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1 关系: 劉知遠,劉琠,劉繼忠,劉繼元,劉繼恩,劉銑,劉贇,劉氏 (劉旻女),劉承祐,劉承鈞,后周,后晋,大梁城,太原市,山西省,乾祐 (后汉),五代十国,开封市,後漢,北汉,北汉世祖皇后,刺青,刘钧 (北汉),刘锴 (北汉),刘镐 (北汉),刘承锡,辽朝,郭威,赌博,河南省,沙陀。
- 890年代出生
- 954年逝世
- 北漢皇帝
- 后晋人
- 後唐人
- 河東節度使
劉知遠
汉高祖劉知遠(),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時期後漢開國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後改名劉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後諡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知遠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刘氏。.
查看 劉旻和劉知遠
劉琠
劉琠,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为李克用的列校,刘知远、刘旻的父親。 947年,刘知远登位後,追尊父親劉琠為皇帝,廟號後漢顯祖,諡號章圣皇帝,皇陵稱肃陵。.
查看 劉旻和劉琠
劉繼忠
刘继忠(),中國五代十國北汉人物,北汉皇帝刘旻的外孙。刘旻女儿和薛钊的儿子。刘继恩的胞弟,刘继元的异父同母兄。 刘继忠作为舅舅睿宗刘承钧的养子。睿宗得病,郭无为建议排斥公族,于是刘继忠出镇忻州。他说出使契丹得病,定襄苦寒,应该在晋阳修养。当时刘继恩监国,斥责他让他早点上路,刘继忠颇有怨言,有人告发,刘继恩于是派人缢杀了刘继忠。.
查看 劉旻和劉繼忠
劉繼元
漢英武帝劉繼元(),本姓何,五代時期北漢君主,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
查看 劉旻和劉繼元
劉繼恩
劉繼恩(),本姓薛,五代時期北漢君主,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史稱「少主」。.
查看 劉旻和劉繼恩
劉銑
劉銑,中國五代十國时北汉皇子,世祖刘旻之子,睿宗刘承钧的弟弟。 刘承钧在968年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传位给弟弟。传位给了外甥刘继恩,刘继恩死后,同母异父弟刘继元(也是刘承钧、劉銑兄弟的外甥)即位。和刘锡、刘铙在兄弟中有贤德的行止。英武帝刘继元采纳小人的建议,把舅舅刘镐、刘承锡、刘铙幽禁在别室,不满一年他們三人就在狱中死去。只有劉銑装傻得免。刘旻有孙子刘继文、劉繼欽,史书没有记载他们是谁的儿子。.
查看 劉旻和劉銑
劉贇
劉贇(),五代時期後漢宗室,生父劉崇,養父劉知遠。權臣郭威假意立之為漢帝,卻在赴京途中貶之為湘陰公,後被郭威所殺。.
查看 劉旻和劉贇
劉氏 (劉旻女)
北汉的公主刘氏(),北汉世祖皇帝刘旻之女。.
查看 劉旻和劉氏 (劉旻女)
劉承祐
#重定向 汉隐帝.
查看 劉旻和劉承祐
劉承鈞
#重定向 刘钧 (北汉).
查看 劉旻和劉承鈞
后周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 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查看 劉旻和后周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總計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
查看 劉旻和后晋
大梁城
大梁城,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即今河南省开封市。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史书普遍有两种看法:《史记》和《资治通鉴》认为是魏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竹书纪年》认为是魏惠王9年(公元前361年)。 前365年,魏惠王迁都于此,并筑梁城。为区别于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和南梁(今河南省临汝县),命名为“大梁”。又因城北的人工沟渠浚仪渠(或浚水),称浚仪。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领兵攻打魏国。秦军引河沟水灌大梁城,三月而城坏,魏王假请降,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浚仪县。 城池遗址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地下,距地表12米多,具体范围尚未查明。据考证应与现存的开封城墙部分重合,稍偏西北。.
查看 劉旻和大梁城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劉旻和太原市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劉旻和山西省
乾祐 (后汉)
乾祐(948年-950年)是后汉高祖劉知遠开始使用的一个年号。乾祐元年二月后汉隐帝劉承祐即位沿用,一直到后汉灭亡。共计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荆南文獻王高從誨、貞懿王高保融,楚废王馬希廣(到950年十一月)亦用此年号。北汉世祖劉旻、睿宗劉鈞从951年继续沿用此年号到956年(乾祐四年-九年)。.
