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国国旗

指数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133 关系: 十字軍東征十字架印度双头鹰君主主義君主制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英百科全书奥匈帝国奥托·冯·俾斯麦奧德河-尼斯河線奧地利帝國威廉·弗利克威廉一世 (德国)少将工会巴登-符騰堡不来梅世界旗帜网三色旗下萨克森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1894-1979)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德國基本法德國中央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德國國防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德國革命德国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国徽德国国旗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总理德意志1848年革命德意志帝國德意志之歌德意志统一德意志邦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保守主义保罗·冯·兴登堡匈牙利十月事件北德意志邦聯北歐十字國際信號旗國民議會艦隊...储君哈布斯堡王朝哈德遜河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军事基地啤酒館政變兩德統一共产主义共和共和制勃兰登堡CIE1931色彩空间神圣罗马帝国神聖羅馬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紐倫堡集會紅色五角星红色纳粹主义纳粹党纹章学维也纳会议美國爱沙尼亚瓦爾特堡燕尾形 (旗帜学)盟国管制理事会盟軍佔領下的德國芬兰莱比锡莱比锡战役聯邦州萊茵蘭-普法爾茨萊茵邦聯血旗西德馬內塞古抄本马格德堡魏瑪共和國议会黑色霍亨索伦王朝阿尔伯特·斯佩尔阿道夫·希特勒蘇聯赫尔曼·戈林薩爾薩爾保護領金色色调艾森纳赫雅利安人種选帝侯SRGB色彩空间TIME Magazine柏林圍牆条顿骑士团東德極右派極左派民主民族國家汉堡汉萨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戰艦我的奋斗海德堡日本旗幟學拿破仑一世拉脫維亞总理普奥战争普魯士普魯士王國普法戰爭7月20日密谋案 扩展索引 (83 更多) »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新!!: 德国国旗和十字軍東征 · 查看更多 »

十字架

十字架曾作為一種古代死刑的刑具。《新約聖經》希臘文版聖經記載耶稣曾被猶太教宗教領袖拘送到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之後被判處此刑。所以基督十字也是基督教重要的象徵。在歐美文學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難。 作為刑具的十字架,曾流行使用于巴比倫波斯帝國、大馬士革王國、猶大王國、以色列王國、迦太基和古羅馬等地,常用以處死叛逆者、異教徒、奴隸和沒有公民權的人。在當時的社會,這種死刑方式是一種忌諱。由於消耗的資源很大,一年通常只會處死數人,對象是極度重犯。西元337年,羅馬凱撒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現除了每年在菲律賓的復活節,願體驗耶穌被釘死的信徒還使用此刑具作为一种仪式。.

新!!: 德国国旗和十字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卍.

新!!: 德国国旗和卐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德国国旗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双头鹰

雙頭鷹是一個常見於歐洲各國徽章和旗幟的圖案。時至今日,雙頭鷹的圖案還留在若干斯拉夫和東歐國家的國徽或旗幟上,而他們的雙頭鷹則是引用自拜占庭帝國的國徽。.

新!!: 德国国旗和双头鹰 · 查看更多 »

君主主義

君主主義(Monarchism)指主張恢復君主制(在仍然實施君主制的國家,則保衛現有的君主制,又或是君主立憲制的支持者)的一種政治運動、思想,護君主政體或奉行君主原則的政治信念。君主主義者(Monarchist)則指這種運動的參與者,與保皇黨不同。.

新!!: 德国国旗和君主主義 · 查看更多 »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新!!: 德国国旗和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Summer Olympic Games或Games of the Olympic)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多项运动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从1904年起,夏季奥运会的每个项目都会颁发奖牌,其中第一名为金牌,第二名为银牌,第三名为铜牌。夏季奥运会取得的成功促使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产生。 夏季奧運會已經從42項、不到250名男運動員成長為有超過一萬名來自205個國家的運動員、300個項目的體育賽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10,500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302个项目。 美国举办过四次夏季奥运会,是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英国於2012年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伦敦成为第一个举办三次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和希腊都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其他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国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比利时、加拿大、芬兰、意大利、墨西哥、荷兰、大韩民国、西班牙、苏联和瑞典。亞洲第一次奥运会在日本東京举办。南美洲的第一次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有五个城市曾两次举办过夏季奥运会:東京、洛杉矶、伦敦、巴黎和雅典。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两次夏季奥运会中举办过赛事,一次是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与其他国家合作举办了马术项目的比赛。个别比赛项目在香港和荷兰举办,分别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项目及19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两场帆船比赛。 五个国家——希腊、英国、法国、瑞士和澳大利亚(曾两次和新西兰组成澳大拉西亚队)都参与了所有的夏季奥运会。唯一一个在所有夏季奥运会中都获得金牌的国家是英国,从1904年、1952年和1996年一枚到1908年五十六枚不等。.

新!!: 德国国旗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又称《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由私人機構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語百科全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英語世界俗稱的ABC百科全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是由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為受過教育的成年讀者所編寫而成。它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是現存仍然發行的最古老的英語百科全書。它在1768年至1771年間在英國爱丁堡首次面世,便馬上受到讀者歡迎,規模日漸龐大。平均13年左右出一个新版。1801年的第三版已經達到21冊。它日盛的地位使招募知名的貢獻者更容易。1875年至1889年間的第9版和1911年的第11版已經被認為是學術與文學風格的標誌性百科全書。自從第11版開始,《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慢慢變得精簡以打進北美市場。1933年,《大英百科全書》是首部百科全書採納「連續性修訂」政策,即不斷再版並且定期更新條目。 Aside from providing an excellent summary of the Britannica's history and early spin-off products, this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life-cycle of a typical Britannica edition.

新!!: 德国国旗和大英百科全书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德国国旗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托·冯·俾斯麦

奥托·愛德華·利奧波德·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勞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鐵血宰相」(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奉行「鐵血政策」。但他在1871年德國統一後,對外收斂鋒芒,強調自己不過是「誠實經紀人」(或翻成「誠實仲介人」)。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鐵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並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又译“帝国总理”)。俾斯麦是保守派,維護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九,次於第八偉大的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

新!!: 德国国旗和奥托·冯·俾斯麦 · 查看更多 »

奧德河-尼斯河線

奥德河—尼斯河线(德语:Oder-Neiße-Grenze;波兰语:Granica na Odrze i Nysie Łużyckiej;英语:Oder-Neisse line) 是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界线主要包含奥德河与尼萨河流域,但又包括了奥德河西岸的波兰城市什切青。.

新!!: 德国国旗和奧德河-尼斯河線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德国国旗和奧地利帝國 · 查看更多 »

威廉·弗利克

威廉·弗里克(Wilhelm Frick,),是著名納粹官員,曾任第三帝國的內政部長。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因戰爭罪而被處以絞刑。.

