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5 关系: 动态心电图,去顫,中風,休克,心停止,心室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心室早期收縮,心律不整,心律調節器,心率,心电图,心血管疾病,心跳过缓,心臟病學,心臟衰竭,心臟電傳導系統,心搏過緩,心房顫動,心房期外收縮,心房撲動,心悸,呼吸困难,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猝死,遊走性節律點,頭暈,胸痛,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Β受体阻断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凝剂,昏厥,早搏。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是当代最重要的无创心电监测技术。它可记录下24小时的心电图资料,显示24小时内监测期间的心搏总数,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和每小时心率;显示全程或按小时计算的室上性,室性早搏及异位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的情况;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ST—T的改变等。 In medicine, a Holter monitor (often simply Holter) is a type of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device, a portable device for cardiac monitoring (the monitoring of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at least 24 hours (often for two weeks at a time).
查看 心律不整和动态心电图
去顫
去颤(defibrillation),也称除颤是指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cardiac dysrhythmias)、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无脉性心室频脉()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具体方法为使用去颤器(也称除颤仪)给予心脏治疗剂量的电能。这么做能使极大部分的心肌去极化,终止心律不整,并使窦房结中的节律点能重建窦性心律。 去颤电击器又分为体外型、静脉置入型、植入型,依不同需要使用。 去颤实际上是将心脏电击停跳,制造心脏停搏。V-fib中心脏电信号活动紊乱,窦房结无法发出信号控制心脏有效进行血液循环,因此使用外部电流直接使得心脏停跳。停跳后,立刻进行CPR,以求窦房结自行恢复心跳。因此,对于已经心脏停搏的病人,是不进行电击的,电击了也是心脏停搏。仅对心率失常的病人电击。.
查看 心律不整和去顫
中風
中風(stroke),又稱作腦血管事件(cerebrovascular event,簡稱CVE)、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腦血管病變(cerebrovascular incident,CVI)、或腦病突發(brain attack),是指腦部缺血造成的腦細胞死亡 -->。 中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一种是由出血所造成的 -->。 不論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腦中風都會造成腦功能異常。 常見的中風症狀包括無法移動單側的肢體或者是一邊的身體沒有感覺、無法理解別人的話、、暈昡、等等。 --> 中風的症狀通常在發生後很快就會出現 -->,如果症狀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有時會稱它為「暫時性腦缺血(英語: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或小中風。 If symptoms last less than one or two hours it is known as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or mini-stroke.
查看 心律不整和中風
休克
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症。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不但在战场上,同时也是内外妇儿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 根据文献,休克的定义为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人的血管容量为20升,这比人身上的5升血液要多得多。若30%以上的毛细血管同时开放,其效果无异于失血。当人体失血超过20%,即可出现休克。倘若失血超过50%,即2.5升,即可致死。因此对休克的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的。.
