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5 关系: 基隆河,士林區,士林街,大字,外雙溪,七星郡,北投 (大字),北投垃圾焚化廠,北投區,唭里岸庄,石牌 (臺北市),磺港溪,社子 (臺北市),福德洋,環河南北路 (台北市),芝蘭一堡,臺北州,臺北市,臺北廳,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山管理局,洲美快速道路,溪洲底,明治,新北市。
基隆河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查看 洲尾和基隆河
士林區
士林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方,區內東北為大屯火山群,以七星山為最高(1,120公尺);東南有大崙山及大直諸山。 士林區宜住宜商,市況繁榮,為臺北市十二行政區面積最大的區,其人口僅次於大安區。蔣中正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與臺北唯一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市民假日的好去處,臺北捷運劍潭站旁的士林夜市揚名國際。臺灣著名高級住宅區天母外籍人士眾多,係因大使館以及臺灣四所外僑學校坐落之故。士林區文教設施亦豐,以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為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社教場所均位於本區, 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士林區為玫瑰,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洲尾和士林區
士林街
士林街()為台灣日治時期士林地區之行政區劃,為台北州七星郡重要城鎮。 士林街之區劃名稱為1920年(大正九年)所制定,因包含大屯山及草山全境,區域比今士林區(約60平方公里)大。該境域清朝初期之前為芝山岩文化發源地,清朝稱八芝蘭,而士林之名因「下樹林」及該地區「寓有士子如林」而轉稱。 1920年~1933年間為士林--,1933年升格為士林街之後,直至1945年中華民國時期後,士林名稱仍舊沿用,僅將「街」改為「鎮」。1950年,士林鎮改歸陽明山管理局所管,1967年才歸台北市所管,仍稱士林區。1980年代,該區範圍則略有增加。 士林街役所建築今日改為士林公民會館。.
查看 洲尾和士林街
大字
大字(平假名:おおあざ)為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使用的區劃單位,其上層的區劃為市町村,下層的區劃為小字藤岡謙二郎・山崎謹哉・足利健亮《日本歴史地名辞典 新装版》,柏書房,pp.8-9。。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自1920年開始,也使用過大字和小字的區劃,為原街庄社鄉改制而來,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實施市町村合併時,將許多原本的村級行政區合併為新制的市町村行政區,便出現了許多村合併後,組成一個轄區更大的村,而原本的村名,就改成為大字。例如:○○村與其他村合併共同組成新的△△村時,新的地址變成為「△△村大字○○」。而原本在舊有的村級行政區下的更小的行政區單位,便成為小字。 現在已有許多地方不使用大字,甚至在最近的平成大合併中,有許多市町村合併時,同時廢除了大字的使用,地址的登記由原本的「▽▽市大字○○字□□」改成「▽▽市○○字□□」,沖繩縣則有許多地方直接將大字改為「字□□」。.
查看 洲尾和大字
外雙溪
外雙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基隆河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其上游為內雙溪,發源於大屯火山彙擎天崗附近,先向南流後轉向西,與右側流入之菁礜溪(碧溪)會合後,始稱為外雙溪。續往西流匯集各支流後,由雙溪口進入台北盆地;再與磺溪(紫明溪)會合後,於洲美後港二號橋附近注入基隆河。 外雙溪流域有芝山岩、雙溪公園、中影文化城、故宮博物院、聖人瀑布等景點,磺溪上游則有多處溫泉,均為著名的旅遊勝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係臨外雙溪,聯外道路因而得名「臨溪路」。 淡水信義線在芝山站與士林站間跨過外雙溪。.
查看 洲尾和外雙溪
七星郡
七星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隸屬台北州。 七星郡緊附台北市外圍,郡役所亦位於台北市,所址現為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七星郡轄下有汐止街、士林街、北投街、內湖-庄-、平溪-庄-及松山-庄-,其中平溪庄於1932年改隸基隆郡,松山--於1938年併入台北市。.
查看 洲尾和七星郡
北投 (大字)
北投,是臺北市北投區的核心聚落及臨近地區,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南,範圍大致為豐年--最東端條狀地帶、文化里東南端、中庸里南部、長安里、中心--、林泉里、溫泉里、奇岩里不含東北端及東南端、清江里、中央里、大同里、八仙里、東華里最西端、立農里西部.
查看 洲尾和北投 (大字)
北投垃圾焚化廠
北投垃圾焚化廠,又稱北投焚化爐。位於臺北市北投區,1990年興建,1999年啟用,處理垃圾量1800噸/天,廠區內設有回饋設施洲美運動公園。.