新!!: 德国国旗和威廉·弗利克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德国)

威廉一世(Wilhelm I,),全名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普鲁士国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1871年1月18日就任德意志帝国第一任皇帝。他死後,因為德意志統一的偉大成就,被其孫威廉二世尊為大帝,號稱「威廉大帝」。.

新!!: 德国国旗和威廉一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新!!: 德国国旗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工会

工会(trade unions),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會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可以与雇主集體談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工会成立的主要意图)。这些组织和联合会最常见的共同目标是“保持或改善雇佣待遇”。 ch.

新!!: 德国国旗和工会 · 查看更多 »

巴登-符騰堡

#重定向 巴登-符腾堡.

新!!: 德国国旗和巴登-符騰堡 · 查看更多 »

不来梅

不来梅(Bremen,),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不来梅州的州府、德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和第五大工业城市。不来梅的支柱性产业包括食品加工、航天航空、航运物流、汽车制造、贸易、新能源等行业。 不来梅州由不来梅和往北60公里以外的不来梅哈芬两个城市组成。不来梅在不来梅-奥尔登堡大都市圈内,德国有欧盟認定的11個大都市圈。不来梅哈芬市的远洋港区实际上被划归不来梅市,它是不来梅市的一块飞地。 不来梅是最早开展对华贸易的德国城市之一,1861年由清政府与普鲁士签订的《中德通商条约》中提及的“汉谢城伯磊门”即是汉萨城市不来梅的古称。.

新!!: 德国国旗和不来梅 · 查看更多 »

世界旗帜网

世界旗帜网(Flags of the World,簡稱FOTW)是一个关于旗帜学的资源网站和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旗帜及旗帜学网站,並擁有相关联的網路論壇。世界旗帜网创立于1993年,2001年加入旗幟學協會國際聯盟。.

新!!: 德国国旗和世界旗帜网 · 查看更多 »

三色旗

三色旗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旗帜,是三条旗的一种,多由水平或垂直的三个颜色条组成,中间可能加上某种图案。 很多国家的国旗都采用三色旗的形式,现在仍在使用的最早的三色旗是荷兰国旗,而法国国旗则是最早使用和最著名的垂直三色旗之一。 整體而論,可分為「等分三色旗」與「成分三色旗」,等分三色旗為採用三種不同顏色且等量分配於旗面,通常以水平或垂直呈現該三種顏色(如荷蘭國旗採水平紅白藍,法國國旗採垂直藍白紅),為狹義的三色旗,其變體則有在三等分中另增圖騰或文字、符號;成分三色旗為旗色共採三種不同顏色,不論其形式、形狀,如中華民國國旗採青天白日滿地紅、巴拿馬國旗為四等分之白底藍星、白底紅星、藍底、紅底等共三種顏色,為廣義的三色旗。.

新!!: 德国国旗和三色旗 · 查看更多 »

下萨克森

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位于德国西北部,与荷兰接壤。这个土地广袤的联邦州面积达47600平方公里,占地面积仅次于巴伐利亚-zh-hans:州; zh-hant:邦-,是德国第二大联邦州。--首府是汉诺威。.

新!!: 德国国旗和下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1894-1979)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第九任德国总理兼首任魏玛共和国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儿子。 父亲是德国社民党成员,也强烈反对共产党。他的儿子却在后来成为共产党员。小艾伯特于1973年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务委员会代理主席,故此曾在该年短暂担任过东德的国家元首。 category:東德政治人物 Category:不來梅人 Category:德国统一社会党党员.

新!!: 德国国旗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1894-1979)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朗茨二世(德语:Franz II,),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1804年—1835年在位,称弗朗茨一世,德语:Franz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皇后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意志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里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崙稱“法国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崙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強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歷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被迫以和亲的方式,把女儿瑪麗·路易莎嫁给拿破仑。從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大幅度衰落,無法恢復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企圖恢復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制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繫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弗郎茨二世的姑姑。.

新!!: 德国国旗和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德國基本法

#重定向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基本法 · 查看更多 »

德國中央黨

德國中央黨(Deutsche Zentrumspartei),简稱中央黨(Zentrumspartei),是德國的一个具有天主教背景的政黨。.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中央黨 · 查看更多 »

德國國家民主黨

德国國家民主黨(德语:Die 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缩写為NPD)是德國的一个极右翼政黨,1964年成立,為德國新納粹政治組織。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於2017年1月裁決不批准由聯邦參議院提出的禁制該黨呈請。.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國家民主黨 · 查看更多 »

德國國防軍

#重定向 德意志國防軍.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德國聯邦國防軍

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武装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大軍種及基础军(後勤、防諜、憲兵等支援部隊)、中央醫療軍(軍醫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聯邦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德國革命

#重定向 德国十一月革命.

新!!: 德国国旗和德國革命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简称基民盟(CDU),台灣又譯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是德国主要政党之一,也是德國現在的執政黨。傳統上是一個保守主義和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 查看更多 »

