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4 关系: 司徒,司空,司马彪,后汉书,大将军,大鴻臚,大橋,太守,太尉,孝廉,孙策,尚书令,小橋,少府,崔烈,上谷郡,建宁 (年号),刺史,周瑜,周景 (東漢),光和,王欣太,許劭,豫州,齐国,范晔,郡,蒼天航路,蔡邕,陈国,東萊郡,東郡,梁,梁國 (漢朝),梁冀,橋公,橋瑁,汉灵帝,汉阳郡,汉桓帝,汉成帝,河南郡,洛阳市,曹操。
- 110年出生
- 184年逝世
- 2世纪逝世
- 河北政府官员
- 洛阳市市长
- 甘肃政府官员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查看 橋玄和司徒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橋玄和司空
司马彪
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懿六弟司马进之孙,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出嗣司马懿八弟司马敏。.
查看 橋玄和司马彪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查看 橋玄和后汉书
大将军
大將軍是一種頭銜:.
查看 橋玄和大将军
大鴻臚
大鴻臚是中國古代官名,秦代時稱典客,漢景帝中六年時改名大行令,至漢武帝太初元年時改名為大鴻臚,為掌理「蠻夷」事務,亦即外交事務的機構,下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王莽一度將之改為典樂,魏晉南北朝時此單位有時設置有時廢除,至北魏時尚有此官,隋代以後廢除,改为鴻臚寺卿,但所職掌職務已有所不同,作为鸿胪寺主官的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
查看 橋玄和大鴻臚
大橋
大橋,演義改作大喬,廬江橋公之女,小橋之姊,孫策納為妾。.
查看 橋玄和大橋
太守
太守又稱郡守,中国、朝鮮半島古代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併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西汉景帝中二年,郡守更名为太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時太守屬於高官,往往奉詔入都,拜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歸,亦多出京,拜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漢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祿外,有一部份是以公家產業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屬吏少府掌管。 南北朝時新增許多州,而郡所轄的範圍縮小州郡差別不大。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職。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後,時雅稱知府、知州等官為太守。如〈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查看 橋玄和太守
太尉
太尉為中国、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查看 橋玄和太尉
孝廉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員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孝廉」這個稱呼,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查看 橋玄和孝廉
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他是長沙太守孙坚之长子,吴大帝孙权之大哥,是東吳政權奠定基礎首要者。在群雄割據時期,不甘一直屈居於袁術麾下,而大膽向袁術討回父親孫堅餘部,先後掃除江東割據勢力劉繇、嚴白虎、王朗,短短三四年間平定江東一帶,又招攬大量賢臣,為日後孫權統治吳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後討伐壽春仲氏偽帝袁術有功,曹操表奏朝廷命其官位予孫策為討逆將軍,并加封爵位為吳侯。公元229年其弟孫權登基稱帝后,追諡其為長沙桓王。.
查看 橋玄和孙策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查看 橋玄和尚书令
小橋
小橋,演義作小喬,廬江橋公次女,大橋之妹,周瑜之妻。.
查看 橋玄和小橋
少府
少府,中國古代中央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朝以后多称少府监,元朝始废。在漢代,少府也是地方官吏職位,亦作「小府」。.
查看 橋玄和少府
崔烈
崔烈 东汉人,字威考,崔骃之孙,崔瑗的哥哥崔盘的儿子,曾任司徒、太尉。有北州重名。.
查看 橋玄和崔烈
上谷郡
上谷郡,中國古郡名。 戰國燕置,郡治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縣一帶),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北齊、北周沿之,轄區日易縮小。隋文帝時廢郡,其屬縣劃入易州。隋煬帝改稱上谷郡。户三万八千七百,下领六县:易县、涞水县、遒县、遂城县、永乐县、飞狐县。唐朝初年,改為易州,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又恢復上谷郡,但不久全国改郡为州,「上谷郡」之名從此走入歷史。.
查看 橋玄和上谷郡
建宁 (年号)
#重定向 建宁 (东汉).
查看 橋玄和建宁 (年号)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查看 橋玄和刺史
周瑜
周瑜(),字公瑾,人稱「周郎」,庐江舒縣(今安徽省庐江县)人,東漢末年三國時代著名的東吳勢力重要的將領,也是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他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戰後两年,他即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與魯肅、呂蒙和陸遜合稱四大都督。 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聰明謙虛、氣量寬大、相貌堂堂、精熟音律,傳言「曲有誤,周郎顧」,並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禮遇器重,妻子小橋亦稱國色,是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小说《三國演義》裡,作者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的才德卓越、智慧非凡,將周瑜描寫成為心胸狹隘,與諸葛亮明爭暗鬥之人物。.
