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毒蕈碱

指数 毒蕈碱

毒蕈碱(,Muscarine)是一种天然生物碱,有毒,主要存在于和杯伞属的真菌中,例如白霜杯傘。和的真菌中也有发现含有达到摄入中毒剂量的物种。牛肝菌屬、、和红菇属的真菌也发现无害的微量毒蕈碱。有些真菌的毒蕈碱含量可变,例如毒蠅傘,通常占鲜重的0.0003%,相比之下,丝盖伞属和杯伞属的真菌毒蕈碱含量可达1.6%。毒蕈碱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的激动剂。.

目录

  1. 20 关系: 尼古丁尿瀦留差向异构体三甲胺乙酰胆碱酯酶二异丁基氢化铝哮喘副交感神经真菌牛肝菌屬白霜杯傘青光眼胃及十二指肠潰瘍阿托品蕈類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腺苷酸环化酶毒蠅傘激动剂慢性阻塞性肺病

  2. 季铵盐
  3. 生物碱
  4. 真菌毒素

尼古丁

尼古丁(Nicotine)又名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并且是一种兴奋剂药物。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而在nAChRα9和nAChRα10上作为受体拮抗剂。 尼古丁在茄科植物的根部上合成并蓄积在叶片上。尼古丁发现于烟草的叶子上,在黄花烟草中含量约为2-14%。.

查看 毒蕈碱和尼古丁

尿瀦留

尿瀦留(英語:renal retention或 urinary retention),又稱尿滯留、尿液滯留,是膀胱内的尿液無法排出的狀況,最常見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查看 毒蕈碱和尿瀦留

差向异构体

差向异构体(Epimer),又可以稱為表異構物,是指在含有两个或多个四面体型手性中心的分子中,只有一个不对称原子构型不同的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相关的异构现象称为差向异构。若构型不同的手性原子处在链末端,则这两个异构体又称为“端基差向异构体”。其他情况下,可分别用“Cn差向异构体”标明,n为不对称原子的位置编号,C也可以是其他四面体构型的原子。.

查看 毒蕈碱和差向异构体

三甲胺

三甲胺(Trimethylamine,简写TMA),分子式N(CH3)3,属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叔胺类化合物。三甲胺为無色气体,比空氣重、吸湿、有毒且易燃。低濃度的三甲胺氣體具有强烈的魚腥氣味,高濃度时具有类似于氨的气味。三甲胺通常压缩于钢瓶中或配成40%的水溶液来销售。 自然条件下,植物和动物腐敗分解会产生三甲胺气体。腐败魚的腥臭味、感染的伤口的恶臭味和口臭通常都是由三甲胺引起。大部分三甲胺来源于胆碱及肉碱。 三甲胺是一种含氮碱,容易获得质子形成三甲胺正离子。三甲胺盐酸盐是一种由盐酸和三甲胺反应得到的具有吸湿性的白色固体。.

查看 毒蕈碱和三甲胺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简称为AChE,)是一种降解(通过其水解活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成为胆碱和乙酸的酶。该酶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与胆碱能神经系统中,在这些地方该酶的活性就是为了终止突触传递。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极高的水解活性——每秒钟一分子的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25000分子的乙酰胆碱。经乙酰胆碱酯酶作用而产生的胆碱被重新利用——通过重摄取被转运进入神经末梢,在那里被重新利用以合成新的乙酰胆碱分子。.

查看 毒蕈碱和乙酰胆碱酯酶

二异丁基氢化铝

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DIBAL-H、DIBAH)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有机金属还原剂之一,化学式(''i''-Bu2AlH)2,室温下为无色液体。由烯烃聚合反应的共催化性质而被研究,一般以它溶于有机溶剂(如甲苯)中的形式出售。 它由三丁基铝120-180°C下进行减压热分解制得(β-氢消除反应),副产物为三异丁基铝,可回收使用: 温度不可过高,否则产物会分解为金属铝。X射线晶体学的数据表明,二异丁基氢化铝存在二聚体(见图)和三聚体,铝为四面体结构,以桥连的氢原子相连。 它在有机合成用作亲电性的温和还原剂,可将酯、腈还原为醛,酰胺还原为醛或胺,羧酸、酰卤还原为醇,α,β-不饱和酯还原为烯丙醇。它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和异丁烷。.