德国国徽

德國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绘有一隻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老鷹,稱為「联邦之鹰」(Bundesadler;昔日稱為「Reichsadler」,意為「帝國之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並與國旗的三種顏色相互輝映。此国徽重新使用了威玛共和国的国徽设计 (1919 - 1935) ,於1950年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採用。现行版本是1928年的设计,设计者是托比亚斯·施瓦布 (1887–1967)。现行國徽亦於1990聖誕節前成为了兩德統一後的德国新國徽。 威玛共和国的国徽基于神圣罗马帝国在13到14世纪所用的中世纪纹徽,最早在1433年被西吉斯蒙德皇帝使用,所用的是双头鹰。基于普鲁士纹徽的白地单头鹰成为了1889到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国徽。.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国徽 · 查看更多 »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国社民党(SPD),德国主要政党之一,它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于1863年。社民党於1966年至1982年,1998年至2009年和2013年至今参与聯合政府。現在11个州内参与执政,9个州内任州總理。.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新!!: 德国国旗和德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Deutsche Revolution 1848/1849),其最初阶段亦被称作三月革命(Märzrevolution),原本是在1848年于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大规模革命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系列在德意志邦联及整个奥地利帝国境内爆发的松散抗议;其所展现的泛德意志主义,更是普遍对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领土的德意志邦联内39个独立邦国分裂且专制的传统政治结构表达了不满。革命者中,中产阶级大多支持自由主义;而工人则为改善工作及生活条件寻求激进的改革。当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出现分裂时,支持保守派的贵族便将其镇压。为了逃避政治迫害的自由主义者被迫逃亡,并在之后被称为“48年的人”;其中大量逃亡者选择移居美国,遍布威斯康星州至德克萨斯州。.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1848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意志人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德國的現行國歌。 曲譜為著名古典音樂家海頓於1797年所做,後正式定為奥地利帝國國歌(《帝皇頌》)。德國版歌詞為自由主義詩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之歌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法国于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之后,德意志诸侯于此日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普鲁士国王威廉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诸国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统一为民族国家。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德语人口即已通过贵族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逐渐联合起来。自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06年)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民族主义崛起,贵族之间便不断尝试进行联合,但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不一致,这一联合过程频繁受阻。 德意志的统一还暴露了新国家在宗教、语言、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内部差异,表明1871年的统一仅仅是长期联合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而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常稱“全德意志人民的皇帝”,通讯中称“德意志”,而在帝国内高等贵族也称为“德意志诸侯”,统领着在查理大帝崛起之前(800年)便已经存在的东法兰克独立君主制小国。这一领土多山,人口相对隔离,在如此长的时间之内发展出了基于文化、教育、语言和宗教上的诸多差异。但19世纪的德意志同时也和全世界一样,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之下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德意志人民的神圣罗马帝国曾拥有超过500个诸侯国,而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后,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1806年8月6日),改称奥地利帝国皇帝,帝国事实上解体。帝国的解体导致了法律、行政和政治上的混乱,但旧帝国德语地区的人民仍然保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传统,而这一传统也通过参与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共同经历而得到了巩固加强。这些独立国家有各自的统治阶级、封建制度、传统以及地方法律。欧洲自由主义思潮挑战了王朝制度和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为统一提供了思想上的基础;这一思想的德意志版本强调了一个地区内的人民传统、教育和语言统一的重要性。经济上,普鲁士于1818年创立关税同盟,并于日后扩张至全德意志邦联中,减少了各国间的竞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务和娱乐提供了便利,在中欧推动了德语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但有时也带来一定的冲突。 在拿破仑战争之后,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外交上的势力范围体系,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然而维也纳的与会者却没有意识到普鲁士在德意志诸国中实力日益增强,因此也没有预料到日后普鲁士将会就德意志的领导权问题向奥地利发起挑战。这一“德意志二元”问题为统一提出了两个方案:“小德意志方案”,即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大德意志方案”,即有奥地利的德意志。 对于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本人是计划将1866年北德意志邦联扩大并包含所有德意志国家,从而建立一个统一体,还是仅仅希望扩张普鲁士王国的国际力量,史学界存在争议。史学家认为俾斯麦的“现实政治”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了一系列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并推动了19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组。对丹麦和法国民族主义的回应为德国统一提供了问题的聚焦点。在三场区域战争中的军事胜利(尤其是普鲁士的胜利)推动了统一的热情,增强了民族的自尊。这一经历与拿破仑战争中的共同成功遥相呼应(尤其是1813-14年的解放战争)。在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建立起来之后,二元的问题至少在短期内得到了解决。.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统一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徽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徽為圓形、紅地,上繪金色的錘子 (代表工人)和圓規 (代表知識份子),外環飾以被黑紅金三色帶束起的黑麥穗束 (代表農民)。最初启用于1950年1月12日,仿照了蘇聯國徽的样式,为白地,仅绘有锤子和穗束,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工农国家。圆规和三色带在1953年5月28日被加上,而红地是在1959年9月26日才被加上。1959年10月1日被添加到东德国旗上。1990年5月31日国徽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大會废除。 东德国家人民军军徽、人民警察徽记分别是东德徽加上花环和十二角星。 先前几年在西德境内(含西柏林)展示东德国徽会被视为违宪,直到维利·勃兰特在1969年推行东方政策时才推翻了这一规定。.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是一面黑、红、金三色旗,中心放置一个由锤子、圆规和榖穗组成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其色彩来源于魏玛共和国国旗。.

新!!: 德国国旗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新!!: 德国国旗和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出生于波森(今位於波兰),逝世于東普魯士,德国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軍階達陆军元帥。在威瑪共和國时期是第二任聯邦大總統。.

新!!: 德国国旗和保罗·冯·兴登堡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十月事件

#重定向 匈牙利1956年革命.

新!!: 德国国旗和匈牙利十月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德意志邦聯

北德意志邦聯()于德意志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由德国北方二十二个邦国组成。它其实只是一个过渡组织,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便被废除。但是,它帮助普鲁士控制德国北部,加强她对南德邦国的影响力,犹如关税同盟一样。聯邦明显地排除了奥地利帝國与巴伐利亚王國。 聯邦在普奥战争后成立。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奧托·馮·俾斯麥创立北德宪法。宪法在1867年7月1日生效。普王威廉一世出任聯邦主席,首相俾斯麦兼任聯邦首相。所有德意志邦国在联邦议会(Bundesrat)都有议席,普鲁士独占十七席。北德议会(Norddeutscher Reichstag)由有條件前提的民选制度产生。 普法战争后,巴伐利亚、符腾堡与巴登(连同黑森公国的剩余部分)与聯邦合并,组成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皇帝。.

新!!: 德国国旗和北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北歐十字

北歐十字,或斯堪的納維亞十字是源自北歐地區的旗幟圖案;現時北歐國家的國旗上全都有北歐十字圖案,但也有其他地區的旗幟上有此圖案。圖案中的十字是基督教的象徵。它可以被視為把希臘十字(所有臂長相等)放在旗幟中央,然後把十字水平移向旗桿方向,再把四臂延展至旗的邊緣。.

新!!: 德国国旗和北歐十字 · 查看更多 »

國際信號旗

國際信號旗(international maritime signal flags),或稱「國際海事信號旗」是一種船隻間的旗幟溝通系統,讓船隻快速清晰地表明自船的意圖。此系統是(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的一部份。.

新!!: 德国国旗和國際信號旗 · 查看更多 »

國民議會艦隊

德國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支全德國海軍由1848年7月14日召開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於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間組建的,並在 1848年到1851年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戰爭中同丹麥作戰。該軍有德國「國民議會艦隊」之稱。參見 命名和憲法依據.

新!!: 德国国旗和國民議會艦隊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德国国旗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德国国旗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哈德遜河

哈德遜河(Hudson River,又译赫遜河)是美國紐約州的大河,長507公里,发源于紐約上州阿第倫達克山脈,上游分出莫華克河,西接伊利運河(可達五大湖),流经哈德遜河谷后匯入紐約港,是紐約州的經濟命脈。自北向南,流经纽约州东部、紐約市、奧爾巴尼市。下游为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边界。 1524年,意大利探險家喬瓦尼·達韋拉扎諾穿过上纽约湾,到达今天纽约市,他提出这里是一条大河入海口。達韋拉扎諾因此而聞名於世。河流名称则来源于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他溯河而上到达今天特洛伊一带。 哈德逊河下游实际上是潮汐型河口,潮汐甚至能够影响到特洛伊的“联邦水坝”处,大潮甚至可令纽约港部分地区难以航行。冬季,哈德逊河的浮冰因为潮汐的缘故或南或北地流动。哈德逊河在美洲印第安语中名为“Muhheakantuck”,意思是“两向流动的河”,这体现了哈德逊河的河口特性。哈德逊河的正式源头是“云之泪”湖。.

