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南京市,南阳市,南陽郡,天和,庶子 (官制),庾肩吾,徐陵,徐摛,侯景之乱,北周,北周象戲,北周武帝,刺史,哀江南赋,王克,王褒 (南北朝),簡文帝,萧统,表字,西魏,駢文,鮑照,象经,開府儀同三司,陈朝,杜甫,梁,梁元帝,殷不害,江陵县,河南省,新野县,文學,散騎常侍。
- 6世紀中國詩人
- 北周人
- 南梁官员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庾信和南京市
南阳市
南阳市,简称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南水北)。全市现辖2个市辖区、4个市级功能区、10个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已划出大片地区如泌阳)。 史前遗物有西峡恐龙蛋化石,与四川自贡出土的骨架相呼应。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是著名的冶铁中心,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阳郡治所所在地,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明为唐王藩封,今存王府山。历代以来,以南阳为封号者,不胜枚举。 古来以「楚风汉韵」知名。下辖内乡县令居豫鄂陜三省交界处,曾破格为五品(就中淅川是楚国源),今存完整清代县衙。白河流经市内为汉水最大支流。旧南阳府境内出土众多汉画砖,卧龙区有传承武侯祠(清康熙版刻已与医聖祠俱毀文革中),与色彩斑斓的独玉产地相去不远。为河南省内唯一长江流域地区(另信阳为淮河源)。 今南阳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有谓是古丝绸之路之源,断代可疑待考。 先秦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扣马谏王”、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皆发生在秦汉南阳郡。古南阳孕育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浑天仪发明者张衡、陶朱公范蠡、兴周八百年的太公望姜子牙、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等历史名人。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陶岔渠所在地,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国家园林城市,宛西风景尤为秀美,(山茱萸等)特色中草药三分天下西峡有其二。.
查看 庾信和南阳市
南陽郡
南阳郡,中国古郡名。秦国于前272年设置,辖境在今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其后辖境多有变化。唐朝乾元时,全国废郡改州,改为邓州。.
查看 庾信和南陽郡
天和
天和可以指:.
查看 庾信和天和
庶子 (官制)
庶子為一種官名,為中國官職之一,古代有「天子庶子之官」,掌诸候、卿大夫的庶子的教养、训戒等事。 秦朝設有庶子、少庶子、中庶子等,漢朝以後,多為服事太子、皇子或藩王幕府的內部事務,與皇帝的侍中相似。 明、清時的庶子,位正五品,配置於朝廷之輔助部門。品等為正五品,主要為文學侍從。該官職通常設置於詹事府左右春坊,有左庶子與右庶子建制。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查看 庾信和庶子 (官制)
庾肩吾
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南朝梁文學家、書法理論家。 庾信之父。八歲能賦詩,梁普通四年(523年)為晉安王蕭綱常侍,在雍州時,任雲麾參軍,並兼記室參軍,與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摛、王囿、孔鑠、鮑至等十人抄寫典籍,号为“高斋学士”。簡文帝蕭綱繼位,以庾肩吾為度支尚書。侯景至建康,矫诏遣庾肩吾使江州招降萧大心,後逃至建昌一帶,被侯景部將宋子仙所俘,子仙欲殺之,告訴他說:「吾聞汝能作詩,今可即作,若能,將貸汝命。」肩吾迅筆揮成,辭--甚美,曰:“發與年俱暮,愁將罪共深。聊持轉風燭,暫映廣陵琴。”宋子仙讓他當建昌令。肩吾仍間道奔江陵,投奔萧绎,承圣二年(553年)封武康县侯。《梁書》卷四十九有傳。 肩吾擅長詩賦,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亦工書法,正、草兼能。自號玄靜先生。著有《書品》。其作品多散佚,李贺時已不見其文,明人张溥輯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查看 庾信和庾肩吾
徐陵
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祖籍東海郯(今山東郯城)。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政治家。其仕宦生涯从梁武帝末年直至陈后主即位,历仕九朝。祖父徐超之,南朝齐鬱林太守。 早年以詩文聞名,“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老》、《莊》。及長,博涉史籍,縱橫有口辯”,释宝志摸他的頭說:“天上石麒麟也。”與庾信齊名,號徐庾體,與其父徐摛皆顯貴。梁簡文帝蕭綱為太子時,任東宮學士。歷任尚書度支郎等職。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出使东魏。巧妙地应对了东魏一方前来接待的魏收的言辞挑衅。徐陵尚未归朝,南梁便爆发了侯景之乱,因而滞留东魏。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5年),南朝梁国都江陵被侯景攻破,梁元帝遇弑,北齐于是派遣貞陽侯蕭淵明归国继承帝位,徐陵也得以跟从队伍归朝。徐陵回归后得到太尉王僧辩的赏识,被举为尚書吏部郎,掌管诏命的撰写。随后的政治斗争中,陈武帝诛杀了王僧辩,僧辩旧部任约趁虚偷袭陈国首都建康,徐陵为了报答王僧辩的恩情,参与了任约的计划。失败后,陈武帝释放了徐陵,并不加追责。陈文帝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安成王陈頊及其部下鮑僧叡依仗权势,压制言论,徐陵听闻后,威严地在朝堂上对陈顼加以弹劾。并令殿中御史扶着他退下殿上,免去了其侍中、中书监的官职。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徐陵被任免为吏部尚书,主管人事。徐陵针对当时求官、买官严重的情况加以治理,制止了侯景之乱以后出现的冗官现象。陈废帝时期,徐陵参与了顾命大臣陈顼的篡位计划,事成之后,受封建昌縣侯。太建三年(公元571年),拜为尚书左仆射。陈宣帝准备北伐,徐陵力排众议推荐了吴明徹为北伐军司令,致使北伐取得了胜利。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徐陵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徐陵擅长宫体诗,诗风绮丽,如《乌栖曲》其一: 徐陵編有《玉台新詠》十卷,後人輯有《徐陵集》,今存六卷。.
