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7 关系: 城邦,埃及,卡德摩斯,古典时代,塞墨勒,安菲翁,安提俄珀,中希臘,希腊1号高速公路,希腊神话,希腊行政区划,七将攻忒拜,亚历山大大帝,亚该亚,底比斯圣队,伊巴密濃達,俄狄浦斯,地生人,克诺索斯,維奧蒂亞州,线形文字B,线性文字B,特伊西亚斯,特洛伊,狄俄倪索斯,青铜时代,迈锡尼,阿蒙霍特普三世,阿提卡,赫拉克勒斯,薛西斯一世,腓力二世,雅典,考古学,泰尔,斯巴达,拜占庭帝国。
- 古希腊城邦
- 古希腊底比斯
- 古希臘城市
- 屠城
- 希腊的古希腊遗址
- 希臘城邦
城邦
城邦或城國、都市國家(City state),是指城市範圍同國家範圍幾乎完全相同的一種國家型態,而政府主權或自治權也呈範圍相同。現時的代表國家即為新加坡、梵蒂岡等。 歷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古希臘城邦(如雅典、斯巴達)、迦南的腓尼基城邦(如推羅、西頓)、中部美洲的瑪雅城邦、絲綢之路上的小國(如撒馬爾罕、布哈拉)、东非城邦(如基尔瓦、马林迪)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羅倫萨、威尼斯)。 歐洲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城邦時期—古希臘的城邦和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城邦,現時歐洲的文明都發源自這些時期。然而,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時間,因為它們的土地和實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圍的外敵。此外,這些小區域組織在鬆散的地理和文化個體中互存,成為大國建立穩固勢力的障礙。故此,他們大多融入於更大的社會體系、以至民族國家。.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城邦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埃及
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Κάδμος;英語:Cadmus或Kadmos),希腊神话人物。腓尼基國王阿革諾耳之子,福尼克斯、喀利克斯和欧罗巴的兄弟,在寻找姐姐的途中来到希腊,建立了底比斯城,其衛城Cadmeia亦以卡德摩斯的名字命名。希臘人認為卡德摩斯發明了腓尼基字母。希羅多德估計卡德摩斯在世的時期比他早1600年,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塞墨勒
塞墨勒 (Semele;Σεμέλη, Semelē),希腊神话中,皮奥夏(Boeotian)英雄卡德摩斯和哈耳摩尼亚之女,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母亲,受赫拉設計而仰视宙斯,慘死於雷霆之火下。 产生于弗里吉亚人的狄奥尼索斯和塞墨勒崇拜带有一定的邪教色彩,后被爱奥尼亚希腊入侵者和移民修改、扩充。据希罗多德对卡德摩斯的推算,估计塞墨勒生活在他之前的1600年,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罗马,女神斯提穆拉(Stimula)就已被认定是塞墨勒。.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塞墨勒
安菲翁
在希腊神话中有多名以安菲翁(Ἀμφίων,派生于单词ἀμφί“两边、周围”)为名的角色。 Category:含有希臘語的條.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安菲翁
安提俄珀
安提俄珀(Antiope)。古希腊神话人物之一。底比斯国王之女,宙斯因為垂涎其美貌而強暴他。於是安提俄珀生下安菲翁和仄忒斯两兄弟。安提俄珀回国后被狄耳刻监禁。安菲翁和仄忒斯在击败狄耳刻成为底比斯新君。其事迹于相关艺术作品中得到广泛反映。.
中希臘
中希臘大區(Sterea Ellada)是希臘的13個大區之一。面積15,549平方公里,人口614,614人(2005年)。下轄維奧蒂亞州、埃維亞州、埃夫里塔尼亞州、福基斯州、弗西奧蒂斯州五個州。 *.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中希臘
希腊1号高速公路
希腊1号国道,为希腊的公路干道之一,纵贯希腊南北,北起希腊边境的Evzoni,南至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总长度550 km(342 mi)。希腊1号国道为欧洲E75公路的一部分。 希腊1号国道途径的主要城市有塞萨洛尼基、卡泰里尼、拉里萨、拉米亚、锡韦、雅典等。 Category:希腊公路.