新!!: 德国国旗和哈德遜河 · 查看更多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每隔4年举行一届,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2018年南韓平昌冬奥于2月开幕,赛事由2月9日举行至2月25日,为期16天。下一屆冬奧將於202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舉行。 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將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

新!!: 德国国旗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军事基地

军事基地是指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部隊进行特定的军事活动,建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它是军队遂行作战、进行训练任务的依托。按军种分,有陆军基地、海军基地、空军基地和飛彈基地等;按地位作用分,有战略基地和战役战术基地。.

新!!: 德国国旗和军事基地 · 查看更多 »

啤酒館政變

啤酒馆政变(又称啤酒馆暴动、慕尼黑政变;德语称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Putsch意思是政变)在1923年11月9日晚上发生,由德国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发动,並計畫仿效先前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進行類似行動推翻魏玛共和国。但最后失败。主要策划者包括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一战德军名将埃里希·鲁登道夫及其他战斗联盟(Kampfbund)的成员(由纳粹党、冲锋队、Oberland League与Reichskriegsflagge等组织组成)。 政变失败后三天,希特勒被判叛国罪。他的部分同党被捕,也有些逃到奥地利。魏玛共和国政府捣破纳粹党的总部,并查封了党报《人民观察家报》。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与其部下鲁道夫·赫斯被判监五年,魯登道夫則被判無罪。在牢狱中,赫斯担当秘书,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作为后者的自传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這次政變雖被鎮壓,卻提高了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同時希特勒明白不能以武力夺权,而是应该用合法的途径。希特勒最后在该年12月獲釋,但赫斯则坐牢七年半。 啤酒館政變的結果是納粹的發展和促進。 事件中,有16位纳粹党的支持者身亡。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的前言中提及他们的名字,并讚賞他们是烈士。1935年,以上死者葬於慕尼黑一个装修华丽的墓室中。1947年,盟军破壞墓室,并把遗骨四散。.

新!!: 德国国旗和啤酒館政變 · 查看更多 »

兩德統一

兩德統一(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1990年10月3日透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

新!!: 德国国旗和兩德統一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新!!: 德国国旗和共产主义 · 查看更多 »

共和

#重定向 共和制.

新!!: 德国国旗和共和 · 查看更多 »

共和制

共和制(Republic),是一種政體。與神權及君主制政權的正當性、取得方式和政體形式不同,該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選出的最高執政者。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世界上的206個國家中,有135個國家的官方名稱中有「共和国」(「republika」、「république」、「республика」、「جمهورية」等等」)字樣。 古代及現代的共和制不論在意識形態或是組成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歐洲古典時代及中古時期,許多國家都想建立羅馬共和國的體制。義大利中古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傳統類似現在的「公民人文主義」,有時也用來表示直接從像撒路斯提烏斯及塔西陀等古羅馬政治家傳下來的制度。不過受希臘影響的羅馬作家,例如波利比烏斯及西塞羅有時也用這個詞來翻譯希臘文中的πολιτεία,這個詞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政體,但也可能是指不對於羅馬共和制的特定政體,共和制不完全等同於雅典式民主的古典民主,不過有一些民主的概念在內。 共和制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在歐洲盛行,最後取代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在現代的共和國中,政府是依宪法,由公民选举產生的。孟德斯鸠將所有公民共同統治國家的民主,以及只有部份人統治國家的贵族政治及寡頭政治都視為共和國的政體。 大多數的共和國是主权国家,不過也有一些半主权的政體稱為共和國。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提到:「保證本聯邦各州實行共和政體」(guarantee to every State in this Union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同様的,蘇聯的苏联宪法也將政體描述由15個苏联加盟共和国組成的聯邦,而且其中的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當時在聯合國中就已有席次。 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義指以共和制來治國的一個意識型態。在現代國家興起後,共和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實踐及理論發展上各異,但大多數有幾項特徵:人民不是統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屬品,並且大多有一有效憲法確定人民基本的權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權力是公有物,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

新!!: 德国国旗和共和制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

勃兰登堡(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特布斯,哈佛尔河畔勃兰登堡和奥德河畔法兰克福。 勃兰登堡州环绕着德国首都柏林,与其共同构成了拥有约六百万人口的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圈。勃兰登堡州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自然保护区,森林,湖泊和其他水域覆盖。 马克勃兰登堡的成立年份被认为是1157年。在这一年阿斯坎尼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夺回勃兰登堡,使其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从1415年到1918年,这片区域被霍亨佐伦家族统治。从1701年到1946年,勃兰登堡地区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1815年到1947年作为勃兰登堡省,这之后第一次成立了勃兰登堡州,在东德被划分成了不同区域。1990年两德统一,作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成立了现今的的勃兰登堡州。.

新!!: 德国国旗和勃兰登堡 · 查看更多 »

CIE1931色彩空间

在颜色感知的研究中,CIE 1931 XYZ色彩空间(也叫做CIE 1931色彩空间)是其中一個最先採用數學方式來定義的色彩空间,它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於1931年创立。 CIE XYZ色彩空間是從1920年代後期W. David Wright(Wright 1928)和John Guild(Guild 1931)做的一系列實驗中得出的。他們的實驗結果合併到了CIE RGB色彩空間的規定中,CIE XYZ色彩空間再從它得出。本文即闡述這兩種色彩空間。.

新!!: 德国国旗和CIE1931色彩空间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德国国旗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新!!: 德国国旗和神聖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德国国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德国国旗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德国国旗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紐倫堡集會

#重定向 纽伦堡党代会.

新!!: 德国国旗和紐倫堡集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红色.

新!!: 德国国旗和紅 · 查看更多 »

紅色五角星

#重定向 紅星.

新!!: 德国国旗和紅色五角星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德国国旗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納粹」音譯自 Nazi,本身是縮寫,來自德語的「國家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纳粹”这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並不具有極為明確的意涵,然而,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精神是“屬於一個民族的”,也称为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之民族觀乃主张國家权力之絕對集中化,即极权主义,但其則不完全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法西斯主义,但納粹與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執政者墨索里尼最終成為明確的盟友。 阿道夫·希特勒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的领袖。納粹黨執政时期的德国通称为「纳粹德国」、「第三帝國」,而正式國號乃「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纳粹主义的追隨者称为纳粹主义者。目前仍有纳粹主义者即新纳粹在各国活动,否认和淡化猶太人大屠杀及其对其他纳粹行径进行宣传(例如称犹太人遭到纳粹屠杀是有原因的,二十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有犹太人的参与等),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并以极端之民族主义、種族主義和排外暴力为主要宣传内容。 1919年1月5日納粹的前身,德國工人黨(德文:Deutsche Arbeiterpartei)正式成立,創立者是安東·德萊克斯勒"Nazi Party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vervi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Britannica.com webpage:.