查看 心律不整和休克
心停止
#重定向 心搏停止.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停止
心室心律不整
#重定向 心律不整.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室心律不整
心室顫動
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由於數個心室異位節律點同時發出激動波所致。因為每個激動波的速率皆不同,故每個激動波都不能完全讓心室收縮,無法送出血液。在心電圖上會呈現完全不規則的外型,也無法認出正常波。大部分的心室撲動(Ventricular Flutter)都會轉變成心室顫動。.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室顫動
心室早期收縮
心室早期收縮(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簡稱V.P.C.)是由心室的異位節律點發出激動波使心室提早收縮,即QRS綜合波在P波前出現。此種收縮也會產生脈搏。且此種傳導較慢,在心電圖上會看見較寬的QRS波(寬大約2~4倍)。.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室早期收縮
心律不整
心臟節律不整(/; ;,通稱:心律不整、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指心臟電傳導系統異常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包含心跳不規則、過快、或過慢的表現總稱。其中心搏過速(或稱頻脈)的定義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大於100下,而心搏過緩(或稱緩脈)的定義是成人每分鐘心跳小於60下。許多心律不整表現是無症狀的,一旦有症狀則常以心悸或心跳暫停的感覺表現。嚴重的心律不整會導致頭暈、昏厥、呼吸困難或胸痛。即使大部分情況是良性的,有些心律不整卻會增加中風或心臟衰竭等併發症的風險,甚至導致心跳驟停、休克、猝死。 心律不整分為四大類:、、心室心律不整及心搏過緩。期外收縮包括心房期外收縮及。心室上心搏過速包括心房顫動、心房撲動、以及。心室心律不整包括心室顫動和。兒童也會發生心律不整的問題,然而注意兒童正常心律範圍隨著年齡變動,和成人(每分鐘60-100下)不同。心律不整的診斷常見有十二導程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律不整
心律調節器
心律調節器(Pacemaker、Artificial pacemaker),又稱心臟節律器,是一種醫療器材,使用電擊對於心臟的肌肉做持續與規律的刺激,以維持心臟的持續跳動。.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律調節器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每分钟60到100次,運動時心跳會加速,心肺功能較好的運動員會比正常人的心跳要慢。.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率
心电图
心电描记术(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rocardiography的词源来自于三个希腊单词:“electro”,因为和电生理活动有关,“cardio”,希腊语“心脏”,还有“graph”,一个希腊语的词根,意思为:“描记”。 ECG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来说是这样的:在每次心跳心肌细胞去极化的时候会在皮肤表面引起很小的电学改变,这个小变化被心电图记录装置捕捉并放大即可描绘心电图。在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心肌细胞膜两侧存在由正负离子浓度差形成的电势差,去极化即是心肌细胞电势差迅速向0变化,并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过程。在健康心脏的一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细胞产生的去极化波有序的依次在心脏中传播,先传播到整个心房,经过“内在传导通路”传播至。如果在心脏的任意两面放置2个电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记录到两个电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并可以在心电图纸或者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心电图可以反应整个心脏跳动的节律,以及心肌薄弱的部分。 通常在肢体上可以放置2个以上的电极,他们两两组成一对进行测量(如左臂电极(LA),右臂电极(RA),左腿电极(LL)可以这样组合:LA+RA,LA+LL,RA+LL)。每个电极对的输出信号称为一组导联。导联简单的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心脏电流的变化。心电图的种类可以以导联来区分,如3导联心电图,5导联心电图与12导联心电图,等等。12导联心电图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同时记录体表12组导联的电位变化,并在心电图纸上描绘出12组导联信号,常用于一次性的心电图诊断。 3导联及5导联心电图多用于需要通过监视器连续检测心电活动的情况,如手术过程中或在救护车转运病人时的监护中。根据仪器的不同,这种连续监测的结果有时可能不会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ECG是测量和诊断异常心脏节律最好的方法,其是诊断心电传导组织受损时心脏的节律异常以及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心脏节律的改变。"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ECG in noncardiac conditions." Chest 2004; 125(4): 1561-76.