查看 橋玄和周瑜
周景 (東漢)
周景(),字仲飨,東漢庐江郡舒縣(今安徽省庐江县)人。 周景少以廉洁能干见称,初被察为孝廉,辟大将军梁冀府。后为豫州刺史,李膺、荀绲等为从事,更迁至河内郡太守,爱好贤士,举荐者必厚赠物品。入朝为将作大匠。梁冀被杀,他作为故吏被免官禁锢。不久担任尚书令,163年代替刘宽为司空,他和太尉杨秉依法整治宦官任用的门人和子弟,免官五十余人。具瑗、侯览因此也被罢免,朝野称赞。165年因为地震罢官。166年代替陈蕃担任太尉。汉桓帝死后,他和窦武迎立汉灵帝。建宁二年(168年)周景去世。子周忠,后来也是太尉。他堂兄弟的孙子就是汉末三国名将周瑜。.
查看 橋玄和周景 (東漢)
光和
光和(178年三月-184年)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 光和七年十二月改元中平元年。.
查看 橋玄和光和
王欣太
王欣太(きんぐ ごんた、)是日本的漫畫家。出身於大阪府大阪市,现居京都,血型AB型,是日本漫畫《蒼天航路》、《ReMember記憶謎底》、《達人列傳〜乘風九萬里〜》、《HEAVEN天堂》、《地狱之家》的作者。.
查看 橋玄和王欣太
許劭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 許劭“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和堂兄許靖在年輕時,每個月都會舉辦月旦評的人物品評會,影響力之強,甚至是受其評論就能成名的地步。但許劭與许靖常有爭執。有人問荀靖与荀爽孰贤?許劭說:“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刘繇进军讨伐笮融,許劭告訴劉繇:“笮融出军,不顾名义者也。朱文明善推诚以信人,宜使密防之。”笮融果然杀死太守朱皓。袁紹、劉表等人皆接受過他們品評,曹操也在橋玄的引薦之下,得到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汝南太守徐璆曾聘其為功曹,之後許劭為了避中原戰亂,移居江南。195年病逝於豫章郡,享年46歲。.
查看 橋玄和許劭
豫州
豫州可以指:.
查看 橋玄和豫州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查看 橋玄和齐国
范晔
范晔,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橋玄和范晔
郡
郡,是中国、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內地區使用的一個行政區劃單位,起源於中國戰國時代。汉语中,也常常将某些外国的二、三级行政区划翻譯為为郡。 郡,由秦朝起,曾作为第一或第二级行政区划,唐朝之后已经不使用,宋朝人雅稱州為郡,明代以後,士人雅稱府為郡。.
查看 橋玄和郡
蒼天航路
《蒼天航路》(そうてんこうろ、Beyond the Heavens)是一部由韓國的李學仁編劇、日本的王欣太所繪畫的漫畫,自1994年10月起至2005年在11月為止連載於《週刊Morning》雜志,单行本共36本、18卷文庫本以及12卷極厚版本,总计发售达1800万部。本作品獲得1998年第22屆講談社漫畫賞一般部門獎。 動畫在2009年4月於日本播出,台灣則在2011年5月份播出,內容包括黃巾之亂、討伐董卓、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為止。.
查看 橋玄和蒼天航路
蔡邕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中國东汉末年名士。東漢著名才女蔡琰(文姬)之父。.
查看 橋玄和蔡邕
陈国
陳,出 土金文資料作敶,是中國歷史上西周至春秋時代的一個媯(汉语拼音 guī 注音:ㄍㄨㄟ 廣東話:gwai1 读如“归”)姓諸侯國,是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建國君主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製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胡公满。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赐命为陈氏,遂名陈滿,《說文解字》陳 段玉裁注在位60年,薨于公元前986年,谥號胡公,史稱陳胡公,為陳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並將長女大姬嫁給他,備以三恪,奉祀舜帝《禮記·樂記》所述:“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封帝舜之後於陳。”。 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时达十四座城邑,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二十五世,延續五百六十多年。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公子陳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
查看 橋玄和陈国
東萊郡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烟台、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查看 橋玄和東萊郡
東郡
東郡,中國古郡名。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攻取魏國北部地置。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封皇子劉恢為梁王,置梁國,領碭郡、東郡。呂-后-七年(前181年),徙梁王恢為趙王,徙呂王產為梁王,改梁國為呂國。漢文帝元年(前179年),梁國除為碭郡、東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東郡領二十二縣:濮陽、觀、聊城、頓丘、發干、-范-、茌平、東武陽、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廩丘。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濮陽市與山東省聊城市一帶,郡治在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都尉治所在東阿,屬兖州刺史部。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東郡有401297戶,1659028人。王莽改東郡為治亭。 東漢以後轄境縮小。西晋改为濮阳国,北魏時复置,移治滑臺。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改為兖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兖州為東郡,治白馬縣。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為滑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靈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滑州。.
