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朱暉

指数 朱暉

朱暉,字東陽,保國公朱永之子,撫寧伯朱謙之孫,明朝軍事將領。保國公。 朱暉早年隨父征戰。弘治五年,授勛衛,嗣保國公,督神機營。弘治十三年,更換京營大帥,命其督三千營兼領右軍都督府事。當時火篩進攻大同,平江伯陳銳等不能抵擋,於是命朱暉佩大將軍印代之。大軍剛至,邊寇已退,於是班師。次年春,火篩連小王子再次進攻延綏、寧夏,右都御史史琳求援。於是明孝宗再次命朱暉佩大將軍印,統都督李俊、李澄、楊玉、馬儀、劉寧五將前往,以中官苗逵監軍,大軍抵達寧夏時,蒙古軍已經掠奪而去。於是,朱暉率領五路大軍,在河套地區進攻,但當時蒙古已經撤軍,只獲馬駝牛羊千五百以歸。不久,蒙古軍進入固原,轉而掠奪平涼、慶陽,關中地區大震。兩鎮將嬰城不敢戰,朱暉亦畏怯不急赴。大軍趕至時,只斬十二人,追回所掠生口四千。此役非勝,而大軍迂迴無紀律,擾民傷財甚多,斬獲甚微。廷臣御史交相彈劾三人罪,明孝宗不予追問。當時上報有搗巢有功將士萬余人,兵部尚書馬文升、大學士劉健持書不予。而孝宗仍然給予此前李俊請賞的貳佰餘人,并遣中官賫羊酒迎勞。言官紛紛彈劾,但孝宗終不聽,仍然命其總督團營,領三千營、右軍都督府。明武帝繼位后,蒙古再次大舉進犯宣府,命其與李俊、史琳率軍前往,當時參將陳雄擊斬八十余級,還所掠人口二千七百人。而朱暉卻奏報有功將士為兩萬餘人。此時工部侍郎閻仲宇、大理丞鄧璋前往核實,認為所報多為不實。然而終因苗逵緣故,仍然給予賜賞。當時劉瑾用事,朱暉仍然上奏所給錄功太薄。兵部力爭,不被允許,明武帝竟然聽從朱暉,升遷者有一千五百六十三人,朱暉則加為太保。正德六年去世。.

19 关系: 劉健劉寧劉瑾史琳太保三千營固原市神机营馬文升都御史閻仲宇鄧璋陳銳李俊李澄楊玉朱謙朱永明史

劉健

劉健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朱暉和劉健 · 查看更多 »

劉寧

劉寧,字世安,山陽人,明朝軍事將領。.

新!!: 朱暉和劉寧 · 查看更多 »

劉瑾

劉瑾(),陝西興平人。中國明代中期,明武宗时期的重要宦官。.

新!!: 朱暉和劉瑾 · 查看更多 »

史琳

史琳(),明朝政治人物,书画家。字天瑞,另作元瑞,号一拙,浙江余姚县南城人。.

新!!: 朱暉和史琳 · 查看更多 »

太保

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至成周亲政,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保,朝鮮王朝改稱大保。.

新!!: 朱暉和太保 · 查看更多 »

三千營

三千營是前期明代京城禁衛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為神機營及五軍營)。司寶纛令旗。三千之名或延自《書經》《史紀》:「虎賁三千人」,但人數遠遠超過三千人,古代執金吾提騎、虎賁皆有設置但名稱各異。三千營在實錄中僅出現在洪熙、宣德和正統年間的戰時編制,景泰以後京營改制為十團營、十二團營,此部隊番號很可能是永樂年間第三次北伐前的駕前護衛,或第四第五次北伐的前鋒營轉換而來。 明成祖時以上直官軍、旗手衛、錦衣衛紅盔將軍組成,平時為朝廷侍衛主要構成部分。與其他部隊相同,采取蒙漢相雜的體制,尤其是哨馬營,在初期多為達軍(包括韃靼人、 回回 、女真等構成複雜),幾次北伐後已少見達官達軍。 三千營分作五司:.

新!!: 朱暉和三千營 · 查看更多 »

固原市

固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宁夏南部。市境北连中卫市,东、南、西三面分別与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白银市接壤。地处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六盘山区东北部,主要河流有清水河。全市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人口121.18万,其中回族人口比例约44%。.

新!!: 朱暉和固原市 · 查看更多 »

神机营

机营是明朝京城禁衛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為五軍營及三千營),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新!!: 朱暉和神机营 · 查看更多 »

馬文升

文升(),字負圖,號約齋,又號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鈞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馬文升於景泰二年(1451年)以进士入仕,历任福建按察使、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漕运总督等职。弘治初年,官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退休,正德四年被刘瑾削秩除名,次年卒。数月后,刘瑾被诛,追复马文升官职,谥端肃。.

