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建复

指数 李建复

李建复(),台湾著名的校園民歌歌手、企業家。也是現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會長。.

49 关系: 台北之音台湾工商管理碩士上海市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日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國電視週刊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中視文化公司中時電子報企业家匹茲堡大學北亚國家語言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六燈獎COBOL王力宏研究所程序设计美國聯合報許倬雲資訊工業策進會軍官龍的傳人蔡琴蔣經國政府臺北市臺灣話金韵奖雅虎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掃描綫 (雜誌)李壽全李模校園民歌楊致遠歌手淡江大學服兵役新北市私立光仁高級中學新聞主播新聞節目新浪总经理

台北之音

台北之音(Voice of Taipei)是位於台灣台北市、以台北都會區為播送範圍的廣播電台,1995年3月1日成立,也是台灣於1990年代廣播業「開放天空」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家中功率民營電台。電台呼號為BEG-81。.

新!!: 李建复和台北之音 · 查看更多 »

台湾

#重定向 臺灣.

新!!: 李建复和台湾 · 查看更多 »

--,或作--,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称谓,指哥哥或弟弟的子女。男性的姪稱為姪子或姪兒,女性的姪則稱為姪女;自己为男性,對方稱呼自己作伯父或叔父,自己为女性,對方稱呼自己作姑母。 「--」和「--」嚴格上是有區別的,清朝和民國時期,「--」是正字,「--」是異體字。依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姪女自幼假充男児教養的學名呌王熙鳳」,清朝用「內姪」、「外姪」來區分「男方親兄弟所生子女」和「男方妻子之兄弟所生子女」。 在漢代之前,女性才會稱兄弟的子女為--,男性稱兄弟的子女為--、--。 在中華文化中,謙稱時可稱呼自己為“小姪”或“愚姪”。對於沒有親屬關係的後輩,可稱之為「賢姪」或「世姪」。.

新!!: 李建复和姪 · 查看更多 »

工商管理碩士

工商管理碩士或企業管理碩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縮寫为MBA)。大學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設有企管或商學碩士班,提供相關課程給大學畢業學士或職場人士進修。按照修課模式暨授課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全日制碩士、在職進修、遙距教育和高階主管班(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部分國外大學已有銜接課程可供選擇.

新!!: 李建复和工商管理碩士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李建复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中華民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但並非職務。.

新!!: 李建复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 查看更多 »

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為中國國民黨創辦之中文報紙,由何浩若於民國17年(1928年)2月創刊於上海,彭學沛為首任總編輯。民國38年(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民國95年(2006年)實體報停刊,改為網路報形式繼續發行。實體報總計發行28356號。 中央日報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之代表性的官方媒體。 1949年,中央政府撤退到臺北市;此後,《中央日報》接續在臺灣發行五十餘年,為中國國民黨黨營文化事業成員,幾乎為「黨報」。在報禁開放前,《中央日報》銷量很高。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央日報》與《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並稱為「三大報」。第一次政黨輪替(民國89年,西元2000年)以前,《中央日報》與《青年戰士報》(後改名《青年日報》,目前為中華民國國防部所有之中文報紙)同為宣導官方立場的主要媒體。 香港《大公報》與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是少數歷史比《中央日報》長的中文報紙。.

新!!: 李建复和中央日報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李建复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週刊

《中國電視週刊》(China TV Weekly)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第一本電視期刊,發行單位是「中國電視週刊社」(1979年7月1日改隸中視出版部),1969年10月24日創刊,第1至92期為25開本,第93至113期為16開本,第114期起為32開本。第62期起,換用中視美術組組員鄧吉雄設計的第二代刊頭,原「週刊」二字改為「周刊」,同時每月第一期各刊印一份全彩月曆夾頁,全彩月曆夾頁左下側有SMPTE檢驗圖給讀者自行調整電視機顯示色彩。 《中國電視周刊》主要報導中視及其節目、基本歌星、基本演員等的相關訊息,平均一至二頁報導台視、教育電視廣播電台或華視的相關訊息。 1969年9月8日,《聯合報》報導,即將隨中視創刊的《中國電視週刊》已決定為20開本大小,其後因傳聞台視《電視周刊》有意從32開本改版為略呈寬形的20開本,中視搶先在各報紙發了預告出版《中國電視週刊》的消息以顯示20開本是出於它的創意。 1979年4月8日,《中國電視周刊》發行第494期,換用第三代刊頭。1979年12月30日,《中國電視周刊》發行第532期,改名《中視周刊》(英文名稱不變),但停刊前夕又改回《中國電視周刊》。1982年,《中國電視周刊》停刊,總發行期數超過600期。.