查看 庾信和徐陵
徐摛
徐摛(),字士秀,東海郯(山東郯城)人。 祖徐憑道,宋海陵太守。父徐超之,官員外散騎常侍。生於劉宋廢帝元年(474年),幼而好學,“屬文好為新變,不拘舊體”,春坊盡學之,號稱宮體。梁武帝蕭衍召見徐摛,很得歡心,“帝甚加歡異,更被親狎、寵遇日隆”,其子徐陵亦在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隆。卒於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玉台新詠》不錄徐摛之詩。.
查看 庾信和徐摛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结京城守将皇侄临贺王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驻守寿阳。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侯景得势后,先立萧正德为帝,再杀萧正德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帝,又废萧纲立武帝曾孙萧栋。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中江南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士族门阀在此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而这之后陈霸先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最终取而代之建立南陈。.
查看 庾信和侯景之乱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后,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朝所滅,后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查看 庾信和北周
北周象戲
北周象戲,是中國南北朝時的兩人博戲,常被依棋名錯認為象棋類遊戲與寶應象棋的前身,楊慎、徐应秋、方以智、楊蔭深、崔樂泉等學者依規則否定是象棋類遊戲,與中國象棋迥不相侔,是擲賽遊戲。.
查看 庾信和北周象戲
北周武帝
#重定向 周武帝.
查看 庾信和北周武帝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查看 庾信和刺史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是南北朝庾信所作的辭賦,抒發他的去國之悲與鄉關之思。.
查看 庾信和哀江南赋
王克
王克(),江苏萧縣(今属安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1944年加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作战。1952年跟随21军赴朝参战,1958年回国,进沈阳高级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在北京炮校任职,后回兰州军区武威炮校,在军区和21军任职。20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21军军长,后21军改为集团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首任军长。此后,先后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1995年9月起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2003年退役。 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查看 庾信和王克
王褒 (南北朝)
王褒(),字子渊,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學問淵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以善駢文著稱,娶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為妻。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破江陵后,虜王褒等入关,宇文泰大喜說:“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陈朝与北周通好後,許多寓流士子得以還鄉,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南回。建德年间(572年—578年)去世。 有子王鼒,隋卫尉寺丞、安都郡守、石泉侯。王鼒有女嫁唐荥阳公张某。王鼒子王弘让,隋工部、宪部郎、中书舍人。王弘让生王方泰、安州别驾王雄。王方泰生襄州襄阳县尉、同州冯翊县丞王鸿。王鸿生长安县尉左授襄阳郡毂城县尉又移南阳郡临湍县尉王志悌。王志悌生唐朝太中大夫王汶。王汶生朝散大夫、守尚书、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上柱国、临沂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衮。王衮生王存夫,唐穆宗挽郎。王雄生张掖丞王伯惠。王伯惠生赠秘书少监王义丰。王义丰生义王府咨议王峤。王鼒子王弘训,唐御史中丞。王弘训生户部郎中王方智。王方智生唐忠王府文学、上柱国王固己。.