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CVD)指的是關於心臟或血管的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迴圈系統疾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症候群、中風、、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瘤、心肌病變、心房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內膜炎、以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等等。 不同疾病的致病机理都不同。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及週邊動脈阻塞都和粥狀動脈硬化有關。它可能是由高血壓、抽煙、糖尿病、缺乏運動、肥胖、高血脂、飲食習慣不良以及過量飲酒等因素造成。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當中,由高血壓造成的佔13%,抽煙造成的佔9%,糖尿病造成的佔6%,缺乏運動佔6%,肥胖佔5%。其他可能的因素還有風濕性心臟病,這是由鏈球菌感染喉嚨後缺乏適當治療所導致。 估計有九成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可以藉著減少風險因子來預防動脈硬化,比方說、規律運動、戒煙與控制飲酒量。控制血壓與糖尿病也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用抗生素治療鏈球菌咽喉炎能減少發生風濕性心臟病的機會。健康的人服用阿斯匹靈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尚未有定論。。不建議55歲以下的女性與45歲以下的男性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服用阿斯匹靈,年紀高於此標準的人則視個人狀況而定可能適合使用阿斯匹靈。對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接受治療也能改善預後。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因之一,除了非洲之外心血管疾病在死因排行中都名列前茅。2013年心血管疾病共奪走了1,730萬條生命(總死亡數的31.%),比起1990年的1,230萬(總死亡數的25.8%)提升了不少。1970年代起,在發展中國家裡不管哪個年齡層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在上升,相對而言在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則在下降。冠狀動脈症候群與中風造成的死亡在男性中佔總心血管疾病死亡數的80%,在女性也佔了75%。大多數的心血管疾病好發於年紀較長的成年人。超過7千1百萬的美國人有著心血管問題。其中20到40歲的人有11%患有心血管疾病;40到60歲則有37%;60到80歲有71%;80歲以上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則高達85%。在已開發國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年齡是80歲,但在發展中國家則僅為68歲。男性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年齡比女性平均要早7到10年。.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血管疾病
心跳过缓
Bradycardia is a condition wherein an individual has a slow heart rate, typically defined as a heart rate of under 60 beats per minute (BPM) in adults.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跳过缓
心臟病學
心臟病學(cardiology)亦称心臟學,為醫學上專門研究心臟或者血管疾病的學門。心臟病學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的诊断及治療,也包括心臟相關的电生理学。心臟內科醫師(cardiologists)是專門診斷心臟相關問題的內科醫師。兒科心臟醫師(Pediatric cardiologists)是指兒科中專門研究心臟學的醫師。心臟外科醫師(cardiothoracic surgeon)是指專門進行心臟相關手術的外科醫師。 雖然心臟和血液有密切關係,不過心臟病學和血液學及其相關疾病比較無關。血液學中比較會影響到心臟機能的有血液測試(电解质不平衡、肌钙蛋白問題)、血液溶氧量不足(贫血、血容量減少)及等。.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臟病學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Insuffisance cardiaque,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臟衰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時則指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當心臟無法推送足量維持身體所需,心臟衰竭於焉而生。在醫學術語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又稱CCF,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或慢性心臟衰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同義且可互換使用。心臟衰竭症狀通常包含呼吸困難、過度疲憊與下肢水腫。呼吸喘特別在運動、與時容易症狀加劇。