查看 毒蕈碱和二异丁基氢化铝

哮喘

--(英語:asthma,又稱--)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迫、胸闷和呼吸困难。 普遍認為哮喘是因為基因和共同导致的。環境因素通常包含:暴露於空氣汙染和过敏原(allergen) 。 其他可能的誘發因子包含阿司匹林和β受體阻斷藥之類的藥物。 对哮喘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的类型、不同时间下对治疗的反应,及。医学上对哮喘的分类依据是发病频率、一秒内用力呼吸量()和呼气流量峰值來分類。哮喘也可以分为(外来的)或非特应性(固有的),此处特应性指的是向类别1型超敏性反应发展的倾向。。 當前氣喘無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遠離氣喘誘發因子,例如:過敏原和刺激物,並且規律的吸入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對於控制病情十分有幫助。急性症状的治疗通常是通过短效β2激动药(例如沙丁胺醇,英文名稱:salbutamol)和口服皮质类固醇。在极其严重的病例中,才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硫酸镁和住院治疗。症状可以通过避免触发物来阻止,如过敏原和刺激物,和吸入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引用吸入皮质激素。 在哮喘症状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LABA)或作为对吸入皮质激素的补充。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哮喘病已经广泛的流行。到2011年,全球有2.35亿至3亿人受到影响,大约25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查看 毒蕈碱和哮喘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system)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神经元的神经递质均为乙酰胆碱。 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和泪液分泌增多、男性生殖器的勃起等。.

查看 毒蕈碱和副交感神经

真菌

真菌即真菌界(学名:Fungi)生物的通称,又稱菌物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包含酵母、黴菌之類的微生物,及最為人熟知的菇類。真菌自成一界,與植物、動物和原生生物相區別。真菌和其他三種生物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真菌的細胞有含幾丁質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而植物的細胞壁主要是由纖維素組成。卵菌和黏菌、水黴菌等在構造上和真菌相似,但都不屬於真菌,而是屬於原生生物。研究真菌的學科稱為真菌學,通常被視為植物學的一個分支。但事實顯示,真菌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要比和植物之間更加親近。 雖然真菌遍及全世界,但大部分的真菌不顯眼,因為它們體積小,而且它們會生活在土壤內、腐質上、以及與植物、動物或其他真菌共生。部分菇類及黴菌可能會在結成孢子時變得較顯眼。真菌在有機物質的分解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對養分的循環及交換有著基礎的作用。真菌從很久以前便被當做直接的食物來源(如菇類及松露)、麵包的膨鬆劑及發酵各種食品(如葡萄酒、啤酒及醬油)。1940年代後,真菌亦被用來製造抗生素,而現在,許多的酵素是由真菌所製造的,並運用在工業上。真菌亦被當做生物農藥,用來抑制雜草、植物疾病及害蟲。真菌中的許多物種會產生有的物質,稱為(如生物鹼和聚酮),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有毒。一些物種的孢子含有精神藥物的成份,被用在娛樂及古代的宗教儀式上。真菌可以分解人造的物質及建物,並使人類及其他動物致病。因真菌病(如)或食物腐敗引起的作物損失會對人類的食物供給和區域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真菌各門的物種之間不論是在生態、生物生命周期、及形態(從單細胞水生的壺菌到巨大的菇類)都有很巨大的差別。人類對真菌各門真正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得很少,預估約有150萬-500萬個物種,其中被正式分類的則只有約5%。自從18、19世紀,卡爾·林奈、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及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等人在分類學上有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之後,真菌便已依其形態(如孢子顏色或微觀構造等特徵)或依生理學給予分類。在分子遺傳學上的進展開啟了將DNA測序加入分類學的道路,這有時會挑戰傳統依形態及其他特徵分類的類群。最近十幾年來在系统发生学上的研究已幫助真菌界重新分類,共分為一個亞界、七個門、及十個亞門。.

