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西發拉斯

指数 布西發拉斯

布西發拉斯(古希臘語:Βουκέφαλος;Bucephalus 或 Buchephalas ;約前355年—前326年),牠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愛馬,名字 即「公牛」的意思, 即「頭」,合起來就是「牛頭」。 布西發拉斯是古代最令人知名的真實馬匹之一,古代記載布西發拉斯死於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後不久,埋葬於今日的巴基斯坦傑赫勒姆(Jhelum)。.

20 关系: 卡利古拉古希臘語巴基斯坦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希腊罗马名人传亚历山大大帝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伊蘇斯戰役傑赫勒姆珀伽索斯羅馬皇帝特洛伊木馬飛馬阿利安赤兔马腓力二世 (马其顿)色萨利格拉尼庫斯河戰役歐奈西克瑞塔斯普魯塔克

卡利古拉

蓋烏斯·尤利乌斯·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後世史學家常稱其為卡利古拉(Caligula)。卡利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號,意為「小軍靴」,源於他嬰兒時代隨其父日耳曼尼庫斯屯駐日爾曼前線時士兵為他穿上的兒童款軍靴。 卡利古拉被認為是羅馬帝國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建立恐怖統治,神化王權,行事荒唐。由於他好大喜功,大肆興建公共建築、不斷舉行各式大型歡宴,帝國的財政急劇惡化。後來他企圖以增加各項苛捐賦稅來減緩財務危機,引起所有階層的怨恨。41年,卡利古拉被近衛軍大隊長卡西烏斯·卡瑞亞刺殺身亡。.

新!!: 布西發拉斯和卡利古拉 · 查看更多 »

古希臘語

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 |region.

新!!: 布西發拉斯和古希臘語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布西發拉斯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Hydaspes),為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附近對抗印度波羅斯的一場戰役,地點在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而波羅斯的王國疆域就包含旁遮普一部分。希達斯皮斯河戰役是亞歷山大大帝最後一場,也是代價相當高昂的一場大型會戰。波羅斯和他的大軍在這場戰役英勇抵抗入侵的馬其頓軍,儘管最後失敗,但贏得亞歷山大的讚賞和尊敬。 這場戰役由亞歷山大獲勝,但他疲憊的軍隊之後不久發生譁變,士兵們拒絕亞歷山大繼續往印度內陸深入的遠征計畫,亞歷山大不得不準備返回巴比倫,並往印度河口前進。雖然之後一路上還與一些印度部族起衝突,但依舊獲得勝利,亞歷山大最後在印度許多地方建立殖民城市來做為日後的據點和貿易中心,便離開了印度。.

新!!: 布西發拉斯和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 查看更多 »

希腊罗马名人传

《希腊罗马名人传》(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拉丁语:Vitae parallelae)又稱《希臘羅馬英豪列傳》《對傳》《對照記》(Parallel lives)。是一本由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约50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著名军事、政治人物。此书既是架构松散的古代史又是人物传记,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及文学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新!!: 布西發拉斯和希腊罗马名人传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新!!: 布西發拉斯和亚历山大大帝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或布西發拉(Alexandria Bucephalous 或 Alexandria Bucephalus 或 Bucephala 或 Bucephalia),是亞歷山大大帝為了紀念他的愛馬布西發拉斯所建立的城市 。 這座城市建於前326年五月,位置可能於希達斯皮斯河岸(今傑赫勒姆河)的傑赫勒姆附近,當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戰役之後布西發拉斯於此地死亡,亞歷山大為此建造一座城市,並命令希臘和伊朗的退役老兵居住於內,同時招納當地居民入住。城內設有大型船塢,可能希望此城可以成為當地的商業中心。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的對岸附近,就是亞歷山大為了紀念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勝利所建的亞歷山卓·尼西亞 。兩城為同一時間建造。G.W.B. Huntingford認為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位在傑赫勒姆西方的山丘邊。 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在一世紀的《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被提起,也出現羅馬的《》(Peutinger Table)中,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提到.

