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8 关系: 卫青,史记,司馬遷,后汉书,定襄郡,上郡,东胡,伊稚斜单于,張次公,匈奴,刘邦,呼韓邪單于,和林格尔县,冒頓單于,军臣单于,公孫賀,公孫敖,王喜,班固,綏遠省,绥德县,甘延壽,韓王信,韓說,西域,西域都護府,西汉,马邑之谋,趙信城,霍去病,范晔,郅支之战,郅支單于,蒙古,陈汤,陕西省,李广,李廣利,李蔡,李息,李沮,杭爱山,汉宣帝,汉书,汉武帝,漠北之战,月氏,战略。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时期皇后卫子夫的异父弟,本名郑青,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冒姓卫。任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西汉擊潰匈奴名将。.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卫青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史记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山西河津)人(一说陝西韓城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称爲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司馬遷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后汉书
定襄郡
定襄郡,中國古郡名。 西漢初年分雲中郡置,治所在成樂縣。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定襄郡領十二縣:成樂縣、桐過縣、都武縣、武進縣、襄陰縣、武皋縣、駱縣、定陶縣、武城縣、武要縣、定襄縣、復陸縣。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卓資縣一帶。 元始二年(2年),全郡有38559戶,163144人。王莽改定襄郡為得降。兩漢之際定襄為盧芳所據。建武七年(31年)屬漢。建武十年(34年),因匈奴侵襲,省定襄郡,遷其人口於西河郡。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內附,復置定襄郡,其民遷回本土,同時廢棄原定襄郡北部的都武、襄陰、武臯、定陶、武要、復陸六縣。其後又分成樂縣、定襄縣、武進縣別屬雲中郡,分雁門郡之善無縣、中陵縣屬定襄郡,定襄郡移治善無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定襄郡領善無、桐過、駱、武成、中陵五縣,全郡有3153戶,3571人。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廢定襄郡、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並於太原郡陽曲縣、慮虒縣境內置新興郡,僑置定襄縣、雲中縣、九原縣、廣牧縣等縣,以管理四郡的內遷人口。 北魏時,漢代定襄郡故地屬朔州、恒州。隋開皇五年(585年)置雲州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復置定襄郡,僅領一縣:大利縣(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境內),有374戶。唐龍朔三年(663年)置雲中都護府,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麟德元年(664年)改為單于大都護府。.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定襄郡
上郡
上郡為戰國時期魏國所置。 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國獻上郡15縣與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膚施縣(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南)。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他郡縣併為新興郡。隋朝時鄜城郡改名為「上郡」,唐朝以後成為歷史名詞。.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上郡
东胡
东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學者一般相信,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东胡
伊稚斜单于
伊稚斜单于是匈奴单于之一,军臣单于之弟,军臣单于死后,他打败了王位继承人、军臣单于之儿於單,夺取了王位。后来於單向汉朝投降,被封侯,不久后死去。卫青和霍去病数次出兵打击的就是伊稚斜单于。.
張次公
张次公,河东郡人,西汉将军。 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封岸头侯。其后王太后崩,为将军,统领北军。前124年,为将军,与蘇建、公孙贺、李蔡、李沮从大将军卫青出朔方攻打匈奴。一共两为将军,后在元狩元年(前122年),以与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通奸收纳财物罪,失侯爵,治罪。.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張次公
匈奴
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統治領域約略在現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亞與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等汉化政权。 匈奴是部落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尊卑分明的内外官制,分王庭、左方和右方三个辖区,分别由单于、左右贤王负责监理,各自在自己的分地游牧而居,各有自己的军官、文官,对领土也有强烈欲望。其王族為攣鞮氏,其領袖稱单于,其下轄各王,統領各部落,单于和诸王的皇后和妻子称阏氏(匈奴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匈奴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在學界中有許多关于匈奴部落国家体制的假設,但是因為關於他們的資料留到後世的並不多,而且保留到今天的資料,主要都是透過另一視角的中國文獻,因此在學界中仍然存在爭議。 匈奴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東胡強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質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匈奴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刘邦
呼韓邪單于
呼韓邪單于(?-前31年),名稽侯狦,是西漢後期匈奴單于之一。.
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爾縣()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下所轄一個縣。西漢時,和林格爾為雲中郡辖地,南北朝時稱為盛樂,至今境內還有盛樂古城遺址。.
冒頓單于
#重定向 冒顿.