查看 毒蕈碱和真菌

牛肝菌屬

牛肝菌屬(學名:Boletus)為牛肝菌科的一屬。.

查看 毒蕈碱和牛肝菌屬

白霜杯傘

白霜杯傘(學名:Clitocybe dealbata),俗稱象牙漏斗(ivory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屬於口蘑科杯傘屬,是一種於歐洲及北美洲廣泛地生長在草坪和草地的真菌。白霜杯傘體形細小,顏色為白色,外形呈漏斗狀。白霜杯傘俗稱「出汗蘑菇」是因為吃下白霜杯傘後中毒的人會有出汗的症狀。因白霜杯傘含有毒性的毒蕈鹼,因此白霜杯傘不可食用。.

查看 毒蕈碱和白霜杯傘

青光眼

青光眼(拉丁語:Glaucoma)是一系列會導致視神經受損,進而造成視力喪失的眼疾。當中最常見的是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相反地,另一類型的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則相當少見。也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的眼壓是正常的,稱爲 -->。 隅角開放性的疾病進程相當緩慢而且不會有疼痛感 -->。在開始產生模糊感後,中心視力也會因為沒有接受妥善治療而慢慢受損,最後則有可能會失明。隅角閉鎖性的疾病發展有可能為漸進或突發。若為突發性的,則有伴隨急性眼痛、視力模糊、瞳孔放大、眼睛紅痛與暈眩的可能。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視力喪失,若一旦發生了,則這樣的傷害將會是永久性的。 青光眼的危險因子包括眼壓持續升高、有青光眼的家族病史、偏頭痛、高血壓以及肥胖。若眼壓高於就是被認為是有導致青光眼的危險因子。 只是,也會有病人雖有高眼壓達數年之久,卻沒有任何不良影響的。相對的,視神經損傷卻可能在眼壓維持在正常值時發生,這就是所謂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我們認為,導致開放性青光眼的原因是因為藉由眼睛小樑組織流出的房水無法以正常速度排掉,而隅角閉鎖性則是因為虹膜阻擋了眼睛小樑組織的作用。。青光眼可以用散瞳後的眼底與其他檢查來診斷。通常,視神經會因為受到壓迫而產生所謂的。 若以藥物、雷射或手術的方式早期治療,是有機會減緩或停止疾病惡化的。上述這些醫療方法都是為了降低眼壓 -->,現在有多種不同藥效等級的可給予病人。 -->。雷射治療對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和隅角閉鎖性都同樣有效,倘若所有的方式都無法有效治療,則當考慮對病人施予手術 -->,有數種可以選擇。在治療上,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是相對緊急的。 估計全球患有青光眼的人數約有1100-6700萬人。在美國,此疾病大約對200萬人的生活造成影響。以年齡層來看,青光眼病患較多為老年人口。隅角閉鎖性的患者則以女性為多。青光眼又被人稱為「視力竊賊」是因為它的疾病進程極為緩慢,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後慢慢使得病人失去視力。全世界統計,青光眼為僅次於白內障的視力殺手。青光眼這個名詞的拉丁文「glaucoma」是由古希臘文「glaukos」變化而來,原意是藍、綠或是灰。該詞在英文上首先出現於1587年,卻一直到1850年才開始廣泛使用,因為是在被發明後,人們才可以直接看到視神經的損傷。.

