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孫邵

指数 孫邵

孫邵(),字長緒,北海人,孫吴首任丞相。身長八尺。.

目录

  1. 11 关系: 劉繇孔融孙权丞相东汉建康實錄北海郡顧雍暨豔東吳曹操

  2. 163年出生
  3. 225年逝世
  4. 宰相
  5. 濰坊政治人物

劉繇

刘繇(),字正礼,东莱郡牟平人(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西北),中国东汉末年政治人物,曾任扬州刺史,后改称为州牧,官拜振武将军。齐孝王刘将闾之子牟平共侯刘渫的后代,为兖州刺史刘岱弟。伯父刘宠為太尉。.

查看 孫邵和劉繇

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武術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高祖父孔尚,鉅鹿太守。父孔宙,太山都尉。 由于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後因毆打相國曹操,遭處死並株連一家。.

查看 孫邵和孔融

孙权

吳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時期孫吳開国皇帝。孙权父亲孙坚为東漢末年名將領豫州刺史長沙太守,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了基業。孫權十九岁時,孫策遭刺殺身亡,後繼掌事,成为江东地区的诸侯,并将江東六郡扩展到揚荆交三州。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其九錫。222年,与曹丕决裂,建號黃武;229年登基称帝。諡號大皇帝,因其廟號為太祖,所以又被稱為吳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的。.

查看 孫邵和孙权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查看 孫邵和丞相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查看 孫邵和东汉

建康實錄

《建康實錄》,中国六朝史料集,唐代許嵩撰。全書共20卷,現已殘缺。这是一部记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六朝事的史籍。因六朝皆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故以此名。作者在《序》中說,此書「具六朝君臣行事,事有詳簡,文有機要,不必備舉。若土地、山川、城池、宮苑,當時制置,或互興毀,各明處所,用存古跡。其有異事別聞,辭不相屬,則皆注記,以益見知。使周覽而不煩,約而無失者也。」 《建康實錄》对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及南京地区历史地理都很有参考价值。雖作於《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及《南史》之後,但保存著某些正史不載的史實和軼事。常為後來考證六朝史事者所引徵。.

查看 孫邵和建康實錄

北海郡

北海郡,中國古代的郡。 西漢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東昌樂縣東南五十里)。东汉时,徙治據縣(在今山东省壽光市東南三十一里),後其封其諸王在此,改稱為「北海國」。南齊时,治所在都昌县(在今江蘇省東海縣東北),南朝宋及北魏时,治所在平寿县(在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北周置总管府。 隋朝开皇十四年,废总管府。改為高陽郡。後廢郡改置青州,大业初年置北海郡。户十四万七千八百四十五,下辖十县:益都县、临淄县、千乘县、博昌县、寿光县、临朐县、都昌县、北海县、营丘县、下密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稱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称北海郡,乾元时又改為青州,宋朝稱青州北海郡,金朝改為益都府,即今山東益都縣治。.

查看 孫邵和北海郡

顧雍

顧雍(),字元歎,吳郡吳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三国時期东吴的政治家和丞相,年幼時拜蔡邕為師,精通琴藝書法,逝世後謚号肅侯。.

查看 孫邵和顧雍

暨豔

暨艷字子休,三國時代吳國吳郡(今江苏苏州)人。 同郡張溫引薦暨豔與孫權,擔任選曹郎,官至尚書。暨艷性狷介,好為清議,升遷評定等只看自己喜惡,“贤愚异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陆瑁、陆逊、朱据都曾勸阻他。黃武三年(224年)事件被揭發,孙权大怒,骆统、陆瑁等人上疏求情,暨豔及同黨徐彪自殺。張溫暨艳事件牵连被罢官。 暨艳案是屬於東吳政權時期的淮泗集团和江东集团的利益之争,早年孙吴政权能立足江东,得到淮泗集团与江东大族的支持。暨艳最初的动作,打击了淮泗集团,是孙权所认可的。但黃武三年(224年)孙权站決定在淮泗集团這边,最後逼死暨艳。但在十四年之后,又发生吕壹事件,同是淮泗集团和江东集团的利益之争。.

查看 孫邵和暨豔

東吳

东吴可以指:.

查看 孫邵和東吳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查看 孫邵和曹操

另见

163年出生

225年逝世

宰相

濰坊政治人物