新!!: 德国国旗和纳粹主义 · 查看更多 »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新!!: 德国国旗和纳粹党 · 查看更多 »

纹章学

纹章学(法文:Héraldique;德文:Heraldik;英文:Heraldry)是西方一門研究紋章的設計與應用的學問。紋章學一詞源自「傳令官」(古法語:heraut, hiraut),據說在中世紀的馬上比武大會上,騎士全身披掛,全靠盾牌上的紋章才搞得清誰是誰,大會上的傳令官就憑紋章而向觀眾報告騎士的比武情況(有點像今日的體育旁白),漸漸「傳令官」成了「紋章專家」的代名詞,紋章學一詞也就由此衍生。紋章的構圖、用色都有嚴格的規定,其研究除了作為文化史的一部分,還有助於歷史考證,例如用於斷定宗譜及鑑定藝術品、文物的年分。.

新!!: 德国国旗和纹章学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德国国旗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德国国旗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德国国旗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瓦爾特堡

特堡(Wartburg)位在德國圖林根的城堡,屬艾森纳赫市,为罗曼式建筑。由路德因·德·史賓格(Ludwig der Springer)於1073年起建,1999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對於他的命名有一個笑話性傳說,路德因·德·史賓格建堡時,當他第一眼看到這個地點,他說:“等一下,山麓--你將成為我的城堡!”(Wart', Berg--du sollst mir eine Burg werden!,德文的Wart為等待之意)。 1867年路德维希二世访问瓦尔特堡,后来修建新天鹅堡时参考了瓦尔特堡的宴会厅。 1952年—1966年,东德政府出资对城堡进行了修复,基本使它恢复到了16世纪时的模样。马丁·路德翻译新约时所居住的房间也按照当年的样子得到复原。這個城堡今日所見,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景觀,為大公爵卡爾·亞歷山大(Carl Alexander)與威廉·恩斯特(Wilhelm Ernst)時期的規模。.

新!!: 德国国旗和瓦爾特堡 · 查看更多 »

燕尾形 (旗帜学)

在旗幟學中,燕尾形意指在一般長方形旗幟的右邊進行V字形的剪切,使其以兩個斜三角形結尾。其名稱來燕科的尾翼。.

新!!: 德国国旗和燕尾形 (旗帜学) · 查看更多 »

盟国管制理事会

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或Allied Control Authority,Alliierter Kontrollrat),又称四大权力国(Vier Mächte)是二战结束后盟軍佔領下的德國的最高治理机关。其成员为苏联、美国和英国。虽然法国随后拥有了投票权,但并没有被赋予职责。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柏林的舍嫩贝格。.

新!!: 德国国旗和盟国管制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重定向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新!!: 德国国旗和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德国国旗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莱比锡

莱比锡(Leipzig,索布语:Lipzk)是德国萨克森州第二大城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東德)第二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意思是“酸橙树”或“椴树”。歌德称它为“小巴黎”。.

新!!: 德国国旗和莱比锡 · 查看更多 »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所以莱比锡战役亦被稱為“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八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 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整場戰役下來,反法聯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拿破崙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正式展开,戰敗後,6月22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六年後死去(1821年5月5日)。.

新!!: 德国国旗和莱比锡战役 · 查看更多 »

聯邦州

联邦州是一些联邦制国家的第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这些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等。.

新!!: 德国国旗和聯邦州 · 查看更多 »

萊茵蘭-普法爾茨

#重定向 莱茵兰-普法尔茨.

新!!: 德国国旗和萊茵蘭-普法爾茨 · 查看更多 »

萊茵邦聯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敗於拿破崙後拿破侖所建立的國家,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後來邦聯再加入了19個邦國,邦聯總共統治超過了一千五百萬人,對法國在東線的戰事有著戰略性的優勢。.

新!!: 德国国旗和萊茵邦聯 · 查看更多 »

血旗

血旗(Blutfahne,)是一面纳粹德国的卐字旗,该旗在1923年11月9日使用于慕尼黑啤酒館政變中,随后成为了纳粹党最为神圣的物品之一。此旗来自于第五冲锋队,在政变中旗手Heinrich Trambauer 中枪倒地后,另一位跟随旗帜前进的SA成员Andreas Bauriedl亦中枪並倒在旗帜上,鲜血染红了这面旗帜。Hilmar Hoffmann, The Triumph of Propaganda: Film and National Socialism, 1933-1945, Volume 1, pp.20-22.

新!!: 德国国旗和血旗 · 查看更多 »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新!!: 德国国旗和西德 · 查看更多 »

馬內塞古抄本

《馬內塞古抄本》(又稱《馬內塞古詩歌手抄本》或《馬內塞古手抄本》,Codex Manesse;瑞士學者雅各·博德默爾根據其收藏地也稱其為《大海德堡詩歌手抄本》或《巴黎手抄本》)是已知內容最全面也最為著名的中世紀德語詩歌手抄本。1888年起,再度收藏於海德堡大學圖書館。(德语手抄本编码) 這部手抄卷由426頁雙面都有寫字的規格為35.5×25厘米的羊皮紙書頁組成,其中總共有140頁的空頁和大量的非全頁書寫的書頁。在日爾曼語言文學中這部手抄本的收藏專用縮寫為C。 馬內塞古抄本的內容為用中古高地德語創作的詩歌。其基礎版本產生於1300年左右的蘇黎世,其中可能包括了蘇黎世貴族馬內塞家族的收集工作,大概於1340年其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這部手抄卷被譽為典型的中世紀民謠總匯和'後經典'(中世紀)宮廷抒情詩的主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源泉。其中總共有138張刻畫了被詩人們美化了的宮廷生活的花體首字母圖案畫,是研究上萊茵的哥特式泥金裝飾手抄本的寶貴資源。有一些沒有文字的小畫像僅僅勾出了輪廓。詩人布萊薩赫的瓦爾特的作品則完全沒有任何花體首字母圖案畫。這些花體首字母圖案畫是由四位不同的藝術家共同完成的:110張插畫是最開始的基礎版本的插畫家的作品,餘下的27張插畫中有20張由第一補全畫家完成,4張由第二補全畫家完成,最後3張是第三補全畫家的作品。.

新!!: 德国国旗和馬內塞古抄本 · 查看更多 »

马格德堡

格德堡(Magdeburg)位于易北河畔,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它是本州仅次于哈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三个直轄市之一。马格德堡还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主教教区首邑,拥有两所高等学府,马格德堡奥托·馮·格里克大學和马格德堡-斯腾达应用科学大学。 这个城市因曾经作为奥托一世的皇宫所在地而著名。奥托一世很有可能是962年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2005,马格德堡举办了建市1200周年庆典。 从语言学上讲,“Magdeburg”这个名字可以上溯到“Magadoburg”这个单词,意思可能是“Mächtige Burg”(中文:强大的城堡)。.

