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翁牛特旗

指数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个旗,位于赤峰市中部。.

25 关系: 契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广德公镇乌丹镇乌敦套海镇亿合公镇五分地镇内蒙古自治区碧玉红山文化翁牛特部甲骨文白音套海苏木解放营子乡辽朝阿什罕苏木赤峰市蒙古语格日僧苏木梧桐花镇海拉苏镇新苏莫苏木旗幟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而目前居住中國東北的達斡爾族可認定為契丹人直系後裔。 古契丹有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夷里堇的習慣,早期夷里堇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的夷里堇耶律阿保机破坏了传统的贵族民主选举制度,仿效汉人,建立起世袭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契丹。 据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所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認可契丹為炎帝苗裔的說法。回紇人亡國時,大批回紇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紇的說法,有些回紇人溶入契丹人的蕭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紇人,耶律德光后將述律氏賜姓蕭氏,蕭氏後來融入女真,改為舒穆祿氏,遼朝滅亡后,多融入汉族、蒙古族與滿族。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新!!: 翁牛特旗和契丹人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翁牛特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翁牛特旗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广德公镇

广德公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广德公镇 · 查看更多 »

乌丹镇

乌丹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乌丹镇 · 查看更多 »

乌敦套海镇

乌敦套海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乌敦套海镇 · 查看更多 »

亿合公镇

亿合公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亿合公镇 · 查看更多 »

五分地镇

五分地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五分地镇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翁牛特旗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碧玉

碧玉 (英文:Jasper),又稱鐵石英。是個不透明和不純的石英品種,通常的為色是紅色,黃色或棕色。這礦產有光滑的表面,並用為裝飾品或者作為寶石。碧玉可以被高度拋光,並用為花瓶或公章。.

新!!: 翁牛特旗和碧玉 · 查看更多 »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約5000至8000年前,持续时间約2000年。该文化最早发现于1908年,在1924、1930和1935年由日本考古学者进行了连续发掘。.

新!!: 翁牛特旗和红山文化 · 查看更多 »

翁牛特部

翁牛特部(Onnigud),又译往流、翁里郭特。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 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驻于塔儿河(嫩江支流洮儿河)流域,翁牛特,意为“王所领有”,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在元朝为辽王。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朝设泰宁卫,辽王阿札失里为指挥使。后南迁至锦州、义州边外。16世纪中叶后,受到察哈尔、内喀尔喀侵扰。斡赤斤十二世孙巴彦岱洪果尔诺颜时,所部始称翁牛特。清太宗天聪六年,巴彦岱洪果尔曾孙逊杜棱和叔父栋岱青归附后金,编为二扎萨克旗,属于昭乌达盟。今内蒙古赤峰市有翁牛特旗。.

新!!: 翁牛特旗和翁牛特部 · 查看更多 »

甲骨文

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西周文字,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說楷書即由商代文字漸漸演變而來。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書體。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各國學者對中國上古史和古文字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并開創了一門嶄新學科——甲骨學。 2006年時,有考古學者、古文學者指出,陶文可與甲骨文同爭中國及東亞最早文字。.

新!!: 翁牛特旗和甲骨文 · 查看更多 »

白音套海苏木

白音套海苏木,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白音套海苏木 · 查看更多 »

解放营子乡

解放营子乡,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解放营子乡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翁牛特旗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龙是东亚神话与传说中出现的一种动物,見於東亞文化圈各地區。.

新!!: 翁牛特旗和龙 · 查看更多 »

阿什罕苏木

阿什罕苏木,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阿什罕苏木 · 查看更多 »

赤峰市

赤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原为昭烏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8.69万平方公里,人口429.95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市政府驻松山区。.

新!!: 翁牛特旗和赤峰市 · 查看更多 »

蒙古语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語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蒙古语接近辽国的契丹语,但是由于契丹文尚未完全解读,很难进行语言历史比较。 现在中国内蒙古以傳統蒙古語字母书写,並和簡體中文一起並列使用,而蒙古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苏联影响,废除了传统蒙文,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現已恢復使用傳統蒙文,使用量較少。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新!!: 翁牛特旗和蒙古语 · 查看更多 »

格日僧苏木

是下辖的一个苏木。 2012年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海拉苏镇划出部分区域,设置格日僧苏木,辖呼鲁斯太、赛罕塔拉、太本艾勒、阿日、布日敦、乌日根塔拉、固日班毛都、哈日毛都、奈林塔拉、道仓毛都、恩格尔、敦吉艾勒、额仁茫和13个嘎查,驻赛罕塔拉。.

新!!: 翁牛特旗和格日僧苏木 · 查看更多 »

梧桐花镇

梧桐花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梧桐花镇 · 查看更多 »

海拉苏镇

海拉苏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海拉苏镇 · 查看更多 »

新苏莫苏木

新苏莫苏木,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翁牛特旗和新苏莫苏木 · 查看更多 »

旗幟

旗幟或者旌旗泛指懸掛在桿上的布。旗上面通常繪有圖案,具有標誌性,用於傳達訊息或分類。時至今日,旗幟也用於宣傳或純粹的裝飾用。按其形状旗帜分为仿古旗、广告刀旗、锦旗、常规旗帜等。國家、地區、軍队等通常都有自己的旗幟。現代大部分國旗或區旗一般是長方形的,也有個別國旗使用正方形或不規則五角形。研究旗幟的學問稱做旗幟學。.

新!!: 翁牛特旗和旗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乌丹县翁牛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