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

指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區(英語: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简称BMAC)又稱阿克瑟斯文明(英語:Oxus civilization),是現代考古學對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一個中亞青銅時代文明的命名。該文明體位於現今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北部、伊朗東北部、烏茲別克南部及塔吉克斯坦西部,以阿姆河(又稱阿克瑟斯)為核心。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的遺址是由蘇聯考古學家維克托·薩瑞阿尼迪(Viktor Sarianidi)在1976年發現,並予以命名。巴克特里亞是巴克特拉地區(今巴爾赫)的希臘語名稱,位於現今阿富汗北部,而馬爾吉阿納則是馬爾古(Margu)的希臘語名稱,即是今土庫曼斯坦首都梅爾夫一帶。 1970年代往後,薩瑞阿尼迪在各個遺址上發現了大量被圍牆和閘門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在蘇聯解體前,關於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的報告大部分都局限在蘇聯的刊物裡,在1990年代薩瑞阿尼迪的作品開始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之前,西方對於這個發現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30 关系: 原始印度-伊朗語原始印欧人印度-雅利安语支印度河流域文明印章吠陀梵語塔吉克斯坦大麦威廉·加拉斯小麦巴尔赫巴克特里亞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伊朗高原土库曼斯坦哈拉帕 (巴基斯坦)科佩特山脈纳马兹加遗址青铜时代阿姆河阿富汗蘇聯赫尔曼德省英語梅尔夫波斯湾新石器时代摩亨佐-达罗

原始印度-伊朗語

原始印度-伊朗語(PII)是重構的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祖語。假定講這個語言的人生活在前3千年,并聯繫於早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考古範圍界限。 原始印度-伊朗語是噝音語言,可能晚於后期的原始印歐語不到一千年,早於后來的梨俱吠陀的吠陀梵語不到一千年。它是印度-雅利安語支、伊朗語支、達爾德語支和奴利斯塔尼语支的祖先語言。.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原始印度-伊朗語 · 查看更多 »

原始印欧人

原始印欧人(Proto-Indo-Europeans)指古代时原始印欧语的使用者,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对原始印欧语的重建和考古学进行了解。.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原始印欧人 · 查看更多 »

印度-雅利安语支

印度-雅利安语支(Indo-Aryan languages)是印度-伊朗语族的分支,属于印欧语系的一部分,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是雅利安人在前20世纪带到南亚的语言。 這個语族的語言有超過200種,其中使用人数多于1千万的语言,就包括了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地语、西旁遮普语(Lahnda)、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东旁遮普语、博杰普尔语、迈蒂利语、信德语、阿瓦德语、尼泊尔语、阿萨姆语、吉大港语(Chittagonian)、西莱基语(Siraiki)、僧伽罗语、哈里亚纳语(Haryanvi)、马尔瓦里语(Marwari)、摩揭陀语(Magadhi)、恰蒂斯加尔语(Chhattisgarhi)和塞海蒂语(Sylheti)等。 现代的大部分雅利安语言源自梵語,只有克什米尔语和信德语保留少数比梵語还要原始的特征。.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印度-雅利安语支 · 查看更多 »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時期,也称哈拉帕文明(harappa)时期,是指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約公元前2300年至前1300年之時期。.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 查看更多 »

印章

印章是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鑑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不沾顏料,压印于纸张平面後會呈現凹凸的稱為钢印。印章的法律效力,各国法律有不同规定。中文中,政府、公司等各类组织使用的印章称之为公章,亦是组织标志,伪造、买卖具有法律效用的印章在中国则属犯罪。个人使用的印章可称为私章。.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印章 · 查看更多 »

吠陀梵語

lingname2 吠陀梵語(संस्कृतम्、Vedic Sanskrit)是古代印度語言,是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啟()經典《吠陀》的語言。它是梵語的古老形式,是原始印度-伊朗語的早期后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它密切關聯於伊朗語支中最古老遺存的阿維斯陀語。吠陀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最古老的驗證了的語言。 從大約公元前 600 年,在古印度鐵器時代的古典時期,吠陀梵語讓位於波你尼文法定義的古典梵語。.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吠陀梵語 · 查看更多 »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Ҷумҳурии Тоҷикистон;Республики Таджикистан),简称--,中亚国家之一,位於阿富汗、烏茲別克、吉尔吉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間,在中亞國家之中國土面積最小。.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塔吉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大麦

大麦(学名:Hordeum vulgare),是一种禾本科植物,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可以作为啤酒或某些蒸馏酒的发酵原料。 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耕作谷物,仅次于玉米、稻和小麦,2014年,大麦收获面积达49万平方千米,年产量约1.44亿吨;到2016年,大麦世界年产量约1.47亿吨。.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大麦 · 查看更多 »

威廉·加拉斯

威廉·加拿斯(William Gallas,),前法國職業足球員,司職後衛,2014年10月16日宣佈退役,最後效力球會為澳職珀斯光輝。 加拿斯是一名全面而出色的後衛,出任中堅及左、右後衛也非常出色,身材強壯而且轉身速度快是他的優勢。而且他的入球能力也是後衛中少見的,經常能利用出色的彈跳力以頭鎚入球。.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威廉·加拉斯 · 查看更多 »