新!!: 德国国旗和马格德堡 · 查看更多 »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新!!: 德国国旗和魏瑪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议会

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議會常用來指稱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由於其運作內容很大部分來自人民的意向,因此亦被稱為「民意機關」;而國家層級的議會,又稱為國家議會,簡稱「國會」。 現代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以歷史最悠久的英国國會作为典範,英國是第一個君主立憲議會制國家,奉行兩院制。虽然议会普遍被視為民主國家體系的一環,但部分非民主国家也有形式上的议会。当今世界,议会承受着来自公众的前所未有的监察和压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國會內一般分為執政黨及反對黨,在正常情況下,前者是輔助支持中央政府施政,所以中央政府推出的政策等,通常作出對中央政府有利的發言辯論及投贊成票,期望順利通過所有議/法案,而後者則反之亦然,甚至作出任何形式對抗;所以不論前或後者在議會內的議員人數非常重要。 國會的首長稱為「議長」,之下有「副議長」,再之下還有各事務「委員會主席」,他/她們都是由議員互選或內部進升;只有「秘書長」是政府委任的官員,所以秘書長沒有發言、投票或裁決權,只有審批文件的權利。 國會大廈的建築規模,通常代表著議會的權威和尊嚴,象徵主權在民和議會至上。.

新!!: 德国国旗和议会 · 查看更多 »

黑色

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新!!: 德国国旗和黑色 · 查看更多 »

霍亨索伦王朝

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s),為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年-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伦家族起源于士瓦本公国境内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在11世纪初叶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今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 索倫伯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的忠实支持者。1185年弗里德里希三世與聯姻,前者娶了后者的女儿索菲亚,因康拉德二世没有男性继承人。1192年,康拉德二世去世后,弗里德里希三世成為紐倫堡伯爵弗里德里希一世,此后該家族在索倫前冠以“霍亨”(意為“高貴的”)字樣,稱為霍亨索倫家族。他的兩個兒子先后继承爵位,弗里德里希四世继承索倫伯爵及紐倫堡伯爵領地,其後他於1218年將紐倫堡伯爵領地傳給他的弟弟康拉德三世。索倫伯爵是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子嗣信奉天主教的士瓦本系,而紐倫堡伯爵皆是康拉德三世的子嗣其後改為信奉新教的法蘭克尼亞系。.

新!!: 德国国旗和霍亨索伦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尔伯特·斯佩尔

貝托爾德·康拉德·赫爾曼·阿尔伯特·斯佩尔(Berthold Konrad Hermann Albert Speer,)是一位德国建筑师,在纳粹德国时期成为装备部长以及帝国经济领导人,在后来的纽伦堡审判中成为为主要战犯。.

新!!: 德国国旗和阿尔伯特·斯佩尔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德国国旗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德国国旗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戈林

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經濟部長、普魯士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戈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著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并獲得了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功績勳章」,戰爭後期還擔任曾為「紅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領導的第1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指揮官。戰後戈林加入了納粹黨,為該黨最早的一批成員,並參與了1923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期间身中槍傷。为此,後來他一直靠注射嗎啡來減緩痛苦,结果終生麻藥成癮,體型也從健壯轉為肥胖。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空軍總司令,並憑藉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為空軍取得大量預算與獨立地位,令其快速建軍。 戈林以德國空軍最高領袖的身份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他本人並不直接干預作戰細節,對現代化空軍技術也缺乏了解,但還是對德軍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敦克爾克戰役、不列顛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場決定性戰鬥的發展、德國海軍航空兵、空降部隊和空軍地面部隊的建立、指揮反盟軍轟炸作戰等等。1940年德國打敗法國後,戈林的權力與聲望達到最高峰:希特勒將其晉升為「國家元帥」(或譯作「帝國大元帥」),高過傳統意義上的德國元帥,隔年還指名戈林為其政治接班人。1942年後,隨著德國軍事情勢惡化,戈林的聲望和希特勒對其的信任逐漸降低,于是前者从此不管政治與軍事事務,專注於掠奪各佔領地的藝術品與财富,并過著奢華的生活度日。 1945年4月22日,戈林得知希特勒將自殺,遂拍發電報告知後者他將接掌德國的所有權力。希特勒見狀,認為此為不忠的表現,便下令撤銷戈林全部職務,同时開除黨籍并將其逮捕。二戰結束後,戈林在審判德國黨政軍領袖的「紐倫堡審判」中被判犯「」、「」、「戰爭罪」和「反人道罪」,并處以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殺身亡。.

新!!: 德国国旗和赫尔曼·戈林 · 查看更多 »

薩爾

#重定向 薩爾蘭.

新!!: 德国国旗和薩爾 · 查看更多 »

薩爾保護領

薩爾保護領(Saarprotektorat,Protectorat de Sar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德國分離出來的短暫保護國。由法國所管理,位於德、法兩國之間。1955年舉行全民公投後,於1957年1月1日起成為西德一部分,相當於今日德國薩爾蘭。回歸西德後,薩爾蘭成為非城市州中最小的州。其名來自薩爾河。 薩爾河與其支流河谷是片地形起伏,礦產豐富,經濟上相當重要,且工業化相當成熟的地區,該地居民幾乎都為德意志人。發展成熟的鐵路系統,源自於工業革命時期。.

新!!: 德国国旗和薩爾保護領 · 查看更多 »

金(gold)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u(来自aurum),原子序数79。纯金是有明亮光泽、黄中带红、柔软、密度高、有延展性的金属。金在元素周期表中在11族,属过渡金属,是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几种元素之一。金在标准状况下是固体,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态单质形式(自然金)存在,如岩石、地下及沖積層中堆积的砂金或金粒。金能和游离态的银形成固溶体琥珀金,在自然界中也能和铜、钯形成合金。矿物中的金化合物不太常见,主要是碲化金。 金的原子序数在宇宙中天然存在的元素中是较高的。据信这种重元素是在两颗中子星碰撞时的超新星核合成中产生,在太阳系形成前的尘埃中就已存在。由于地球形成之初还处于熔化状态,的金几乎都已沉入地核。因此,现在地球上地壳和地幔的金多是拜后来后期重轰炸期(约40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赐。 金能抵抗单一酸的侵蚀,但却能被王水溶解(“王水”因此得名)。这种混合酸能和金反应生成四氯合金酸根离子。金也能溶于碱性氰化物溶液,这是其开采和电镀的原理。能夠溶解銀及卑金屬的硝酸不能溶解金,这些性質是黃金精煉技術的基础,也是用硝酸来鉴别物品裡是否含有金的原理,这一方法是英語諺語「acid test」的語源,意指用「測試黃金的標準」来測試目標物是否名副其實。此外,金能溶于水銀,形成汞齊(也是一种合金),但这并非化学反應。 金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貴金屬,用于貨幣、保值物、珠寶和艺术品。以前国内和国际通常实行以金为基础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但1930年代时金币已停止流通。70年代,随着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结束,世界范围内的金本位制终于让位给法定货币制度。不过因其稀有,易于熔炼、加工和铸币,色泽独特,抗腐蚀,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等特点,金的价值不减。 底,人类总共开采18.36万公噸(相当于9513立方米)的金。 产量中的50%用于珠宝,40%用于投资,还有10%用于工业。 因其高延展性,抗腐蚀性,在大多数反应中的惰性和导电性,金一直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用作耐腐蚀的电子连接器,这是它的主要工业用途。此外它还用于屏蔽红外线,生产和金箔,以及修补牙齿。有些金盐在医学上仍作为消炎药使用。.