心臟衰竭通常會限制病患行動與運動的可負荷量,即便控制得宜,運動量依然受限。 造成心臟衰竭的常見原因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包含曾有心肌梗塞)、高血壓、心房顫動、、和心肌病變。這些原因會造成心臟結構或功能的改變,進而造成心臟衰竭。根據左心室(LVE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異常與否,心臟衰竭分為兩類:低收縮分率心衰竭(HFrEF,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和正常收縮分率心衰竭(HFpE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兩者的病理機轉不同,對藥物治療反應與預後亦不相同。疾病嚴重程度通常以運動耐受力下降多寡來分級。心臟衰竭並不等同於心肌梗塞(部份心肌壞死)或心跳停止(所有血流皆停止)。其他可能和心臟衰竭有類似症狀的疾病包括:肥胖、腎臟問題、肝臟問題、貧血、等。 心臟衰竭的診斷是根據病史及理學檢查,並透過心臟超音波確認診斷。抽血檢查、心電圖、則適用決定心臟衰竭的潛在成因。心臟衰竭的治療端視嚴重度與成因。對控制穩定的慢性心臟衰竭病患而言,治療通常包含藥物、生活型態的調整,譬如戒菸、運動、飲食控制等。對低收縮分率心衰竭病患而言,建議使用藥物包含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與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對於較嚴重者,可使用醛固酮拮抗劑、血管張力素受體抑制劑或肼苯太素併用。對正常收縮分率心衰竭患者,則需要治療相關健康問題。利尿劑因為有助於避免體液滯留,所以建議服用。必要時視情況,則可使用心律調節器或。然而嚴重患者對上述治療反應不佳,可考慮或心臟移植。 尤其是在状况“轻”的情况下心衰竭往往由于没有共同承认的定义以及难以诊断而不被诊断出来。心臟衰竭是常見、高醫療支出且可能致命的疾病。在已開發國家,約2%的成人有心臟衰竭,而年齡高於65歲者則增加至6-10%。甫診斷心臟衰竭第一年的死亡風險為35%,往後每年則降低至10%。此風險與某些癌症類似。在英國心臟衰竭佔緊急入院的5%。即使使用最好的治疗,心衰竭的年死亡率为10%。心衰竭是导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入院的主要原因。有關心臟衰竭的文獻,最早由紀錄於西元前1550年。.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臟衰竭
心臟電傳導系統
心脏电传导系统(Electrical 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可以使窦房结产生的脉动传播至心肌,并刺激心肌使其收缩。这种节奏性地刺激心肌使得心肌可以有效地收缩,将血液输运到身体各处。 Category:心脏电生理学.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臟電傳導系統
心搏過緩
#重定向 心跳过缓.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搏過緩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簡稱:Af 或 A-fib),又稱為心房微顫、房顫、心房細動(日本)、心房纖維性顫動、心房纖顫、房性纖顫等,是心臟不正常節律/心律不整的一種,特色是心臟快速而不規則的跳動。心房顫動一開始發生時持續的時間可能相當短暫,但發作時間有可能越來越長、甚至不會緩解。大部分發作時,有時病患會感覺到心悸、昏厥、呼吸困難、胸痛 。心房顫動會增加心臟衰竭、失智症和中風的危險性。 高血壓和是造成心房顫動的兩個最常見危險因子。其他和心臟相關、也會增加得到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還有: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症和先天性心臟病。在发展中國家,瓣膜性心臟病多半是因為風溼熱所造成。和肺臟相關而會增加得到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症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他危險因子尚有:過量飲酒、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然而,一半以上心房顫動的病人並沒有上述所說的危險因子。當摸到紊亂的脈搏時可以推測可能患有此疾病,但確切診斷要靠心電圖 ,心電圖上會看到不規則的心室節律及找不到代表心房節律的P波。 心房顫動的治療一般是用藥物將心跳速度降至接近正常的範圍(此治療策略稱為速度控制,rate control)或是用藥物將不規則的心律整流為正常的竇房節律(此策略稱為心律控制,rhythm control)。可用於將心律整流為正常的竇房節律,當病人生命徵象不穩定時常使用這個方法。可用於防止心房顫動的再發。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的危險性,而依據病患發生中風的危險性高低不同,會分別建議給予抗凝劑如華法林或阿司匹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物雖然會減低中風的風險,但會增加大出血的風險。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之引發異常心臟跳動的原因。在歐洲以及北美洲,據2014年估計,約有2至3%的人口受到心房顫動的影響,相較於2005年的0.4至1 %人口,此疾病的患者人數有所增加。而在開發中國家,男性約有0.6 %患有此一疾病,而約有0.4%女性人口,亦受到心房顫動的困擾。患有心房顫動的人口比例隨著年紀而增加,50歲以下的人口,僅有0.14 %;而60至70歲的年齡層,則提升為4%;而一旦超過80歲,則超過14 %的年長者會有心房顫動的問題。據統計,心房顫動和心室纖維顫動在1990年造成約29,000死亡病例,而在2013年,此數據增加為112,000名。而歷史上首次記錄脈搏異常的報告出自1749年法國外科醫生;而首次利用心電圖記錄心房顫動過程者則是1909年,由英國的所完成。.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房顫動
