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澤弘

指数 王澤弘

王泽宏(),又作王泽弘,字涓来,湖广黄冈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王用予之子。天啟六年(1626年)出生。顺治十二年(1655年)登进士,授翰林院侍读,拜礼部左侍郎,助修栖霞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担任左都御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官至礼部尚书。有御史犯罪被建議謫徙乌喇(今吉林市),泽宏以為烏喇死地,“流不可烏喇”,力諫不可。聖祖出巡烏喇時,深歎曰:“此非人所居,王澤宏其引朕於仁乎!” 泽宏喜与诸名士游,王士正、姜宸英、洪异等“皆尝点定其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年老辞歸,回南京养老,晚年居大功坊,“角巾散服,徜徉山水,若忘其為國老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卒,享年八十三歲。有《昊庐集》。有子王材升、王材任、王材成、王材獻、王材信、王材振。其孙王廷泰曾邀袁枚为其撰写墓碑。.

22 关系: 吉林市姜宸英左都御史康熙徐世昌御史王士禎王材任礼部尚书韓菼表字顺治袁枚黄冈市进士杜臻栖霞寺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朝清朝左都御史列表湖广晚晴簃詩滙

吉林市

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a,意为“沿江的城池”),别称“北国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陆地面积2.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6.24万,其中市区人口181.88万,除汉族外,尚有满、朝鲜、回、蒙古等34个少数民族。 吉林市建城于约公元前108年,而人类活动史更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吉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批准的较大的市,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此外吉林市还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还是200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协办城市。.

新!!: 王澤弘和吉林市 · 查看更多 »

姜宸英

姜宸英(),字西溟,號淇園,又號韋間,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学家。浙江慈谿縣(今慈溪市)人。.

新!!: 王澤弘和姜宸英 · 查看更多 »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為中國明朝、清朝官制,都御史之一。清朝品等為從一品。1636年,清朝皇太極即位後,清政府將監察文武百官的職責歸於都察院。1644年,都察院設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

新!!: 王澤弘和左都御史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王澤弘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徐世昌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汲縣(今河南省卫辉市),远祖为浙江鄞县人,祖籍天津,逝世于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慶親王內閣的協理大臣(副總理)。馮國璋代理黎元洪辭職所餘第一任大總統任期後,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曾是袁世凯支持者,亦是稱帝的反對者,與北洋軍閥關係密切。.

新!!: 王澤弘和徐世昌 · 查看更多 »

御史

御史是中國歷史的一種官名,原為史官、與負責文書的官職,後改為監察官,其首領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後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來自御史。類似於近代世界各國的监察机关。其主要任務為防範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權益、或者是成為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

新!!: 王澤弘和御史 · 查看更多 »

王士禎

#重定向 王士禛.

新!!: 王澤弘和王士禎 · 查看更多 »

王材任

王材任(),字澹人,号西涧。黄冈人。 王泽宏之子。順治十年出生。康熙十八年己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执法公正,不避权贵,四十三年罢去。移居江苏常熟虞山之西涧。晚年重聽,不廢吟咏。乾隆四年卒。有《尊道堂集》。.

新!!: 王澤弘和王材任 · 查看更多 »

礼部尚书

部尚书,中國、越南古代官名,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今日的教育部長、外交部長,雅称禮書、宗伯、大宗伯、春官卿、宗卿。.

新!!: 王澤弘和礼部尚书 · 查看更多 »

韓菼

韓菼(,),字元少,一字慕廬,長洲(今蘇州)人。清朝狀元、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

新!!: 王澤弘和韓菼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王澤弘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王澤弘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時稱隨園先生,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谿,年廿四中進士,曾官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不到卅八歲即辭官還鄉,致仕之後因投資地產有道,家財萬貫。 袁枚擅長詩、賦、制藝,能寫駢文、小品文、筆記,乾隆時期為诗坛盟主,又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亦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其喜好廣泛,甚至編寫食譜、志怪小說,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祭妹文》等。書信亦有名,其《小倉山房尺牘》與許葭村《秋水軒尺牘》、龔未齋《雪鴻軒尺牘》,人稱「清代三大尺牘」。 袁枚生平喜稱人善、獎掖士類,也提倡女性文學,廣收女弟子。不喜理學、漢學,追求自由,反對統一思想,他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天亦不能做主,而況於人乎?」,故被當時的許多文人嚴厲批判,袁枚依然悠哉度日,在文壇享有盛名。.

新!!: 王澤弘和袁枚 · 查看更多 »

黄冈市

冈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京九铁路纵贯全市,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不到一小时车程。 除此以外,黄冈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人文传统,包括东坡赤壁、五祖弘忍、程颐和程颢兄弟、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的李时珍等等,20世纪则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领域声名卓著的人物,如胡风、熊十力、黄侃、汤用彤、闻一多、李四光、徐复观、殷海光、汤佩松、彭桓武、王亚南、朱邦复等等。.

新!!: 王澤弘和黄冈市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王澤弘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杜臻

杜臻(),字肇余,榜名徐臻,浙江省嘉興府秀水縣(今浙江省嘉興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五年,登進士,改庶吉士。順治十八年,任翰林院編修。后任秘書院侍讀。康熙八年,任河南鄉試正考官、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十三年,任內閣學士。康熙十五年,任禮部右侍郎。次年,任吏部右侍郎。康熙二十年,任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次年,擔任吏部左侍郎、武會試正考官。康熙二十三年,任工部尚書。康熙二十八年,任刑部尚書。康熙三十年,任兵部尚書。康熙三十三年,任會試考官。康熙三十八年,任禮部尚書。.

新!!: 王澤弘和杜臻 · 查看更多 »

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西麓,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舍利塔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旁的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王澤弘和栖霞寺 · 查看更多 »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四庫全書總目、四庫總目、四庫提要,共二百卷,是中国清代紀昀等編纂的一部大型解題書目,是中國古典目录学方法的集大成者。.

新!!: 王澤弘和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王澤弘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旨在列出清朝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左都御史是都察院最高长官,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相当于中华民国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職位。.

新!!: 王澤弘和清朝左都御史列表 · 查看更多 »

湖广

湖广,一般是指湖北、湖南兩省,又稱兩湖。如湖廣總督、湖廣安撫使。 湖广有行政上和文化、语言上的两重含义。.

新!!: 王澤弘和湖广 · 查看更多 »

晚晴簃詩滙

《清诗滙》原名《晚晴簃诗滙》,是清诗总集,凡二百卷。徐世昌編。 《晚晴簃诗滙》是由徐世昌的门客、幕僚纪钜维、 吴笈孙、许宝蘅等人仿吴之振《宋诗钞》、顾嗣立《元诗选》之體例编成,“晚晴簃”是指徐世昌府中的休息室,為了編輯此書,徐世昌還向各省徵訪清代著述,得書萬餘本,幾乎收集了所有清朝詩人的代表作品,共收錄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凡例》中说:“不分异同,荟萃众长,恉尚神思,务屏伪体。自大名家外,要皆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二例并用,而搜逸阐幽,尤所加意。”。有退耕堂刊本。.

新!!: 王澤弘和晚晴簃詩滙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