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普昂寺

指数 巴普昂寺

巴普昂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吴哥城内,(巴戎寺)西北。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 建立的献给印度教湿婆神的国寺。巴普昂寺是一座须弥山寺,由三层须弥台构成,底层须弥台东西方向长120米,南北方向长100米。三层须弥台基总高度为34米。宋代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著于1225年的《诸蕃志》真腊条记载:“西南隅铜台上列铜塔二十有四,镇以八铜象”。所指的铜台就是巴普昂寺。1296年至1297年元朝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回国著《真腊风土记》。周达观在书中写道“金塔之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郁然。其北一里许国主之庐也”。金塔指巴云寺塔。铜塔指当时巴普昂寺中心的铜塔,原先的24座铜塔,23座已不知去向。巴云寺中心塔高45米,巴普昂铜塔应高50米,今也不存。15世纪后期,巴普昂寺改为佛寺,在第二层台基西边修建了一尊个70多米长9米高的卧佛,铜塔可能因此被拆除。巴普昂台基原建立在沙土上,由于它体积庞大,在建立卧佛时可能已经大部分坍塌了。 到20世纪,巴普昂寺已大半坍塌。1960年开始的修复工程又遭逢红色高棉上台,而告中断,记录著石头位置的纪录也遗失无踪。自1995年开始,由一组法国考古家为首的考古队又开始修复工作,截至2005年, 工作仍然则继续。2006年5月巴普昂寺遗址部分开放,但修复工作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工。.

16 关系: 印度教吴哥城吴哥古迹宋朝市舶司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周达观元朝紅色高棉真腊真腊风土记诸蕃志赵汝适柬埔寨泉州市湿婆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巴普昂寺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吴哥城

吴哥城()又名大吴哥,是9世纪至15世纪高棉帝国最长久的国都。 吴哥都城占地9平方公里,在这范围内包括一系列各朝建立的古都遗迹:苏利耶跋摩一世重建的空中宫殿,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建立的巴普昂寺,闍耶跋摩七世建立的巴戎寺(Bayon)、群象台和瘌王台等。.

新!!: 巴普昂寺和吴哥城 · 查看更多 »

吴哥古迹

吴哥古蹟,又名吴哥考古园,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國从9世纪到15世纪歷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新!!: 巴普昂寺和吴哥古迹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巴普昂寺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新!!: 巴普昂寺和市舶司 · 查看更多 »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又译乌达雅地耶跋摩二世) 柬埔寨吴哥国王(1050 - 1066)。 他不是苏利耶跋摩一世的儿子,而是耶输跋摩一世妃子的后裔,他建造了巴方寺,用于供奉湿婆神,但是一些雕刻都仿制于佛像。他在位期间完成了水库,建造了,在西池的中央小岛上,寺中曾供奉着一尊表现毗湿奴在宇宙之水中休憩的铜像。 在他统治期间,几次叛乱都被他的将军(Sangrama)所剿灭平定。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建造的另外一个有名的建筑物是Sdok Kak Thom寺,位于现今的泰国沙缴府的亞蘭縣(Aranyaprathet),但是寺中最有名的发现,是一份详细列明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之前所有高棉国王排序的碑文,让现代的考古学家得以进一步了解先前高棉吴哥王朝的历史。现在的一部分碑文,收集于曼谷的国家博物馆保存。.

新!!: 巴普昂寺和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 查看更多 »

周达观

周达观(约1266年-?),字草庭,号草庭逸民,漢族,南人,元朝浙江温州永嘉人,母語是溫州話,通曉高棉語或其他語言。在元朝政府擔任事務官,曾出使真臘國並短期居留吳哥城一年。 由于他在《元史》中无传,故后人对其生平所知不多。.

