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檜山振興局

指数 檜山振興局

檜山振興局(),為日本北海道道南地方的振興局,管轄渡島半島靠日本海側以及奥尻島的7町,設於江差町。 2005年原屬檜山支廳的熊石町與渡島支廳的八雲町合併後,改隸屬渡島支廳管轄,因此檜山支廳的管轄區域被渡島支廳切割成兩個不相連的區域(稱為飛地)。.

26 关系: 厚澤部町太櫓郡奧尻町奧尻郡上之國町久遠郡乙部町今金町後志國後志綜合振興局北海道國土交通省八雲町国土地理院爾志郡熊石町瀨棚町瀨棚郡道南飛地檜山郡江差町渡島國渡島綜合振興局振興局日本

厚澤部町

厚澤部町()是北海道檜山振興局東南部一個以農林葉為主的城鎮,位於渡島半島的中心位置,境內有8成土地為林地。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at-sam」(榆樹皮的旁邊)或是「hacam」(花尾榛雞)。.

新!!: 檜山振興局和厚澤部町 · 查看更多 »

太櫓郡

太櫓郡()為過去日本北海道檜山支廳轄下的郡,轄區包含現在瀨棚町的部份區域。已於1955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廢除。.

新!!: 檜山振興局和太櫓郡 · 查看更多 »

奧尻町

奧尻町()是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位於日本海海中奧尻島上的一個城鎮;從函館市搭乘飛機前往約需40分鐘,從江差町撘乘渡輪約需130分鐘。 發生於1993年7月12日的北海道南西沖地震使町上遭到海嘯和發生土石崩落,造成島上172人死亡、26人失蹤、143人受傷。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e-kus-ne-sir」,後來簡化為「e-kus-sir」,意思是對面的島嶼。奧尻町官方網頁 - 奧尻町的概要.

新!!: 檜山振興局和奧尻町 · 查看更多 »

奧尻郡

奧尻郡()為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的郡,位於檜山振興局西部外海的奧尻島。.

新!!: 檜山振興局和奧尻郡 · 查看更多 »

上之國町

上之國町()是北海道檜山振興局南部的一個城鎮,位於渡島半島的西南側,臨日本海。 15世紀時,日本將北海道靠日本海一側(今江差町和上之國町附近)稱為「上之國」,靠太平洋一側(今函館市)稱為「下之國」;「上之國」之名一直延續使用到現在,並成為城鎮的名稱。上之國町官方網頁 - 上之國的概要.

新!!: 檜山振興局和上之國町 · 查看更多 »

久遠郡

久遠郡()為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的郡,位於檜山振興局北部。.

新!!: 檜山振興局和久遠郡 · 查看更多 »

乙部町

乙部町()是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中部鄰日本海的一個城鎮,境內以丘陵地形為主,少有平原,人口主要集中在海岸區域;靠海的區域大多已被規劃為檜山道立自然公園。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o-to-un-pe」,意思是河口有湖的河川,這裡指的河川被認為是姬川。乙部町官方網頁 - 乙部町的介紹.

新!!: 檜山振興局和乙部町 · 查看更多 »

今金町

今金町()是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北部的一個城鎮。 町名是由早期的開拓者今村藤次郎和金森石郎的名字各取一字而成。今金町官方網頁 - 今金的草創.

新!!: 檜山振興局和今金町 · 查看更多 »

後志國

後志國(),是日本明治時代所劃分的地方令制國,隸屬於北海道。轄區包含現在的後志支廳虻田郡和小樽市錢函4~5丁目以外的區域、檜山支廳北部區域。.

新!!: 檜山振興局和後志國 · 查看更多 »

後志綜合振興局

後志綜合振興局(),為日本北海道道央地區的振興局,設於虻田郡俱知安町。.

新!!: 檜山振興局和後志綜合振興局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新!!: 檜山振興局和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國土交通省

國土交通省(),簡稱國交省、MILT,是日本的中央省廳之一,職責相當於各國的交通部與建設部。其掌管的事務相當廣泛,包括國土規劃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氣象、海事安全、觀光事業推動等「」 總務省法令數據提供系統。.