希腊神话
希臘神話(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即口頭或文字上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希臘神話是古希臘宗教的組成部分之一。現代的學者更傾向於研究神話,因為其實際上反映了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制度、文明以及這些神話產生的本質原因。一些神學家甚至認為古希臘人創造這些神話是為了解釋他們所遇到所有的事件。 希臘神話涵及大量傳說故事,其中很多都通過希臘藝術品來表現,比如古希臘的陶器繪畫和浮雕藝術。這些傳說意在解釋世界的本源和講述眾神和英雄們的生活和冒險以及對當時的生物的特殊看法。這些神話開始於口耳相傳,今日所知的希臘神話或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文學。已知的最早的古希臘文學作品有荷馬的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著重描寫了和特洛伊戰爭相關的重大事件。基本上和荷馬是同時期的赫西俄德的兩部詩歌《神譜》和《工作與時日》包含了當時的學者對世界起源、神權統治和人類時代的延續以及人類疾苦和祭祀活動的起源的看法和認識。除了《荷馬史詩》之外,還可以從《》(抒情詩,公元前5世紀的悲劇作品)、希臘化時期的學術作品和詩歌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作品,如普魯塔克和保薩尼亞斯的作品中發現希臘神話的踪跡。 現在希臘神話已經從很多藝術品上關於眾神和英雄故事的裝飾得到考古學上證明。公元前8世紀的陶器上的幾何設計鮮明地記錄特洛伊圍城的場景和赫拉克勒斯的冒險。在隨後的古風時期、古典希臘時期以及希臘化時期,大量得到了文學上的證據證明神話場景不斷湧現。 希臘神話對西方文化、藝術、文學和語言有著明顯而深遠的影響。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詩人和藝術家很多都從希臘神話中獲得靈感,並為其賦予現代意義。.
希腊行政区划
希臘目前的行政區劃生效於2011年。由七個管理區、13個大區、和325個自治市三個級別組成。另外聖山是一個神權自治共和國-阿苏斯神权共和国。此前,希腊行政区划分为13个大区,54个州及1033个自治市及社区。.
七将攻忒拜
《七将攻忒拜》,或译为七雄攻忒拜,是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作品,故事讲述了忒拜王子争夺王位自相残杀而死的故事。稍晚的欧里庇得斯也就相同的题材作了一部《腓尼基妇女》。 俄狄浦斯的儿子波吕尼刻斯被弟弟厄忒俄克勒斯从忒拜逐出后来到阿耳戈斯,并娶了阿耳戈斯国王的大女儿阿尔琪柯成为国王阿德剌斯托斯的女婿。 阿耳戈斯国王 阿德拉斯托斯、波吕尼刻斯,堤丢斯、预言家 安菲阿剌俄斯,国王之侄卡帕纽斯,以及国王之兄弟希波迈冬和帕耳忒诺派俄斯。共七位英雄率领七支军队远征忒拜以帮助波吕尼克斯夺回王位。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斗后,波吕尼克斯与厄忒俄克勒斯决定单独决斗。厄忒俄克勒斯一剑刺中了波吕尼克斯的腹部,以为取得了胜利,在弯腰拣拾兄长的武器时被垂死的波吕尼克斯一剑刺死。 波吕尼克斯曾想让临死的俄狄浦斯回到忒拜巩固自己的统治,俄狄浦斯诅咒:“你无法毁灭你父亲的城市,你和你弟弟必然会躺在你们自己的血泊之中。”现在这诅咒变成了现实。 双方都认为自己一方才算胜利。阿耳戈斯军想再攻打忒拜,但忒拜军队在观看决斗时仍保持着战斗的队形,向乱作一团的阿耳戈斯军队杀来。阿耳戈斯军队惨败溃退。 七英雄远征忒拜之战后,俄狄浦斯的家族几乎被完全毁灭。.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亚该亚
亞該亞,可以指:.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亚该亚
底比斯圣队
底比斯圣队(古希腊语 Ιερός Λόχος , hieròs lókhos)是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一支精锐部队,共300人,由150对「古希臘少年愛」伴侣组成。这支部队是前4世纪底比斯军队的精英。底比斯将领高吉达斯于前378年组织了这支部队。圣队在留克特拉战役中起了关键作用。于前338年的喀羅尼亞戰役中被由腓力二世率領的马其顿军全部歼灭。.