新!!: 巴普昂寺和周达观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巴普昂寺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ខ្មែរក្រហម,罗马化:Khmer Kraham;Khmer Rouge),又译作赤--柬、赤色--高棉,是一个政治术语,由西哈努克亲王于1960年代提出,用以代指柬埔寨共产党及其后继者。 1970年朗诺等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西哈努克在中国支持下和红色高棉结成柬埔寨民族統一阵线,进行了抗美救国战争,并于1975年推翻了美國資助的朗诺政权。取得政权后,柬埔寨共产党掌握了实权,宣称奉行毛泽东思想。趁中国文革之勢,在柬埔寨推行极左的社会工程政策,旨在实现所谓纯粹共产主义。极端的农业改革导致了大规模饑荒。不顾缺医少药而强调绝对自给自足,导致了数千人丧生于疟疾等可治愈疾病。甚至包含婚姻和家庭關係等都遭到解體。饑荒、苦役、肆意的处决以及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使得其治下的柬埔寨有上百萬人死亡,被称为红色高棉大屠杀。据柬埔寨历史资料收集中心报告,他们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三国的协助下,在全柬170个县中的81个县进行了勘察,在9,138个坑葬点,发掘出近150万具骷髅。法国学者發明自我屠殺一词来形容紅色高棉。 从1977年起就和柬埔寨不断有边界冲突的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8年底对柬埔寨进行了大规模入侵,并于1979年初建立了韩桑林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1年12月,柬共迫於形勢宣布自行解散。原柬共势力新建立了民主柬埔寨党,并与西哈努克的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和宋双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组成了抗越的民主柬埔寨三方联合政府并成立了联合政府。在美国和中國的支持下,红色高棉政权继续掌握着柬埔寨的聯合國席位作为柬埔寨在国际上的合法代表,直到1993年為止。 2007年,由联合国与柬埔寨共同组建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陆续逮捕了农谢、英萨利及他的夫人英蒂丽以及乔森潘,加上已于1999年被捕的康克由,构成了特别法庭的主要被告。2009年2月18日,特别法庭开庭提审康克由,拉开审判前红色高棉成员及主要领导人的序幕。2010年7月26日,特別法庭以戰爭罪、反人類罪、酷刑和謀殺罪判處紅色高棉統治柬埔寨期間S-21集中营的監獄長康克由35年監禁。2012年2月3日,特別法庭驳回其上诉,改判为无期徒刑。 2014年8月7日,柬埔寨红色高棉前高官农谢、乔森潘因战争罪和反人類罪被判终身监禁。.

新!!: 巴普昂寺和紅色高棉 · 查看更多 »

真腊

真腊(;;同时期的占婆碑铭以kmir称之)是中南半島的一个农业古国,地占今之柬埔寨北部和老挝南部,中心在老挝巴龟一带,建都。其居民是孟—高棉人的一支,据《隋书》载当地:“人形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 公元627年之前,真腊只是扶南的北部属国。扶南国之强盛,跟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是分不开的。来自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的商人经马来半岛和暹罗湾去往中国之前,总要到扶南境内的俄厄城进行休整;但是取道巽他海峡的南方航线出现后,商人们纷纷绕开扶南,利用巽他海峡的转运站将商品直接运往中国。扶南国势日衰,领土收缩,属国相继独立。公元514年,扶南国王憍陈如阇耶跋摩死后,长子留陀跋摩杀嫡弟自立,加剧了国家的内部争斗。 公元550年前后,真腊国王去世,国土由女婿拔婆跋摩(扶南王子)继承。扶南国王卒,拔婆跋摩欲再继承扶南,发军攻打扶南太子,使后者迁都以避。拔婆跋摩死,其弟摩诃因陀罗跋摩(即《隋书》所谓“质多斯那”)继位,继续用兵,死后由儿子伊奢那跋摩继位,终至627年前后灭亡扶南。伊奢那跋摩死后,拔婆跋摩二世继位,国势更加强盛;至拔婆跋摩二世的继承人阇耶跋摩一世统治时期,又征服了老挝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使国境北接南诏,南抵湄公河之下游,包括了今之柬埔寨、老挝以及越南南部。 阇耶跋摩一世无嗣,卒后由侄女阇耶提黛维继位,国家竟告分裂,史称水陆真腊。其中陆真腊又称文单、婆镂,割据真腊故地;水真腊则大致是昔日扶南国的疆域。(水真腊后来又有太阴王朝和太阳王朝之分,前者定都阿迪塔补罗;后者定都湄公河流域的桑比补罗。而且这两个王朝后更分裂成五个相互敌对的小国家。)公元787年前后,水真腊太阳王朝的都城桑比补罗被爪哇海盗攻陷,国王摩希婆提跋摩被杀,王子(后来的阇耶跋摩二世)被虏。水真腊由此受到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山帝王朝)统治,直至阇耶跋摩二世从爪哇逃回,称王独立。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东北约三十公里的荔枝山,先后统一了水、陆真腊,开创高棉帝国之吴哥王朝。.