查看 洲尾和北投垃圾焚化廠
北投區
北投區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臺灣温泉史源頭在北投,於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温泉旅館「天狗庵」。。其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基隆河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 此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為櫻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洲尾和北投區
唭里岸庄
#重定向 唭里岸.
查看 洲尾和唭里岸庄
石牌 (臺北市)
石牌,臺灣地名,源自臺語的石牌仔,為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個次分區。.
查看 洲尾和石牌 (臺北市)
磺港溪
港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基隆河的支流。河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約11.6平方公里,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其源頭位於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一帶,各支流彙集後,流經北投精華區後,南流至中八仙注入基隆河。 磺港溪支流北投溪流經地熱谷,為著名的景點。.
查看 洲尾和磺港溪
社子 (臺北市)
子,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所管轄的一個次分區,而「社子島」只是其中的一部份。最早開始係由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而成的一個沖積平原。1953年超級颱風克蒂穿越台灣陸地期間,台北社子地區當時發生淹水的情況,最裡面的中洲埔、溪洲底等地區(後來被稱為社子島)被台北市政府下令長期限建、禁建40年,使得這附近的十個里成為臺北市內少數開發緩慢的社區。.
查看 洲尾和社子 (臺北市)
福德洋
福德洋,是臺北市士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範圍大致為福林里西部、義信里、仁勇里、福德里、舊佳里、福志里最西端條狀地區。.
查看 洲尾和福德洋
環河南北路 (台北市)
河南北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為南北向道路,各有三段。環河南路一段為西門町鬧區之外圍,為前往該區的捷徑之一;環河南路二段前半則臨近龍山寺及廣州街夜市,後半則是萬華國民住宅區;環河南路三段則是家禽屠宰場泛環南市場區域。環河北路一段為大稻埕外圍;環河北路二段為住宅區;環河北路三段在社子外圍,也是往士林、北投捷徑之一。 與環河南北路共構的環河南北快速道路為台北市區主要的快速道路之一,大致呈南北向。.
芝蘭一堡
芝蘭一堡,是台灣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臺北市的內湖區全部,士林區絕大部分地區,北投區南端一小塊地區,以及中山區北部一小塊地區。 芝蘭一堡西邊為芝蘭二堡,東北邊為金包里堡,東邊為石碇堡,南邊為大加蚋堡,西南邊為興直堡。.
查看 洲尾和芝蘭一堡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查看 洲尾和臺北州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洲尾和臺北市
臺北廳
臺北廳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初設於1901年(明治34年)11月「廢縣置廳」之際。當時將台北縣廢除,並將所屬十個辦務署重新分割為基隆、台北、深坑、桃園、新竹五個廳;其中台北廳轄有原台北、滬尾兩辦務署之地。 1909年,合併台北廳、基隆廳(轄原基隆、水返腳、頂雙溪等辦務署)和深坑廳(轄原景尾辦務署)的一部分為台北廳。1920年(大正9年)9月,台北廳廢廳,並與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合併為台北州。.
查看 洲尾和臺北廳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設置的第三個國家公園,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成立之大屯國立公園(1937-1945)。位於臺北都會區近郊,行政區域 包括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新北市的萬里區、金山區、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一帶;地理上則屬於大屯火山彙區域,1985年9月1日公告計畫,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處,轄內面積經過三次通盤檢討,至2013年為11,338公頃。.
查看 洲尾和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管理局
陽明山管理局,中華民國曾經存在的一個縣級行政區,負責辦理其上級行政區的委辦事項及督導區內地方自治事項,先後隸屬於臺灣省及升格後的臺北市。高純淑:〈蔣介石的草山歲月——從日記中觀察〉,刊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1月轄區內有民選的縣議員參加臺北縣議會,審議該局年度預算及施政報告,經費均由其上級行政區專案補助該局轄內地方建設。舊稱草山管理局,以臺北縣的士林、北投兩鎮為轄區。.
查看 洲尾和陽明山管理局
洲美快速道路
洲美快速道路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北投區,沿基隆河右岸興建的一條高架快速道路,屬環西快速道路系統。於2002年 12 月 24 日通車,並直通洲美橋到達基隆河南岸。大致呈南北向,全長5.5公里,北端是大度路、大業路,南端為延平北路六段與七段口,全路段可通行大型重型機車。.
查看 洲尾和洲美快速道路
溪洲底
溪洲底,是臺北市士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範圍大致為富洲里東大半部、福安里、永倫里西南部。.
查看 洲尾和溪洲底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洲尾和明治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查看 洲尾和新北市
亦称为 洲尾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