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燾 (南宋)

指数 張燾 (南宋)

張燾,字子公,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南宋政治人物。 秘閣修撰張根之子。政和八年(1118年)王昂榜進士第三人,授官文林郎、辟雍錄、秘書省正字。靖康元年,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聘燾入幕,李綱被貶,張燾亦貶。宋室南遷後,历任湖州通判、司勳員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職,绍兴八年累官兵部侍郎。1138年任吏部尚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戊子,自左太中大夫、提举太平兴国宫除同知枢密院事。次年(1163年),任命为参知政事,以年老辞。乾道二年(1167年)卒,谥忠定。有子張垓、張埏。.

20 关系: 南宋司勳員外郎參知政事吏部尚書宋史中書舍人乾道德興周必大兵部侍郎王昂秘閣秘書省靖康起居舍人通判正字江西省政和县政治人物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張燾 (南宋)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司勳員外郎

#重定向 司勳司.

新!!: 張燾 (南宋)和司勳員外郎 · 查看更多 »

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於唐朝首先設置,並非正式官位,而是三省長官以外的官員,加上此頭銜(或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的頭銜),即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等於成為宰相群的一員。 宋代太祖時,為分割宰相權力,故在同平章事(即宰相,簡稱平章),底下設參知政事(簡稱參知、參政),原不知印,不升政事堂,為宰相的副職,開寶六年始升都堂議政,至道元年與宰相輪班知印,後來實際權力大致等於宰相,遼、金、元等朝多沿用此制。參知政事一職,明代洪武九年以後不存,清代的協辦大學士有時亦美稱參知,但已為虛職而無實權。 地方亦有參政一職,洪武九年,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以左、右參政為布政使之副職。清初略略沿用,乾隆時廢。.

新!!: 張燾 (南宋)和參知政事 · 查看更多 »

吏部尚書

吏部尚书,中國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長、組織部長,雅称大冢宰,別名吏書、天官卿、六官之長。.

新!!: 張燾 (南宋)和吏部尚書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張燾 (南宋)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是中國古代官职。.

新!!: 張燾 (南宋)和中書舍人 · 查看更多 »

乾道

没有描述。

新!!: 張燾 (南宋)和乾道 · 查看更多 »

德興

德興可以指:.

新!!: 張燾 (南宋)和德興 · 查看更多 »

周必大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人,其先鄭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刻書家,卒諡文忠。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楊萬里、文天祥,合稱廬陵「五忠一節」。.

新!!: 張燾 (南宋)和周必大 · 查看更多 »

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約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副部长(次長),始置于隋大業三年。全稱為尚書省兵部侍郎,俗稱兵侍、小司馬、佐司馬、夏卿之亞。唐至北宋前期為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后從三品。北宋前期為文官遷轉階官,元豐改制后為職事官。 「兵部」乃六部之一,“兵部”源於三國曹魏“五兵制”,隋唐以後設立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歷代相沿,至民国取消。即今之國防部。「侍郎」,近似于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近似于部長。.

新!!: 張燾 (南宋)和兵部侍郎 · 查看更多 »

王昂

王昂可以指:.

新!!: 張燾 (南宋)和王昂 · 查看更多 »

秘閣

閣,是中國宮廷藏書之處,自晉、南朝宋至隋、唐,皆設有秘閣藏書,宋沿唐制設三館,改弘文館為昭文館。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新建昭文館、集賢院、史館等三館收藏圖籍,總名為崇文院,通稱閣職。端拱元年(988年)又於崇文院中堂設秘閣,選三館善本圖書及書畫等入藏,藏書最為完備。淳化元年(990年)擴建秘閣,於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太宗御題匾額“秘閣”,設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管理秘閣事務。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下诏向全国征集三馆所少图书,献一卷,给千钱,献三百卷以上给出身。又令三馆抄写二套,一套放置禁中龙图阁,一置后苑之太清楼。后宮中失火,延燒到崇文院與秘閣,其中藏書多有焚燬。于是出禁中本,重新校勘、校理,恢復秘閣藏书,至仁宗時,秘閣归属秘书省管理,藏書已達15785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館與秘閣藏書,去蕪存菁、刊其訛舛,編成書目,賜名「崇文總目」,歷七年至慶曆元年七月成書,慶曆元年(1041年)十二月,翰林學士王堯臣、王洙、歐陽脩等上「新崇文總目」六十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宋朝崇文三館和秘閣曾多次失火,補缺端靠「崇文總目」。據江辟疆「目錄學研究」統計,宋代官修藏書目錄達15種左右,遠勝於其他朝代。徽宗時因三館書多遺缺,募員繕寫一式三份,一份藏於宣和殿,一份藏於太清樓,一份藏於秘閣。靖康之變時,金兵攻陷汴梁(今開封),宣和館閣藏書與二帝皆被劫送北都。康王赵构南渡在临安即位后,下诏搜求各地藏书,重建秘阁。.

新!!: 張燾 (南宋)和秘閣 · 查看更多 »

秘書省

書省,又名蘭臺、麟臺,秘書監源設於東漢桓帝,屬太常寺,三國曹魏時曾屬少府,西晉初裁撤,西晉末復置秘书寺,南朝梁後改为省,置监、丞等官;唐代秘书省领太史、著作二局,曾改称兰台、麟台;北宋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宋神宗元豐改制後,秘書省職事恢復。元代并入翰林國史院,明代因之歸屬翰林院。 為六省(實際上有六省,三省只是權力核心)之一,工作性質是管理皇家圖書館,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 秘書省內設秘書監(皇家圖書館館長,從三品)一人,秘書少監(副長官,又名蘭臺侍郎,從四品)二人,秘書丞一人,秘書郎四人、校書郎八人、正字四人,主事一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筆匠六人等共八十八人。.

新!!: 張燾 (南宋)和秘書省 · 查看更多 »

靖康

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是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靖康这个年号一共2年,有安定富足之意。.

新!!: 張燾 (南宋)和靖康 · 查看更多 »

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是中國古代官制,隋炀帝始置,隸属内史省。 唐初廢舍人,改為起居郎。显庆三年(658年),另置起居舍人,隸属中书省。龙朔二年(662年)改起居舍人为右史,记载皇帝言行与国家大事,並送史館記錄存留。宋朝沿置。.

新!!: 張燾 (南宋)和起居舍人 · 查看更多 »

通判

通判,中國古代官職之一,五代十國顺义元年(921年)始置。 學界認為通判一職始創立於北宋,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以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全称通判某州军州事,俗称通判、通州、州判、监郡、郡佐、州佐、治中、别驾、郡丞。事實上,五代十国时期,吳王楊溥於顺义元年(921年)已设立此职,表張延翰為江州觀察巡官,通判軍府事。南唐保大元年(943年)繼設有通判一職,張易“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鐵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地帶,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1年,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也被用作古代廳長的別名,如:噶瑪蘭厅通判。.

新!!: 張燾 (南宋)和通判 · 查看更多 »

正字

正字可以指:.

新!!: 張燾 (南宋)和正字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張燾 (南宋)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政和县

政和县(闽北语:)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处,与南平市的建阳区、建瓯市、松溪县,宁德市的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以及浙江省的庆元县相邻。 全县人口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5万人,汉族人口占99.4%;县政府驻熊山街道。.

新!!: 張燾 (南宋)和政和县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張燾 (南宋)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