查看 毒蕈碱和青光眼

胃及十二指肠潰瘍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peptic ulcer,簡稱PUD),又稱胃及十二指肠潰瘍。這是指胃、小腸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時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損傷(潰瘍)。在胃發生的潰瘍稱作胃潰瘍(stomach ulcer),在小腸的開頭部分所發生的潰瘍則是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的症狀是會因為吃東西而改善的上腹痛,或者晚上因肚子痛而醒來。胃潰瘍的疼痛大多被用「燒灼感」或「悶痛」描述,其他常見的症狀還包括打嗝、嘔吐、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是胃口不佳,但年紀較大的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完全沒有症狀 。胃潰瘍若不處理,可能會演變成出血、、或是,出血的發生率約為15%。 常見的致病因子包括幽門螺旋桿菌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其他較少見的致病因子包括抽煙、嚴重疾病造成的壓力、貝賽特氏症、、克隆氏症以及肝硬化等。高齡者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更容易造成潰瘍。當臨床症狀出現時,可以進行內視鏡以及鋇劑吞嚥檢查法進行檢查。臨床上可以抽血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抗體、進行、進行糞便檢查或進行胃活組織檢查來診斷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造成類似症狀的其他病症包括胃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胃粘膜發炎以及膽囊發炎。 對引起或預防潰瘍的層面而言,飲食內容並非重要的影響因子。較常見的治療方式包含:戒菸、戒酒、停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簡稱NSAIDs),以及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常見的治療藥物像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pump inhibitor,簡稱PPI)或H2受體阻抗劑(H2 antagonist,俗稱H2 blocker),通常建議的基本用藥療期為四週。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潰瘍,通常會以安默西林(Amoxicill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與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作為藥物組合治療;但因抗生素抗藥性與日俱增,此療法並非絕對有效。出血性潰瘍有時會以內視鏡進行治療,而外科手術只會在內視鏡治療無法處理時進行。 胃潰瘍的盛行率大約為4%。大約有10%的人會在一生中得過胃潰瘍。胃潰瘍1990年造成全世界327,000人死亡,2013年時死亡人數降低,造成301,000人死亡。胃潰瘍穿孔在1670年因英國的亨麗埃塔公主患病而第一次有相關述。幽門桿菌是在1981年由巴里·馬歇爾以及罗宾·沃伦發現。.

查看 毒蕈碱和胃及十二指肠潰瘍

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又稱阿托平。是一種用來治療神經毒氣或的藥物,也用在某些心跳過緩,與手術時減少唾液分泌用,一般會以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給藥,眼藥水劑型使用於治療與早期弱視。靜脈注射劑型的藥物,在一分鐘內就會生效,並持續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若是治療中毒,可能需要較高劑量的阿托品。 阿托品是一種,能可逆地阻碍乙酰胆碱与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结合,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經。常見副作用包含口乾、瞳孔放大、尿瀦留、便祕,以及心跳過速 -->,青光眼患者如非必要請勿使用。目前顯示哺乳期使用是安全的。尚無證據孕婦使用阿托品會導致新生兒先天性障礙,相關研究仍待進行。 阿托品存在於數種茄科植物體內,如顛茄、天仙子、曼陀罗及茄參等,於1833年首次被分離出來。左旋莨菪碱为天然构型,经提取处理后得到的消旋莨菪碱即为阿托品。李端 殷明.

查看 毒蕈碱和阿托品

蕈類

蕈類(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稱蘑菇、菇類,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實體通常肉眼可見。菌絲具橫隔壁,將菌絲分隔成多細胞。 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用菌的总称,常见的包括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等。一般栽培的蘑菇是指双孢蘑菇。此外,蘑菇也是对真菌有性生殖阶段的真菌子实体的俗称。.

查看 毒蕈碱和蕈類

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

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器是一大類固定在細胞膜上的乙醯膽鹼受器,其對蕈毒鹼比對菸鹼(尼古丁)更為敏感。反過來對菸鹼比較敏感的則稱為菸鹼型乙醯膽鹼受器。蕈毒鹼與菸鹼兩者皆為生物鹼(alkaloid)。許多藥品與其他類物質(例如與東莨菪鹼)常以促進劑或拮抗劑的角色發生作用,並且其作用是僅單一針對蕈毒鹼受器或單一針對菸鹼受器,使得這樣的受器分類顯得有用。.

查看 毒蕈碱和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

腺苷酸环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或 adenylyl cyclase,)是一种参与已知所有细胞的细胞调控的关键酶。.