新!!: 布西發拉斯和亞歷山卓·布西發拉斯 · 查看更多 »

伊蘇斯戰役

伊蘇斯戰役(Battle of Issus),發生在前333年11月的安那托利亞西南方。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帝率領馬其頓軍入侵至此,並擊敗數量比他多一倍的波斯大流士三世軍,是亞歷山大東征第二場重要戰役。 在亞歷山大於格拉尼庫斯河戰役成功擊敗波斯總督後,繼續進軍至小亞細亞西南部。而大流士三世率領從帝國各地招集的大軍,進駐索契,但馬其頓並沒有出擊迎戰,大流士三世於是進軍伊蘇斯,從後方切斷馬其頓聯軍的補給線,迫使亞歷山大回頭與波斯軍交戰,戰場在皮納魯斯河河口,位於伊蘇斯村落的南方。 亞歷山大擔憂人數眾多的波斯軍隊會從左方側翼進行包抄,為了確保左翼安全,命令部隊沿著海岸前進。又因波斯軍先到達戰場並佔據有利的位置,使馬其頓必須朝陡峭的河岸進攻。然而波斯兵力上的佔優並沒有為波斯帶來勝利,波斯步兵素質的低劣斷送了整場戰事,讓亞歷山大成功突破波斯左翼陣列。更重要的是,大流士三世在戰爭末段棄甲逃離戰場,將士們頓時軍心散漫,爭相撤退,但在狹長的波斯陣地中難以撤退,被從後追到的馬其頓軍隊屠殺,大流士三世的妻子及母親皆被俘虜。伊蘇斯戰役最終以大流士三世的逃陣告終,奠下波斯逐漸衰亡的道路。.

新!!: 布西發拉斯和伊蘇斯戰役 · 查看更多 »

傑赫勒姆

傑赫勒姆是巴基斯坦的城市,由旁遮普省負責管轄,位於該國東北部傑赫勒姆河右岸,面積2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50米,每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2010年人口174,679。.

新!!: 布西發拉斯和傑赫勒姆 · 查看更多 »

珀伽索斯

伽索斯(Πήγασος,Pégasos,Pegasus),又稱佩格索斯,俗稱天馬或飛馬,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奇幻生物。他是一匹長有雙翼的馬,通常为白色。他是美杜莎與海神波塞冬所生,角色是马神。他的母亲美杜莎被珀耳修斯割下头颅时,他和兄弟巨人克律薩俄耳一起出生。希腊罗马诗人描写他出生后升天拜见众神之王宙斯,宙斯指示他从奥林帕斯山带来闪电和雷声。他是缪斯女神的朋友。他被希腊英雄柏勒洛豐馴服,他允许柏勒洛丰骑着他和怪兽喀邁拉战斗。但當柏勒洛豐試著騎他前往奥林帕斯山时,牠讓柏勒洛豐從他馬背上摔下來。宙斯将他变成飛馬座,放置在天空中。.

新!!: 布西發拉斯和珀伽索斯 · 查看更多 »

羅馬皇帝

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最高頭銜,是身兼國家元首和-zh:政府首腦;zh-hans:政府首脑;zh-hk:政府首腦;zh-sg:政府首脑;zh-tw:行政首長;-的最高領導人。在歐洲歷史中,皇帝(Imperator;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譯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Imperium(意為權威、權力、統治)。 羅馬帝政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之後,由於羅馬內戰將本來由羅馬元老院實行的權利集於屋大維一身,而由屋大維創立的政府體制。作為共和國獨裁官、大征服者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以凱撒之名行世,而後又令名存實亡的元老院封他為「奧古斯都」,意為聖上、至尊、神聖。屋大維死後,被羅馬帝國神格化而列入神的行列。凱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奧古斯都(他的稱號)兩者,遂成為未來400多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此外君主的稱號还有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譯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紀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拋棄「第一公民」的稱號,史學家通常將從屋大維至戴克里先的羅馬帝國政體稱為元首制的封号。.

新!!: 布西發拉斯和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木馬是木馬屠城記裡,希臘軍隊在特洛伊戰爭中,用來攻破特洛伊城的那隻大木馬。值得注意的是,木馬屠城記並非於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兩部著作伊利亞特與奧德赛裡記載,而是在羅馬帝國時期的詩人維吉爾所寫的史詩《埃涅阿斯纪》中, 才第一次被記載。木馬屠城記一直被現代科學人視為神話故事,直至十九世紀時,業餘考古學者海因里希·施利曼(Heinrich Schliemann)才證實特洛伊城的遺址。.

