员会名单。 本次全会共有来自46个单位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662人,正式代表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代表75人。.

新!!: 王逸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王逸伦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简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成立于1948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是李纪恒。.

新!!: 王逸伦和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临河设治局

临河设治局,民國時設置於绥远特别区的設治局,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以汉代临河县得名。.

新!!: 王逸伦和临河设治局 · 查看更多 »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意为“青色的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旧称归绥,为中華民國绥远省省会。呼和浩特市下辖4区、4县、1旗,中心城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的土默川平原东北,背山面水,北依阴山,南面黄河,东河、西河、大黑河三水环城流过。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城区现分为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四部分。 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中华文化外,蒙古族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西藏藏傳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

新!!: 王逸伦和呼和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共产党工委

#重定向 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

新!!: 王逸伦和内蒙古共产党工委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王逸伦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为1953年2月在乌兰浩特成立。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撤销呼纳盟、兴安盟和哲里木盟,原所辖旗县市由东部区行政公署直接领导。.

新!!: 王逸伦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新!!: 王逸伦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冀南军区

冀南军区,也称冀南抗日根据地,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115师组成,宋任穷、徐向前等人创建,为河北地区中共主要抗日力量。.

新!!: 王逸伦和冀南军区 · 查看更多 »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个旗,位于赤峰市中部。.

新!!: 王逸伦和翁牛特旗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东方大学

#重定向 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新!!: 王逸伦和莫斯科东方大学 · 查看更多 »

赤峰市

赤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原为昭烏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9.95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市政府驻松山区。.

新!!: 王逸伦和赤峰市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王逸伦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