心房期外收縮
#重定向 早搏.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房期外收縮
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源自心房異位節律點,每分鐘約發出激動波250~350個。其特徵為P波外型相似且快速地出現,且呈鋸齒狀。因為這種激動波是源自於異位節律點,故稱之為撲動波(Flutter Wave)。只有少數個撲動波能傳至房室結,故幾個P波之後才會出現QRS綜合波。.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房撲動
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種可感覺到自己的心臟跳動的不適現象,有時伴有眩暈和呼吸困難。心悸可在正常人的健康心臟中發生,因此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正常現象。然而,它也有可能是某種嚴重疾病的表現,如冠心病,哮喘和肺氣腫。心悸時,心跳可能過快、過慢、不規則、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動。心悸的可能成因有過度用力、壓力、焦慮、恐慌,腎上腺素、尼古丁、可卡因、酒精、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藥物(如咖啡因等興奮劑)使用。心悸也是恐慌症或僧帽瓣狹窄的症狀之一。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心跳不正常的經驗,但當這種現象太經常發生時,就有可能意謂著身體某部位的不正常。心悸可能與心臟疾病、貧血或甲狀腺異常有關聯。 心悸的長度可能從幾秒到好幾小時不等,出現的頻率也可以是極少或是一天一次以上。心悸若是合併其他症狀,例如流汗、虛弱、胸痛、或暈眩,就有可能代表心臟功能異常,應該由醫生深入診斷。 心悸也有可能與焦慮或是恐慌症有關。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
查看 心律不整和心悸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Dyspnea或Dyspnoea)、呼吸急促或空气饥是患者因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症状,病人一般可自己觉察到呼吸困难,但外界不易观察出来。 一般而言重体力劳动等带来的呼吸困难是正常症状,但如果在意外情况下发生呼吸困难,则可能是病态症状。85%的呼吸困难病例都是由于哮喘、肺炎、心肌缺血、间质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理因素导致的。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查看 心律不整和呼吸困难
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3° AV Block),又稱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Complete Block),指心房的激動波無法傳入房室結。在此時,心室需自行發出激動波來使心室收縮。.
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1° AV Block),是心臟電傳導系統的疾病,是指長度超過0.2秒(5小格),且仍保持P波→QRS綜合波→T波的順序。.
猝死
猝死(簡稱:SCD)指突然的死亡,其定義是「非因自殺、他殺或事故而發病、24小時內意外出現的內因性死亡」。一个人由于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而导致的突然死亡。当一个人连续工作或沉迷于游戏长达整天,便可能有猝死的风险。.
查看 心律不整和猝死
遊走性節律點
遊走性節律點(Wandering Pacemaker),是由於節律點的位置不停改變所致。在心電圖上,可看見節律不定,及P波外型不定。節律不定是因為由不同節律點發出的激動波,其速率不同。而P波外型不定也是因為是由不同節律點發出的激動波。.
查看 心律不整和遊走性節律點
頭暈
頭暈(英語:Dizziness),是一種空間認知和穩定度的功能性障礙。 頭暈(dizziness)一詞的定義較含糊不清,因為頭暈可能是眩暈、 、 或一種不明確的「感覺」,比如說「就覺得東西要旋轉了」或「六神無主、靈魂出竅、魂不守舍、腦筋遲鈍、或傻氣的感覺」。 所以本條目的目的在於深入頗析「頭暈」並附上英文註解協助讀者釐清。 每個人都會有頭暈的時候,例如:圓圈活動——原地自轉、在圓形場地玩捉迷藏等等。.
查看 心律不整和頭暈
胸痛
胸痛(chest pain),也作胸闷(英文:Chest tightness)、胸口疼痛等,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此症状时便需要考虑送往进行治疗。虽说胸痛不一定是由心脏病变引起,但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也必须将其可能性考虑进去。与心脏相关的胸痛被称为心绞痛。.
查看 心律不整和胸痛
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
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是心律不整的一種,即是心臟內多一條電路,導致心律不整。可用藥物控制,也可使用射频消融术將心臟內那一條多的電路給燒掉,但需要找大醫院才能安全手術。.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脏病发作(二级预防)和在某些情况下用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β受体阻断药非竞争性阻断交感神经系统中内源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尤其是肾上腺素能β受体。有些药物阻断所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有些则为竞争性阻断。.
