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4 关系: 尚泰久王,三跪九叩之禮,伊奘冉尊,國寶,別當寺,球陽,琉球國由來記,琉球八社,琉球国,琉球神道記,第一尚氏王朝,產土神,熊野,熊野權現,袋中良定,近代社格制度,那霸市,沖宮,沖繩島戰役,沖繩縣,流造,日本,日本吞併琉球,景泰。
尚泰久王
尚泰久(;)是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第六代國王、第五代琉球國王。1453年至1460年在位。神號那之志與茂伊(),又稱大世主()。他是第一尚氏王朝第五代國王尚金福王之弟。 尚金福王死後,首里城爆發志魯布里之亂,王世子志魯被殺。經金丸(後來的尚圓王)的推薦,尚泰久以王弟身份即位。1456年(景泰7年),明代宗以李秉彝、劉儉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冊封尚泰久為王。 尚泰久王於景泰四年(1453年),仿造永樂通寶,鑄造銅錢大世通寶。 1456年,日本僧人芥隱承琥至琉球傳教,深受尚泰久王寵信。建廣嚴寺、普門寺、天龍寺。從此,琉球國開始大量修建佛寺,佛教在琉球國開始興盛起來。 1458年,鑄造萬國津梁之鐘,懸掛於首里城正殿。同年鎮壓了護佐丸阿麻和利之亂。 尚泰久王的陵墓位於今日南城市的富里(該地原屬玉城村)。.
查看 末吉宮和尚泰久王
三跪九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亦稱三跪九叩頭或三跪九叩,是中國清朝時期覲見皇帝或大臣時所行的叩頭禮。 叩頭禮本來僅使用於對神佛和直系尊親屬,以示尊敬。到了明朝時期演變為大臣對皇帝的一種禮儀,當時行的是「五拜三叩之禮」。藩屬國的朝貢使入京覲見皇帝時,也要行此禮。清兵入關之後,以三跪九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的行禮方式為:聽到「跪」的命令時,行禮者跪下,隨著「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的三聲命令,將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將額頭叩向地面。聽到「起」的命令時,行禮者起立。如此發令共計三次,行禮人叩頭共計九次,因此被稱為「三跪九叩之禮」。 辛亥革命之後,三跪九叩之禮被廢除,改為鞠躬。 現在「三跪九叩之禮」僅見於中國傳統喪禮和禮佛上。在喪禮中的「家祭」與「行拜」中才會使用到。三跪九叩之禮在喪禮中僅限死者的晚輩(包含兒子、媳婦(尤其是長媳)、女兒、孫子女(尤其是內孫)、女婿、孫女婿、曾孫子輩等)必須行這「大禮」。行使時,由祭醮人(如道士、法師、僧侶等)發令,然後依序此動作。禮佛則是連續使用,由個人(信徒)自發性使用,無須旁人發號施令。.
查看 末吉宮和三跪九叩之禮
伊奘冉尊
伊奘冉尊(イザナミ ,又作伊弉冉、伊邪那美、伊耶那美、伊弉弥,《古事記》作伊邪那美命,《日本書紀》作伊弉冉尊)是日本神話中開天闢地的神祇,為兄長伊奘諾尊(イザナギ)的妹妹同時也為妻子。又稱作黃泉津大神、道敷大神。.
查看 末吉宮和伊奘冉尊
國寶
國寶,亦即國家寶藏,这思想相像于民族史诗和国歌是一种浪漫式民族主义作品,启发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民族主义是一种把民族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的思想,民族包括共享的语言、价值观和文化。因此国宝属于共享的文化也列为民族主义的一部分。 文化资产可以被列为国宝,不管是物品还是非物品,如有熟练的班卓琴演奏家可以属于活国宝。国宝也可以是稀有的文化物品,如瑞士的中世纪手稿圣加伦设计图。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都把著名的文化资产、文物、景点、和建筑列为国宝。 国宝可以象征着国家价值。.
查看 末吉宮和國寶
別當寺
#重定向 神宮寺.
查看 末吉宮和別當寺
球陽
《球陽》是琉球國三部官修編年史之一,由漢文寫成。其名稱「球陽」是對琉球的美稱。《球陽》全稱《球陽記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簡稱《記事》,《球陽》是琉球處分之後的通稱。 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鄭秉哲(伊佐川親方佑實)等奉尚敬王之命編纂,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初步完成;後由從中國留學而歸的史官繼續編寫,直至1876年才被迫停止。 球陽是琉球三部典籍中記載最為詳盡的一部。原書共本卷22卷、附卷3卷;外卷(被命名為「遺老說傳」)3卷、附卷1卷,今部分已亡佚。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琉球王家系譜、國事、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天文星象以及自然災異等方方面面,是沖繩學研究的重要史料。.