新!!: 德国国旗和金 · 查看更多 »

金色

金色是一種近似金的顏色。它並不是一種單色,而是漸變的黃色。.

新!!: 德国国旗和金色 · 查看更多 »

色调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评价。一幅绘画作品虽然可能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色调,是偏藍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如果作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如果都是不一致的小色块,总的效果也给人一种统一的色調。 Category:颜色.

新!!: 德国国旗和色调 · 查看更多 »

艾森纳赫

艾森纳赫(Eisenach)是德国图林根州的一座城市,位于图林根森林北部丘陵和海尼希(Hainich)国家公园。.

新!!: 德国国旗和艾森纳赫 · 查看更多 »

雅利安人種

雅利安人種或譯為亞利安人種,是在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中期劃分出的一個人種,屬高加索人種,该人种身材较高大,淡色皮膚,面長多毛,鼻骨高,瞳孔颜色浅,虹膜多成淺灰至藍色,髮色多變,採用印欧语系的语言。 此人種細分為北歐人種、阿爾卑斯人種和地中海人種。.

新!!: 德国国旗和雅利安人種 · 查看更多 »

选帝侯

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复数为Kurfürsten,"kur"意为“选择”,"Fürst"意为“诸侯”。)指七个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包括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維騰堡公爵、勃蘭登堡藩侯與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此一封號仍為德意志帝國所使用。.

新!!: 德国国旗和选帝侯 · 查看更多 »

SRGB色彩空间

sRGB色彩空间是惠普与微软于1996年一起开发的用于显示器、打印机以及因特网的一种标准RGB色彩空间。这种标准得到了W3C、Exif、英特尔、Pantone、Corel以及其它许多业界厂商的支持,在GIMP这样的开放源代码软件也支持这种标准,另外一些专有的或者象SVG这样的开放图形文件格式中也有应用。 sRGB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作为生成在因特网以及万维网上浏览的图像的通用色彩空间,最后选择的是使用Gamma校准系数为2.2的色彩空间,即CRT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的平均线性电压响应。 这里值得重视的是sRGB的设计与当时(1996年)不算理想色彩空间的CRT显示器相匹配。当时大量的专业或者个人电脑软件,使用8位深度的图像文件,并且不经转换就在8位/通道的显示器上显示。许多时髦的非CRT硬件,如LCD、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尽管本身并不生成sRGB曲线,但是都带有补偿电路或者软件以遵循这个标准。在一些高端的专业设备上可能并不遵循这个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假定任何不带颜色配置表或者其它信息的8位图像文件、8位图像API或者设备接口,都处于sRGB色彩空间。.

新!!: 德国国旗和SRGB色彩空间 · 查看更多 »

TIME Magazine

#重定向 時代雜誌.

新!!: 德国国旗和TIME Magazine · 查看更多 »

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是德国分裂期间,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强化边境”(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以前往西德。由于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包围封锁在东德范围之内,因而也被称之为“自由世界的橱窗”(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350万东德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其中1949年到1961年间约26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视为通往西方的通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1960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东德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甚至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因故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的倒塌为结束东德共產党的独裁统治,东德政府的倒台以及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

新!!: 德国国旗和柏林圍牆 · 查看更多 »

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Deutscher Orden),又译德意志騎士團,正式名称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heutonicorum Ierosolimitanorum;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ankt Mariens in Jerusalem),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为三大骑士团。现时,条顿骑士团的口号是“帮助、守卫、救治(Helfen, Wehren, Heilen)”。.

新!!: 德国国旗和条顿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新!!: 德国国旗和東德 · 查看更多 »

極右派

極右派(Far-right politics),又称极右翼,是指其政治立場位於政治光譜最右端的人士或組織。「極右」也常被許多政治評論家用來描述一些難以歸入傳統右派的政治團體、運動和政黨。 一些學者使用「極端右派」(Extreme Right)或「偏激右派」(Ultra Right)來討論位於傳統選舉政治範圍以外的右派政治團體,通常有革命右派份子、好戰的種族至上主義者和宗教極端主義者、新法西斯主義者、新納粹主義者和三K黨員等。在這種用法中,該名詞與不好戰的極右派或右派民粹主義者等其他形式的極右派有所區別。 學者在使用「極右派」時有著至少兩種衝突的用法: 傾向改革的右派運動或保守派政黨中的右派派系。他們常被稱為「不同政見的右派」(Dissident Right)、「行動主義右派」(Activist Right)或「右翼民粹主義」(Right-wing Populism)。他們的立場介於傳統保守派和極端右派之間。這些人士位於主流選舉政治之外,但他們一般是發起改革運動,而非革命。一些被認為的「極右派」的政黨則是因為與原主流中間偏右保守主義政黨意見不合,認為他們的政策和理念已偏離原來的右派路線,如英國獨立黨。 新法西斯主義者與新納粹主義者時常被視為「極右派」或「偏激右派」。這些團體通常具有革命性質,而非改革。新法西斯和新納粹也意指他們來自二戰之後的時代。 由於這些分類尚未普遍被接受,以及還有其他的用法存在,因此讓「極右派」的用法較為複雜。.

新!!: 德国国旗和極右派 · 查看更多 »

極左派

極左派(Far-left politics),又称极左翼,是描述團體或個人政治立場在政治光譜中的位置極左。「極左」和「極右」也常意味著極端主義(Extremism)。有些極左團體不希望在現有制度架構下執政,這可能是與其他左傾團體不同之處。在某些國家,極左派是指共產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共產主義、左翼共產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等,而女權主義和環境保護主義的一些分支也包含於極左派中。 「極左」和「極右」的名稱一直存在著爭議,因為這稱呼是依照其政治立場來界定政治光譜上所在的位置。然而這是主觀的判斷,而且人們常常假設,比中間派還要激進的觀點就是極端或錯誤的。.