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是匈奴單于之一,在位35年(前161年-前126年),老上单于之子。 漢文帝時,軍臣單于派兵入侵漢的上郡及雲中。漢景帝時,兩國恢復和親。漢武帝在前133年放棄對匈奴的和親政策,設計誘使軍臣單于入馬邑,打算以預先佈置的30餘萬漢軍圍捕單于,單于中計,親自率領10萬騎兵南下,可是未入馬邑已經生疑,派兵捕得漢雁門尉史,尉史把漢的計謀說了出來,單于撤退,此後漢匈關係破裂。 前127年,漢攻佔河套地,設朔方郡。漢元朔三年(前126年)冬,軍臣單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為單于。軍臣單于太子於單逃入漢境投降,漢封他為涉安侯,數月後去世。.
公孫賀
公孫賀(),字子叔,北地郡义渠县(今甘肃寧縣)人,或称彬县人,西汉丞相。.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公孫賀
公孫敖
公孫敖,義渠人,漢朝軍事人物。.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公孫敖
王喜
#重定向 王喜 (香港).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王喜
班固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东汉历史学家,《汉书》的作者。.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班固
綏遠省
綏遠省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按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指:.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綏遠省
绥德县
绥德县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东北部,黄河西岸,无定河中下游,邻接山西省。总面积为187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4万人。.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绥德县
甘延壽
延壽,字君況,中国西漢北地鬱郅(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少年善騎射,入御林軍中,擔任建章宮守衛,力大無窮,升为郎官。後因事免官。车骑将军许嘉荐為郎中和谏议大夫。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與副校尉陳湯出使西域,发兵至康居,击杀匈奴郅支单于(郅支之战),汉元帝想加封晋爵,但朝廷重臣石显、匡衡反對,被封为义成侯,食邑300户。.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甘延壽
韓王信
韓王信(),姬姓,韓氏,名信,為免與同時期另一名將,後封淮陰侯的韓信混淆,故通稱韓王信。他是秦末漢初將領,西漢初年被劉邦封為韓王,後投降匈奴,前196年與漢軍作戰時被柴武所殺。.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韓王信
韓說
韓說(,),西汉将军,韩王信曾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孙、韩嫣之弟,兄弟两人俱有材力。 初与其兄皆以美色得到武帝宠幸,后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攻打有功,为龙嵒侯,酎金失侯。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出会稽郡,与杨仆、王温舒击灭东越有功,封为按道侯。 太初三年(前102年),为游击将军,屯於五原外列城。为光禄勋,与江充、苏文、章赣在太子宫搜查巫蛊,被卫太子刘据所杀。其子韩兴袭封。.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韓說
西域
西域,古代地理名称,中国汉朝时多指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國家和地區,隋唐时的西域扩大,北至拂菻,中至波斯,南至婆罗门,元朝时更将欧洲和非洲的一部分包括在内。 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特指兩漢、隋唐兩代中原王朝朝廷設置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位於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于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国敦煌的壁畫。该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西域
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漢,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騎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領,領二千石俸;東漢年間為單任官職。西汉、新朝和东汉都设置过西域都护。 在蒙古高原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汉攻大宛之战之后,为西域此后纳入汉朝的势力范围创造有利条件,此时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武帝开始在渠犁和轮台二地屯田以供应往返河西四郡的使者;此时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西域诸国仍役属于匈奴,诸国也必须向匈奴僮仆都尉交赋税。 西域都護一職初設於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都護府設在烏壘国都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策大雅南),西域都护设置后,结束了匈奴在西域长达百余年的支配与影响,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除了保护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西域諸城各小國,都护也有“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的责任,但这些外部的西域诸国不属汉朝势力范围内,《汉书·西域传》将这些诸外国列入监护名单外。林梅村,考古学视野下的西域都护府今址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6期43-58。郑吉之后,西汉时代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共有18位;已知姓名的共有10位。公元10年,新朝王莽与匈奴断绝关系后,匈奴大举攻入西域;公元13年焉耆王起兵斩杀由西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于是“西域亦瓦解”,新朝势力退出西域;公元16年,王莽以李崇为西域都护讨伐焉耆失败,李崇还保龟兹国;公元23年王莽死后“(李)崇遂沒,西域因絕”。建國二年……後三歲,單于死,弟烏絫單于咸立,復與莽和親……其後莽復欺詐單于,和親遂絕。匈奴大擊北邊,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國近匈奴,先叛,殺都護但欽,莽不能討。天鳳三年,迺遣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焉耆伏兵要遮駿。及姑墨、尉犂、危須國兵為反閒,還共襲擊駿等,皆殺之……李崇收餘士,還保龜茲。數年莽死,崇遂沒,西域因絕。《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单于始用夏侯籓求地有距汉语,后以求税乌桓不得,因寇略其人民,衅由是生,重以印文改易,故怨恨。乃遣右大且渠蒲呼卢訾等十余人将兵众万骑,以护送乌桓为名,勒兵朔方塞下。朔方太守以闻。明年,西域车师后王须置离谋降匈奴,都护但钦诛斩之。置离兄狐兰支将人众二千余人,驱畜产,举国亡降匈奴,单于受之。《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Yu, Taishan.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西汉
马邑之谋
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前133年汉朝策划的一场对匈奴的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结束了汉朝自汉高帝时期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
趙信城
趙信城,古城名,藏有大量的匈奴粟粮,建于公元前123年后,為西漢時期,前將軍趙信投降匈奴後所建築。据《史记·卫青传》,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时,伊稚斜单于采用赵信之计,将辎重远置在北方,积蓄了大量粟粮在赵信城,作为供应前线作战,因汉军比匈奴骑兵多,会战未结束伊稚斜单于向西北驰去,其粟仓为卫青所获,剩余的粟粮则被烧毁。故址约在今蒙古國杭愛山南麓,史料中没有记载该城的规模和构造。.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趙信城
霍去病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的姨甥,衛青的外甥,西汉漢武帝時代對抗匈奴的名將。.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霍去病
范晔
范晔,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范晔
郅支之战
#重定向 郅支围城战.