新!!: 李建复和中國電視週刊 · 查看更多 »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成立於1996年5月4日,是一個由台灣音樂工作者成立的民間組織,前身為1993年創立的「音樂人交流協會」,以促進音樂人交流、自我成長,並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性活動為與會宗旨。陶曉清擔任創會首屆、第二屆理事長,吳楚楚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後續原本由趙樹海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但因個人繁忙無力接任,改推殷正洋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並連任第六屆理事長,2014年由李建復接任第七屆理事長,並於2017年連任第八屆理事長迄今。 1993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持續邀請各界音樂人參與評選,針對每一年出版的流行音樂專輯來選出優秀的推薦作品。1997起,除專輯外並加入了單曲的推薦。評選過程以每個月發行的作品進行初選,再由評審定期召開討論會選出每一季的推薦專輯及單曲,最後會從每一季的推薦作品中,進入半年度複選,再擇優選出年度的十大專輯及十大單曲。年度推薦作品則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獲獎的歌手、詞曲作者、製作人等創作者來頒獎並公布。不同於官方主辦的年度音樂獎項金曲獎,年度十大專輯及單曲的頒獎事先並不公布入圍名單,而是直接邀請得獎者出席。頒獎形式也較金曲獎來得輕鬆許多。 而由於長期鼓勵流行音樂界的優秀作品,使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所推薦的音樂作品也逐漸建立了公信力和代表性。而年度十大的推薦作品常與該年金曲獎所頒發的重要獎項相似,也讓媒體對年度頒獎典禮有「金曲獎的風向球」之形容。也越來越受到聽眾的關注與討論。 2015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特別與myMusic合作,為因應近年來大眾聆聽音樂習慣的轉變,首次增設《myMusic最佳人氣獎》,以網路點擊聽歌率為依據,從季複評選出的40單曲中從而產生最佳人氣單曲。.

新!!: 李建复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 查看更多 »

中視文化公司

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第一家子公司,成立於1984年10月31日,中文簡稱“中視文化公司”、“中視文化”,1990年(含)前的英文簡稱是“CTCE”,1990年(含)後的英文簡稱是“CTVCE”。其主要業務是代理中視及台灣和外地電視節目之海內外行銷事宜,掌握有關節目、出版品廣告承攬與台灣以外市場銷售及推廣。.

新!!: 李建复和中視文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目前所屬於時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時報資訊成立於1989年,是台灣第一家擁有取得加值網路服務執照的公司;中時電子報則在1995年創立,在國內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網路媒體。 1995年9月11日,中時電子報正式上線。1997年10月,中時電子報為台灣網路廣告業界建立了符合國際主流的「標準尺寸」、「標準計價」、「動態輪替」的新標準,也為台灣網路廣告市場訂下了基本規範。1998年4月,中國時報系正式成立中時網路科技,投入網路事業的發展。1999年4月,中時網路科技以中時電子報為旗艦,推動「Cyber One Media Network」網站團隊。 1989年12月,時報資訊成立。2008年11月,時報資訊合併中時網路科技,從原來的資料庫領域,變成整合了數位平台、數位內容管理及數位整合行銷平台的跨媒體數位平台。 中時電子報除了提供綜合性新聞、國內外照片外,並運用網路新科技持續推出部落格、新聞推播小工具、Widget、RSS、推推王推文等服務,讓網友對於新聞不只是單向的接收訊息,還可以雙向互動,實踐Web 2.0的網路體驗。.

新!!: 李建复和中時電子報 · 查看更多 »

企业家

企業家(法语,英语: Entrepreneur, 德语: Unternehmer)是自己創立并运营企業的人。 企業家會承擔起整個企業的責任,為企業長远利益著想,不輕易退休或轉職。接手前人所擁有的事業,作法若不具創新、突破或變革的特點,一般不符合企業含「創立」的原義。如果事業傳承予接棒人或第二代,而在事業發展方面展現出求新求變、模式與前朝有顯著不同的特質,即合「企業家」的原義。不同的只是於企業內部再發展新創事業,或在集團以外建起新事業,但皆同「企業」的意涵。 商人是商界適用最廣泛的名詞;實業家的定義則趨近於「大型事業經營者」,只要合乎使所擁有的事業有效率地持續運轉,從營運生產中發揮高度「綜效」乃至於有獲利且盈餘,守成性質較多者,更適宜以「實業家」稱之。所以以商業術語來看,許多自己擁有事業的從商者可稱為實業家,但不是每位經商、從商或有頻繁商業行為之人皆稱企業家。.