查看 劉旻和乾祐 (后汉)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劉旻和五代十国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查看 劉旻和开封市
後漢
後漢()是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朝代,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由沙陀人建立的中原王朝。亦称刘汉。後漢承自後晉,根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晉的「金」德之後是「水」德,因此後漢以「水」為王朝德運。.
查看 劉旻和後漢
北汉
北漢(951年-979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時在今山西省北部、陕西省、河北省局部的政權,為十国之一。 951年,后汉被郭威所篡,改国号周,史称后周。随后,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鎮守晉陽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继位,但国家疆域和地位已发生巨大变化,史学家将其定位为新政权或残余政权,为别于后汉和南方的南汉,史称北汉。又以所统治的山西古称河东,而被称为“东汉”(如欧阳修《新五代史》)。 统治范围包括今山西北部、陕西、河北部分地区。 为与后周抗衡,曾向辽朝请封,援后晋故事,自称侄皇帝。 北漢国兵役繁重,与后周、北宋进行多次的战争,人口锐减到只有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北漢最後在979年宋太宗年間被包围,杨业归宋后,太原城内军心动摇,最终投降,宋太宗在战事中损兵折将,气愤之下将太原城平毁再引汾,晋二水灌城,给屡遭战火的北方百姓又带来严重的损失。.
查看 劉旻和北汉
北汉世祖皇后
北汉世祖皇后,五代十国时期北汉世祖刘崇的皇后,姓名不详。乾祐四年,後漢灭亡后,刘崇投靠辽朝称帝,依然用后汉乾祐年号,辽世宗派燕王述轧(即后来弑君的耶律察割拥立的耶律牒蜡)册命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妻子称皇后,刘崇改名劉旻。.
查看 劉旻和北汉世祖皇后
刺青
刺青,又稱文身或紋身,指用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書畫出圖案或詞彙。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紋身」的解釋為:“在人體上繪成或刺成帶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查看 劉旻和刺青
刘钧 (北汉)
汉睿宗劉鈞(),原名劉承鈞,五代時期北漢在位最久的君主,為劉旻之次子。 劉承鈞個性孝順恭謹,喜歡讀書,擅長書法,北漢乾祐七年(954年),劉旻去世,劉承鈞為遼國冊封為帝之後繼位,不改年號,改名劉鈞。上表於遼帝時都自稱「男」,遼帝下詔時,都稱呼他「兒皇帝」。 劉鈞繼位後,勤政愛民,禮敬士大夫,任用郭無為為相,並減少南侵,因此境內還算安定。然而劉鈞並不像其父事奉遼國之恭敬,以致在位後期遼國援助漸少。 劉鈞於957年,改元天會。天會十二年(968年)忧郁死,諡孝和皇帝,廟號睿宗,劉鈞的外甥同時也是養子的劉繼恩繼位。.
查看 劉旻和刘钧 (北汉)
刘锴 (北汉)
刘锴(),中國五代十國时北汉皇子,世祖刘旻之子,睿宗刘承钧的弟弟。 刘承钧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传位给弟弟。传位给了外甥刘继恩,刘继恩死后,同母异父弟刘继元(也是刘承钧、刘镐兄弟的外甥)即位。英武帝刘继元采纳小人的建议,把他的兄弟刘镐、刘承锡、刘铙幽禁在别室,不满一年他們三人就在狱中死去。刘锴也不久被杀。刘旻有孙子刘继文、劉繼欽,史书没有记载他们是谁的儿子。.
查看 劉旻和刘锴 (北汉)
刘镐 (北汉)
刘镐(),中國五代十國时北汉皇子,世祖刘旻之子,睿宗刘承钧的弟弟。 刘承钧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传位给弟弟。传位给了外甥刘继恩,刘继恩死后,同母异父弟刘继元(也是刘承钧、刘镐兄弟的外甥)即位。刘镐和刘锡、刘铙在兄弟中有贤德的行止。英武帝刘继元采纳小人的建议,把他和兄弟刘承锡、刘铙幽禁在别室,不满一年他們三人就在狱中死去。刘旻有孙子刘继文、劉繼欽,史书没有记载他们是谁的儿子。.