伊巴密濃達
伊巴密濃達(Ἐπαμεινώνδας,又譯作埃帕米農達、義巴敏諾達,),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的將軍與政治家。其領導底比斯脫離斯巴達的控制,並且使底比斯躍升為一等強國。其於留克特拉戰役裡大敗斯巴達,並解放了受到斯巴達奴役的麥西尼亞的希洛人與其他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居住並受到斯巴達奴役達二百多年的人民。伊巴密濃達將希臘政治版圖重整,使舊的同盟解體,創立新的同盟,並監察各城邦的建設。其軍事影響力亦很大,為底比斯取得了數場主要戰役的勝利。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稱其為希臘第一人,然而在今天其評價並不佳。其為希臘所創造的新政治秩序並不比其長壽很多,底比斯的霸權與其創立的同盟並不持久,在其死後27年,底比斯便被亞歷山大大帝消滅。所以伊巴密濃達雖然在其時代被認為是一位理想主義者與解放者,但在今天,人們大多--記得其十年戰事(前371年至前362年)大大地削弱了希臘的元氣,使希臘在其後無法抵抗馬其頓的進攻,並且被其征服。.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Oedipus或Œdipus,有時拼為Oidipous或Odypus)是希臘神話中底比斯的國王,是波塞冬六世孙,阿革诺耳五世孙,卡德摩斯玄孙, 波吕多洛斯曾孙,國王拉布达科斯孙,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兒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并娶了自己的母親。.
地生人
地生人(古希腊语:Σπαρτοί,字面意思为“种出来的人”,来自希腊语动词σπείρω,“播种”)希腊神话中一群神奇武士的统称。 地生人的来历如下:玻俄提亚英雄卡德摩斯(腓尼基国王阿革诺耳的儿子)得到一条神谕,该神谕要他跟着一头牛走,并在牛停下的地方建立一座新城。卡德摩斯忠实地执行该神谕,结果跟着这头牛来到了玻俄提亚。牛停下的地方由一条巨龙把守着,这龙的父亲是战神阿瑞斯,它吃掉了卡德摩斯带来的大部分同伴。为了夺取这片土地,卡德摩斯杀死了巨龙。这时雅典娜出现,指示卡德摩斯将巨龙的牙齿拔下来,再播种到地里;卡德摩斯将一半的牙齿种到地里(另一半被雅典娜自己带走,后来交给了科尔客斯国王埃厄忒斯),结果从种下龙牙的地方生出许多全副武装的武士,他们就是地生人。地生人刚出现时非常凶恶,卡德摩斯将一块石头扔到他们中间,他们就争吵起来并发展到互相残杀的地步。最后这些地生人除了五人以外全部在互相拼杀中战死,剩下的五人帮助卡德摩斯建立了一座名为卡德墨亚的卫城,并以其为中心发展出一座城市。卡德摩斯所建的城就是忒拜城,而这幸存的五位武士也就是忒拜五家最显赫的豪族的始祖。幸存的五位武士的名字是:厄喀翁(Εχίων,意为“毒蛇”),他娶了卡德摩斯的女儿阿高厄,所生的儿子就是忒拜下一任国王彭透斯;许珀瑞诺耳(Ὑπερενόρ,“超人”);克托尼俄斯(Χθόνιος,“土地人”);珀罗洛斯(Πελορός,“巨大的,可怕的”);乌代俄斯(Οὐδαεύς,“土地的”)。 赫拉尼科斯提供了这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他说一开始就只有五名武士,因此就略去了互相残杀的内容。 至于雅典娜交给埃厄忒斯的那些龙牙,后来它们被率领阿耳戈船英雄来到科尔客斯的伊阿宋种到地里;埃厄忒斯要求伊阿宋必须战胜由龙牙生出来的地生人,才能把金羊毛交给他。伊阿宋使用与卡德摩斯一样的计策,向地生人中间扔了一块石头,他们立刻发生争吵并拼杀起来,最后没有一人幸存。.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地生人
克诺索斯
克诺索斯(Κνωσός)是克里特岛上的一座米诺斯文明遗迹,被认为是传说中米诺斯王的王宫。它位于克里特岛的北面,海岸线的中点,是米诺斯时代最为宏伟壮观的遗址,可能是整个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克诺索斯遗址是由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于1878年进行了最早的完整发掘,发现了大批米诺斯遺跡,和许多刻有使用线形文字A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诺斯文明的存在。其中最为辉煌的米诺斯王宫始建于约前2100年至前1800年,后几经扩建,占地约一万三千平方公尺,围绕着一个1200平方公尺的中心院落展开成四个翼,上下五层楼,共有一千多间房间。 克里特島(Crete)位於希臘半島南邊,地理位置與埃及相近,以宮殿為中心發展。荷馬記錄說克里特島有90個城市,米諾斯原址是最重要的一個。幾千年來,如果克诺索斯沒有那個神話傳說,它基本上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緣地帶。伊文斯發現的不僅僅是一座廢墟,而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這一發現將使古希臘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將近一千年。雖然創造的文明已成為遺跡,但是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繼承了米諾斯的文明,成為新的愛琴文明中心,歐洲文明於是得以此基礎進步發展。.