新!!: 李建复和企业家 · 查看更多 »

匹茲堡大學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簡稱PITT或匹大,成立於西元1787年,是美國歷史上第十悠久的大學,學術聲望非常高,現在已發展成世界聞名的頂尖大學。1787年創立時稱為匹茲堡研究院(Pittsburgh Academy),1819年改名為西部賓州大學(The Wester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並於1908年改名為現今校名。校訓格言是真理與美德(拉丁文的Veritas et Virtus)。匹茲堡大學是美國學院與大學協會(AAU)成員。匹茲堡大學主校區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第二大城匹茲堡(Pittsburgh)市郊。過去歷史中,匹大屬於私立學校,直到1966年加入高等教育公立體系後,才轉為公立大學。超過三萬名學生,設有134種學士學位,116種碩士和83種博士學位。匹茲堡內還設有「國際友好組織」(International Friends of Pittsburgh)。匹茲堡大學圖書館的大學圖書系統藏書量超過570萬冊,在美國與加拿大地區為第24大的學術圖書館。匹茲堡大學教師校友中有五位獲頒諾貝爾獎,四位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三位獲頒普利茲獎,三位榮獲麥克阿瑟獎,兩位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多位校友獲頒珀金獎章以及美國榮譽勳章。.

新!!: 李建复和匹茲堡大學 · 查看更多 »

北亚

北亚有時被稱為西伯利亞,是亞洲次區域,由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組成,位於俄羅斯亞洲地區 - 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以及阿尔泰山脉以北的地区。該地區有時也被稱為亞洲俄羅斯(相對於西部較小但人口密度較高的歐洲俄羅斯)。北亞的總人口約為3300萬。北亞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亦佔俄羅斯領土的75%以上,但僅佔俄羅斯人口的22%,密度為2.5人/平方英里(6.5人/平方英里)。 过去亦有将蒙古包括入北亚的范围内,但一般来说,北亚只是指俄罗斯亚洲部分,並不包括蒙古地区。.

新!!: 李建复和北亚 · 查看更多 »

國家語言

國家語言(national language),一般簡稱國語,通常是指在事實上(de facto)或在法律上(de jure),能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的的語言,或是作為官方語言。.

新!!: 李建复和國家語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為中華民國國防部的政治作戰最高專責單位,負責中華民國國軍政治作戰工作之策劃與督導。.

新!!: 李建复和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

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舊稱藝工總隊、藝宣中心)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政治作戰總隊心理作戰大隊下的表演部隊。任務是國軍各級部隊大型勞軍晚會、賑災及外島、離島、演訓部隊小型康樂巡迴演出,以及本部及總統府、中央政府及行政院各部會大型專案任務暨全民國防軍民聯歡演出任務,至今已經有60週年的歷史。 過去藝工總隊裡面的成員包括了隊長、副隊長、輔導長以及其他37位士官和士兵,大部分的人都是由志願役軍職人員所組成。2013年11月縮編為心戰大隊第五中隊後,編制為40人。除了平常必須排舞,還要拆裝與搬運道具、布景,因此需要很多的時間執行任務,而其餘各組的任務都不同;因此藝工隊可以說是國軍精神戰力的重要指標。.

新!!: 李建复和國防部政治作戰總隊心戰大隊第五中隊 · 查看更多 »

六燈獎

《六燈獎》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才藝競賽節目,清華廣告製作,1978年1月8日開播,1988年2月13日停播,由曾任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同類節目《田邊俱樂部——歌唱擂台》(《五燈獎》前身)製作人的周宜新擔任製作人,大部分集數由中視大樂隊伴奏。.

新!!: 李建复和六燈獎 · 查看更多 »

COBOL

COBOL(),其名稱來自於通用商業語言(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又譯為面向常規業務型語言/常規商業信息處理語言)的縮寫,是最早的高階程式語言、以及是世界上最早實施標準化的計算機語言之一。屬於編譯語言。.