新!!: 朱暉和馬文升 · 查看更多 »

都御史

都御史為御史的一種,中國明朝、清朝官职之一。類似於古代的御史中丞。 明朝都察院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清朝时都御史為從一品。 女真清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即位後,清朝廷將監察文武百官的職責歸於都察院。 大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都察院設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 雍正元年(1723年)始,凡總督授加兵部尚書銜者,慣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不加尚書銜則一律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

新!!: 朱暉和都御史 · 查看更多 »

閻仲宇

閻仲宇(),字參甫,陝西鳳翔府隴州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早年出身州學生,后进陝西鄉試第三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參加乙未科會試,得貢士第二百六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九十七名。弘治初年,以按察副使備兵臨明。後歷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曾祖父閻才順。祖父閻秀。父亲閻璿,曾任教諭 贈吏部主事。.

新!!: 朱暉和閻仲宇 · 查看更多 »

鄧璋

鄧墇(),字禮方,順天府涿州人,校尉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朱暉和鄧璋 · 查看更多 »

陳銳

锐可以指:.

新!!: 朱暉和陳銳 · 查看更多 »

李俊

李俊可以指:.

新!!: 朱暉和李俊 · 查看更多 »

李澄

李澄,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朱暉和李澄 · 查看更多 »

楊玉

楊玉(),河南開封府鄭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河南鄉試第一百二十七名。宣德八年(1433年),參加癸丑科會試,得貢士第九十四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八名。曾祖父楊成美。父亲楊景春。.

新!!: 朱暉和楊玉 · 查看更多 »

朱謙

朱謙(),夏邑人,明朝將領。 永樂初,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年間(1425年),擔任陽武侯薛祿隸軍,征北有功,進指揮使。宣德元年(1426年),晉升爲都指揮僉事。正統六年,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到瓦剌,并獲勝。之後在閔安山,遇兀良哈部,再次擊敗。升爲都指揮使。正統八年,升任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衛。次年,與楊洪在克列蘇破兀良哈兵,進都督僉事,后再次升都督同知。土木堡之變時,也先挾持明英宗到宣府城下,令宣府開門。朱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應,也先遂去。之後升爲右都督。之後其與楊洪參加京師保衛戰,戰失利,兩人被彈劾,景帝均未批准。之後升任左都督,擔任總兵官,鎮守宣府。 景泰元年(1451年),在關子口抵禦也先的四次連續進犯,不得不退兵,都督江福援救亦失利。朱謙不得不力戰抵禦。之後接連作戰,抵禦成功,論功封撫寧伯。當時,瓦剌意圖攻佔宣府、大同,認為兩城可旦夕取下。然而朱謙守宣府、郭登守大同,均屢次挫敗瓦剌進攻。也先認為兩城無法攻下,只好一意歸還被俘的明英宗。同年八月,英宗歸還,經過宣府,朱謙率子朱永出見,厚犒使者。次年二月,死於宣府,贈侯。子朱永襲。成化年間,謚武襄。.

新!!: 朱暉和朱謙 · 查看更多 »

朱永

朱永(),字景昌。朱謙子。明朝軍事將領。保國公。妻 张氏,英国公张辅女。 朱永早年隨父征戰宣府。被俘的明英宗獲釋歸來時,路過宣府,朱謙率朱永拜見。奪門之變后,英宗召見朱永,問:「是見朕宣府者耶?」永頓首謝,即日分領宣威營禁軍。天順四年,宣府告警,其率領京軍巡撫邊疆。天順七年,統領三千營,后兼神機營。明憲宗繼位后,改都督團營,仍然兼領三千營。成化元年,荊、襄盜亂,命朱永與尚書白圭正統,獲勝。之後論功,進侯爵。之後甘肅毛里孩犯邊,命佩將軍印,會彰武伯楊信防禦,之後班師。成化六年,再拜將軍,偕都御史王越,都督劉玉、劉聚往延綏討阿羅出,獲勝,論功,予世侯。 成化十四年,加封太子太保,次年,拜靖虜將軍東征。班師后,進爵保國公。次年正月,延綏告警,命其為將軍,王越提督軍務,汪直監軍,分兵出塞,王越、汪直一部在威寧海子俘獲敵軍;而朱永一部則無功而返,之後未得封賞。久之。進太子太傅。成化時期年,再次與汪直、王越出兵大同,抵禦亦思馬,獲得首功,賜襲世公。成化十九年,蒙古小王子入邊界,宣府、大同告急,當時王越、汪直已得罪,只以朱永為鎮朔大將軍,中官蔡新監軍,督諸將周玉、李玙等,獲勝。回朝班師后,仍然督團營。之後有人稱其圖謀不軌,朱永遂求解兵權,憲宗不許。同年冬,手敕加太傅、太子太師。弘治四年,監修太廟,完工后,晋升太師。 朱永治軍嚴肅,所至多奏功。前後八次獲佩將軍印,在內總管十二團營兼掌都督府事,位列侯勛均名無與之相比。弘治九年去世,追封宣平王,謚武毅。其子朱暉嗣公爵。.

新!!: 朱暉和朱永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朱暉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