查看 心律不整和Β受体阻断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不整药(Antiarrhythmic agents)是一类用于抑制心脏非正常节律(心律不整)的药物,这些情况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心室顫動。 很多人試圖將此類藥物做明確的分類,然而很多藥物舉有多重效果和機制,造成分類上不太明確。.
查看 心律不整和抗心律失常药
抗凝剂
抗凝血素,亦作抗凝固素、抗凝血劑或抗凝剂,俗稱薄血丸/薄血藥 ,是一種用來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它包含多種不同的藥物,主要的用途是避免血栓形成;其次就是當病人需要連接往一些醫療儀器,又或需要接受輸血,又或其血液需要送往化驗時,亦會加入抗凝血素,以免血液凝固。.
查看 心律不整和抗凝剂
昏厥
昏厥(英語:Syncope)-為快速發生、暫時性的、可自發性回復的意識及肌肉張力喪失之狀態。昏厥起因為血液供應大腦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壓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識前會有,包括頭暈、盜汗、、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心跳加速以及異常溫暖的感覺等。昏厥也可能伴隨著短暫的肌肉抽搐。(英文:presyncope)指的是類似症狀,但尚未完全喪失意識及肌肉張力的狀態。根據目前建議,不論是昏厥或昏厥前期的病人其醫療處置都是一樣的 會導致患者引發昏厥的原因眾多,包含了輕微的疾病,亦包括有可能危及生命的重症,可大致分為三類:心血管相關、反射或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姿勢性低血壓。心血管部分雖僅占10%,卻最嚴重;而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則為最為常見。心臟相關引起的昏厥包括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或大血管問題如肺栓塞或主動脈剝離。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發生於當血管擴張時,而心率卻不適當地降低。其通常為誘發事件導致,例如看到鮮血、疼痛、強烈感覺,或特定活動如排尿、嘔吐、咳嗽等。此外,當頸動脈竇受壓迫時也可能導致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姿勢性低血壓為站起時血壓降低,通常與藥物相關,但也可能為脫水、失血、感染所引發。 釐清何種原因導致患者的昏厥,其首先需要了解藥物史,身體檢查,以及心電圖。心電圖在偵測以下狀況最有用:心律不整、心肌灌流差(心肌缺血) 、以及其他電生理相關問題如QT節段延長症候群和布魯格達氏症候群(英文:Brugada's syndrome)。心臟相關的原因通常很少有前驅症狀。昏厥後的低血壓及心率快可能代表失血或脫水,若為肺栓塞則可能有低血氧的情形。其他特定的檢查如植入式心臟監察儀、或頸動脈竇按摩等,則可能在病因不明的案例中有所助益。除非有特殊考量,否則通常不會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另外必須考慮其他會造成類似症狀的病因,包括:痙攣、中風、腦震盪、低血氧、低血糖、藥物中毒及某些精神疾患。 治療方式必須針對背後的原因。在初步評估後風險較高的患者應該住院觀察。昏厥相當常見(每年每千人當中會有三到六個人發生昏厥),在年紀較長者與女性身上尤其常發生(舉例來說,八十歲以上的女性約有一半有昏厥經驗,而對醫學生當中則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曾有過至少一次的昏厥經驗)。昏厥的患者佔急診來診原因與住院病患就醫原因的百分之一到三。昏厥的患者在症狀發生後三十天內死亡的比率是4%,決定預後好壞的主要因素是造成昏厥的原因。.
查看 心律不整和昏厥
早搏
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或称期外收缩。 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早搏时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或會引起腦供血不足时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用手測搭脉搏时可發现脉搏不穩定、早跳或“漏跳”。早搏可偶尔出现,也可频发。早搏可以出現在任何的年齡段的患者。 早搏很常见,本身并非严重疾病,可发生在各种心脏病的基础上,也可出现在正常人。但是如果有其他心脏问题则需要注意及时请医生查明病因,及早治療為佳。 有早搏症状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吸烟,不饮酒,注意饮食及有充足的睡眠。 category:症狀.
查看 心律不整和早搏
亦称为 Cardiac arrhythmia,Cardiac dysrhythmia,心脏节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