查看 毒蕈碱和腺苷酸环化酶

毒蠅傘

毒蠅傘(學名:Amanita muscaria)又稱毒蠅鵝膏菌,為一種含神經性毒害的擔子菌門真菌,分類上為鵝膏菌科的物種。毒蠅傘的生長環境遍及北半球溫帶和極地地區,且也無意間拓展到南半球,在松林裡與松樹等植物共生,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物種。毒蠅傘會和落葉型植物與結毬果的植物形成菌根。 毒蠅傘為典型的毒菇,有大型的白色菌褶與斑點,蕈傘顏色通常是深紅色,該形象廣為大眾所知,並在大眾文化中廣泛出現。現今,各種不同顏色蕈傘的毒蠅傘亞種已被辨認出來,包含棕色的regalis(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黃橘色的flavivolata、guessowii和formosa、以及略帶桃色的persicina。毒蠅傘的遺傳學研究成果已於2006年和2008年出版,進行上述亞種支序的精密描繪,顯示出上述亞種可能為分開的物種。 由於人們普遍認知毒蠅傘具有毒性,因此致死的案例極端少見;而毒蠅傘在經大量水煮熟過後,於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成為一個廣泛使用的食材。然而,現今毒蠅傘主要著名在於它的幻覺毒性,其精神刺激作用的成分則是蠅蕈素。此毒素被西伯利亞地區居民,用來作為引起幻覺和感到靈魂出竅的藥物,並在他們的文化當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 在西伯利亞居民使用毒蠅傘於傳統用途這件事情上,曾經有許多推測,認為毒蠅傘的毒素,在全西伯利亞皆用於引起幻覺上,但因這類傳說太久遠,而無法得到完整考證。美國銀行業者與業餘民族真菌學家羅伯特·高登·華生提出,毒蠅傘事實上就是印度宗教經典《梨俱吠陀》中提到的蘇摩酒;即使此理論被人類學家所駁斥,但是在1968年第1次出版這個理論時,得到了普遍認同。 在英文中,毒蠅傘的俗名被認為可能起因於歐洲居民將它使用於殺蟲劑,噴灑在牛奶裡面。這種殺蟲劑的成分就是所知的鵝膏菌氨酸;而毒蠅傘英文俗名的另外一個起因被提出來,表示字首「fly-」不只表示昆蟲,更代表吃進毒蠅傘後會導致精神錯亂。這是基於中世紀的迷信,認為蒼蠅如果進入一個人的頭,就會導致心理疾病。.

查看 毒蕈碱和毒蠅傘

激动剂

动剂(或稱:刺激劑/促進劑/活化劑)(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並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反激动剂等。.

查看 毒蕈碱和激动剂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COPD是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气流受限。症状包括呼吸短促、咳嗽和。COPD是一種,也就是說病情會隨時間逐漸惡化,最後連走路、著衣等日常活動都難以進行。 過去學界會將COPD分為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和肺氣腫(emphysema)兩型。慢性支氣管炎一詞現今則用於描述「連續兩年痰咳三個月以上」的症狀。 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其他相对次要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和遗传等。在发展中国家,导致空气污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烹煮及供暖炉火的通風不良。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環境下,会使肺部产生炎症反应,并导致气流通道变窄及肺组织功能障碍。这一诊断是以所给出的空气流通不良為準。COPD與哮喘不同的是,前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药之後,改善效果不若後者。 减少的暴露可有效预防大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病。这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吸烟频率和改善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式包括戒烟、接种疫苗、,以及常用的各种吸入性支气管扩张药和皮質類固醇。有些患者还需要长期供氧或。在遇到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可采取加大药物用量以及住院治疗的方式。 2015年,全球COPD的患者约有1.74億人(2.4%),主要影響40歲以上的人口,男女罹病風險相當。1990年,COPD共約造成240萬人死亡;到了2015年,數字則攀升至320萬人。約90%的死亡人數分布於開發中國家,可能肇因於較高的吸菸率。201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了2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查看 毒蕈碱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另见

季铵盐

生物碱

真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