維奧蒂亞州
維奧蒂亞州(Βοιωτίας)是希臘中希臘大區的一個州,東南與阿提卡半島相連,東部大部份與埃維亞州接壤,小部分隔北埃維亞灣與優卑亞島相望,西南為科林西亞灣。面積2,952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130,768人。首府利瓦迪亞。 下分18市、2鎮。 Β.
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B是希腊迈锡尼文明时期的一种音节文字。线形文字B出现于青铜时代晚期,早于希腊字母(约公元前15世纪)数个世纪,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而消逝。写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大部分发现于克诺索斯、科多尼亚、皮洛斯、底比斯、迈锡尼等地。后继的希腊黑暗时代,目前尚未发现线形文字B的实物。 1952年,迈克尔·文特里斯成功释读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主要在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南部地区使用,时间大约为西元前1500年-西元前1200年。 线形文字B似乎与更早的线形文字A有某种联系。.
线性文字B
#重定向 线形文字B.
特伊西亚斯
特伊西亚斯(希腊语:Τειρεσίας,英语:Tiresias,又译作忒瑞西阿斯、提瑞西阿斯或铁列西阿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最初为男性,因触怒赫拉,被变为女性,七年后恢复为男性。为一位生活于底比斯的盲人先知。其事迹反映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凭借多种获得信息的能力并对世界进行解释而闻名于世。其形象亦出现于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相关作品中。遂成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特洛伊
特洛伊(古希臘語:Τροία,或Ίλιον,拉丁語Troia,或Ilium),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其遺址於公元1871年被發現。诗人荷马创作的兩部西方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特洛伊戰爭,便以此城市為中心。19世紀之前一直被科學家視為虛構傳說的城市。 公元1871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發現特洛伊城遺址废墟,其後於同址發現更多不同時代的城市遺址。其中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特洛伊Ⅶ”的遺址,被認為是荷马史诗時期的特洛伊城,但至今仍有爭議。据考古研究,此城毁灭于公元前13世纪。 史诗中特洛伊的遺址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北面的恰納卡萊省的(Hissarlik,北緯39°58′度,東經26°13′度),於愛達山的西南面,离達達尼爾海峽不远。於羅馬帝國時期,奧古斯都曾於此處建成一座名為“Ilium”的城市,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後於拜占庭帝國時期迅速沒落。.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特洛伊
狄俄倪索斯
戴歐尼修斯(Διόνυσος,Dionysos;Dionysus),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古罗马人信奉的巴克斯(Bacchus)相对应。戴歐尼修斯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他是宙斯与塞墨勒之子,又有说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古希腊人对酒神的祭祀是秘密宗教仪式之一,类似对于狄蜜特与泊瑟芬的厄琉西斯秘仪。在色雷斯人的仪式中,帕身着狐狸皮,据说是象征新生。而专属酒神的戴歐尼修斯狂欢仪式是最秘密的宗教仪式。.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鉛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而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
迈锡尼