查看 庾信和王褒 (南北朝)
簡文帝
簡文帝,可以指下列二人:.
查看 庾信和簡文帝
萧统
蕭統(),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太子、文學家,梁武帝長子,其母為貴嬪丁氏。.
查看 庾信和萧统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查看 庾信和表字
西魏
西魏(535年-557年)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的北朝的一個地方政权,是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元宝炬為帝,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總止經歷兩代三帝,享國二十二年。 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以霸府的形態控制著政權,在他努力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而且屢勝東魏。.
查看 庾信和西魏
駢文
駢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體,其句式多為四六句及對仗,故又稱四六文、駢儷或駢體。具駢文特點而押韻者稱駢賦。駢文在文学界上長期為廣泛研究,然其因为文章受限於追求藝術技巧之故,适于写景而不适于敘事。.
查看 庾信和駢文
鮑照
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郡人(今江蘇漣水縣北),南朝宋詩人。宋元嘉(424年—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為國侍郎。其後成為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466年劉子頊遵奉其兄劉子勛為正統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465年底弒殺兇暴的前廢帝劉子業,自立為帝),參加了所謂的「義嘉之難」(義嘉為劉子勛之年號)。劉子勛與劉子頊在同年兵敗被殺,鮑照也在劉子頊的軍中被亂兵殺害。 鮑照的詩主要學習張協和張華,善於摹寫形狀。宋顏延之問己與謝靈運優劣于鮑照,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胡應麟《詩藪》稱其“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著有《鮑參軍集》。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元嘉三大家”。鮑照有個妹妹叫鮑令暉,是著名女詩人。.
查看 庾信和鮑照
象经
《象经》,又稱《三局象經》,公元569年,由北周武帝宇文邕與底下臣子替他所發明的北周象戲所編寫,並由王褒作序《象戲經序》、庾信作《进象经赋表》、《象戲賦》,现在也只保留此三篇。.
查看 庾信和象经
開府儀同三司
#重定向 开府仪同三司.
查看 庾信和開府儀同三司
陈朝
陳朝可以指:.
查看 庾信和陈朝
杜甫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都多自称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号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遺、杜工部;又稱杜少陵、杜草堂(曾隐居于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與李白并稱「李杜」,為了與晚唐的两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稱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查看 庾信和杜甫
梁
梁可指:.
查看 庾信和梁
梁元帝
梁元帝萧绎(),字世誠,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正式谥號為「孝元皇帝」,後世比照西漢的漢元帝和東晉的晋元帝,省「孝」字稱「梁元帝」。.
查看 庾信和梁元帝
殷不害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南北朝时期官员。.
查看 庾信和殷不害
江陵县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10年末总人口40.5万人。 .
查看 庾信和江陵县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庾信和河南省
新野县
新野县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白河流域,是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野县下属8个镇5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五星镇、歪子镇、王庄镇、溧河铺镇、施庵镇、沙堰镇、王集镇、新甸铺镇;上港乡、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汉城街道办事处、汉华街道办事处。.
查看 庾信和新野县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庾信和文學
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中國、朝鮮古代官名。.
查看 庾信和散騎常侍
另见
6世紀中國詩人
北周人
- 冯小怜
- 吳明徹
- 孙思邈
- 封德彝
- 庾信
- 斛律皇后
- 李百药
- 李靖
- 杨勇 (隋朝)
- 梁明帝
- 穆邪利
- 窦建德
- 胡皇后 (北齐后主)
- 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
- 苏威
- 陈后主
- 陈宣帝
- 陳昌 (南北朝)
- 韓鳳
- 高延宗
- 高绍义
- 魏恭帝
- 齊幼主
- 齐后主
南梁官员
亦称为 庾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