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得中

指数 王得中

王得中(),上黨人,北漢政治人物。 世祖劉旻在位時擔任樞密直學士,曾奉詔賀遼穆宗即位,之後回到太原。乾祐七年(954年),劉旻和後周軍隊對戰,副樞密使王延嗣叫司天監李義向劉旻禀告可以下令進攻。王得中此時拉住馬匹,諫言:「現在吹急南風,對我軍絕對不利!」劉旻怒斥:「老年寒士不要阻止我軍!」於是發兵,結果北漢軍隊果然失利;劉旻派他送還遼將耶律敌禄,並求遼穆宗發兵,遼穆宗命王得中歸報遼國將出師救晉陽。 代州將領桑珪、解文遇殺死防禦使鄭處謙,時王得中經過該處,被桑珪擒獲送到周世宗柴榮處。柴榮釋放他,賜帶馬,問他契丹軍隊何時到達,他表示自己只是送耶律敌禄回國,其他一律不知道,又說遼國軍隊快到來,周國會有危險;之後叹息:「自己享受劉氏禄米,母親又被圍困,如果如實回答,周國一定出兵據險防守,到時家國兩亡,生存也無用。假使我的死亡可以保存國家,收获就多了!」幾天後,符彥卿在忻口擊敗契丹軍隊,柴榮斥責王得中欺騙他,下令殺之。.

13 关系: 劉旻十国春秋后周太原市上党郡代州北汉周世宗符彥卿遼穆宗資治通鑒耶律敌禄枢密院

劉旻

漢世祖劉旻(),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原名劉崇,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皇帝,為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父劉琠。.

新!!: 王得中和劉旻 · 查看更多 »

十国春秋

《十國春秋》,共114卷,清人吳任臣編撰紀傳體取書。 《十國春秋》,寫十國君主之事蹟,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獻資料,計有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後蜀十卷,南漢九卷,楚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四卷,北漢五卷,十國紀元表一卷,十国世系表一卷,十国地理表二卷,十国藩镇表一卷,十国百官表一卷。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越缦堂读书记》日记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 吳任臣自序曰:“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一百一十四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又有周跋:“余校刊吴氏《十國春秋》,附刻《拾遺》、《備攷》二卷,鋟板發十方後,復補錄數條,亦未印行,年末採摭舊聞,則記載沿有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周昂重刊《十国春秋》。 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瑕疵。比如由于作者吳任臣在杭州生长,对吴越国统治者称某某王,而对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直呼其名。又如在后唐伐荆南时,虽然荆南时为后唐属国,仍然称后唐为“入寇”等。.

新!!: 王得中和十国春秋 · 查看更多 »

后周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 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新!!: 王得中和后周 · 查看更多 »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王得中和太原市 · 查看更多 »

上党郡

上党郡,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其最广大时的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全境,晋城市大部,全境及晋中市东部的榆社县、和顺县、昔阳县、左权县(遼縣)等地。上党的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

新!!: 王得中和上党郡 · 查看更多 »

代州

代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置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代州。大业初年改为雁门郡。唐朝天宝初年改雁门郡,乾元初年,复为代州。土贡:蜜、青碌彩、麝香、豹尾、白雕羽。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下辖五县:雁门县、五台县、繁畤县、崞县、唐林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代州直隶州,属山西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为代县。.

新!!: 王得中和代州 · 查看更多 »

北汉

北漢(951年-979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時在今山西省北部、陕西省、河北省局部的政權,為十国之一。 951年,后汉被郭威所篡,改国号周,史称后周。随后,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鎮守晉陽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继位,但国家疆域和地位已发生巨大变化,史学家将其定位为新政权或残余政权,为别于后汉和南方的南汉,史称北汉。又以所统治的山西古称河东,而被称为“东汉”(如欧阳修《新五代史》)。 统治范围包括今山西北部、陕西、河北部分地区。 为与后周抗衡,曾向辽朝请封,援后晋故事,自称侄皇帝。 北漢国兵役繁重,与后周、北宋进行多次的战争,人口锐减到只有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北漢最後在979年宋太宗年間被包围,杨业归宋后,太原城内军心动摇,最终投降,宋太宗在战事中损兵折将,气愤之下将太原城平毁再引汾,晋二水灌城,给屡遭战火的北方百姓又带来严重的损失。.

新!!: 王得中和北汉 · 查看更多 »

周世宗

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於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在位6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是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柴榮本身是郭威正室柴皇后的侄子),是中國少数由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建樹,號稱英主。.

新!!: 王得中和周世宗 · 查看更多 »

符彥卿

彥卿(),字冠侯,陳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陽縣),是中國五代時期的將領及北宋初年朝中大臣,曾經多次與北方遼朝交戰,並且於嘉山及陽城等戰役中大破契丹,令遼人畏懼。他自幼習武,善騎射,與父符存審及兄弟數人皆為各據一方的軍事勢力,憑軍功先後擔任鳳翔節度使、太尉及太師等職,加封魏王,三位女兒也相繼成為後周世宗柴榮及宋太宗趙匡義的皇后,於北宋立國初年成為朝中巨擘。.

新!!: 王得中和符彥卿 · 查看更多 »

遼穆宗

遼穆宗耶律璟(),一说名耶律明,小字述律,遼朝第四位皇帝(951年10月11日-969年3月12日在位),在位18年,是為遼太宗之長子,其母為靖安皇后萧温。.

新!!: 王得中和遼穆宗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王得中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耶律敌禄

耶律敌禄,字阳隐,一作杨衮。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軍人。孟父楚国王后裔,契丹族。 耶律敌禄为人性格质朴,有膂力。天禄五年(951年),耶律察割殺害辽世宗,敵禄和寿安王耶律述律会面,表示願意领精兵数百,击破賊党。寿安王称揚他的忠義。寿安王即位为辽穆宗,任命敵禄为北院宣徽使。穆宗命他开辟飞狐道,监督工事。应历四年(954年)二月,率軍救援北漢,在高平之战对战後周大軍。五月、北漢忻州、代州離反,耶律敵禄率軍討伐。与耶律挞烈在忻口击败後周符彦卿。凱旋後不久就去世。.

新!!: 王得中和耶律敌禄 · 查看更多 »

枢密院

枢密院,中國歷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長官稱樞密使。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軍事。.

新!!: 王得中和枢密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