新!!: 檜山振興局和國土交通省 · 查看更多 »

八雲町

八雲町()是北海道渡島綜合振興局北部的一個以酪農業和漁業為主的城鎮;東側為內浦灣,西側為日本海,是日本唯一同時擁有太平洋與日本海海岸的城鎮。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此設有基地。 在2005年10月1日原屬檜山支廳爾志郡的熊石町與渡島支廳山越郡的八雲町合併合併後,使得檜山綜合振興局被新成立的八雲町分割成兩部份,成為目前北海道唯一有飛地的振興局。 「八雲」表示「重疊的雲彩」的地名,是於1881年由帶領開拓此地的原尾張藩藩主德川慶勝,依據古事記的和歌「八雲立つ出雲八重垣妻ごみに八重垣作るその八重垣を」所命名。而在阿伊努語中的地名則為「yu-rap」,意思是溫泉落下。.

新!!: 檜山振興局和八雲町 · 查看更多 »

国土地理院

国土地理院(日语:国土地理院)是日本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日本国土测绘工作。国土地理院隶属于日本国土交通省。地理院成立于1869年6月。 国土地理院的主要办公地点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北乡。设有总务部、企划部、测地部、测图部、地理调査部、地理空間情报部、测地观测中心、地理地壳活动研究中心。现任院长小牧和雄。 日本最為權威的地圖「地形圖」就是由該機構發行的。.

新!!: 檜山振興局和国土地理院 · 查看更多 »

爾志郡

志郡()為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的郡,位於檜山振興局南部。.

新!!: 檜山振興局和爾志郡 · 查看更多 »

熊石町

石町()是過去位於北海道檜山支廳北部的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城鎮。已於2005年10月1日與渡島支廳山越郡的八雲町合併合併為新設置的八雲町,也因此使得檜山支廳被新成立的八雲町分割成兩部份,成為目前北海道唯一有飛地的支廳。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kuma-us-i」,意思是使用曬魚竿很多的地方。.

新!!: 檜山振興局和熊石町 · 查看更多 »

瀨棚町

棚町()是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北部的一個城鎮,北部為以狩場山的山區,東南部則是以遊樂部岳為主的山區,西側鄰日本海。現在的瀨棚町和2005年以前的前身行政區劃「瀨棚町」的中文名稱雖然同為「瀨棚」,但日文原名是不同的,現在的瀨棚町日文原名是使用「瀨棚」的平假名「せたな」。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seta-ru-pes-pe-nay」,經簡略後成為「seta-nay」,意思是狗的河川。瀨棚町官方網頁 - 瀨棚町的介紹.

新!!: 檜山振興局和瀨棚町 · 查看更多 »

瀨棚郡

棚郡()為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的郡,位於檜山振興局東北部。.

新!!: 檜山振興局和瀨棚郡 · 查看更多 »

道南

道南(),指日本北海道的南部地區;沒有任何定義指出其確切範圍,但一般認為包含以下二個振興局:.

新!!: 檜山振興局和道南 · 查看更多 »

飛地

飛地是一種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個地理區劃境內有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根據地區與國家之間的相對關係,飛地又可以分為「外飛地」(Exclave)與「內飛地」(Enclave)兩種概念,其關係如下:.

新!!: 檜山振興局和飛地 · 查看更多 »

檜山郡

檜山郡()為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的郡,位於檜山振興局南部。.

新!!: 檜山振興局和檜山郡 · 查看更多 »

江差町

江差町()是北海道檜山振興局中部的一個城鎮,臨日本海,是檜山振興局辦公室的所在地。由於町名發音與同樣位於北海道的枝幸町同為えさしちょう,因此常以「檜山江差」的稱呼來區別。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e-sas-us」,意思是昆布。江差町官方網頁 - 町的概要 或者是「e-sa-us-i」,意思是海岬。.

新!!: 檜山振興局和江差町 · 查看更多 »

渡島國

渡島國(),是日本明治時代所劃分的地方令制國,隸屬於北海道。轄區包含現在的渡島綜合振興局和檜山振興局的南部區域。.

新!!: 檜山振興局和渡島國 · 查看更多 »

渡島綜合振興局

渡島綜合振興局(),為日本北海道道南地方的振興局,設於函館市。.

新!!: 檜山振興局和渡島綜合振興局 · 查看更多 »

振興局

振興局可能是指:.

新!!: 檜山振興局和振興局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檜山振興局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桧山支厅檜山支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