查看 末吉宮和球陽
琉球國由來記
《琉球國由來記》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的地方誌,由琉球王府組織編纂。這是琉球王府編纂的第一部體系的地方誌。 根據該書的序文「諸事由來記序」的說法,該書於1713年11月(康熙五十二年)編成,上呈尚敬王御覽。此外序文中也提到了編纂該書的目的。當時王府典籍中對禁城中諸公事以及每年每月儀式的由來並不明確。到了尚敬王在位的時候,德政日治,因此尚敬王命令諸大臣對其進行調查並寫成此書。在伊波普猷的「《琉球國由來記》解說」一文中,將《琉球國由來記》比作琉球的《延喜式》。.
查看 末吉宮和琉球國由來記
琉球八社
琉球八社是古代琉球國王府創立的八個神社。 琉球最早的神社是建立於尚金福王、尚泰久王年間(1450年~1460年)的普天滿宮,建於一個全長約280米的鐘乳洞中,祀日本天照大神和琉球古神道諸神。以後陸續興建了其他神社,這些神社統稱「琉球八社」。 與日本神社不同的是,琉球八社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御嶽信仰。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之後,為了削除琉球神道的影響,在近代社格制度中,除了波上宮被列為官幣小社之外,其他七社全被列為無格社,無法接受日本政府的經濟支持。琉球八社在沖繩島戰役中大部分被毀,二戰結束後先後重建。.
查看 末吉宮和琉球八社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查看 末吉宮和琉球国
琉球神道記
《琉球神道記》是講述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琉球神道的一部著作,共五卷,用日本語作成,為日本僧人袋中良定所著。成書於1605年(萬曆三十三年、日本慶長十年),1648年(慶安元年)在日本刊行。該書受到本地垂迹、神佛習合思想的很大影響,記述了16世紀末期琉球當地的風俗和宗教信仰。在己酉倭亂中,薩摩藩入侵琉球,使琉球的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己酉倭亂之前所作書籍倖存極少,琉球神道記便是其中一部,其史料價值更顯得彌足珍貴。.
查看 末吉宮和琉球神道記
第一尚氏王朝
#重定向 第一尚氏.
查看 末吉宮和第一尚氏王朝
產土神
土神(うぶすながみ、うぶしなのかみ、うぶのかみ)是日本一種神格類似華人土地神的神祇。不過,近代日本民眾大多將産土神、鎮守神(ちんじゅ)、氏神(うじがみ)等視為同義詞。.
查看 末吉宮和產土神
熊野
野(くまの)是日本和歌山縣南部和三重縣南部所構成的地域。紀伊半島南端部。 令制國紀伊國的南部,大概和上古的熊野國一致。.
查看 末吉宮和熊野
熊野權現
野權現(くまのごんげん)、熊野神(くまののかみ)、熊野大神(くまののおおかみ)是熊野三山的祭神,受本地垂迹的思想影響,所以稱作權現。熊野神被各地的神社分靈,日本全國祭祀熊野神的熊野神社、十二所神社大約3千社左右。.
查看 末吉宮和熊野權現
袋中良定
袋中良定()道號弁蓮社入觀,法號良定,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一位淨土宗僧侶。 出生在日本陸奧國磐城郡。自幼聰明好學,6歲就能背誦五經。1565年(永祿8年)剃髮出家,取名袋中良定。「袋中」一名來源於《史記·平原君列傳》中的一句話:「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1602年(慶長七年),袋中決定渡海去明朝學習佛法。不過由於當時日本和明朝關係十分惡劣,便決定借道琉球前往明朝去。翌年他乘船來到琉球,等待前去明朝的機會。琉球的「國士」馬幸明頗為禮待這位日本高僧,在城外建立桂林寺,請他擔任住持。在琉球期間,他寫下《琉球神道記》五卷。又參照日本的《庭訓往來》,著《琉球往來》一卷。在《琉球往來》所引用的書簡文中,出現有勝連王子、四方田狹(よみたん)王子、皆川王子、大里御屋形等上流社會人物的署名,可見袋中在琉球高層貴族中的交際面甚廣。尚寧王聞其名,也皈依了他的門下。袋中致力於弘揚淨土宗之法。在他到來之前,琉球同時存在著臨濟宗和真言宗兩種宗派,但其教義古奧難解。淨土宗以其通俗易懂的教義在琉球百姓間廣為流傳。 1606年,渡明無望的袋中黯然離開琉球,回到日本。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頗為景仰他,1611年,建檀王法林寺,請他擔任住持。同年,日本薩摩藩侵略琉球,尚寧王被俘虜,與島津家久一起前往江戶謁見德川秀忠。途經京都的時候,尚寧王前去拜見了袋中,親筆為其作一肖像畫,附加題贊,贈給袋中。1639年圓寂。 Category:淨土宗僧人 Category:江戶時代僧人 Category:第二尚氏王朝人物.