查看 劉旻和刘镐 (北汉)
刘承锡
刘承锡(),又名刘锡,中國五代十國时皇子,北汉世祖刘旻之子,睿宗刘承钧的弟弟。 刘承钧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传位给弟弟。传位给了外甥刘继恩,刘继恩死后,同母异父弟刘继元(也是刘承钧、刘铙兄弟的外甥)即位。刘镐、刘锡、刘铙在兄弟中有贤德的行止。英武帝刘继元采纳小人的建议,把他和兄弟刘镐、刘铙幽禁在别室,不满一年他們三人就在狱中死去。.
查看 劉旻和刘承锡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查看 劉旻和辽朝
郭威
周太祖郭威(),邢州堯山(今天河北省隆堯),汉族人,字文仲,小名“郭雀兒”。五代時期後周開國皇帝(951年—954年)。(清)趙翼,"〈周祖四娶皆再醮婦〉卷22/五代史",二十二史劄記,清乾隆60年3月(1795年)。原為五代後漢的樞密使,卻因隐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殺。怒而起兵,殺死隐帝,不久發動黃旗加身的兵變,建立後周。 《舊五代史》說,有記載其本名為常威,隨母改嫁入郭家,改用郭姓。《新五代史》的紀錄卻剛好相反,曰其母本來是郭姓之妻,後來改嫁常氏。.
查看 劉旻和郭威
赌博
賭博是一種利用有價之物,來競爭輸贏的遊戲,是人類的一種娛樂方式。任何賭博在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有不同的意義。目前,在西方社會中,它有一個經濟的定義,是指「對一個事件與不確定的結果,下注錢或具物質價值的東西,其主要目的為贏取金錢或物質價值」。通常情況,下注前無法確定結果,停止下注後才開始遊戲。有些賭博在下注後可能立刻就知道結果,例如擲骰子或是俄羅斯輪盤,不過也有些賭博在下注後一段時間才知道結果,例如要等一場比賽甚至是一個球季的結束。 賭博也是國際上主要的商業活動之一,2009年合法的賭博市場產值約達三千億美元。不過賭博有時不會以實際的金錢為賭注,而是以其他有價值的物品為賭注,例如彈珠遊戲常以彈珠為賭注,而像翁仔標或是魔法風雲會則是以其紙牌或是卡牌為賭注,而且會依玩家收集卡牌的價值形成另一個。.
查看 劉旻和赌博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劉旻和河南省
沙陀
沙陀,又名处月、朱邪、朱耶,原是唐朝时西突厥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
查看 劉旻和沙陀
另见
890年代出生
954年逝世
北漢皇帝
后晋人
- 仰元妃
- 元德昭
- 刘延皓
- 刘皇后 (李茂贞)
- 劉旻
- 劉贇
- 安太妃 (石敬儒)
- 恭穆王后
- 曹仲达 (吴越)
- 李從益
- 杨邠
- 楊夫人 (馬希聲)
- 汉隐帝
- 留從效
- 皮光业
- 胡进思
- 苏逢吉
- 郭威
- 郭忠恕
- 錢弘倧
- 陳洪進
- 馬希崇
- 馬希廣
- 馬希萼
- 馬希隱
- 马光惠
後唐人
- 元德昭
- 刘夫人 (后唐太祖)
- 刘皇后 (李茂贞)
- 劉太后 (後晉憲祖)
- 劉旻
- 劉知遠
- 劉贇
- 史弘肇
- 孟昶
- 安太妃 (石敬儒)
- 恭穆王后
- 曹仲达 (吴越)
- 李太后 (後蜀高祖)
- 杨邠
- 梁震 (五代)
- 楊夫人 (馬希聲)
- 汉隐帝
- 留從效
- 皮光业
- 石重贵
- 竇貞固
- 胡进思
- 苏逢吉
- 蘇禹珪
- 袁德妃
- 许寂
- 郭威
- 郭忠恕
- 錢弘佐
- 錢弘倧
- 陳洪進
- 陳金鳳
- 韩熙载
- 順賢夫人
- 顧敻
- 馬希崇
- 馬希廣
- 馬希萼
- 馬希隱
河東節度使
亦称为 北漢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