新!!: 李建复和COBOL · 查看更多 »

王力宏

王力宏(Leehom Wang,),生於美國紐約州、於臺灣出道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是全方位音樂家及藝人,也是唱片製作人、作曲人、编曲人和電影導演,畢業於威廉姆斯學院。1995年於臺灣發行第一張華語專輯《情敵貝多芬》,王力宏在華語地區及亞洲發展音樂事業,近年來多參與公益活動及戏剧演出,並與妻女定居臺灣臺北。。 王力宏常被尊稱為“亞洲流行音樂天王”,于亞洲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乃至印度等國家,其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獲得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區所關注及接受,2010年英國權威音樂雜誌《WORD》封其為“東方貓王”。王力宏先後展開了四個世界巡迴演唱會,也是第一個在中國鳥巢舉辦演唱會的流行音樂歌手。 王力宏以R&B与hip-hop音乐曲风见长,辅以rap,爵士樂,电子舞曲等多元化的曲风为其在华语乐坛树立了特殊的旗帜。尤以自创的chinked-out(华人嘻哈)曲风最为著名,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曾經九度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是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入圍最多次的男歌手。於1999年以專輯《公轉自轉》及2006年以專輯《蓋世英雄》兩度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新!!: 李建复和王力宏 · 查看更多 »

研究所

所,中國大陸及澳門稱--、臺灣稱--、香港稱--(美國通常稱為Graduate Schools、英國及其他英語國家稱為 Postgraduate Schools、日本稱為「大學院」(大学院),是本科之後的進階教育研究機構,一般設於大學中,以「某大學某研究所」的形式存在,也有獨立設立者。,主要為培養碩士、博士人才及進行基礎研究工作,許多大學教授也會在研究所開課並領導研究工作。 研究所與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s)有一定的分別。研究所不一定培訓某個行業的人才,但專業學院則旨在培養具有專業資格的人才(如醫學院和法學院)。在美國及加拿大,某些專業學院的所有課程一般都需要申請者先取得一個本科學位方可報讀,如美加的醫學院,即便是醫學本科課程均只收本科畢業生,因此它們也常被直接歸為是研究所的一種。 有些政府、民間組織及企業機構也會設立名為--、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的研究機構(智庫),但只是同名,不具教育性質,也無法取得學歷證明。.

新!!: 李建复和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程序设计

电脑程序设计(Computer programming),或稱程式設計(programming),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軟體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包括分析、设计、编碼、测试、除错等不同阶段。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軟體開發主要就是程序设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逐渐分化出许多专用的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而且这些专用的软件系统愈来愈成为普遍的系統環境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軟體開發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只是纯粹的程序设计,还包括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通信协议设计和复杂的系统配置过程。 专业的程序设计人员被称为程序员。某种意思上,程序设计的出现甚至早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愛達·勒芙蕾絲曾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計算伯努利數的一个程序。她甚至还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由于她在程序设计上的突破性創新,愛達·勒芙蕾絲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任何设计工作都是在各种条件限制和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這種觀點反映在程式設計上,就是硬體儲存空間與程式執行時間的限制。 空間方面,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机器资源比较昂贵,如何縮小儲存空間往往是设计关心的首要重點;而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電腦上資料儲存媒體的價格降低,空間不再是考慮的第一要點,一些較耗時的運算也漸漸發展出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模式。 時間方面,在早期,如何加強程式效率、縮短程式執行時間是程式設計師的共同目標;而在硬體效能進步、效率差距縮小,软件规模與複雜度卻日益增加的現在,程序的结构、可维护性、重複使用性、彈性等因素更顯得重要。在多人合作的程式設計專案裡,程式設計師們會加上各種註解以協助其他參與者理解程式碼,,但卻因能達到較好的溝通並提高程式碼的可維護性,而成為目前的主流。 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等攜帶裝置的興起,執行時間的縮短與儲存空間的有效運用再次成為焦點,形成與主機伺服器類型應用程式不同的重點考慮方向。.

新!!: 李建复和程序设计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李建复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李建复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許倬雲

許倬雲(Cho-yun Hsu,),生於中國福建廈門,祖籍江蘇無錫,歷史學家,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國籍,現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曾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的多所大学,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其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此外,他还积极介入公共政治, 对台湾社会的民主政治转型颇有贡献。他將中國歷史上的文官制度,以管理學的觀念,分析解釋,開了中國管理學研究的另一途徑。.