查看 末吉宮和袋中良定
近代社格制度
近代社格制度是大日本帝国(1868年~1945年),以律令制下延喜式的規定為藍本而新創的社格(神社等級)制度。 日本国(1945年~現在)基於政教分離原則而廢除了該制度,但時至今日「舊社格」一詞仍被用以表示神社等級。.
查看 末吉宮和近代社格制度
那霸市
那霸市(,)位于冲绳本岛南部西海岸,是沖繩縣縣廳所在地和琉球列島人口最多城市。那霸市是沖繩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且擁有國際機場那霸機場和連接沖繩縣外及附近離島的那霸港,是沖繩縣的玄關。那霸市是日本都道府縣廳所在地城市中面積最小的城市,也是日本首都圈和近畿圈之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那霸機場佔那霸市轄區面積的8%以上,再加上駐日美軍和那霸港的民用設施的話,實際可用於都市活動的面積更小。加上那霸機場的存在使得那霸部分地區對建築限高,無法修建摩天大樓。但最近那霸市開始在不受航空管制的那霸新都心等北部地區和再開發中的牧志、安里地區等舊市區興建摩天大樓。隨著城市化的進展,那霸附近自治體正成為那霸的睡城。2010年,以那霸市為中心的人口約有83萬人。同樣以那霸市為中心的沖繩本島中南部都市圈的人口則有超過112萬人,佔沖繩縣人口的八成以上,是日本屈指的人口集中地區。那霸市中心是由國場川、安里川包圍的平地地區。1987年美軍將牧港住宅地區交還之後,該地區成為並得到開發,正成為那霸新的中心。.
查看 末吉宮和那霸市
沖宮
沖宮是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個神社,位於奧武山公園東部。沖宮是琉球八社之一,在日本近代社格制度中為無格社。 沖宮祭祀天受久女龍宮王御神(天照大神)、天龍大御神、天久臣乙女王御神以及熊野三神(即伊弉冉尊、速玉男尊、事解男尊)。 根據《琉球國由來記》記載,1713年(正德三年),有一熊野權現的靈木漂至那霸港,遂建沖宮以祭祀之。其地址原本位於那霸埠頭之地(今那霸市西3丁目),1908年那霸建造現代港口之際,沖宮遷往遷往那霸市安里町安里八幡宮的旁邊,其別當寺臨海寺則遷往那霸市住吉町。由於沖宮是琉球神社建築中的典型案例,於1938年被日本列為國寶。但在1945年沖繩島戰役中被燒毀。1961年,在通堂町重建。1975年,遷於奧武山公園內的現址。 Category:琉球神社 Category:沖繩縣神社 Category:熊野神社 Category:無格社 Category:那霸市.
查看 末吉宮和沖宮
沖繩島戰役
冲繩島戰役(沖繩戰役、沖縄戦)(英語: Battle of Okinawa),盟军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經過漫長的跳島戰役,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並計劃利用沖繩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里的島嶼作為空中作戰基地,以實行戰略中入侵日本本土的計劃(代號沒落行動)。美國陸軍的5個師,包括美軍第7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77步兵師、第81步兵師和美軍第96持續保障旅为陆地主要战队。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和美國第6海軍陸戰師提供在陆地上必要的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則作為兩棲預備隊。入侵行動得到海軍、兩棲和戰術空中部隊的支援。 這場戰役在英文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語稱為或。這些代號反映出戰鬥之激烈、火力之密集以及盟軍參戰車、艦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战争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战士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0,000人。此外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冲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查看 末吉宮和沖繩島戰役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查看 末吉宮和沖繩縣
流造
流造,由神明造演變而來,是日本神社建築中本殿最普遍的形式;其特色是正面屋頂向前方延伸,形成優美的弧線。興建於1060年的宇治上神社本殿,是現存年代最早的流造建築。.
查看 末吉宮和流造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末吉宮和日本
日本吞併琉球
日本吞併琉球指的是1872年至1879年期間大日本帝國廢除並吞併琉球國、設置沖繩縣的一系列歷史事件。明治時代日本政府將此事稱為「琉球處分」(),其中設置琉球藩為「第一次琉球處分」,設置沖繩縣為「第二次琉球處分」。.
查看 末吉宮和日本吞併琉球
景泰
景泰可以指:.
查看 末吉宮和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