迈锡尼(古希腊语:,現代Μυκήνες)是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阿尔戈斯平原上的一座爱琴文明的城市遗址,位于科林斯和阿尔戈斯之间。它是荷马史诗传说中亚该亚人的都城,由珀耳修斯所建,在特洛伊战争时期由阿伽门农所统治。 這座一度被認為只是傳說虛構的城市,是由德國傳奇的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十九世紀時重新挖掘出來才得以重見天日。实际上,在公元前的第二个千年中它确实是希腊文明中最重要的城市,统治着爱琴海南部广大的地区,所代表的文明称为迈锡尼文明。 在古典希腊时期之前,这个城市已经被(可能是)多利安人入侵所破坏,其宫殿于公元前12世纪被废弃,前468年阿尔戈斯军队占领了此地,将居民尽数驱逐,迈锡尼城从此被消灭。 古典时期,旅行家保萨尼亚斯曾经访问过这个遗址,并记录了等今天还屹立在原处的纪念建筑。其他著名的遗迹还有阿特柔斯宝库、阿伽门农之墓等。今天它是希腊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遗产。.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迈锡尼
阿蒙霍特普三世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也被称为“华丽的阿蒙霍特普”,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任法老。在他父亲图特摩斯四世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根据不同的著作,他的统治期是在公元前1386年6月-公元前1349年或公元前1388年6月-公元前1351/1350年12月。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特摩斯四世与其小妾姆特姆维亚所生。 在他治下埃及达到了艺术和国际力量的巅峰时。在他执政的第38或39年死后,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继承王位,但是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阿肯那顿。.
阿提卡
阿提卡(Attiki)是希腊傳統的地理分區之一,自古希腊時期開始就開始使用這一稱號。.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阿提卡
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的雕像,獲譽為最能體現他原本形象的作品之一,萊希帕斯創作於約公元前四世紀,原作為青銅像,羅馬大理石複製品稱為休息的赫拉克勒斯,現收藏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美術館 赫拉克勒斯(Ηρακλής,Hēraklēs,引申自Hēra「赫拉」和kleos「榮耀」,即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赫拉的榮耀,轉寫:Heracles,音譯赫剌克勒斯、海格--力斯、海克--力士),是希腊神话最伟大的半神英雄,男性的傑出典範,偉大的赫拉克勒斯后裔祖先。赫拉克勒斯相當于罗马神话里的赫丘利(海克力斯),後來的羅馬皇帝,比如康茂德和馬克西米安都常常以其自居。羅馬人基本採用希臘人對赫拉克勒斯生活和事蹟刻畫的版本,並零星的補充一些羅馬風格的細節,有些甚至將其和統一地中海的英雄聯繫起來。在羅馬也曾大行對赫丘利的崇拜之風。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诱姦珀耳修斯的孙女、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克墨涅后,与安菲特律翁的儿子伊菲克勒斯一同诞生的双胞胎兄弟。因此他既是珀耳修斯的曾外孫又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半人半神的他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能勇善战,成为众人皆知的大力士。 赫拉克勒斯不僅具有非凡的實力、勇氣、智慧、技能和技巧,在他的性格屬性中還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雖然他未必有奧德修斯或內斯特那麼聰明,赫拉克勒斯卻非常善於使用自己的智慧彌補其能力上的不足:比如將安泰俄斯舉起以戰勝他,或是用一個小小的詭計讓阿特拉斯將天空重新放回自己的肩膀。他和赫耳墨斯同為古希臘的體育館和角力學校的庇護人和保護者。他的象徵物為肩上的獅皮和手上的橄榄木棒。同時他又具有愛好嬉戲的性格,常常用遊戲來使自己從常年的勞役中放鬆,還喜歡和孩子們打賭開玩笑。由於他征服了很多古老而危險的原始力量,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讓人類取得世界安全」的恩人。赫拉克勒斯是個熱情而性情化的人物,他可以為了朋友出生入死(比如為了報答艾德梅塔斯王子的盛情款待而和塔納托斯角鬥,或是幫助被驅逐的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重返王位),他同時又是那些背叛他的敵人(如奧革阿斯,涅琉斯和拉俄墨冬)的噩夢。.