新!!: 巴普昂寺和真腊 · 查看更多 »

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紹位于柬埔寨地區的古國真臘歷史、文化的中國古籍。《真腊风土记》由中國元代人周達觀所著。 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吳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遺棄,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当地的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819年法國J.P.A.雷慕沙首先將周達觀所著《真腊风土记》譯成法文。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奥為尋找新的熱帶動物标本,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大大肆宣扬,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真腊风土记》對當代及現代研究真臘及吳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現存與真臘同時代者對該國的唯一記錄。中國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此書“文義頗為賅贍,本末詳具,可補元史佚闕。”。.

新!!: 巴普昂寺和真腊风土记 · 查看更多 »

诸蕃志

《诸蕃志》是由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于宝庆元年(1225年)著成。《诸蕃志》分上下卷,卷上志国,卷下志物。 《诸蕃志》全書涉及158國家和地區,趙汝适本人未親自訪問,只是向到訪中國的商人多方詢問,“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畜產,譯以華言,刪其污渫,存其事實,名曰《诸蕃志》。” 《诸蕃志》的一些条目来自《岭外代答》(1178年)。 《文獻通考》、《宋史》、《密齋筆記》等书都引用《诸蕃志》。.

新!!: 巴普昂寺和诸蕃志 · 查看更多 »

赵汝适

赵汝(),字伯可,為宋太宗八世孙。 先世 趙弘殷,娶杜氏杜爽女 趙匡義 趙元份,娶李氏李漢斌女 趙允讓,娶王氏、韓氏、任氏,任氏乃宋英宗生母。 趙宗治,娶郭氏,封定國夫人 高祖趙仲忽,娶向氏 曾祖趙士瑤,娶向氏、焦氏 祖趙不柔,娶郭氏,封太寧郡夫人 父趙善待,嫡母開封崔氏,僅生一女,生母即墨季氏封衛國夫人,季氏有五子,汝述、汝逵、汝遇、汝适,一夭折未名。婿劉敏功、楊宗元、陳龠、王津,幼女崔氏所出。 趙汝适娶臨海陳廣壽女、陳良翰孫女。黃府陵 (字大方又字用藏,號東美,晚號廉伯)妻陳廣誼是趙汝适妻之親姑,陳良翰長女。 赵汝--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在浙江台州天台县出生。绍熙元年(1190年)为将士郎;绍熙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薄;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授从政郎;庆元六年(1201年)任潭州湘潭县令;嘉定九年(1216年)任临安府通判,嘉定十六(1223年)年任福建南剑州知府;嘉定十七年任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宝庆元年(1225年)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 赵汝--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曾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他们国家的地理、风土、物产,收罗材料,撰写成为《诸蕃志》。.

新!!: 巴普昂寺和赵汝适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新!!: 巴普昂寺和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新!!: 巴普昂寺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湿婆

濕婆(梵文:शिव,),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並稱。濕婆是毀滅之神,印度哲學中「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也担当创造(转化)的职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 是印度人最為敬畏的神之一,其教派(濕婆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 在印度教中,濕婆被視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 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Akanistha,阿迦膩吒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居法雲地的聖者。有些佛經中稱其為大自在天(Maheśvara,摩--首羅),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後來成為密教護法神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訶迦羅)。.

新!!: 巴普昂寺和湿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