新!!: 李建复和許倬雲 · 查看更多 »

資訊工業策進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英文譯稱: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III),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的一個財團法人機構,主要是為了推動臺灣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成立,一直以來即為中華民國政府資訊通訊相關政策之智庫,對於資訊相關政策法律制定均參與極深,其研究的項目均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典型的例子包括在1984年時,與臺灣13家資訊科技廠商簽定「五大中文套裝軟體」開發計畫,而「大五碼」(Big5)即是為「五大中文套裝軟體」所設計之中文內碼。 於1980年代資訊萌芽時期,亦參予開發中文電腦,致力推動臺灣使用電腦的普及、資訊產業的發展,以及在網際網路剛出現的1990年代初期,推動SEEDNet的成立,使其成為臺灣首家商業運作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 目前總部設於臺北市大安區科技大樓,另在臺北市松山區、南投市、高雄市,以及海外的日本等地皆設有辦事處。.

新!!: 李建复和資訊工業策進會 · 查看更多 »

軍官

軍官,本義為國家授權至軍中管理軍隊的官員,軍官往往象徵著國家軍隊的威權性,是軍隊最高的管理幹部,一般由尉級至將級的人員擔任,在軍中擔任領導軍隊,指揮領導或技術幕僚(或稱參謀)的職務,前者擔任的職務名稱有排長、連長、營長或旅長等,後者幕僚職則有人事官、訓練官或情報官等等,一般在現代國家的軍隊體制,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而軍官在位階上高於士官及士兵,擔任領導及幕僚的職務。 在古中國各個朝代,對軍官的稱呼不一,有武將、武官、武吏等稱呼,軍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騪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元朝, 官員分為民官、軍官。 在皇帝的詔、敕和公事行文中,對軍官的升、降、襲職、退休等已有規定。如,在邊界地區「鎮守三載無虞者,……軍官升一階”(《元史》卷二十四);“軍官有功而升职者,舊以其子弟襲職,陣亡者許令承襲,若罷去者,以有功者代之。.

新!!: 李建复和軍官 · 查看更多 »

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是台灣音樂人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於1978年12月16日。原唱者為臺灣民歌歌手李建復。.

新!!: 李建复和龍的傳人 · 查看更多 »

蔡琴

蔡琴(Tsai Chin,),出生於高雄市左營區,台灣女歌手,同时活躍於廣播、歌舞劇等領域,1970年代後期以民歌歌手的身份進入演藝圈。.

新!!: 李建复和蔡琴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政府

蔣經國政府是指在蔣經國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及中華民國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 蔣經國主政期間,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部門首長全部為中國國民黨黨員;此時期的政府仍屬於一黨專政政府,臺灣省戒嚴令依然存在,直至1987年7月15日才解嚴。 1978年蔣經國正式就任總統後,提名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兩任兩位。其中,俞國華在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仍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一年半,直至1989年6月才下台。.

新!!: 李建复和蔣經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李建复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李建复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金韵奖

金韻獎,是1977年至1984年間由臺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青年校園民歌大赛的大獎名稱;每屆通過全國範圍内的評選,評選出冠軍歌手一名、優勝歌手若干名。.

新!!: 李建复和金韵奖 · 查看更多 »

雅虎

雅虎(Yahoo!)是美國Oath公司旗下網路服務部門,品牌旗下知名服務有入口網站、電子信箱、體育以及新聞等服務。目前總部位於加州的森尼韋爾市。.

新!!: 李建复和雅虎 · 查看更多 »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

軍步兵訓練指揮部,簡稱步訓部,隸屬於中華民國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

新!!: 李建复和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掃描綫 (雜誌)

《掃描綫》(TV Scan)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第二本(也是最後一本)電視期刊,1982年3月29日創刊,是台灣唯一的菊8開本電視期刊,也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大型電視期刊,內容以報導老三台及藝人的相關訊息為主,並增加生活常識、工商服務(文字廣告頁)、專欄文章等內容,以取代內容日趨僵化的《中國電視周刊》。創刊時題名為《掃描綫雜誌》,1986年1月1日改名為《掃描綫周刊》(TV Scan Weekly)。《掃描綫雜誌》總期數為45期,《掃描綫周刊》總期數為251期。.

新!!: 李建复和掃描綫 (雜誌) · 查看更多 »

李壽全

李壽全(),台灣瑞芳人,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系。是校園民歌推動者,也是音樂製作人。.