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Xšaya-ṛšā);现代波斯语:خشایارشا,Ξερξης;Xerxes;约), 又译澤克西斯一世或泽尔士一世,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王(前485年—前465年在位)。他可能是圣经中提到的波斯国王亚哈随鲁。 薛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与居鲁士大帝之女阿托莎的儿子。其名字在波斯语中意思是“战士”。 他在即位后不久镇压了一次埃及的暴乱(前484年),埃及人极其反对波斯帝国的统治。 薛西斯一世继续进行与希臘的战争(参见:希波战争)。他率大军入侵希腊,洗劫了雅典,摧毀了雅典衛城。但在萨拉米海战中被打败。晚年薛西斯一世縱情於酒色,親信小人,導致波斯帝國內亂。 薛西斯一世死于宫廷政变。他的宰相阿尔达班谋杀了他,并拥立他的儿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为国王。.
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雅典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考古学
泰尔
--(صور ;腓利基語: ;צור Tzor;提比里安希伯来语:, 阿卡德語:, Τύρος),又譯--、提洛、提爾,位於地中海東部沿岸,為古代海洋貿易的中心,今屬黎巴嫩。基督教的和合本《圣经》譯本翻译为“推羅”。 泰爾城延伸突出於地中海上,在以色列阿卡北方二十三英里(約37公里),西頓城南二十英里(約32公里)處,現有居民117,100人。“泰爾”本意為岩石。 該城是古代腓尼基人的要邑,現在則位列黎巴嫩的第四大城,也是該國主要的港口之一。由於擁有許多遺跡,也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其中的羅馬競技場已在1979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中。.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泰尔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查看 底比斯 (希臘)和斯巴达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另见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底比斯
- 底比斯 (希臘)
- 菲洛勞斯
古希臘城市
屠城
- 以革伦
- 利迪策
- 古迦太基
- 圣洛
- 夏瑣
- 奢羯罗
- 布拉奧
- 底比斯 (希臘)
- 底比斯戰役
- 拉卡
- 旧埃丹
- 格拉讷河畔奥拉杜尔
- 梅尔夫
- 比里阿耳
- 沃尔西尼
- 特洛伊
- 特諾奇提特蘭
- 示劍
- 科爾捷利西
- 耶路撒冷旧城
- 貝特謝安
- 迦特
- 邺城遗址
- 阿奎萊亞
希腊的古希腊遗址
希臘城邦
- 伊奧斯島
- 伦蒂尼
- 克基拉
- 博茲賈島
- 卡米羅斯
- 卡索斯島
- 古雅典
- 哈尔基斯
- 埃雷特里亞
- 基斯諾斯島
- 基莫洛斯島
- 塞利农特
- 墨西拿
- 尼西羅斯島
- 希俄斯 (城镇)
- 希俄斯岛
- 希臘城邦
- 帕特莫斯岛
- 帕特雷
- 帕罗斯岛
- 底比斯 (希臘)
- 庫邁
- 拜占庭
- 斯基亞索斯島
- 斯巴达
- 杰拉
- 科林斯 (古希腊)
- 科洛封
- 米利都
- 米科诺斯岛
- 米蒂利尼
- 米西姆纳
- 纳克索斯
- 纳克索斯岛
- 罗得岛
- 罗萨斯
- 萊羅斯島
- 萨拉米斯岛
- 萨索斯岛
- 蒂洛斯島
- 薩姆松
- 錫基諾斯島
- 锡拉库萨
- 阿尔戈斯
亦称为 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