查看 橋玄和東郡
梁
梁可指:.
查看 橋玄和梁
梁國 (漢朝)
梁國,中国汉朝诸侯王国。 汉初,汉高帝将秦朝的砀郡封给了彭越,彭越之後,高帝第五子刘恢为梁王。吕后又封吕产、刘太为梁王。西汉时,梁国包括八县:砀县 、甾县、杼秋县、蒙县、已氏县、虞县(今虞城)、下邑县(今安徽省砀山)、睢阳县(今商丘市)。三万八千七百九户,十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口。 汉文帝继位後,四子刘揖,次子刘武先后为梁王,刘武传九王,王莽时断绝,改为陈定郡,新朝末东汉初刘永为梁王。 汉明帝以第七子刘畅为梁王,传六王,曹魏废黜。东汉梁国包括九县:下邑县、睢阳县、虞县、砀县、蒙县、谷熟县、鄢县、宁陵县、薄县。八万三千三百户,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三口。.
查看 橋玄和梁國 (漢朝)
梁冀
梁冀(),字伯卓,安定(今宁夏固原)人,是中國東漢時期外戚出身的權臣。妻孫壽。.
查看 橋玄和梁冀
橋公
#重定向 二橋#橋公.
查看 橋玄和橋公
橋瑁
桥瑁(),字--偉。橋玄族子。《演義》中作「喬瑁」。.
查看 橋玄和橋瑁
汉灵帝
汉灵帝刘--(),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在位22年,葬于汉文陵,其正式諡號為「孝靈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灵帝」。灵帝是东汉最后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
查看 橋玄和汉灵帝
汉阳郡
汉阳郡,可以指:.
查看 橋玄和汉阳郡
汉桓帝
汉桓帝刘志(),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桓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桓帝」,他是汉章帝曾孙,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在位21年。.
查看 橋玄和汉桓帝
汉成帝
漢成帝劉驁(),,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其正式諡號為「孝成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成帝」,漢元帝長子,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姑母)。.
查看 橋玄和汉成帝
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名稱走入歷史。.
查看 橋玄和河南郡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查看 橋玄和洛阳市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查看 橋玄和曹操
另见
110年出生
- 橋玄
184年逝世
2世纪逝世
河北政府官员
- 京房 (魏郡太守)
- 公孙瓒
- 公孫度
- 劉焉 (益州牧)
- 卢文进
- 司馬芝
- 周本顺
- 孙国治
- 孫禮
- 山涛
- 张敬尧
- 张杰辉
- 慕容彦超
- 方觀承
- 曹操
- 朱浩文
- 李卫
- 杨崇勇
- 桓階
- 梁惠玲
- 橋玄
- 王修
- 王基 (三國)
- 王昭 (政治人物)
- 王观 (三国)
- 白克明
- 石重贵
- 符彥卿
- 艾文礼
- 董昭
- 袁尚
- 袁绍
- 贺瓌
- 贾逵 (三国)
- 赵智勇
- 邢顒
- 长龄
- 隋文帝
- 韓馥
- 高宏志
洛阳市市长
- 令狐楚
- 何进
- 刘瑑
- 劉晏
- 唐閔帝
- 夏侯和
- 安重诲
- 張全義
- 張延賞
- 景延广
- 朱守殷
- 李勉
- 李從榮
- 李珏
- 李紳
- 李適之
- 李重美
- 杜预
- 杨暕
- 梁冀
- 橋玄
- 王允
- 臧霸
- 袁安
- 赵隐
- 郑珣瑜
- 郑馀庆
- 高行周
- 齐抗
甘肃政府官员
- 何挺
- 侯宗宾
- 倉慈
- 冯健身
- 冯纪新
- 冼恒汉
- 卢克俭
- 吴继德
- 张德生
- 張仲良
- 張既
- 徐邈 (三國)
- 李子奇 (官员)
- 李希
- 林则徐
- 橋玄
- 汪锋
- 牽弘
- 王安顺
- 王宪魁
- 盧坤
- 福康安
- 符彥卿
- 胡继宗
- 苏荣
- 虞海燕
- 趙昂
- 郭淮
- 金旋
- 陆武成
- 陈舜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