郅支單于
郅支單--(?-前36年)全稱郅支骨都侯單于,名呼屠吾斯,是匈奴的單于,於前56年—前36年在位,第12代虛閭權渠單于之子,呼韓邪單于的哥哥。 前60年,匈奴因握衍朐提单于不得人心,造成五單于爭位的內亂,郅支當時本為左賢王,進位為單--,他打敗殺死了握衍朐提单于,又打敗了佔有蒙古東部的呼韓邪加以流放,使之投降漢朝。其他向西域發展,攻打烏孫,迫使康居求和,並在當地築城。前36年漢朝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陈汤派兵攻打,城陷,郅支單--死。.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蒙古
陈汤
汤,字子公。生卒不详,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省兖州市东北)人,爵关内侯。.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陈汤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陕西省
李广
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时著名武将。.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李广
李廣利
李廣利(),西汉時期將軍,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汉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哥哥。後來兵敗投降匈奴,惟后被卫律猜忌而將其杀害。.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李廣利
李蔡
李蔡,西汉丞相。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的族弟。 李蔡事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有功,俘获匈奴的一位王,封为乐安侯,二千户。前121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孙弘之後为丞相,元狩五年(前118年),李蔡因以丞相身份侵卖园陵道壖地,坐法自杀。庄青翟为丞相。 北魏李晖仪墓志显示,他可能是陇西李氏的始祖,而非通常所称的李广。.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李蔡
李息
李息,西汉将军,郁郅人,在汉景帝、汉武帝属下。.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李息
李沮
李沮,西汉将军,云中郡人,在汉景帝、汉武帝属下。汉武帝第十七年(前124年),为强弩将军,与苏建、公孙贺、李蔡、张次公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第二年,复为强弩将军,与公孙敖、公孙贺、李广、赵信、蘇建随卫青攻打匈奴。.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李沮
杭爱山
杭愛山(),是一道位於外蒙古(今蒙古国)中部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跨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和后杭爱省,全长约700公里,主峰海拔4031米。 杭爱山脉是蒙古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均发源于其北麓,向北经过俄罗斯境内最终注入北冰洋。 杭爱山在古代被称为燕然山(又稱燕山,但并非北京附近的燕山)。《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燕然山因中国东汉年间“车骑将军窦宪破北匈奴,追及此,与耿秉登山,令班固作铭,刻石颂功,记汉威德”一事而著名,后世中国文人在希望本国能够抗御外侮时,往往以勒石燕然为鼓励。 南北朝末期,新崛起的突厥建都在于都斤山,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就是今日的杭爱山。.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杭爱山
汉宣帝
漢宣帝劉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9月10日—前48年1月10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宣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宣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為王翁須。.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汉宣帝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汉书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汉武帝
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是於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发生于戈壁沙漠以北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汉朝军队在此役中对匈奴的心脏地带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卫青与霍去病的率领下,西汉军队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汉书》,卷006,卷055,卷094上。《资治通鉴》,卷019.
月氏
月氏(上古漢語擬音(郑张尚芳)://。又譯禺氏、禺知、月支、苑支)為前7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始见于先秦史籍,早期以游牧為生,从事玉器贸易,住在今中国的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一带,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居留於中國甘肅及青海的祁连山西北麓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這時,月氏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藏緬語族。.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月氏
战略
战略/策略,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如政治、军事、经济或国家利益方面的目标)而制定的大规模、全方位的长期行动计划。.
查看 漢匈戰爭戰役列表和战略
亦称为 漢匈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