新!!: 德国国旗和極左派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德国国旗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族國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乃歐洲在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歐洲在18及19世紀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国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從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體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體的認同概念,其來源可以是共享的體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應此包括以公民民族主義及種族民族主義等不同的思維,主要取決於認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謂的單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同一价值、歷史、文化、或语言;不論是繼承前帝國/王國的統治範圍或者是當代全球化的移民現實來說,少有国家符合此類型。因此,當代民族国家常為多民族國家,而今日多元文化主義常用來形塑及爭取對體制的認同,而非民族,但按國家族群比例的多寡,一國對於外來移民的包容程度也會不同。.

新!!: 德国国旗和民族國家 · 查看更多 »

汉堡

漢堡(;, 当地发音:; 低地德语/低地撒克逊语:Hamborg)),全称为汉堡汉萨自由市(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汉堡宪法 ,位于德国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汉堡拥有近180万人口,是仅次于柏林的德国第二大城市,欧盟第八大城市。作为一個城邦,其行政级别有其联邦州议会和州立法委员会。汉堡及其周围城镇共有274万人口,而汉堡大城市群则有500万人口。 汉堡港位于易北河出海口,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第20大港口。同时因为包括汉堡机场和众多轨道交通,汉堡是欧洲物流的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汉堡经济主要为高科技经济,包括航空航天工程企业(空中客车)、生命科学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制成品企业(拜尔斯道夫和联合利华),同时作为一个媒体中心其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

新!!: 德国国旗和汉堡 · 查看更多 »

汉萨同盟

汉萨同盟(Hansa、或Liga Hanseatica,Hanseatic League,又譯漢撒同盟和漢莎同盟),12-13世纪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条顿骑士团诸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汉萨(Hansa、或Hanse )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最早是指從須德海到芬蘭、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與一群貿易船隻。12世纪中期逐渐形成,14世纪晚期—15世纪早期达到鼎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来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施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中叶后,随着英、俄、尼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转衰,1669年解体。现今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汉莎航空(Lufthansa)即是以汉萨同盟命名的。.

新!!: 德国国旗和汉萨同盟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新!!: 德国国旗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查看更多 »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德语:Frankfurter Nationalversammlung)是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间成立的国民议会,用以计划以民主之方式统一德国。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有831名众议员出席。 议会成员于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圣保罗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召开会议。受到1848年革命的影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制定憲法與成立議會,以期商討統一德國事宜,以自保權力。.

新!!: 德国国旗和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 查看更多 »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新!!: 德国国旗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我的奋斗

《我的奮鬥》(Mein Kampf)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於1925年出版的一部自传,融合了其政治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日后德国纳粹黨的思想纲领。這本書有「世界上最危險的書」之稱。 本书讲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及反犹太主义。在納粹德國戰敗后,此书因宣扬纳粹主义思想而在不少国家的出版发行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希特勒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书,《我的奋斗》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著名,其续篇《希特勒的第二本书》(Zweites Buch)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的。.

新!!: 德国国旗和我的奋斗 · 查看更多 »

海德堡

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位于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之间。2002年城市方圆109平方千米内有人口140,000。 海德堡坐落于内卡河畔。内卡河在此处由狭窄而陡峭的歐登瓦德山山谷流向莱茵河河谷,并与莱茵河在海德堡西北20千米的曼海姆交汇。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于高出内卡河200米的王座山上,俯视狭长的海德堡老城。著名诗人歌德曾经漫步环绕城堡的公园。 海德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和现代混合体。过去它曾是科学和艺术的中心,如今的海德堡延续传统,在城市内和城市附近建有许多研究中心。 海德堡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欧洲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海德堡大学亦座落其中。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尔、诠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及語言哲學家。於1817年发明自行车的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

新!!: 德国国旗和海德堡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德国国旗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旗幟學

旗幟學是一個專門研究旗幟及旗幟上的徽飾的學問。旗幟學的研究範圍,除了古代及現代的旗幟以外,還包括旗幟的設計、製作與使用,並嘗試如何利用旗幟去瞭解及解釋現代社會。 旗幟學的英文“Vexillology”源自拉丁文的“vexillum”及後綴詞“-(o)logy”,於1960年由旗幟學權威、美國人史密夫(Dr.

新!!: 德国国旗和旗幟學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德国国旗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新!!: 德国国旗和拉脫維亞 · 查看更多 »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新!!: 德国国旗和总理 · 查看更多 »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新!!: 德国国旗和普奥战争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德国国旗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新!!: 德国国旗和普魯士王國 · 查看更多 »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新!!: 德国国旗和普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7月20日密谋案

7月20日密謀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德國抵抗運動主導的刺殺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與後續政變行動,藉此推翻以納粹黨為首的德國政府、進而和西方的同盟國達成和平協議。儘管在這之前德國各個抵抗運動成員曾多次嘗試推翻納粹德國政府,密謀案一開始便計畫以成功暗殺希特勒為前提,緊接著實施一連串德國政治、軍事乃至於親衛隊等權利移交計劃。經過後續調查,大約有近200多名納粹德國各界高層參與7月20日密謀案,其中包括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19名將級軍官、26名上校、2名大使、7名外交官、1名部長、3名國務秘書與刑事警察局局長,以及數名、和參與其中。 1944年7月20日,德意志國防軍軍官克勞斯·馮·史陶芬堡於德國在東普魯士拉斯滕堡的戰地指揮部「狼穴」基地引爆公事包炸彈,企圖藉此炸死元首希特勒,但該引爆裝置爆炸後只讓希特勒受到輕傷。由於「希特勒死亡與否」這問題遲遲未獲得確認,這使得原本應當在暗殺成功後立刻啟動的女武神行動(瓦爾基里行動)未按照原先規劃發動。最後因為參與者對於軍事政變施行的猶豫,最後因未成功暗殺希特勒以及延後啟動後續政變計畫而讓密謀案宣告失敗。希特勒隨後下令將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逮捕並處以極刑,甚至連埃爾溫·隆美爾以及君特·馮·克魯格都承受極大壓力而被迫自殺。德國海軍元首事務會議(Führer Conferences on Naval Affairs)的紀錄則指出蓋世太保至少逮捕了7,000人,最終對4,980人執行了處決命令。 參與以赫爾穆特·詹姆斯·馮·毛奇主導的克萊稍集團為主,其中包括有、德意志國防軍部隊與將領以及部分政府官員。整體來看,儘管7月20日密謀案因為其未能成功發動女武神行動而著名,但也是納粹德國時期最大規模的軍事政變行動,甚至計畫在德國境內全面推翻納粹德國政府。許多高階德意志國防軍軍官認為藉由這次行動,能夠向全世界證明並非所有德國人都類似希特勒或納粹黨成員。儘管政變之後提議的的和平協議細節仍然不明,但可能會繼續要求統治德國過去長期管理的歐洲領土。由於許多主要抵抗運動的領導人都已經遭到處死,德國反納粹組織因而受到了致命打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都沒有其餘有組織性的暗殺行動出現。.

新!!: 德国国旗和7月20日密谋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德國國旗西德國旗西德国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