新!!: 布西發拉斯和特洛伊木馬 · 查看更多 »

飛馬

#重定向 珀伽索斯.

新!!: 布西發拉斯和飛馬 · 查看更多 »

阿利安

#重定向 阿里安.

新!!: 布西發拉斯和阿利安 · 查看更多 »

赤兔马

赤兔马是《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中登场的良馬,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 依《三国志·吕布传》,吕布“有良马曰赤兔”,当吕布在袁绍的手下时,被託进攻张燕。吕布骑着赤兔良马衝入敌阵,击败了张燕。自從呂布被逮以後,再也沒赤兔馬的消息了。 在《三国演义》中,是与西方交易得来、能夠一日千里的罕见汗血马,原屬董卓所有,董卓遣人送予呂布,慫恿呂布殺了其義父丁原投靠董卓,之後呂布在徐州戰敗,為曹操所殺,赤兔馬便為曹操所得。之後曹操進攻取得徐州的劉備,劉備戰敗,劉備手下大將關羽為曹操所擒,曹操為了要使關羽加入,將赤兔馬轉送關羽。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被潘璋部將馬忠生擒,為呂蒙所殺,赤兔馬被賜予馬忠,遂絕食而死。 依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相馬經》:「得兔與狐,鳥與魚,得此四物,毋相其餘。」「欲得兔之頭與其肩,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欲得鳥目與頸膺,欲得魚之鰭與脊。」可知兔頭、兔肩為漢代相名馬的標準之一,赤兔馬是達到此標準的馬匹,非單一馬的名稱,與擁有鳥目的白鶴、白鵠、白鴿 及有狐耳的黃耳情形相同。 赤兔另一義為傳說中一種紅毛兔的瑞獸。唐朝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九·兔第十二·敘事:「瑞應圖曰: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 还有一说:赤兔乃赤菟之误,“菟”者,虎也,春秋時楚人称虎为“於菟”。 小說《水浒传》裡也有赤兔马,关羽的后裔关胜骑一匹,反派角色钱振鹏骑卷毛赤兔马。.

新!!: 布西發拉斯和赤兔马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马其顿)

腓力二世(Φίλιππος Β' ο Μακεδών,),为馬其頓國王 (前359年-前336年),是阿敏塔斯三世和歐律狄刻最小的兒子,出生於佩拉。他是亞歷山大大帝和腓力三世的父親。.

新!!: 布西發拉斯和腓力二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色萨利

色萨利大区(Thessalia)位于希腊中部偏北,大区总面积14037平方公里,下轄四個州:卡尔季察州、拉里萨州、马格尼西亚州、特里卡拉州,大区首府设在拉里萨。 色薩利在鄂圖曼帝國統治達四個半世紀後,於1881年成為現代希臘的一部分。 *.

新!!: 布西發拉斯和色萨利 · 查看更多 »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

格拉尼庫斯戰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發生在(公元前334年)五月,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與波斯帝國三大決定性戰役中的第一場戰鬥,戰場在小亞細亞西北方的格拉尼庫斯河,靠近特洛伊。在這裡,亞歷山大擊敗各波斯小亞細亞的總督,包括一支門農所率領的希臘僱傭軍。.

新!!: 布西發拉斯和格拉尼庫斯河戰役 · 查看更多 »

歐奈西克瑞塔斯

歐奈西克瑞塔斯 (Ὀνησίκριτος;)是希臘的作家,他跟著亞歷山大大帝參與東征行動,並寫了一部關於亞歷山大的傳記,然而他在傳記中謊稱自己是亞歷山大的艦隊司令,但實際上當時他只不過是個旗艦的領航員。羅馬帝國時的阿利安在《亞歷山大遠征記》中以及後世很多歷史學家都引用很多次歐奈西克瑞塔斯的史料。.

新!!: 布西發拉斯和歐奈西克瑞塔斯 · 查看更多 »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希臘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約46年─125年),生活於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以《比較列傳》(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稱為《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一書留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新!!: 布西發拉斯和普魯塔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