新!!: 李建复和李壽全 · 查看更多 »

李模

李模可以指:.

新!!: 李建复和李模 · 查看更多 »

校園民歌

校園民歌是台灣在1970年代發展出來的流行音樂風格。1970年代之前,西洋流行音樂為台灣青年人喜愛的音樂主流。但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zh-cn:尼克松; zh-tw:尼克森; zh-hk:尼克遜-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及1978年台美斷交後,激發了國內年青人面對自我文化覺醒,因而觸發台灣青年學子不再高唱西洋音樂,轉向「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被稱為「民歌運動」,造就了校園民歌的誕生。校園民歌為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在1980至90年代起飛奠定了基礎,其參與者有不少在日後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要角。.

新!!: 李建复和校園民歌 · 查看更多 »

楊致遠

楊致遠(Jerry Yang,),出生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與美國國籍,是網際網路入門網站、搜尋巨擎雅虎(Yahoo!)的創始人及前任行政總裁。他也是一名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根據2005年《福布斯》雜誌的統計,他的個人資產為26億美元,居世界第228位,持有雅虎3.63%股權。.

新!!: 李建复和楊致遠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李建复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Tamkang University),簡稱淡江、淡大,是中華民國新北市淡水區一所私立大學,前身為1950年創立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1958年改制「淡江文理學院」,1980年改名大學,現為境內EUTW、U12成員,以及國際大學協會成員。.

新!!: 李建复和淡江大學 · 查看更多 »

服兵役

#重定向 各國兵役制度.

新!!: 李建复和服兵役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私立光仁高級中學

天主教光仁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光仁高級中學,又名天主教光仁高級中學,簡稱光仁中學、光仁、KJSH,是比利時聖母聖心會(CICM) 於1967年在台北縣板橋鎮(今新北市板橋區)創立的一所完全中學。高中部設有普通班及音樂班,國中部有普通班、音樂班、雙語班、科學發明組、行進樂隊組、美術組以及全國唯一的私立中學啟智班。.

新!!: 李建复和新北市私立光仁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聞主播

新聞主播或新聞報導員通常指的是在電視台的新聞頻道、電台或互聯網等電子媒體上,每節數分鐘、半小時以至一小時新聞報導的主持人,不同國家對主播的定義或身份階級有所分別。.

新!!: 李建复和新聞主播 · 查看更多 »

新聞節目

新聞節目是指以報導即時消息、探討時事,通常定時播出的電台或電視節目。 新聞節目通常是由多則新聞報導內容所組成,會由一個或多個主播播報。新聞節目可包括現場或預先錄製的訪問、專家的分析、民意調查結果,偶爾會包含社论內容。 在電視普及之前,新聞節目影片甚至會在電影院裡播出。 然而,新聞節目受到政治壓力影響時,所報導的新聞會趨向單一性,更嚴重者會自我審查,但情況比起平面報章媒體輕微。.

新!!: 李建复和新聞節目 · 查看更多 »

新浪

新浪()是中国门户网站公司,一家服务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的中文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新浪與腾讯、搜狐和网易並稱中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6亿,日浏览量超过12亿次。新浪旗下的新浪微博更是著名的微博客服務網站。 新浪由原四通利方公司和华渊资讯公司于1998年11月30日合并而成。新浪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37楼。.

新!!: 李建复和新浪 · 查看更多 »

总经理

總經理(General Manager,缩写:GM)在單一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統籌各業務部門的事務,位階僅次於董事長。而在規模較大的組織裡,例如跨國企業,總經理的角色是其某個關係企業、事業體或分支機構的最高行政負責人。 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缩写:MD)表示他既是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董事,又是負責經營大權的總經理;若僅僅只是總經理職位,至多--能列席董事會,無法參予表決。有時候會由董事長或副董事長兼任,公司地位僅次於董事長,可代任其職務。最初特指英国传统公司的最高决策者,这一职衔逐渐被CEO代替,但在投资银行业仍广泛使用,已经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最高决策者的含义,是直接接触客户的从业人员。 簡單言之,總經理的權力有多大,要参考其僱傭合約條款及工作範圍。總經理位置有多高,要研究其組織架構圖(Organizational chart),正常企業內部通常只有一個總經理或董事總經理。不過,具體仍要視乎公司實際情況而定。.

新!!: 李建复和总经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建復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