小麦

小麥是小麥屬(学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Belderok, Bob & Hans Mesdag & Dingena A. Donner.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小麦 · 查看更多 »

巴尔赫

巴尔赫(بلخ、巴克特里亞語:ẞaxlɔ) ,又称八剌黑、薄提、缚喝、薄知、薄渴罗、巴尔黑、白勒黑、巴里黑、藍氏城、班城等,是阿富汗巴尔赫省内一个小镇,在首府马扎里沙里夫(مزار شرىف)西北20公里处。巴尔赫古城乃是阿富汗最古老的一遗址,临巴尔赫河的河口,海拔约365米。 古时巴尔赫城曾是波斯东部呼罗珊省(جراسان)内的一个城市,是祆教的中心,传说祆教的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死于巴尔赫城。這裹也是阿富汗佛教中心。 《回回館譯語》中称白勒黑。.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巴尔赫 · 查看更多 »

巴克特里亞

巴克特里亞是一個中亚古地名,希臘語為,波斯語稱為 بـلـخ ,古希腊人在此地建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称之为大夏,此地一說為吐火羅。主要指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以北地区。.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巴克特里亞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烏茲別克語名稱為拉丁文字的「O'zbekiston Respublikasi」和西--爾文字的「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通稱--,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內陸國家,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列支敦斯登)。.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乌兹别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英文:Iranian plateau,又稱Persian plateau)是亞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帶,亦是古代文化的發源地, University of Texa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retrieved 10 February 2007),它是由於阿拉伯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摺山脈帶地形。 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其東部邊界是興都庫什山脈,它將伊朗與印度分開;其西部邊界是扎格羅斯山脈,它將伊朗高原與底格里斯河谷分開;其南部邊界是印度洋和波斯灣;其北部邊界是阿拉斯河、里海、科彼特山鏈、阿姆河以南的帕羅帕米蘇斯山。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濶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從伊朗高原各山脈內坡流出的河流,全都消失在這個乾燥貧瘠的盆地之中。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里海、高加索山脉的斜坡地區。伊朗高原的總面積有370萬平方公里。 按照自然地理環境,伊朗高原可以劃分為五個特征明顯的自然地區:.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伊朗高原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斯坦

--(Türkmenistan/Түркменистан/تۆركمنيستآن)是一個中亞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時期的名稱為土库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從蘇聯獨立。.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土库曼斯坦 · 查看更多 »

哈拉帕 (巴基斯坦)

哈拉帕(Harappa)是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拉维河流域、屬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防御性城市遗址,位於萨希瓦尔以西约24公里處。現代哈拉帕的村落與遺址相距約6公里。 由於哈拉帕是考古學家最早發現的、屬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遺址,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稱作哈拉帕文明。哈拉帕遺址的歷史時期大致於公元前3300-1300年。 據考古學家推算,在哈拉帕最鼎盛時期(公元前2600-1900年),城市佔地達1.5平方公里,居民達23,500人,為當代一個大規模的城市。哈拉帕與另一城摩亨佐-達羅類似,有著劃分作市民居住的區域、平頂的磚屋和設有堡壘的行政或宗教中心。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哈拉帕 (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科佩特山脈

#重定向 科佩達格山脈.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科佩特山脈 · 查看更多 »

纳马兹加遗址

纳马兹加遗址(或称纳马兹加丘,Namazga-Tepe)位于里海东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交接处,是中亚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化复合体中最重要的遗址,基本代表了中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末期安德罗诺沃共同体南下前的整个年代序列。。.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纳马兹加遗址 · 查看更多 »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鉛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而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青铜时代 · 查看更多 »

阿姆河

阿姆河(آمودریا;Amudaryo;د آمو سيند;Amyderýa;Амударё),是中亞最長的河流。在古代,這條河被認為是大伊朗和圖蘭之間的邊界。.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阿姆河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德省

赫尔曼德省(ولایت هلمند)位於阿富汗西南部,與戴孔迪省、法拉省、古爾省、坎大哈省、尼姆魯茲省、烏魯茲甘省等省份及巴基斯坦相鄰。.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赫尔曼德省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梅尔夫

梅尔夫(Merv),古称木鹿、蒙奇、马鲁、麻里兀、马兰等,是位于中亚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一个古代绿洲城市。梅尔夫古城在撒马儿罕和巴格达之间(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市附近),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1999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梅尔夫 · 查看更多 »

波斯湾

波斯湾(خلیج فارس),印度洋阿拉伯海西北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與伊朗高原之間,简称海湾。 南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连,总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長990公里,寬58-338公里;平均深約30米,最深約100米;盐度38-40‰。它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東北至東方與伊朗相鄰,西北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為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波斯湾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新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達羅(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稱「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摩亨佐-達羅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該段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克里特文明。學者多认为它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由古印度的达罗毗荼人所締造的都市文明。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 与哈拉帕文明并称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

新!!: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和摩亨佐-达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